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盖瑞

剧情片美国2003

主演:马特·达蒙,卡西·阿弗莱克

导演:格斯·范·桑特

 剧照

盖瑞 剧照 NO.1盖瑞 剧照 NO.2盖瑞 剧照 NO.3盖瑞 剧照 NO.4盖瑞 剧照 NO.5盖瑞 剧照 NO.6盖瑞 剧照 NO.13盖瑞 剧照 NO.14盖瑞 剧照 NO.15盖瑞 剧照 NO.16盖瑞 剧照 NO.17盖瑞 剧照 NO.18盖瑞 剧照 NO.19盖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20

详细剧情

两个年轻人在一次旅途中迷失了方向,巧的是他俩的名字都名叫“杰瑞”。于是在沙漠里两人开始了寻找归途之旅。在去年圣丹斯电影节上,这部影片让半数以上观众离场。在关于此片的国外评论中最常用到的词是“极端极简主义”。的确,整部片子拥有一句话可以讲完的故事情节,构图简单的超长镜头(全片不超过50个镜头),还有著名现代音乐家,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阿沃·帕特的音乐,所有这一切,构成了这部爱之极爱,恨之极恨的作品。

 长篇影评

 1 ) 一部“通俗”的实验电影

如果回到“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有些类似于生命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自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阐释明白。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自然会有自己的定义或者标准,在苏珊.桑塔格看来,艺术不应该是真理的助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验,而非是一个声明或者回答。差不多同时代的梅雅戴伦也在自己的文章中描述了自己的艺术观念,与桑塔格不同的是,梅雅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实验电影导演。这个身份对进一步体会梅雅的艺术观念以及理解《盖瑞》这部电影都是颇为重要的。这位美国实验电影的教母级人物觉得真正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绝不是单纯的交流表达(描述、传递已存的外显的现实),而是创造了一个现实,并且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体验,我猜这可能也是为何梅雅选择实验电影作为表述方式的原因,比起剧情片实验电影或许更能到达她渴望到达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盖瑞》的确如同一部通俗的实验电影(狭义上)。在梅雅那里,电影的语言性至关重要。不管是桑塔格还是梅雅,二人“默契”般相通的看法中,共同指向了两个字:之于艺术的体验。

在103分钟的时长里,《盖瑞》讲述了两个男人在一次远足中迷失方向,于是开始寻找归途的故事,他们穿过群山和沙漠,到达一片盐碱地,其中一个男人在这里“离去”,另一个男人则在几百米远之外发现了公路,丧失和寻回几乎同时发生。整部电影只存在着两个重名的人物(盖瑞)、一个共同的动作(行走),连音乐也是最简单化的处理,使得电影近乎抽象。范桑特他们试图剥离一切容易影响观者,使观众情不自禁在观看的过程中自动赋予电影段落以含义的内容,先是除去了大的时间坐标,在这个电影中,除了能够判断白天与夜晚,黄昏与正午,并没有交代具体什么年代。同时也抹去了人物的身份,只剩下两个名字,没有人知道两个人物是从哪里来,做什么工作,经历过什么,是什么关系。情节在此处也被最大可能地抽除,两个盖瑞在一次远足中迷路,然后转而寻找归途,在整个过程中,情节几乎为零,一些看似会带来转折或是阻碍的插曲,也只是一闪而过,没有带来任何人物行为的变化,比如那颗卡西阿弗莱克(其中一个盖瑞)爬上的大石头,看似像是一个阻碍的设计,我们甚至可能期待剧情走向的变化,然而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卡西阿弗莱克不知道怎么爬了上去,然后又神奇般地平安落地,看完整部电影再回想这一情节就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闲笔,对之后的情节(本片所剩不多的情节)也没有任何影响。除此以外,还有一处眼看两个盖瑞在事情的态势非常不妙的情况下要争吵起来,结果也被作者化解在两句“fuck you”中,什么也没有发生,仍然继续前行。同时被简化的,还有人物的语言。我最喜欢的部分恰恰是两个人只有动作而没有言语的时刻,几乎会让人失去耐心的长镜头,但又好像拥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将眼睛停留在此的人。对于情绪和情境的似曾相识感来说,言语是谓多余。

尽最大可能地剥离了这一切后,留下的只是一个大体的故事框架(主要是一个动作)作为支撑,而范桑特真正想做的,是最大化地凭借电影语言达到与观者尽可能纯粹的沟通。要理解这一点,也许并不恰当,但类比最初抽象主义试图在绘画领域中做的事情可能会更容易理解范桑特的做法。在抽象主义看来,一幅绘画作品,题材影响了观看者真正去欣赏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在体会绘画本身的迷人之处时,观看者的注意力首先被“画了什么”给吸引去了,所以去除题材是必要的。康定斯基作为抽象主义先驱之一,他所类比的,其实是音乐。没有题材,但有情感,情感便意味着体验,而体验理论上可以到达所有的人。范桑特的高明之处也在于“去除”。如果说当我们观看一部电影,会被为事件本身而做出不同的判断,观众随之被分流成不同的群体,往往与电影中人物有类似的经历会更容易共情,而范桑特他们保留下的这个动作(行走或者寻找归途)看上去很具象,但其实也是抽象的,本身行走这个动作的寓意就无限丰富,它足以到达所有人。

有了设定,便是语言的表达。整体来看,我觉得范桑特做到了一种自然的风格化,一种比真实更为靠近真实的自然真实,在这里只说其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整部电影最多的还是长到让人容易丧失耐心的长镜头,穿插着许多安静但又在迅速变化的自然之景,白昼与黑夜交替,两个盖瑞在自然之中不停地行走,从脚步轻盈直至步履蹒跚。在所有行走的段落中,我最喜欢的两段,一是影片中间,两个人没有说话,只是行走,画面中是正在前行着的两张脸,几近重叠,这个段落长达四分钟。另一个是盐碱地的段落,两个盖瑞此时已经走了太久,差不多已经处在生命极限的边缘,这时的两个人一前一后以微弱的力气在黎明中挪动着步子,而我们能看到的仅仅两个一大一小的剪影,这一个段落长达六分钟。就是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长镜头恰恰是本片所献出的“体验性”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长镜头中往往只保留了一个单一的动作。如果可以联想的话,这其实是很多实验电影的拍法。这样的处理一般会产生的效果有两种,一种是观众基于耐心的丧失而睡着,另一种则是我们通过视觉的远足好像进入到情境中。体验(作为动词)可能是唯一一条能够进入这部电影的通道:离开自身所存在的这个当下的现实,真正地相信眼前的那个现实,并以一个孩子般无知、天真、纯粹的心态并且不做任何期待地接受、投入到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范桑特这部电影需要观众很大的主动性,才能够达成有效的沟通。这样的处理其实在一开始就给出了,影片最初的五分三十秒,虽然是一个长镜头段落,但基于只有一个动作,却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长镜头:

两个盖瑞驾车行驶在山间的公路上,阿帕沃特的音乐同时响起,带我们驶向的就是体验本身。

Ps:《盖瑞》是所看的GVS作品序列中的第二部,对范桑特其他作品还不了解,仅仅就这一部电影的部分内容谈了一些自己的感受,如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2 ) 沉醉在出发之前

《沉醉在出发之前》 撰文/林伽
    ——写在传说中明天就是末日的前奏
范桑特的好处就是从来是个不入流的导演,既做不到稳准狠,也抓不住观众媚俗的文艺片之心。严格地说,他甚至没拍过文艺片,冗长,废柴的细节,无聊到死。
他的片子里什么都没有。没有主角,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高潮,甚至没有结局。就算有故事,也就是一句话可以讲完的一件事,比如这部《杰瑞》,俩傻逼开车逛沙漠,其中一个死了。果然什么都没有吧?没有悬念,没有巧合,没有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没有他妈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任何一个场景都可以随时被终止,每一段对话都可以不必答复。所谓的大圆满,有趣,范先生统统都放弃了。他就是爱跟看片的人对着干,怎么拧巴怎么来,你以为主角都不会死,偏偏主角就是死了,真真正正地死了。把你所有的美梦都幻灭了,把所有人扔进一个绝境的炼狱,提炼出一副副皮囊下面真正的人性和灵魂。
两个人都想活着,但不打算活得有意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是真正的苍白,他们没有来龙去脉,迟早要回到故事外的主线,接受四面楚歌的尴尬。这是潜伏在日常中的异常,不是为了营造荒诞而焚琴煮鹤的真实复刻。
这种路子的电影不多,但也没必要看下去,它跟真实生活的时间轴进度相同,就跟你的生活本身一样空虚,乏味,冗长而且无聊,或者说,这就是生活赤裸的本质。有焚琴煮鹤之心的人,一定深谙琴与鹤的高逸,劈了名琴野鹤煮来吃,这是脱离了高级趣味之后微妙的境界。至于这两个傻逼的故事,不过是范先生一次既定行程内的晃神出走,在两个平行的画面里并行不悖地自动更新。

题外话,推荐大家一个和该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小游戏,叫做《沙漠巴士》。转一下游戏简介。

“《沙漠巴士》的玩法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把一辆巴士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桑市穿过沙漠开到位于拉斯维加斯的家中,操作也简化到仅有左右方向和油门按键。如果仅此而已的话,那这款游戏简直可以称为一款不错的模拟驾驶游戏了。“游戏就像现实一样麻木”,这句话是一款叫作《沙漠巴士(Desert Bus)》的游戏的片头语。《沙漠巴士》号称史上最无聊的游戏——它甚至没机会正式发行,因为至少对多数以“好玩”为诉求的游戏玩家而言,它实在是太…… 现实了,现实到无聊,到疯狂的程度。这款游戏带来的无聊感觉是如此与众不同,它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带着黑色幽默的疯狂。如果你领教过这个游戏,你会说:“原来看着那些身着泳装的美女在我面前欢蹦乱跳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变态之处  
这款游戏的变态之处在于:
 1、游戏中的时间和现实中同步,也就是说你至少需要8个小时才能把车从图桑开到拉斯维加斯;   
2、游戏不能暂停,不能存档,也就是说你只能一次性耗费8小时将游戏打通;   
3、别指望你可以玩点小伎俩,比如用工具卡住按键使其一直向前之类的手段蒙混过关,或者在游戏过程中干点别的。你的巴士会向右跑偏,所以你必须时时按左键进行修正,否则巴士就会陷入公路旁的沙漠,游戏只能重新开始;   
4、除了无尽的沙漠外,游戏沿途没有任何风景可以欣赏,也没有乘客上下车,甚至连一辆车都没有,夜幕降临后,除了你车灯照亮的范围外,窗外会变得一团漆黑,而见到一次黄昏至少要玩12小时。所以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你所有的乐趣就在于一边按着油门一边调整方向,以不超过50公里的时速往前开;   
5、唯一的慰藉是在第五个小时时,一只小虫会撞到挡风玻璃上变成一滩绿色的浆糊。   
6、最变态的是,如果你千辛万苦将巴士开到终点,你只能在游戏中得到1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奖励。
传说中的《沙漠巴士》,真正的巴士自驾游   
不要以为这个无厘头的游戏无聊的原因是它粗制滥造,恰恰相反,它的每一处无聊,每一点令人发疯的感觉绝对都是Penn和Teller精心打造的——即使它永远没有机会得到发行。和那些所谓的畅销游戏相比,它的制作者太认真了,在游戏的片头录像中,Penn喋喋不休地讲述着游戏的意义:这是世嘉游戏历史上第一款巴士模拟游戏,你开过了赛车、飞机,甚至潜艇,却没人开过巴士这么现实的东西。我们制作这款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映人生的漫长和无趣。你可能觉得这款游戏枯燥无聊,可如果你真的开一辆车去拉斯维加斯,不也是这个样子么?   
如果方向盘不跑偏,如果景物多变一点,如果可以存档,如果可以速度更快,如果……如果……可是没有这么多如果,所以注定这款游戏将和你所面对的现实一样麻木,不给你任何幻想和喘息的机会给一款无聊到极点的游戏加上人生意义(尽管不那么积极),反倒让游戏者在枯燥驾驶的时候产生顾影自怜的感觉。想想看,孤身一人驾驶一辆老旧的巴士行驶在没有尽头的公路上,窗外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稍不留神会身陷囹圄,前功尽弃,而就算开到目的地也没有任何奖励——没有旅店,没有赌场,没有美女,没有酬劳,除了可怜的一分,这一切都透着让人绝望的孤独,因为这就是现实。不知这是否作者有意为之,但由此营造出的气氛却绝非一般的游戏所能给与的,至少还没有一款游戏能让你在游戏过程中思考你了无生趣的人生,当真是把“游戏像现实一样麻木”发挥得淋漓尽致。
操作方法:左右方向键就是控制方向,上下方向键是控制速度的,空格键打喇叭,回车键确定。


                                          2012年12月20日

 3 ) 漫步

两个人,在沙漠戈壁里行走,直至绝望。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尤其是前半段让我想到了雷查德的《昨日欢愉》,同样是两个男人离开都市前往远离现代文明的大自然之中寻找既定生活之外的生命元素。《昨日欢愉》里他们去到了密林深处,而本片则去到了一望无际的辽阔隔壁与荒漠,视觉更加壮阔,人更加渺小,这种渺小与巨大的对撞也注定了个体的迷失。美国独立电影经常会将故事放置在西部荒原中,一种关于旅行、徒步、户外、公路、自由的寻找和逃离主题成为了美国公路电影的标签。远至西部淘金和牛仔到如今的公路旅行和荒野求生,这都是想到美国与美国梦一定会出现的画面。影片中没有明确的故事情节,一切都关乎于行走和找寻。大量壮美的西部风景不断出现在镜头里,尤其是影片后半段两人的背影一前一后向地平面方向踉跄行走,昏暗的天空慢慢变色变亮,阳光开始洒向大地,生命力却逐渐式微。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是两人齐头并进、步伐一致,整个画面只有两人一前一后的脸部特写,眼神看向地面,脚踩在沙石里的摩擦声是唯一的背景音,粗粝又无望。每当画面里是两个渺小的身影在摄人心魄的西部荒原里步履蹒跚时,呼啸的风声仿佛要吞噬他们和观众,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大量空镜头展现着环境和内心的绝望,迷失的方向和减弱的生命力在某些时刻让我想到了《都灵之马》。爬上巨大岩石的盖瑞无法下到地面(影片没有解释他到底怎么爬上去的.......)然后在另一个盖瑞的帮助下犹豫再三从大概三层楼高的岩石上跳了下来落在沙堆上并且毫发无伤,这一个不真实的桥段让人怀疑这段迷失的旅程是否不过是一场梦。即使是结尾马特.达蒙饰演的盖瑞搭上了路过的车辆,也无法确定这是否是临死前的生之欲营造出的幻象。

 4 ) 沙沙沙

沙沙沙
走过砂砾
沙沙沙
走过荒山

仰望天空
风云变幻

环视四周
满眼土黄

缓慢 无声 苍白地
前行

絕望與希望
不過一步之遙

【後面當活下來的GERRY看到如甲殼蟲般的汽車,來回穿行時,總覺得很諷刺】
 NEED RECONSIDERATION about this film...

 5 ) 隔绝的隔绝

什莫是与世隔绝?什莫是绝望之后的单纯?在加斯-范-桑特的这部《杰瑞》里面。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与世隔绝了。钢琴的旋律在荒野上徘徊,远处的石头山缓缓推近。一亮汽车不急不缓的行驶在公路上。这个4分钟的镜头把我们带到了现实的边缘。离开城市,离开属于知识的历史主义坐标,离开政治,离开繁复的一切一切。这里就是简约主义理想的精神家园。
意大利画家弗拉-安吉利科(FraAngelico)曾说过:“真正的财富包括怎样用很少的东西来获得快乐。”400年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写道:好的建筑师与不好的建筑师的不同在于,不好的建筑师总是屈服于各种诱惑而那些好的则会拒绝。简约主义因建筑学而兴起。不过现代性的浪潮里面它一直不曾离席。每一个现代主义者都在用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寻找同样的东西:精髓及本质。请注意我用的动词是“寻找”(tosearch)而不是发明,是要发现那些客观存在的但却往往被其他运动的影响而掩盖了的东西。这就是寻找环境之中蕴藏的真理的愿望。造型艺术满足我们再造生活的冲动,满足我们不朽的欲望之火。不过文化的累积总会有令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人们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通及上帝,人类坚信通过探索可以触摸到世界的本质。这就是简约主义的精神之源。我们相信世界是存在绝对精神的,结晶体总在地底冉冉生辉。建筑大师阿道夫-卢斯(AdolfLoos)在他的“装饰与罪恶”一书中大声疾呼结束装饰。 柯布西埃(LeCorbusier)定义建筑是“饶有趣味地利用光照组合空间”。在他的建筑五原则里,他主要强调了自由,让空间和形式摆脱那些阻碍人们真正欣赏它们的干扰,而表现出它们自己的本来面貌。密斯-凡得罗(MiesVanDerRohe)(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他认为:少就是任何多余的东西都不要。
“任何多余的东西都不要”这就是现代主义者自信的表达。加斯-范-桑特用几近固执的方式开始讲述这个在荒漠上迷路以及试图回归的故事。足足滞留在时间的黑洞里整整100分钟。谁知道呢?或许是一百年。两个年轻人无因的驾车来到荒原,开始漫无目的的徒步行走。忘记来路,迷惑于去路。山峦起伏,万年的火山灰堆积在他们的脚下。云彩飘行,阳光露出身躯,匆匆滑过灰白的大地。一尘不染,就像神圣的月球。世界从此只剩下他们两人。两个人在篝火边上谈论起了电子游戏里的史诗故事“我那时是一个王子,那时候我还拥有许许多多的海港……”不过这些伟大崇高的史诗回忆都永远处在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不属于繁杂的现实社会生活。电子游戏的世界和荒野在这个导演铺设的交叉点上奇怪的打起招呼。不过这可能已经预示了我们的处境,我们在时代中漂浮起来的好处渐渐显现。人们再次需要暴露在广阔的世界底下。
同性恋者的爱是不是必须选择在世界边缘才能有所释放?就像王家卫在布宜诺斯艾莉斯那个阁楼里面的爱情故事。无疑的加斯-范-桑特所怀的悲伤和绝望更加凛冽。两个男人走在世界刚刚诞生的时刻。世界只有他们两人。不过最终仇恨还是借着其中一个人的手掐死另外一个。“我知道我们的车在什莫方向,我也知道我们应该往哪里走……”那个同性恋男子终于道出了渴望逃离世界本身寻求爱的愿望。他是故意带他心爱的人来到世界尽头的。同性恋角色的愿望在此时真正和简约主义的本质重合了。“绝对的”代替“制造的”。
风格的胜利不可能仅仅因其本身的存在而存在。风格属于心灵世界的本质的重合。加斯-范-桑特的大胆尝试终于给拥有巨大忍耐心的观众以快感。电影观众是现代性的世界图景真正观看者。电影结束,世界仍然不清不明的存在着。不过,心愿已经发泄了出来,至少保留在简约的世界尽头。那里或许还躺着一具被掐死的同性恋男人的尸体。

 6 ) 嘶声力竭。

Gerry?Gerry!
想到《不可承受生命之轻》中提到贝多芬的作曲:非得这样么?非得这样!
非得如此折磨么?非得如此!
延续着一贯的长镜头,死亡三部曲的Gerry神圣,精彩。
我想大声的喊叫,却不知已经呼唤过多少次了,我的喉咙沙哑,像沙子般的沙哑,我的身体瘫软,如沙丘般的随意扭曲,我的脚步深深浅浅,像沟壑绵延不绝。我是不是已经在另外一个国度了。
我渴望同伴,我渴望主意,我犹疑,我坚定,我的我支撑着另外一个我的我。我酥软的身体却发出坚定的呐喊,我尚未崩溃的步履却绝望的躺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我叫Gerry,我是Gerry.
始终觉得只有一个Gerry,单调的归途,看似一成不变的景色,我真的快崩溃了。巨大的生命体在向我召唤,我却毫无办法。于是,我给自己找乐子,我给自己打trick,I'm not alone.我怎么就站在那大石头上了,我怎么就再一次遇到海市蜃楼了。我真的是一个人么?分明听见我的脚步声仿佛奏鸣曲一般,时而重叠,时而松散。我向西北走,我推翻了它,我不能朝南边走,那里只有死路,我在挣扎,我自己给自己prove,我在plan,找一个能走出这个fuck thing的地方。我不停的骂着 fuck the thing.

我想走川藏线,那朵燃烧很久了的火花,何时熄灭啊。
Gerry?Gerry!

 短评

各种意义上都很极端的一部电影。爱之者极爱之,恨之者极恨之。但是对多数人来说它甚至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100分钟的屏保。

4分钟前
  • 贺兰迈克
  • 还行

他们在沙漠里坚持了三天三夜,最后却公路旁放弃了一切。这是一部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它根本就不想着去适应观众,而是强迫着观众适应自己,沉浸进去。格斯·范·桑特多少有些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把主角在沙漠中的绝望和无助,化作长到崩溃的长镜头,支离破碎的台词和毫无意义的闪回,对观众造成了一次心灵上实实在在的折磨,让人过于感同身受,观感极度不适,哪怕到了结尾后承认了导演的高明之处,也还是觉得本可以拍的不这么极端,一个电影终究不应该完全脱离观众而独自存在。

6分钟前
  • tangerine
  • 还行

效果和看live train cam一樣 但在這麼多的train cam之中還是North Pole& Norway的實時轉播最好看 想起來九十年代的一個殺人案 當時兩個朋友到國家公園玩兒迷了路 然後誰都不會看地形圖被困在荒漠裡好幾天 被發現的時候一個半死不活另一個已經死透了 活著的人說朋友當時太痛苦了央求自己殺了他 所以他did him a favor把朋友殺了 在虛脫的狀態下把尸體還埋在了六七十磅的石頭地下 最後審完好像關了幾年就被放出來了 爾朋友的尸檢結果顯示當時的脫水症狀並不至死 https://tubitv.com/movies/506259/gerry?start=true&utm_source=google-feed&tracking=google-feed

11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推荐

风吹草动 日光灿烂 节奏快慢交叠 音乐如诗如梦 构图精到 不到五十个镜头撑起100分钟的影片。极端的小清新,极端的自我,极端的艺术创造,极端的装逼,与极端的dont give a fuck about what others think.

13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8.0/10 GVS“死亡三部曲”首部。大象>最后的日子>杰瑞。摄影机无情感、无动机,跟随镜头的长时间注视(感知主体)消除了任何情感投射,极简主义,从大自然直接取景,无陈述、无来由,但行走/运动不会停止,恒定的步伐赋予了别样的韵律。敞开的空间,面向着无限的未来(看不见的尽头) … #蓝光碟重看#

14分钟前
  • 红酒与谋杀
  • 推荐

【A-】数了一下,全片大概90个镜头。在最开始大部分镜头随人物移动,以中远景来凝视,音效与配乐开始渲染不安情绪,但情绪又好像别无所指,观众所感知的只有情绪本身。于是电影走向纯粹,无论是大全景的固定镜头,还是演员的步态,以及内容简化形式多余的配乐。动作、景观,亦或是视线的延伸,元素背后的模式与类型被剥离,一切只关乎于它们自己,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行为的意义被重组,影像拓展出痛苦知觉。倒数第二个镜头,只是车内缓慢旋转横摇,却是如此残酷,视线开始逃避,转向窗外那片无穷荒漠。

16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我小时候也那样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the movie that matt damon is the strong gerry and casey affleck is the weak gerry.

2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云如泉涌,风吹草动,旭日东升,大地排卵。美到绝望为止!

2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和《大象》比起来,《盖瑞》里面的很多长镜头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实用的意义!不过,本片的开头我挺喜欢的,谁叫Ta的画面和音乐都太美了呢?

2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行走阿,行走

28分钟前
  • S.Dummy
  • 推荐

无法忍受缓慢和单调的请略过此片。影片涉及决定,命运,责任,绝望和生活。治愈系电影。故事可能不完全合乎逻辑但景观让人感受到流连忘返的美丽。

31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极简,真的极简,全是长镜头,一长到底,内容也是极简,将自我的内心挣扎拍成这样,最独一无二的梦魇,伟大的编剧,伟大的配乐,伟大的格斯范桑特!只可惜我无法给出五星,因为实在未能进入内心深处

34分钟前
  • 太阳照常升起
  • 推荐

勉强两分。陈坤看了本片后直呼内行,并将下一次行走的力量定在了美国沙漠。两个年轻人漫无目的的行走,他们避开了游客,后来又迷路,他们的目的为电影提供了戏剧悬念,但最终仍然是没有目的,也许可以套用911后的美国局势,解释本片是传达年轻人迷茫的心灵、顽强的肉身,最后迎来希望……本片手法是小林政广式的极简主义(洛迦诺电影节特别喜欢这种拍法)。范桑特和达蒙、卡西都挂名编剧,我估计创作过程就是这三人跑沙漠里随时走随时想随时拍,全片节奏极其慢,站大石头上也能拍十分钟,但这个镜头的构图并不好,两个人一块石头塞满了仰角镜头,其实换个俯视镜头就既能拍风光也能体现达蒙表情上与卡西的情感互动,毕竟达蒙是会演戏的。现在这种拍法主要是观察两个角色的互动,但目前版本也没做出什么东西,卡西扑克牌脸式的无演技太拖后腿了

38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象首诗,方向比执着更重要。人不能只是盲目自大地行走,需要停下来动动脑子决定方向。

39分钟前
  • 圆石
  • 推荐

死亡三部曲/ 没剧情就极简了?镜头长就独立了?不知想表达什么,风光片吗亲。挺喜欢范桑特,但这次有点过了。

4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较差

迷失死亡谷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t4y197zr

48分钟前
  • O型血
  • 很差

看这片子让我想起了鲁迅的“通假字”,你写错别字就是错别字,大师写的就是“通假字”;是Gus Van Sant拍的,一些snobs就开始思考存在主义的问题了。

49分钟前
  • dormant
  • 较差

一个男人的成人礼。两位Gerry是同个人的过去和现在,Matt代表着懂得自我保护,有规划有毅力的成熟体,而Casey是喜玩闹浪漫脆弱易感伤的童真面。这是一场蜕变,随着年龄渐长,要突破困境找到出路/水源,只有扼死曾经幼稚的自己,不要频频回头品,不后悔过往的选择。最后的车上,是男孩的三个人生阶段。

53分钟前
  • coie
  • 推荐

我是很享受看这种行走中的闷片,更何况还有这么苍茫美丽的外景拍摄。全片最惊艳的镜头是Casey Affleck从那块离地面150码的岩石上自由落体。

54分钟前
  • 貓頭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