播放地址

笑之大学

剧情片日本2004

主演:役所广司,稻垣吾郎,高桥昌也,小松政夫,木村多江,加藤爱,八岛智人

导演:星护

 剧照

笑之大学 剧照 NO.1笑之大学 剧照 NO.2笑之大学 剧照 NO.3笑之大学 剧照 NO.4笑之大学 剧照 NO.5笑之大学 剧照 NO.6笑之大学 剧照 NO.13笑之大学 剧照 NO.14笑之大学 剧照 NO.15笑之大学 剧照 NO.16笑之大学 剧照 NO.17笑之大学 剧照 NO.18笑之大学 剧照 NO.19笑之大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19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0年秋的日本。政府在战时为了加强文化监管,在警察局设立了演剧检查科。刚从中国东北伪满洲国调来的审查官向坂(役所广司 饰)是个不苟言笑、不通情理的铁面判官,他掌握着演剧剧本的生杀大权。笑之大学剧团的喜剧作家椿一(稻垣吾郎 饰)带着他的剧本来到了向坂的调查室,一场喜剧剧本的搞笑升级拉锯战由此拉开了帷幕。故事发生在七天的时间里,每天向坂的恶意刁难都层层升级,一个个无理的要求向编剧椿一逐个抛出,椿一见招拆招努力应对的同时却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精彩喜剧剧本。连一向厌恶喜剧、希望喜剧从地球上消失的向坂都迷失了初衷,渐渐陶醉在椿一搞笑故事中。甚至帮助椿一修改剧本,使剧本的搞笑程度达到了又一个高峰。然而俩人的政治立场决定二人最终走向了对立,向坂向椿一使出了杀手锏,椿一是否能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
  本片在2005年的日本电影学院奖上获得了最佳编剧和最佳男演员的提名。

 长篇影评

 1 ) 我想笑但是笑不出来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自己不愉快也不想让别人愉快,另一种是自己不愉快也要让别人愉快。这两种人在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在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斗争。

《笑の大学》里面検閲官向坂和座付作家椿一就是这样一个组合。跳出影片来看,作者和观众之间也维持了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

和三谷幸喜的另一部《有顶天》一样,这是一部构思缜密,主题沉重的经典舞台剧,正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悲剧,但唯独不是喜剧。

头脑天真的观众如我,总是抱着我善良你友好的心态去对待眼前的银幕,然而严肃规整的7幕剧结构,役所广司的精准演技塑造出来的人物现实性,台词与台词之间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迫感,其他出场人物的脸谱化带来的阴郁气氛。。。每一个环节,都在你张大嘴准备开怀一笑时又被暗示“你真的觉得好笑?”而重新陷入一种被尖刻威胁的尴尬气氛。

即使是像椿一那样的心胸开朗,百战不挠的人,最后还是被折磨得一脸颓丧,无论他讨饶还是努力都被证明只要是斗争就会不被许可,最后他在被通知入伍的那天晚上,做了自毁式的修改——写出了一部86次笑点的剧本。这一次向坂却饶过了他,其实不是因为他的这次剧本真的特别好,关键在于他要入伍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有在死亡面前,一切身份、立场、尊严、嫉恨。。。人心叵测的部分隐去,人类又成为一个善恶共存体。
向坂跑出办公室向着椿一离去的背影喊道:“不要为国家,要为吃肉而活下去!”的时候,我原谅了所有的人原谅了所有的电影,为他们回归朴实善良本原的这一刻。

悲剧的核心就在于知道没有结果还义无反顾的去做,从这一点上来说笑点很奇怪的《笑の大学》其实背负了一个悲剧的主题在给观众讲一个笑话,而且这个笑话真的不太笑得出来。

 2 ) 没有笑声的喜剧

    这部影片叫做《笑的大学》。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日本。向板从前线归来,任某地的剧本审查员。他是一个有着强烈军国主义情感的人,认为艺术了无趣味,到战场上为国捐躯才是有意义的事。对他来说,做一个剧本审查员几乎是一个不可接受的工作,因此,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在剧本上盖下“不许可”的红章,除非作者接受他的蛮横无理的修改:不允许有情爱,不允许有丁点的对帝国的不敬,不允许有诙谐和滑稽——在他看来,战争时代的帝国不应该有笑声。
    椿一是一个名叫“笑的大学”的剧团的作者和导演,他写的全是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喜剧。向板照例对他的剧本提出了荒唐的修改要求,椿一无奈接受。可当他按照向板的意图修改剧本后,剧本竟然变得更滑稽,那是在一本正经下显示的黑色幽默。于是向板又提出了下一个修改要求,椿一又照着做,剧本又散发出新的幽默色彩。这样一天天改下去,向板也沉醉在了剧本的氛围中,在他的修改下,剧本越来越幽默,越来越完美。他甚至和椿一在办公室中排练,推敲如何让对白更引人发笑。
    向板的转变是渐进的,让人信服,这也显示了电影导演的叙事功力。向板原本是一个不会笑的人,当他看到椿一的剧本后,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他迅速意识到并收回了笑容。修改了几次剧本后,一天晚上他不自觉的走进戏院,他的手几次想拉开门帘,又几次收回,当他终于拉开的时候,眼前是一片笑的世界:观众正在剧场里笑得前仰后合。他第一次来到了笑声中,怀着欣赏的态度。他看了演出,觉得还不够精彩,应该更幽默一些。第二天他就充当演员,和椿一排练剧本,推敲对白。他由一个政治上的审查官变成了一个艺术上的审查官(严格要求作者的编辑)。
    故事讲到这里,不禁让人想到了《东宫•西宫》。这同样是一个引诱与被引诱的故事。《东宫•西宫》是同性不断施加的引诱,而这部电影讲的是笑声的引诱。向板拒绝笑声,一生中甚至没有笑过。他本想把椿一的剧本改得一本正经,改得枯燥无味,可没想到剧中人物的一本正经却造就了一种反讽和黑色幽默的效果。他一遍遍地要求椿一修改剧本,剧本却愈加诙谐。他无意识地沉浸在这游戏中,慢慢地已区分不清他到底是要否决剧本,还是要使剧本更完美,更幽默。他被笑声引诱,在一次次地拒绝笑声中,却受到了笑声的更大引诱,于是他只好沉沦在笑声里。一个喜剧的审查者和反对者,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喜剧的作者,甚至是表演者。
    故事的意义已经显现出来了:专制时代,威权要求人人都为它服务,成为国家机器上的工具。工具是机械的,没有情感的。任何情感的显露都是私人的,是对国家机器的疏离,甚至反对。笑声对于国家机器是危险的。可是作为国家机器代表的审查官,在与笑声的斗争中,却不知不觉地被笑声同化,被笑声吸引,自己也笑了起来,这就是人性的“笑”凌驾于国家机器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无法抵抗。
    故事讲到这里也已经是完满的。所以当我看到以后的情节——向板准备在最后修改好的剧本上盖“许可”章的时候,椿一却开始对向板布道,大讲出版和创作自由——我不禁感到厌烦。如果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宣传“创作自由”,那也太降低了它的价值。我想这部电影完全可以放弃时代背景,——岂止战时日本,哪个时代没有国家机器的“审查官”呢?——我还暗自为它安排了结局,向板出现在真正的舞台上,出演椿一创作的戏,而且就饰演一个滑稽的帝国警察,台下笑声一片。
这是个团圆式的结尾,如果这样,《笑的大学》本身也就成了一部笑的喜剧。然而我之后看到的情节却不是这样:
    向板听完椿一长篇大论的宣言后,脸色又变得凝重和严肃起来。他又回复到“审查官”的角色。他告诉椿一,他正是椿一反对的威权的代表,他的职责就是否决剧本。所以他不准备在椿一的剧本上盖“许可”的章,相反,他要求椿一重新修改剧本,这剧本,绝不能让人发笑一次。
    绝望的椿一还是答应了向板的要求,重新开始他们之间的斗争(引诱与被引诱的斗争)。新的一天,椿一拿来了他的剧本。这却是一出非常诙谐的戏,比之前修改过的任何剧本都要让人发笑。向板读着剧本,一边尽力保持严肃,一边禁不住发笑。他问椿一,为什么没有遵照他的旨意,而是变本加厉得让剧本更幽默。椿一说,他头一天接到了应征入伍的通知,要奔赴战场,不可能执导这一部戏了,所以他也不在乎剧本是否通过。向板在这瞬间又回复到了一个“人”。他恳请椿一回来以后执导这部戏,他愿意做演员。他坦承椿一的剧本让他快乐,他在看剧本的这一周每天都在发笑,而此前他从来没有笑过。椿一答应了他,转身离开了。这承诺大半虚妄,因为战争更意味着死。在椿一离开办公室,即将消失在走廊尽头的时候,向板冲出来,对椿一大喊:“你不要为祖国牺牲,你要为牛排牺牲。”这正是椿一剧本中的台词。
    帝国审查喊出了:“你不要为祖国牺牲”。这结局当然比我想象的好。然而,这结局却更凝重,让人笑不出来。和椿一的剧本一样,这样的结局,是悲伤和反讽结合的黑色幽默。当椿一走向战场,走向死亡的时候,这部电影变成了向板要求的,“没有笑声的喜剧”。

 3 ) 看戏也是一种志愿服务?

上海志愿者说:“你快速体验了很多别人的人生,你自己人生的格局就会变得更大一些”

新闻晨报 2021-08-24

每次跟初识的朋友谈起自己身为一名上海志愿者的工作内容时,王轶婷总能收获到大大的惊奇与羡慕:什么?你的工作,居然是看戏?这也能算是一种志愿服务吗?

没错。

作为黄浦区文化市场内容巡查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从2020年9月起,王轶婷以每月两三部剧的工作频率,已经“志愿”看了30余场演出,并为每部剧写下了详实、生动的“演出市场巡查记录表”。

在这些表格当中,她记下了某部大型话剧报审剧本上没有的方言粗口,记下了某部外籍导演执导的话剧大屏幕上闪现的可能存疑的“吃人的照片”,记下了走出剧场之后演职人员通道被粉丝拥堵可能存在的风险……

这些记录,都为黄浦区文旅局进行演出市场监管、规范营业性演出秩序、确保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而对王轶婷来说,观剧是一举两得的幸事:既做了志愿服务工作,又是个人的兴趣爱好。

“做了志愿者之后,因为要‘交作业’,我觉得自己对观剧的想法丰富和深入了很多。

在剧场坐两三个小时,这个事情的后劲很足,就是你快速地体验了很多别人的人生,然后,你自己人生的格局会变得更大一些,甚至会突破之前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边界。”

根据上海志愿者网的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在该网站实名注册的志愿者已经超过512万,占上海常住人口比例的21%强。全市志愿者组织2.6万多个,累计发布的志愿者服务项目36万多个。

上海城市管理的“绣花针”精神,同样也体现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当中。除了广大市民常见的疫情防控、文明交通、地铁志愿者等之外,还有维权、便民、敬老、助残等等相关志愿者队伍。

黄浦区文化市场内容巡查志愿者服务队,就是其中之一。

黄浦区是上海剧场最为密集的区县。尤其是2018年11月演艺大世界获命名以来,更成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核心示范区。目前,仅在演艺大世界范围内运营的剧场就有25个,演艺新空间40个,构成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在疫情来临之前,黄浦区内全年的商业演出数量多达27000余场。

如此多场次的演出,在给市民和观众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考验着黄浦区文旅局的监管水平。据介绍,区内剧场曾先后出现过音乐剧上演未经报批内容、脱口秀演出现场95%的内容未经报批等严重违反我国《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现象。这些,显然都与净化、繁荣演出市场背道而驰。

为了对演出内容和秩序进行有效监管,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从2017年起,黄浦区文旅局通过上海志愿者网,招募、建立了一支协助文化市场内容巡查的志愿者队伍。迄今为止,这个巡查队已有28名志愿者,32岁的中学思政教师王轶婷是其中之一。

因为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巡查队的每个志愿者都要经过政治觉悟、文化水准、责任意识、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严格考核和培训,并且签署保密协议。2020年疫情之后,志愿者们还要负责观察和记录剧场在防疫安全工作方面的做法,尤其是各种不足之处。

王轶婷说,志愿者巡查队的出现本身,就是很“上海特色”的,因为前提是得要有这么多的演出,以及这么多对演出感兴趣的观众。

“可能只有在上海这种演出市场做得特别大的城市,才会有我们这类志愿者。所以往小里说,这份工作丰富了我们每个志愿者的生活;往大里说,我们也是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尽了一点点力量。”

提前预习、查找资料,每次志愿工作都像一场“考试”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志愿者巡查队已经形成非常清晰、高效的工作流程:

每周一二,工作专员会将本周需要监管的剧目和演出时间与志愿者点对点确认,然后快递门票,并将演出报批剧本、视频以及其他相关内容打包发给志愿者;

志愿者观剧当晚,必须完成“演出市场巡查记录表”中的“现场剧照”(不少于三张)、“剧情内容”“现场与剧本吻合情况”“现场安全情况”的填写;

如果演出现场发生内容、消防、防疫方面的严重偏差,则需第一时间直接电话反馈给工作专员,志愿者反映的问题,由工作专员做出最终判断,并实行“当晚处理机制”,确保第二天正常演出;

此外,还需在48小时内,上交被称为“小作文”的观后感。

王轶婷7月份的剧目之一,是话剧《白鹿原》。7月16日接到任务,7月20日的演出,留给她熟悉剧本的时间不足四天。因为之前没看过小说,她只能先通过同名电视剧剪辑,迅速了解剧中角色关系和他们各自的性格、说话的语气。随后在看剧本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中“不得出现的情形”,并在觉得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做好标记。

像《白鹿原》这样台词密集的话剧,志愿者们显然不可能记下所有重要台词。王轶婷笑言自己观看演出时的状态是“偷偷摸摸”的:将手机亮度调到最低,再用帽子或围巾遮挡光线以免打扰周围的观众;演出进行到之前标记的存疑部分,或者现场出现存疑的台词、举动时,要迅速划到剧本的相关页,查看是否与剧本表述一致。“整个看戏的过程就像考试一样,我没有办法轻松,生怕漏记哪些内容。”

做志愿者将近一年,王轶婷最难的一场“考试”,是克里斯蒂安·陆帕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狂人日记》。在看剧本时,王轶婷就发现,这部剧不只是解读鲁迅的一部作品,其中还能发现《孔乙己》《阿Q正传》《药》《故乡》等其他作品的元素,甚至涵盖了鲁迅现实的母子、兄弟、夫妻关系,等等。“当时我就急了,因为我的知识储备根本无法去匹配这部剧。”

为了做到自己心目中的“匹配”,王轶婷在短短几天内读了不同学者解读鲁迅的文章,并参加了《狂人日记》的主创见面会。虽然疫情原因导演陆帕无法到场,但主演们提到,导演试图在剧中构建一个“鲁迅宇宙”,即通过“狂人”身上所糅合的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鲁迅笔下角色的复杂性,探讨超越时空的人类困境。“鲁迅宇宙”的说法,成为王轶婷理解这部剧的切入口。

有备注、有图表,“观后感”被写成“小论文”

在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时,“原创性”是黄浦区文旅局工作专员特别强调的一点。哪怕是“剧情内容”,也希望志愿者们不要到网上搜资料,而是以自己主观的视角写出来。

工作专员表示:“因为这些剧目本身就是给普通观众而不是专业人士看的,志愿者作为普通观众的观感和思考,对我们工作的开展也很重要。”

有意思的是,在摒弃了想象中必须得“中规中矩”的文风之后,志愿者们的才华和主动性也被激发了出来。黄浦区文旅局工作专员特别提到,自己对王轶婷的观后感印象深刻,“她是真的把每篇观后感都当成小论文来写,而且写的不只是剧情本身,还包含相关的历史背景、学术流派、社会现象、个人思考。”

比如在话剧《白鹿原》的观后感中,她提到“集体的稳定与共生”“个体的破坏与新生”之间的冲突。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礼治’‘封建宗法制’看作是贬义词,如果用客观、历史的眼光来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农村的基层结构。

但是,这种‘集体的稳定与共生’是以牺牲个体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的,白鹿原的新生代对原有的稳定共生关系发起了破坏。”

在话剧《戏台》的观后感中,王轶婷从剧里谈到剧外,分析了资本市场对文艺创作的影响。这篇观后感有多处“备注”,引文来自新闻报道、豆瓣网友、《乱世靡音》(秋原)《贾行家·文化参考》《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等等。

而在《狂人日记》的观后感中,王轶婷归纳了该剧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鲁迅宇宙”“幻灯事件”“铁屋子理论”“屋外人理论”等,甚至给出了清晰的图示。“屋外的视角”来自历史学者朱维铮,而陆帕导演正是这样一个屋外人,“一位世界级导演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寻求中外共通之处、并重新解构了《狂人日记》,这给了我们从屋外看中国的新角度”。

这些厚重的观后感,已经远远超过了黄浦区文旅局对志愿者的工作要求,而变成了她的自我要求。

“如果不做志愿者,我可能不会有动力‘强迫’自己做持续的内容输出。现在每看一部好剧,就想要找一个好角度去谈谈它,把自己一段时间的思考进行梳理。”

黄浦区文旅局的专业反馈,也是王轶婷的动力之一。好几次刚刚走出剧场,她就收到工作专员的电话,询问剧中某些段落是如何处理的。在看完《狂人日记》后,王轶婷提到剧中大屏幕用了一张“吃人”的图,听完她的描述,这位工作专员告诉她:那是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农神吞噬其子》。

“苦并快乐着”,观剧让你快速体验到了别人的人生

通读剧本、观剧、写观后感,整个过程对王轶婷来说,是“苦并快乐着”。很多人都问过王轶婷:都提前看到剧本了,再看戏的时候,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吗?王轶婷回答:有的,那是不一样的快乐。“通过反复阅读剧本,你能够在观演前厘清主创的创作思路和立意。这有点像拿着标准答案返回去做题,你对题目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更重要的是,因为想要做好志愿工作,王轶婷进行了大量的戏剧专业学习。

“观剧的过程,一方面是你去接收剧目的内容;另一方面,你也要拿出自己的知识储备、人生阅历、思想观念等等,来跟它相互对应。”

这种“可对应”、“可打通”的快乐,是外人很难体会到的,但对当事人来说,绝对是一种隐秘而自在的美好体验。在自费去看话剧《浪潮》时,王轶婷发现剧中有这样一幕,鲁迅先生作为左联的朋友和支持者,在跟柔石聊天时,身边出现了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多个角色的声音。

“那个瞬间,我忽然就想到了陆帕导演的《狂人日记》,这不就是另外一种‘鲁迅宇宙’的呈现吗?!这种‘打通’的感觉,真的是太快乐了!如果我没有为了看懂《狂人日记》去做大量的功课,这种快乐我可能就体会不到。”

这种“打通”,还被王轶婷直接用到了日常教学之中。今年3月份,王轶婷以志愿者身份看了音乐剧《近乎正常》。这是一个家庭故事,在儿子因病去世之后,母亲因为内疚患上双向情感障碍,连两年后出生的女儿都无法亲近,夫妻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大。剧中值得讨论的点也很多——

“正常”和“不正常”是截然对立的吗?

医生手册说持续超过四个月的悲伤情绪是病理性的需要药物治疗,那丧子的持续悲伤就是“不正常”的吗?

“正常”或者“近乎正常”,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标准吗?

当时王轶婷正在上关于情感和情绪管理的课,她向学生们介绍了这部剧,并在课堂上做了讨论。

“借由这部剧,我了解世界上有这样一种病症的存在,提醒自己要对‘正常’‘标准’保持某种警醒,然后又把这些思考很自然地融入到了我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戏剧带给我的‘后劲’是非常强大的。”

观剧、旅游,这些都拓宽了一个女孩生活的边界

事实上,做志愿者、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正是观剧给王轶婷带来的“后劲”之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王轶婷一直强调自己“普通”的一面。“从小就普普通通地长大,也没有接受过艺术方面的培养,也没有什么主见,就很正常地读书、工作。”

但一位大学同学的经历,无意中开启了王轶婷的另一面。这个女生一个人背着包,跑到西班牙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想她到一个语言不通的环境里面,能够生活很长时间,为什么我就不能出去走一走?我要一辈子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吗?我能不能跳出习以为常的生活,去试试其他的生活?”

就在这时,王轶婷在公众号上看到苏州一个香道班的招生信息,于是就跑了过去。那趟说走就走的旅程,给王轶婷“普通”的人生按下某个“不同”的按钮。此后,她的每个暑假,基本都在一个人的旅行中度过。

“走得多了就会发现,我之前那么在意的父母对我的评论,亲朋好友的看法,在那么大的大山之下,在那么宏伟的建筑之下,在上千年的雕像的注视之下,这些都不再是问题了。有些我以前认为很重要的东西,都被我给扔掉了。”

而观剧的起点,则源于一次失败的相亲。那位相亲对象毫不客气地对王轶婷说“你这个人有点无趣”,然后请她看了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无意中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天窗。几年之后的王轶婷依然庆幸于对方虽然不够委婉但眼光不错,“两只狗”确实是一个戏剧小白的最佳入门剧目。“如果他推荐了一部很烂的剧,可能我也不是现在爱看戏的我了。所以现在有人请我推荐剧目,我都会很认真对待。”

疫情之后,因为无法外出旅游,王轶婷今年上半年自费看的剧目也已经超过了六十部。7月份放暑假,她还跟着音乐剧《赵氏孤儿》巡演展开上海周边游,两个月里把这部剧刷了十六遍,“ 我觉得这是近年来最好、最有诚意的中文原创音乐剧”。

在王轶婷的观剧体验中,“后劲”最大的一部,当属2016年在上海大剧院看的《北京法源寺》。王轶婷说,这部剧改变了她对于传统历史书写的简单认知,打破了她个人认知的某种边界、局限。

“就是你原来可以这样看待历史、看待人生和命运的;你可以这么狂妄,这么不受约束的——其实原本可能就没有谁要约束你,都是你自己约束了自己。

我觉得这就是看剧的好处:你快速地体验了很多别人的人生,然后,你自己人生的格局会变得更大一些,你的眼光会更广阔一些。这种后劲非常感性,但是它真的很有力量。”

晨报记者 孙立梅

 4 ) 五年前看的电影,观后感居然发在喳喳网,今天到这里补个签

འཇར་པན་གྱི་གློག་བརྙན་«དགོད་སྒྲའི་སློབ་ཆེན»ལ་བལྟས་པ།

འདི་ནི་གློག་བརྙན་སུན་སྤྱད་ཅིག་ཡིན་སྲིད། འདིའི་ནང་འཁྲིག་ཆ་དོད་པའི་འཁྲབ་ལྗོངས་ཡག་པོ་མེད་ལ། ཉོག་འཛིང་ཆེ་བའི་མི་སྣ་མང་པོ་མི་འདུག ཡིད་འགུལ་ཐེབས་པའི་ཕོ་མོའི་བརྩེ་དུང་ནི་དེ་ལས་ཀྱང་མི་འདུག གློག་བརྙན་ཧྲིལ་བོར་མི་སྣ་གཙོ་བོ་སྐྱེས་པ་གཉིས་མ་གཏོཊ་མེད་ལ། གློག་བརྙན་ཧྲིལ་བོའི་འཁྲབ་ལྗོངས་ཀྱང་ཁང་བ་གྲུ་བཞི་གཅིག་ཡིན།དོན་དག་ཀྱང་གཅིག་མ་གཏོཊ་མེད་དེ། ཟློས་གར་འཁྲབ་གཞུང་གཅིག་ཕར་སྣོག་ཚུར་སྣོག་བྱས་པའི་གནས་ཚུལ་ཁོ་ན་རེད། ཡིན་ཡང་ངས་གློག་བརྙན་འདིར་བལྟས་ཚར་བ་དང་། དཔྱད་ཕྲན་ཞིག་ཀྱང་སྤེལ་འདོད་བྱུང་། འདི་ལས་གློག་བརྙན་འདིར་འགུགས་ཤུགས་ཤིག་ཡོད་པ་ཤ་སྟག་རེད།༼མ་མཐའ་ཡང་ང་དང་ང་ལྟ་བུར༽

འཇར་པན་གྱི་གློག་བརྙན་འདི་ནི་དམག་འཁྲུག་གི་ལོ་ཟླ་རྒྱབ་ལྗོངས་བྱས་པའི་སྤྲོ་གར་གློག་བརྙན་ཞིག་རེད། གློག་བརྙན་དུ་འཁྲབ་གཞུང་ཞིབ་བཤེར་དཔོན་པོ་༼འུ་ཚོའི་广电总局ལྟ་བུ་ཞིག༽ཞང་པན་ནི་ནམ་རྒྱུན་གདོང་ལ་འཛུམ་ཙམ་ཡང་མེད་པའི་མི་གཟབ་ནན་ཞིག་ཡིན་ལ། རྒྱལ་ཁབ་ཀྱི་དོན་དུ་མི་སྒེར་གྱི་བརྩེ་དུང་བློས་བཏང་ཆོག་པར་འདོད་མཁན་ཞིག་ཡིན། ཁྲོན་ཡུས་ནི་སྤྲོ་གར་འཁྲབ་གཞུང་རྩོམ་མཁན་དང་འཁྲབ་ཁྲིད་པ་ཞིག་ཡིན་ལ། སྒྱུ་རྩལ་གསར་རྩོམ་གྱི་ཆེད་དུ་དཀའ་སྡུག་གང་ལ་ཕྲད་ཀྱང་འཁང་ར་དང་སྡུག་ཡུས་ཅི་ཡང་མི་འདོན་པར་ལས་ལ་འབད་མཁན་ཞིག་རེད། ཁོས་སྤྲོ་གར་འཁྲབ་གཞུང་དེ་ཞིབ་བཤེར་དཔོན་པོའི་མདུན་དུ་ཁྱེར་ཡོང་བ་ནས་བཟུང་། དཔོན་པོ་དེས་དམག་འཁྲུག་གི་དུས་སྐབས་སུ་མི་སུ་དང་གང་ཡིན་རུང་རྒྱལ་ཁབ་ཀྱི་ཆགས་འཇིག་ལ་མི་སེམས་པར་བཞད་གད་ཁྲོད་དུས་འདའ་བ་ནི་ཧ་ཅང་མི་འོས་པར་འདོད་དེ། ཆོག་མཆན་མེད་པའི་ཐམ་ཀ་བརྒྱབ་པ་དང་། ཁྲོན་ཡུས་ལ་འཁྲབ་གཞུང་ཁྲོད་དུ་གད་མོ་སློང་བའི་ཚིག་གཅིག་ཀྱང་ཡོད་མི་ཆོག་པར་བཅའ་དགོས་པའི་བཀའ་ཕབ། ཕྱི་ཉིན་ཁྲོན་ཡུས་ཀྱིས་ཁོའི་བཀའ་ལྟར་འཁྲབ་གཞུང་བཅོས་སྟེ་ཁྱེར་ཡོང་དུས་སྔར་ལས་ཀྱང་དགོད་བྲོ་བ་ཞིག་དུ་གྱུར་འདུག་པས། ཡང་བསྐྱར་བཅའ་དགོས་པའི་བཀའ་ཕབ། དེ་ལྟར་ཉིན་རེ་རེ་བཞིན་ཆོག་མཆན་མ་བཀོད་པར་ཉིན་བདུན་སོང་བ་དང་འཁྲབ་གཞུང་སྔར་ལས་ཀྱང་དགོད་ཇེ་བྲོ་ནས་ཇེ་བྲོར་གྱུར། གོ་རིམ་འདིའི་ཁྲོད་དུ་ཞང་པན་སྤྲོ་གར་འཁྲབ་གཞུང་ནང་དུ་ཟུག་ནས་ནམ་ཡང་གནག་འདུག་པའི་གདོང་ལ་རིམ་བཞིན་འཛུམ་རྒྱས་ཤིང་། ཁྲོན་ཡུས་ལ་འཁྲབ་གཞུང་བཅའ་རོགས་བྱས་པ་མ་ཟད་ད་དུང་གཞུང་ལས་ཁང་ནས་ཁོས་དངོས་སུ་འཁྲབ་སྟོན་བྱས་པ་སོཊ་ཤེས་མེད་ཚོར་མེད་ངང་ཁོ་རང་ཉིད་ལ་བློ་ཡུལ་ལས་འདས་པའི་འགྱུར་ལྡོག་བྱུང་ཞིང་། ཁོའི་རོཊ་རམ་འོག་ཏུ་འཁྲབ་གཞུང་དགོད་བྲོའི་ཡང་རྩེར་སོན་པ་ཞིག་འཁྱོངས་སོང་། ཡིན་ཡང་ང་ཚོས་བསམ་པ་ལྟར་མ་ཡིན་པར་འཁྲབ་གཞུང་ལ་སྔར་བཞིན་ཆོག་མཆན་མ་ཐོབ་པར། གློག་བརྙན་ཁྲོད་ཀྱི་འགལ་ཟླའི་ཚད་ཆེས་མཐོ་རུ་བཏང་ཞིང་རྩེ་རུ་སོན་ཏུ་བཅུག

གློག་བརྙན་ཕྱོཊ་ནས་ཁ་དཔེ་ཞིག་ཡོད་པ་ནི། Simple is the best ཟེར་ལྟར་གཏམ་རྒྱུད་ཇི་ལྟར་སྟབས་བདེ་ན་དེ་ལྟར་བཟང་བར་བཤད་པ་བཞིན། གློག་བརྙན་འདིའི་བྱུང་རིམ་དང་མི་སྣ། འཁྲབ་ལྗོངས་སོཊ་གང་ཐད་ནས་སྟབས་བདེ་ཞིག་ཏུ་སྣང་མོད། འདིས་གློག་བརྙན་ཕབ་རྒྱུ་སྟབས་བདེ་ཡིན་པ་མི་མཚོན་པར། Simple is difficultཟེར་བ་ལྟར་གློག་བརྙན་འདིའི་སྒྱུ་རྩལ་མཚོན་ཐབས་དེ་འདྲའི་སླ་མོ་ཞིག་མ་ཡིན་པར་གསར་གཏོད་ཀྱི་རང་བཞིན་ལྡན་ལ། བརྙན་ཡིག་1ཚིག་སྦྱོར་ཀྱི་སྡེབས་སྟངས་ཐད་ལ་འགྲན་སློང་ཆེན་པོ་འདུག འཁྲབ་ཚིག་དང་བརྙན་གཟུགས་གཉིས་མཐུན་སྦྱོར་ལེགས་པོ་བྱུང་ཡོད་ལ། གཏམ་རྒྱུད་ཀྱི་བསམ་བློའི་རང་བཞིན་མངོན་མཚོན་བྱ་སྟངས་ཐད་ལ་མུར་རྒྱུ་ཆེན་པོ་ཡོད་པས། མུ་མཐུད་དུ་བལྟས་སོང་ཚེ་ད་གཟོད་རིམ་གྱིས་བློ་ཁ་འདྲེན་ཅིང་སྤྲོ་སྣང་ཆེན་པོ་རྙེད་ཐུབ། གློག་བརྙན་འདིའི་དགོད་སློང་སྟངས་ནི་ཐལ་ཆེ་བའི་རྩེད་མཚར་དགོད་གཏམ་དང་བསྟན་བཤིག་ཚ་བའི་བྱ་སྤྱོད(动作)སོགས་བསམ་གཟས་པ་གང་ཡང་མེད་པར། བབ་ཆགས་པོའི་ངང་བལྟ་མཁན་ལ་དགོད་ཁ་ཤོར་དུ་འཇུག་པའི་བྱེད་ཐབས་དེ་ནི་གློག་བརྙན་འདི་མཐར་ཐུག་སྤྲོ་གར་རླབས་ཆེན་ཞིག་ཏུ་བསྒྱུར་བའི་ཆེས་མཐོ་བའི་སྒྱུ་རྩལ་གྱི་ཚད་ཅིག་ཡིན་པར་ངེས།

མཐར་དེད་ན་གློག་བརྙན་འདི་ལས་དམག་འཁྲུག་གི་ནག་ཉེས་ཤིག་ཐེར་འདོན་བྱེད་ཀྱིན་འདུག་སྟེ། དམག་འཁྲུག་གིས་མི་གཤིས་ཁྲོད་གདོད་མ་ནས་ཡོད་པའི་དགའ་སྐྱོ་ཆགས་སྡང་རྨེག་མེད་དུ་བཏང་སྟེ་མི་རྣམས་དགོད་ཀྱང་མི་ཤེས་པའི་འཕྲུལ་འཁོར་ལྟ་བུར་བསྒྱུར་བ་དང་། མི་རྣམས་རྒྱལ་ཁབ་ཀྱི་ཆེད་དུ་འཆི་བ་དང་རྒྱལ་ཁབ་ཀྱི་ཆེད་དུ་གསོན་དགོས་པ་ལས་གཞན་དགོད་སྒྲ་ཙམ་ཡང་ཡོད་མི་ཆོག་པའི་རང་བྱུང་ཆོས་ཉིད་དང་འགལ་བའི་འཇིག་རྟེན་གོ་ལྡོག་ལ་ཐད་ཀར་ཁ་རྡུང་བཏང་འདུག

 5 ) 为了看话剧而看了电影,结果把话剧比下去了

因为《笑之大学》要改编成了中国版的话剧,叫做《喜剧的忧伤》,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上演了。主角是陈道明和何冰。在漫长等待话剧上演的日子里,把笑之大学看了几遍,最后却本末倒置了。本来是为了更好地看戏做的提前功课,却把期待了一个多月的戏毁的一塌糊涂。这是因为电影太牛逼了,牛逼的把同样也很不错的戏,硬生生砸在了地上:凡人怎能和天相比呢?
可是关于电影,我却不能说更多的东西,因为想说的反而太多。所以贴上剧评,对比之中,看得清楚一些吧:

我看不懂你的喜剧,也不明白哪来的忧伤

我在剧场,忍住了至少十次,没有咆哮出来。但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原因,与戏与他人无关的。
先说好话。就《喜剧的忧伤》而说,如果它和原著《笑之大学》和改编电影一点关系没有的话。那么最好能排进我的年度十大。喂,《哥本哈根》也不过如此。
可惜的是,我看过改编电影了,那个在我心目中排上人生前五的神作。这有什么办法呢
看完《喜剧的忧伤》,我突然明白了它为何叫做笑之大学。戏是一所大学,一所关于笑的大学,一所关于戏的大学,一所比天大的大学。到电影结尾,编剧奔向远方,鞠躬,再见。我这辈子值了!
可是陈道明与何冰,虽然我对他们的表演没有意见,但却把一部环环相扣,曲折中走向高潮的戏,演成了七部半喜剧和半部忧伤。我从头开始就骂道明叔你麻痹,有那么猥琐和匪气吗?装什么装,拿什么拿阿!何冰更惨,一边藏着人物的热血,或者苦逼,或者娘娘腔。还有观众,起妈逼哄阿,能在结尾一次鼓掌吗。能不说两句就鼓掌吗,这是演说吗?
电影里的第五天,审查者沉浸在喜剧中,放肆而夸张地奔跑,被道明叔演得猥琐而讽刺。可这他妈应该热血阿,像海贼一样,两个人物为了至生羁绊拼命奔跑阿!没有这里,怎么解释忧伤,怎么诠释戏比天大的视死如归。结尾处道明叔还说收着剧本等你回来演,这里我本该笑着热泪盈框了。可是…好吧,你毁了神作最神的一笔。
我一直说,戏比天大。因为它是《笑之大学》的中心。戏是主角,人物和演员是合适的工具。这才符合我的世界观。可是认真我就输了。《喜剧的忧伤》你赢了,你继续喜剧,然后忧伤去吧。

 6 ) 微笑着抗争

一年之前就列入了想看,那时没有《笑之大学》的资源,意外发现后,体会到久违的好电影之魅力。按耐不住一睹为快的香汗淋漓,不禁奔走相告“有了,有了,终于有了”,仿佛多年不孕不育的夫妇喜得贵子。

《笑之大学》剧情上名如其戏——教你笑。第一,文化审查员向坂君不断提出苛刻要求让喜剧作家椿一君修改剧本以通过审查,七天里通过一次次为了迎合奇怪理由的修改让原本剧本也一次次更加出色,让原本总是苦瓜脸的苦逼审查员最后忍俊不禁和放浪形骸。第二,看这么一部上乘的喜剧电影,让观众捧腹大笑,其中几场冷幽默是电影里难得的效果。第三,当椿一君被紧急征军,异常冷静,让人感到的反差,暗喻着生活中无笑的后果。至此,我决定改用“三笑”系列产品,这寓意直接秒杀“吃屎屎香”。

影片更深的意义在于两者政治立场的冲突,政府为什么要限制老百姓的笑声?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探讨,也证明为什么资源之稀缺的理由。有时我也想,无所不能的他们真的懂电影吗?审查书的,他们知道什么是好文章吗?审查歌的,他们知道什么是好音乐吗?审查综艺的,他们知道什么是好节目吗?唯有一个例外,审查毛片的,他们真的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时而暂停,时而回放,时而对某一片段反复研究,双手很是繁忙,是在做笔记吧。好了,不聊政治,不是屌丝玩得起的。

笑之大学令我感触最多的是椿一君之本意,一个剧作家的抗争。面对各种不合理的修改要求,他先面带微笑跟对方尽力争取,发现徒劳之后沉着接受,只要一晚,第二天带着更好的剧本再次迎接不批准。多么不可能的完成任务都只要一晚!作为文人,作为工人,作为艺人,必须拥有一份对自己工作的尊严。如今节操碎满地的社会,你不去关注都有很多事和闻腐蚀着我们的价值观。最后毫无概念的他变了,苦于坚持的你变了,缺少定力的我也变了。熔炉烧得旺,进来了早晚会自我欺骗,从而降低肉体上的痛苦。

斗志,激情,理想,这些东西我们在我们身边看到的越来越少。有人说,是我不看报不看新闻,经常有报道的。童鞋,什么叫新闻?新闻是新的,少数的,一般人不知道的,整天报道好人好事,关注寥寥几个有道德的人,这样的新闻不免让人越看越迷惘。我更看重,我的朋友们,是否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是否热爱着自己的生活,是否做了有意思的事儿。如今的奋斗更多等同于赚钱。现实中必然存在挫折,富含困难,至少要抗争。就好比打boss,自然经验多,爆的装备好,你不打boss怎么升级?游戏里你风骚的走位,现实里干嘛是个摊子?游戏里你精算胜负,现实里干嘛是个脑残?正如《闻香识女人》Frank说“我知道那条路正确,但是我没勇气选择,因为那太他M的难了”。

另一些人的经历是,抗争了,受伤了,放弃了。是啊,谁不向现实妥协呢?可是,有必要妥协的这么彻底么?椿一君是理想主义者,为了一部好的作品任劳任怨。椿一君是现实主义者,为了戏剧的上演,可以忍辱负重,任由现实摆布,却坚持着自己所要的表达。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如何在骨干的现实中理想依旧丰满性感。“少年派”易稿400次李安赢得拍摄资金。史泰龙为拍《洛奇》,遭遇1849次失败。同样都是为剧本的抗争,可谓现实中的椿一君,同样他们赢了。《笑之大学》不单教我们笑,还教我们如何抗争。

有人怪时代,有人怪世道,有没有人怪自己?

 短评

谁借几颗星给我用啊喂!5颗根本就不够啊喂!混蛋!

4分钟前
  • 星崎 妙
  • 力荐

之前以为是一个大学群戏喜剧片,结果只是二人转。夹杂太多社会、历史、政治话题,即便讨论的是喜剧的忧伤,都还是变得更说教无趣了。

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一间清净的审查室,两个男人日复一日地深化特殊时代背景下的黑色幽默。性格与观念就在智力的隐性较量中悄悄地改变了。。。。坚持自己特有的战斗方式,让人生成为一所“笑的大学”吧!!再在最后的最后,流着泪完美地谢幕。配乐和片尾很赞。

10分钟前
  • jun.
  • 推荐

三谷幸喜对“改剧本”这件事的怨念或说体会是有多深啊?我还以为在《广播时间》里已经把这个梗玩到极致了呢!说实在单单“笑”这件事,也是有头脑门槛的。一个对官僚话语的迂回隐晦生而钝感的编剧,一个对笑点和搞笑套路get艰难的审查官,能从对立走向融合…这种事好像永远不会发生在天朝。

13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不想当演员的编剧不是好审查员。丘吉尔和希特勒包的寿司哪个好吃?哈哈。为“国”捐躯变成为“肉”捐躯改得真好。 能坐下来谈是好的开始,喜剧也是破冰的好方式,《让子弹飞》即是明证。

16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什么为了国家啊!为了肉才是正途!

17分钟前
  • 燃え寸前*
  • 力荐

太牛逼这个电影,剧本和表演都是一流的。

1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三谷幸喜上次把我看困了, 這次把我看哭了. 雖然是改編電影, 但僅利用了電影優於舞台劇的固有條件, 並未有過多華麗的手法和多餘的寓意來剝奪劇本本身的絕妙. 不得不相信, 最優秀的戲劇往往來自最平凡, 瑣碎, 無聊, 讓人不耐煩的生活中, 生活本身即是藝術, 戲劇. --- 要死也是爲了鍋而死!!!

22分钟前
  • 阿Q
  • 力荐

这部基本从头到尾都在密室里拍的电影险些能把人看哭 无论是剧本 拍摄 演员的表演 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很完美 要死也是为了肉才不是国家!这句极具讽刺意味的台词所包含的思想太深刻了 人民在国家机器的运作之下永远显得卑微 战争扼杀的岂止是人民的笑容

25分钟前
  • 阿泽
  • 力荐

为了让你笑,我可以粉身碎骨!(椿一太了不起了!!!!)

29分钟前
  • miootree
  • 力荐

看完这部电影我算明白了,国产电影编剧一栏应该填上 广电总局。

30分钟前
  • Nobervem
  • 力荐

什么叫小成本?这才叫小成本!什么叫牛逼片?这才叫牛逼片!

33分钟前
  • 库索
  • 力荐

1.用喜剧方式来控诉军国主义,这一次是高级的;2.笑点基本get不到,我偶尔几次在役所广司的脸上发现笑点,仅此而已。

3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这么棒的剧本做底子,怎么拍都不会坏掉。役所广司贡献了神级别的演出。作为一个编剧专业的学生,结尾几乎让我落下泪来。

42分钟前
  • 小猪大侠
  • 力荐

败了的输了的总会反思,给出一些关于人性的东西。赢了的胜了的,却总是遮遮掩掩,腾云驾雾。结果前者会揭示荒谬,后者则欲盖弥彰。

44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人物大部分时间并不成为视线的来源,取而代之的是审查室中桌椅微仰的POV,一直占据视觉中心的,对称的桌椅成为威权体制的象征,和数次出现的警署大楼相同。每次审查官离开座位,都是从职位身份的角色中挣脱的时刻,最为明显的是“警察抓小偷”一段,以桌面为中心的旋转镜头。实际上在第六日,作家的胜利就已经达成,临时形成的戏剧空间将桌椅挤压至边缘,第一个真正的“视线”也在之后出现,直视镜头成为战斗的宣言。还挺讽刺的是,日本战时严苛的审查制度好歹还会提供一个“原因”,这种迂回的战斗方式对我们的黑箱可是没有用的。

46分钟前
  • 鲸鱼马戏团
  • 力荐

剧情生硬夸张无聊 中国的审查制度和这部电影的好坏有个毛关系

48分钟前
  • 无知的小青蛙
  • 较差

拿去广电同仁共勉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是高度话剧的,也是高度电影的。片名就取得很精彩,笑也是一门学问。军国主义不能剥夺笑的权利,喜剧作家的战斗方式是让作品更有趣。尽管是封闭空间、小格局,但节奏的拿捏、镜头的剪接都近乎完美,唯一的不足是情绪过于饱满。役所广司真是个亦庄亦谐的好演员,真正出色的作品能融化审查官心底的坚冰。

54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北影节第二十场。单场景设置的喜剧电影还真是大胆…虽然不像魔幻时刻那样全场大爆笑,但前面漫才一样的日式笑料也很轻松有趣。缺点是最后冗长的二十分钟,给一个简洁又意味深长的镜头结束电影不好吗?并不想看这么富有教育意义的大篇幅煽情…

57分钟前
  • 一文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