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

韩国剧韩国2021

主演:金玉彬,李浚赫,林元熙,金道勋,张诚源,朴根禄,裴贞华,尹瑟

导演:金峰周

 剧照

黑洞 剧照 NO.1黑洞 剧照 NO.2黑洞 剧照 NO.3黑洞 剧照 NO.4黑洞 剧照 NO.5黑洞 剧照 NO.6黑洞 剧照 NO.13黑洞 剧照 NO.14黑洞 剧照 NO.15黑洞 剧照 NO.16黑洞 剧照 NO.17黑洞 剧照 NO.18黑洞 剧照 NO.19黑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4:07

详细剧情

OCN的《黑洞》由《手机》的金奉柱执导,《他人即地狱》、《救救我》的郑伊道执笔。讲述吸入天坑中可疑黑烟的变种人类之间生存下来的人们凄惨生存记的生物动作悬疑故事。  金玉彬饰演首尔地方警察厅广域搜查队刑警李华善,接到杀死自己丈夫的杀人魔电话后来到“武地市(音)”并迎来人生的拐点。李浚赫饰演武地市土生土长的救援车辆司机刘泰韩,平时看起来天下太平还开玩笑,实际上他比谁都有正义感。

 长篇影评

 1 ) 黑洞频率:跨界达人的成败得失

    有人说中国电影最大的毛病是对“类型”的界定不清晰,这不是最大的毛病也是很大的毛病。但就算在好莱坞,对类型无法驾轻就熟的人也大有人在,只是这些没有掌握商业时代电影真谛的“物种”,很快就被好莱坞星球淘汰了。然而,就在类型片大行其道的年代,却常常有人剑走偏锋且收获颇丰,我愿意指名道姓点出来的,首先就是格里高利·霍布里特。
      当年颇为抢眼的《一级恐惧》、《哈特之战》、《黑洞频率》都是其作品,从这些影片中我们能发掘出甚为丰富的元素:科幻、犯罪、战争、家庭、惊悚、灾难……如果一个元素成为一部电影的关键词也就无甚称奇,但是如果数个元素同时抢占一部影片的情节走向,未免让人有些情绪失调。很多时候,霍布里特更像是一个不同类型的跨界者,在失调与协调之间,成就了其独特的叙事美学。
先来看《黑洞频率》。
      它是科幻片么?也许是。是灾难片么?算是。是犯罪片么,是啊。是家庭片么?当然是。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
      夺人眼球的首先是它科幻片的外衣:当惯了科幻影片制片人的托比·艾默里奇亲自操刀编剧,讲述了一个电波在不同时空互动的故事。但是,如果深入看片,时空穿梭也好平行宇宙也罢,科幻在这里与其说是噱头,不如说是幌子,撩拨到一大帮科幻迷们的神经,却犹如隔靴搔痒。助推情节前进的,不是“改变了的过去如何改变未来”,而是忧郁的詹姆斯·卡维泽饰演的警察约翰,如何游走在对父亲深深的爱和侦破南丁格尔凶杀案之间的暧昧不明。由于没有在电波时空传递的前因后果上过多着力,很多喜欢扯相对论淡的硬科幻迷们不屑下嘴去咬破绽。相较而言,艾默里奇领衔制作人的另一部影片《蝴蝶效应》似乎更得人心,它祭出“混沌理论”的大旗,立刻迎来硬科幻迷们的热烈讨论。晚于《黑洞频率》四年之后成片的这部《蝴蝶效应》中,关于“不同的决策带来不同的结局”的命运大分割,对故事的走向的划分更为清晰,虽然生硬但却绝不失协调,它似乎以《黑洞频率》为起点,在命运大挪移的光转流离之路上,走得更远。
      再来看《黑洞频率》的灾难片元素。“灾难”本不该成为《黑洞频率》的关键词,但为拍摄火灾而烧掉的25000加仑丙烷、主演丹尼斯·奎德在仓库大火中收获的缝了16针的头部创伤,显然不是闹着玩的,这一切只因为丹尼·斯奎德饰演的是一名消防员。当我看到影片开头火场一幕,几乎认定这将是一部灾难片:丹尼斯·奎德临危受命,穿越火海,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人于阴阳边界。但这场开篇大戏不过走一个过场,剧情很快归于平淡,我们的目光随着主人公年轻时对棒球的迷恋,又过渡到极光照耀下高耸的天线,最后——几乎令人疑惑地——转而投向年少主人公与消防员父亲的父子情谊。直到主人公发现电波穿越时空的惊天秘密,谷仓火灾大戏才重装上阵。虽然大火激动人心,但明显是在主线剧情外的一次用力过猛,因为接下来的线索,突然转向“南丁 格尔”连锁杀人案。
     这就引出了影片的第三个属性:犯罪片。对于导演霍布里特,犯罪片可谓信手拈来。他曾因指导《纽约重案组》(NYPD Blue)的部分剧集而荣膺艾美奖,而其大荧幕出山之作《一级恐惧》,也是一部犯罪心理片。《黑洞频率》显然是他放手一搏的另一次机会。影片中,30年后的儿子与30年前的父亲联手断案:儿子靠父亲收集的证据找到嫌凶,父亲靠儿子指点的线索亲手擒贼,并且,二人与罪犯数次巷战肉搏,最后一场客厅遭遇战可谓经典桥段:在不同时空的同一时刻,父子两人居然共同遇敌,随着镜头的来回切换,观众的视听也遭受了双重压迫,为了两个场景中的人物共同揪心。父子两人靠电波携手出击的段落,几乎是整部影片的亮点所在。
      另一些无法忘却的片段就是卡维泽忧郁的目光和深情的泪水。目光所向,写满了痛失父亲或母亲的悲伤,泪水无声,仿佛说尽对无法挽回过去的遗憾。影片真正感人之处,是渲染至深直抵人心的父子亲情和家庭温暖。30年后的小约翰尼已经成为一名警察,但父亲却死于火灾,当他发现电波的秘密如获至宝,不断地唤回父亲的重生,经历过几次失败:谷仓大火、吸烟导致的肺癌……父亲终于出现,而母亲也由于约翰的不断地改变时空,遭受了生死几重天。我们看到约翰永不放弃地挽回再挽回,而几起几落的剧情跌宕,也使得催泪观众成为必然。很多看过影片的观众说:哪个经历过痛失亲友的人,不想通过一切机会挽回他们呢?《黑洞频率》成为最方便的弥补过失的救命草和后悔药,结结实实地发挥效力,让观众一诉衷肠。
      跨界者面临的问题,往往是造出或是顾此失彼或是厚此薄彼的“四不像”,但《黑洞频率》虽然有旁逸斜出,但却绝不芜杂。比如,各种元素在马上就要失调的时候点到为止,像两场大火的戏还有关于棒球的几场戏等。另外,各种元素始终保持着前后呼应和随时互动,比如消防员父亲的职业设置,为改变命运提供了方便,也为警察约翰挽回父亲生命提供了感情支撑;护士母亲的职业设置,与父子携手侦破的“南丁格尔”连锁杀人案息息相关,甚至母亲成为某个时空中的被害人;棒球不仅是维系父子感情的道具,也成为后来证明父亲清白的证据。这些元素环环相扣,不露痕迹。
      在经历了“科幻片”的时空感和未来风、经受了“灾难片”的千钧一发和扣人心弦、经过了“犯罪片”的层层悬疑和深深恐惧,影片终于通过宣泄家庭情感尤其是父子亲情,到达了数个类型元素锦瑟和鸣的巅峰。
      可见,导演格里高利·霍布里特很乐意在一部片里同时玩转各种类型元素,真可谓跨界达人啊,但稍有不慎,便有马失前蹄的危险。之前有《一级恐惧》就有节奏拖沓和“到底在探讨心理疾病还是法理公正”疑惑的弊病,之后有《哈特之战》的战争和法律元素孰重孰轻的失衡问题。看来,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戒掉“贪心”二字,把一两个关键词讨论清楚,其他的,再说。

 2 ) 《黑洞频率》中的温情

和《蝴蝶效应》很像。都是一些宇宙异常现象导致未来与过去的时空连接。改变过去的一个决定瞬间,未来的生活轨迹就相应改变。

但《黑洞频率》有一个happy ending,是一个更温情的电影。最近看的都比较悲伤惊悚,突然看到这么温暖的剧情还是挺舒心的。 《黑洞频率》中太阳黑子射出的火花使两个时空的人通过一个无线电联系。一边是30多岁,即将在大火中牺牲的消防员父亲-弗兰克。另一边是岁数相近,感情生活一团糟的警察儿子-约翰。 儿子约翰通过无线电帮助父亲从火海中脱身。但不想却让母亲卷入到一场至今未破解的南丁格尔连环谋杀案之中。父子两跨越时空,联手解救被害的那些人,尤其是约翰的妈妈。

其中一个设定让我深思:过去的事情改变后,所有人的记忆都跟着改变。这也是著名的“曼德拉效应”恐怖之处,记忆可能与史实不符。 所以人生到底由记忆决定?还是由体验决定?还有我们现在的记忆是否是真实的?怪不得我现在基本记不住任何事情(为我的记性差开脱)。 Anyway,老父亲和约翰最终找到了凶手。但凶手很狡猾,在他的罪行被揭发后,三十年前的年轻凶手跑到家中谋杀母亲,但侥幸逃脱。三十年后,老年凶手前去谋杀约翰。 在约翰命悬一线之际,一发子弹射中了凶手,他一命呜呼。而开枪的人是戒掉不良吸烟习惯,健康活着的老父亲。父亲终于开出了三十年前那一枪。

就这样,命运被改写,结局皆大欢喜。 《黑洞频率》是个软科幻电影。他真正表达的是家庭之间的维系和温暖。在如今时间穿越电影如此滥觞的时代,也不失为一抹亮色。

所以家的完整与幸福对后代的培养是多么重要。父母亲健在后,约翰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希望所有家庭可以不用通过跨越时空修改错误,就达到圆满。

 3 ) 最难忘结尾最后一个镜头,爸爸带着儿子骑着哈雷去兜风,阳光洒满街道,绿荫盈盈……

很多观众都纠结最后老爸在关键时刻是怎么穿越过来的,但那一句“”“我还着这里,队长。”就足够了,一句顶一万句,你在这里就好,别的都无所谓。有你陪伴的每个灿烂日子,永不嫌多。配乐也刚刚好,这个结尾是所有的电影里,最喜欢的结尾,没有之一,Garth Brooks的温暖嗓音,伴着美国七十年代的哈雷,墨镜,社区棒球场,老式甲壳虫汽车……人的幸福真的跟当代的现代化和高科技无关。

 4 ) 9年前的片子还能让我流泪

9年前的片

真的很不错
剧情 剪辑
包括片尾曲
被狠狠的感动了一把

尤其是最后
爸爸说“i am still here.”
噢 天哪
完全溃了···
 

·
所以你就知道
珍惜现在是多么重要


 5 ) 此片与lost的联系

看过美剧lost的朋友一定要看看本片,里面有太多惊人的相似了,最明显的就是lost中的juliet扮演者在本片里的名字是julia,两者都从事医务工作;本片中的杀手和LOST中的第一男主角同名同姓,都叫JACK SHEPARD;以及很多情节都有类似,比如通过棒球比赛结果预知未来,主人公通过类似时间隧道不断拯救他人生命等等,看来LOST编剧肯定是此片FANS

 6 ) 关于《生死频率》与911事件的惊人巧合,与美剧《迷失》的联系,还有很多的有趣花絮(生死频率幕后花絮)

丹尼斯·奎德(饰演弗兰克·沙利文)在片中扮演一名纽约消防局的消防员(坐在摩托车上的就是他)

1. 在电影中, 弗兰克·沙利文是一名纽约消防局的消防员,沙利文家的地址是343号。在生死频率上映的一年后,2001年的911事件中,有343名消防员在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倒塌中牺牲了。 2. 其他的关于911的事情:除了上面提到的沙利文家的门牌号正是911那天由于双子塔的倒塌,纽约市消防员牺牲的人数。有两架坠落飞机的航班号数也在电影中出现了。弗兰克的消防车93号,对应于美国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还有他的儿子强尼也穿了一件运动衫,上面的带有数字77,这个对应于美国航空公司77号航班。 3. 伊丽莎白·米切尔在后来大受欢迎的美剧《迷失》(2004)里饰演主角朱丽叶,而在迷失里一位主要角色也是叫做杰克·谢帕德马修·福克斯饰演)。在本片中(生死频率),肖恩·柯南道尔饰演的角色正是杰克·谢帕德,他在第五季的《迷失》的Eggtown那集(2008)中客串了一个角色。电影和电视剧的循环主题都包括了时间旅行和可改变的历史。

上图是伊丽莎白·米切尔在美剧《迷失》中的剧照,在《迷失》中她扮演的角色名叫朱丽叶。

4. 丹尼斯·奎德在仓库火灾那场戏中,从建筑烟囱里滑下来时受伤了,医生在他的发际线上缝了16针。 5. 在仓库火灾的那场戏中,除了丹尼斯·奎德,彼得·麦克内尔和乔丹布里奇以外,到场的消防员都是真的消防员。 6. 在影片中,所有关于世界棒球职业大赛的事件都是真实的。纽约大都会棒球队的克里昂·琼斯真的是被掷来的棒球打到了脚上。起初裁判并没有判定他一垒,但是当大都会的经理吉尔·霍奇斯展示给了裁判在棒球上的鞋油的时候,裁判就改变了判罚重新判给了他一垒。这件事就是著名的“鞋油事件”。 7. 在2000年的四月的25号,为了支持这部电影,纽约大都会和辛辛那提红人两只球队穿着他们1969年的棒球服来比赛。 8. 这部电影中关于时间旅行的原理,即只有信息才能通过时间传递,与一本获奖小说里面的原理是相似的,这本小说是由格雷戈里·本福德和希拉里·本福德于1980写成,名字叫时空悍将。 9. 伊丽莎白米切尔在电影制作期间弄破了鼻子。 10. 伊丽莎白·米切尔在戏中扮演卡维泽的母亲。事实上,米切尔比卡维泽年轻。虽然在这个故事米切尔扮演的妻子应该和她的丈夫年龄相仿,实际上扮演丈夫的丹尼斯·奎德比她大了16岁。当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奎德已经46,卡维泽31,米切尔30了。 11. 在1997年,雷尼·哈林本来是要执导这部片子的,席尔维斯特·史泰龙来担当主演,但是史泰龙要价太高,到最后他两都无缘这部电影了。 12. 这是格里高利·霍布里特第二部恐怖片里出现的三十岁的凶手,第一部恐怖片是夺命感应。 13. 导演格里高利·霍布里特是《山街蓝调》联合执行制片人。片中当约翰正在叫他的母亲的时候,电视上放的正是他执导的片段。 14. 一个基督品牌的雪茄盒在影片出现。吉姆·卡维尔恰好也演过基督山伯爵。

吉姆·卡维尔在《新基督山伯爵》(2002)中扮演基督山伯爵埃德蒙.唐戴斯

15. 在片中,W2QYV是弗兰克·沙利文业余无线电台的呼号,实际上这个呼号是属于纽约刘易斯顿的尼加拉瓜无线电俱乐部。 16. 2016年的美剧生死频率是基于这部影片改编的,但是在电视剧中,这有几个关键的不同点。在电视剧中弗兰克·沙里奇是一个警探而不是电影中的消防员。在电视剧里面弗兰克有一个女儿叫做蕾米而不是电影中的儿子。在电视中,弗兰克最后与妻子永别了,因为妻子被谋杀了,在电影中则是幸福的结婚了。 17. 这部影片的编剧托比·艾默里奇,现在也是美剧《生死频率》(2016)的一个制片人。 18. 本片的物理学顾问布莱恩·格林在这部电影中以本来的身份出现了,在电影中播放的电视采访里,他被迪克·卡维特采访。电影里有两个场景:第一个是出现在1969年的老镜头里,卡维特采访格林;第二个是出现在1999年, 在当代的镜头里出现了卡维特和老了的格林。 I translate from imdb.

 短评

漏洞太多,看得人极崩溃

4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此片结局如果不是烂俗的”大圆满“,格调显然会更高一些,但这时候格调还有个屁用。

6分钟前
  • El Reverso
  • 力荐

算是高潮迭起的好莱坞科幻动作片,这个概念后来被别国借用过,不过还是没有这个好看。该有的都有,煽情、责任感、英雄主义,凑在一起蛮好看滴。而且有无数当年跑客串的明星,还有童年的Michael Cera。。这孩子现在基本上都没变化,就是头比以前大了一圈

1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平行宇宙概念融入了亲情救赎令人动容。多年以后我才晓得,《黑洞频率》和《蝴蝶效应》,乃至包括后来的韩剧《信号》(应该受此片影响很多),通过改变过去来改变现状的科幻题材,其实所印证的无非是——珍惜时光,珍惜眼前人。可多数是基本上人生节奏照旧,因为你应该想到,今天的样子就是你10年前选择的结果。且行且珍惜。8.1

11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扯犊子的故事也能如此感人哦买噶!

13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16.3.13 不喜剧的《回到未来》遇上不上天的《超时空接触》。如果结尾的视野能放得更大一些,而不止步于家庭的表现,我可能会给五星。大团圆的好莱坞式结局在本片里达到了让喜暗黑的我都猜得到还想看到的境界。

14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带这样玩弄时间的啊...不过拯救父母的感觉好棒!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开始以为是个科幻片,后来发现是个悬疑片,最终才知道是个亲情片。。不管怎样,万圣夜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成年John好帅气!

2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俺先看的《蝴蝶效应》后看这部,蝴蝶系列都太惨了,而此片让“改写历史”展现出另一种可能性,虽然作为科幻电影BUG是有点多,但结局超级完美赚人热泪,亲情牌打得太好了,那深沉的父子情,就足以让这部片飙升到五星了吧。

24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因为和亲情有关多加一星。若以科幻电影的眼光来看,本片各种逻辑问题

26分钟前
  • 太阳的倒影
  • 推荐

很好的一部片子。值得一看。

27分钟前
  • 颜良辰
  • 力荐

我喜欢片尾曲。

28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比《蝴蝶效应》缜密 好结局

30分钟前
  • 阿梦
  • 力荐

我特别激动地哭了。

31分钟前
  • 韩咬咬
  • 力荐

神奇的科幻披上温馨亲情的外衣,直接秒杀观众的肾上腺和泪腺;结局太美妙了,老爸那神奇的一枪再次出现在画面中是如此的华丽和潇洒;和《蝴蝶效应》相比,此片更加温馨、更加缜密、结局更加美好。

33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Thank you dad.You're always here.”一次莫名出现的北极光,一部能联络过往的老式无线电,一段真挚感人的父子情。相对于《蝴蝶效应》,我更喜欢这部。从始至终一直扣人心弦,温情系的结尾配以动听的片尾曲绝对足够赚人热泪。★★★★☆

35分钟前
  • Q。
  • 推荐

从科幻到亲情到罪案再到亲情。不过亲情还是很感动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确实偶尔让人想起美剧《迷失》,平行宇宙理论的片子里,这部是最温暖呢,充满了正能量的价值观和亲情维系,节奏也绝对堪称好莱坞商业片的范本,很值得反复观摩。编剧专业的孩子看什么蛋疼的文艺大导大都是浪费青春,真该多看看这类文本起承转合情节跌宕起伏的标准的好莱坞商业片。★★★★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时空穿梭题材,还是更喜欢《回到未来》甚至《蝴蝶效应》,原教旨是过去是无法改变的,硬要逆天而行,只能带来更恐怖的未来,有种宿命般的悲剧色彩,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发生了什么有多痛苦,move on

44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还行

蹩脚的科幻,只是裹了一层亲情的外衣

48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