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高三

记录片中国大陆2005

主演:内详

导演:周浩

 剧照

高三 剧照 NO.1高三 剧照 NO.2高三 剧照 NO.3高三 剧照 NO.4高三 剧照 NO.5高三 剧照 NO.6高三 剧照 NO.13高三 剧照 NO.14高三 剧照 NO.15高三 剧照 NO.16高三 剧照 NO.17高三 剧照 NO.18高三 剧照 NO.19高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22:34

详细剧情

本片纪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
  善良严厉的班主任,紧张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执着爱情的“早恋生”,学生的父母,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长篇影评

 1 ) 曾是少年

2005届的高考生,当年我也是其中一员。恰好十年后,自以为躲在安全的距离外去看这群当年的竞争者,却从第一个场景开始,被连串让人错愕的影子鬼魅般地拉扯回那场中国人最疯狂最酷烈最劳损最难耐的赛事。

镜头对准的是一个普通小县城的高三(7)班。墙壁上激昂的标语,黑板上惨白的日期与课程表,课桌上小山般的课本与复习资料,以及长尾夹衔住的肥厚试卷。上课下课,堂前堂后,学生们听讲,呵欠,讨论,打闹,赶路,做题,大声朗读背诵,对着摄像机怯怯地笑……他们在我们似曾相识的场景中,挂着雷同的固执与稚嫩,只是那疲倦眼神,依然不知是否可用清澈形容。

高考太虚耗人心,经历过的人大抵仍记得高三那年该是怎生的山雨欲来,怎生的硝烟四起。都知道要往六月那个点去奔,要咬紧牙关纵身一跳,要在跌倒的瞬间立马爬起来继续跑,要像班主任王锦春说的那样拿出半条命来搏,要把自己不当自己地不怜惜地去用去耗去掏空……仿佛那就是人生的唯一意义。在年少时毫无保留地为一个目标这般奋斗,美好,但也壮烈甚或悲哀,特别是为了如此面目一致的目标。跨过一些时日,也许你会明白那确实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山峰罢了,生活不仅没有绝路更没有唯一,但在那个封闭的年纪,尤其是在封闭的地域中,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就是永世的靶心与终极的战役。这么呕心沥血地与千军万马争一个数字,漫漫人生路中也该是绝无仅有的了吧?某种程度上一局定胜负的高考,成王败寇得让万千少年跳脱不出宿命摆布。于是至少在高三这一年,与本该葱茏活泼的年岁相伴的只有书山题海。且不讨论中国的教育机制是否畸形或何等让人疲倦心寒——毕竟对太多农村贫困孩子而言,高考竟仍然是摆脱贫困“唯一公平”的竞争筹码——而是当看到他们空张着血红的双眼,强堆着倦怠的表情,诉说着无穷的压力与无妄的噩梦,想及当年与现在,心里难免泛酸。

最近S.H.E《你曾是少年》的现实歌词触动很多人,也许对应起这纪录片,也有契合之处。“你我来自湖北四川广西宁夏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曾经发誓要做了不起的人。”那都是少年时“荒诞”的誓言,在未与现实短兵相接的时候,每个人该有多么天马行空多么凌云壮志。而到了高中特别是高三,恐怕很多学子心中的“了不起”,都已依附在一所好学校带来的荣光与希冀上了。“许多年前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奔跑起来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想看遍这世界,去最遥远的远方,感觉有双翅膀,能飞越高山和海洋。”这种赤子般恣意动人的过往,或许早被高三甚或中学的滤镜筛掉,少年们身上不见那种仿佛世上一切风浪都不是风浪的淡定与仿佛垫脚就能摸到天的豪情(除了一个所谓“差生”在班会上念出一句“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尽管他也许和大多数考生一样,并不确切知晓每句诗词的意蕴),他们会在青春被抑止后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买醉而哭泣,为压力难以消解而反叛而逃离,因为放眼开去,生活空剩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双眼与双脚都不再自由,心思被捆缚在几张试卷上。不管多年后,是否因为高考抑或别的经历让自己天真离去,虚伪浮现,被无边寂寞惊醒,任七分酒肚怅然,总该明白所谓的成功不可能抚平伤痕,更何况大多数人并没有在社会法则下成功了,然而在整个制度的碾压下,多少人还保留得下人性最初最难得的清澈与赤诚。我再怎么试图从片子中找出真正无忧的快乐,都难似登天。当然,想从这种背景里挖出由衷喜悦,也是痴人说梦。

现实一种。诚如王锦春一开始说的,“确实,世世代代都很难有好日子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你知道的,家长重视就要求我们老师也重视,老师有些时候也是为家长服务的。虽然我们这个(教育)也是为国家为民族,是不是?但是,人一旦在这个圈子里面的时候,你很难与众不同。”是的,面对这条难得的出路,莫说很难与众不同,根本也没几个人敢与众不同了。视角再拉伸开一些,与邻班较劲分数的老师头顶上,承载着校长乃至县领导的压力,而肩膀上,又担负着家长殷切的巴望。环环相扣,学生固然是走卒,老师也见不得是棋手。且不必追索校方的谆谆诱导是否与政绩沾亲带故,只说身后那些沾染风霜的乡野父母,须知正是他们构成了这慈爱但壮烈的猩红布景。有人诉说苦工的劳累,希望孩子能进政府做工,为政府与共产党做好事,不要再跟他们一样苦。有人觉得与孩子有代沟因此索性不交流,只顾为孩子埋头干活便是。有人表示孩子要是愿意学,能闯出去,房子卖了也是要支持的,什么代价都可以……看着他们在家长会上穿起难得相对光鲜的衣服努力听懂每个字句,在平常聊天中羞赧地答谢老师,在孩子高考前煞费苦心地弄来闻所未闻的补品,看着他们的欢欣、希望与怜爱,感觉“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几个字真是太剜心了。片中的寥寥数笔,最是让人难忘。导演并未着力于家长的压力如何传递到学生身上,也未着力这种体制下教育程度不够的家长们该是如何疏导孩子,他只是让他们如同幕布般亮相,在这些固化的场景中静默地一站,满腹心酸话语便依然井喷。

其实,那也不过是你我大同小异的过往。无论在哪座城乡,在哪个年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在这段奇异的时光里任自己缀在老师或尖刻或疲软的训诲下,浸在长辈或聒噪或隐忍的期望里,沉在自己或阴郁或枯寂的长跑中,一抬头,自己业已成年。而无论高考前奏如何,过程如何,结果如何,前方依旧看不清。从镜头近乎静默的语言里,能够感受到一股子疼惜,无奈,却又只能是如此而已的况味。而那个小女生仿佛还在昨日,用清脆声线哼唱着“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年年岁岁地,一个又一个的王锦春依然伫立在三尺讲台上,对又一批高三的少年斗士们吟诵汪国真那兴许早已变味的名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然而,那些新面孔当中,果然依旧簇拥着一大串落榜复读生。





20150603-20150604

 2 ) 谁的高三?

周浩导演拍摄的纪录片《高三》是我早就很想看的片子,不过此前的整个期待阶段都没有明确地感受到我在用什么样的情绪去预设这部片子的状态。真正坐下来看完,才知道大家都是怎样想的。《高三》原样反映了一个班级的高三学生一年的生活状态,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高三回忆(小朋友除外),不管酸甜苦辣,总不至于一直在笑吧?原以为看纪录片时都会唤起自己的相同或相似的记忆,那么笑场最终是给自己的吗?这到底是谁的《高三》?

片子放完之后,周浩从容端坐下来,回答观众提问。我的问题他换了个方式来回答,他的回答恰恰也为“谁的高三”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如我所想,中国有千万种高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法,学生、老师、家长、领导各有各的立场和小算盘,更各有各的造化运势。周浩说,他压根没想把高三整体状态展示得多么出神入化,当然也没像我想象的那样,把片子拍到报志愿录取结束。有不少观众很奇怪,周浩为啥剪出来那么多学生背诵历史知识时说出的政治敏感词汇。我起初的判断是,这样会表示出高三学生们固化的思想世界与外人眼中完整的世界有什么差异。但周浩明确地告诉我,作为一个四十岁的人,生长在红旗下,他是要通过镜头来表现出自己看待高三这个事情的态度。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态度来看高三,大家的角度都不一样。周浩注意到这些政治词汇、意识形态知识,这属于“他的高三”,我也有“我的高三”,你有“你的高三”。合在一起,真实的高三才完整。因此周浩说他当然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高三这个历史现象,我完全能理解了。

在我眼里头,《高三》这部片子对高三生活的表现非常完整,无论人、事还是状态,都和我当年高三时基本相同。有很多环节,有很多人不信。比如,有人担心,片子的拍摄会让学生分心,那最终影响班级高考成绩怎么办?没错,黄冈一中拒绝周浩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超级高中拒绝周浩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很让人难忘的历史行为。至于拍摄是否能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我认为片中同学们已经作出了回答。凡是认为会影响学生复习的人,我感觉你的高三都是心不在焉的。一个真正投入高三的学生,至少懂得成败问题的少年,都会很自然地爆发自己的小宇宙。当你做起卷子来时,美女从你身边过,你头都不会抬一下。何况和你已经混得烂熟的一台摄像机和一位叔叔?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细节,这就是党支部会议。有朋友认为这个东西有点问题,真不真实倒不说,这个东西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镜头时间?我恰恰认为党在高三的影响就是无处不在的。因为入党在高中不仅代表着荣誉与利益,还的确包含有相当的光环闪耀特性。党支部会议是不能为任何其他的情节所替代的,无论支部书记的讲话,还是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宣读申请书的用语,这些都非常自然,这就是常态。有人认为高三学生这么忙碌哪有时间去开什么会,何况入党积极分子都是尖子生。那我只能怀疑你来自山东湖北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或许你的学校把成败看得更重,且将之拆解得更细,以用来取消你参加党支部会议的可能性。

为周浩完成辩护之后,我想重拾片子中令我深感难忘的细节。首先教语文的文科班主任王锦春这位魅力十足的男士就实在太经典。世界上不缺少有创造力的学生,缺充斥太多素质不高的老师。尽管高三必然是鼎级高中教师发挥才华的舞台,但我们似乎各自都能举出例子,讲一些舞技不佳者的故事。王锦春的绝版台词太多,虽然他一年换一年地在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看到,一个绝顶的人,他的行为很可能背后也是时间重复带来的枯燥的堆砌,只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只需要见他一回。在高考考场外的备考区域,王锦春站在桌子上,对“他的将士”们训话,有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地捂嘴笑。这都很正常,即便是王锦春自己也未必相信这些纯粹用来作心理战的鼓舞用词。我们绝对不应错过捏着台词纸的那双颤抖的手。当然,所有观众大概都记住了一个场景:在等待考生交卷出来时,王锦春往自己嘴里丢了一片此前给爱徒们各自分吃的药片。学生需要冷静并补充能量,作为统帅,他更需要。

一直作为背景旁白的林佳燕的日记也颇令人感慨,当年我曾每天舍得在复习中花掉晚自习时间中的一个小时以上用来在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码字。看得出来,林是一个外表坚韧的女孩,即使她成绩和心理素质都很好,我们还是能在她的日记中看到对自己的多种猜疑、否定,随后又看到她无数力量深沉的自我激励。本子上的字讲述了一个高三人与自己战斗的故事,它无愧于本片的心理脚本。在片子中比较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位,比如逃课上网和在寝室睡觉的两个学生,还有留字条出走被王锦春劝回的张兴旺。不管是上网挣钱,还是烧香消愁,这些作法都极富青春色彩,站在银幕外面我们笑得出来,站进银幕去说不定我们就是艳羡者。话又说回来,看了片子,还是要回忆自己的故事,不然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高三”,不是“我的高三”。

最终落到对高考和教育制度本身的思考上,周浩采用了比较惯常的方式,做各电视台新闻联播高考报道的声音节选。周浩在回答提问时说,没有人做得到花一年时间真正去跟踪高三这件事情,媒体的报道顶多集中在高考两三天而已。不把高三这个现象记录下来,以后历史会将其随意遗忘。将来我们也许反而会怀念这种独特的时代,少年们为了唯一一次相对最公平的全国竞争而奋斗。反观教育改革,我们也活生生地看到一些东西。全校家长大会上,校领导讲了南京高中搞素质教育失败的反例,强调应试还是很重要。可惜下面坐着的乡村农民们没有比较能力,他们想都不想只希望孩子摆脱种地或打工的家族宿命。城市高三生具有某种天然的优势,在此处体现为放弃一些东西的能力更强,但农村高三学生则只有死拼应试一条路。可见,我国能提供给青少年的生活道路备选方案实在少。进一步想想看,能用全局性眼光去审视高考制度和改革安排的人又有多少。

除去重启严肃的思考,我更浓烈地感受到高三重现般的心潮澎湃。片子的节奏也是这样,乐章越到后来就越有高潮的味道,而《那些花儿》带来的青春不可回复之轻轻痛感和流泪预感实在让学生们逃开不掉,我看起来也感同深受。这为高三生活残酷的主旋律配上了相对柔和的唱词。

关注纪录片,思考生活。请关注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和UME新天地国际影城联袂推出的“真实中国·影院计划”。
http://dc.smg.cn/film-083.html

原文地址:http://st1984pinglun.blogbus.com/logs/26417124.html

 3 ) 铁打的时代,流水的学生,流水的何止是学生。。。。

   看了记录片《高三》,也看了《鲁豫有约》对那个班级一年后的采访。
    我不知道我心里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滋味,我自己真的搞不清楚这部纪录片给我带来的是哪种情愫,我根本无法用词组和句子来表达此时的心境和情感。可是却想为这部片子写点什么,为自己的两次高三,也为将来他们的高三。有人看过这部片子后说“铁打的时代,流水的学生”,我想说流水的何止是学生啊。。。。

    回望高三,他们说痛并快乐着,他们说承载着梦想,他们说为它拼了半条命,另外的一些他们说揪心,他们说那是扎眼的日子,他们说欲哭无泪,他们悔恨,他们遗憾,他们怀念自己的青春。。。。。有些时候,我们会被时间划伤,身体亦或心灵,而高三就完全具备这种能力。它就像男人内心深处深藏的“朱砂痣”或者“床前明月光”,无论你有什么样的高三,不容置疑的是,它绝对是你人生或成长中无法抹煞的一笔。

影片中我印象深刻的两个片段——

1、 早读时,听一个女生在大声的读什么“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建设的理论?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说真的,我当时真的有想吐的感觉,不是单纯的心理厌恶而是真正的生理反应。这些东西在高三的时候我们简直是背得滚瓜烂熟,反正政治考来考去都是那些理论,变化的永远是材料,不变的永远是理论。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真理”,真理就那么点,不会太多。所以政治相对历史简单很多。
 
   “我们是否应该也反思一下,我们学过的东西是不是也有被称作‘垃圾’的部分,如果你意识到了是否也应该试着吐点出来?我们应该懂得教育可以在为你‘解惑’的同时也能让你‘迷惑’,最可悲的往往是乐此不疲往自己嘴里灌‘垃圾’的人。”
 
    昨天和同学聊天,我说你们是理科,学的理论公式都是国际公认和通用的,就算哪天你们以前学的某些理论被推翻了,证明是错的,那至少说明这门科学在进步。而我们学的是文科,无论是政治还是历史,都轻而易举的被烙上了“意识形态”的痕迹,这样的后果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后果很严重,因为这样才会有幼儿园的小孩子翠生生的唱着“开飞机,丢炸弹,炸死美国的王八蛋..”的歌谣,才会有大家张口闭口的“日本鬼子”,才会有“万恶的资本主义”,才会有被神话的鲁迅和“红太阳”,才有千万个“汪精卫”、“蒋介石”、“阿扁”、“达赖”、“宋子文”,还有千万个“刘少奇”、“胡适”。。。。。。。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过怀疑,过去学的或者正在学的,我要大声的说“我怀疑!”。不知各位可曾想过,他们是不是如书上所说,如媒体所宣传的那样好或者那样坏?好得至善至美,好得完美无暇;坏得令人齿冷齿寒,坏得我们要一代接着一代的诅咒他们?你们可曾想过也许当初我们所学的知识,其中有部分应该被称作“垃圾”或者别的,但不管是什么,它绝不应该是知识或者真理?中国历来尊崇中庸之道,只可惜只用在了为人处世之上,而却对“科学”、“客观”、“公正”、“真实”、“真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胡适说过一句话,我非常欣赏,他说“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何况国民党与孙中山”,我无耻的变通一下,“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怀疑,何况XX党与X主席,更何况人写的教科书”。尤记得那张被评为CCTV2006年度十大新闻图片铜奖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竟是一张造假照片,更记得因为这张假照片,有人痛心疾首的喊出那句“还有什么不可以被PS?”。我觉得我听到这句话比知道那件获奖作品是假照片更震撼,正如同样让我震撼的另外一句话“千万不要相信文字”,我们先不要考虑这两句话本身的偏激与否,存在即合理,有时候我觉得文字就如那些真实的照片,而PS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就是我们的政治需要,最后出炉的假照片就是那些失去本真的历史。我们面对失真的真相,不要喊什么“信息公开”“还原历史面貌”等,这些道义与责任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无法担当,我们只需要明白,如今已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文化和思想同样应该如此。在传媒中,我们说“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真相”,面对错综复杂、鱼龙混杂的现象,我们说“学于知,知于智”。

    被誉为中国当代医术“四大金刚”之一的著名艺术家黄永砯先生,回顾自己在中国美院四年的大学生涯时说“4年学的东西,用了10年的时间才呕吐干净。”我们是否应该也反思一下,我们学过的东西是不是也有被称作“垃圾”的部分,如果你意识到了是否也应该试着吐点出来?我们应该懂得教育可以在为你“解惑”的同时也能让你“迷惑”,最可悲的往往是乐此不疲往自己嘴里灌“垃圾”的人。

  2、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伴随着高考结束的铃声,王锦春老师那句“解放了,终于解放了”。
 
   “王锦春老师的那句‘解放了,终于解放了’让我感同身受,好像那些解放的人不是片中人而是我们,或者是我们的孩子。。。。。。”


    这简单的几个字几乎让我的泪水喷薄而出,片中的高三生的高三结束了,可我却突然被这句话带回了我的高三。我的第一次高考结束时,我沮丧、失望、恐惧,因为我知道考砸了,我的第二次高考结束时,我什么都不想,只是累到想倒地就睡,因为我在最后一科英语的时候中途累到睡了20分钟。。。。。。纵使我经历了两次高考的“洗礼”,我还是无法来准确评价它的好坏。也许这和我的性格有关,我历来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和老子的祸福相倚,上帝不会无缘无故的让你得到或者失去。写到这里,我觉得生活需要我们领悟的东西真不少,思考似乎成了我的习惯,想制止都做不到。

    我为什么会为那个叫“解放”的词如此动容,因为对于我个人来说那不仅是身体上的解放,更是心灵或者说精神层面的解放。从小我都很乖很听话,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我,初中高中都是人家眼里的“榜样”,可谁也不知道我是多么的压抑,到了高三下学期,我的这种压抑更是到了快崩溃的边缘。我发誓我的父母和老师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精神状态,他们只知道我高考失利,却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失利。我记得在某个看书的周末,我莫名其妙的开始发呆了,然后莫名其妙的从小声啜泣到嚎啕大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发现我并不爱学这些东西,我离曾经喜爱的文学不知道已经隔了几重天了,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行尸走肉。。。。。。我的第一个高三是如此黑暗。。。。。。。后来高四的我还没有高三的时候用功,开始选择复读,我是因为面子,因为不甘。可是在高四的一年我却渐渐想明白了很多东西,我开始觉得高考不是什么天,也不是什么地,我庆幸自己从那条死胡同里出来了。同学都知道我每周6和礼拜天都不会看书,用来看小说和杂志,听音乐,我开始关注周围的同学。。。。。。我复读的班主任说过一句话,“你们是半只脚在高中,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的人”,言下之意,我们应该更懂事,更勤奋。我却觉得自己像四分之三的身子都跨进了大学,我在思想上提前解放了自己,要说我第二次高考不怎么理想的原因,那就是太放松了。不过我一点都不后悔,自己掌控人生的感觉相当好。

    来到传媒,这还算是个轻松的环境,开始大学生活。我曾无数次的感慨,为自己能够上大学庆幸,看自己想看的书,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偶尔还可以用脚投投票,逃逃课。上课的时候听愿意听的,不喜欢听的就让它“随风飘逝”吧,我感觉,大学里起码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身体也没有被束缚得不可忍受。也正是在这样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我才开始回顾以前的生活。片中的佳燕说“闭上眼睛,往前冲吧”,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盲目”,但有些时候我们也需要回望逝去的时间,这样做,不是为了缅怀,而是为了反思。正如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这个不需要多解释。在不断的思想撞击中,我不由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自己和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以青春和奋斗的名义来讴歌高考,我一点都不反对,对于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应该接受,并且它也带给了我们不少的好。现在我只是受不了当时那种被禁锢的感觉,身体和精神上的。所以王锦春老师的那句“解放了,终于解放了”让我感同身受,好像那些解放的人不是片中人而是我们,或者是我们的孩子。。。。。。

鲁豫的那期访谈真是做得很没水平

    我不得不不厌其烦的用一段文字在我的文章结尾处来说说陈鲁豫,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她,甚至崇拜她,难道仅仅是因为她有一张长得很有亲和力的脸?问一些很弱智的问题,根本不知道观众想知道什么,根本拿捏不到重点。我承认我没看过她非常多的节目,就那么十几期吧,有人说她的访谈是拉家常很好玩,就算是拉家常她也拉得不称职,她问的那些弱智问题,明显是对《高山》这部片中一无所知。观众可以原谅她,她的粉丝可以吹捧她,说陈鲁豫要和观众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说这是鲁豫对人的关注与被采访者心灵的对话;说鲁豫是“中国奥普拉”。。。。。。我真的无法认同,当时看得想拍砖,我真的很不喜欢她的节目。。。。。。所幸在她众多粉丝面前,我还有我的室友和我看法相同。

    我想完整看完我以上文字的人,可能会说我是个愤青,如果你坚持这么认为,那我只好说,有时候愤青的话也未必都是冲动之言。

 4 ) 铁打的时代,流水的学生

铁打的时代,流水的学生

教育:时代之罪的承担者

《高三》中的班主任王锦春一开始就说:如果是我们从事中学教育的圈内人,他们肯定会理解我们的做法,但那些专家、学者对我们也许会有看法。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这种教育,因为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就对不起学生和家长。
显然,在这里,老师、学生、家长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而那些叨叨不休的专家学者,只会在书斋里表示他们无力的同情和无用的批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教育的磁场中,吸附着老师、学生和家长:老师为的是升学率,学生为的是前途,家长为的是儿女的幸福。老师错了吗?学生错了吗?家长错了吗?都没有错。那么,我们的教育错了吗?
答案是:教育没有错,时代错了。是的,我要对着那些专家学者们的耳朵再大声说一遍:教育没有错,时代错了!你们的剑走了偏锋!让我们掀开教育那温情脉脉的面纱吧:老师传道授业,学生敏思好学,家长尊师重教——让我们的双眼直视坚硬的事实:升学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老师的头顶,学生面临着要么读书而成为天之骄子、要么成为如父辈一样的农民、工人、农民工或者“社会闲散人员”(这话在去年北大的“禁听令”里出现过)的严酷事实,而家长,则要通过自己的孩子来改变一个家庭(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专家们,教育所承载或负担的,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而非你们所说的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看到了吗?
让教育承载如此重负的,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或者说,教育的重负正是这个时代重负的缩影。学生的成绩是老师的“命价”,升学率的高低决定着他们的一切;学生的未来是家长的“命价”,他们要累死累活才能负担的起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学费(有家长为子女考上大学而自杀,更是把这“命价”的引号生生剥去);而学生自身的“命价”,又是什么呢?在后面我将告诉你们:他们的“命价”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解放这个被十八岁以前的教育所驯服的身体!

身体:制度与青春的战场

青春是结结实实的存在。但是,教育并不关心青春,它所关心的,是我们的身体。它无时不在治理和纠正着我们的身体——纪律、课程、思想教育,如此种种。它把学生分为成绩好的与不好的,前者就是改造好的榜样,后者就是需要继续改造的对象。
 
千万不要以为,教育想要控制我们的思想。它无意于此。只要你的身体老老实实的,你的思想随便怎么想。政治试卷上,你一定要写坚持党的领导;历史试卷上,你一定要写某些历史规律是必然的,如此种种。至于是不是你真的这样认为,那并不重要。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可爱的老师们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说:考试时遇到这个问题,你一定要答上这句话,答上了就得分。这就要求我们的身体对待某些刺激要像条件反射一样,机械而迅速。
 
但这身体毕竟是青春的身体。青春需要被表达,身体是最好最易得的工具。青春开始懂得情爱,于是身体们开始靠拢;青春易受外物的诱惑,于是身体频频躁动;青春总会多愁善感,于是身体无病呻吟。
 
那么,身体究竟是谁的?谁争得了它的地盘?教育吗?不,教育才不稀罕占有你的身体,它只是驯服它;青春吗?它是否在这场战斗中获胜了呢?答案似是而非:其是者,身体的所有权仍属于青春,我们仍然可以用身体手淫或者恋爱;其非者,身体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它已经像一件被泼上墨水的裙子一样,怎么洗也洗不回来了。
 
高三时,我们不知道这个事实;上了大学,或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我们知道了这个事实,忽然不知如何是好。

师生:悄然发生的隔膜

从片子里推测,班主任王老师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人。当他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的学生才刚刚出世。那个时候,他一定不知道,这一代人所将要经历的,是和他完全不同的生活。

不同的生活造就不同的心灵。他所信奉的奋斗、努力、刻苦、坚忍的人生观价值观,他所指望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斗志的初衷,所能起到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小。难怪他感慨地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实际上,不是他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在价值更加多元化的世界里,做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只不过,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老师和学生还是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的说教(包括:摆事实讲道理,对前程的美好许诺,痛说革命家史,辱骂,等等)还有人听,老师营造“高三气氛”的策略还能屡屡成功。但是,在教育的属地之外,青春主宰下的身体所拥有的梦想、信念、对生命的理解、对事物的衡量标准等已经完全不同于他们的老师。在教育之内,老师是教育者;在教育之外,老师需要被教育。
这或许正是我们教育的真正悲哀之处: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自身(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方式)却在被教育对象消解。这让人想起来马克思的话:资本主义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时代承担起了教育所未能承担的任务,不过它的方式比较独特:自我嘲讽。现在所风行的无厘头、后现代主义等等,在我们这里决不是一种思潮或艺术风格,而是一种现实。学生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知道了这个现实,而他们的老师,还不知道。
这就是隔膜产生的原因。

时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从教育之中我们已可窥见这个时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教育,是这个庞大而坚固的建筑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余部分还有:衙门,坦克,以及红顶商人。对它来说,嘲讽是没有用的,就像这篇文章的无用一样。
又有谁会看到(谁会关心),在教育之后(BACK),那些学生们内心的悲欢,渴望,失落与绝望;就像又有谁会看到,在GDP之后,在奥运之后,那更加多的人的无家可归,告状无门,走投无路以及痛苦无声。教育的压路机撵过学生,只留下成绩单、升学率,以及老师脸上新增的皱纹;时代的压路机撵过时代,只留下高楼大厦,盛世太平。妄图改变时代建筑坚硬结构的任何努力,最终都会被证明是徒劳的。
有人或许会说,这已经离这部电影太远。但是,我却固执地以为,只有诚实地对待上面所说的现实,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开始。



 5 ) 一部纪录片及其它

《高三》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福建武平一个高三班级一年的学习生活。
就内容而言,这一句介绍可能就已足够,每个人都将在观看之前明白自己将看到什么。
因为全中国再没有第二种高三生活的存在了。

当然这并不妨碍它仍然是一部很吸引人的电影,相信每个观看者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我想对大多数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讲,可能主要被激发的是缅怀与回忆的情绪。
越是艰苦的经历,熬出头后再转身去看,反而都是上好的怀旧素材。
从豆瓣上铺天盖地的评论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不过,我想这并不是这部纪录片所表现的全部。

导演曾经问一群笑得前仰后合的年轻观众,
为什么当年你们经历这些情节的时候没有觉得好笑?
相信他是指片中涉及政治课的那些片段。
当我们看到那些孩子生涩的背诵着三个代表理论,
或熟练的指出印尼海啸危机以及非典的对比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好笑,进而觉得荒诞,但也许很少人会像崔卫平一样,感到悲哀。
她对这部纪录片的总结是,这是一个认真负责,各方面无懈可击的老师,
但正因此,才更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教育制度令人绝望之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过错推到某个人身上。

事实上,看到这些段落的时候,除了好笑之外,我也并没有想到太多,
然而崔卫平的评论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面对明显荒诞的这一切会感到无动于衷,
甚至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在继续生成着这些荒诞。
为什么我们都可以自如的穿梭于两套话语体系之间而从未感到不适?
我相信许多人都曾经嘲笑过那些无休止的在公共空间制造着愚蠢话语的人员与机构,
然而那真的是毫无意义的吗。我以前曾经模模糊糊的想过这个问题,
而这部纪录片里那些为高考而奋斗的学生给出了答案:我们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奖赏。
在这个官方的话语体系里,每一句话并不反映它的字面含义,而仅仅是一种表达忠心的言语。
当我们或麻木或厌恶的背诵着那些陈词滥调时,重点在于我们向这个社会承诺了自己的效忠,
承诺我们愿意接受这个社会的既有规则。当我们说出那些自己并不认同的言语时,
我们已将自己出卖给了这个体制,换来了学位、工作、金钱,
然后我们再也没有赎回的机会。
而这个社会则不动声色的确保了那些优胜者都是听话的与合作的。

崔卫平的悲哀还不止于此。当班主任宣称要以迎接战争的心态度过这一年时,
台下的学生们并没有显得不适应。
崔担心年轻的孩子们在迈过这个坎儿之后要怎样适应这个世界,
然而我的想法是战争既已开始就再也不会结束。
四年后大学毕业时他们将面临一场或许更加残酷的战争。
再也没有比战争更能够扼杀个性的地方,
每个人都必须按照士兵的标准去塑造自己,否则就会被淘汰。
以前读书的时候看到过“异化”这个词,
讲人被社会裹挟,失去自我实现的可能,成为社会机器上的标准化螺钉,
曾经以为这是商品社会里的现象,现在才发现,
原来早在我们学校的时候,异化就已悄无声息的发生。


一位美国导演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是,
“如果有人让我推荐一部可以让他们了解当代中国的纪录片,我慎重地提议推荐《高三》,这部片子触及了不少中国基本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我同样郑重的推荐这部纪录片,因为它悄悄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被标准化的过程。

 6 ) 有人拍《大学》吗?

突然间我很期待,能有哪位导演拍一部《大学》,里面的主人公还是武平一中05届高三(7)班出来的那些学生,我知道这个难度和时间跨度会很大,只是我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在辛苦了这一年后,接下来他们认为会非常幸福的100年,仅仅是这开头的4年(恰好今年夏天他们即将毕业),是否如他们所愿?

当然这可能只是我为了寻求内心的平衡感,我想要亲眼再次目睹,曾经那么纯洁的梦想,是如何被现实一一撕破的。特别是片中成绩越发不理想的尖子生佳燕和那位“大话西游”的同学今日的生活,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呢?真的很好奇,这种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会有多大。

或许我们都是一样。曾经以为上了大学就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一切,今后的日子也将一帆风顺。可是在高中时,竟然没有一个老师告诉我们现实与愿望之间的差距,也没有人告诉我们大学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一回事。

这么几年下来,我们在大学里被渐渐磨平了棱角,大学变成了“大概学学”,大学里就开始勾心斗角,开始尔虞我诈,充满势利和政治。更可怕的是我们依旧学着比高中更为枯燥的课程,坐在比高中更为阴冷的板凳上,听老师完全陶醉于自我的讲说。班级也远没有高中时来的有凝聚力和活力,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前程,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无暇他顾。原来我们原先渴望的生活是如此遥不可及,终于我们迷茫了,我们退却了,我们沦陷了,全然没有了高中时的憧憬和激情。

虽然苦和累,却有些怀念高三时的生活,片中的许多场景是如此真实,瞬间我仿佛成为了片中的主角们。在《那些花儿》的歌声中,回忆历历在目,令我泪雨滂沱。我也有位苦口婆心的班主任,严厉却善良,会不时过来巡查我们的自习情况,搞的人心惶惶;还有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下偷尝恋爱味道的情侣们,选择夜晚宁静的小湖畔缠绵细语;有拥挤而忙碌的食堂,大家吃饭都是争分夺秒;下午一放学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浴室抢得洗澡席位;熄灯后成了宿舍最热闹也最刺激的时刻,我们夜谈,偷吃零食,听歌,照手电看书,抑或是到阳台晒晒月亮安静思考。而衣履阑珊的父母来看我时,他们总是难以抑制自己的喜悦之情,尽管大多数时间我只能体会到痛苦,也正是这种我从未诉及的痛苦,让我不愿在过一次高三生活。这些痛苦却又美好的日子,看似漫长,实则又如此短暂,顷刻间就这么结束了,就像一个时代,轰轰烈烈却又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我的高三以失败告终,却又赢来了另一个不美好的开始,但是又正如片中的班主任所说的那样,不管是否值得,你又是否真的被高三生活所蒙蔽所欺骗,这是一条你必须踏上的路,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像热爱生命那样去接受它热爱它,因为现实总是有太多无奈,但能改善我们生活的方式,绝不包括逃避。所以不管高三的生活是否是对我们的洗脑、奴役又或者是摧残,它所传达给每个学生的精神却是非常宝贵的,借用我们高三班主任一直鼓励我们的话,那就是: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被打败的人!

高三的意义也就不再那么狭隘了,高考只是个槛,只是有人只需轻轻走过去,而有人却要爬过去。但成功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三最大的意义就是要教会我们永挫不败、愈挫愈勇的“铁人”意志,这才是人生路上无价而又永恒的财富,它能指引我们直到成功。

所以如今我也不再抱怨大学的生活,大家谁也不比谁优越,我们都是一样的从地平线出发。这条路或许注定坎坷而孤独,那又何必再让自己困住自己,“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所有的这些痛苦、悲伤都是自己的,唯有勇敢直面,永不放弃,才无愧于心。即使最后没有达到心中的期望和目标,那我也会保持积极的心态,就像俞敏洪说的那样,“如果实在不行(指他再努力也无法超越别人),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
热爱生命---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短评

片子里晨读时候朗读的那些文综屁话(尤其政治)让我感慨万千还有放英语听力时候的"丁冬"

7分钟前
  • Pirouette
  • 力荐

这是我亲爱的母校,我有过的青春。

8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力荐

“铁打的高考,流水的学生”

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不知道中国孩子的青春里什么时候能多一点颜色。

10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

因为片中主角就是我们校的林佳燕,跟我一样也是文传,只是低3届。中午听说协会那边的人还找到了她,看这样一个纪录片就更有感触了……啦啦啦啦去吧,他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1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谁不是自那白惨惨的青春里踉跄而来

15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作为文艺作品它粗糙又略显混乱,不过很多高分应该是打给那难以忽视的真诚和观众自己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国情”两字有时候真能解释很多,当看到片尾那一串大学名称和“复读”字样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样不只是扼腕叹息。影片的后半段一直在止不住地淌泪,5年了,不知那群孩子身在何方,是否安好?

19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仍旧还是觉得那一年,决不能重复,很庆幸,我走出来了,头也不回,然,可能是真的老了么?想要回去高中看看了,那个已经废弃的教室,上面是不是还有我曾经刻下的名字……

23分钟前
  • 苏小安。
  • 力荐

泪流满面

24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本以为看片子时会罕见的痛哭流涕,不过没发生,因为导演的功力实在不到家。不过有些“哭点”还是很有印象的,比如那次班会和北方的狼,那个女孩和那些花儿。最容易勾引眼泪的还是王老师的一些话语,不愧是教语文的。看这片子很容易勾起些相同或相似的回忆,回忆是最容易伤感的。王老师确实让我很喜欢!

25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能将一年的内容装入一个半小时是一种本事,况且选择的素材都很恰当。正在经历高三,所以看着比较感慨。

28分钟前
  • mOco
  • 还行

在某些的时候某些片看了和吸毒一样。【高三】这片让王锦春老师赢得了超高口碑,他相貌不出众,语音不标准,像痞子一样抖腿,像流氓一样吐脏,可他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都循循善诱,一个吐槽汪国真又引用汪国真的负责班主任,他们说:嫁人当嫁王锦春。

33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真正的中国青春不是小时代也不是左耳

37分钟前
  • 十方
  • 力荐

入党积极分子的那一段....

40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忘记一些什么,想起一些什么,那是十六年前,如今我依然没有长大。

45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天下的高三都一样,天下高三的学生都一样。被梦想和青春挤阅得痛并快乐着……

47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推向了那倒独木桥,泥沙俱下,不能自已,以至于我们都没空问一下这一切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哪。没办法,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50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力荐

班主任人还真不错

51分钟前
  • 七 仔
  • 推荐

有一种沉默的力量在推我们压抑的前进

52分钟前
  • SpringCameras
  • 还行

就像是我曾经的故事记录了下来。一样的学校大门,一样的师资层次和教学物质条件。一样的老师风格。当最后出现学生们的归宿,有流泪的冲动。四年之前,我文科,我恋爱,我想走出那个山城,去遥望远方。

55分钟前
  • yezzi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