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

记录片大陆2022

主演:余华,苏童,西川,房琪,程永新,叶兆言,祝勇,欧阳江河,黄蓓佳,肖全

导演:内详

 剧照

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1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2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3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4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5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6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13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14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15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16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17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18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19我在岛屿读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1 12:07

详细剧情

  该节目是一档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邀请写书人、出书人、爱书人作为主要嘉宾,共同前往一座远离喧嚣的岛屿。在这里,他们生活、相处、读书、写作,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意义。节目用有意思、接地气的内容,将好的书目、好的阅读方式以及嘉宾关于读书写作有意义的思考呈现给观众和用户,拉近普通人与“阅读”的距离。

 长篇影评

 1 ) 总有一天你会与经典相遇

ep1

好喜欢余华对与书相遇的理解。如果二十岁的时候没有与这本书相遇,五十岁总会与它相遇。

好看,好看到想立马拿起我未拆封的书籍与它相遇。

西川感觉特别有文化,和doubi余华一点也不一样。但我也着实还没到与诗歌相遇的年纪hhh

苏童的书我还真一本也没看过,只看过大红灯笼高高挂。好像当年也下载了妻妾成群,没看完?

 2 ) 当我们谈论阅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好久没有一档真正关于阅读、旅行的文化类节目了~记录一下自己看节目时候的一些心得、节目中出现的书单还有个人比较喜欢的几位作家们的观点等等。Sharing the pleasure and value of literature.

本季12期内容,简单做了一些梳理与回顾:

Ep 01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Ep 02 《收获》与编辑工作

Ep 03 作家往事

Ep 04 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Ep 05 散文

Ep 06 诗歌朗诵会

Ep 07 故乡与文学

Ep 08 儿童文学

Ep 09 影像与文学

Ep 10 电影与文学

Ep 11 文学无国界

Ep 12 告别之夜

EP.01

几位老师关于书屋名字的讨论,很喜欢一开始西川老师提到的“转念书屋”,很禅意;但后来余华老师说的“分界书屋”,直接用了岛的名字,细品却让人有一种走进了一间书店就如同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喜欢余华老师这段关于“多元化视角”的观点

苏童老师的这段话也是我对阅读的看法,虽然忙碌是人生的常态,但是哪怕有那么一秒钟的时间是可以抽离现实而让自己沉浸在书籍所建构起的理想国中,也是值得的。

“哪怕看三页,哪怕看十页,那都是一种姿态,分界的姿态。”

节目里也谈到了作家们对于“阅读的好处”这个很大很终极意义的问题。

读书让人认识自己、认识自我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我们可以尽可能地了解他者,了解那些我们不曾经历的事和不曾有过的情感。

ps.节目里的一些空镜也很美~

以及,本集提到/出现的一些作家和书📖

看完第一集,私心觉得三位作家里面,余华老师是一如既往的有趣;而苏童老师,他应该是那种很细腻、温柔的人(联想到之前在现当代文学课上,授课的教授说他们每次去开文学会议,苏童老师都是“妇女之友”般的存在哈哈哈~);西川老师很哲思,观点掷地有声、有力量感。

———————

EP.02 「耕种·丰收」

这一期的核心人物是《收获》的主编程永新老师,几位作家和他们的朋友围绕探讨的主题也是自己与《收获》的故事、作家与编辑的关系、对巴金先生的回忆等等。

✍🏻 关于“编辑的工作是什么”这个问题:

编辑其实就是审美的过程,试着去理解作家、读懂作品中的思想,并给出自己的审美反思。

✍🏻 如何理解“编辑与作家的关系”:

因为我也刚刚结束了一份出版社编辑的实习工作,虽然常常觉得这份实习工作和自己理想中的“编辑”工作不太一样,很多时候作为一个初级编辑能做的也只是对一些细节的修改,做久了甚至会觉得繁琐、无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审阅的过程中,编辑好像也在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者是编辑的老师,编辑也给了作者启迪。

借用苏童老师的话,“抹去宝石上的灰尘,这就是编辑的意义。”

✍🏻 后面程永新老师讲了《收获》的一个老传统——作家们的签名都是亲手签的,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需要将作家们的签名撕下来贴在稿子上,然后再拿去印刷。

“文学也是人学”,于细节处也能品悟到那群人对于文学的匠心与热爱。

✍🏻 巴老,像一棵大树,为年轻的作家们提供荫蔽。

怀念巴老

✍🏻 文学创作就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势

📽 本期ending:时代是最好的编辑,读者是最好的编辑。那就希望能有更多反映这个时代的真实的华语文学作品吧~

📖本期书单(因为这期涉及了很多发表在《收获》上的作品,所以只记录了嘉宾们重点介绍的)

🏝🌊and本期喜欢的一些空镜

二刷的时候突然发现片头部分,拍三位老师的镜头好有电影画面感!

————————

EP.03 「彼此的背影」

好喜欢本期节目的氛围呀!没有什么是比看几位中国当代文学家一起聊天更有趣的事儿了~

✍🏻 西川老师,洒脱而又极富观察力的诗人,在海边散步时吟咏大海的诗句这段真的太有魅力了!

在海边思考,然后任想象天马行空

✍🏻 叶兆言老师回忆与马原老师相识的往事,谈先锋文学与先锋作家。

“先锋是一种姿态,写作是一种孤独”,叶老师说的真好❤️

✍🏻 余华老师的“小得意”,好可爱哈哈哈!怎么会有学生不喜欢余华老师呢!!

btw,看节目里余华老师和苏童老师“斗嘴”,觉得作家们在某种程度上真的一直都保持着一种naive的状态,所以他们笔下的文字与故事才会永远那么真诚,永远给人以启迪。

📝 只要你迈过文学的门槛,你就是作家。(羡慕所有迈过这个门槛的人)

📖本期书单⬇️

—————————-

EP.04 「生活有心·文学有趣」

本期迎来了祝勇老师做客~嘉宾越来越多了,大家聊的话题也更多元更有意思了!

✍🏻 西川老师《把羊群赶下大海》

感觉西川老师真的非常“诗人”,上期消失了一整期,还以为老师是有什么工作安排暂时缺席了呢,结果是去海边“自由行”了😂自由、洒脱、敏锐,一位诗人理想的写照。

✍🏻 祝勇老师的这个观点很有意思,看展也相当于一次阅读。私以为,展览就像是一本立体的、有色彩的书,而看展的人就像是亲身走进了书里的世界,可以沉浸式地去理解和感受。

✍🏻 “纯文学”与“类型文学”是本期的一个重点探讨话题。叶兆言老师关于这个大问题的很多观点都很值得细细品悟:

文学是大众的,所以我也从来不觉得“阅读”是一件“高门槛”的事情。能造成区别的,只不过是每个作家笔法的深度,以及每个读者的鉴赏能力。
这个比喻太妙了!明白了好的作家都是善喻的。
文学,是充满人间烟火的花园。

🥳 ps.余华老师烤串那part太好笑了哈哈哈哈!

🏝本期ending:

📖 第四期书单:

————————————

EP.05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 程永新老师:散文的灵魂是自由。

✍🏻 余华老师谈鲁迅:

想到了大学现当代文学的课上,老师让我们首先去阅读的鲁迅的作品,就是《野草》和《热风》。前段时间回顾了鲁迅先生的一些杂文,渐渐懂得了老师课上说的,“人越到中年越会喜欢鲁迅”。虽然还没有到老师口中的“中年”,但是也会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先生的为人为文体悟渐深。

用“吵架”来形容鲁迅先生的文章,精妙!

✍🏻 苏童老师:读者的“期待值”问题

确实如此,所以越是知名作家、畅销作家越会面对“瓶颈期”这个问题吧,因为读者永远对他们的新故事有期待,要求也更高。
讀者與作家之間有看不見的契約,正是這份「契約精神」讓文學作品接續傳遞。

🏝 几位老师骑车出去找场地的画面,突然让人觉得他们很少年~

🌊 西川老师,每一集都是那么独特的存在!本期最喜欢西川老师在诗社和着打击乐的节奏即兴朗诵《秋兴八首》那部分,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惊喜!也能看出来老师在很用心地发掘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 本期书单:

本期ending📸

去阅读,去跨越边界(😂好像还call back了豆瓣今年年度书单的主题:始于极限,去往可能)

———————————

EP.06「詩意地棲居」

Prelude🎷

人与所处的世界之间是有诗意的🌠

好喜欢本期节目啊~欧阳江河老师莫名很有综艺感,出场便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和同为诗人的西川老师互称“老西川”“老江河”真的很可爱哈哈!

如果说诗人西川是敏锐而不失新潮的,那欧阳江河老师给人的感觉则是外放而豪爽的,都是诗人的真实写照。

✍🏻 朗诵会·苏童《给陌生人写信》选段

“我一直相信这样的说法,所谓作家,就是那些给陌生人写信的人。

陌生人地址不详,所以,终其一生,一个作家要发出无数地址不详的信件。这些信件命运各异,大多数信件投入漫长的黑暗中,或者安放在图书馆灰尘蒙蒙的角落里,只有少数信件是幸运的,它们犹如流浪猫找到了动物保护组织,犹如蜡烛手电筒煤油灯等到了全城停电的时刻,犹如灰姑娘遇到了王子,它们找到了最完美的收信人。

一个陌生人打开另一个陌生人的信件,并且怀着好奇之心读完信件,从此记住写信人的名字,这其实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作家与他的读者相遇了。”

喜欢苏童老师散文的笔触,加上老师朗诵的时候也是娓娓道来的感觉,很像用声音在写作。

✍🏻 苏童老师的这篇《雨和瓦》也很有感觉~

✍🏻 西川老师创作的古体诗,太有古代大诗人的风范了!

“坡翁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听老师朗诵这句诗的时候会萌生一种感动。

✍🏻 关于阅读诗歌的意义,概括地很美

✍🏻 “诗歌和人人都有关系”

✍🏻 西川老师“虽然没有很多人听我们朗诵,但我们实际上也是在朗诵给岩石、大海和风听”,好浪漫的形容!

✍🏻 欧阳江河老师关于“诗人的时间观”这段论述,有一种灵魂升华之感:

今人与古人同在,很哲学,阔达的宇宙观。

🌊 本期ending的西川老师~潇洒

📸 诗歌和大海,美好的空镜

📖 本期是西川老师的诗歌书单

----------------------------------

EP.07

本期貌似没有片头的小标题,但我感觉本期主要就是讲“故乡”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的,就像片尾所讲,“家园,永远是写作出发的地方”

✍ 欧阳江河老师评《山海经》:

我们在古老的文字中、在肆意的想象与严谨的描摹中找寻对于故乡的回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古老的典籍也承载了我们民族的血脉。

✍ 旅行,也是一种写作~

喜欢江河老师这个观点欸!这也是我每次旅行的感受,见到触动自己的景色或是人文时,不一定会将其记录下来或是分享到社交媒体,但这种“感受力”一定会转化为日后生活中的一种“推动力”

✍ 西川老师关于“鲁迅在写作中对于故乡的态度”的观点:

作家们对待故乡的态度好像都很复杂,里面掺杂了种种诸如对时代、人性之类的思考吧

✍ 苏童:“鲁迅的作品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和自省能力。”

✍ 关于nostalgia和中文“乡愁”的异同比较

所谓“感发”,写作是一种“有感而发”

📽 关于余·圣地亚哥·华老师的有趣一幕~

帅气的文学家hhh

⛴ 本期喜欢的一些空镜配文:

🎈 本期ending: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本期书单

PS. 第七期主要是聚焦乡土文学的,突然间有点好奇后面几期会不会有几位老师探讨女性文学的部分呢~

----------------------------------

EP.08 「成长的压舱石」

本期迎来了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老师的做客,还有一群在上小学的小朋友们和黄老师一起聊天~看下来的最大感受就是,现在的小朋友们真是太早慧了吧!

✍ 对儿童文学写作的态度:

喜欢“纯美”这个形容词

✍ 关于“儿童为什么要阅读”:

阅读给予幼时的我们更广的视野、更多的勇气

✍ Ending中,黄老师讲的这段话真的很让人共情

虽然已经过了“儿童”的年纪,但是对于每个年龄段的读者来说,文字中的世界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种可能性,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有底气、有动力去追求自己喜欢的、想要的种种,最终成为更加理想的自我。

💡 一个小插曲——论当西川老师加入对话,整个气氛有多好笑😂

西川老师真是拥有有趣的灵魂哈哈哈

📕 本期书单:

----------------------------------

EP.09

本期的主题是关于“摄影”与“文学”的,同时也迎来了肖全老师的做客~其实整期节目看下来,肖全老师给我的反差感还是挺强的,因为老师初到书屋的气质给人的感觉应该是那种很不羁、很潇洒的摄影家,但是不论是和几位作家的聊天,还是后面一起去山上看摄影作品展、给作家们拍照,肖全老师说起话来却是“慢条斯理”的,甚至还会让人觉得他有些内敛。这种形象与性格上的反差感还是蛮有意思的。

✍🏻 西川老师关于肖全《我们这一代》摄影集的评价:

那一代艺术家/学者,并不仅仅作为个体的影像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集体,造成了我们的文化现实和文化逻辑”

✍🏻 本期节目的高潮当属肖全老师带作家们上山看“影展”,画面中老师们年轻时代的样子青涩、纯真、潇洒、酷,又带着独属于过去那些流逝了的岁月的淡淡的哀愁…

不过黄蓓佳老师在结尾的发言,其实算是对这种时光易逝、青春难在的开解吧——“比起过去的照片中的这群人,我还是更喜欢他们现在的状态”。

✍🏻 黄蓓佳老师关于“摄影”的观点:

“它抓获了什么样的瞬间,也是需要摄影师一霎那之间,他对人生的穿透”。作为一个平时也喜欢拿着单反到处拍拍的业余摄影爱好者,黄老师的这句话确实给了我们看待摄影的一个新视角。那些定格在取景器里的瞬间,或许也是有生命的存在,它不仅承载着被拍摄者那一秒钟的情态,更是摄影师对于数载过往人生感悟的书写,是他对人生的参透。

✍🏻 西川老师关于“摄影”与“文学”的类比,很贴切:

🎥 本期ending:

有点想找来《我们这一代》看看了

📖 本期书单:

1⃣️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琴声如诉》

2⃣️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3⃣️ 卡尔·桑德堡《林肯传》

4⃣️ 肖全《我们这一代》

----------------------------------

EP.10 「大海·岩石·文学·电影」

本期节目惬意、轻松,又不失浪漫。超级喜欢悬崖放映这个idea和老师们坐在崖壁前的躺椅上聊文学聊电影时候的艺术氛围!

✍🏻 本期余华老师幽默点好多!记录一个“老友互损”time哈哈哈:

前情提要:苏童老师说当年《大红灯笼高高挂》上映之后,有一个新加坡人打越洋电话到苏童老师的出版社来,想和他共同开发电影里给颂莲用的那个“敲脚神器”,苏童没答应,然后现在后悔了,觉得自己错失了商机。余华老师be like⬆️

(后面其实还有房琪问余华老师“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适合改编成电影”,老师答“三流文学作品”哈哈哈哈哈)

✍🏻 本期最喜欢的画面——悬崖放映,不论是岩石、海浪,还是天边的明月,都有一种阔达的时空感

一种“登峰造极”的对比

✍🏻 苏童老师:书籍与电影,文字与画面

文学与电影,是一种“喜悦的相逢”

🎬 文学送给电影电视,电影电视送给文学

其实本期节目里还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小说作品,原创的影视作品似乎越来越少。但是老师们的观点我也很认同,文学其实与影视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既需要好的影视作品作为载体让文学抵达更远的境地,也需要更多的原创影视文本,来形成华语文学更加完整的体系。

📖/🎞 本期书单及其改编的电影作品:

* 《活着》

*《蒂凡尼的早餐》

----------------------------------

EP.11 「文学无界」

本期的主题是“世界文学”,不论是前面三位老师对于外国文学“足球队”的编排,还是后面对博尔赫斯、莎士比亚等外国文学名家的讨论、对“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现象的交流都很精彩!

⚽️ 外国文学足球442阵型的书单(ps 房琪提的这个idea好有意思哈哈哈,余华和苏童老师也是真·懂足球🤣

✍🏻 关于博尔赫斯,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学交流:

博尔赫斯的遗言,是将《诗人》这本书送给一位“从远方来的说着奇怪语言的人”。他写过《长城》,但却从没到过遥远的东方、古老的中国;在21世纪的今天,诗人西川——一个从长城脚下来的人,终于成为了这本书新的主人,实现了博尔赫斯的心愿。

是纪念、是缘分,更是文学的誓约与传承。

✍🏻 提到莎士比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大概每个人都能在莎翁的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体悟。

“自由的无向度”

✍🏻 文学是无国界的吗?

“世界文学专门指的是被翻译的文学”

🌏 本期ending:

文学,可以是无国界的

📖 本期书单:

* 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

*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 卡夫卡 《城堡》

*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 但丁《神曲》(田德望译/朱维基译/王维克译)

* 歌德 《浮士德》

* 巴尔扎克 《欧也妮·葛朗台》

* 《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

* 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带着鲑鱼去旅行》

----------------------------------

EP.12 第一季的告别之夜

最后一期啦,这期的节奏蛮松散的,没有什么话题性的内容,就是老师们对这一季节目的一些回忆和感想。从个人的视角来看,这一季节目更像是文学的一块“敲门砖”,不管你本身是爱读书的人亦或是不爱读书的人,只要你看进去这个节目了,多多少少都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愿意让书籍和自己相遇~当然也有一些小遗憾的地方,其实是希望能够听到一些更哲思更深层的东西的,以及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元的文学话题的……不过也许遗憾更是一种美,这样才会期待第二季吧。

记录了一些本期内容中喜欢的表达💡

✍🏻 阅读是对话的重要渠道:

读书是一种对话的过程,与过去、与现在、与未来。精神世界或许只有在对话与交流中才会更加丰盈。

✍🏻 在点点星光中阅读远方人的来信:

很喜欢一封来信中的这样一句表述,过于真实了……或许正因如此,阅读才是奢侈的吧

✍🏻 房琪的告别语:

阅读,让我们遇见“人类群星闪耀时”

📖 最后一期的书单:

* 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史新编》

* 罗素《西方哲学史》

* 鲁迅《鲁迅书信》

* 保罗·约翰逊《摩登时代:从1920年代到1990年代的世界》

🔮 最后的一些小感想:

其实早在我还没看最后一期的时候,就在一个媒体平台上刷到了分界书屋在录完这个节目之后就变成了苏童老师口中的“废屋”,除了唏嘘之外,更感受到了一档纪录节目之外的、真实世界的一种抽离之感。也许想要推广全民阅读、普及文学的理想是极其美好而浪漫的,但也不得不说我们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所以在真正的“推广‘这条路上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吧……

最后的最后,感谢每一个点进这条影评、并且看到这里的你🌹——from 一个热爱文学的文学专业学生

Ending.

 3 ) 你还有一些“影子哥们儿”

一些没止住眼泪的点:

1 凉风习习。同坐一桌吃饭时,余华说“我真是太愚蠢了,信件烧了”。

2 惊涛拍岸。

余华、西川、苏童、肖全、黄蓓佳他们在拍照时,余华说“铁生没了”,脑子里就跳出了那句“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高一学《我与地坛》,一位同学读完说“他好苦”。

3 岩石,海风旁。

西川嚎出“坡翁诫我也”,天边起了风。灰白的发想起了杜甫“卷我屋上三重茅“。苏轼、李白、杜甫、韩偓、西尔维亚·普拉斯,感受到了世界线交汇时的浑涵光芒。

苏童《雨和瓦》“现在我已不记得那件衬衣的去向了,我母亲也早已去世多年。但是二十年前的一场暴雨使我对雨水情有独钟,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 ;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

4 你还有一些“影子哥们儿”。

2023.1.16最后一课“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盼来年。

 4 ) 你所能想到有关读书的,都在这里

海风轻拂,白浪沙滩,一个岛上的书屋,一张面朝大海的书桌,一条慵懒自在的狗,几位当代大作家重聚在一起,聊着有关书的一切。这就是最近大火的慢综艺——《我在岛屿读书》,名字质朴,却是真正的向往的生活。豆瓣评分9.0,没有所谓的明星,却拉高了无下限综艺的上限,重新定义了圈粉。

他们是谁?苏童代表作《妻妾成群》,后改编为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一年,他26岁;西川是一个诗人,与海子、骆一禾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余华无需多说,自嘲靠从未停止再版的《活着》而“活着”,作家里最会讲段子的。

一个话痨,一个沉默,一个连接二者,语不惊人死不休。走出文字,他们像一道光射出,有人惊讶于他们还活着,我更惊叹于他们熠熠生辉地活着。苏童说观众了解真实的他们后,可能有一种“喜悦的崩溃”,有生之年看当代最伟大的思想碰撞,一种近乎于崩溃的喜悦更为贴切。你所能想到有关读书的,都在这里。

1.为什么要阅读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音频和短视频盛行,“阅读”似乎变得唾手可得,经常会有几分钟读完一本书的错觉。实际上,真正与作者深入交流的寥寥,燃情解说后是巨大的虚空感。

三位大作家呼吁,还是要沉下心来去阅读。苏童说读书会让你了解他人、探索自我,给你塑造精神的能量。一生读很多书,老了才不会后悔,记忆会比别人深刻而丰富。于西川而言,阅读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部分,他说自己肯定被阅读塑造了。余华正视“生有崖”,但书无涯,阅读让他跨越看不见的边界,进入到另外一个对话关系,读者的身份更指引他写作。人很容易沦陷在自我里,而阅读可以把自己打开。

在给书屋起名字时,余华建议要把生活分出两部分,一部分一定是精神生活。苏童告诉我们要从嘈杂、忙生活中挣脱出来,走到界限之内看到海,捧起书就是一种姿态。我认为这是关于阅读最好的答案,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只要去做就好了。

2. 大作家亲自治愈你的阅读焦虑

容易焦虑是当代人的一个标志,紧随其后就是做事情思想前后,对待阅读这件事亦是如此:没时间什么怎么办?没有一个安静的阅读空间怎么办?读不懂怎么办?就想读轻松的言情小说怎么办?

余华坦白自己刚开始读书,是出于写作的目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读着读着,阅读和写作都没有功力了。所以不要太在意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没那么重要。他又提到海明威那句书在哪里,书房就在哪里,和毛姆“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所异曲同工,所以空间也并不重要。余华搬过很多次家,书搬过去,家基本就搬好了。

苏童年轻时读不了《白鲸》,觉得文字臃肿,上了年纪再读却读出了臃肿中的质感;余华35岁因为工作才真正接触鲁迅,一下子被击中,以前并无太多感受;西川认为自己被读不懂的东西打开,并培养了他对文化的好奇。所以不要着急,经典是你20岁时拒绝,50岁就会接受并赞美的。很赞同余华的与好书相遇是一种缘分的说法,读不懂,只是缘分不到。

主持人房琪代表了广泛的一类年轻人,喜欢读言情小说,觉得经典沉重不忍下咽。大作家们首先觉得这并不羞耻,但并没有鼓励“就这样吧,挺好”,还是劝说要与经典相遇,苏童一针见血:让你能走5米的书,和让你能走50米的托尔斯泰终归是不同的,感受的是不一样的召唤。

3.余华还是那个可爱的老头

三个人里,论知名度非余华莫属。除了他的文字,近年来,“我们家已经没有阑尾了”,“努力写小说,就是为过上一种不被闹钟吵醒的生活”,这些采访片段广为流传,让人了解到了灵魂异常有趣的余华。

《我在岛屿读书》中,他一出现,穿着扎眼的花裤衩、还点缀着时尚元素——apple watch,在风中凌乱的花白头发、老态的走路姿势,丝毫掩盖不住他扑面而来的才华和幽默。没有很多文字工作者厚重而带有磁性的声音,他一张嘴,像极了大马路上被拉住、和你聊天的朋友。渐渐地,聊的内容越来越吸引你,声音也随即变得可爱起来。

读邀请信后,他露出狡黠一笑:我不知道最终会在岛上发生什么。拿着年轻时的照片,眯缝着老花眼,打趣自己比苏童帅,还不忘加一句:在照片里。给书屋起名字,他觉得叫转念不合适,别人进门年头一转,就出去了。余华还是那个可爱的老头,过去、现在、将来都给我快乐的人,他能一把剪掉你所有杂乱的烦恼。

4.提供了最好的书单

书单风近来很受欢迎,但仅仅甩出一个list,毫无理由、不说来源,总显得苍白又不真诚。这部综艺里,每位作家都提倡读经典,不经意间,仅一两句话就能唤起去读某本经典的冲动,与之而来的,还有沧海变桑田般的厚重感。他们这些不经意的言语,总像在用什么敲击着你:不读?那损失大啦!

西川一进门误将沈从文的《生活不必慌慌张张》,读成《慌慌张张不必生活》,一下子便有了诗意,你不想读读?苏童大学时在唯一的水房灯光下,披着棉袄,如痴如醉地看《麦田的守望者》,你不想读读?余华说以后看到湘西就等同于沈从文,它会引领你喜欢上这类文学,《湘西散记》你不想读读?苏童说《老人与海》对每个年龄段的启发都会不同,但都会超越预期,你不想读读?他又提到在农村见到路遥,像灯油一样熬着,皮肤和土地一样黄,由此写就了旷世之作《平凡的世界》,你不想读读?西川认为《全唐诗》不只有诗歌,更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立体的文明,你不想读读?余华直呼鲁迅一两句话就能把人的精神状态写出,“这家伙简直太牛了”,你不想读读?

每一本,我都想。

5. 细碎的感动

西川出场时哼着英文歌走向书屋,拿起架子上U2的CD,他有感而发:阅读不仅有书,还有画和音乐。然后大谈鲍勃·迪伦、莱昂纳多·科恩。看到窗外海面上的游船,他凝神:说不定那船上有一读书人。诗人变老了,底色依然是浪漫。

三个人本就丰盈而生动了,彼此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还为我们大开眼界,畅谈着与作家老友们不为人知的过往。史铁生是他们中谈论较多的一个。原来苏童经常在作家聚会中扮演人肉搬运工的角色,他背过叶兆言、背过史铁生,他感受着他的体温,觉得在背着文学圣洁的灵魂。史铁生给余华写信,欣喜地告诉他自己分了四居室、装了电话,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对这位老友的印象很一致:从来不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对世界没有恶意,始终在赞扬。就像他的文字一样,虽感伤,但真挚。苏童形容:“我很爱他,也很可惜”。

后面几期还有令人期待的程永新、叶兆言、马原、祝勇、欧阳江河等,这些曾是(现在依然)华语文坛中流砥柱般的存在,没有作秀式的表演、精致的妆容、优越的炫耀、文人相轻,有的只是松弛与洒脱,还有细碎的感动,如金子一样闪耀。

很喜欢苏童在节目开头面朝大海时说的:“春暖花开倒也不必,秋雨萧瑟也是美的”。所以,“鬓微霜,又何妨”,几位老者依旧可以“西北望,射天狼”。

 5 ) 记几点浅薄的小想法

文化类节目都是难得而珍贵的,国内不缺五花八门的娱乐,但文化类综艺着实不多,能真正出圈的就更少了。不确定这档节目的初衷和目标受众定位是什么,虽说文化阅读受众相对于大众娱乐受众可能真的少了许多,但正是因为大众基础的不够,个人理想化地觉得,很多时候文化节目的意义在于从内容上让更多潜在受众去够一够,被吸引着达到兴趣的转变和文化态度的质变,真正吸引人的东西在于“被引领”,而不是“被迎合”。

节目看完八期,几个作家老友一起聊文学是件有趣的事,但总感觉还不够有趣,我想应该不是这几位作家说不出有趣的事和话,而是内容策划还是太浅表了,信息少了点,格局小了点,思维局限了点,有点流水账,缺乏厚度和质感。

几个粗糙的小想法

1、每期的主题和思考,增加话题容量

作家们聊天,也不能是没有章法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显得节奏散乱,观众思维懈怠甚至慵懒起来,毕竟是做文化节目不是真人观察,需要有一些主题和提纲脉络,目前节目一集55分钟,感觉真正有信息量的不超过20分钟,多制作一些话题、发想、疑问、思考,让作家们输出一些观点,分享自己阅读创作轶事、感悟、方法,会很受益,加上自由发挥的插科打诨,有趣又营养

2、用作品与生活结合,扩展话题现实联想

叶兆言在节目里分享的一段话我再赞同不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期,大概是说文学本身就是要求通俗的,文学是面对大众的东西,从古文,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因为俗,文学才有了地位,俗是件好事,大雅就是俗,而纯文学是一个被制造出来的词,纯文学就像酒精和糖精,没有意思。

如果增加话题容量可以让受众收获营养,那扩展话题现实联想则可能让受众产生共鸣,让文学走进普通读者,真正完成“俗”化。目前的节目我感觉自己只是一个观看者,并不怎么能代入,只有余华在讲到自己35岁才遇见鲁迅,有一种感同身受。经典文学里的人和事,放到任何时代都有它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与不同时代人的个性、生活,以及社会话题结合,给读者自身以借鉴、启示、慰藉

3、阅读领域和思考角度更加多元一些

阅读不光是文学诗歌,还有历史、政治、经济、心理、哲学、情感、教育、科普、工具等等,让不同领域的嘉宾,甚至不一定是作者,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打个比方,让罗翔和余华聊看同一本书的感想,聊自己写作的方式,他们的思想角度或许会很不一样,打破次元壁,应该也会很有看点,同时交叉延展了受众群

4、不同性别和年龄层作家的碰撞

女性作家及作品谈及的缺失,是一种遗憾,希望增加女性作家视角,以及年轻作家、类型作家,多元化的分享、解读、探讨、辩论、碰撞。

最新一期黄蓓佳的儿童文学,我原以为自己是没多大兴趣的,事实上聊到了一些我以前并没有细想的点,黄蓓佳说让孩子读什么书,要选择比TA现有的年龄认知稍微高一些的作品,去够一够,就算暂时读不大懂也没关系,心里会有一个印象,我想这是成长的意义和教育的方法,这对孩子和成人是同样有意义的,成长和教育是终身的。我30多岁第二次读《孔乙己》,也发现学生时代并没有读懂,是两次完全不同的认识,这种在不同年龄从同一件事上体会不同认知的感受,其实是蛮奇妙的,对我感觉像是一种个人成长的满足和只属于自己内心的“进阶的虚荣”。

5、主持人和定位

有没有主持人,设置一个什么样的“主持人”,会影响整个节目的风格走向,作家们能写作能表达,但控场不是他们的领域。

这个节目的定位目前从实际观感上看其实是比较模糊的,说是阅读类节目,其实也只是每期推荐了几本书,聊天聊到书籍相关的内容也并不多,说是户外作家综艺,他们也蛮闲的没安排什么具体活动,对于作家本人的展现也并不多,说是语言类文化节目,聊天谈话也没有章法,信息量不够。

总之观感就像是看一段一段散碎的短视频素材,又像是几个人闲散地游荡采风,缺乏厚度和力度,看完难以留下什么核心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不是今日头条基因里的短视频思维所致,且看后四期。

房琪不算是主持人,目前看只是一个媒介的功能,必要时串下节目过场,偶尔抛出的问题在我看来都像是临时发挥,所以显得很随意,第一期在她和作家们聊现在年轻人都看什么书时,我原以为是要开始走向和当代年轻人探讨思考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为什么读书、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读书的本质意义之类的,结果并没有后续。

仅记录个人的小想法,这是一档有意义的好节目,但只怕如果内容质感不够,节目就会变成一个“推书的”(没有说推书不好的意思),但若仅仅是推书,又何必做一档节目呢。

 6 ) 她已经是这个时代很优秀的年轻人了

房琪是年轻人的代表。与不同时代的人交流,更反应出我们新一代的教育该是什么样。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小时候读的书就是青春疼痛文学,这是这个时代的洪流导致的,房琪已经是很优秀的案例。

“我从来不觉得小时候读一些像桐华,郭敬明,韩寒之类的青春疼痛文学有什么可丢人的。”

小孩子大多不具备鉴赏文字的能力,我们那时候书店和报刊亭里摆着的畅销书就是青春文学,所以经常进入视线的、能买来看的书也大部分是那些。

如果说,当时报刊亭里摆着的畅销书不是青春文学,而是很多经典文学:中国文学经典、外国文学经典……那么我们这代人长大后,应该不会只能写出那些歌咏青春的“治愈系”文案,思考也会更深刻一些了。

 短评

评论区对房琪的宽容度,或许也是文学的宽容度之一斑。当然,文学抑或读书需不需要这种宽容是另外一说。又当然,上面关于宽容的话题有无讨论的必要呢?而我们的文学世界正处于锐利时代还是宽容时代?最后,如果把这节目当一部小说(诗小说),那房琪为何存在?怎样的存在?

8分钟前
  • 不寻
  • 力荐

主持人说,读青春文学郭敬明等等不感觉羞耻,我想说,我们可以不羞耻读过郭敬明,甚至大冰,你完全可以不羞耻的说出自己读过,但是经历了真正的文学之后,接受了经典之后,接受了人生之后,你还喜欢那种东西,这就应该感觉羞耻。阅读,艺术,音乐,文学,电影,绘画,所有所有,除了我们都将经历死亡是平等的其它都不平等,都有高下。老师们说阅读没有高下之分,是因为政治正确,其实我们都知道阅读有高下之分。广泛的阅读,但是不代表广泛的喜爱。博爱就是另一种没有品味,理解,接受,也不代表喜爱。

11分钟前
  • 尹圩肆
  • 力荐

我真的很想打五分,但每次房琪一开口,我就恨不能打低分。请问这个人物设定真的是有必要的吗?几位常驻的老师,和陆续来做客的老师,都让我感受到文化对我浮躁的轻抚,我片刻安定下来。我尤其被西川吸引,他是聒噪画面里的倾听者和思考者,我喜欢这种温和的、不出头的礼貌。

15分钟前
  • 樟树港·没头脑
  • 推荐

请多制作一些这样的文化节目。而不是娱乐节目。

17分钟前
  • 福福
  • 力荐

缺少女性文学者

18分钟前
  • Grace
  • 推荐

第一集看完,朋友们,这才是向往的生活啊!!!就是应该找个更有文学底蕴和节奏更好的主持人。不然聊的太浅了。

22分钟前
  • Clucy
  • 推荐

这才是“向往的生活”,如果播放平台多一些就好了

23分钟前
  • 麻麻麻花辫儿
  • 力荐

主持人有点多余了,感觉她的作用就是打广告的,毕竟太年轻,跟这些大佬级人物根本聊不到一起。第一期说实话没啥看点,就是几个老朋友在一起回忆从前,希望后面能有点具体点的,感觉太零碎了,没有主题。

25分钟前
  • 土豆片栲栳栳
  • 还行

说实话,我更期待铁凝、迟子建、舒婷等女作家的加入。

26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要是没有房琪,并换成一些优秀的中国女性作家就更好了。我觉得女性作家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涌现的机会太少了,应该让她们出来展现不一样的视角观点,碰撞出绚烂的文学之花。

28分钟前
  • 朱迪思
  • 推荐

名字都是抄我在岛屿写作的……台湾那部纪录片影响深远,但流传不多,光学名字没用,学学人家对待作家对待文学的态度吧。。。顺便推荐下张同道的《文学的故乡》,那起码是认真做记录的态度。

33分钟前
  • 微微照
  • 很差

能听他们谈文学往事,真是惬意。西川话最少,苏童最实在,余华努力当段子手,又有着对世界的悲悯和洞察。唯独房琪不太合适,因为她所知道的文学知识实在是太匮乏了,只能做一个花瓶点缀作用。

38分钟前
  • bird
  • 推荐

都挺好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选房琪。应该让我来的。

39分钟前
  • 左翼富婆
  • 力荐

“巴金庇荫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的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地级市,每个县级市都有文学刊物的,它的文学那种疆域被拓宽了,就是中国人对人的精神的方方面面的思考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点一点地探索,一点一点往前推进。”《钟山》文学双月刊,《雨花》文学月刊,《花城)文学双月刊,《萌芽》青年原创文学月刊,《读者》《故事会》《古今传奇》《故事大王》看到这里我忍不住落泪。八十年代我永远向往。

41分钟前
  • 有点上头
  • 力荐

余华的花裤衩笑死了!但余华说他35岁和鲁迅相遇也真的棒死了!所以不要因为一朵花没开而错过整个春天,一次没有长成并不代表永远不会长成。给书店起名字那里我和余华老师想到一起去了耶~西川是这个时代的诗人,之前看过他的《跟着唐诗去旅行》,后来在b站看到一个半个小时的短片,叫《山水之上》,引导人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苏童老师很话唠,思维很活跃,看到走出书本的作家,很可爱!期待后续……

44分钟前
  • 白茶
  • 力荐

为一帮作家搞个真人秀怎么到现在才有人想起来干这事儿???

45分钟前
  • TokyoCold
  • 力荐

综艺节目的下限也许很低很低,但总有一些节目在拉高国产综艺的上限。这正是我们国家经久不衰的文化带来的最大益处。

47分钟前
  • 火火
  • 力荐

西川可能是我最喜欢的银幕诗人,我喜欢他身上的那种带点笨拙的真诚,真诚永远是最打动人的。

50分钟前
  • 世界呢分钟
  • 推荐

没有主持人会更好。

55分钟前
  • 透明河流
  • 推荐

很好,但是有点遗憾,应该让大家再了解了解中国的女性作家,而不是选一个没有什么阅读量的女主持,导致聊得很浅。但他们在一起我就觉得很好了,希望再多一点这种节目。

56分钟前
  • 世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