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杀人犯2012

动作片韩国2012

主演:郑在泳,朴施厚,曹恩智,赵达焕,闵智雅

导演:郑秉吉

播放地址

 剧照

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1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2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3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4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5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6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13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14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15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16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17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18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19我是杀人犯201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8:52

详细剧情

  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一件事情让崔向久(郑在泳 饰)久久无法释怀。那是17年前,社会上发生了一件影响极其恶劣的女子连环凶杀案,而崔向久则是负责此案的警探。狡猾的凶手巧妙的躲过了正义的天罗地网,当15年诉讼有效期到来的那一天,当凶手彻底的逃脱了法律制裁的那一天,受害者的家属以死发出了对无能警察以及残暴凶手的控诉。  正当大家以为惨剧带来的阴影即将消散之时,一本名为《我是杀人犯》的书的出版让所有的人都极为震惊,而书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凶杀案的始作俑者李斗锡(朴施厚 饰)。可是,作为当年追捕凶手的警探,崔向久并不相信李斗锡就是当年的罪犯,一场激烈的猫鼠之争在两人之间展开。

 长篇影评

 1 ) 这才是法制社会和法治社会

《我是杀人犯》。7分。 主演不太熟,导演也不算熟,只看过他另外一部片。 应该说很努力,但诚意度不够,没拍出动作、悬疑等任何一种类型。 连环杀人犯屡次逃脱,崔警官纵然身手矫捷也没抓住凶手,竟然还没凶手伤害、羞辱。而最不堪的是,他的女儿竟然也被嫌犯掠走,下落不明。 十五年后,有效诉讼期即将结束时,崔警官一手导演了后面的闹剧,搬出以假乱真的嫌犯诱导真凶出现。又是出书,又是演艺,四处捞金,号称抓住了真凶虚荣的致命弱点。 过程极度反讽而近真实,但也漏洞百出,逻辑牵强。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这才是法制社会和法治社会。

 2 ) 《我是杀人犯》:案件背后的众生百态

每看完韩国悬疑片总是难抑住心中的激动之情,作为同属于儒家文化一衣带水的邻国,韩国电影业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不仅在类型片上百花齐放,在制作和水准上也不亚于好莱坞,像《杀人回忆》以及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等早已享誉海外。尤其是《杀人回忆》占据各大榜单居高不下,那种无限的哀怨、深思和无助至今记忆犹新。不严肃来讲,《我是杀人犯》就可以称得上是《杀人回忆》的番外篇。

《我是杀人犯》讲述了在连环杀人犯公诉期将满的前夕,一直追凶的警察采用以假逼真的方法引真凶现身,最后将其抓获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为“引蛇出洞”。如果本片像其他悬疑片一样展现追凶的过程最后将其正法未免也太过俗套,导演正是通过一起连环凶杀案件,带出相关联的罪犯,警察,受害者家属,记者,百姓等众生面孔。

警察:

警察作为片中最关键也是最矛盾的角色,如同绝命毒师里的老白,看似平凡普通,实则老谋深算,一切计谋早已运筹帷幄。他血气方刚,脾气暴躁,对上司,对同事甚至对自己的母亲都耐不住性子,同时他又有着男儿的柔情,在得知母亲意外脱险后一把将母亲揽入怀中,在面对妻子最后临终的录像也留下了铁汉的泪水。作为片中最矛盾的一个角色,一方面作为警察,是司法的维护者,惩奸除恶乃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他又是受害者的家属,必想将凶手正法,还死者一个公道,在这双重矛盾下,他最终选择了后方,也就是知法犯法亲自杀掉了凶手。十五年的追凶经历,失去妻子的悲痛欲绝,没有人比他更想亲自抓到凶手,即使换来五年牢狱之灾,于他而言,即新生。


凶手: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凶手在千呼万唤中始出来,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五大三粗的硬汉,反而是头戴发卡,化着淡妆的异装癖者,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讲叫伪娘。懂点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越是张狂、高调的人其内心越是胆小和不安。当他看见被自己引以为豪的“成果”为他人所窃取,并且高调的举行发布会受到追捧成为明星时,极端自恋的背后肯定不为他所接受,这才步步走进了警察设好的圈套之中。


受害者家属:

有凶案发生肯定也会有受害者,作为受害者的家属,在忍受失去亲人的巨痛之后,还要眼睁睁的看着罪犯逍遥法外,正义得不到伸张,心中的怨念自然会加深。片中的受害者家属除了警察外,还组成了一个团,男女老幼全家齐上阵,精心策划了一场绑架案件,这其中就包括了警察的岳母。从警察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回忆中可以看出,起初岳母执意反对,连警察送女友回家都怕被岳母撞见,到后来凶手浮出水面,高调现身,早已被复仇之火占据全身的岳母自然按捺不住,将凶手私刑绑架,无果。在片中我们多次见到二人擦肩的瞬间,岳母猩红怒火压抑着的双眼,不难猜出,岳母将失女之痛的怒火全撒在了警察身上。直到所有迷雾解开真凶现身,岳母原本想用早就准备好的剧毒将凶手亲手杀害,却被警察阻挡。就当我们以为一切如传统悬疑片一样将真凶绳之于法,熟料警察亲自下毒,为的是让岳母免受牢狱之灾。就在那一刻,两人眼神再次碰撞,这一次,岳母没有怨恨的怒火,反而是一种理解和承认。片尾,五年之后,警察走出监狱大门,我们看见了站在第一排等待已久的岳母。


记者:

记者即媒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制造舆论,它可以在一夜之间让名人身败名裂,也可以为民鸣冤,甚至还能间接影响政局,想必其威力不用我多说。在片中记者的身影可谓是无处不在,他们一方面是整个事件的记录着,另一方面又是参与者。这其中不得不说到两个关键性的角色,一个是局长,典型的唯利是图的代表,在他眼里只有收视率,不惜一切抓住新闻点,哪怕让警察和犯人拔枪相见也要举行三方会谈。另一个是现场导演,属于一根筋的人,他严格遵从职业道德,在警察怒火将水杯砸向凶手时刻意插入了广告,为此遭到局长的责骂,最后弃势辞职。难能可贵的是,导演采用了许多反讽的手法,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戏谑了一番韩国媒体。在李斗锡的新书发布会上,大批媒体记者争先提问,因其面容俊俏,女记者竟然问起了和事件毫无相关的护肤保养问题。不仅如此,电视台内部成员还俨然化身成了凶手的粉丝,猜测着谁真谁假。


观众:

《美丽的西西里岛》里,或爱慕或嫉妒她的居民们;《孔乙己》里,或嘲笑或讽刺他的酒客们;《我是杀人犯》里,或喜欢或迷恋他的粉丝们,他们都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片中,凶手摇身一变畅销书作家,将自己杀人经历写成小说受到追捧,享受着明星的待遇,还拥有了大批的粉丝。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凶手成为明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长得很帅。仅此一条便将韩国人讽刺的体无完肤。不仅如此,当真假杀人犯同时出现时,粉丝们陷入倒戈,其中一名带头人物还高举扩音器为自己的偶像拉票,求相信哥哥是真正的凶手,他们的麻木不仁直叫人汗颜不已。先不说对无辜冤死的受害者给予起码的尊重,至少正邪分明。闹剧过后,是对人性的深思,是对国家的失望,这正是导演高明的反讽精神。


按照犯罪悬疑片一般的套路,大多会在罪犯伏法,锒铛入狱处作为结束,这也似乎是一个“美好”的大结局。但《我是杀人犯》则让警察动了私刑,亲手解决了罪犯。其实究竟谁是真假猴王并不是导演探究的重点,他正是通过一个引蛇出洞猫抓老鼠的故事将矛头对准韩国当下,司法的漏洞,百姓的愚昧,罪犯的狡诈等这是罪恶的根。不难看出,无论是劫人绑架,还是警察的知法犯法,其实从一开始受害者家属的一致心愿便是至凶手于死地。毕竟还有很多法律解决不了的事。

扎实的剧本,精彩的表演,人性的挖掘…《我是杀人犯》不愧为2012年最精彩的韩国电影。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动作戏太粗糙,飙车戏太浮夸,虽然导演下了血本,但凡正常人看到在飞快行驶的车头跳来窜去,你以为这是在演杂技,还是在上演速度与激情呢。

 3 ) 砍掉最后10分钟非要伪装高潮的追逐戏,就是5星的片子!

      我的确是因为《清潭洞爱丽丝》里,朴施厚诠释的犯抽会长才喜欢朴施厚的,接着他首登大银幕的电影处女秀《我是杀人犯》就一直被我搁置在“想看”里。
       
       好巧不巧的,最近成了强奸嫌疑犯后,他的这部片子也能看了。

      第一时间看完,如果砍掉最后10分钟非要伪装高潮的追逐戏,在演播室一枪将凶手毙命,大快人心,反而干净利落,那么就是我认为的5星片子。

      韩国犯罪类型片,看过不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直在抹黑韩国警察,他们一直是吃干饭的。此片反倒是给我个惊喜:警官崔亨丘在前半部分表面上是个自暴自弃、无能酗酒的烂人,而结尾这烂人设计的复仇计划堪称天衣无缝。

      所以说这部片子的悬疑部分可以打满分,很难猜到结局。这不正是悬疑片的魅力所在嘛!
      小细节的处理也不错,表停不停只是小伎俩而已。

      郑在泳的演技可圈可点。
      但朴施厚所饰演的这个角色,换个花瓶美男子一样会演得很好,就看导演怎样指导演员了。

 4 ) 电影就应该这么拍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拿这部电影和《杀人回忆》比较,除了故事背景有一点借鉴之外,二者并没什么相似之处。都是好电影。

《我是杀人犯》中,导演的镜头处理相当干净利落,尤其是一开始的小巷追逐戏,不断摇晃的镜头灵活变换的拍摄角度看得人心惊动魄。这里有一点,最开始在小酒馆里喝酒的警官,是2007年的警官,过一会儿从他的视角看到的撞进小店的两人,是十多年前的他和杀人犯,由此开始回忆当时的情景,这个处理很妙;相似的还有杀人犯终于按耐不住在电视台上露面,中间有一段休息时间,两个人在卫生间,杀人犯在厕所隔间刺激洗手的警官,说你不会真以为郑秀妍还活着吧。真正的警官和镜子里的影像一分为二,一个站在镜子前心痛回忆因为自己而遇难的女友,另一个迅速转过身去想要冲进隔间被保镖挡住,以警官后脑自然封挡转场与回忆一起过渡到17年前的某一案发现场。当时看到这个镜头不禁感叹导演很有才啊!

韩式电影特有的辛辣讽刺冷幽默在这部电影里面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访谈上女律师非但不同情无辜死去的十名女性,反而在谈到杀人犯的忏悔时留下了感性的泪水;无关群众一副看戏姿态,打热线电话夸杀人犯长得帅感谢他让书卖得好;高中生粉丝团鼓舞士气的话是,相信偶吧,只有那个是J杀的,其余都是偶吧杀的。让人好气又好笑。不过整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在第二次的国民访谈上,由于J迟到,先安排那个失去女儿的老者发言。他说了一句,我直到现在还没有把女儿从我的心里遗忘……J赶在这个时间从后门入场,整个演播厅关注点放在这一个人身上,导演说快所有的摄像都移动到后门,主持人打断他的讲话,说J现在来到了演播厅,老者坐下视线复杂地望着这个杀人犯。所有人关注的只是谁杀了人,电视台关注收视率,粉丝团关注是不是影响自己偶像的名誉,无关群众看热闹,没人关心有人失去了女儿母亲妻子,时隔多少年后还因为杀人犯的炒作而不得不把伤疤掀给别人看。整个故事仿佛是个巨大的笑话。

有人说动作戏太过冗长,我倒觉得看得很过瘾,无论是一开始公路追车那段,还是影片最后追捕杀人犯,都很刺激,要是能在电影院看到话估计更爽。

感情戏在这部剧里是加分项,韩国电影电视剧里处理这种感情戏已是驾轻就熟,不需要亲来亲去你侬我侬,真实的去表现一些很生活化的片段,对一些微小细节的处理很关键。比如这部戏里面,女友最终没能送出的背面刻着爱人名字的手表。女友留给自己最后的印象是雪天颂歌中孤独离去的背影,和你真自私的一句话。让警官带着悔恨自责活了17年。

我看的那个版本的翻译在影片的最后有一点bug,手表背面明明写的是1990年12月24日,字幕直接打了1992年12月24日。其实这里的时间轴一开始我也没太理清,后来又重新回去看了一下。杀人犯开始杀人是从1990年开始,第一个受害者就是换脸拳击手的妈妈,1990年12月24日晚女友和警官分开之后就被绑架,一直没被找到,从1990年到1992年期间杀人犯又先后杀了共十人。通过杀人犯寄得女友的录像带警官发现最后死的人其实是自己的女友,杀人犯关了她两年最后选择活埋她,录像带上记录的时间是1992年12月19日。大家一直以为最后一个死的人就是十个人中最后发现尸体的那个人,所以才说公诉时间已过,但恶人最终难逃惩罚,因为大意入了自己设下的圈套。我觉得实际上女友死亡时间可能比19日还要晚,公诉时间应该可以再延长一些,不过也没什么意义了,因为警官最后的目的是让杀人犯死不是让他上法庭。

总之无论从故事编排上还是拍摄手法上,这部电影都是很成功的作品,值得学习和借鉴。韩国人演变态傻子这种极端的角色还真的是演的出彩,这部电影里出现的电视台的那个总导演,因为熔炉里面变态校长角色印象太深刻,导致他一看到他在这里出镜就觉得全身警报拉响,极为不舒服。另外有一点,韩国影视作品每一个配角的表演真的都相当到位,不管有没有台词,这就体现一种专业态度。很多次看国产电影,配角话都说不清楚,镜头扫到表情都不自然,特别容易让人出戏。只能说我们的电影,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啊。

 5 ) 心理游戏

不知道海报本身是不是只是想经观影者留下一个无比明确的悬念,还有所谓的电影概况,但这些图文的描述都只是给观影者造成了一个错觉,以为,朴施厚所饰演的那个角色,真的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杀人犯。真的是吗?挺想看他如何来表演杀人犯的样子。这么想着的话,就错了。直接,就掉进了电影创作者,或者说,至少是电影海报和预告片等等先行获知的消息所形成的一个明确的陷阱里而己。

朴施厚不是杀人犯。这是在电影快接近尾声的时候,才从朴施厚以及他的合作者,警察的饰演者郑在泳的台词里,告知了观众,事实的真相。电影讲述的,实际上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当连环杀人案件在公诉期到期的15年后,一本描写当时的犯案经过的小说浮出水面,朴施厚做为小说作者受到公众的欢迎与关注。做为当时案件经办的警官郑在泳也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小说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一个男人在电视节目中打入电话,并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的杀人犯,他并不惧于承认这个事实,因为,一旦案件的公诉期到期,警方将不能将他绳之于法。在他终于在电视台现身的时候,郑在泳、朴施厚公开了真实身份,同时与之拼博。最终的结果是,郑在泳当着在场的所有人,杀死了那个杀人犯,为自己换来5年有期徒刑。这次案件最终影响并导致更改了法律条文,将15年的公诉期延长至25年。

这是这部电影真实的电影概况。而这部电影究竟想说明的是什么?除了律师、粉丝、书店老板、小说宣传方负责人等各方仅以个人利益为首的虐心反应之外,应首推心理游戏。郑在泳捉住了杀人犯的心理而开始的一场不为第三人所知的游戏。


从一开始,杀人犯就对郑在泳说,你,会是我的活字招牌。这将意味着什么?郑在泳决定将它的这句话变成事实是在朴施厚输掉比赛灰心自杀的那个晚上。电影里其实没有交待,这个游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电影只是交待,在朴施厚自白他是那名杀人犯时,游戏就开始了。知道这场游戏的真相的,从始至终,只有郑在泳和朴施厚。所以,当朴施厚被做为杀人犯而被遗属们劫持到山中时,郑在泳为什么会把他救出来,而当他知道是谁劫持了朴施厚时,他也没有对那些遗属提出控告或其他的作为,他不作为。当然,这合乎常理,如果,他也算是遗属中的一员的话。但他救走朴施厚,并且把朴施厚还给他的宣传团队,却是一个很奇怪的举动!你会因为公诉期即将过去或者已经过去,整个案件已然失效而只能将一个罪犯视同一个没犯罪的公民看待吗?何况是一个热血的跟案件打了15年交道的当值警官!

在电影顺叙讲述的中间,穿插了几个无关紧要的片段,包括那个医生问郑在泳,“你,要不要把嘴边的疤去掉”这样的场景。但直至电影的末部,才会意识到,为什么朴施厚会有另一个身份,而他原本的身份与郑在泳的熟谂程度、郑在泳与医生的熟谂程度,都直接坦诚了一个事实:朴施厚变成另外一个身份的事实。

电影在剪接上的处理,着实是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伏笔,但导演似乎忽略了一个情节,那就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一下子就整理出朴施厚的原身份的全部资料和进行前后身份照片比对的工作。因为朴施厚不是受害者,只是受害者的遗属。即使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连遗属的资料都准备得妥妥当当、充充分分,也不可能在控制台那里瞬间便能调动到大屏幕来解释朴施厚的真实身份。另一边厢,真正的杀人犯在走进电视台的演播厅时,知道他所将面对的人物当中包括一个一直在追查他的下落的他的老对手——郑在泳时,他怎么可能不准备充分的全身而退?有些抱歉的是,那些打斗得太过激烈的场面我都直接将它们忽略掉了。

无论如何,电影的拍摄手法、导演讲故事的技巧,都相当相当的不错。比起内地的某些偶像作品而言,实在是诚意十足!不过,在故事情节方面似乎略显单薄了。不知这该是怪导演,还是该怪编剧?不过,也正因为不专业,也才想不出究竟是哪里做得少了一些。也便只好另行琢磨了。

 6 ) 动作戏、追车戏彻底毁了这部电影

本来这部片子可以做到节奏紧凑,而且剧情也是可圈可点的一部优秀电影,结果硬生生的被愚蠢冗长的动作戏搅成了一坨狗屎!

为了动作戏,歹徒几乎带上了所有的好运,坠楼必有垫脚,被追击必然有人来送载具。我觉得他拿着这些好运,再凭借着韩国法律的掩护,去买个彩票或者再杀个几百人都没有问题。这些动作戏完全没有意义,而且安排的也十分俗套和冗长,内容更是糟糕透顶,足以让你完全忘记你究竟是在看《速度与激情》还是什么别的片子。

一个求生欲望如此强烈的罪犯,像条泥鳅一样,明知自己被警察媒体围困,真面目已经暴露,死路一条却依然渴望逃跑。这样一个人居然会因为有人顶罪而主动投案,这是这个剧本最大的bug,不要跟我说什么追诉期过了,不能起诉,他杀了十个人,这就牵连了很多人,而且就连他的冒牌货都被绑架,下毒,弩箭穿胸,难道他真的能独善其身,在抛头露面之后安然地活下去?显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崔警官会不会直接射杀他,那些行动力极高的受害者团队肯定也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而且值得吐槽的一点,或者说是我小小的愿望或者建议,虽然演员们的演技在线,但是如果把帅哥和大叔杀手的选角对调一下会不会更好呢?韩国片子里帅哥就不能是罪犯呗?《釜山行》让一个大叔背上了所有反派的戏份,《杀人者的记忆法》强行反转让帅哥洗白,这都好几次了喂,韩国导演们!

观影指南:建议跳过所有追车戏,打斗戏,在最后演播室熄灯时直接退出电影,没有这些动作桥段,这部片子可以达到7-8分。

 短评

反转的不错, 和假面有点类似, 但交代的有点乱, 动作戏和悬疑戏糅合的不够好。

4分钟前
  • 一字
  • 推荐

喜欢悬疑,喜欢日常很难体验的心灵穿越重重迷雾、然后柳暗花明;不喜欢争战、械斗,血火流淋,但因为珍爱朴施厚,这样的镜头,也有了真实的质感,直指演绎本身的艰险。

7分钟前
  • 眼与心
  • 推荐

完全没想到的反转

11分钟前
  • 暖晴
  • 推荐

卧槽,开场的3分钟追逐长镜头就能把我朝张天师甩出十条街了,哭了。。

16分钟前
  • 冰与火之歌
  • 推荐

故事在逻辑上的硬伤还是蛮大的,娱乐性还不错。

19分钟前
  • 哆啦哆啦
  • 推荐

过了15年诉讼期凶手就可以逍遥法外了吗?法律是这样的和没有有什么分别?

20分钟前
  • 张无情
  • 推荐

个人觉得还是很好看的!

23分钟前
  • 静静的视界
  • 推荐

片子镜头很好看,很流畅。但是故事本身有点儿太扯了。

24分钟前
  • 我是豆瓣酱
  • 还行

“姐妹们,要相信哥哥,哥哥才是真正的杀人犯”,就这一句,五星不多。追逐戏略拖沓了。

29分钟前
  • null
  • 力荐

故事源质不赖,但可惜导演大概担心观众会睡着,犯罪的焦灼与死亡的迷惑几乎忽略,而动作戏满塞得几乎飞掉,这也让该片顿时离《杀人回忆》十万八千里,丧失可比性。

34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剧本创意非常好,细节颇有诟病,摄影技术,剪辑,配乐,动作设计,节奏都很好莱坞范。。我觉得现在韩国犯罪片已经相当纯熟,棒子们唯一要做的是学会如何在90分钟内讲好故事,不要一味的啰嗦。。。

39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从电影创作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各方面都相当成熟,算是近来看过最爽的韩国商业片,技巧上相当的好莱坞,还保留了重口味的韩式犯罪片的本土特色,故事、人物、主旨这三个好剧本的要素都完成的相当不错,这个商业类型片的剧本太棒,值得借鉴学习。或文艺,或商业,得一,则成。★★★★

4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原班人马赶紧再拍一续集#我是强奸犯#!肯定比这个火。两场追车戏都没必要,反而弄拖沓了【然而第一场追车就是为了让朴君卖大腿才有的吧!】弩箭女没交代清楚。脑残花痴粉丝们喊“要相信哥哥!哥哥才是杀人犯”,加一颗星

43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媒体、脑残粉和书商被黑出翔。确实欠黑

44分钟前
  • 像面条般地活着
  • 推荐

韩影真是好看!!我看小朴可能是被陷害了。。。。木哈哈。

48分钟前
  • jun.
  • 力荐

近几年的韩国犯罪题材影片总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题材出来,本片仍然胜在题材与故事框架,但是情节编排还是较刻意,bug太多细节经不起推敲,但是几段动作戏还是挺紧张的~

49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怎么就弄不死他呢?原来是大家都舍不得他死。

52分钟前
  • BlackBird
  • 推荐

剧情好奇妙,如果能再快些就好了。不过细腻也是一大特点

57分钟前
  • J
  • 推荐

最近的韩国片确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跌宕起伏的一本电影,本来都挺不错,就是死者家属那些片段有点老套

1小时前
  • 飞客流依
  • 推荐

不怕你穷追猛打,就怕你还能写书;不怕你身手不凡,就怕你还能用计。如此警察,能文能武。韩国出品,必属意淫。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