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

剧情片英国,南非,意大利2004

主演:唐·钱德尔,苏菲·奥康内多,华金·菲尼克斯,尼克·诺特,哈基姆·凯-卡西姆,托尼·戈罗奇,法纳·莫科纳,大卫·奥哈拉,莫苏西·麦格诺,西莫·莫加瓦扎,卡拉·西摩,罗伯托·西特兰,德斯蒙德·杜布,蕾乐蒂·库马洛

导演:特瑞·乔治

 剧照

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1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2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3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4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5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6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13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14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15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16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17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18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19卢旺达饭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2:52

详细剧情

1994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两部族之间矛盾重重,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胡图族大肆屠杀图西族人,在这种背景下,卢旺达饭店经理保罗一直四面奔走,最终成功挽救了饭店里一千多名图西族和胡图族难民。

 长篇影评

 1 ) Million Voices的歌词(片尾插曲)

Wyclef Jean - Million Voices

African Chorus throughout song:
-----------------------------------
Ni dyar'izuba, Rizagaruka, Hejuru yacu,
Ni nduzaricyeza ricyeza.

[When will the sun return above us?]
[Who will reveal it once again to us?]
-----------------------------------

Rwanda, Rwanda,
Yeah Rwanda, Rwanda.

They said: "Many are called and few are chosen,"
But I wish some wasn’t chosen
for the blood spilling of Rwanda.

They said: "Meshach Eshach and Abednego,
Thrown in the fire but you never get burned,"
but I wish that I didn't get burned in Rwanda.

They said: "The man is judged according to his works,"
so tell me Africa, what’s your worth?

There’s no money, no diamonds, no fortunes
on this planet that can replace Rwanda…

Rwanda Rwanda

Yeah, Rwanda Rwanda

These are the cry of the children

Rwanda Rwanda

Anybody hear my cry?

If America, i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n why can’t Africa,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frica?

And if England, is the United Kingdom,
Then why can’t Africa unite all the kingdoms
and become United Kingdom of Africa?

Rwanda Rwanda, Rwanda Rwanda
Yeah, yeah.

These are the cries of the children, yeah.

Can anybody out there hear our cries?

Yeah, heavens cry ... Jesus cry.

Lord, did you hear us calling you?
Yeah, Rwanda Rwanda,

Lord, did you hear us calling?
Can you do something in Rwanda?

Rwanda Rwanda, Rwanda Rwanda

I’m talkin' 'bout Jesus; talkin' 'bout
Rwanda Rwanda Rwanda

Talkin' 'bout … talk'n 'bout ...
Talkin' 'bout … talk'n 'bout ...

I wanna play my guitar for Rwanda....

 2 ) 隔岸观火的我们

很多人说非洲是被上帝遗忘的角落
镜头已经拼命为我们粉饰了杀戮的镜头 可是那些眼神 弯刀 尘土 还是足以敲击心灵
没有辛德勒名单那样宏伟的配乐和黑白中一点红的画面处理 卢旺达旅店更像是个纪录片 在照顾了观众接受程度的同时 尽量朴实 让人强烈的感受到事件的真实发生

我们看完影片 大多不能平息
我们为之动容 我们流下眼泪 也许我们会跟朋友推荐推荐 在豆瓣评个5星 搜查一下Don演的其它影片发现这演员还挺多元 或在评论里感叹一下战争的无谓人性的卑微政治的丑恶等等等等

可是我们什么也不能改变
难道我们不是片中电台记者口中看完电视新闻感叹一句Oh thats horrible然后继续吃饭的观众么
想到这里总觉得很悲哀 片中的白人记者离开旅店被撑伞的时候感叹自己Shameful 可待下去就有死的危险 自己又无力救那个非洲女孩 换作是你 你会留下来拼命保护她么?
Madam Archerl很伟大 但常人都无法做到舍弃家人朋友和一切奔赴战火弥漫的非洲无偿救援

非洲大陆的硝烟从未消散
佛教界德高望重的净空法师曾感叹 联合国开了这么多年的会 我没有看到人类有被解救的迹象
津巴布韦 苏丹......这些国家发生着可怕的事情 可是它们对于我们可能也就是个国名 一生都不记得有什么交集 于是没有人为了充当胸口画着S的某男拯救世界和平冲向非洲做志愿者去 大家都变成了看客

我突然想到一个有点傻缺的假设 比如有一天上帝问你 非洲某个你从没去过的国家里上千万个你根本不认识的无辜百姓将死于即将爆发的战争 但只要是你现在让我砍掉你的左手小拇指(处理成意外事故) 我就可以避免战争的爆发那些人都可以保命 但没有人会知道你做出的牺牲。那么你会如何抉择?

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孟子说 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 与禽兽无异 然而所有动物共有一个本性:趋利避害 当与切身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人总会自顾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所有的慈善都是养尊处优的人闲暇时的娱乐

悲夫。

 3 )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背景补充

国名:卢旺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Rwanda)

独立日:7月1日(1962年)

国庆日:7月1日(1962年)

国旗:2002年1月1日开始使用新国旗。

自然地理:面积为26338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两侧,内陆国家。西和西北与刚果(金)为邻,北与乌干达接壤,东与坦桑尼亚毗连,南界布隆迪。全境多山地和高原,有“千丘之国”之称。大部地区属热带高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

人口:801万(1998年),由胡图(占85%)、图西(占14%)和特瓦(占1%)三个部族组成。官方语言为卢旺达语和法语。1999年1月18日卢旺达总统比齐蒙古宣布,英语将作为官方语言,取消法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居民65%信奉天主教,9%信奉基督教新教,25%信奉非洲原始宗教。1%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基加利(Kigali)。

简史:16世纪图西族人在卢旺达建立了封建王国。19世纪中叶起,英、德、比势力相继侵入。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比利时占领。1922年根据凡尔赛和约,国联将卢“委托”比利时统治,成为比属卢安达-乌隆迪的一部分。1946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比利时统治。1960年比同意卢“自治”。1962年7月1日宣告独立,定国名为卢旺达共和国。独立后,图西族和胡图族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1991年6月卢实行多党制。

政治:卢旺达实行总统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执掌国家的行政权。

外交: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强调睦邻友好,维护非洲团结,是非统组织、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和非洲开发银行成员国。



关于种族清洗大屠杀: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胡图族人哈比亚利马纳的座机在基加利上空被导弹击落,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该事件立即在卢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针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7日,由胡图族士兵组成的总统卫队杀害了卢旺达女总理、图西族人乌维林吉伊姆扎纳和3名部长。在此后3个月里,先后约有100万人被杀,其中绝大部分为图西族人。

飞机失事是导致种族屠杀的直接原因,但究其内部原因则是卢旺达胡图族与图西族两部族长期以来矛盾冲突的直接碰撞。20世纪60年代以前,仅占人口10%—15%的图西族在卢旺达占据统治地位,88%的政府官员都是图西族人,并拥有绝大部分可耕地。1959年,卢旺达南部的胡图族农民开始反抗图西族贵族的统治并掌了权,把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的人,许多图西族贵族逃到了邻近国家。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图西族和胡图族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

地处非洲中部、有“千丘之国”之称的卢旺达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4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4年的内战和种族屠杀给卢旺达带来了巨大灾难,使这个原本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大批劳动力丧失,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大屠杀还使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40%,许多妇女成为寡妇,至今仍有大量逃亡邻国的胡图族极端主义分子渗入邻近国家,给这些国家的安定带来负面影响。

2004年2月13日,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在非洲互查机制首届论坛上宣布,2004年4月卢旺达全国上下将举行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纪念活动。3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防止卢旺达大屠杀事件重演。他希望各国人民响应卢旺达政府的提议,在每年的4月7日中午12时默哀1分钟,以追思过去,警世未来。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1994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设立了联合国卢旺达战犯法庭,审判犯有大屠杀罪的嫌疑犯。

在非洲,是个多乱的是非之地,种族大屠杀经常发生啊!

相关事件:亚美尼亚大屠杀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673102.html?si=9

 4 ) 《卢旺达饭店》经典台词

◎我想如果人们看到这段录像,他们只会说:“哦,上帝,这真是太恐怖了”,然后继续他们的晚餐。

◎当这个世界闭上双眼,他却敞开了怀抱。

◎家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保罗:不会有人来救援我们、来干涉我们的事儿了。我们只能靠自己。我知道我们之中的很多人认识在海外有势力的人,你们必须联系他们,必须告诉他们我们的处境,跟他们道别。但当你说再见的时候,就好像通过电话能抓住他们的手。让他们感觉到:如果他们放手,你们就将死去。我们必须使他们感到羞愧,以至于这样他们就会帮助我们了。

 5 ) 在人性危机中嘲讽

    《卢旺达饭店》买了几个星期了,一直都没看,不是不舍得看,而是不敢看,因为知道这是一场人间惨剧,不知道电影会怎么来表达,面对每天繁忙的工作,不敢让自己的心情过于沉重,坚持到昨天晚上,才下决心看了。

       看着电影,好几次,我禁不住都笑了,当然电影不是搞笑剧,而且这里处理得没有过多的血腥镜头,只是这里面的好多次入微的动作细节和语言,让我不由得想大声嘲笑现在这个世界,这个所谓的世界秩序和格局。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个卢旺达的高档酒店经理,保罗,胡图族人,在1994年种族冲突中救了1000多位难民的生命。当年比利时殖民者硬生生地把当地的土著人按照皮肤的深浅和鼻梁的高低分为胡图族和图西族,并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把政权交给了图西族,从此也就造成了两族世世代代的恩怨。终于掌握了政权的胡图族人要向图西族人报复,纵容着民兵组织的仇视情绪,终于在一个总统被刺身亡的节点爆发了,“砍倒高高的树”,“胡图力量”,种族大屠杀开始了。

       保罗所在的那家酒店是比利时老板高级休闲度假酒店,利用酒店经理的职位,他与那些军方上层人士,白人,联合国官员周旋着,啤酒,威士忌,香烟,紧张地巴结着,对于西方的强大和维护世界秩序世界和平的信念已经渗透到了他的每个血管里。他一直都相信着依靠那些以美国西欧国家为主导的联合国可以在卢旺达实现和平,至少那些白人朋友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但在战争爆发后的一系列事件,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多年的经营只能换来一个生命的延续而已,最后也被迫背井离乡。这中间一系列努力在电影里看来只能是对现实的巨大嘲讽。

       镜头一:战争爆发,屠杀开始,可怜的几个比利时籍联合国维和士兵只能顾上仅有的几个酒店和难民营,甚至有11个维和士兵被杀,虽然有枪,却不能开枪,维和将军的电话求救,数天的等待,随后等到的只是一个小队的维和官兵,在酒店避难的上千人欢呼雀跃,以为是和平的力量,生存的机会,可他们带来的却只是帮助所有联合国官员和所有外国人撤离的命令。维和将军告诉保罗,因为你们这些黑人,而且是非洲的黑人没有价值,不值得他们的政治角逐中的选票,所以没人会来真正关心他们的死活。哼哼,看到这里,我不禁点头,那些所谓维护和平的漂亮宣言在这里多么苍白无力啊!美国大兵们,在越南,在韩国,在伊拉克,在索马里到处出现,扮演着世界宪兵的角色,为什么,因为那里有他们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可怜的卢旺达,连这点仅有的利益都没办法实现,所以,他们自己的问题只能自己办。

       镜头二:一个欧洲摄影记者,很正义的人,拼死在外面拍到了种族屠杀的画面,只是男人的花心总是没办法抑制的,在酒店搭上了一个当地图西族女孩。在撤离的时候,图西族女孩哭喊着希望他可以救她,而他可以做的却只是把钱(已经没用了的货币)给保罗希望他可以帮助,而保罗一直都是相信西方人可以救他们的啊。撤离的那天下着大雨,摄影记者走向大巴士的时候,酒店的侍者还在后面给他打着伞,他连声说着不要侍者却坚持,因为即使在那时,他们都还坚持着自己的专业—高级酒店的星级服务,记者无以自容,只能说羞愧两字。西方人给当地人洗脑,告诉他们什么叫品位,什么叫服务,却没有告诉当地人怎么振兴自己的民族,他们只是用这些来挣钱而已,在生死相关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显得非常得无聊了。

       镜头三:保罗对西方的信任无以复加,以至于很多次他救人竟然用非常可笑的一些借口,而事实是,这些借口竟然都帮他实现了救人的目的。在酒店里他一直在巴结一个胡图政府军队的将军,战乱当中要求将军的帮助除了贿赂,当然还需要一些威胁:一次保罗说美国人一直用卫星在监视,事后妻子问他是不是真有其事,他笑笑说他怎么可能知道,总不能说美国人躲在树上偷窥着,两人大笑,我也大笑;另一次他威胁将军说如果不去阻止屠杀,如果到时候美国人来抓战犯,他将不会替他辩护作证。真真可笑,可那个将军确实相信了,他希望如果真得有那个时候,还是多一个人替他说话的好,而且还是一个在白人圈子里混得还不错的人。一场屠杀避免了,不过不知道布什看到这里是为美国骄傲呢还是像那个摄影记者一样感到羞愧呢?

       这部电影今年金球奖金熊奖都拿到了提名。这场人类的浩劫今天终于有部电影可以来记录了,只是不知道这些西方人看到这部电影后会怎么想?看来卢旺达人民应该好好学学中国人的近代史,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民族只有自立才能自强。

 6 ) 100万对我们来说只是数字

你不能想象,这是现代文明的20世纪末;你不能想象,在一整个国家,法律、道德、秩序、人性完全丧失殆尽;你不能想象,在一百天的时间里,100万人惨遭屠杀;你不能想象,面对这一惨剧,全世界竟然默不作声! 本片完全依据真实事件改编。卢旺达这个非洲国家有两个主要民族,胡图族和图西族。在1962年独立以前,这里是比利时的殖民地。灾难的根源正是来自这些殖民者。图西族人皮肤较白,五官较接近西方人,比利时人竟以这个理由让占总人口15%的图西族人管理占总人口85%的胡图族人。然而卢旺达独立之时,比利时人又让胡图族人接管了权力。两个民族的矛盾爆发了。图西族武装撤退到邻国乌干达(那也是个恐怖的地方,见影片《末代独裁》),时刻准备反攻夺权。而卢旺达当局的胡图族政府也通过广播在不断煽动民族仇恨,在军队之外滋生了许多更为激进的民兵组织。双方的矛盾不断加深,在1994年的这个危机四伏的紧要关头,卢旺达胡图族总统的座机被不明飞弹击落。胡图族激进分子一口咬定是图西反政府武装所为,于是屠杀爆发了。 保护图西族女总理的比利时维和士兵连同女总理一起被暴徒杀害,美国刚刚经历了在索马里美军士兵遭虐尸事件(详见影片《黑鹰坠落》),决定不干预卢旺达事务,国际社会普遍持相同态度。联合国维和部队大部分撤离,法国派兵将西方人全部撤离卢旺达,随后也就离开了,留下了这一片完全无秩序的人间地狱。这时候,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一座比利时人开的酒店经理,胡图族人保罗·卢斯赛伯吉纳担负起了辛德勒的责任。在这个人间地狱中,他历经艰险保护了1000多名图西族人,而他自己险些遭到视其为叛徒的民兵的杀害。在卢旺达饭店,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的场景上演。 整整一百天过去,直到图西族武装和乌干达军队攻入基加利,屠杀才告一段落。然而惨剧并没有结束,200万胡图族人害怕遭到报复,纷纷逃往邻国,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参与屠杀。无数的人在路上和难民营中死于霍乱和疟疾。直到这时候,全世界仍然默不作声。正如影片中一位西方记者所说:“我把这些画面送到全世界,他们会叫到‘Oh my God, it's horrible!'然后他们将继续吃晚饭。” 酒店经理保罗,平常对在酒店潇洒的国际政要唯唯诺诺,不断周旋,希望能在危机爆发的那一天得到一点帮助。然而,人间地狱降临的那一刻,这些白皮肤的人拍拍屁股,一去不返。即便是那位勇敢的拍下屠杀画面的记者。当然,我们不能责怪他,他已经尽到了责任,然而他临走时留给他的卢旺达情人的只有一堆废弃的钞票。维和部队的长官对保罗说:“你善良、礼貌、聪明,可惜你是黑人!在西方人眼中,100万个你不如一张选票!”可笑的是,保罗却利用了西方大国的“正义威信”震慑住了屠杀者:“美国间谍卫星一直在监视!他们会审判战犯!” 100万人,对我们来说似乎仅仅是个数字。当我们看到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的数字时,你会觉得它不再是数字。然而对于其他民族来说,这仍然是个数字。这部电影沉重、真实地让全世界看到这100万意味着什么。影片导演特里·乔治和当事人保罗· 卢斯赛伯吉纳一起在幸存者敬仰的目光中走过,一起在4000具干尸边走过,他将他的所见所感真切地反映到了影片中。 《辛德勒的名单》、《上帝之城》、《血钻》、《末代独裁》、《不朽的园丁》、《战争之王》、《黑鹰坠落》……一个又一个名字只能告诉我们,在所谓的现代文明下,人间惨剧从来就没有停止。现在,这灭绝人性的一切正在被遗忘的大陆---非洲上演。 说点题外话。美国干涉索马里内战,遭遇美军士兵遭到虐尸的惨剧,某媒体鼓噪道,“美国霸权主义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在国内的压力下,美国不再干涉卢旺达内战。坐看百万人被屠杀后,该媒体责难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这起人道主义灾难视而不见”。我说这个正在伟大复兴的民族,是否也该开始承担一点国际责任,而不是在一旁冷嘲热讽。比如现在的苏丹达.尔.富.尔,已经20万人丧生了。我并不打算美化西方人,美国高声问罪,只不过因为这是给予压力的筹码。无论对于哪国,20万,30万,100万,600万都只是数字而已。 一切只能靠自己。如今扬眉吐气的犹太人,让全世界人都知道600万同胞被杀的惨剧,让德国人低下了头。中国正在变强,声音正在变得有力,相信我们当年的惨剧也会得到更多的认知。那卢旺达人,乌干达人,津巴布韦人,索马里人,苏丹人呢? -----------------

2022年注:这篇影评写于2008年。下边的评论论调很好地体现了这十几年来的变化。

 短评

这种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在欧洲人用辛特勒名单纪念犹太屠杀的时候,非洲也同样有卢旺达饭店记录着感人的大救援。没有惨烈的屠杀与交火镜头,然而带给人的感动是那么真实,那种真实的生的欲望与善的本性。男主角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非常精湛,完全投入,彻底地让人记住了这样一位英雄。至于里面杀人工具砍刀来自中国的场景,也只有对于中国制造的一种无奈。

4分钟前
  • 润物
  • 推荐

记者和保罗对话,对于外国观众看到图西族遭受的惨象后所可能的反应作出的揣测,令我想起《关于他人的痛苦》,苏珊·桑塔格在书中提到,我们看多了反映苦难的照片,就会在某种层面上以为自己真的帮助了那些身陷囫囵的人。当然这是一句题外话,但与我们切身相关。

9分钟前
  • redlunch
  • 推荐

最荒唐的是,胡图族与图西族是比利时殖民者人为划分出的种族。

11分钟前
  • 沸海鲸歌
  • 推荐

屠杀纵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对屠杀的漠视。

1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很早以前看黑镜头就知道这段历史了片中还是侧重于胡图族对图西族的屠杀但实际上 在图西族控制的地区 对胡图族也发生着同样的杀戮这是一场无法说清的事实事实没有真相只有荒谬的让人不可理解人们用最原始的武器棍棒刀叉去和自己的邻居搏命只因为他们觉得 不杀死对方对方就会来杀自己

17分钟前
  • 音五六// Jee Zark
  • 力荐

卢旺达的孩子们从神职人员身边被拽开时,随着背景音乐,眼泪忍不住打转◎◎基于背景值得一看!

22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力荐

记着人世的罪恶,也记着在罪恶中的人性光芒

23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人祸最惨。可我们看完新闻,还是会安心的吃完晚餐。

28分钟前
  • Vamei
  • 力荐

几乎是一边哭着一边看这部电影。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表面上看起来是胡图人对图西人的种族大屠杀,但请一定要记住,是比利时人煽动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民族仇恨,是法国人提供了武器。所以,究竟是谁残忍,究竟是谁野蛮?是那些自诩早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殖民者,要永远记住他们的殖民者身份。令人感动的是,在一切人世间的悲剧之中依然看到了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辉。

30分钟前
  • 月半姑娘
  • 力荐

一部会让我们灵魂受到强烈震颤的电影。通过饭店经理保罗在大屠杀中的经历,来纪念和反思人性中永恒的东西。虽然没有对大屠杀全景式的再现,却用深刻的心理描画使得观众的心灵受到同等的冲击。电影并非单纯的赞扬保罗,而是深沉的纪念普通人在灭绝人性的灾难中散发出的光辉,不仅仅是保罗。电影成功的做到了不忘记历史的目的.但这十年里,发生在非洲大陆上的、视生命如草芥的屠杀,从来便没有停歇过--谁又将见证,新的苦难与创伤?他们被世界遗忘了。

34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1994年,当地球的一端在讨论应该是阿甘正传还是低俗小说拿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时候,地球的另一端却正在发生着惨绝人寰的百万级别的大屠杀!!距离现在也才区区26年时间。所以种族歧视被提高到一个特别敏感的地步,被当做不可触碰的政治正确也是非常自然的,即便是已经2020年了,【黄祸论】依然在很多地方大行其道。卢旺达大屠杀的原因之一就是比利时充当了搅屎棍,这种骚操作对于有着大量殖民地的英国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印巴战争就是不列颠的“杰作”,而美国则继承英国的衣钵,继续制造中东和东欧的各种战乱和难民潮,而无疑最终会被反噬,自食其果!华金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多,却留下了最有名的台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值得全世界所有的领导人认真思考,拒绝仇恨,只有这样人类才有真正的未来,而不是继续让人间悲剧重蹈覆辙!

36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我们看了那些屠杀的镜头 然后继续吃大餐

41分钟前
  • 米米无
  • 力荐

“他们来这不是来帮助我们的。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卢旺达无法为他们赢得一张选票。”

45分钟前
  • 不全
  • 力荐

当这个世界闭上双眼,他却敞开了怀抱。

46分钟前
  • 蓓蕾
  • 推荐

电影没有什么花哨精巧的剪辑,有的只是质朴之中最撼动人心的真实。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真正的人间炼狱。当世界遗忘他们,国家陷入疯狂的时候,一个比辛德勒更加艰辛的男人在一个人人力求自保的环境下敞开了他的双臂。记住他的名字——保罗·卢斯萨巴基纳。★★★★☆

49分钟前
  • Q。
  • 推荐

做一个好人总会有好报的,为人一定要正直。

51分钟前
  • 杨迪
  • 力荐

堪与辛德勒名单媲美的影片

52分钟前
  • 天蝎小猪
  • 力荐

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片尾曲,震撼心灵的人性故事,愿真善永存,苦难和邪恶远离所有人

54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力荐

看到一些评论突然想说:如果看到他人的这些苦难,我们的反应是庆幸自己生在和平国家,应该对当下的生活感到知足。这种思维难道正常?这种教育的产物难道不该反思?事实上这种庆幸就是在以民族、种族、国家等为分界线,把自己放在隔岸观火的立场上,为灾难没有降临在自己身上而窃喜。这种对他人灾难极度缺乏共情的逻辑,理所应当得令人毛骨悚然。而这也正是所有仇恨和杀戮的根源。

58分钟前
  • 巫岚
  • 力荐

当电影成为我们铭记历史的唯一方式 是幸或不幸

60分钟前
  • 伊宜以忆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