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莫扎特

剧情片法国2010

主演:米开朗琪罗·勒孔特,弗洛朗 莫特,梅丽莎·玛斯,迪亚娜·达西妮,Maeva Méline,Solal,Merwan Rim

导演:奥利维埃·达昂

播放地址

 剧照

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1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2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3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4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5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6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13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14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15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16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17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18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19摇滚莫扎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19:44

详细剧情

莫扎特(米开朗琪罗·勒孔特 Mikelangelo Loconte 饰)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长大后,他和同为音乐家的父亲一起为教皇工作。新上任的统治者是一个毫无情趣,性格异常古板的男人,这让向来自由不羁的莫扎特感到难以忍受。20岁那一年,莫扎特和母亲一起离开了故乡萨尔斯堡,前往欧洲另谋生路。  然而,莫扎特的出格和放纵让所有人都不愿意雇佣他,向他投怀送抱的阿洛伊西亚(梅丽莎·玛斯 Melissa Mars 饰)也不过是想接着他的名气向上攀爬而已。在巴黎,莫扎特的母亲去世了,事业爱情双双失败的音乐家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家乡。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等待着出人头地的机会。

 长篇影评

 1 ) 无论是“摇滚”还是“莫扎特”,无论是“音乐”还是“剧”,都…

摇滚的精神内核是反叛、思想解放,但不是一直嗷嗷狂笑狂叫再三强调自己“桀骜不驯”“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就是一个令人崇敬的反叛者。借用电影经常使用的“人物弧光”概念,莫扎特的弧光没有完成,整个人物神经质,闹腾,尽管一直在说自己桀骜不驯,动不动发出不受控制似的冷笑,很难揣测到他做选择的合理动机。并且为了“成为父亲的骄傲”这件事,挺不反叛挺不摇滚的……不过法国人跟摇滚的起源和发展还是相当八竿子打不着的,我也不觉得他们会真心理解、热爱摇滚,就是只当一个古典当代碰撞的元素吧。

我对莫扎特没有特别多了解,弹过几天钢琴,觉得他的音乐风格还是挺工整的,听说是个神童,年少成名,可能后来开始有点疯魔吧。如果是我,我会讲一个他从懵懂孩童,只是在用自己的天赋完成创作任务,到找到自我,摒弃世俗逐渐坚定自己的故事,但只是我的一点设想,没这样设计,讲别的阶段别的故事也是完全可以的。我觉得这剧的ooc还是前面讲的那样,人物动机完全不可理解,一会儿又疯狂爱上这个女人,一转头因为家信唐突弃爱去了巴黎,家里希望他事业成功有名望,但这好像又和他自己再三强调的桀骜不驯,自己的命运主宰者相当冲突啊…

音乐的风格,想做一个古典和当代的碰撞,挺好的理念。但好像很多细节也没仔细考虑过。蛇蝎女出来唱的那个“一半月亮一半女人”的,就完全突兀了,她后来在宫里受宠了,也是完全唱了个古典,感觉打动了莫扎特也是因为能够演绎出莫扎特的那些“古典作品”…后面也是,一首歌,前面或一前一后古典,中间突然动词卡次一顿土嗨,两种风格碰撞,好歹也各有所代表吧,给我的感觉就是,瞎拼拼得了,high就完事了。无意捧一踩一,但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剧《春之觉醒》,里面就有相似唱段的不同风格,分别代表着少年少女觉醒前的循规蹈矩、戒律清规对少年人思想的残害压迫,和少年们逐渐觉醒、强大起来的自然欲望、自我意识。我觉得这种指代真的不是多高明的做法,更像是基本操作吧。哦对,春醒只是听了原声碟,没有看过剧也没有仔细看歌词,对剧情可能有理解偏差,也可能对剧过于高评价。一般只听过原声带的都会评价过高😂好比预告片剪得总比正片精彩…

舞蹈风格也挺谜的,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兴奋的时候也一群男女如鬼魅一般蹦出来土嗨,痛苦也是土嗨,最后爹去世了,还是从遗体后面蹦出一群鬼魅男女土嗨……反正爹死之后那段吧,如果歌舞上用点心,做一个和之前的风格或者表达形式或者任何反差,都会好很多。那段直接看笑了……

前面说到了一些我对剧本设置的不满,我朋友说,毕竟是音乐剧,也不是严肃话剧,不是电影,大家就是来听歌的。我想,可能也是吧,是我太严格了。她话锋一转,说但这歌儿也没有特别抓耳的。我也觉得有点,摇滚吧这个翻译有点歧义,现在说的“摇滚”基本都是rock吧,一个大筐啥都能装,根源摇滚乐rock n roll只是rock的一个小小的分支,感觉这个剧选取的就是,pop rock?比较大众(平庸)的rock感。只有动词卡次和土嗨的感觉,不过法国人玩摇滚啊……还是那句,我也确实不抱太大期望,只是没想到比期望还有些不及。在门口溜达的时候排队买周边的都快排到剧场外了,没买成场刊,看完觉得也就那样吧,看完跟没看似的,没买就没买了。

以后真是要对“网红”这个概念更加慎重了。

后来看了德扎的简介,觉得可能会喜欢些。可惜只一两年前去过上海,不知何时能看到了。

 2 ) “法扎”新手入坑必懂的那些梗

本文阅读需要8分钟

一朝入坑深似海,欲想回头难上难

回想因为在大学赏析课上看到了《巴黎圣母院》,不仅一脚踏入音乐剧的巨坑,还种下了学习法语这颗草。虽然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繁华热闹,我却更加钟情于强烈诗意的法语音乐剧。

以上选项中那些耳熟能详的音乐剧虽然并没有经常来中国演出,但是感恩万能的互联网,几乎都能找到资源,尤其近几年有不少大神造福百姓,把字幕译“熟”,为音乐剧圈粉入坑提供了便利,更使得众多入坑的伙伴能够无限刷自己所钟爱的剧目,久而久之在坑里就开始流传各种音乐剧的梗(黑话),也就是普通人在弹幕上看到会一脸懵逼的关键词。《摇滚莫扎特》当然也有大量被玩坏的梗,也许这些梗只存在于中国饭圈,当事人(演员)都不知道,却在饭圈里被津津乐道,作为新入坑选手的你想要一起玩耍,就一定要补上这些课,懂梗的你才会在观剧中欣然暗爽,而作为铁饭不仅要老梗新梗都玩弄于鼓掌,更要能掌舵潮流,勇创新梗。

关于《摇滚莫扎特》的不完全数梗

相对于北京及其他各地,上海音乐剧饭饭有更多的优势:在上海能看到的原版引进音乐剧多于北京,并常优先于北京上演,《摇滚莫扎特》也早已在2018年1月就已登陆上海连续演出近一个月。这是一部见证音乐剧粉丝实力的剧:大量的粉丝N刷,更有人在剧院附近租房,连刷24场。每场演出前后都可以看见乌泱泱的粉丝堵sd对喜欢的演员献花投喂求签名合照。

→关键词sd

sd=stage door,演职人员通道

懂了这个梗,演出结束后你可以伙同其他小伙伴:走,堵sd去。

法扎本梗

→关键词“法扎”

即简写的法语版《摇滚莫扎特》,这个梗是为了区别法扎、德扎《莫扎特!》以及英扎《莫扎特传》(Amadeus)等版本,这几种版本并非用不同语言去演绎同一部剧,而是各版本都有自己诠释莫扎特的角度,并且每一版都有大量铁粉。 法扎和德扎都是从莫扎特的生平中采撷最精彩的片段,从莫扎特自身视角出发,叙事并不完整,更突出音乐的重要性,并加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尤其法扎的歌曲非常洗脑,听完常会在脑内单曲循环一整天,英扎则以更注重故事性和戏剧性,从男二萨列里的视角讲述与莫扎特的相遇。感兴趣的伙伴可以三部都刷刷。

法扎 vs 德扎海报

→昵称梗

在《摇滚莫扎特》中各角色被粉丝用昵称代替:

扎/小莫=莫扎特

萨聚聚/大师=萨列里

莫爹/papa=利奥波特

小康=康斯坦斯

阿洛=阿洛伊西娅

当然角色扮演者也有各自的昵称:

→关键词小 米 米的昵称来自于莫扎特的扮演者米开朗基罗·勒孔特(Mikelangelo Loconte),这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音乐剧偶像从36岁开始出演这个角色,36岁正好是莫扎特离世的年纪,莫扎特的生命就这样神奇地在小米身上继续延续。现今45岁的小米已经出演这个角色近十年了,但是在舞台上仍是那个有熊孩子气场软酥萌的少年。

招牌烟熏妆的小米

→关键词苏神

苏神来自Solal,原版莫爹扮演者,可谓是全剧上半场的摇滚担当,全剧开场的第一嗓就直接奠定了莫爹苏神的至尊荣耀地位。莫爹和小莫的一场隔空5D家书,则被赤裸裸燃成了莫爹的个人演唱会~本次巡演卡司表中看到了苏神简直要开心死了。

Solal版莫爹

→关键词老 航 班Laurent BAN的音译,同扮演萨列里,面容不如Flo妖娆,却自信、优雅,唱功扎实嗓音相当稳。也有粉丝认为老航班更符合自己对萨列里角色的幻想。

萨列里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传言因对莫扎特心生嫉妒而害死了他,但在“法扎”里,萨聚聚一副精致的摇滚嗓,在剧中和小莫莫是一对相爱相杀的CP,“出柜神曲”《Le bien qui fait mal》性张力爆表。一曲《杀人交响曲》是萨列里痛苦的巅峰。痛到极致的黑嗓让人难忘。

Laurent BAN版萨列里

粉丝脑洞cp图(出处不详)

→关键词韦伯四姐妹

韦伯家族的四姐妹着实让人心花怒放,不过他们之间姐妹排序也让人稍微头痛一番。老大约瑟芬,老二阿洛伊西娅,老三康斯坦斯,老四索菲阿洛是莫扎特的初恋,而小康却笑到最后成为莫扎特的妻子,两人更在剧中用歌声撕逼。

小康

→细节梗

关键词小 刀 萨聚聚手持的小刀作为歌曲《杀人交响曲》里表达大师内心疯狂自我毁灭欲望的道具而被熟知。几次著名的舞台失误:萨聚聚曾上台忘记带刀,还曾经情绪太激动不小心把刀扔到台下,于是只要其他法剧里有人挥小刀扔小刀 弹幕里就是一片“干嘛把萨聚聚拿在手里”

“干嘛扔萨聚聚”……法扎粉一看到小刀脑海中就会开始播放BGM“杀杀服你”

粉丝脑洞图(出处不详)

→背 后 灵

法剧音乐剧动作设计和编舞盛产在演员背后神出鬼没的背后灵。法扎中就有罗森博格背后暗中观察的大师。

→操 碎 心 的 莫 爹

法语音乐剧中经常出现各种操心的爹,有自家养的好白菜被猪拱的无奈,也有一心爱子却被叛逆熊孩子忤逆的纠结。本剧此情节出现在《J'accuse mon père》一曲。

→计 量 单 位一个法扎价格能雇佣两个德扎(法扎安魂曲黑衣人分两次付给莫扎特共200杜卡特,德扎神秘人一共只付了100杜卡特)。

→钢 琴 裙 子这里算一个知识点,小莫姐姐南妮尔的裙子设计灵感来自于钢琴的黑白琴键,现实中莫爹有7个孩子,却大部分夭折,只剩下姐姐南妮尔和小莫,姐姐的音乐天赋也非常高,但是为了成就小莫嫁给了大自己十五岁的富商,在小莫穷困潦倒的时期给与很多资金上的帮助,剧中姐姐也是在爸爸临终前陪伴左右,是一个甜美可爱心地善良的角色。

(由上到下,从左至右)莫爹、小莫、萨列里、南妮尔、阿洛、小康

→歌曲梗

法扎中每首曲子都被粉丝予以爱的命名,有不少是入坑神曲,从bili弹幕上可以看到粉丝的留言和吼叫

冰棒冰剧照

BimBamBoumTheBNB-MozartL'opéraRock

冰棒歌=法扎《Bim Bam Boum》(Bim Bam的空耳)

J'accuseMonPèreTheAcademyAllstars-MusicFrom:Mozart,L'opéraRock

▲吼叫信/3D家书=法扎《J'accuse mon père》(哈利波特魔法信梗)

SixpiedssousterreVariousArtists-MozartL'operaRock(CompleteRecording)

▲撕逼曲=法扎《Six pieds sous terre》(韦伯姐妹撕逼曲)

JedorssurdesrosesVariousArtists-MozartL'operaRock(CompleteRecording)

▲玫瑰曲/睡玫瑰=法扎《Je dors sur des roses》(我在玫瑰中沉睡)

LebienquifaitmalVariousArtists-MozartL'operaRock(CompleteRecording)

▲甜痛/出柜曲=法扎《Le bien qui fait mal》(歌词和编舞极其sm意味)

L'assasymphonieVariousArtists-MozartL'operaRock(CompleteRecording)

▲杀杀服你=法扎《L'assasymphonie》(法语L'assasymphonie的空耳)

官摄弹幕满屏的土拨鼠叫

victimedemavictoireTheBNB-MozartL'opéraRock

▲v氪吐蛙=法扎《Victime de ma victoire》(法语victoire的空耳,开头第一句听起来很像“这么快呀野驴~”hhhhhh)

VivreàencreverVariousArtists-MozartL'operaRock(CompleteRecording)

▲活到爆=法扎《Vivre à en crever》(如果不免一死,不如纵情生活)

你还知道什么关于法扎的梗,欢迎在文末留言

以上部分资料参考于知乎及豆瓣,

图片视频音乐均来自网络,因找不到出处,如有侵权请指正

整理编辑:抓抓

欢迎关注“一起去看戏”豆瓣,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微博账号

 3 ) 小小的观后感

真的是炒鸡好看了这部剧!

从朋友圈被同学安利过来到刚刚在b站看完真的说是一路惊喜!有兴趣的戳av10817647

爱上整部剧的所有音乐!(网易云和QQ的歌单全部收藏➕喜爱)从一开始的【挑战陈规】到“撕逼之歌”、【纹我】、“出柜之歌”、“莫爹的咆哮信”......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新的surprise!!!❤️

表白丑夜和小莫的吻,罗雷伯格可爱搞笑的每一次出场,小莫小康的爱情,严肃可爱刀子嘴 豆腐心的莫爹,出场满分的阿洛,纠结的萨聚聚......

很感谢给我安利这部剧的旁友了!!!

 4 ) 为什么反派更迷人?

零基础来看这部剧的。所以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前置好感度在里面,简单评价下路人眼中的感受。

开场,一个小提琴手从台下走上台,由古典转入流行基调。奠定了本剧古典融合流行的主风格。莫扎特每次一出现,都会伴随台下少女的欢呼,与台上“女粉丝”的左拥右抱形成了有趣的呼应,感觉是一个行走在古代的艺人的感觉。莫扎特的形象也被特别设计成了摇滚乐手,画眼影,红或紫的衣服,偏于视觉系妖娆风格的那种,让莫扎特少了古典的疏远,多了现代的嬉皮和张狂。我不了解史上真正的莫扎特是怎么样,只是在这部音乐剧中,莫扎特是异于时代的“穿越者”的感觉。

虽然开始莫扎特唱了几首,台下惊呼连连,但是我也并没有很惊艳。但是当剧中的“坏女人”顶着高发髻唱着“bim ban“出现时,舞美风格跳跃到了外太空科幻,而那首歌不仅惊艳了台上的莫扎特,同时也震撼了台下的观众。虽然我并不能看清我前后观众的脸,但是能明显感受到整个剧场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沉醉感,台上仿佛是散发着诡异美丽的女妖,而台下的诸多人已经被魅惑,小心翼翼不敢大声呼吸,又害怕又沉迷。这是整部剧最负心最冷漠的女人,但是也是最迷人的。其实一直到最后我也无法理解她的碧池,明明她也是喜欢莫扎特的,怎么就是利用人家的坏女人呢?而且莫扎特离开她在先,并不是她主动抛弃啊。当莫扎特落魄求婚时,她拒绝了,也是可以理解吧?毕竟已经和别人正在交往,突然来个莫扎特求婚就要抛弃男友?凭什么啊?——好吧,可能我只是被魅惑啦,哈哈。不过,这个女人真的没那么坏,所以她妹妹老是骂她婊说自己对莫扎特真心,我也是不很认同啦。整场感觉明显妹妹更巨婴一些。

整场还有一首最酷的歌曲,就是莫扎特的对手萨列里,那个磁性嗓音大帅哥,在第一次听到莫扎特音乐时的情感分裂之歌——无论是舞台还是舞蹈还是演唱,都只能用“痛爽”这个词来形容。他是人中龙凤,怎奈莫扎特天赋异禀,纵使一生萨利里也无法超越。所以他崇拜他嫉妒他沉迷他自责,这么多情绪凝聚在这一首充满魅惑的歌曲里,让人看的好爽好爽。我觉得这首歌是整部剧的高潮,前后再无超越。有人在网上调侃说这首是萨列里的出柜曲,哈哈。不过这首歌的冲击力最大,是不容置疑的。

总体而言,《法扎》并没有在剧情给我多大震撼,甚至莫扎特也没有让我多喜欢。倒是这些反派,一个比一个迷人,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带着疑惑,我出了剧场,走进了寒冷的夜。

 5 ) 一个简单的repo

看的昨天深圳保利剧院的午场,舞台效果很好。米扎的版本情感真实但嗓子不稳定,最喜欢的是小米唱Tatoue-moi那段,天真烂漫,刚到巴黎的欢欣和在雨中梦想被践踏、母亲离去的反差。Je dors sur des roses这场听着太难过了,一为情节,二为小米的嗓子,的的确确是唱不上去的地方不糊弄而是带情感的嘶吼,但听来总是缺一些什么。第二幕有个小插曲,盖章小米临场应变能力真的不错。

听现场的L'Assasymphoine,老航班的人气是真高,作为与天才并行的萨列里的唱段也都很精彩。继续表白阿洛、小康和糯米、索爹❤️班在enchor的时候还拿着观众送的尖叫鸡唱完了两首歌😂这场的梗和其他场repo差不多:茉莉花 瘪三 杀杀服你,第二幕还蛮多观众和他们的互动,实力宠粉。

法扎的缺点如之前讨论的一样,优点也有毋庸置疑的可爱,不赘述。还想看妞扎的演绎和末场的惊喜,但老阿姨累了_(:_」∠)_

没冲台,没蹲sd,没参加签售,一场大梦在走出剧院的时候落幕。

 6 ) 只有癫狂才能促使我们不断革新前行

(原载于公众号“安妮看戏wowtheatre”) 相比传播便捷,日新月异的影视产业,舞台艺术相对更加能呈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引为传统的艺术风格,文化特征和观众心理。英美文化较为强势的当代,“百老汇”和“西区”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但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音乐剧产业和艺术也在顽强成长,不仅同样贡献很多艺术与商业出众的作品,更难得的是,都走出了属于自己国家的一条独特的音乐剧创作道路。 “法剧圈”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法国一贯被认为是较为缺乏音乐剧土壤的国家,音乐剧长期被认为是和“情景秀”差不多档次的演出:对在文化传统上些许骄傲的法国观众来说,歌剧已经能满足“音乐性+故事性”的观剧需求,从轻歌剧发展而来的音乐剧,似乎并不能提起法国观众的兴趣。 这也许,就是9月22日到24日,在上海上汽文化广场举行的“法语音乐剧gala群星演唱会”上,来自法国的制作人将《星幻》放在演出的开头,并且浓墨重彩以七首歌的长度加以重点推介的原因:作为法国舞台历史第一部真正成功的音乐剧,《星幻》不仅有“第一”的名号,同时也彻底定义了法语音乐剧的创作方式与艺术风格。 从1978年至今已经过去近四十年,《星幻》海报上的一句至今依然在无数法语音乐剧海报上能看见的“L’Opera Rock”(摇滚歌剧),时刻展现着法国音乐剧人依旧在这条《星幻》开创的道路上前行,并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巅峰。 法语音乐剧是全世界最适合举办“演唱会”的音乐剧种,甚至每部作品本身,都能被看作是一场演唱会。法国人选择了流行音乐作为本国创作音乐剧的突破口,不同于英美音乐剧“先写剧本”的传统,法语音乐剧往往是先出概念,然后根据概念开始创作歌曲: 注意,这些歌曲的创作是无比自由的,通常来说,往往只有“风格相似”“围绕概念”“悦耳好听”这几个简单的要求:在写好这些歌曲之后,歌手、演员们录制专辑,然后通过流行音乐的发行渠道开始面向观众。 最后,能够开始编写剧本,将歌曲“组装”成一部音乐剧在剧院演出的,都是已经受到大众广泛认同热爱的剧目:这也是法剧产量往往一年只有几部,基本立足于文学名著或者情节故事较为分散,但基本部部红火的原因。 连演五场的法语gala营造了在剧场空间里难得一见的火爆与震撼。五名歌手都是法剧舞台上的明星级别人物了:德高望重,见证了《悲惨世界》的从法入欧,和《巴黎圣母院》红遍全球的罗贝尔·马利安,19岁开始演出罗密欧的达米安·萨格,塑造了独一无二的摇滚明星莫扎特的米开朗基罗·勒孔特,法剧舞台的老熟人洛朗·班,以及从中东走上法语舞台,新版爱斯梅拉达的扮演者希巴·塔娃吉。 而他们带来的曲目从《星幻》中被国内选秀歌手迪玛希唱红的《一个伤心人的SOS》开始,到《悲惨世界》的法语原版,《唐璜》《小王子》《太阳王》的经典曲目,到让全场沸腾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和《摇滚莫扎特》,到最后歌颂人间大爱的《十诫》收尾,可以说是将本来就是“没有废曲,全是高潮”的法剧歌曲再次进行“精中选精”,说一秒钟的错过都是遗憾绝不夸张。 中场休息前和最后安可,两次响起《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最经典的《世界之王》,歌手们奔下舞台,灯光照耀观众席里的人群,此刻属于音乐的演唱会气氛和属于剧场的音乐剧氛围交错融合在一起,如梦似幻:注重歌曲、视觉舞美和情绪调动的法语音乐剧,某种意义上是应该能被中国观众所深深理解的,因为这恰好,就是舞台上的一种难得的“写意”,抽象、唯美的美学表达。 2018年初,上海上汽文化广场将引进近年来法语音乐剧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摇滚莫扎特》(以下简称“法扎”)。作为一部2009年出品的剧作,《摇滚莫扎特》面临着“珠玉在前”的极大压力。有关莫扎特的生平记述,英国国家剧院的话剧《阿玛迪乌斯》(莫扎特传)走在时代之先,其改编电影荣获奥斯卡奖全球闻名;而就算音乐剧领域,1999年德国和奥地利联合出品的《莫扎特!》(“德扎”)也是难得一见,至今仍热度不减的精品。 然而就如同当初法语音乐剧从百老汇和西区的阴影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树一帜的道路一样,同样标记着“L’Opera Rock”的“法扎”,同样用与众不同的理解和癫狂奇诡的呈现,讲述了一个完全只有法语音乐剧人才能讲出的舞台神话——如果说《巴黎圣母院》代表着法语音乐剧的走向世界,《罗密欧与朱丽叶》让大家初步认识到法剧不同于英美音乐剧的独特风格的话,那么“法扎”则代表着最纯粹、最极致、同时也是最现代,最新潮的法语音乐剧的风貌。如今,“法扎”已经成为法语音乐剧中不容忽视的代表力作。 从选择意大利摇滚歌手米开朗基罗·勒孔特饰演莫扎特开始,“法扎”就制造了有史以来基调最为高昂积极,青春热血,活力逼人的莫扎特形象。被粉丝亲切昵称为“小米”的米开朗基罗·勒孔特出演此角时已经35岁,但当他在舞台上闪转腾挪,摇滚明星般恣意狂放,兴奋蹦跳的时候,我们看见的就是那个刚出场才19岁,意气风发的少年莫扎特,更惊人的是,距离首演已近十年,舞台上的“小米”老师依然青春永驻,活力不减半分。 “法扎”中的莫扎特形象是无比纯粹的,他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快意恩仇,得罪的人也不计其数,多情轻佻,随时随地散发的荷尔蒙迷倒万千少女,但对真正爱的人也重情重义。所有看过他表演的观众都会记得他妖艳魅惑,令人难以忘怀的夸张眼线,在采访中他幽默的表示,“我都是随便涂的,昨天我用的是马克笔。” 而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无论面对多少背叛、伤害和苦难,内心都永远充满美好善良的“小天使”。和之前有关莫扎特的作品一样,“法扎”也表现了很多莫扎特不受重用,亲人离去,不被理解,作品演出被干扰,才华被其他音乐家嫉妒,遭遇陷害,贫病交加的经历,但面对这一切世界对天才的恶意和侵犯,“法扎”里的莫扎特始终是相信美好的,内心痛苦、矛盾、纠结始终是暂时的,善良和难能可贵的天真始终支撑着这个角色出场的每一分钟。 面临事业失败,母亲去世,他在痛苦中依然歌唱《Je Dors Sur Des Roses(我沉睡于玫瑰之上)》歌颂内心的期待与光明;在即将因病去世的弥留之际,他也能原谅一直嫉妒陷害他的萨列里,唱出《Vivre à en Crever(纵情生活)》。 “法扎”自然不能错过每一部有关莫扎特的作品都会提到的,他的一生之敌宫廷乐师萨列里。萨列里这个角色的呈现,也正体现了法剧现代、新潮的特色。众所周知,从八十年代《阿玛迪乌斯》引入了萨列里这个角色后,这个嫉贤妒能,手段卑劣却又被莫扎特的天才折服而痛苦不堪的形象,成为了我们解读莫扎特形象的永恒注脚。 进入网络时代,“组CP”风气日盛,“莫扎特×萨列里”的脑洞传遍世界,但类似《阿玛迪乌斯》和“德扎”,或因为故事基调,或因为叙事框架,只能是暴露些许蛛丝马迹供粉丝们无限遐想,但“法扎”的现代在于,公然毫不掩饰的用《Les Bien Qui Fait Mal(他的美,我的恶)》和《L'Assasymphonie(杀人交响曲)》两首风格几近重金属摇滚的歌曲,直白大胆地展现出萨列里对莫扎特的“相爱相杀”,缠绵悱恻、“难以描述”的情愫,同时也丝毫没有忘记传统的有关嫉妒、有关庸人看待天才、有关罪恶的读解,让萨列里的形象前所未有的丰满的同时,也模糊了陈腐的道德界限,让这个角色真正被人理解并迷人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法扎”上海巡演,首演版萨列里弗洛朗·莫特和巡演版萨列里“老航班”洛朗·班都会出场,两个演绎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的萨列里,绝对能够让上海的舞台再次沸腾。 “法扎”的音乐设计细致,充满巧思令人过目不忘。除了每一首原创制作,琅琅上口,洋溢“艺术摇滚”气质的现场演唱歌曲之外,所有的过场音乐要么是莫扎特本人的经典作品的引用,要么就是对莫扎特作品的现代配器改编,据网络统计有二十余首之多。更难得可贵的是,这些音乐经过巧妙的编曲组合,在摇滚和古典之间肆意穿越毫无违和,也呼应了剧作“莫扎特就是当时的摇滚明星”这一核心表达。 “法扎”最夺人眼球的还是古典与未来相结合,将传统的欧洲古典艺术设计风格结合当代的波普艺术所展现出的独特的“当代洛可可”舞美。面积巨大的舞台上,数十名舞者根据不同的曲目、不同的情境,时而是欧洲宫廷里的交谊贵族,时而是酒馆地下的醉酒男女,时而成为歌剧舞台上的名伶,时而化身角色幻想中的某些跳出时代的形象,如莫扎特的初恋阿洛伊西亚梦境中如月光般冷艳的机械舞者,萨列里脑海里受虐与施虐合一的黑暗情欲代言人…… 夸张、明快、绚烂的舞台色彩与前卫的服饰美妆处理,大量实景与投影光的巧妙组合,“法扎”近乎代表了法语音乐剧当代最高的舞美水准,在大胆的故事、大胆的人物、大胆的音乐的配合下,舞台呈现的视觉站在当代艺术的流行巅峰,流光溢彩,令人窒息,目眩神迷。 “法扎”的这个莫扎特,看似没有传统戏剧要求的复杂人格和多重性格,似乎看起来“缺乏角色深度”,但是他的纯粹和独一,展现的感染力和情绪的调动力量则是空前的:这也正是法语音乐剧最独特、也是最核心的特色:相比于用对抗、分裂、深度和情节来塑造人物,法剧更爱的是不掺一丝杂质的纯粹情感和最美好纯洁的人性品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美丽的事物,无论他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并且能够打动观众的浪漫。 看过《摇滚莫扎特》首演留下的影像记录的观众都会发现,这部作品的首演舞台,同样是当初走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巴黎体育宫。对于法语音乐剧的不长但辉煌的历史来说,宛若神圣的衣钵传承,又意味着大胆革命。正如米开朗基罗·勒孔特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莫扎特当初带来了欧洲音乐前所未有的革新,而我们的演出也是对舞台的一种创新,希望能够在上海引爆大家内心的呼喊”。 是的,正如《摇滚莫扎特》的开场曲《Penser l'impossible(想象不可能)》中所唱的,“想象着所有的不可能,焚烧镀金的牢笼,敢于向往乌托邦,只有癫狂才能促使我们不断前行。”

 短评

小米活蹦乱跳娇小可爱,舞台表现力又十分强大,简直像个小野猫。不止我一个人觉得他长得像浦井健治吧!最喜欢睡玫瑰、美好的痛苦、杀杀服你和纵情生活,杀杀服你里面的爱与恨、堕落与欲望纠缠的感觉简直了!美声和摇滚乐队的配合十分美妙,一曲唱罢简直要颅内高潮了。舞美超级好看,梦幻又华丽

4分钟前
  • 风蚀蘑菇
  • 力荐

坠入大坑!!好听好听好听好听!!!

6分钟前
  • No thx
  • 力荐

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看到3D版的那次官录

8分钟前
  • 回风舞雪
  • 力荐

妈耶,原声碟听了一年多都没有入坑,可见舞台剧还是不可脱离舞台干听。有钱剧组啊,舞美、服化、灯光、编舞…各方各面,华丽指数比起德扎简直几何级增长,隔壁摇滚红黑哭晕在厕所。尤其最后一场死亡戏,配上一把催泪女高音,直接体会到了灵魂飞升上达天庭之感。最值得一提,还是全剧对莫扎特音乐的运用,比起德扎,更能让人感受到这位天才在作曲上的才华。首尾两次安魂曲的出现,那哪是安魂曲啊,摄魂曲、收魂曲吧,若在现场绝对五雷轰顶、魂飞魄散。德扎这方面就显得略寡淡。瓦萨里的戏份和存在感也比德扎多好几倍,且都是撑场之作,一开口就惊艳。总之欢乐程度,当真是鄙视上帝,嘲讽死亡,愚弄时光。没错,就两个字:纵情,啊纵情。

1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前面看得差点睡着…直到莫爹开始唱谴责父辈,摇滚腔真是,woooooooow!开始看不惯眼影风骚版的莫扎特,后来也深深萌上了蹦蹦跳跳的小米!萨列里的歌都好好听…不说了要去loop了

12分钟前
  • Oblivión
  • 推荐

根本看不出Mozart演这个的时候36岁了啊!!!

16分钟前
  • 大壮
  • 力荐

“把我纹在你胸前。”不啻重复一千次一万次:法国佬浪啊!法国佬浪漫啊!!

19分钟前
  • El Guaje
  • 力荐

最喜欢萨老师的“Le bien qui fait mal”美好的痛苦,“我颤抖着,心如刀割,仿佛被这样的美刺伤”“It's so good to suffer”;其次是“l'assasymphonie”杀人交响曲,然后最后合唱纵情生活也好美,“如若死是必然,我将刻下这样的墓志铭:愿我们的欢声笑语,嘲讽了死亡和时光” 舞美灯光都棒呆,10星

22分钟前
  • 软糖莫爷
  • 力荐

相比大男主的德扎,法扎在女性角色的刻画上简直堪称精妙,无论是康斯坦茨还是姐姐,都是集可爱与性感于一身。相比之下,莫扎特本尊的故事就真的比较水了,毕竟我们还是当作偶像摇滚音乐会听比较适宜。

24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推荐

法剧就是“我爱这个小姐姐!”“我爱这个大姐姐!”的high歌感。虽然叫“摇滚莫扎特”但是曲风明显是口水Pop(非贬义),也跟简单欢快些。有语言的原因也有编排的本意。充满着法国音乐剧的浪漫色彩,舞美浮夸直接(非贬义)。现场观感应该要好上许多,刷官摄没有德扎让人心潮澎湃也是真。

28分钟前
  • AsuraHu
  • 推荐

一开始不大适应法扎这种眼花缭乱的打光和服装,然鹅半个小时以后就在捂着胸口对着小米尖叫了_(:3⌒゙)_ 他的眼睛里真的有星星啊啊啊 而且整个人有一种莫名的!情色气息!! 还有所有的歌都爆好听!!出来一首跪一首 每一首都能循环个十年八年的那种 最后 每次都好喜欢谢幕啊~

32分钟前
  • Toska
  • 力荐

本命法剧!!什么都不说了,满分!自从迷上这剧之后整张专辑反反复复听了无数遍,甚至开始学法语,真的是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同了 !最爱Flo的Salieri~角色把握太精准唱段也都好听爆!「对了,现在我耳边还听着谢幕曲Debout Les Fous :*

37分钟前
  • 醉觅浮星
  • 力荐

超龄少年米扎特,胡子少女弗列里。向来天才多BE,自古黑金出西皮。

42分钟前
  • Mecycross
  • 力荐

第一幕爸爸俘获我心,第二幕男二让人焚烧殆尽!!!我的妈呀!男二表白歌让人爆炸得不要不要的,太惊喜了,我完全懂大家对此的痴迷!接下来一个月我要反复听!【太迷乱了有时候我分不清台词是谁的,comic relief我也挺无感,这个剧比较像“莫扎特身边的人”

45分钟前
  • Rebel Scum
  • 力荐

音乐剧的表现力好棒,是那种燃烧生命的表演,让人不得不感动。

49分钟前
  • vera
  • 力荐

两场居然能看全所有人也是很幸运了。

53分钟前
  • 樱桃肉圆子
  • 力荐

全方位展现了法国音乐剧的优势与短板:轻叙事、重抒情,大量的舞蹈以及流行金曲串烧,服化道华美,确实会更讨年轻人喜爱。对于莫扎特的故事,讲的最好的自然是英扎,德扎有几个一针见血的设计,法扎则是给了莫/萨更大的施展空间。相较于小米,还是觉得flo的《美好的痛苦》与《杀戮交响曲》更洗脑啊~

55分钟前
  • Dr.Ray
  • 推荐

舞台编排超强,每首都好听,Bim Bam Boum出来的时候我气都不敢喘,极致的美和空灵,Je dors sur des roses完全被小米和舞者震撼到,“出柜神曲”Le bien qui fait mal也是性张力爆表。

56分钟前
  • 糯木
  • 力荐

不知道法剧是不是都这样,看得很不习惯。剧情和人物都浮在表面上,萨列里是唯一稍有些张力的人物,但也就那么一段;有几首音乐还算喜欢,但还是认为音乐剧首先是戏剧。如果当初吃的安利是这部剧,那我也许就不会入坑了。//在上海看了好几场,我渐渐接受法剧就是这样的。。

60分钟前
  • 纬线
  • 还行

看完官摄我彻底理解为什么法扎的粉丝在法剧圈乃至音乐剧圈都如此疯狂,这是多么炽烈而纯粹的理想主义,如梦似幻。行走在云端,即便脚下是万丈深渊,也要高傲地仰起头,直视着太阳。听,光中有生命。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官摄会在表演中插播观众cut,真的是当演唱会拍的吧。如果现场能欣赏到这样的舞美和编曲,我完全不在乎剧情。Wolfgang Amadeus Mozart, trahi humilie, vous salue bien.我沃尔夫冈·阿玛多伊兹·莫扎特,在遭受羞辱与背叛后,向各位致敬。

1小时前
  • 李九弟Jod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