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情片大陆2021

主演:吴京、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

导演:郭帆

 剧照

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2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3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4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5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6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3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4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5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6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7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8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9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12:52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带上地球跟我走!5大问题+10大科普,看懂《流浪地球》

开门见山,《流浪地球》的长文,因为涉及到剧透,所以要等到上映之后再发出,最好看完电影再读本文。

这几年,每当大特效、大制作电影出炉时,“电影工业化”、“比肩好莱坞”等等字眼便会充斥于各版头条,对了,还有“里程碑”。

对于《流浪地球》,上述说辞已是老生常谈,甚至过度捧杀之嫌,再放在这里个人感觉不算合适。因为这部科幻电影,算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长足进步,也认清了与西方同类作品之间距离。

尤其是“里程碑”更不合适了,因为《流浪地球》不是“里程”而是“起点”, 该片如果找准一个定位,我认为这片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并不是吹,因为在中国电影类型化进程中,当年有《红海行动》这样的战争动作电影,也有《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现实类剧情片,更有当年宁浩的疯狂喜剧,这就是成熟类型片,如今《流浪地球》算是华语科幻灾难电影的代表,算是填补空白,仅此一项就足够了。


循序渐进:“中国科幻”该如何定义?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看片之前,一直对“中国科幻”这个概念五味杂陈,中国电影有科幻吗?废话当然有了。比如港片,既有《星际钝胎》《铁甲无敌玛利亚》这样风格偏于西方的科幻片,也有《卫斯理之霸王卸甲》《戆星先生》《天地雄心》这样带有东方玄幻色彩的科幻片,更不要说《关公大战外星人》这样的史诗级cult电影了

就拿内地来说,《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魔表》等作品名声在外,早在1963年还有以儿童科教片名义的《小太阳》,10年前星爷《长江七号》也是科幻片啊。

如果说上述作品天马行空的幻想色彩太重的话,那么1980年更有《珊瑚岛上的死光》这样的纯正的硬科幻。

1938年还有一部叫做《六十年后上海滩》的电影,据说来源于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沉睡百年》,可惜战争期间胶片被毁。

PS,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电影的探索阶段,各种实验性的作品层出不穷。比如《凶宅美人头》这样的科幻恐怖片,《毒吻》《合成人》《错位》这样的寓言类型邪典片,依照现在的眼光都属于硬核科幻,内容无一例外的狂开脑洞,那时候真是百花齐放,可见要是没有限制,中国电影会走的更远。

所以,“科幻片”三个字,不像“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国武侠片”、“日本爱情动作片”这样有明显的专属地域化特征,换了地域就玩不转,科幻片作为大类型片,国别只是地域区分而已,就跟美国动作片,法国爱情片一样,过度强调反而会物极必反。

但也并不是一概而论,所谓的地域区分,也兼顾了文化差异,就像中国警匪片和好莱坞警匪片之间的差异一样,同一个剧本,《无间道》和《无间风云》之间的不同就可见一斑。科幻片也是,比如《卫斯理传奇》这样带有东方玄学色彩的科幻片,结尾一条机械巨龙腾空而起,故事内容和这样的场景,也只有在东方电影中才能看到。

这就是同源不同流,任何作品,必须因地制宜的联系自身文化特质,否则只会如“中国超级英雄电影”一样,落得个东施效颦结局。

这部《流浪地球》,叫做“中国科幻大片”,既是科幻,也是大片。就很有代表性:西方的壳,东方的核

具体来说,让看惯了好莱坞灾难科幻大片的观众,如何从内心接受这是一部“东方人拯救地球”的国产灾难电影,并没有一上来全盘模仿西方大片那种孤胆英雄拯救世界的模式,而是循序渐进。

电影表现形式、视觉呈现乃至故事推进都是西方电影的标准,而关于家的主题、对故土的眷恋则是《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特征,有别于西方科幻。

就拿家的内核来说。


地球是我家:人类逃亡为什么要带上地球

“半人马座没有行星,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在八百五十光年以外,目前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也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零点五,这样就需十七万年时间才能到那儿,飞船规模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孩子们,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

在导演郭帆的访谈里,说16年的时候去过位于旧金山的工业光魔,虽然没有合作成功,但对方工作人员特别好奇,他们说我们已经做了包括《星球大战》在内的300多个大片了,但很少遇到你们想法这么奇怪的电影,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了,跑路都要带着地球一块跑。

这个设定来源于刘慈欣的原著,且是该片的世界观卖点,而且原著中更是详细的说明了“为什么跑路要带上地球”,因为目标星系没有合适居住的星球,必须把地球一起带走,让地球变成半人马座星系的一颗行星,原著还设定了中“地派”和“飞船派”打成一团。

但这正是东方观念的特殊之处,说白了就是对“故土”的眷恋

其实任何国家任何文化都对故乡的依赖感,但在东方尤为体现的更为深刻,我们的“落叶归根”、“解甲归田”、“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怀个中体会,而相反的就是“乐不思蜀”。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必然十分明显

要往根源上找,因为我们是大河文明,五千年文明面朝土地,我们对于这片从未离开过的土地有着很浓厚的感情。而西方多是海洋文明,美国更是移民国家,夸张一点那边就是“四海为家”。

所以对待“家”这个全球性的话题上,西方人更加灵活变通,我们相对比较“保守”而已。就像《流浪地球》后半段,地球末日将至,广播中说道,所有人回到自己的家中,拥抱家人。而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好莱坞电影中,大概会变成要珍惜眼前,或者及时行乐。

举个例子,《天地大冲撞》女主角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最终与隔阂许久的父亲一起,来到一处美丽的海滩面对迎面而来的海啸共赴死亡,这就是典型的美式处理手法,灾难电影中比比皆是。又比如在恐怖片《漆黑一片》中,一个角色被外星生物包围,充满了不甘,临死前的一句话就是“我想死在巴黎”;还有《杀手没有假期》,科林·法莱尔犯了门规,上司要处死他,但因为情义,把他送到布鲁日再处死,因为这里是“欧洲最美地方”,更不说要《大鱼》中的父亲,坚决不愿意死在家中(而是在野外变成一条鱼游走)。

这些对于西方人来说是算理想的归宿,但对于东方人来说,这就是“客死他乡”

对故土,对家园的眷恋,这样的东方式处理手法,成为该片的精神内核。而在科幻电影中,这样的情怀被放大到了整个地球之上,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地球装上发动机一带走的原因。

这跟《星际穿越》完全相反,诺兰名作中,核心是寻找新的家园,而《流浪地球》,依照原著,寻找新家的方式,本章开篇那句引用的话就是全部。但二者的共同点,最终拯救地球的,都有赖于亲情。

PS,在故土的基础上,东方对于地球的情结是比较重,在科幻作品中都有表现,比如日本科幻动画《宇宙船长哈洛克》,地球就是所有人回不去的家,从而变成圣土一般的存在,进而成为蛊惑人心的信仰,因为地球造就被毁灭了,所以当局编造了一个地球是唯一净土的谎言。


东方家庭:电影中情感内核是怎样的

说到家庭和亲情,“伐木累”这个词涉及到亲情和友情,中外很多电影都有,但电影中东西方家庭观念也是有所差别。就就拿《流浪地球》来说,这样祖孙三代齐上阵的情况在西方电影中很难见到。

当代家庭结构主要有两种:核心家庭和衍生家庭

一对夫妻+子女这样的两代人叫做核心家庭,此外三代或者甚至四代叫做延伸家庭。中国比较注重血亲关系,所以我们这的家庭结构是“大家庭”,逢年过节祖孙三代这样的场景不胜枚举。而西方人血亲关系并不像中国人这样重视,西方核心家庭占绝对主导地位,延伸家庭很少,我们看好莱坞电影中一些家庭元素基本都是父母带孩子这样的核心家庭构成,很少有三代同堂的。

也有例外,比如《阳光小美女》中爷爷最后成了“累赘”,《疯狂原始人》里老爸也总想把外婆甩掉。东西方在家庭观念上的差异,在李安的《推手》《喜宴》里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所以,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不依附家庭、也不依赖于他人,而是倾向于一种自我依赖,且是“此时此刻”是最重要,并没有故土和血亲的执念。就像《超人总动员》里,都会遇到家庭琐事和中年危机,但最终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家子都变成了超人并肩战斗一样。

《速激7》里的那句台词来举例:“人生中最重要的永远是此时此刻在你身边的那些人。这才是最真实的。”典型的西方式家庭观念!

在这一点上,《流浪地球》在“回到故土”上的执念,乃至三代同堂,到对家人的依赖这些方面,乃是典型的东方式亲情和家庭关系,但本片最大程度上做到了普世化,将地球人类的命运与个人家庭紧密结合,那种独属于人类的非理性选择才是真正最迷人的。

东方式内核,但表现方式和作用目的其实是偏于普世的,这就是前文说道的“循序渐进”,你不能说这是矫情,而是因地制宜。不可否认,在《流浪地球》里,能看到《地心引力》、《2012》、《星际穿越》等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影子,有着依样画葫芦的感觉。

但中国科幻大片,最起码要从本土观念出发,只有这样做,才最大程度上淡化模仿好莱坞的痕迹。


有的放矢:电影的特效水准怎么样?

之所以说普世,因为电影的故事乃是标准的灾难电影的格局,角色设定也是“全球通用”的小兵扛大旗,我们看惯了西方英雄电影对该片的故事模式和人设一点也不陌生。

宏大的末世背景,而核心依然是父子情为主线的亲情贯穿,大体量下的人文关怀,整体感受就是科幻硬核,情感柔和。就是这前文所言“西方的壳,东方的核”。

电影节奏处理还是比较工整。用编剧常用的“布莱特节拍表”完全可以套用。其中第二幕“灵魂黑夜”部分,也就是任务失败之后的到第三幕的过度稍有拖沓外,整体还是非常流畅,尤其进入到第三幕,末世场景下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那是相当燃,可见该片在剧作和导演调动之上,完成度还是很高的

说到特效,肯定会有朋友对特效方面有些微词,可以理解,特效水准差距摆在那里,不能无视,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该片的特效成分,用四个字可以形容:“有的放矢”。

该片的特效针对性很强,用句俗话来形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前文也提到过去工业光魔寻求合作没有成功),从而在特效选择方面,多是以静态/动态的背景场面,或者远景和宏观效果为主,细节和微观展示部分很少

或者说一些细节上的特效在分镜脚本上就被pass掉了,知道做不好,干脆不做,只是在特效渲染相对容易的背景和宏观场面做文章,把能做到的做到了极致,就足够了。

所以,我觉得《流浪地球》的特效方面完成度已然不错了,在能力范围内发挥到了最大限度,而且该片的特效功能性也很强,并不像《海王》那样的突出视效的狂轰滥炸,而是为世界观和气氛渲染服务

说白了该片的特效部分,让人感受到“奇观”的部分并不多,反而更多是带给观众对世界观的认知,一个被冰封的世界,一个被火烤的家园,一个逃离太阳系的地球,被木星引力捕捉的星球。在此基础上,增强对气氛的渲染。

因为要让大家接受一部电影,首先要让观众接受这个世界观,从而进入下一环节。


世界观科普环节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一万二千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

《流浪地球》对刘慈欣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相当于以原著设定为基础原创了一个故事剧本,使得该片与原著相比,几乎是不同的故事。可以理解,原著多是片段化场景的集合,时间跨度很大,而电影却没有选取其中任何一个片段,而是原创了一个故事,这样做的目的是淡化了原著中一些相对难懂的硬核科幻设定,在相对清晰的世界观背景下,去讲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

所以,并不觉得《流浪地球》的概念难懂,可能是我作为科幻迷经常接触这部分内容的原因,对于非科幻迷来说就不一定了。

电影已经把原著的一些非常概念化的设定进行了简化,但还是有一些难懂的地方,这里就简单顺一下,顺便交待一下原著内容,看过原著的朋友以及科幻迷们,就无需往下看,全是基础性八卦。(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和比喻,去描述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概念


★原著讲了什么故事

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是一部中篇小说,三个部分,内容不多大概也就3万字,一会就看完了,建议大家看下。

如果不想看也不要紧,没人规定看电影前后一定要恶补原著,所以我简单概括一下故事发展,能让大家对原著世界观体系和电影背景故事有着更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科普一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理解。

太阳老化,科学家通过各种数据得出太阳短时间内会产生巨变,形成骇闪,地球会毁灭。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应对危机,人类内部产生两种不同意见,地球逃生派和飞船逃生派。 地球派主张以整个地球为载体,在世界各地建造核聚变大功率发动机;飞船派主张建造城市那么大的宇宙飞船进行跑路。 最终因为生态系统循环稳定性等原因(一个飞船的生态系统不足以维持数十代人的生存与延续),地球派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全球开始建造地球发动机。 先利用赤道发动机反向喷射停止地球自转,再开动全部发动机让地球加速至逃逸速度脱离太阳系,开始流浪。流浪的最终目标是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系的合适轨道,这个流浪过程要经历几十代人。 地球刹车停转时,地球日落了三天三夜,主角降生,在十多年后,地球开始加速围绕着太阳绕圈,期间主角经历了地球在近日点的全球恐慌、经历了火山爆发导致地下城被岩浆侵蚀(母亲死亡)、经历了地球穿越小行星带时地球舰队用反物质炸弹轰击小行星的场面(父亲死亡)。最终地球绕日轨道进行运行至木星附近时,在木星强大的引力下的反作用,最终脱离太阳引力,地球全面加速。 多年后,地球已经逃出太阳系,然而太阳还是没有什么异常变化。这时候很多人开始怀疑太阳骇闪毁灭地球的说法,认为这是联合政府搞独裁,以一个骗局来统治幸存的人类。这种说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与支持,人类开始暴乱推翻联合政府。(主角妻子死亡) 反政府组织最终推翻了联合政府,把联合政府的高层全部处决在遥远的太阳余晖下。就在此时,太阳骇闪爆发了,吞没了整个太阳系的空间…… 结尾处,幸存的地球人类继续操控着地球在宇宙中飘荡,主角已经做了爷爷,他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接下来数十代人都要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活,直到比邻星的光辉重新照耀地球。


★氦闪太阳

太阳是以内部氢核聚变方式向外发光发热的,当内部的氢元素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内部的高温高压会激发氦元素的聚变,这个时候的太阳就会发生氦闪,说白了就是太阳老了,自爆了。

“太阳内部氢转化为氦的速度突然加快,太阳的演化已向主星序外偏移,氦元素的聚变将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太阳内部,由此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

意思就是太阳加速衰老,氦闪之后,太阳将变为一颗巨大但暗淡的红巨星,结果爆炸之后还膨胀了,到时候体积庞大到能把地球都吞了。

事实上用不着太阳吞地球,氦闪之时地球已被汽化了。这就是《流浪地球》中给地球装发动机的原因。

我们的太阳已有近50亿年的年龄,天文学家们估计太阳还有50到70亿年的寿命。将在12亿年后发生首次氦的融合,估计那时候人类要么死绝了,要么早跑了。


★逃离太阳系

这是电影对原著设定最大的“省略”之处。

你以为装上发动机就可以让地球直线逃离吗?并不是,行星这样的“越轨”,也要符合轨道动力学,太阳也是有引力的,所以会用到变轨加速

嫦娥号进入月球轨道的示意图

因为地球发动机没那么大劲儿,它只能给地球很小的加速度,不能把地球一下子推出太阳轨道,在地球离开太阳前,还要绕着它转15个圈!在这15个圈中地球慢慢加速。而且速度越快,这圈就越扁,所以地球有时离太阳会很远,有时候会很近。

原著中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的时候,就会有地球要被太阳吞并的阴谋论,导致全球人心惶惶,东半球大陆上草木生烟。电影开场一家人在海边的场景,电影世界观中是地球启航之前的故事,而在原著中来源于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顶端那一天,地球人如同过年一样,因为这时地球距太阳最远,人们都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

没错,原著中塑造了一个对太阳感动恐惧的氛围,开始发生的时间,主角出生在地球刚刚停止转动之际。书中表示,地球光是“自转刹车”就用了42年,然后围着太阳绕圈加速。地球刹车之后,围绕太阳的转圈,到第15个公转轨道时,最后一次通过近日点时候,主角已经结婚了,东半球将迎来两千五百年的黑夜,然后在远日点才到达了木星轨道。

电影对此进行了省略,直接营造了一个装上发动机的地球被木星捕捉的场景,至于地球之前的故事,无需多言一笔带过,做到了最大的简化,不过想想上述内容很难用电影展示。


★引力弹弓

电影中最让人难懂的之处,地球为什么会被木星引力捕捉,这里就是引力弹弓效应。

引力弹弓(又名引领助推)就是利用行星的重力场来给太空探测船加速,将它甩向下一个目标,也就是把行星当作“引力助推器”

这有点类似离心力,以飞行器为例,飞往内行星,朝向太阳就可以获得加速度;而飞往外行星的飞行器,就算有着火箭助推器,由于是背向太阳飞行的,要抵抗太阳引力,故其速度会逐渐降低

(这也是原著中为什么地球要绕太阳15个圈,而且“圈”越来越扁的原因,否则速度不够,根本到达了不了木星轨道)

所以在飞行器朝着内行星飞时(如金星,水星不行,因为这行星没有大气层),是要利用该原理减速

而朝着外行星飞时,是要加速。飞行器第一次从远距离接近行星时,在轨道速度之下,利用火箭助推器,最终产生超越轨道速度的动能,产生的运动效果就像该飞行器被行星反弹开了。

这一连串动作,叫做行星引力辅助变轨。通俗的来说,假如轨道行星是一个黑帮老大,跟上我的速度才能入伙,来了之后就老老实实当我的小弟(卫星),一旦你速度太快超了我,就赶紧滚,有多远滚多远。。。

人类历史上很多飞行器都是这样完成的,比如水手10号,它于1974年2月5日经过金星,经过引力助推减速之后到达水星,否则因为太阳引力,速度太快就直接“跑过了”。还有卡西尼号探测器,两次飞掠过金星,之后又途经地球、木星,最终才到达了土星。

《流浪地球》把飞行器换成了地球,原理不变,只是要想让地球发动机助推器产生的动能完全超越太阳引力,就必须借用木星这个大块头,把地球反弹出去。

PS,本片并不是第一部用到该原理的电影,还有一部就是迈克尔·贝的《绝世天劫》,地球矿工乘坐航天飞机,就是利用月球的引力弹弓效应,绕了月球半圈,获得加速才追上了小行星(这也是全片最精彩的地方)。


★木星引力

木星的引力比地球强2.5倍,因为体积太大,能够牵引太阳系包括地球在内的其它行星,这意味着木星将与地球和地球轨道发生交互作用,比如地球四季就是因为木星引力的作用。感谢木星巨大的引力,使得很多小行星和彗星的轨道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保护地球免受撞击。

木星引力作用

电影中的原理,就是要利用木星的引力把地球吸过去,只要飞得足够快,并且算好角度,就会得到巨大的加速力:“我们的星球也在木星表面拉起了如山的液氢和液氦的巨浪。这时,木星巨大的引力正在把地球加速甩向外太空。”

可惜问题就出在了“没有算好”,原因还在于速度不够,没跑成功。就像月球一样,人家原本没打算成为地球的卫星,就因为被地球引力“捕捉”到了,才成为地球的卫星。但电影中的问题比较严重,因为木星引力太大,地球距离木星太近,差点超越洛希极限。


★洛希极限

电影中没有解释这个名词,实则不应该,但这个词听上去很高深莫测,但其实很简单的。洛希极限是指当行星与卫星距离近到一定程度时,潮汐作用就会使天体本身解体分散

举个例子,地球和木星的距离为洛希极限时,地球自身的重力和木星造成的潮汐力相等。如果它们的距离少于洛希极限,地球就会倾向碎散,继而成为木星的环,没错,土星的环就是这样来的

它以首个计算这个极限的人爱德华·洛希的名字命名。

所以,地球飞过木星的时候,不能靠的太近,太近了超过洛希极限,地球就会崩了。但是离太远的话,引力又不太够,会达不到冲出太阳系的第三宇宙速度。只能拐回来继续绕太阳,所以冒险接近木星,是地球杀出太阳系的唯一一条路。(只要我跑的够快,木星能帮我让太阳抓不到我)

原著中,离开木星时,地球已达到了逃逸速度,它不再需要返回潜藏着死亡的太阳。

可见,洛希极限就是末日的临界点,在电影中充当了电影中常见的“倒计时爆炸”功能,知道这一点足矣。


★发动机熄火+地震

地球发动机熄火是电影的原创,翻遍原著我也不记得有发动机熄火的时候(只是说了过小行星带,损失了一部分发动机:“西半球的地球发动机已被陨石击毁了三分之一”)。

但这个原创并非信手拈来,造成地球发动机大面积停机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木星的磁场和辐射相当的强大,造成地球上所有的电子仪器在木星强大的磁场和引力下全部失灵,这是原著没有涉及到的地方。

地震原著中有解释,由于地球发动机产生的加速度及运行轨道的改变,地核中铁镍核心的平衡被扰动,其影响穿过古腾堡不连续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波及地幔,大陆地热溢出,地震火山横行,这对于人类的地下城市是致命的威胁:“第六次变轨周期后,在各大陆的地下城中,岩浆渗入灾难频繁发生。”

原著中,主角老妈就是这样被岩浆夺取了生命。而电影中,也是采用了原著中的设定,地球变轨加速后会导致地热溢出,那么临时减速“停车”同样会致使类似的效果,这里逻辑没有问题。

★火流星

电影结尾,点燃木星大气,使地球获得巨大反冲能量,达到木星逃逸速度,这个设定也是原创,但致敬了原著。

原著中,地球穿过小行星带,地球舰队需要反物质炸弹炸掉轨道上的小行星:“反物质炮弹不断地击中小行星,湮灭的强光此起彼伏地在漆黑的太空中闪现”。而被炸碎的小行星,会以火流星的形式落到地球。(原著中这段内容是爱情主题)

电影结点燃木星大气的冲能量,特效效果就是火流星:“们拖着长长的火尾划破长空,给人一种恐怖的美感。”这是典型的致敬,更何况,原著中主角的父亲也是在这里去世的:

“在清除地球航线上的小行星的行动中,一块被反物质炸弹炸出的小行星碎片击中了父亲的单座微型飞船。”


★逃亡分几步

人类带上地球的逃亡之旅,听上去简单,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电影的故事实则沧海一粟,简单而言,人类跑路,分五步:

1、刹车时代

在亚洲和美洲部署一万两千台发动机(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先利用赤道发动机反向喷射停止地球自转。

2、逃逸时代

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得地球脱离轨道,在不断绕着太阳转圈运行获得加速度,直至木星轨道附近,利用木星引力,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3、流浪时代Ⅰ(加速)

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位于半人马座α星

4、流浪时代Ⅱ(减速)

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5、新太阳时代

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一颗卫星。

期间,地球发动机将不间断地开动500年,到时地球将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地球将以这个速度滑行1300年,之后地球就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航程,它将掉转发动机的方向,开始长达500年的减速。地球在航行2400年后到达比邻星,再过100年时间,它将泊入这颗恒星的轨道,成为它的一颗卫星。


★月球怎么办

地球跑了,月球咋办?肯定会有人问这个问题,果真是对故土有着情怀的东方人啊,地球搬家可以一起带走吗?一家人就要齐齐整整嘛!

原著中当然给出了答案。

“夜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彗星,那是月球。人类带不走月球,就在月球上也安装了行星发动机,把它推离地球轨道,以免在地球加速时相撞。月球上行星发动机产生的巨大彗尾使大海笼罩在一片蓝光之中,群星看不见了。月球移动产生的引力潮汐使大海巨浪冲天,我们改乘飞机向南半球的家飞去。”

还要什么月球啊,小命都保不住了,你搬家的时候把门框卸下来带走吗?把院里的树也移植到新家吗?说实话我小时候还真的打算这么干。。。

当年搬家锅碗瓢盆什么都带走,恨不得把院墙都想扒下来,传说中的“破家值万贯”啊。

说了半天又回到了起点,这就是东方“安土重迁”的传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中国人面对地球灾难,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共济天下。所以我们要带上地球一起走!


 2 ) 地球还是灭亡吧

早早买了预售票,转了两趟公交去看Imax,观影途中我竟情难自禁地发出“智障”的感叹。观影结束瞄一眼淘票票,9.3,等到打开豆瓣,8.4。观影口味是私人的,但于我大多时候还是因为个人情怀给出虚高分数,而不是这种相反的情形,如此趣事,当浮一大白!

无论是企图往科幻外壳父子亲情内核的设定上靠还是试图表演一个拯救地球的故事,都太流于表面了。在观影过程里感受不到真实,也触摸不到激昂,全程自我感动自嗨,充斥着不合情理逻辑的假大空,加上时不时出来大刷存在感的中国新年,一部灾难题材竟然没有一点悲天悯人的情怀,缺乏合格的内核,而花里胡哨的特效也只是破袍子上的正常虱子,连华丽都谈不上,这部影片的塑造感受不到自然宏大,人类渺小。

缺乏诚信靠着黑吃黑的核心弄两件衣服离开地下城,已经千钧一发背负最后希望的军队竟然受不了几个同伴牺牲以至于破坏火石子弹相向,空间站的重要工作人物带酒的带酒,该休眠不休眠,身处空间站执行重要任务的中校宇航员脑子里只有小家没有全人类,将空间站所有地球已知动植物Dna等相关数据毁于一旦,全片从始至终充斥着诸如此类不遵守规则的雷人设定却还再三播放着“XX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警示语,真不知道这是不是什么高阶sarcasm。

几个主角身世回述追忆过去满满感动中国套路,明明连单一故事都讲不好还要死气白赖地塞一些经典灾难桥段忆往昔峥嵘岁月,生怕自己无知一般往里灌着不痛不痒老态龙钟的动作和矫揉造作的亲情。

儿子多年来耿耿于怀于父亲草率结束了母亲的治疗使之丧命,有此设定却没有后续该有的儿子在灾难中找到了不为人知的真相(如果有的话)或者理解了父亲,于是父亲的形象又多了浓墨重彩的讨厌一笔,后续的情节发展父亲作死也变得跟伟大与牺牲毫无关系,只是一个无能又自私的油腻中年男人自我高潮的闪光时刻。赎罪?哈哈别逗了,没有哲学宗教思想内核的电影怎么会这种设定。

小毛孩子靠着一拍脑袋想起童年时蠢爹所讲氢气木星背景就扛起了大鼎,一群基础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小孩一没严谨计划二没合格技术三没合作默契(N➡️∞)力拔山兮气盖世力克一众科学家学者,末日面瘫无能少女剽窃了下班长那种洋溢着小学诗朗诵气息的智障希望排比句(关键也没排起来)就能把也不知道准备撤离到哪儿去的各国人召唤回来,然后你推着我我推着你熙熙攘攘都没啥工具受力点就把针推动了。

人物缺乏立体塑造,犹如提线木偶没有真实感,推进显得莫名其妙,集体躁郁症患者般一惊一乍(我可以发散理解长期身处极端天气身有重担的人精神压力大容易神经质的存在,但连这也没有铺垫),于是牺牲也变得无谓起来,好似打怪复活升级一般无足轻重。

全人类交给这群傻子当真是推倒重来还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来得痛快!经过了十多年的恶劣生存环境,地下城的人类社会关系并没有取得正面发展,黑社会钻空子行贿腐败层出不穷,临灭绝了哄抢物资仍然比比皆是,这与姥爷回忆起的充满铜臭味的上海相比还更往野蛮走了一步。开倒车的社会扭转车头也是无穷无尽。

在他人几年之前就不再通过以战胜不可能定义自我的今天,这部所谓硬核科幻的目标仍然是这种方式,什么星辰浩瀚,什么无垠宇宙,都是空的。他人的灾难因人类活动而起,这部的灾难却是不再永恒的太阳。真有那日,就让头顶自私的宇航员毁掉全物种的奥秘,而满目疮痍的地球以及平庸的地球人一同苟延残喘于可笑的千年大计里,对于愚蠢自私目光短浅的人类,他们不配有瞬间而逝的痛苦与解脱,就让他们慢刀割肉,耗尽了世世代代的资源,日复一日地腐朽衰落,起起伏伏里曾有的希望最终都化为无有,重演者野蛮人的吃人故事,这种敲骨吸髓的痛苦流逝才是得以匹配的惩罚。

 3 ) 《流浪地球》有哪些精彩看点?

1、

刘培强给木星画形状是为了记录离木星的距离,他从休眠舱出来之后发现窗口的木星不见了,立刻意识到空间站已经“叛逃”。在那个窗口旁,挂着一个《盗梦空间》里的陀螺,而盗梦空间的结局是,主角终于回到家见到了孩子。

2、

moss的红色光点,刘培强在休眠舱里的挣扎,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而之后喊的“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果然是奢望”来自原著中最高执政官对反叛军的话

“我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在已经进行了40代人,还要延续100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那么moss会不会有一天喊出“碳基生物宁有种乎”和“吾可取而代之”呢

3、

重启发发动机的方案采用了“饱和式救援”,何为饱和式救援,按电影里的数据,5000台发动机共运送了7万个火石,派出了40万2千支队伍,共计150万人,这样把重新点燃发动机的可能提到最高。虽然电影里只是一个小队的事迹,但背后是全人类的挣扎。

4、

撞车的司机自杀前用日语说想喝一碗味增汤,俄国人牺牲自己把刘培强推向控制舱,运输车里盖着一张美国国旗。直到最后,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调转车头,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这根本不是一部所谓的爱国电影,而是全人类对自我的拯救。那些好莱坞大片中个人英雄式的爱国主义不会出现

5、

电梯里队员为了救姥爷韩子昂而死,韩子昂只多活了几分钟。xx用性命运送火石,点亮发动机的却是其他团队,很多电影里的死去总是强行赋予意义,至少能换回些什么。但是在这里,死亡就是死亡,那么真实而冷酷,就像现实世界。

6、

太空站说地球还有35亿人,余下的一半人,在20年前已经死去。

7、

刘培强带着三十万吨燃料撞向木星的时候,他的眼泪在空中漂浮

8、

刘启使用的球形保护器是双层的,内侧一层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他们从1400米坠落而没有摔死,靠的就是这一层缓冲。

9、

姥爷韩子昂贿赂狱警先拿的是蚯蚓干,之后拿出的是存满50年珍藏小片片的vr眼镜,后来监狱崩塌,急忙赶来开牢门的狱警还带着那个vr眼镜,而且腰带也没来的及绑上。

10

工程师吐在头盔里,车窗破碎温度降低需要带上头盔,他就抢旁边人的头盔。后来那个人的头盔上有一层米黄色的液体,看来是真的抢过来了

11

所有带翻译机的片段,仔细听,能听到翻译机发出的语音译文

12

moss给刘培强展示的五份火种计划授权书,分别来自美、英、法、俄、中,是联合国五常

13

火种计划的空间站,就像孤独飘荡在宇宙中的蓝色空间号。逃逸后等待救援的休眠舱,令人想起威慑纪元之后错过地球的三体舰队。刘培强像是不择手段的维德,而说着不能再死人然后几枪打坏火石的周倩,是不是对应程心呢。再加上刘培强撞木星时喊出的前进三,在大刘的操刀之,流浪地球有了些三体的味道

14

作为人工智能,moss大概是绝对理性的,它的目的就是保证人类种群延续,而太空站是人类最后的火种。moss大概也计算过太空站撞木星的方案。但是因为这需要牺牲太空站,所以只要有1%的失败可能性,它就不会这样选。而当刘培强烧毁太空站保存的资料后,已经不可能再利用太空站延续人类文明。所以最终moss和指挥中心只好默认撞击木星的方案。

15

地球停转之后,一半永远白昼,一半永是极夜。白昼的那一半对着太阳,布置了很多行星发动机用以摆脱太阳引力。而极夜的那一半才是地球前进的方向。所以刘启看不见父亲的星星,因为这么多年,北京都是白天。

16

姥爷韩子昂出生于1999年,是一个如假包换90后,所以他才会用着旧手机,刷着抖音,听海草舞。

17

日本人员的运输车里挂着风铃,韩子昂的运输车里挂着佛珠和弥勒佛像,俄罗斯人挂念着自己的伏特加,在远离家园的地方,他们用这种方法回家

18

在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只靠吃土就能生活的蚯蚓可能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榴莲味蚯蚓干,下午茶必备解馋佳品,馈赠亲友伴手礼”但是味道可能并不好,毕竟有一个队员死前说他想吃大米饭。他已经至少20年没吃到过了。

19、

刘启用维修工具换来防护服,韩子昂看着冻成冰凌的陆家嘴感叹旧时的人类只顾追求金钱,所有车辆都是国家资产。原著中流浪地球计划开始之后,货币,经济,甚至婚姻关系几乎在一瞬间都消失了

20、

作为太阳系的第二大星体,木星的组成和太阳很相近,约为88%的氢和12%的氦,就像是形成太阳的边角料。缺少氧化剂,氢气本身不能被点燃。但是当地球大气和木星大气互相吸引,交融在一起后,木星的氢气和地球的氧气有可能达到氢氧2:1的爆燃比例。一颗火星就可以引起剧烈爆炸,推离地球。(考虑到氧气是否足够,以及爆炸的指向性等问题,现实中可能无法实现这样的爆炸。但是在一部科幻电影里,已经足够自圆其说)

21

当电梯到达地表,门打开时,所有人都弯下腰躲避涌进电梯的风雪,只有刘启和韩朵朵傻愣愣的站着,可见他们的确是第一次来到冰雪封天的地面。冷空气把电梯里的福字冻成冰,这个镜头很美。

22

哥哥刘启刚开运输车时,七拐八股差点撞到一个人,这个人用一口京片子说了一句“嘛呢”。这位是导演郭帆客串的。

23

在满是灰尘的接线室,工程师拿出放着烟和字条的盒子。盒子里那张写着“记得穿秋裤”的纸已然泛黄。年近中年的工程师,也曾是一个要妈妈催着穿秋裤的孩童吧。可是,或者因为抽签,或者因为海啸天灾,他的妈妈已经离开很久了

(由豆瓣用户 Junk Dog. 提供)

24

很多电影都无法逃脱英雄史观的桎梏,让人们以为拯救世界,改变历史全是某几个人的功劳。而流浪地球,刘培强飞跃空间站时,发现还有其他人在爆破舱门,反抗火种计划。刘培强想起可以炸木星推地球时,联合政府告诉他以色列科学家早已经想到了。苏拉维希发动机试图点燃木星时,另外两座发动机也燃起了5000公里高的火焰。历史,从来都不是个人奋斗,而是朦胧的必然加上一点运气

25

文字改编电影就像把一个圆球硬塞进方形的箱子,一定会为了戏剧性冲突牺牲一些史诗感和逻辑性。流浪地球电影仅仅聚焦于原著中几个自然段的内容,而且电影中比如发动机需要火石点火、火石需要从远处运来、火石小到可以通过电梯、超高度点火需要三方协作、木星氢氧爆炸直冲地球等,就是为了减缩剧情而对逻辑性的模糊处理。但微小的bug从来不是电影的黑点。科幻电影并非科学,而是艺术。塑造的不是定理,而是人性。

26

当一个长镜头从地面升起,越过巨大的挖掘机,顺着行星发动机的热焰火升向太空站。当我所无数次幻想过的流浪地球出现在眼前时,我发现旁边的人在悄悄抹眼泪。

截至目前,这篇影评共收到大家的赞赏34块,我用这些钱买了张票,打算再看一遍。

————--------以下为更新---------———-

二刷更新

27

电影刚开始,刘培强带儿子用望远镜看木星,身后是正在建设的行星发动机。旁边挂着几个红色的氢气球。刘培强说木星就像气球 大部分都是氢气。后来刘启因此想到可以点燃木星。

28

刘培强对儿子说等可以用肉眼看到木星时,爸爸就回家了。所以他记录离木星木星的距离,就是计算离父子团聚的时间。

29

空间站以旋转模拟重力,只有中间部分不转。所以运送人员的穿梭机就停在中间,这一点与2001太空漫游中的桥段一致。

30

韩朵朵用电子支付买了一串烤串,屏幕显示“支付成功”可见货币或者类似货币的东西还是存在的。

31

兔女郎之后的女孩抱怨男的来看兔女郎,可见这是一个“抓”男友回家的女孩子。

32

过年居委会发饺子,说明饺子很难得,但至少还能吃到。而且既然居委会还在,那么。。

33

韩朵朵的校服还是蓝白条纹的,很有时代感这么多年校服的审美水平一点都没变。

34

韩子昂在派出所质问刘启说“他是你亲爹你能躲哪去”可见刘启的确是为了躲老爸才跑出来的。

35

刘培强退役时新闻播报15-20年计划完成,他们还是在按照五年为一个规划来执行。

36

影片中所有的飞机都没有带窗子的驾驶舱,可能是屏幕操控,也可能是自动驾驶。

37

运输车的球形方向盘其实是一个很直观的设计,把球当成车本身,向前滚就是前进,向后滚就是后退,转动是原地转向。现在的一些运输平板车也可以大转角移动,但控制上没那么方便。

38

联合政府和太空站的徽章不一样,可能暗示着太空站已经逐渐独立,令人联想到三体里独立的星舰联邦。联合政府的徽章是一个线和点组成的太阳系,唯独地球跃然其外,太空站徽章是太空站的轮廓加一圈苏式小麦图腾。

39

流浪地球的全景可以看到一个台风,但是地球已经相对太阳潮汐锁定,台风可能是发动机带来的对流引起的。

40

刘启一拳打在墙上,然后出现裂纹,转场到地震,这个转场非常巧妙。

41

刘启他们逃离的时候遇到一个人,跪着被冻死,在零下八十度的温度下失去保温的人们死亡很迅速。

42

黄毛tim说“前天那姑娘真是自愿的”说明他遇到的可能是某种治安问题。

43

韩子昂的运输车里除了佛珠,还挂着一只千纸鹤。千纸鹤一般是为了祝福和追忆,那么在姥爷的车里,它代表谁呢。

 4 ) 拍拍脑门就可以拯救世界,我上我也许不行,因为我不是主人公

讨厌临时起意拯救世界。

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可以对这个电影的剧情安排完全认同。

全世界科学家经过仔细研究,都给地球判了死刑,甚至给出了成功率为零的结论,男主人公一拍脑门,用他中学生(?)最多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喊了一句“我们点燃木星!”,配合他舍己为人的老爹,就可以把地球拯救下来。

说实话当时我在影院,看到moss给地球判死刑的时候,我在心里默念,求求你了,出现个科学家们猜不到的物理现象也好,木星突然发慈悲也好,不要让这个男主拍脑门好吗,然而男主还是拍了脑门,还成功了。

这是什么,这是反智。

历史上一拍脑门于是改变世界的事情当然有,我记得当年高中化学书上还写着凯酷勒梦到衔尾蛇于是想到苯环结构的故事,就算那时真事,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研究,以及具有相当知识储备的灵机一动。

而男主呢,纵观整个电影,除了他一直在自卖自夸吹自己是天才之外,我看不到他有任何灵机一动拯救世界的可能,或者说,以他的水平能想到的并能成功的灵机一动,居然超越了人类科学界的极限,真是……魔幻色彩浓烈啊。

你要说男主是在所有人都没办法的情况下,破罐子破摔也就算了,可他的爹,吴京扮演的那个宇航员,突然就深信他儿子的计划万无一失,不惜以放弃保留人类火种为代价开着空间站撞过去。冒着这样的风险还敢动手,如果他的头脑没问题的话,说明他儿子的想法是有极大可行性的,而这样的想法,居然被科学界认为成功率为零。

看了这部电影,你们还欣喜若狂的话,以后还有什么脸看不起民科?现代科学讲究的是高屋建瓴,知识储备意味着一切,已经不是只靠着灵感就能改变世界的年代了……当然你如果要说,所有的科学家都是死脑子,只知道墨守成规,片中的方案他们根本想不到,我也无话可说。说不定哪天,一个从十八线小城走出来的,从未接受过系统科学教育的扫地工人,就能把统一场论完成了,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目瞪口呆,问他怎么做到的,他反问:难道你们都不拍脑袋的吗?

另附:为什么行星发动机不自备火石全靠救援,为什么足以推动地球的冲击波就只是一场流星雨,男主在地表(好像是)居然都没死,这种观影的时候让我有点膈应的小问题,以及剧中在我看来有些不讨喜的情感处理,都是我打出低分的原因。

一路看下来,某些骂人的家伙素质是真的低。意思是喜欢这电影的主流就是这么一批人,真是可悲。

 5 ) 【0214更新】全面驳斥《流浪地球不及格》,一篇如此无脑黑文能被顶到首页,真是可悲可叹

左丘失明的恶心之处不是打一星本身,而是因为他打一星的理由纯属胡扯。比如没详细拍普通人反应在他口里被生生扭曲成“大众只能被动接受”,真是和夸A=贬B的强盗逻辑无异。而且现在根据真正有料的豆友和知乎大神们的回答看来,他提出的几点所谓设定bug根本不堪一击。一个半吊子装内行挑刺,哎。

——————————以下是20190214新内容——————————

首先,作为仍然珍惜豆瓣这样一个讨论空间的豆瓣er,我希望大家不要给豆瓣刷一星。如果真的想支持小破球,去二刷三刷就行了,反正我是已经去二刷过了。给豆瓣刷一星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咱们也要有自信,小破球作为一部瑕不掩瑜的国产科幻大片开山之作,不会被豆瓣这么0点几分的评分差别埋没,也不会因此就少了多少票房,该看的自然还会去看。而那些无脑或是阴暗的黑子,看到为了维护小破球而给豆瓣打一星的行为,只会抓住这点耻笑说五星水军作妖什么的。当然了,反过来又说,那些说打五星就是水军的,也挺没意思的,所以一星也都是拿钱的黑水呗?总之这种身份上的互黑只会留下一地鸡毛。

毒sir在这篇里说得很清楚了://mp.weixin.qq.com/s/r1iOmnrXDWrbDEgZQcAmvQ

傲慢的、情绪的、偏激的、自以为是又不接受任何讨论的自由,也可能不知觉地蚕食自由和自由之下的权利。

这一点我本人做得的确还不够好,先向大家道歉。在回复各式各样的喷子时,仍然免不了被激起情绪,思辨成为互喷。首先,我最近几天会找时间重组一下这篇驳文,去掉一些明显属于情绪发泄的说辞,整合进更多有理有据的论点。然后,为了防止某些喷子说我文章火了之后就暗戳戳改动之类,我已经把20190210版一字不动复制备份为日记,链接如下:

//www.douban.com/note/706766520/

这样,你们仍然能看到我一开始是怎么说的,也能看到我在更新之后又作了怎样的调整。

原本只是看到左丘失明无理取闹的一星热评顶到首页一时激愤而匆匆写下反驳,确实有几处我在一刷时自己也没十分清楚的点,以及我没厘清左丘失明所想表达的点而反驳错了重点的地方。不过既然是讨论问题,就不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文字去说清楚问题。

而且,我的整体判断依然不变:左丘失明的确是强找黑点,为黑而黑。

我从始至终没有删掉任何一条评论,因为我相信能摆出证据来好好说话,那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有发言的权利。当然也有很多骂娘的,一条条删实在太累,看不顺眼的各位就自行举报吧。

另外说说我打五星的原因,我认为客观来讲流浪地球值四星,出于对国产科幻踏出第一步的支持和对大刘的喜爱多给一星感情分。不算过分偏颇吧。

更新版的正文,请期待~

——————————以上是20190214新内容——————————

——————————以下是20190210新内容——————————

没两三天这篇反驳就已经被大家顶到首页了,很是意外。谢谢各位的支持,也出现了很多认真讨论技术细节、情节合理性的回复,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同时,我也反思了自己原评论语言过激的几处。说实话,我自认为已经算比较理性,但看到那样脑残秀下限的热评高高挂起,还是觉得一阵恶心难以控制情绪。但另一方面,那个作者跑去给《疯狂的外星人》打五星却说着些阴阳怪气的话,其用心其人品恐怕就是阴暗的以惹怒他人为乐的扭曲型。各位要是一通乱骂不拿出理据来打他脸,那可能正是中了他的圈套。

我自己是很久没在网上和人撕逼干架了,因为到最后往往只会变成互相问候全家,毫无意义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在这篇评论里,能够拿出理据来具体分析的回复,不管是支持我还是反对我的,就尤其显得可贵。

以下是几点我今天想对大家说的补充内容:

【1 呼吁理性讨论,拿出理据,切勿上来就出口成脏互相问候全家】

我呼吁大家保持理性,生气归生气,真正回复讨论的时候,还是应该拿出些实际的理据来。

在我这篇反驳文里,虽然有很多有价值的讨论,但也有像“西天一怪”这位这样从头到尾秀下限,放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看了一千多楼也没见看出什么门道来的“键盘砖家”。还有直接说我这篇驳文如何无力,如何更没逻辑,但是只给结论没给理据的。更有甚者,直接粗口的,就不具体挂出来了。

给一个东西下定义/定性容易(“那人的评论很垃圾”“这篇驳斥就是个屁”之类),但要拿出论据和逻辑来证明这样定义的正确性并不容易。所以看到直接开喷不带讲理的,大概率他们也没打算认真讨论,只会无限拖低讨论区的质量,把大家拉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平,交流沦为互相贴水军/黑子标签。所以大家要么直接无视,或者回个呵呵。

当然,也可以问问喷子们,他们这么喷的理由是什么?

大概率他们不会再有半句回应,或者猛一点的会说“喷就喷还要理由?”

你看,如果是这样,咱们就不能和疯狗太计较了不是~

【2 有不少朋友说对豆瓣失望了,我觉得没必要】

我对豆瓣本身其实并没有意见。我还是支持豆瓣,毕竟这里是一个让大家都发声讨论的好地方,国内又有人气、收录又全、讨论质量又高的电影相关网站,确实没有几个了,时光网算是另一个吧。猫眼淘票票等我的印象中更多是看过打卡用的,但并没有形成豆瓣这样的讨论氛围。

我不能忍的是这么多人支持一个如此又蠢又坏的评论,当然也不排除有背后的商业操纵的职业黑子们。

但为了直面这种情况,像上面已经说过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拿出真材实料啪啪打脸黑子们,而不是陷入纯感性甚至疯狂的艹马问候。

【【【【【3 关于技术讨论的前提:科幻片的科学性究竟该做到什么地步?】】】】】

我看到很多人针对一些科学性bug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在这里我提出一个我自认为比较合适的大方向上的讨论框架,大家如果觉得合理,可以在这个框架上进行具体的分析。

如果不合理,希望在讨论的时候可以先说清楚你认为讨论的前提原则是什么,然后才具体摆道理讲事实。要是连前提原则都不理清楚,那就变成了像是两个人讨论甜豆腐脑好还是咸豆腐脑好,争得面红耳赤结果最后发现说咸豆腐脑好的根本只是因为糖尿病从来不吃甜豆腐脑,那不是浪费大家时间嘛。前提都没有基本的共识,一个都吃过一个只吃过一种,那你们争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我想提出的这个大前提讨论框架是:

科幻片里的科学不是为了准确性而存在的,科学论文里的科学才讲准确性。科幻片的科幻设定逻辑不是为了符合科学而是为了推动故事。只要能够顺利地推动故事,而且在片子自身的设定体系里保持了前后一致能够自圆其说,那就是至少及格的。

用这个大前提来讨论,会少了很多没有意义的争执。

其实科幻和武侠、魔幻等类型作品并没有本质上的高低之分,它们的共通性之一则是具有一定的娱乐价值,部分优秀的作品可能还存在启发价值。但是也就只限于此了。科幻可以承担启发各位去探求科学、讨论科学的责任,但科幻本身从来就不应该也没必要承担如实反映科学原则的责任。

那句流传度非常高的“在虚构作品里寻找真实意义的人脑子一定有问题”,某种程度上说的就是,别把消遣用的小说当作你学习科学定理的直接来源。小说是小说,论文和课本是论文和课本。

那个左丘失明有一句非常搞笑的“我给普罗米修斯也打一星,因为科学设定问题。我受不了太空旅客,因为科学设定和价值观的问题。星际穿越我的评价也很一般,因为科学设定问题。至于漫威什么的,我不讨论这种爆米花电影”,这就属于脑子没清醒大前提都瞎胡闹,科幻大片谁不是爆米花电影?谁看了部科幻片还真是去学习正确的科学原理了?那你咋不去肯德基点麦辣鸡翅呢?

装逼也要有个限度,口味刁钻是一回事,但口味瞎胡闹是另一回事。如果类比口味奇葩的美食评论家和对科幻片“严格要求”的左丘失明,那么正常的严格美食评论家会要求做到色香味俱全食材选择合理精细,而瞎JB胡闹如左丘失明的美食评论家可能会要求厨师们做菜前要跳个大神表达对美食的尊重,或要求被宰成肉之前的猪得有听到贝多芬的音乐就旋转起舞的艺术性觉悟。

你让原作者举一个他心目中合格的科幻绝对也有一堆问题。光是时间旅行、空间瞬移、光速飞行、意识上传这四点,就能把90%以上的经典科幻片刷掉了,因为目前都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其合理性。

不过当然了,左丘失明如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真的发自内心觉得科幻片必须有如论文一般严谨的科学合理性,那我只能说,他绝对列举不出来任何一部符合他理想的科幻片。如果能列举出来,我相信咱们讨论区这么多理科人士可以分分钟给他找10个甚至100个bug打他脸。

【4 但那是不是就意味着科幻片不能讨论科学性了呢?】

并不是。

我刚才说了,科幻片是能够启发我们产生对科学的兴趣、敬畏心和探求欲的。所以,展开对科幻片中存在的科学性问题和疑点等方面的讨论,恰恰体现了好的科幻所带来的刺激思考的价值。

但问题在于,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拿“不科学”作为某部科幻片不合格的理由。

原作者左丘失明如果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等主观原因给片子打了一星,我没有任何意见,根本不会写这篇反驳,因为主观感受是没有标准可言的,有些人真的就是觉得希特勒是大好人就是觉得屎真香,但如果这些人没有模仿希特勒搞个屠杀没有当着大家面狂吃屎,那我觉得我们也不应该妨碍他们说道他们。

可问题是:他所写的,明显是在预设一种自以为是的“客观标准”,根据这所谓的标准来对流浪地球评头论足,觉得“科幻片就该是这样”而流浪地球“没有这样”,觉得“正确的价值观就该是这样”而流浪地球“没有这样”。而且现在根据真正有料的豆友和知乎大神们的回答看来,左丘失明提出的几点所谓科学不严谨的挑刺根本不堪一击。一个半吊子不懂科学的人来强装专家说科幻片里的设定不够科学,这不是跳梁小丑什么才是?可见这种标准并不客观,并没有任何的合理性,作者也根本没有打算合理化他自嗨的前提标准的意思。

所以总结起来,我觉得左丘失明的恶心之处,不是他打了一星本身,而是因为他打一星的理由是荒谬的自以为是的自立门户的“标准”,但却又没有任何合理的理据支撑。其中最为明显的一处,就是那条“整部电影里,普罗大众完全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只有在灾难来临时奔跑哭号。除了被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普罗大众听安排就好,对吧?”。重复一下我之前的反驳,普罗大众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大多数的确就是只能奔跑哭号被动接受,自身难保了有几个普通人还会争着逞英雄?而且一部电影就那么百来分钟,镜头集中在主角们身上非常正常,这无非是个视角选择的问题,到左丘失明这里竟然变成了黑点,我觉得也是不可思议。如果要类比一种人,左丘失明大概就像那种把脑残野蛮当个性的神经病男/女友,如果你说句某明星好好看,TA马上就能抬杠说那你是说我不好看吗?如果你说句我妈给我买的这件衣服质量很好,TA马上就能抬杠说那你是说我妈给我买的东西都是破烂货吗?

【5 补充三个很有价值的科学性分析回复,之后会继续更新】

——————————

回复@某猪·坑坑洼洼: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开三轮的舒克(来自豆瓣)

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9952254/

加一个天体物理学专业人士回答:

木星如果是一个刚体或者只是简单的静止流体,用现有的手段地木轨道都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来。

可问题在于木星不是刚体,木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氢气,而且也不是简单的静止流体,木星上存在着巨大的风暴。

这两项就导致了当地球接近木星的时候,在地球自身引力作用下,你不知道会对木星内部结构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有可能只是简单的潮起潮落,但也有可能会引起某种雪崩效应从而对木星产生某种形变,最后改变木星内部质量分部,最后导致引力激增。

这种可能性虽然很小,但却不是不存在的。

同样,地球接近木星的时候,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地壳会发生什么情况也同样是我们所不能提前判断的。电影中就出现了全球近半发动机停机的危机。这种停机应该是发动机的一种自我保护设定。

以上两种因素要想提前预判,分别需要提前掌握木星和地球的全部内部构造。而这明显是当时人类科技所无法实现的。于是出现电影中的危机就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了。

关于这段,电影制作方是请了中科院的专家做参谋的。所以不要自视过高,以为只有你才能发现问题。

——————————

所以那些大呼不科学的,可能100个里面连1个能够对此条进行有理有据反驳的都没有吧。

我自己也补充一点,一件如此巨大的全球工程,涉及的并不只是计算层面的工作。实际的建造中,零件耐用性的误差,人为的因素,无数种可能都是潜在的隐患和定时炸弹,更不用说还是一个如此匆忙又如此复杂的计划。

言有易,言无难,这个基本准则如果有基本科学精神应该都能懂。任何巨大的工程,找出成百上千个隐患点是分分钟的事,但反过来要证明一个巨大工程完美无缺无懈可击、执行过程中任何环节中都不会有任何意外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如果有人觉得可以,觉得电影中的错误是绝无可能发生的,可以靠所谓现代物理啊计算机啊这些的做到绝对避免,那么谁主张谁举证,麻烦大神们自己来证明一下,要如何完全避免。

可千万别说“几百年后的科学家们必须都能算到想到”,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嘛。

还有一种更搞笑的杠精言论,说既然算不到这些极端危险的情况或者算到了没有解决方案那干嘛还去流浪呢……

如果真照这个逻辑,出门有被撞死的风险,在家有地震被房梁砸死的风险,大家还活着干嘛……更进一步说这世界上那么多牺牲巨大的战争和科研,如果因为有不可预见的风险就都不干了,那可能大家现在都还在山洞里穿着兽皮衣草皮裙搓火吧。

然后是一个有理有据具体摆出计算方式来解释关于人推人的。

——————————

//movie.douban.com/subject/26266893/discussion/615973638/

作者: 小闹钟

太长不看版:

只要人够多,外骨骼防护服够结实(人皮厚耐挤也可以),就可以靠很多人推动。

详细分析:

我们把系统分为两部分,人群和撞针。

先看撞针。撞针在水平方向受到几个力?

答:两个。人给的推力,和向后平衡它的摩擦力。

现在考察人这一边。人群(视为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到那些力?

答:两个力。撞针施加给人的向后的推力(回忆牛顿第三定律),和平衡这个力的地面摩擦力。

什么时候撞针刚好可以被推动呢?

答:根据第一定律,撞针的最大摩擦力刚好等于向前的推力的时候。这时只要推力在大一点点,摩擦力就无法平衡推力,撞针就会向前走。我们记这个力为Fc。

这时,根据第三定律,人所受向后的推力也是Fc,平衡人群的摩擦力也就必须达到Fc。

也就是说,如果人的摩擦力不能达到Fc,就无法推动。而只要总的摩擦力能够达到临界的Fc,就可以推动。所以关键所在是人自己能提供的摩擦力够不够大。而最大摩擦力和人群总质量成正比(f=μ*mg),当人群的总质量够大,能提供的摩擦力够大,就可以推动。

——————————

最后是一个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副研究员(经过了知乎认证,不像此评论贴里某装逼大侠到现在也没抖点真材实料出来)关于木星重力场扰动的问题和点燃木星的分析

//www.zhihu.com/question/284128568/answer/590970522?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673983744092803072

作者: ZX Huo

这里面有比较多图片,转出来会不太完整,大家可以直接点击链接去看。

——————————

今天结尾我想说,能认真看完的,我相信都是有智商有理性愿意具体就事论事的人了,不管反对我还是支持我的。至于只定性我垃圾我胡扯又不给理据的乱叫疯狗们,建议您们另立门户,咱们可不想沾染狂犬病~

——————————以上是20190210新内容——————————

♡♡♡♡♡♡♡♡♡♡♡♡♡♡♡♡♡♡♡♡♡♡♡♡♡♡♡♡♡♡♡♡♡♡♡♡♡♡♡♡

——————————以下是20190206原内容——————————

废话不多说,直接怼。

——————————

【全片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利用木星弹弓效应时,发动机受木星引力影响停止工作。这是对整个地球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的无情藐视。如果连木星引力将会引起的各种结果都没有计算,没有考虑,还流浪个毛。对已知的问题没有预案,这是不可接受的。出现危机,只能是因为意外。】

不知道这位大神懂不懂蝴蝶效应,很多的计算常常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更何况一个如此庞大的涉及N多变量的星球运行计算。一台发动机出现问题,推力变小,被拉近一点,又进一步引发更多发动机问题,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凭原评论者的智商大概很难想象到。“连木星引力将会引起的各种结果都没有计算,没有考虑”——也不知道这是哪来的自嗨结论。本来这就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计划,出现这种致命意外不但不是偶然,甚至可以说几乎是必然的。原评论者却开了上帝视角觉得科学计算能够解决一切,那我觉得首先科学计算算不准的各种事情里其中一种就是这样智商的评论竟然还上首页了。

——————————

【在热核聚变已经轻松搞定的设定之下,甚至已经可以随便挖石头搞热核聚变,开卡车居然是非常了不得的技能,自动驾驶辅助驾驶都没有,这没法接受。】

在人类都登月了的现代,竟然还有人讨饭吃,这完全没法接受。

现实中的科技本来就是不是均衡发展的,人类把全部能动用的资源集中在造行星发动机上没有去开发好用的自动驾驶了,又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么?

——————————

【在发动机的附近没有建设备品备件库,非得千里迢迢用卡车运输,没法接受。】

为什么片中全球好多出故障的能那么短时间迅速修复,显然不是都靠千里迢迢卡车运输。非常简单的一种可能,不是所有的发动机附近都有备件库,有也不一定齐全,而且部分备件库可能也在引力巨变时被埋了之类,这完全都是很容易解释的情况。又是一处为黑而黑。

——————————

【理应组织严密的地下城,随便找黑市弄个身份牌就能出去。这个设定糊弄外国观众或许还行,在中国,坐个高铁都要刷身份证,在线联网人脸识别。中国观众完全没法接受。】

理应组织严密不代表客观上就一定会组织严密,何况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本来就是危难关头匆忙实施。再说片中明显出现了更换ID照片信息的画面,《超感八人组》里说了科技手段越高反而越容易攻破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出去的检查可能就是简单的对比身份牌和照片对不对得上,而且不一定是即时联网的设备(至于为什么有这个可能,还是之前说的资源倾斜问题,都住地下城了还WiFi畅通无阻好吃好喝好玩的,那逃什么难啊),那可不就是看着照片和身份牌对上就行了?

——————————

【人工智能居然可以点火烧掉,没有联网没有数据备份,烧掉摄像头就可以干掉人工智能,诸如此类设定完全没法接受。】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复杂的空间站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地方的指令控制就能贯通全站的,以作者的智商大概也很难想到,会出现某一个人操作失误之类的一处错误就波及全站这种情况了。不能分布式管理?非要打通?数据备份恢复需要时间的啊。至少把负责本区域的这一个人工智能拷贝烧了就够了。

——————————

【冲击波能够用1000马赫的速度推开地球,这个地球还能保持基本结构,没法接受。】

大刘自己早就说过,真的能推动地球这个设定本身就不符合科学,要说科学他又不是不懂。但从美学意义上牺牲科学准确性来造就科幻奇观几乎是100%的科幻作品都会做的事情,即使作者口中合格的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也是一样。4年光吃土豆营养不良的程度早够以各种方式杀死呆萌,进入四维空间还能活在科学上讲也是几乎和“太阳中心住了一只恐龙”一样无法证伪但也纯属“瞎想”的点。真要认真起来科幻电影都别拍了。

——————————

【人推人使劲去抵住一个东西,这是七十年代武侠片内力传输的设定吧?用在科幻片真的可以吗?】

???科幻片中人不能使劲推东西???

我明白作者的黑点可能是为什么不用车之类的大机械,特么不都被开走了么???

——————————

【流浪地球中每一个人都是木偶,为了完成导演交待任务而设置的木偶。】

逻辑真的很混乱,这段我都批不下去了,每个人的动机都清清楚楚的,作者眼瞎这个我们真的帮不了。就像明明作者踩到屎了,你提醒他,他非要面子非要说没有,那你跟他说什么都没用。

演技也不说了,判断偏主观,细节掰扯下去会没完没了。重点说说价值观问题吧。

——————————

【进入地下城是要抽签的。那些没抽中的人怎么办?按照设定,太阳出问题要在100年后,那些没有中签的人本可以活到自然死亡,结果因为你们打算流浪,让人家提前进入无法生存的环境。电影对此根本不置一词,完全不打算讨论。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牺牲一部分人(几十亿人而已,西安以东而已),这不值得讨论,对吧?】

如果不早点跑,等到太阳膨胀的时候大家一块死,这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了?

以及本片的情节主要发生的时间点就是放在一切已经发生之后,与木星接近的这么短短几十小时的应对一个具体危机的故事,你非抬杠说是因为“不值得讨论”,这和那些跑到基督教教堂里大喊为什么上帝没告诉大家佛教徒是该上地狱还是该下天堂的人有什么区别?

——————————

【吴京因为自己是宇航员,所以儿子和儿子的监护人就不用抽签直接进入地下城。然而影片交待:“所有进入地下城的人都要通过抽签”。这是TM赤裸裸的腐败和特权吧?然而电影对此仍然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这么有能力有地位的人,家人得到一点特权,理所应当,不值得讨论,对吧?】

客观现实中特权就是存在的,真发生全球规模危机了你觉得特权阶层和普通人存活的概率能一样?影片并没有对这种得到特权的现象进行赞扬,只是进行了呈现,所以照楼主的逻辑,拍凶杀内容的犯罪片大概都在鼓吹大家来杀人了。

要说影片自身由旁白之口提到了“所有进入地下城的人都要通过抽签”,这也是故事陈述的其中一种视角,既不代表价值判断也不代表故事自身所陈述的“唯一事实”。同样的,要按照楼主的意思,《疯狂的外星人》中外星人喊出了你们地球低等文明该死,那这片可以直接盖上反人类的章了,智商呢?

——————————

【老婆和岳父只能有一个人进入地下城,老婆生病快死了,所以就放弃治疗,好让岳父直接作为监护人进入地下城。吴京对自己的决定没有怀疑。岳父对自己剥夺女儿的生命活下来没有心理障碍。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一个快死的人和一个还能活几十年的人,哪个的生命值得保留,完全不会有选择障碍,是吧?】

老婆生病要死了对于刘培强造成的内心挣扎片中明显有过一笔带过的表现,就体现在他和岳父当年星空下的对话当中,但并不是剧情重点。

而且退一万步说,孩子是家里的希望,一个快死的人和能够带孩子活下来并成长的人,主角做这种选择即使是果断的,又有什么奇怪吗?即使做了果断的选择,但内心同时痛苦难道就不可以吗?就像你被毒蛇咬了手,出于及时止损你就是很快地砍断了手,你的快速和你的痛苦矛盾吗?照原作者的意思,非要大篇幅拍刘培强哭天喊地痛苦得死去活来的情节才能体现其挣扎?

——————————

【整部电影里,普罗大众完全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只有在灾难来临时奔跑哭号。除了被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普罗大众听安排就好,对吧?】

普罗大众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大多数的确就是只能奔跑哭号被动接受啊!怎么难道自身难保了还争着逞英雄?

当然非要抬杠说拍一些大众的闪光时刻是不是可以,是确实可以,但一部电影就那么百来分钟,镜头集中在主角们身上非常正常,这无非是个视角选择的问题,到楼主这里竟然变成了黑点,我觉得也是不可思议。

此评论者的逻辑如此清奇,没拍大众=唾弃、不屑、看低大众,这真的是新时代登峰造极的文字狱了,没有说到的点都能被编上罪名,古时候文字狱至少还得是根据写过的内容来扯呢。

如果要类比一种人,此评论者大概就像那种把脑残野蛮当个性的神经病男/女友,如果你说句某明星好好看,TA马上就能抬杠说那你是说我不好看吗?如果你说句我妈给我买的这件衣服质量很好,TA马上就能抬杠说那你是说我妈给我买的东西都是破烂货吗?

——————————

最后放话,我敢肯定原评论者对我的反驳放不出什么像样的屁来

——————————以上是20190206原内容——————————

 6 ) 《流浪地球》中的那些细节和亮点

1、

刘培强给木星画形状是为了测量离木星的距离,他从休眠舱出来之后发现窗口的木星不见了,立刻意识到空间站已经“叛逃”。在那个窗口旁,挂着一个《盗梦空间》里的陀螺,而盗梦空间的结局是,主角终于回到家见到了孩子。

2、

moss的红色光点,刘培强在休眠舱里的挣扎,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而之后喊的“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果然是奢望”来自原著中最高执政官对反叛军的话

“我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在已经进行了40代人,还要延续100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那么moss会不会有一天喊出“碳基生物宁有种乎”和“吾可取而代之”呢

3、

重启发发动机的方案采用了“饱和式救援”,何为饱和式救援,按电影里的数据,5000台发动机共运送了7万个火石,派出了41万人,这样把重新点燃发动机的可能提到最高。虽然电影里只是一个小队的事迹,但背后是全人类的挣扎。

4、

撞车的司机自杀前用日语说想喝一碗味增汤,俄国人牺牲自己把刘培强推向控制舱,运输车里盖着一张美国国旗。直到最后,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调转车头,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这根本不是一部所谓的爱国电影,而是全人类对自我的拯救。那些好莱坞大片中个人英雄式的爱国主义不会出现

5、

电梯里队员为了救姥爷韩子昂而死,韩子昂只多活了几分钟。xx用性命运送火石,点亮发动机的却是其他团队,很多电影里的死去总是强行赋予意义,至少能换回些什么。但是在这里,死亡就是死亡,那么真实而冷酷,就像现实世界。

6、

太空站说地球还有35亿人,余下的一半人,在20年前已经死去。

7、

刘培强带着三十万吨燃料撞向木星的时候,他的眼泪在空中漂浮

8、

刘启使用的球形保护器是双层的,内侧一层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他们从1400米坠落而没有摔死,靠的就是这一层缓冲。

9、

姥爷韩子昂贿赂狱警先拿的是蚯蚓干,之后拿出的是存满50年珍藏小片片的vr眼镜,后来监狱崩塌,急忙赶来开牢门的狱警还带着那个vr眼镜,而且腰带也没来的及绑上。

10

工程师吐在头盔里,车窗破碎温度降低需要带上头盔,他就抢旁边人的头盔。后来那个人的头盔上有一层米黄色的液体,看来是真的抢过来了

11

所有带翻译机的片段,仔细听,能听到翻译机发出的语音译文

12

moss给刘培强展示的五份火种计划授权书,分别来自美、英、法、俄、中,是联合国五常

13

火种计划的空间站,就像孤独飘荡在宇宙中的蓝色空间号。逃逸后等待救援的休眠舱,令人想起威慑纪元之后错过地球的三体舰队。刘培强像是不择手段的维德,而说着不能再死人然后几枪打坏火石的周倩,是不是对应程心呢。再加上刘培强撞木星时喊出的前进三,在大刘的操刀之,流浪地球有了些三体的味道

14

作为人工智能,moss大概是绝对理性的,它的目的就是保证人类种群延续,而太空站是人类最后的火种。moss大概也计算过太空站撞木星的方案。但是因为这需要牺牲太空站,所以只要有1%的失败可能性,它就不会这样选。而当刘培强烧毁太空站保存的资料后,已经不可能再利用太空站延续人类文明。所以最终moss和指挥中心只好默认撞击木星的方案。

15

地球停转之后,一半永远白昼,一半永是极夜。白昼的那一半对着太阳,布置了很多行星发动机用以摆脱太阳引力。而极夜的那一半才是地球前进的方向。所以刘启看不见父亲的星星,因为这么多年,北京都是白天。

16

姥爷韩子昂出生于1999年,是一个如假包换90后,所以他才会用着旧手机,刷着抖音。

17

日本人员的运输车里挂着风铃,韩子昂的运输车里挂着佛珠和弥勒佛像,俄罗斯人挂念着自己的伏特加,在远离家园的地方,他们用这种方法回家

18

在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只靠吃土就能生活的蚯蚓可能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榴莲味蚯蚓干,下午茶必备解馋佳品,馈赠亲友伴手礼”但是味道可能并不好,毕竟有一个队员死前说他想吃大米饭。他已经至少20年没吃到过了。

19、

刘启用维修工具换来防护服,韩子昂看着冻成冰凌的陆家嘴感叹旧时的人类只顾追求金钱,所有车辆都是国家资产。原著中流浪地球计划开始之后,货币,经济,甚至婚姻关系几乎在一瞬间都消失了

20、

作为太阳系的第二大星体,木星的组成和太阳很相近,约为88%的氢和12%的氦,就像是形成太阳的边角料。缺少氧化剂,氢气本身不能被点燃。但是当地球大气和木星大气互相吸引,交融在一起后,木星的氢气和地球的氧气有可能达到氢氧2:1的爆燃比例。一颗火星就可以引起剧烈爆炸,推离地球。

21

当电梯到达地表,门打开时,所有人都弯下腰躲避涌进电梯的风雪,只有刘启和韩朵朵傻愣愣的站着,可见他们的确是第一次来到冰雪封天的地面。

22

哥哥刘启刚开运输车时,七拐八股差点撞到一个人,这个人用一口京片子说了一句“嘛呢”。这位是导演郭帆客串的。

23

当一个长镜头镜头从地面升起,越过巨大的挖掘机,顺着行星发动机的热焰火升向太空站。当我所无无数次幻想过的流浪地球出现在眼前时,我发现旁边的人在悄悄抹眼泪。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青木刺猬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短评

到五棵松耀莱影城的杜比厅大银幕上看了这部开创中国硬科幻电影元年的娱乐佳作,不错!几年前就看过刘慈欣的大作《三体》,深知把他的科幻世界搬上银幕的巨大难度,年轻的导演郭帆和王红卫剧本策划带领的编剧团队干得漂亮,值得观众用40亿以上的票房来支持它,鼓励它!好的文化艺术片不容易拍,好的通俗娱乐电影同样需要不凡的艺术才华、技巧和能力,加上巨额的资金投入、高科技视听制作,难度更大。春节假期中,在柏林电影节上斩获奖项和好评的《地久天长》、《恐龙蛋》、《一秒钟》等文艺片和在国内市场上获得票房冠亚军的本片及《疯狂的外星人》等娱乐类型片的主创,许多都是电影学院的各专业毕业生,祝贺他们的成功,母校因他们而骄傲!以前给《战狼2》我打过五颗星,这次也一样。

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正式启航,让“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春节期间最大的一场烟花,是看你爸为你和地球点燃的宇宙爆炸,太朋克了。

11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力荐

就在我已经彻底被国内影视技术限制了想象力,不相信中国能有真正意义的科幻电影时,流浪地球便对着我的心脏狠狠扎了一针强心剂,走出电影院都还恍若隔世,中国真的也有这样的电影了吗,真的不是在做梦吗。相信,这是一部定会写进中国影史、中国科幻影史、中国太空电影史、中国影视工业进程史的一部科幻杰作,庆幸能成为见证者。此刻我手中的那张电影票不再是一张观影入场券,更像是一次亲历奇迹的勋章。

12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力荐

地球最后的战狼?这片含京量有点高啊。

13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4星,多一星鼓励。华语电影工业飞跃的节点,技术、剧本、精神内核,各方面都是全球尺度下顶级同行们的优秀学生水准。可贵之处就在于,作为先行者和新生代,能分辨什么是好的,应当学习的,并用十二分的力气把它们执行出来。比起科幻,我更看重和感动是它作为电影本身的意义,终于让我对华语电影有了一丝“总是往好里去”的希望。执拗、赤诚、勇敢、高贵——是的,甚至称得上高贵,负载着沉重的文化烙印,但依然元气淋漓,令人击节的少年。像那颗燃烧自己驱动前行的淡蓝色小球,向着茫茫宇宙,星辰大海,出发。

18分钟前
  • 力荐

刘启韩朵朵,地球给你俩了,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21分钟前
  • 琦殿
  • 推荐

华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刘慈欣的硬核科幻设定,小兵扛大旗的主流价值观人设,东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与星际穿越的融合。故事铺排+情节张力+情绪渲染+镜头调度非常娴熟,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场面超赞。虽然有瑕疵但整体非常流畅,后30分钟更攥着手看,几处情节令人泪目,片尾BGM燃爆。“比肩好莱坞、电影工业”已是老生常谈,我认为这是华语电影的发展方向,不算完美但完成度和起点相当高,给你五星不怕你骄傲

2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力荐

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部好看的类型片。而最特别的是它是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影迷+科幻迷的双重满足。和最好的好莱坞视效电影相比肯定有差距,但差距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了,剩下的都是假以时日就有机会追上的。追求最广泛的情感共鸣是所有商业类型片都要努力做到的,在某些人看来很俗,但我觉得这一点反而应该是值得骄傲的。

24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的电影。先说优点:算得上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尤其视觉效果非常出色。红色防护服和大型载货卡车的设计极其出彩,完全击中了我的审美,如果出周边玩具的话一定购买!再说缺点:场面足够宏大了,但有些空。个别台词太尬,个别演技掉线,个别煽情过头。而大刘原著里的那种悲悯,没有表现出来。简言之,流浪地球是一出无法回头的壮烈,一种不抱希望的绝望。苦涩的成分,原本应该大于燃烧的。

28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这片要是美国拍的可以给80分,中国拍的我给200分!你能想象在波士顿的IMAX电影院里坐满人,看完集体鼓掌的画面吗?燃,巨燃,全程无尿点,特效满分,剧情瑕不掩瑜。。豆瓣为什么不能打6星?⭐⭐⭐⭐⭐⭐

29分钟前
  • 乙小囧
  • 力荐

拖着地球逃难的设定有种在看太空版“战狼”的感觉,但无论气质还是内核都够硬,硬气+硬核的国产科幻片,预算有限但特效很真。纪律、服从、牺牲精神,外国人可能又要说华语片自我高潮了,但谁说价值观只能是好莱坞那种?最大亮点:没人谈恋爱,因为谈了也没球用...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3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走出影厅时,我身后一位女生跟她的同伴说了三句话:“这部电影剧情很一般,网上打分高大概是因为特效吧。而且为什么搞这么多煽情啊。”我同意她的看法。本片让我感觉最不足之处,那就是人、人性、人类文明和人文关怀的统统缺失。我看不到芸芸众生的人,看不到七情六欲的人性,看不到色彩斑斓的人类文明,我只看到各种硬伤的科幻设定,只看到各种未必高明的高科技,只看到国产电影最高水准的特效。可是,没有了人,这一切都是苍白的。当《后天》里难民们在图书馆里争辩要不要烧尼采的书、想竭力保护西方文明之里程碑的谷腾堡圣经时,这样的细节会让人肃然起敬。高度文明不是苍白得只剩下高科技。即便在最危难的时刻,我们仍然会想起某些永恒的人类文化母题,它们的价值超越了小情小爱,也超越了家国情怀,恐怕它们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仙桃剧角】

35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北京道路安全委提醒你: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这句广播语真是又土又洗脑,能不能押点韵啊?哈哈哈~ 电影比预期要更恢弘磅礴,晨昏线过后的永夜、火种计划、让地球流浪、木星推动地球…等等大小设定,没想到中国也能拍这么大架构、大格局的科幻片了,而且是第一部,了不得。以前看国外科幻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一次看到熟悉的北京大裤衩、上海东方明珠都变成零下89°冰天冻地的末世场景,既猎奇又唏嘘。虽然在剧情上有套路,对于这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科幻新生儿,鼓励多于挑剔。导演说美国人拍科幻是放弃地球、去挖掘新的人类居住地,而中国人是不放弃地球、守住家土的情怀…“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3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7分,当时看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影片终于用一种好莱坞灾难片的模式,来处理这部电影,这使得最后的救援与牺牲,都有热血感。虽然从情节的细节、人设、台词等很多方面,还是有太多的遗憾。但是,它还是一个方向吧,这种大片,还是要尊重一些类型片基本情节规律的。另外,真正触到我的,还是那个2500年的漫长旅行,一场所有人都看不到结局的冒险,特别绝望与悲观,恰好也是我对宇宙的看法。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史诗感不是靠狂轰滥炸的煽情就可以做到的,这部电影的双线叙事做得太糙、太散、太自我陶醉了。最可怕的是,这依然是一个中国式寓言:长辈们大爱无言,前仆后继地自我牺牲;年轻人们任性叛逆、自以为是,又总能踏着祖辈的鲜血苟活下来。让人细思极恐的价值观。如果说中国科幻值得鼓励的话,及格已经是最好的鼓励了。

42分钟前
  • 阿暖
  • 还行

1.从特效和技术上讲,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此类中国电影的巅峰了。磅礴恢宏,细节营造用心。2.故事层面比较糟糕,很好奇到底出于什么原因,造成几乎超过40%的台词都是后配的,而且对不上口型,明显是片子成型后彻底改词重配的。这严重影响故事质量。3.作为类型片,很多讲述方式有明显问题,比如人物特征不鲜明,交代不清楚,刘启变成“刘户口”,这种启字的拆解为什么不交代?李一一变成“李长条”留给谁去猜?4.很多地方增加众多根本无意义的插科打诨,自以为幽默但毫无笑点非常尴尬。5.这个全球化的项目中,中俄合作,稍稍出现一句法语,两句日语,美国闪现一次国旗。6.科幻特效技术有了巨大进步,但技术这只是科幻电影的一部分。

45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剧本的节奏处理的极其工整,灵魂黑夜到第三幕的高潮迭起层层堆叠。特效部分也很扎实,美术在好莱坞科幻美学上有很多本土的尝试。最后的太空战狼时刻也并不违和,春节元素也比红海更扣档期主题。希望中国科幻电影好起来。

49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力荐

在西安看完零点场,上座率好得惊人,观众素质极高,我隔壁的哥们(不认识)在电影结束的那一刻对着郭帆的名字大叫一声“牛逼!”第三次看了,还是看哭了,我看到了一个未来,那就是《流浪地球》会成为星战那样延续几十年的经典系列,几十年后,我会在电影院看到地球抵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也就是三体星系,冰融化成水,人类的孩子在贝加尔湖畔钓鱼。而我们这一代人垂垂老矣,在影院里默默流泪,更多的年轻人因此爱上科幻。

54分钟前
  • 猫一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