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康拜因

剧情片中国大陆2007

主演:姚安濂,吕聿来,石俊辉

导演:蔡尚君

播放地址

 剧照

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1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2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3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4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5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6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13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14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15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16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17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18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19红色康拜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19:28

详细剧情

甘肃一个偏远农村,出外务工5年的父亲(姚安濂 饰)终于返回家乡。5年中他从未回家,甚至老伴去世也没能看上一眼。他经历了人生种种辛酸,最终却囊中空空,一身是病。年轻的儿子(吕玉来 饰)并不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父爱的缺失和丧母之痛让他的心中充满憎恨、悲愤,父子俩的关系尴尬无奈。为了生计,他们开着红色的康拜因(联合收割机)到周边乡村为别人收割作物。一路上父子俩因代沟和生疏导致冲突不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紧张气氛渐渐缓和……   本片荣获2007年釜山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2007年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

 长篇影评

 1 ) 电影《红色康拜因》:荒凉的世界,纠结的命运

    一个五十岁的父亲,抛妻弃子,进城谋生;一个十七岁的儿子,独自成长,命若荒草。在这个夏季,父亲回到家乡,决定带着儿子开着收割机,一起上路。
    父子之间无法化解的仇恨和无法回避的亲情,在收获的路上不断碰撞、迷失、轮回,而最终两人要面对的,仍是现实的无情和命运的飘零......

    世界是荒凉的。
    父亲进城打工,一无所获,甚至妻子患病身亡时都无力回家探望。当父亲背着一身债务、带着一身伤病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长大成人的儿子已对他形同陌路。父亲在收割时曾伤感地说:庄稼人,如果干不了力气活,这辈子也就到头儿了。
    缺少父爱和教育的儿子,内心充满仇恨。他眼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自杀身亡而无动于衷,他对父亲大打出手,甚至几次要置其于死地。当年老体衰的父亲无奈地回到家乡,儿子却踏上了父亲打工谋生的老路,迷失在无情的城市之中。
    还有,进城当三陪的农村女孩,被拐卖来的贵州妇女,丈夫因打工丧命的村妇,都在这荒凉的世界上无望地挣扎着......

    命运是纠结的。
    父亲从城市又回到农村,但严峻的现实告诉他,到处都没有他的栖身之所了,他只能悲凉地、孤独地度过残生。
    儿子也告别了农村,然而他在城市一样是四处碰壁、颠沛流离,等待他的命运,不会比父亲的好到哪里去。
    三陪女的命运是同样的纠结,即使回到家乡,也不允许她好好过日子,她只能重新踏上返城的道路。贵州女的遭遇更加凄惨,被解救后回到家乡,父母根本不管她,也没人再肯娶她,她只能一路做着帮工,再回到被拐卖的地方......

    贵州女曾对这位父亲说:娃儿长大了,说懂事就懂事了,不要发愁。可是,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和世界,他们又怎能不发愁呢......

 2 ) 父父子子,人生海海

在兰州混过两年,勇涛回到老家,给父亲买了礼品,两人在夜色下吃面条,桌子上的收音机,父亲两年前买来送给勇涛,曾被他丢在地上,现在播放着流行音乐节目。次日清早,趁父亲睡着,勇涛从柜子里取出钱匣,偷偷抽了一些。合上钱匣时,正碰上父亲翻醒。他坐在床上,知道儿子这两年在外面混得并不好,说:心要硬点,城里缺钱的时候多着,你全都拿去,不要管我。这是公路电影《红色康拜因》最让我动容之处。接着,勇涛站在金黄的麦田,路旁的中巴司机喊一声“快走了”,勇涛赶过去,重新上路,影片到此结束。

“康拜因”是联合收割机的英文汉译,出现在电影里,就是一辆有点破旧、编号为18539的收割机。在城里干了五年,父亲宋海两手空空回到老家,还债务缠身。五年里,妻子生病,不堪忍受病痛,喝药死去。勇涛看在眼里,也没有抢救。离开父亲的五年,是勇涛仇恨日增的五年。所以当宋海回来,儿子处处和自己作对,当夜就举着小刀,要杀死熟睡中的父亲,但是没有。

家乡正是收割麦子的时节,宋海趁势当了麦客,顺带也叫上儿子。整个故事,就是宋海、勇涛和乡亲勇善在渭北,不断地收割麦子,父子之间由对立转为和解。除了父子关系,还有很多当下的问题显现。乡下的人都进了城,大量土地无人耕种,种地得雇人,收割麦子也是如此。在城里用肉体谋生的乡下女孩攒钱回来,想过安稳的日子,还是受到电话骚扰。被拐卖到甘肃的贵州女子,经历复杂。拐卖后,自己也认了,生下两个孩子。被解救出来后,跑回贵州老家,父母不管,男人难找,又想孩子,最后偷偷回甘肃,身上的钱在西安被摸。无钱回去,在路上碰到宋海他们,找点事情做。

姚安濂的宋海,是中国式的父亲,复活了罗中立的《父亲》和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吕玉来的勇涛,是中国式的儿子,还原了农村问题少男。宋海和勇涛的关系,是经典的中国父子关系。这种关系,非常隐忍,隐忍到不用什么言语,只需眼神、动作,甚至自己过去的经历,就能交流。因为缺乏语言交流,所以误解多多,仇恨加重。这种关系,非常对立,难以和解。父亲永远要让儿子服从自己,儿子永远不走寻常路,要超过父亲。生死疲劳,父亲身体每况愈下,儿子一天天强壮,体力上已经超过父亲。但是父子之间,始终有一脉血缘,心里还是彼此挂念。勇涛的仇恨,是埋怨宋海五年里都杳无音讯,在家里最困难之时,没有出现,以致母亲死后,把父亲从户口本上销掉,宋海成了活着的死人。而这五年里,宋海艰难挣扎,拿了朋友的三万块抚恤金当作本钱,去城里闯荡,到头来却赔得窝囊。出于自尊,宋海又不想把这一切告诉家里。不过这种情况只有在电影里才能出现,父亲的责任感和自尊,被电影放大到了极致。

《红色康拜因》获得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大奖,这个奖来得有点沉重。中国当下的伤疤,在《红色康拜因》里得到部分展示。伤疤之下,是每个由乡下向城市进发的人的疼痛。看过的人都说故事太残酷,而导演蔡尚君在电影中要说的是,“在蜕变中收割人生”。其实比照下来,很多现实比宋海和勇涛更为残酷。因为主题的原因,注定了观众定位细分的尴尬。《红色康拜因》似乎不是放给城里人看的,城里人多数看不懂。但也不是给打工一族看的,因为打工一族和它无缘得见。即使有机会观赏,他们也不能静心看完。它最适合的人群,应该是社会学工作者。而我在这部电影里,把疼痛温习了一遍。但“温故而知新”,现在连疼痛都是新的。

 3 ) 《红色康拜因》——对父亲表示敬意

  《红色康拜因》是我很久以来所看到的国产片中极少给予由衷赞叹的国产好片。可能《好大一对羊》、《图雅的婚事》多少有点感觉,但没有这么“完整”、充实的感受。极力推荐。   色彩以红色(衣服和灯光)、蓝色(天空和夜晚)、绿色和黄色(树木和庄稼)这几种原色为主,有别于张艺谋的颜色符号(“民族色彩寓言”),或许这里的色彩终于回归了本体,不以负担意义为责任,而是自由生长自由舞蹈在画面上。或许,你可以叫它是自然的,生命的,原色与底色。   姚安谦再次证明了继《青红》之后他仍旧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电影演员。跟梁朝伟的“戏剧化表演”完全不同,但却不逊色于他。曾记得有报道说姚安谦因《青红》出色的表演与戛纳影帝擦肩而过。《青红》里的父亲曾让我感怀不已,父亲的面容活生生出现在面前。当时看过《青红》之后,我立刻说:“天啊!简直跟我老爹的脾气一样!连台词、神情都几乎一样!”我跟父亲之间的对抗,也曾同样激烈而无奈。但今天,我们几乎和解。而《红色康拜因》则很像是描写我父亲与大弟之间的战争,甚至连对骂的台词都那么相似,但他们的战争至今持续,并似乎很难得到一时解决。“姚安谦”式的父亲是中国父亲在历史和现实中最典型的表现:不能直接传达的温暖,父亲尊严所导致的粗暴,恨铁不成钢的怨怒,沟通失误所导致的绝望,背负着家庭责任的深沉,以及在绝望中一次又一次努力站立起来的尝试和勇气。   不说俗死了的俄底浦斯故事和杀父情结。只把《红》简单地看成父子“在路上”的旅行,并在一起行走中慢慢地互相理解,只是,这理解,永远是父亲主动伸出了手,而儿子却在不断的误解和怨恨。看到某个画面我突然笑了,虽然这个画面并无可笑之处:父亲开着康拜因收割麦子,儿子固执地拿着镰刀割,巨大的机器在儿子面前停住了。画面上可以看到巨大的康拜因所象征的“高大权威有力”的父亲与瘦弱年幼的17岁少年之间的对峙,是如此明显,明显到我忍不住笑:这是对父亲的致敬。在后现代打倒权威打倒父亲的语境中,这种“致敬”令我感动。   最后父亲的腰折了。他的腰为挣钱、为儿子的温饱而折,也只有折了以后,他似乎才能从儿子前进的路上退下来,自我清场掉。似乎腰不折,儿子就无法长大。   电影的画面很美丽,令人想到西方那些经典的《拾穗》等诸多著名油画,浓烈,温润,大气。镜头多是大全景、远景和中景。很少有近景,没有特写。其实人与环境的关系并非被表现的主题,但体现父亲的隐忍与宽容刚刚好。   父亲并不是个圣人,在一开始要与儿子交流,却被儿子粗暴拒绝和阻断时,权威的被冒犯和情感的被亵渎使得父亲抓回准备甩手离去的儿子,用力推倒在床上。我不愿意把片子看成是“父与子的理解和沟通”,它是在讲,一个儿子,如何在父亲的关怀和照顾下,成长起来的故事。父亲,是主角。我目前是“儿女”,因此自我勉励和表达对父亲的敬意,显得更重要些。   红色康拜因会过时,因为有更厉害的收割机诞生。红色康拜因会变成废物,因为种庄稼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它恢弘的身影,曾经引导一个少年前进。也许,只有很久以后,少年才会懂得父亲的付出。

 4 ) 收获与播种的人无关

   在大学生电影节观看了这部影片,这也是我在本次电影节中最期待的作品,因为早在去年就知道该片荣获釜山电影节影评人大奖,以及第48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最佳影片。越是期待的电影越是不会去提前看内容简介和宣传报道,因为我期望等待而来的影像和内容都保持全面的新鲜,而这种新鲜能使积蓄已久的期待得到完美释放,随后再由思绪腾起,慢慢散开,自由地舒卷,幻化成无数火花。追求新鲜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片名使我一直保持着一种错误的下意识:红色康拜因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导演说康拜因就是Combine,60年代插队的人都知道康拜因是联合收割机,但是现在的人都不清楚了。岁月能让人忘记很多东西——该记的和不该记的,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把他们忘掉了。什么不容易让人忘记?显然是电视、报纸和网络上天天报道的东西。聪明的同学可以由此得出媒体决定人们的记忆,谁控制了媒体也就控制了人们的记忆——可我没这个意思。
     影片主要讲述一对父子的故事,父亲去城里打工,5年后第一次回来,在他进城期间,老婆病死了,儿子无人看管,对他非常怨恨,他没有为此道歉,但试图解释,儿子让他闭嘴后,他愤然将儿子锁在屋里。第二天,父亲让儿子一起去开收割机,给别人割麦子挣钱。儿子没有答应,但却背着包走在出村的路上。对于一路上儿子的冷战和对抗,他依然如往常般该打便打,该骂便骂,直到儿子开着收割机往自己身上撞来,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好言安抚了几句。眼见儿子对一个割麦子的女雇主有好感时,他出钱让女孩与他儿子相好,因为他以进城多年的经验看出了女孩的职业。但这反而熄灭了儿子对纯洁美好的幻想,引来儿子一把燃烧麦田的大火。积怨总爆发了,两人大打出手,他第一次说出自己当时没钱回来,腰也快折了,儿子强烈回应:最好死在外面。接下来的几天,由于积劳成疾,腰伤复发,去镇上看完病回来后,发现儿子偷偷地关心着他。割麦子的工期结束了,他领着儿子去看望一个女人,这本来是他准备结婚的对象,但眼见双方孩子的冷淡,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打算多花心思在儿子身上,领儿子进城转了转。两年后,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当发现儿子偷偷拿他的钱时,他让儿子把刚才不忍心拿完的钱都拿走。心硬点才能在城里生活,这是他给儿子的最后的教训。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我不认同,但也无法反驳,因为那是生活教给他的,已经信为真理。父子俩由散到聚到和,其中的过程磕磕绊绊,结果也没有让人欣喜,父子的裂痕由一段时间的相处缝合好后,却出现另一个人要踏上征程,征战两年的结果是空手而归,一如父亲当年回来的情景,要说区别就是他还年轻,没有度过幻想期。
     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现代中国农村的缩影。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留下无人看管的老弱妇孺;进城的都是干出卖劳力的活,留守的只能打理庄稼;小孩无心上学,老人也没钱看病。明明是一个收割的季节,却显得与播种的人无关。这是有着8亿之巨的群体,被重压在金字塔底,默默地向上提供给养,上层也默默地接受,没有致谢,没有赞美,一切就像没有发生或是理所当然。集体遗忘和集体被遗忘,偶有作品关注也被指为暴露国内的落后面貌,满足国外的猎奇心理。不知道这样认为的人生病时,是选择练功,还是选择医疗。对前者的精神疗法不想多说,央视说得足够了。如果选后者,对症下药是最朴素的医理,前提就是要弄清症状。马可•穆勒曾说:不是威尼斯电影节需要《三峡好人》,是中国自己需要《三峡好人》。是中国自己需要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不是选择性地去记忆美好,营造幻像。我知道对世界的认识人们无法一致,但也希望不太偏执的人能静心倾听一些微弱的声音,那是逆风传来的呼喊,不断重复着几个字:平等与自由。

 5 ) 有种抵制心理

片子不是很喜欢。总感觉有点抵制心理,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画面颜色太好看了,觉得抢戏。
也许感情有点过了。无法领悟。

 6 ) 《红色康拜因》:残酷的父子情,残酷的现实

    蔡尚君看来是偏爱表达父子情的。之前他编剧的三部电影中就有《洗澡》和《向日葵》两部主要描写父子情,如今第一次做导演他又选择了这个题材。只是前两部的故事发生在城市,而这部先后在韩国和希腊获奖的《红色康拜因》发生在农村,中国当下的农村。就像城乡不同的生活状态一样,这次的父子情,要残酷得多。
    在影片的序幕中,残酷的基调就已经定下:儿子将一只鸽子钉在麦田中插满鸽子尸体的稻草人上,手沾鲜血地意外迎来了进城打工5年、妻子去世都没回来的父亲。接下来,父亲到派出所得知自己户口已被儿子注销,儿子见到父亲恶脸相向,母亲坟前儿子把父亲烧的纸钱踢飞,吵打后儿子夜里试图谋杀父亲。这四个场景将父子的矛盾一步步展现得醒目而紧凑。
    《红色康拜因》号称“公路片”,麦收之旅自然是主体内容。在四处麦田的收割中,父子关系发生了四次节律性变化。儿子手工割麦挡住父亲驾驶的收割机,学会驾驶后要压死父亲;收割机突发故障,父亲手工割麦儿子上来帮忙;父亲买通雏妓企图满足儿子的青春萌动,儿子却以火烧麦田作为回报;父亲腰伤复发到村里看病,儿子着急寻找顾不得吃饭。父子的关系就是这样,随着一路上的经历和交流,每次要和好的时候又残酷地暗淡下去,不是“柳暗花明”,而是“花明柳暗”。返程中,父子俩同时换上了新鞋似乎是和解的象征,父亲却奔向一个陌生女人;父亲决定不娶同儿子并肩来到省城,儿子却决定留下来;两年后儿子回到家中又嘘寒问暖又送营养品,却背着父亲偷拿钱……
    影片的残酷,不仅在于父子间这种无法消除的隔膜,更在于儿子的行为与父子间的力量对比。儿子不但两次企图杀父,而且曾经看见母亲服药自杀却没有去救,这样的少年几乎是令人心惊胆寒的。片中有几处父子动手的场面,但在儿子火烧麦田父子矛盾爆发到顶点的时候,儿子终于把父亲踹倒,取得原始力量上的胜利。对于自然淘汰的现实,崇尚“百事孝为先”的中国人,一直是避讳的(虽然此类政变史实不计其数)。近年中国电影中的父子矛盾,要么走向继承,如《那人那山那狗》《洗澡》;要么走向谅解,如《千里走单骑》;即使没有消除也至少不会有体力上的颠覆,如《向日葵》。而《红色康拜因》中的父子关系,几乎是令人绝望的。
    影片的另一个亮点,在于以父子关系为切口和主线,来表现中国当下农村更广阔的现实,而这现实也是残酷的,这对父子就是这现实中的一部分。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民涌向城市打工,造成农村的“空巢”现象。去年刘君一的电影《留守孩子》就触及了这一问题。《红色康拜因》中,缺失的父爱与教育造成了儿子的仇恨和人性扭曲,劳动力流失也产生了农民雇人种地的独特现象。三个女人的出现则分别带出了另外三个尖锐的农村社会问题:返乡的雏妓本想好好过日子,却没想到“上哪儿都不安省”,结果再次踏上返城之路;半路搭车的中年妇女曾被人贩拐卖,被政府解救回到家乡却嫁不出去,只得偷跑回来找孩子;父亲女友的丈夫也是农民工,最后回来的只是骨灰和3万元抚恤金。而把残酷引向顶点的是宿命般的结尾,父亲看到儿子偷钱后心平气和:“城里缺钱的时候多着呢。”儿子拿了钱跑出来,红色康拜因再次出发,儿子在麦田中嚼一嚼麦粒,义无反顾地奔向省城。这两个场景是很有意味的,儿子是否告别式地咀嚼过往的生活滋味?一代代的农民,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进城打工,在巨大的社会贫富差距面前,是否要轮回般地延续他们的残酷命运?
    与残酷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陕甘乡村的美丽景色。从第五代开始,中国导演从来就不缺乏造型功力,而近几年以乡村外景为特色的影片更是着力突出清新淡雅的风格,《那人那山那狗》《暖》《孔雀》《芳香之旅》等无不如此。《红色康拜因》中,广袤的金黄色麦田成为影片的色彩基调,辅以绿树、蓝天、碧湖,而红是最扎眼的色彩:扎麦子的绳子、雏妓的上衣,都象征着人类最原始的欲望,而康拜因,更是像所有公路片中的交通工具,成为主人公精神的外化,那种赤裸裸的躁动与周围的柔和极不和谐。
    除色彩外,影片的运动长镜头也是可圈可点。法国影评人巴赞有个著名观点:“若一个事件的主要内容要求两个或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应被禁用。”影片中,女孩接电话:“你让小红陪你呗,”摄影机移动,父亲坐在麦堆后面正好听到,于是明白女孩身份;夜里儿子在麦田中自慰,摄影机移动,父亲蹲在一旁若有所思;父亲偷给女友打手机,摄影机移动,儿子和手机的主人正好在麦堆后面听到。这部影片整体的戏剧性并不强,但这三个移动长镜头的运用,却适当地增强了情节的紧张度。但影片中不少人物纵深的静止长镜头,却因为景深过浅而失去了应有的表现力。
    影片更大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剧作上,人物前史仅仅由父子的零星对话作交代,儿子最后抖的母亲死因的包袱也缺乏足够的铺垫,因此观众始终难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演员表演的单薄也加重了这种疏离。影片的隐忍氛围和缓慢节奏,要求人物的语言、表情必须细腻而自然,然而除了姚安濂扮演的父亲和黄璐扮演的雏妓外,其他角色并没有把握好。吕玉来扮演的儿子几乎看不到心理活动,最多的面无表情也是空洞的;石俊辉扮演的收割机主善哥除了傻笑就是傻笑;被拐农妇和父亲女友都是表演味道过浓,尤其对话极不自然。

 短评

2007.12.5 长虹影院影片首映礼 搜狐观影团

2分钟前
  • 蒜 | BOY A 🌈
  • 较差

典型的故做苦逼混乱状

5分钟前
  • cassidy
  • 较差

节奏太慢,小姐段算个小亮点。蔡导尚需努力,城画推荐的装蛋片

7分钟前
  • Andy
  • 较差

这个片子让我特别难受。2008年大学生电影节,中影星美

11分钟前
  • 刘小青
  • 还行

这部电影让人看了很绝望,从头至尾的绝望,生存之艰难。

13分钟前
  • 西柚
  • 力荐

作为一部处女作也太惊人了

17分钟前
  • 朱熠
  • 推荐

蔡尚君处女作。第六代真是写不完的父子关系啊。摄影很好(要看胶片哦),姚叔很好,吕聿来也不错,不过方言实在不太好。用麦客这个梗套公路片类型很有想法,剧作上许多细节抓得也蛮好,就是冲突还是太概念(结尾生生拔上一星去,要都跟结尾这个水平这片就神作了)。另外故事发生在甘肃用呼麦是什么鬼?

21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还酸过得去的亲子公路片但这命题GJM安哲了吧

22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还行

冷酷。

23分钟前
  • redlunch
  • 力荐

哽咽的感动

26分钟前
  • EVANGELION
  • 力荐

姚安濂好性感,演大佬演农民都精彩

28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力荐

顧小白處女編。片尾感謝了Liar.家鄉啊家鄉。

33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3.4 為甚么方言對不上?

36分钟前
  • 大佑
  • 还行

视角独特而气力不足

40分钟前
  • Oay
  • 还行

中國父子關係的真實寫照,沒有救贖,人生只有無奈與痛苦

41分钟前
  • 小驷
  • 推荐

2011.11.30 吴中路117号DVD

44分钟前
  • 骑马的丁丁
  • 推荐

我看过了

46分钟前
  • Shy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农村公路片。在割麦的路上,儿子对父亲的仇恨心结逐渐打开。从头到尾毫无煽情做作,最终父子始终有疏离感,甚至儿子也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反倒是沉重如山的父爱让人感慨。除父子外,开收割机的大哥、回村的城市打工女、被拐卖的女人等配角演得都非常好。是部佳作

48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结局令人绝望。

49分钟前
  • 和帕西诺跳探戈
  • 还行

生活,本来就是这般残酷。

52分钟前
  • 惑少大射天下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