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那儿

剧情片美国2007

主演:本·卫肖,克里斯蒂安·贝尔,理查·基尔

导演:托德·海因斯

 剧照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2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3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4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5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6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3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4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5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6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7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8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9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23

详细剧情

在这部关于鲍勃·迪伦生平的传记电影中,将分别由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分别演绎鲍勃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故事和音乐经历。该片讲述了鲍勃·迪伦早期作为民谣歌手艰苦奋斗的生活,和1960年代初成形的美国民歌界的英雄和知识分子,具有争议的摇滚转型、摩托车意外事故还有后来从公众视线里销声匿迹的隐退,近年来工作重心不放在录制唱片而是举行巡回演唱会上,如名为“永不停止的巡演”(TheNeverEndingTour)等等。

 长篇影评

 1 ) desolation row

终于看了这个,打心眼儿里喜欢

网一般的电影
自己算是对Dylan了解不少,也最多敢说看出了半数的指涉

特别喜欢Todd Haynes在每个版本的Dylan上所使用的类型片式处理
黑小孩代表了Dylan的过去,而且是迷雾重重的过去,用时代剧来衬托,添了一分传奇色彩
贝尔的抗议Dylan、福音Dylan和政治、社会紧密相关,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再合适不过
莱杰Dylan深陷于感情生活的纠葛,对应的影像也最melodrama
基尔Dylan一心归隐,正好比西部片中身心疲惫的昨日英雄

片子的最后一幅画面满是乡愁,我知道屏幕黑下来后必定会是那个最强音出现...

肯定会看很多遍的电影

 2 ) heath,en,heath

我不在场,果然。。。。。。。。怎么说,并不闷。

有音乐的电影是不会闷的。

受过《天鹅绒金矿》熏陶的人应该对th有心里准备,加上漫天席地的6合一宣传,电影的形式早就知道了,何况并没有天马行空抽象晦涩得一塌糊涂。基本上都是明星,脸儿熟,不会把人认错。

所以唯一的阅读障碍是对dylan的不了解,这种“了解”不是普通的“了解”,而是粉丝程度的了解。电影里几乎每句话都有出处,就算一老美也未必知道典故在哪。

所以这是一部超级粉丝拍摄的,与其他粉丝分享的电影,其中还渗透了粉丝本人对偶像的理解。

非粉丝非文青如我者,纯粹外行看热闹,

恩,主要目的是heath,这一点我承认。

这部电影的真正明星依然是导演,th才是我最闪亮的那位。Cate女士的中性形象迷死无数人,我倒觉得一般般,演成这个效果对于她来说完全不难,而且导演也未必要求其“形似”。

乱想一下,不如叫李春春演,说不定效果也奇佳。

Cate要是拿了小金人,要感谢的是造型师。

理查基尔的角色是2度创作的dylan,并非现实中的,所以算是最有创意的;最“象”dylan的,真的在“模仿”他的,只有bale的那个。

Julianne Moore的Joan Baez到底有多象,还真的有机会看看过去的歌手录象才行。

Heath演的是婚姻中的dylan,看到他拿着女儿的照片,意识到即将和爱女告别,满脸忧伤,我也忽然醒过来,这不仅是tod haynse的电影,这更是一部heath的遗作。

不由得伤感起来。电影里的这一幕竟和他本人如此相像,而拍摄的时候他和michell还处在稳定期,心中一定没想到,角色的命运其实就是自己不远的未来。

Michell当时是随夫同上片场,却被导演选中客串了几个镜头。角色虽小,来头却头,正是著名的factory girl.

几个镜头,居然十分抢戏,很多人都觉得她比heath演得更好。

希望她好好的,一切都好。

电影原声就不听了,我对他本人的歌都不熟,别人翻唱的更加没感觉了。

 3 ) 感觉Bob Dylan

   看这部片子之前并不知道Bob Dylan是谁,只是被剧情简介中的六个主角给吓到了——一个人物居然需要六个人来分饰他的不同面。华丽的表现手法,夸张的思维方式,错综交错的回忆片段(是的,我愿意叫它回忆,仿佛只有回忆才可以这样鲜活、跳跃)。很多人说,如果你不了解Bob Dylan,那么就会很难看懂这部片子,但是你一定会爱上他。是的,正是如此,我没有看懂这部人物传记般的电影(是的,仿若传记,但绝对不是传记)——即使短短的两小时就讲述了一段人生,恍错之余,我无法了解一个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家庭背景、性取向(这在一般电影中是几乎是显而易见的出现的),知道的只是他喜欢抽烟,习惯用简短的措辞,似乎不大尊重女性,但还是通过导演高超的艺术手法悉获了丝微他内心的想法。
   一、“我接受这场面里的混乱,但我不知道它是否接受我。”
   感:通常,我们说,不要等环境适应你,需要做的是主动去适应环境,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即使接受了环境,那么环境是否能接受我。放在现实的生存法则中,答案是肯定的,但我想,Bob说的可能不是一个结果或答案,而是,我是以何种方式去适应的,这一方式,过程。
   是随着这场面乱而乱吗?抑或是乱中求静,出污泥而不染,达到心中无我之境?倘若选择了前者,那么你即成为“场面”所遗弃的人,因为你永远都是尾随于它的,永远都无法揣测它;如若选择了后者,你就是那个掌握了主动权的人,“场面”仿若为你而形成。
   二、天使悬梁。
   感:这个词给我一种特别的感觉,忘记当时出现在电影的哪个片段了,亦即不清当时说话的氛围场景了,只是那种残酷的感觉久久未曾消退,眼前涌现的是Bob去“祭奠”耶稣的画面,嘲讽轻浮的笑容挂在他轻狂不羁的脸上——恶魔之子。
   信奉上帝之人必信自己为上帝之子民,上帝始终是关注着自己的。其实信不信上帝无关紧要——毕竟只是不同方式的精神寄托。我自己不信奉上帝,因为我坚信的是,不论境遇多么糟糕,是否会有好转,始终会有爱我的人注视着我,不离不弃。
   三、对于隐藏的生活来说:1 永远不要相信穿着雨衣的警察;
                           2 对于爱情充满热情(这样是很快速的方式);
感:不仅仅是对爱情充满热情,Bob想表达的只是一种理念——当你觉得生活空虚无味时,那就试试对你感兴趣、符合你价值观的事注以更多的热情,这样,必有时光飞逝之感。
                           3 是否对社会问题关心(在那些询问人的口气中探寻一下,他不会再问你第二遍)
                           4、5 永远不要说出你的真名
                           当有人看着你时,永远不要看
                           最忠实的拼搏,有着不同的背景;
                           6 永远不要说,或做任何事,对你来说无法理解的事,这是无法理解的现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谜;
   感:对于有些事,我们确实没有必要探个究竟。即便是这样,我们依然无法抑制好奇心,不去探个究竟。
   对于普通人来说,人性怎样,道德准则究竟是如何规范的,人类进程究竟会怎样,似乎都无关紧要,我们只要照着大多数人做的那样去做就够了,考虑太多可能会使我们更痛苦;我们能够认识到世界的不完美,太多的思考可能会使我们处于卑微羞愧的境地。
   人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人生观价值观亦会发生改变,我们的思想却不能因此而止步——及时它会变,我们需要做的是思考先于变化,不是为了,控制发展的趋势,而是为了在变化发生时更早更好的适应它,引导它。
   有人问,有没有必要考虑人生意义。当然是有必要的,而且是伴随着每一阶段的,不论思想先进与否,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思维趋于成熟的过程。
                        7 永远不要创造任何东西,它会背叛你、跟着你,一直到你余下的生活。任何人从来都不会改变。
   感:创造是一件可怕的是,它像魔鬼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魅惑人的思想。
   有些时候人们惧怕改变,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达尔文进化论解释的就是一个创新、改变、进步之说,由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惧怕改变只是表面的,内心追求刺激、冒险、激情才是实质的,即便是佛陀,也在追求精神上的更深层次的升华。
   至于“任何人从来都不会改变”一说,我想,指的可能是人的本质。
   四、最古老的生物在这里被发现,不管你愿意与否,它确实的存在。
   感:存在学说,一直以来都有很大的争议。我不想就唯物论,唯心论,人本主义,存在主义讨论什么,因为这本来就是没有答案的——思想的差异导致意见的分歧是理所当然的。
   这里仅仅摆出的是Bob的个人观点。
   五、在乡村的某地,激情被召唤,尽管歌曲有些怀旧。
   感:激情一点即着,即使媒介是那么微不足道。
   六、“性、饥渴、嫉妒,是常人无法摆脱的三剑客,可是我摆脱了。”
   感:人本性欲望的丑恶该如何摆脱(倘若你认为性、饥渴、嫉妒是丑恶的话,至少我不这么认为)?当你全心致力于探求人生观价值观,致力于信仰的完善,致力于自己的追求,那么你便心无旁贷。若还是无法摆脱,只能说明你投入地还不够——当然,这一点很难做到。
   七、物欲横流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你需要的是冷静自己的灵魂,扪心自问,我的灵魂感到自责吗?
   感:圣人每日三省,省的是什么?
   我们常常列出一堆清单陈列自己的罪过,我们陈列的是什么,为何陈列,是把罪过陈列出来,貌似反省,实则炫耀自己品质的丑恶、聪慧过于常人吗?反省变得形式化,对自己的敷衍,是对自己反省承诺的一个报告。扪心自问,我的灵魂感到自责吗?
   九、音乐与信仰的关系。神游,自由的感觉愈加强烈,冥冥之中感到上帝注视着我。《自由之歌》为上帝而唱。
   音乐是一种言辞,我可以离开女人,但我离不开言辞,音乐是一种宣泄工具,音乐包括各种信息,歌曲让我忘记死神。音乐,就算各种肤色不同的人,都可以感觉到同一种感受,在乎我们,因为人与众不同,用心聆听,音乐是一种信仰。
   歌手的代名词,为什么去流浪。扪心自问,什么是自由。(流浪,)我只想改变自己,我憧憬前方将会发生什么。
   I’ m not there, I’ m gone.

附:这篇感想写得很零乱,也就是看过这部影片后的一些琐碎想法,大家勉强凑合着看吧。

 4 ) Bob Dylan:当这个社会将自身的问题开始转接到“摇滚”身上,我选择背离人群


有时候,大众的喜好就是一种法西斯主义。
当一群人以同样的仰望的角度在看着你如何成长时,都在你的不知不觉之间,被划上了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强制的、盖帽的以及形而上的皇权——你的一切都必须满足他们对于你的期待,那些标签、特征以及特性。
成名是尤其悲观的经历,对于大多数的成功艺术家来说,都经历过成功后的迷失。John Lennon在影响力和名气之中死在了刺杀的枪声中,Joe Strummer几乎在反抗中被愤怒所毁灭,毁灭了自由之梦,Bono在巨大的商业浪潮和政治力量中,将音乐和斗争划出了明显的界限,并且从此戴上了面具一般的墨镜,将U2推上了商业的舞台。
在我的概念中,艺术与艺术家是两个独立的存在,却在死亡层面有了个奇妙的结合点,一个是艺术家已经自然死亡,而在精神影响和艺术作品的流传中,却又是永生的;另一个是绝对性质的死,他们的艺术态度和理念在时间的冲刷中遭到了彻底的毁灭以及根除,而自然生命却生活的越来越幸福。
有幸Bob Dylan属于还生存健在的艺术家,他的音乐和诗歌也一样。

我必须得承认,《I'm Not There》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艰难的电影之一,因为将Bob Dylan解剖成四个人,又分别将这四个人独立角色化以及共同强调与放大。四个人的思想和生活轨迹同时存在,就难免会重心模糊,让人看到一半的时候也摸不着头脑。所以必须在看过Bob的传记以及生平的纪录片之后,了解到他一生的大事记,才能够在《I'm Not There》中寻找到一些Dylan在现实生活中四种不同精神状态共同伸展,诗人、预言家、表演者、猎人四种符号代表的不同维度的思想价值。
我必须要先知道《No Direcation Home》中Martin Scorsese对于Bob的全新解读,电影中那个具有先验性质的,无声静默的,叛逆的,纯粹跟随自己感觉的Bob Dylan以及《I'm Not There》中的复杂与纵横交错联系在一起,以及在我以往阅读过的文本中,努力的回忆与Bob有关的一切,才能够了解他在坚硬如石头一般的似乎难以穿越的现实世界,如何去强化自己的内在,如何用一种纯粹的没有杂质的意念努力的往下走。

我跟电影圈的朋友们说,了解Bob的一生给我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震动,很多人问我,是什么样的震动?我的全部意义在于,我自己的内在世界尚未建构完成,而Bob的叛逆和义无反顾,对于我来说,在某些方面填补了我尚在犹疑不定的世界观的建构,甚至填补了我在面对生活中大部分的空虚的无所适从感。
没有家的方向,听起来绝望和扭曲后的仿佛立体声从背后扩散一般的窒息与预言,仿佛是在内心中掏出了一块巨大的空隙,严重的情感与精神上的匮乏,以及对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彻底否定。当我们如Bob一样迷失的时候,当我们也同样寻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情绪去重新架构起,不再是像生命轮回一般的精神世界?

面对这一点,Bob Dylan是善变的,我们无法否认。


选一条离开之路,还是回家之路?

家,也是一种扭曲的符号。这种恐怖的现实对于Bob来说,是真实存在的。对于自己的家乡,他总是言之过少。当然家不是一个地方,更不是单一的情感。但是任何试图去定义家的意义的行为,似乎都显得苍白,和真正的每个人的不同感受,相去甚远。
纪录片《No Direcation Home》中是以Like A Rolling Stone这首意义非常的歌曲开场的,而电影《I am not there》中,则在这部纪录片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艺术化处理,将一个人的人性分别拆分成不同的角色性格,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清楚,Bob复杂和诡奇的一生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在《I am not there》的开篇,一个苍老的旁白在说:“饥渴的大众,现在终于能够分享他的病情,以及他的私人电话了。他就躺在那里,诗人,预言家,法外之徒,虚构的偶像,摇滚明星,暴露在大众面前,如被偷窥一般,很快就将被发现。”
Bob的自我主宰意识似乎在Todd Haynes的镜头下面变成六个甚至更多相当大的匮乏,从而在这六个不同的角色之间相互流动,彼此之间传递着一个共同的命题——孤独。而这种孤独的情感,在不同的角色身上,又很难保持同样的一种姿态。所以Todd Haynes才能够在不同角色的空隙中,灌输进如此丰满的诗意与浪漫。

所以当你看到,Bob Dylan幻化成自己的偶像Woody跳上火车,逃离囚笼一般的小镇,努力切断自己与囚禁之间的仅有联系,他深层的对抗性质的不同个体就已经在被不知不觉中建构:Jack Rollins在事业的高峰期抛开一切出走,幻化的是Bob逐渐被标签为抗议歌手后,逐渐产生的自我否定性。Robbi在婚姻危机中对于性以及自由的重新思考和转向,是Bob生命中有且仅有的一次爱情故事,Rimbaud从诗人的符号性解读Bob的歌词以及世界的黑暗与恶灵的感受幻化的是在每首歌的创作过程中,就像创作一首与世界接触的灵媒一般。Jude在舞台上的彻底叛逆以及在媒体面前的入侵性特质幻化的是Bob在转型之后走向摇滚之路的“背叛”。

当这些比较超现实性质的个人特质全部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Bob在选择路途的时候,Bod的一生中光明和黑暗的永恒对抗,并不仅仅是时代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而是他渴望成为他想要成为的样子。
人,或者明星以及艺术,都不全部是由环境造成,而是先天的永恒的“自我“的组成部分。
在电影开始交代的答案之中,Bob的人生之路就已经做了选择,离开家,离开的越远越好。

我不是时事歌曲创作者

在电影《《No Direcation Home》中是以Bob Dylan改变一生的歌曲—— “Like a rolling stone”开场的。
这首歌是Dylan转场的标志,承载了很多他生命中的努力尝试:在他接近30岁的时候,努力冲破无法被超越的现实世界——所有的听众都在迷恋病态的民谣,借用纯粹性去嫁接反抗的特性,音乐丧失了应该有的本质,成了政治的附庸工具。
印象深刻的是两部电影中同时放大的Bod Dyl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强调,“我不是时事歌曲创作者。”

Once upon a time you dressed so fine
You threw the bums a dime in your prime, didn't you?
didn't you?
People'd call, say, "Beware doll, you're bound to fall"
You thought they were all kiddin' you
You used to laugh about
Everybody that was hangin' out
Now you don't talk so loud
Now you don't seem so proud
About having to be scrounging for your next m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on your own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You've gone to the finest school all right, Miss Lonely
But you know you only used to get juiced in it
And nobody has ever taught you how to live on the street
And now you find out you're gonna have to get used to it
You said you'd never compromise
With the mystery tramp, but now you realize
He's not selling any alibies
As you stare into the vacuum of his eyes
And ask him do you want to make a d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You never turned around to see the frowns on the jugglers and the clowns
When they all come down and did tricks for you
You never understood that it ain't no good
You shouldn't let other people get your kicks for you
You used to ride on the chrome horse with your diplomat
Who carried on his shoulder a Siamese cat
Ain't it hard when you discover that
He really wasn't where it's at
After he took from you everything he could st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Princess on the steeple and all the pretty people
They're drinkin', thinkin' that they got it made
Exchanging all kinds of precious gifts and things
But you'd better lift your diamond ring, you'd better pawn it babe
You used to be so amused
At Napoleon in rags and the language that he used
Go to him now, he calls you, you can't refuse
When you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
You're invisible now, you got no secrets to conc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With no direction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中文歌词大意:
有那么个时候, 你曾经衣着光鲜
你那么优越, 给那些要饭的扔钢嘣儿玩儿, 有那么回事儿吧?
人家跟你说, "嘿, 小妞儿, 你早晚会栽跟头的"
你以为他们都是跟你开玩笑
对那些在街上无所事事的人
你一贯一笑置之
现在呢, 现在你说话不那么大声了吧?
现在你不再那么傲慢地笑话
那些沿街行乞, 为了下一顿饭挣扎的人们了吧?
没家的滋味
你觉得怎么样?
一无牵挂、也没人认识
像个流浪汉。
没错,寂寞小姐,你上的是最好的学校
但是知道吗,那段时间你只是在享受
却没人教你真正的东西,怎么在社会上混
可是你现在明白了,你得自己学着应付了
你曾经说过,跟陌生的流浪汉
你决不妥协
但是现在,你意识到了吧?
那家伙用不着找任何借口
当你盯着他空虚冷漠的眼睛
问他,要做个交易吗?
孤身一人的滋味
你觉得怎么样?
没了回家的方向、也没人认识
像个流浪汉。
你从来没有注意到,那些小丑来逗你玩儿来搞笑的时候
他们背后的苦恼和挣扎
你从没意识到,这背后有什么问题
是他们在帮你承受,而你呢,你实在不该那样
你曾跨在镀得锃亮的摩托上,和你的情圣一起
那家伙,肩膀上还卧着一只暹罗猫
你还不明白吗
他已经心不在焉了
当他把你掏空了,把你身上能偷的都偷光了的时候
孤身一人的滋味
你觉得怎么样?
没了回家的方向、也没人认识
像个流浪汉
高傲的王子,和所有那些漂亮的人们
他们都喝着酒,琢磨着
怎么能淘换到更值钱的玩意儿
但是你呢,你得把你的钻戒举起来,把它当了
人都有倒霉的时候,看着戏里走背字儿的拿破仑
你不是曾经还挺得意吗?
现在轮到你了,拿破仑在招呼你了,你无路可退了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不用担心会失去什么了
现在你已经透明了,已经没啥可隐瞒的了
孤身一人的滋味
你觉得怎么样?
没了回家的方向、也没人认识
像个流浪汉。

1663年,Bob通过一个奖项,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美丽的灵魂,在电影中,Christian Bale用精湛的演技交付了一份精彩的演讲: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变年轻,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年轻了。而且,我为此而自豪。这已经不是那些老头子的世界了,我的意思是,坐在这里的不应该是你们,我是说······时代不同了,没有什么黑白分明,没有什么左翼右翼了,现在只有上翼和下翼,你知道吗?我觉得那个朝肯尼迪开枪的人,我在自己的内心里发现了和他相同的想法,我在这里想说,你可以嘘别人,但是光动嘴巴根本做不了什么事。”这经典的一幕可以说是Bob将自己从“美丽的”反抗英雄的圣坛上卸任下政治傀儡的重担,他开始了自己的反抗。我们可以看到Bob人生不同的两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鸿沟,前期民谣诗人一般的Bob是抵抗的时代之音,代表着一个弱势群体的咽喉与扩音器,而后期摇滚阶段的Bob就是彻底阴暗的灵媒,他始终会看到“行动”导致的最真实的丑陋面,抵抗是无效的,靠嘴巴同样也是无效的。艺术相对于这所有的一切,是属于一个独立的场域,这个场域与政治无关,与媒体无关,与时代也无关。
当整个民族都在呼唤自由,都渴望成为自我的主题,掌握觉得的自主权,在经过共同的抗争得到这些的同时,我们造成的罪责以及邪恶的世界,也会同步存在。这就是最为彻底的现实。Bob当然是不希望自己被“他们”当做开宴会狂欢庆祝的对象,当做某个群体的代表从而完成他们的事业。
“美丽灵魂”对于Bob来说,意味着什么?——屠杀。并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美丽灵魂”的。也可以说,成为一个“美丽灵魂”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预谋,这不是一个艺术家应该擅长的。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了说出自己为什么停止为了抗议而抗议这件事:“没有人会因为一首歌,就彻底改变,让运动和罢工继续的。歌曲只能表达自身的政治理念,就好比烧了征兵卡和自焚一样,除了表达你的不认同之外,什么也做不到。”而这个政治理念的孕育以及相对所作出的行为,就是“美丽灵魂”的预谋。因为大的社会时局,罢工、游行足以把每个人都变成受难者,从而在受难的同时,达到一种迷人的幻象。
所有人都迷恋自由,所有人都希望行为高尚,希望纯粹性质的清白和无辜。但是这并不是Bob所倡导的“行动”的最终目的。真正的行动的有效性在于对世界真实的感知,而Bob所感知的世界疯狂和不可理喻的一面,与他的创作本身并不能形成一定意义上的链接,他在民谣、在反抗中找不到“真挚的”“表达的”歌曲的言语功能。
当民谣成了社会现象和大众群体的“阿谀奉承”,正如当Bob在舞台上唱起民谣就欢声一篇,转变成摇滚,就被叫做叛徒,犹大的滑稽经历一般,民谣不再是音乐本身,失去了“发出真正时代声音”的作用,而成了完全不符合Bob内心信念的空洞的音符和词句。
我在想如果是我,也会同样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到摇滚的彻底作用,从而在自我挖掘和自恋性质的身体里,去破坏所感受以及所看到的一切,貌似只有这样,Bob才会找到那些没有失去的珍贵感受——反抗的真实意义。

世界逐渐变得疯狂
我们生存的世界,永远是感性——现象的表层肤浅和没有责任感,并且在理性完全缺失的环境中能够找到自我满足式的崇高和快乐,但是经历的这一切那么愚蠢。在《No Direction Home》中,有一段表现“疯狂”的世界最特殊的段落,美国大兵在越南纵火烧毁了一户平民的房子,并且在一群越南老年人和小朋友面对媒体的求救下,无动于衷。当时具有同样影响力的Joan Baez和一群反抗歌手集合在机场进行歌曲抗议,但是没有Bob。
Joan Baez面对镜头说:“我不认为他想变成义无反顾的那种人。后来的时代变得壁垒分明,枯燥乏味,要么是赞成战争,要么是反战,要么是痛恨黑人,要么是支持马丁路德金,感觉像是被迫选边站立。”
这就像是一个摇滚歌手,在面临变成崇高和伟大,或者变成不朽和优美之间进行选择一般。在是否涉足政治之间的抉择,直接影响人人们对于音乐的判断力。同样也是民谣与摇滚之间的完全对抗。
这之间没有平衡点,如果存在,大众找到了接受Bob的平衡点,那就是老年的Bob一直才强调的,时间。如果在同一个当下,要求大众接受Bob的政治反抗民谣以及内心崩塌和腐朽的摇滚,这必将奔溃。面对成为艺术家还是成为抗议歌者,Bob自然会有自己的抉择。
之前和一个朋友提到Bob故事,他觉得Bob是个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也绝不会把自己置身以两种不同面的夹缝之中。他的优先选择是内在的优美,然后才是崇高的道德。这即是一条少有人走的正确道路。
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狂热,往往容易引发一种没有缘由的热情和快乐感,当大众怒气冲冲的杂碎路边的汽车时,当偶像走向街头被推高至人群顶端,成了牵线木偶时,或者全世界此起彼伏的静坐、绝食、游行、抗议······世界彻底变的疯狂了。
所有人都在努力的超脱于感性之外,去索取平等和自由,从而产生一种“成为主导“的幻象,这种幻象完完全全是现实世界中的不足面,抵抗力的不足,意识形态层面的不足。
真正的事实是,在面对这个混乱的世界,不存在仅仅对于自由和民主等简单的欲望,一种社会体制对于另一种社会体制的代替,并没有变的更好的可能,这也是人人都能够知道的道理,但是大众毕竟是大众,他们的愤怒和对于崇高感的需求,要求他们借助于歌手、借助音乐、偶像的声音去传递这种虚假的不真实的体验。
没有人能够真正相信“纯粹的自由”真实存在,但是每个人都不惜一切的去维持,去争取这个不切实际的自由梦,从而保持着政治的热忱。而就在群体的这种无知的感性行为中,那些Icon,逐渐就变成了“异化”的符号,变成了争取权利的武器,变成了每个人用来表达自己反抗行为的武装和外部力量。
他们表现出来的崇拜和爱,就是他们内心的对于崇高的欲望以及对于反抗的分身之间的和解。

摇滚革命

电影的后半部分进入了一种超现实的彻底的摇滚式样的内在的迷幻。毒品、诗歌、爱情、正义等诸多的命题构成了整个错乱的神经质的叙事逻辑,摇滚表现的是什么?欲望与情感。摇滚制造一种彻彻底底的幻觉,通过嘈杂的、孤独的、垃圾式的、迷幻的、毒品的、欺骗性质的、性诱惑的假想的幻觉来演绎出一种真理,这种真理掩盖了现实的丑陋。
Bob选择摇滚,选择和电子、时代、群众一起创造了自己的新的方向。“我不是那种表演者,想变成群众一份子的那种表演,我不想跟听众拉近距离。”Bob在回忆创作《Like A Rolling Stone》的经历时说。他的摇滚是在玩一种不在场的状态,玩一种纯粹的自我的缺席。Bob通过摇滚来达到自我的否定与扬弃,通过内在的否定,从而来否定外在的所有事物,达到否定性摇滚革命。
这也是Cate Blanchett在电影的后半段沉醉在一种嗑药般的迷幻意识中所要表达的终极命题,他渴望成为受难者,渴望被拯救的犯错误者,甚至成为基督的歌颂者,时代的救赎者。这完全超乎逻辑之外的故事表现形式,拥有一个真实的本质的相互对抗的内核。

对于自己不断的否定后,通过摇滚乐以及听众进行重新塑造与建构,从而实现外在与内在的统一,进行思想的表达,达到自我的彻底主宰,这是Bob选择摇滚的终极意义。这并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抗,也不是对于反抗行为带来的道德层面的幻觉无休止的迷恋,这是用一种内在的主体的现实与外在的固有的现实之间进行勇敢的博弈。

现实世界本身就是致命的、坚硬的以及靠一己之力无法穿越的。当面对愤怒的人群、面对两极化的世界政体,无论如何想要通过音乐区拯救世界的希望几乎为不存在的偶然。将艺术工具化功利化,永远也不能够达到被铭刻的历史效应。
而恰恰是指涉在内心的,对于主体思维的觉醒力的冲击以及对于欲望等最真实的本质的表达,才是永恒的命题。
Bob试图让我们通过摇滚,更加接近自我,接近世界的真实本质。
这必将是一场永垂不朽的革命。
<图片1>

 5 ) Bob Dylan的6种身份

虽然通常来说多媒体的方式因为有影像的辅助都会比较通俗易懂,但如果你不了解Bob Dylan,就别指望通过这部《I'm Not There》来了解他,那是我犯下的错。也许《No Direction Home》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Martin Scorsese竟然也会拍这种电影,我原来以为他只会给Al Capone立传。于是我在读了Bob Dylan的维基百科后又卷土重来。Bob Dylan原名Robert Allen Zimmerman,犹太人,1941年生人。影片的导演Todd Haynes用了六位演员表现Bob Dylan不同时期,不同角色,用了不一样的名字,更使用的多线程手法甚至让人感觉本片“扑朔迷离”。

抗议者

Christian Bale在片中叫Jack Rollins和Pastor John。Jack隐射了六十年代早期的Dylan,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关于民权和反战主题的歌曲。1963,Dylan和当时极力赞赏并支持他的民谣女皇Joan Baez(片中Julianne Moore扮演的Alice Fabian)曾经参加了著名的民权运动游行,“华盛顿大进军”。正是在这次大游行中,Martin Luther King发表了他著名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讲。Dylan也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但是他本人却对此开始反感起来。1963年底,在肯尼迪总统被刺杀不久之后,他前往接受国家紧急民权委员会的一个颁奖仪式,他带着酒气,质疑了委员会的作用。在此之后,他逐渐远离民权运动和抗议歌曲。Pastor John代表了1979到1981时的Dylan,1979年,他成为一名再生的基督徒。宗教信仰影响了这段时间的三张专辑,Slow Train Coming、Saved和Shot of Love都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Christian Bale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演员,大背头,飞机头,爆炸头都那么有板有眼。

摇滚明星

Cate Blanchett饰演的Jude Quinn。Jude代表了1965到1966的Dylan,六十年代的民谣音乐界,对于摇滚乐的出现与盛行普遍感到不满。Dylan却在1965年的民谣音乐节中,第一次在舞台上使用电吉他表演。他仅演唱了三首歌就被愤怒的听众赶下台,这被认为是他从民谣转向摇滚乐的转折点。1966年5月,在曼彻斯特的表演中,台下的听众冲着他大叫“犹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个时期,Cate饰演的Dylan总是紧锁眉头,他放弃了原先的抗议歌曲。剧中他说到,“连肯尼迪都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难道我可以?难道音乐可以?音乐只是音乐。”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一直延续到1975年,也让他了解到音乐并不能承载太多东西。Cate也因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当年金球奖最佳女配角。片中Jude有一次匆匆赶来赴约,和四个西瓜头小男孩嬉笑打闹,就是传说中的Beatles。

童年

Marcus Carl Franklin饰演Woody Guthrie。Todd不仅让女人来演Bob Dylan,还让黑人来演,想法着实怪异。Woody Guthrie是Dylan的偶像,他的早期作品受到Woody Guthrie和黑人布鲁斯的影响。黑人男孩Woody对传统音乐了如指掌,他甚至能比火车上的老人知道更多更久远的东西,但那始终都是别人的音乐。在旅行途中,一位女士对他说:“Live your own time, child, sing about your own time”,也让他深受启发。Woody也代表了一个注定了无依无靠,永远生活在路上,“like a rolling stone”的Dylan。

隐士

Richard Gere饰演Billy the Kid。Billy隐射了Dylan曾经出演过的Sam Peckinpah导演的电影《比利小子》。片中在小镇Riddle的隐居生活也表现了Dylan想逃离聚光灯的一种想法。实际上在1966年,Dylan曾经因为摩托车事故身受重伤,一度隐居在Woodstock,他也是这个地方最著名的居民。Woodstock到现在40年了,陶喆也用它设套让听众浮想联翩。李安的新片《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和纪录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同样值得关注。后者片源很冷,下不太动,听说Martin Scorsese也参加了此片的后期制作,真是个文化人,错看他了。

凡人

Heath Ledger饰演Robbie Clark。在片中,Heath饰演的角色代表了Dylan的演员身份,并涉及了大量他的家庭生活。Heath在片中有一场戏中戏,扮演了Christian Bale饰演的那个Jack Rollins,有点拗口。如果Todd让六个人都用一个名字的话,岂不是变成Dylan扮演了Dylan了吗?片中Charlotte Gainsbourg饰演的Claire可能代表了Dylan的前任妻子Sara Dylan。Dylan于1965年和他的第一任妻子Sara结婚,并于1977年离婚,共有四个儿女。Charlotte扮演的Claire让人印象深刻,但Sara实际上是一名时装模特,舞台剧演员,出身于维明顿。不是法国人,也不是画家,不知道这些是从哪里来的。

诗人

Ben Whishaw饰演Arthur Rimbaud。Rimbaud也是Dylan的极为仰慕的一位诗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经常会引用Rimbaud的诗句。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Rimbaud受审的过程中所说的话都是Dylan在过去访谈节目中的真实资料。他在片中的一段“七不规范”也很有意思:

1. 不要相信穿着雨衣的警察 2. 当心热情和爱情,它们都是一时之快而且飘忽不定 3. 当被别人为起你是否关心过世上的重大问题时,紧盯他的双眼,他就不会问第二次了 4. 不要说出你的真名 5. 如果被要求审视一下自己,也千万别这么做 6. 不要说、也不要做任何你周围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 7. 不要试图创造什么,它会伴你一生

题外话,犹太人里影帝影后辈出:Dustin Hoffman,Harrison Ford,Natalie Portman ,Jake Gyllenhaal,Steven Spielberg,Woody Allen,Scarlett Johansson。

参考资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I%27m_Not_The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b_Dylan

相关作品

 6 ) 论持久战

加上另外几个片子一起说吧,其他片子包括,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on)
American Hardcore (Black Flag等)
The Declin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Part II: The Metal Years (Megadeth等)
Joe Strummer: The Future Is Unwritten(Clash)
大致先这些

老梆子们比较下来,就数Bob Dylan最狡诈。他对世界喋喋不休,但有几句不是反话呢?I'am not there片名是个非常到位的自我评估,这些从No direction home里面也摆明了。两个片子都提到了Bob Dylan在60s "反战"年间的记者招待会,记者问他您作为一代青年的政治偶像。。。如何如何,Bob装的一脸惶恐,说谁是政治偶像?记者又问您的政治民谣是否表达了... Bob又是装傻,谁说我唱的是民谣。于是记者就更兴奋了,I’am not there里面的BBC二楞子就是这样被挑逗了。很多人觉得Bob铁肩担道义挺痛苦的,还要不时接受各路记者的骚扰,其实Bob特清楚,什么叫半推半就,什么叫挑逗,什么叫利用。当你们觉得他很政治的时候,他会告诉你我自己都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当你们觉得他很精神很垮掉很找不到回家的路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他其实想当一个中产,也很注重锻炼身体。这个”精神代表“随时准备逃跑,但又不跑远,跑几步还让媒体摸两把,暴暴光,出个CD,脱了裤子再跑,这不是垮掉的一代,这不是无家可归,这是游记队长,我们永远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所以我们永远会议论他,我们永远会认真思考他的废话,这不是滚石,这是持久战策略。

继续说Black Flag这样的(见American Hardcore)。Hardcore比较厚道的,在自己年代反抗自己头上的东西,比如里根,比如中产生
活。这是有时限的,时代过去了,就迅速自觉下岗,下一代的东西让下一代反抗,这样的反抗更有效率,更直接。没有工夫跟媒体打情骂俏,媒体对这样的以单调群殴为主业的,也兴趣寥寥。这是接班型的持久战策略。

最后是自己栽进去的,比如80年代的金属党,比如Joe Strummer这样以为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

金属党就比较可怜了,从纪录片看,他们的理想大多很李逵,生活也很李逵,摇滚不死,我要成名,我要大钱,我要大波妹。没了。时过境迁,没成名的可能死了或者在养猪,成名的也被阳痿了,心脏病了,吸毒后遗症连水都倒不准。

Joe Strummer比较2,跟Sex pistal干上了,告诉大家自己不是无政府,自己是铁肩,跑到纽约不但要巡演,还溜到街上对纽约市民的政治立场进行采样并予以启迪。最后当群众都把他当政治标杆了,他干不
动了,可怜巴巴的说我真的没想到我会被安排成拯救世界,然后就崩溃了回家带孩子。您怪谁呢?这是无组织无纪律被媒体左右的起事,从古到今,下场都雷同,都会突然惘然,惘然中感到屁股一阵刺痛,被体制走了后门。

小心翼翼的比较后,我还是感慨Bob Dylan的狡猾,I'm not there无论拍的怎么样,至少片名告诉我们,玩得开还是老狐狸。

 短评

这种形式不是很喜欢。

9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推荐

感谢吉大艺术院线放映此片。感谢豆瓣维基让我了解了一点知识,不至于看的一头雾水。感觉这部电影还是太文艺了,把性格拟人化,多线叙事和人物传记虚实结合,如果不了解鲍勃迪伦的话真看不下去啊,我同学就忍不住走了。。。凯特布兰切特女扮男装演鲍勃迪伦,居然能做到神形兼备,可塑性极高!好演员!

10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蝙蝠侠迪伦vs小丑迪伦

1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用不同的演员来演绎人的一生中不同的经历与侧面,单独抽离塑造,多么天才的想法。个人最喜欢小孩子那part;本老师的部分则太少了,但听他讲台词已属享受,更何况爆炸头音乐人造型好看又灵光;Blanchett的确令人惊艳;我并非Dylan的歌迷,却非常享受这部戏,远距离探究一个人物使传奇更为传奇,这是传记片诚实的突破。

16分钟前
  • 胖丁桃
  • 推荐

最接近Bob Dylan 精神实质的一部传记片。

21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力荐

有人感叹说:“电影公映以后,Cate定会成为全世界女同志们的集体爱慕对象”这话儿不全然对,因为不止女同志爱慕,她还能把直女变弯。。。帅得太没天良了女王啊。。。TAT

22分钟前
  • 推荐

可能这就是传记片唯一的形式——承认它只是由演员所扮演的虚构故事,要抹除一切地用虚构还原出一个可能存在的形象。

25分钟前
  • TWY
  • 推荐

好、好巨大的卡司阵容啊。碎片式的故事。凯特布兰切特实在是 - 惊艳都不足以形容!(11.27.2015重看,彭尼贝克美学)

3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这是一部“导演心目中的鲍勃·迪伦传记片”,电影非常怪异地启用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的六个方面

33分钟前
  • leslieQ
  • 推荐

花哨的无聊

37分钟前
  • 吴嘎嘎
  • 较差

令人喜欢的传记片拍法:每一个角度、每一块“碎片”的纪录再去还原和拼成一个完整的他。几个部分的演绎和质量都挺高的,但最爱的画面是Richard Gere在火车上唱着“She's gone like the rainbow”,最喜欢的扮相是Cate在车上说着“不是民谣歌手”。爱Todd Haynes更多一点。

40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六人饰一角,人生皆碎片。我不在我在的地方,我总在我不在的地方。

4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Cate Blanchett让我惊呆了!!Charlott Gainsberg非常美!!!小黑人演得很好~ 但太风格化,看着累。

44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推荐

整部看下来很跳跃的感觉 听着歌儿也畅快 想起了Bob老爹的许多往事……歌迷不能错过~ 6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穿插进行 表现手法接近迷离 但也不妨碍怀着热爱理清思绪 CateBlanchett神貌皆似 当然也少不了酷酷的Bale啦!完全大爱 大赞!

45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推荐

能在终场之后让人翻出highway 61 revisited重听,这就是迪伦先生的魅力所在。此外,狂赞Cate Blanchett的扮相和演技。

47分钟前
  • SickDouban
  • 推荐

托德是真爱布兰切特啊,最英俊不羁的一段鲍勃迪伦全汇聚到女王身上。卡司也是非比寻常的豪华!用六个人描绘巨星不同时期面貌,导演玩的花里胡哨精彩之极,记录西部黑白审视史诗风格,妙趣横生。音乐更是一级棒,台湾译名真他妈好!

50分钟前
  • bird
  • 力荐

【B】堪称转场百科全书,所有转场方式都用尽了。电影在我看来很矛盾,形式晦涩,给不认识鲍勃迪伦的人看不懂,内容平常,对于足够了解他的人又没必要。

52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不了解bob dylan的不太看的懂,正如我,此片日后必然要重看。另,凯特布兰切特的演出无可挑剔。

55分钟前
  • F.
  • 还行

追逐coco的那场戏 用的竟然是费里尼的卡萨诺瓦中 所谓otherworldly Nino Rota music

60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It's not very easy to follow without knowing much about the life of Dtkab, One of best Biography films I've seen though.

1小时前
  • 粉红色大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