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目标希特勒

战争片美国2008

主演:汤姆·克鲁斯,肯尼思·布拉纳,比尔·奈伊,汤姆·威尔金森

导演:布莱恩·辛格

播放地址

 剧照

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2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3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4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5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6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3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4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5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6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7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8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19行动目标希特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8 00:52

详细剧情

1944年,二战如火如荼,战争局势波谲云诡。纳粹德国四面出击,但在盟军的合力反击下,德军攻势已成强弩之末。此时此刻,德军一部分高级军官意识到战争的天平已经倾斜,希特勒(David Bamber 饰)的战争策略将引领德国走向灭亡。越来越多的军官相信,只有除掉希特勒及其支持者,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通过和谈与盟军达成协议,才能最终拯救德国。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一个名为“瓦尔基里”的计划应运而生。在整个计划中,陆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Tom Cruise 汤姆•克鲁斯 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出身贵族的施陶芬贝格一度倾心希特勒及其纳粹纲领,他于1943年率装甲师驰骋北非突尼斯战场,并在此失去右手臂、左手两个手指以及右眼。战争的残酷令他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回到德国后他作别妻儿,与刺杀组织高层军官共同开始策划谋杀最高元首希特勒的危险任务……©豆瓣

 长篇影评

 1 ) 竖子不足与谋,往事让人唏嘘

        昨天观影《行动目标希特勒》,讲的是二战时,德军上校施陶芬贝格组织的一场以刺杀希特勒为目标的行动,影片是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其实这个故事,我早在N年前,至少有七八年历史,在《读者》这类刊物上就看过,影片不过是再一次用胶片的形式展现了这段历史,影片主演是阿汤哥,但观影最后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演员们的演技,而是这个历史事件可以引发的思索。
        
        这次刺杀毫无疑问是以失败告终了,否则历史的进程,可能真的有很多改变,甚至会影响到中国的二战局势,但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以施陶芬贝格为首的刺杀行动成员,是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人是德军内部的反战军官,一部分是一些政客和上层知识分子,他们是出于对战局的不满,对希特勒领导下德国的暗淡前景的不满,而结盟在一起的。不过这也由此为行动失败流下了隐患,军方和政客之间立场和关切点是不一样的,就是在军方内部也是有分歧的,甚至还有投机者身处其中,也正是这些分歧和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葬送了成功的可能,竖子不足与谋啊,一个没有坚定的共同目标和立场的团队,失败的可能性太大啦。

        再一个,有五个关键点没有搞定,也是失败的原因。第一:行动最最关键的核心目标是干掉希特勒,施陶芬贝格的计划,也是处心积虑了,但在炸死希特勒上,出了很多纰漏,这些过程,观影中大家可能会归结于阴差阳错,但至少有很多疏漏是因为前期没有做好准备,比如施陶芬贝格本身是残疾的因素,副官的因素,时间点控制,炸药的当量都差了,如果希特勒死掉了,即使后面那些关键点没有做好,整个行动也是有翻盘的可能性的。第二:整个行动计划没有备案,一切前提假设都是建立在希特勒被刺杀的基础上,但至少应该有一个备案,万一除了纰漏,希特勒还活着,下一部的反应是什么,要留些后手。第三,关于整个行动他们赖以寄望的德军预备队部队的控制上,实际上施陶芬贝格他们指挥动德军预备队也是建立在希特勒死掉了,这支部队的军官,在一旦知道希特勒没死后,随时可能知道被骗,随时会反水的,全部的行动计划依靠一只不能完全控制的部队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第四,施陶芬贝格的刺杀小组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虽然行动组内的成员,有很多将军,可是却都没有指挥调动军队的能力,而把所有的行动都寄托在希特勒的几千人预备队上,这个风险实在太大了,第五,关于通信中心的控制上,施陶芬贝格他们竟然没有直接控制住,太失败了,正是因为通信被掐断导致局面无可挽回,但如果把通信中心能控制住,切断希特勒的“狼窝”大本营指令,就不会败得这么惨,至少会有转机。

        所以说,关键点太重要了,对于关键点的控制,其实在一个团队中也很重要,另外一个,就是团队成员的选择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群没用共同价值观的人,是成不了事的。可惜了当年的一群铁血军人,人们应该记住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有这样一群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了停止战争而献出生命,可惜风流只是雨打风吹去,现代社会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娱乐的社会,徒留在银幕前唏嘘的我们,仅能发一点感慨有一点回味。。。

        p.s:从小就喜欢德军的军服,确实很帅,这部片子简直就是二战德军军服的时装专场,过了把眼瘾!

 2 ) 看懂此片,必先了解历史

 1.背景资料

  1944年,由于对希特勒的扩张政策不满,德国第三帝国国内驻防军参谋长克劳斯·冯·施陶芬堡上校,决定联合数名反战军官刺杀希特勒,并将这次刺杀行动的代号命名为“Valkyrie”复仇计划。

  1944年6月,施陶芬堡被德军晋升为上校,并且被任命为国内驻防军总司令弗洛姆将军的参谋长。这个职位不但使得他可以用弗洛姆的名义给国防军发布命令,也可以有机会更直接、更经常地接触希特勒。1944年7月7日,施陶芬堡前往希特勒办公室汇报工作,他在公文包中放置了定时炸弹。但由于戈林和希姆莱当时不在现场,施陶芬堡最终还是错过了这次刺杀机会。

  1944年7月20日的密谋案是刺杀希特勒行动的高峰,这不只是刺杀希特勒的计划,更是推翻整个纳粹政府的蓝图。最后密谋案失败了,约200人因涉入本案而遭绞刑处死,约有700人因与本案直接关联而遭逮捕,而在8月,又有约5000人遭到逮捕,因为他们被视为纳粹帝国的潜在敌人。但是长远来说,这项密谋案揭露了德国长久以来不为人知的一面。尽管多年来都被视为叛徒,但所有参与7月20日密谋案的人,他们的勇气和牺牲也获得了德国的认可。2004年,当时的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向施陶芬堡及他的同胞致意,并称他们的行动是在提醒这个国家,即使时至今日,自由的价值已是不言自明,我们还是必须不断捍卫这股信念。

  2.“忠于希特勒还是忠于德国?”---道德上的两难抉择

  《行动目标希特勒》根据二战期间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当时军队中的很多精英是来自贵族阶级,一生忠于国家。他们早在希特勒崛起之前,为了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从军;施陶芬堡就是在1926年投入军旅。在1930年代中期,对犹太人以及其它种族的的暴力侵犯行动愈演愈烈,他们之中许多人曾质疑希特勒的政策。当时文化背景给予他们的观念是:你一旦作出了承诺,就得一生信守;而这些人全都已宣誓效忠希特勒。这些贵族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以国家人民的福祉为己任,但他们后来理解到,希特勒以及他的手下犯下那些不人道的暴行,已与对国家的誓约背道而驰。他们了解,就算可能背负着叛国的罪名,也必须为了国家的未来做些什么。这实在是个道德上痛苦的两难抉择。随着战争的进展,许多人愈来愈看清希特勒的真面目,也开始得知发生在俄国人与犹太人身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从而开始参与到反纳粹的行动中。

  希特勒对待犹太人、俄国人以及战俘的恐怖暴行,对施陶芬堡以及许多人来说,是促使他们挺身而出的关键因素。此时正义的力量似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布莱恩辛格认为: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很多反抗运动的成员在早期便对希特勒有所不满;而在得知对犹太人不人道的对待以及大屠杀的真相后,忠诚度更是大受影响。这正是促使他们不计代价,决心起身反抗的重要关键。

  3. 施陶芬堡其人

  施陶芬堡出身于有七百年历史的德国贵族世家,在巴伐利亚一个精英家庭中长大。具有艺术细胞的他,对诗、音乐以及建筑都相当喜爱,但却在1920年选择从军。由于他强烈的个人主义与英雄气息,很快就受到了关注。据说,上级看重他在军事组织与后勤的天赋,这使得他在同伴中脱颖而出。

  1943年之初,施陶芬堡在非洲作战时,受了重伤;他失去了一只眼睛、右手以及左手的几根指头。尽管受了伤,他在1943年的秋天仍被任命为陆军署的参谋长。当时他已加入了反抗联盟。1944年7月1日,施陶芬堡成为后备军参谋总长,让他得以直接与希特勒会面。他突然发现,自己已身处在一个刺杀希特勒的绝佳位置。

  历史学家安娜朵雷伯是这么描述施陶芬堡:“(他是)那些年轻高阶军官的模范,尽管前途一片光明,他并没有就此安逸,仍决心为公理正义采取行动。他对部队有着军官应有的责任感,面对人民则有身为一个公民的责任感。就算是参与调查七月二十日事件的盖世太保也能感觉到他的精神。”

  4.关于“狼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征服法国之后,开始着手制定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为了便于直接指挥对苏作战,希特勒决定在靠近苏联边界的地方建立秘密指挥所。经过多次勘探选址,最终把这个地点确定在东普鲁士的肯特申城附近的盖尔沃什(现位于波兰境内的马祖尔省),俗称“狼窝”,这也是取自希特勒本人的别名“狼”。“狼窝”位于华沙东北方向三百多公里处,这里离前苏联边界只有80公里。  

  后来专家根据有关资料总结了希特勒选址的理由:当时这里归德国管辖,这里的居民大多数是日耳曼人或其后裔;在“狼窝”东面,三个巨大的湖泊以及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沼泽地构成了天然的屏障;周围高大茂密的针阔叶混合林自然是“狼窝”防空的最佳选择。当时这里的树林比现在更高更密,“狼窝”里的任何建筑物顶上都栽有树木和草皮,从空中几乎看不到任何建筑和铁路线。

  据统计,希特勒本人在“狼窝”前后总共度过了800天,他的参谋人员和高级军官也越来越多。据资料统计,1944年,“狼窝”里有2000余德国人在这里常住并忙碌,其中包括300多名元帅、将军和政府高级官员、1200多名希特勒的贴身警卫人员等。这是希特勒在二战期间所建的最大的一座指挥所,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小城市,包括两个机场、两个电站、一个火车站和一个通讯枢纽,甚至还有影院等军官生活设施,各种建筑总计80栋。

  1944年11月20日,希特勒离开“狼窝”。1945年1月,苏联红军攻占“狼窝”附近的盖尔沃什镇。1月24日,德国工兵将“狼窝”大本营彻底炸毁。据说,每炸毁一座重型防御堡垒,至少需要8吨烈性炸药。三天后,苏联红军占领了“狼窝”,但只是一座无人防守的废墟。


小汤哥的演技的确很赞!
女主角的眼睛很漂亮,目光中透着爱、善良与贤惠。

 3 ) 元首也会拉屎的

《刺杀希特勒》(Valkyire)在特技电影盛行的年代里,做到的一个起码的扣人心弦。虽然前后有两个迥异的结点,但是通过各种反反复复的手法,片子过渡得极其自然。

结点一,能不能杀死希特勒。这是一个很技术的问题。这里面涉及了炸药如何选择,如何防止,如何接近希特勒。

更复杂的是,在施陶芬贝格(汤姆克鲁斯饰)执行任务的那天,发生了众多意向不到的情况:希姆莱和戈林均未到场;墨索里尼来访,使得开会时间仓促,加上施陶芬贝格因为负伤只剩下三根手指,直接导致匆忙之中丢弃了一枚炸弹;夏天太热,开会地点从封闭而更具有杀伤性的碉堡转成了开放式的小楼;桌子板太厚;一个军官挪动了装着炸弹的皮包。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世界永远比我们想象地要混沌。

这些细节都源于历史故事本身的厚度,而电影也没有糟蹋这绝好的材料,却使之打包、升华,每一步都抓住了我的心跳。好像我本来就不知道希特勒是怎么死的、好像小时候靠读二战史学英语的我不知道什么是“七月密谋”,而是抛却记忆,全身心的把自己埋入电影的语言中。让我一次次感慨,唉呀,为什么没有考虑到可能不再碉堡开会,为什么没有考虑到施陶芬贝格的手指?为什么没有多搞几次实地演练?

电影的本质是它的形式,它的形式的终极目的就是欺骗并且让你主动寻求欺骗。这里,我心甘情愿地被欺骗,心甘情愿地以为自己已经来到1944年夏的“狼穴”。从这点看,电影是成功的。他做到了好电影基本的标准。
----------------------------------------------------------------------------

但是,很快,我们已经知道,杀不杀死希特勒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就是结点二,可不可以让全德意志人民相信希特勒已经死了。也就是说,希特勒死不死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心。如果希特勒的确死了,那么就让人相信他是被希姆莱杀害;如果希特勒没有死,那就占领电台广播,铺天盖地地宣传元首已死,然后抢住有利地形,让他再死一回。

到这里,片子也依然一波三折,能量毫不减半。比如,本来需要接替预备军以控制柏林的奥尔布莱希特将军临阵畏缩,表示如果不能确定希特勒生死便不可以行动,让人猛捏了一把冷汗。施陶芬贝格夺权之后发布信息的每一次传递,都是我心中的一次心理历险:电报中枢的人会不会觉得电报有诈?预备军的统帅会不会拒绝合作?可以看到,在许多人物对话之前,影片留下了许多空白的时间,增加了悬疑成分。

最大的悬疑是,当我发现整个陆军部都在施陶芬贝格手下召集,当我看到党卫军总部被攻陷,政府各部门被包围,柏林一个个重要地盘都被政变者夺入手中时,当我看到似乎全德国都已经相信施陶芬贝格的故事版本时,我历史常识又突然撞了回来。不,历史不是这样的,希特勒没有死!政变失败了!

那么是什么地方出错了?哪里?在哪里?我一瞬间真的是慌张了,屏住了呼吸。我的历史常识也在这里停摆 -- 因为我已经记不得了 -- 而静静地等待电影带给我答案。

这个出错的几分钟是极具戏剧性的。

这几分钟是真的,还是杜撰的,还有待我一会儿去查证,现在我仅仅想记下我可能转瞬即逝的想法。

在这一幕中,执行逮捕命令的军官来到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官邸。我们看到戈培尔其实做好的死的准备,舌间已经果藏了一枚氰化物(柏林沦陷的时候他也真的是这样自杀的)。当军官进入房间的时候,戈培尔也接通了一台电话。这位演说与欺骗能力相比希特勒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部长先生,此时异常镇静。他的声音阴冷,甚至威严,

"少校,你忠诚于国家社会主义么?"

少校有点尴尬地轻咳一声,“是的,长官”

戈培尔把话筒递给他。戈培尔的眼睛似乎有魔力,少校自愿地走了过来,接过话筒。

“这是爱莫少校,请讲。Hello?”

“你听得出来我是谁吧”

少校正襟失色。

“是。是元首!”

元首还活着,他只是受了些皮肉伤,听力受到了些许影响。但他竟然还活着!就好象《教父》里老柯良昂身中六枪依然残喘一般震撼。
同样,这里的关键已经不是元首有没有死了。如果这位爱莫少校是施陶芬贝格的圈子里的人,和他们有共同的理想,他此时也定会置之不理。他说一句,“据我所知,元首已经死了,你是骗子。”他会挂上电话,立即逮捕戈培尔。

事实上,片子通过各种眼神以及寥寥几句台词。留下许多暗示,表明这位军官似乎真的会这样做。而且,事实上,还可以相信,德意志帝国也有许许多多被纳粹党压在身下的铁血军人也可能或多或少地想这样做。事实上,许许多多德意志人民都或多或少地能意识到阿道夫的疯狂正在把整个民族拖入深渊。事实上,可以相信,任何一个生活在弥漫的谎言和假象下的人 – 无论在一个密不透风高压政权下,还是在一个全包全容、几乎无懈可击、物质与表象至上的资本主义文化下的人 – 都有想站起来反抗的哪怕那一瞬间。

但是,风险往往太大。更重要的是,你甚至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何谈反抗呢?

施陶芬贝格的暗杀行动,并不是出于什么世界和平的考虑,而是德意志民族的利益,正是希特勒口口声声想保护的,正是希特勒自己的权力来源。施陶芬贝格伯爵传统的普鲁士贵族,是德意志的军人。他的想法很简单。帝国建立在沙石之上,表面的繁荣,表面的强大,但这都是靠谎言堆积起来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兵败如山倒。

这就是真相。

真相是清楚的。真相是永远在理的。真相是每个人都有潜力相信的。可是让人接受真相。太难了。

《刺杀希特勒》向我们再次展示在人类社会里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不是真相,也不是枪炮,是人心。

希特勒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国家社会主义是一部伟岸的艺术作品,它由复杂的仪式、声色、符号、信仰构建的致密网络。于是第一时间,人们并不会去想,希特勒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人们会想,希特勒是“元首”。

“元首”,就是一个核心符号。每个人都知道元首也是个人,每个人都知道元首有喜怒爱乐,每个人都知道元首也要拉屎。但是,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明目张胆地说,“元首也需要拉屎的!”

因为元首就是这个宏大艺术作品的核心。他此时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符号。每一个人都认得这个符号本身的价值。因此它就是真的,它将拥有权力。

这个终极的道理他其实也是懂的。早在电影开始之初,施陶芬贝格就对暗杀计划充满怀疑,对圈子里的极端理想主义者心存蔑视。希特勒死了,有用么?只是他想出这个可以嫁祸党卫军、名正言顺启动战备状态的全盘夺权计划时,他才决定开始行动。在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出,他本人也是一个城府极深、很会说话的人。和其他一些角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个终极道理就是,在一个谎言弥漫的世界里,只有真相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你想讲述一个真相,你只能用另一个谎言,一个更精心编织、功力更深、分贝更高的谎言,才能让受骗的人惊醒。

--------------------------------------------------------
元首通过电话告诉少校,让他竭尽全力,铲除叛徒。值得注意的是,与少校对话的并不是元首本人,而是通过听筒传来的元首的声音,好似幽灵一般。电话挂断后,少校两眼迷茫,好似入邪一般。戈培尔的声音更加威严,好似神殿一般。

“你听到他说的了,元首要活捉那些叛徒。”

就在这一刻,夺下陆军部,夺下党卫军,夺下柏林大街小巷,身后有无数支持者(有约五千人因为“七月密谋”而被处决)的施陶芬贝格注定要失败了。他没能割断戈培尔的喉咙,他没能铲平宣传部,他没能夺下电台、广播、电报和各种通讯网络。他也没能认真学习毛选,或者认真学习企业营销战略。不是因为他杀死不了希特勒,而是他没能赶走希特勒的幽灵。

 4 ) 刺杀希特勒 细节的困惑、迷茫

最近看了同一题材的两部电影。
《刺杀希特勒Stauffenberg》德国人拍的。
《行动目标希特勒 Valkyrie》美国人拍的。
两部电影都很精彩,事实的描述基本一致。但细节的处理让人困惑。
 
贝克将军的死亡。
 帅汤版中,贝克将军(就是那个穿西服的)最后自杀的。
 德国版中,贝克将军(穿军服)要自杀,但开了一枪没死,摊了。别人帮忙死的。
 爆炸后,施陶芬贝格穿过检查站。
帅汤版中,打了个电话,走了。
德国版中,也打了电话,走了。两版中不同的是,德国版中,那个小军官听了电话,电话里有人命令放行。
弗利德利·欧布利特将军,政变中的表现。
帅汤版和德国版中,完全是两个人。
战争部的头(忘了叫啥)
帅汤版中很暧昧,德国班中是死跑龙套的。
戈培尔
帅汤版中含了颗毒药,德版中很镇定。
有的细节,有取有舍。有的细节,完全相反。
 
帅汤版中配角存在的目的好像就是印证他的不凡。德版,像记录片。
计划周密、影响巨大的政变,能参者都应该是意志坚定、行动果敢。帅汤版看不到。
 
两版的细节都是真实存在的吗?不知道,没人能知道。就算是有活着的参与者,立场的不同,回忆的也不同。
历史没有真实,历史永远在改写。
戈培尔如果拍一部刺杀希特勒,会是什么样的那?
 
两部电影,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感受。
很佩服帅汤版的编剧,没有篡改具体事实,通过细节表达了他想让你知道的,你应该相信的。
 

 5 ) 片名:女武神

翻译成刺杀希特勒真傻。

很早以前,刚看到英文片名,我就凭直觉判断,这个valkyrie是女武神的意思。
熟悉希特勒和纳粹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德国音乐家瓦格纳的地位无比崇高。
而了解瓦格纳的人就会知道他的作品 尼伯龙根的指环。顺便说一下 指环王 和 尼伯龙根的指环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尼伯龙根的指环由四部歌剧组成,第二部正是女武神,其中 女武神的骑行是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作品(以色列乐团除外)。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在北欧神话里女武神负责骑着白马,用盾牌运送死去的人间英雄到天堂。暗指影片中刺杀未遂的英雄们。

另外在歌剧中,女武神布仑希尔德因反抗了父亲大神沃坦的命令,保护一对乱伦的兄妹齐格蒙德、齐格林德而受到惩罚长眠不醒。正像主人公反抗德国人民的父亲希特勒的命运。

纳粹对于北欧神话情有独钟。从党卫军的ss标志到很多党卫军部队的标识使用的都是北欧古文字符号。

关于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详见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3%A6%E6%A0%BC%E7%BA%B3&variant=zh-cn
对我而言,这段历史非常熟悉,甚至看过saga的节目分析为什么刺杀失败,主要原因在影片中全有反映,就不多说了。据说那个去吃午饭的将军耽误了政变。
收获是看到了当时希特勒参与规划的柏林政府区以及一些建筑。

还有,德国国防军因为施陶芬贝格等人的行动和牺牲,多少洗脱了一些罪恶。当然也付出了代价,例如隆美尔将军。

打算搞尼伯龙根的指环来听听看看,据说根本听不懂,没关系把故事背下来。

 6 ) 我是来搅笑的.....

HC BL 剧透宅女版,请直男们绕行......................................................................................................................................................................................................................


















我挖帅哥啊,挖呀哇....

称得上有名有姓的帅哥的,是Stauffenberg的副官Wener von Haeften,由英国小帅哥Jamie Parker扮演。仔细看看,这两个人真的有点像呢,就是现代护肤技术突飞猛进,Jamie看起来是个不超过25岁的粉嫩正太,虽然Haeften本人已经是老大不小了。

小帅哥一出场,有点Matthew Modine的味道。Stauffenberg一见之下,马上好感大增。既然小副官是自己人介绍的,索性把阴谋和盘托出。下面是一段邪魅的对话:

Stauffenberg: 我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一个反叛的计划。
Haefton: 任何命令,长官,我都服从。
Stauffenberg: “任何“是一个危险的词,中尉。

小副官大概看到上校眼里的一点邪光,呆呆的看着独眼龙,镜头特写真是唇红齿白,脸颊上的细绒毛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好一个正点正太啊!

小副官穿什么不好,非要穿副官制服。那制服上的勋带啊,深色的底色啊,还有必备的武装带啊,其实都是希特勒这个艺术家设计出来花痴用的。任何一个金发小男孩配上勋带马裤长桶靴,马上一个玩偶兵的样子,让元首领袖们爱不释手啊!小副官身佩一级铁十字一枚,步兵突击一枚,那个在衣扣上的,是不是二级铁十字简化版?小副官名字也带von,世家出身的,无怪乎入伙造反。

反正看得出这些老贵族很不受宠。别看造反的将军一大队,只有Olbricht还有个象模像样的RK,其他人都顶多一个一级铁十字而已。倒是“京兆尹“Remer,有个加了橡叶的RK。因为护驾有功,此人在日后飞黄腾达,战争结束前已经飞升到少将一级,连waffen-ss的红人们都自叹不如。因为小胡子的抬爱,此君日后成立了Socialist Reich Party,义无反顾的死硬纳粹一枚。士为知己者死也。

除了Stauffenberg的小副官,Fromm将军的小副官,大概名字是Herber,但比Haeften还娇艳无辜。几个星期后,发现此演员原来是Matthias Schweighofer啊,红男爵主演,当红小生耶!该副官在历史上可能扮演了比Haeften更重要的角色。当年在Fromm被扣押之后,他手下的一群青年军官意识到除了事,马上在Fromm的办公楼里发难,把Stauffenberg一众制服并关押起来。然后才有了Fromm灭口的心黑手辣。在电影里,那个彷徨的小副官坐在门口的打字机旁边,诚惶诚恐的看着达官贵人们吵来吵去,不知所云。直到Fromm被关起来,在门即将被关上的一刻,时间停止了。我们粉嫩娇艳的小副官在人群中,趁着这个历史一凝神的沉思,看到了Fromm老头儿那无可奈何的脸。Fromm没说话,只是举起手,手腕上翻,看似打了个招呼,其实那是一个纳粹礼。小副官马上一脸通红,羞辱的颜色燃遍了脸颊,小宇宙爆发了!....不久办公楼里立刻枪林弹雨....

这么一看,那个纳粹礼突然很诡异的高尚起来....

从今天起我是副官控。

最后Stauffenberg的小副官很荣幸的跟着几个大人物落入了Fromm的魔爪。四个人(确切地讲,是三个长人和一个短人)被挨个枪决的时候(我纳闷为什么挨个。四人一排不是可以节约点子弹吗),Stauffenberg本来是第三个,小副官最后一个。但在卡车车灯的聚光照射下,象莎翁的舞台剧一样,小副官挣脱卫兵的束缚,大跨步的走到Stauffenberg面前,和他的上校面对面的直视... 两人的面孔距离那么近! ....这是阴谋,一定是阴谋!五短阿汤怎么会高到可以深情滴直视的地步?.... 反正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深情滴,无言滴看着他!时间再次停滞,宛如千年回眸.........罪恶的枪声响起,小副官倒在了上校的脚下......T_T 原来德国的子弹穿透力这么滥,怪不得斯大林格勒的巷战被人狠揍。

行刑队的抬起小副官的尸首时,他还是那么安安静静的漂亮着。镜头转向Stauffenberg,后者眼含着热泪,高呼........他呼什么其实真的不重要。枪声再次响起,Stauffenberg不甘心的眼睛盯着黑色的上苍: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

另外一个正太大集合场面,是Stauffenberg跑回柏林,发现反叛分子都严阵以待,准备打电话的时候。超多feldgrau制服正太挺立在办公室门口,每个人年轻的面孔一片纯净,都会心的微笑着,从胸前的口袋里拿出了粉红色的三....不是!是橙黄色的通行证!原来,我们有这么多同志!Stauffenberg第N次被感动了,原来大家厉兵秣马,就是为了此刻的出柜!.....不是,是出击!

好景不长,发现电话叛乱被搞黄后,大家纷纷作鸟兽散,制服正太们也跑的飞快。转眼间只剩下Stauffenberg和一个女秘书鸟。老汤激动地热泪盈眶:“谢谢,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女秘书歉意的回答:“偶是老牌同人女嘞......“



(如果有冲动,请用拖鞋拍死我吧)

 短评

靓汤的电影,即便内容不好,也算饱了眼福。比起条理性,逻辑性,节奏性,视觉听觉性,更喜欢同期的《黑皮书》

7分钟前
  • 神诺诺
  • 还行

阿汤哥信科学教后果然傻了,然后导演大概也是个二逼,使得整部片子成功俱备了一种傻不叽叽不知所谓的诡异气质

8分钟前
  • Mr.D
  • 很差

《行动目标希特勒》这部电影里的一群人,篡权夺位的意思绝对大过反抗纳粹、拥抱正义,小汤死的时候可以喊:“德意志万岁!”为什么当初不选择充当人体炸弹?

9分钟前
  • 蛮爷
  • 还行

战争和政治实在太恐怖。

14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多好的素材,拍的这么好莱坞式稀烂......

1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较差

★★★半 ~ !

20分钟前
  • Ariza
  • 还行

悲剧了

21分钟前
  • feenter
  • 力荐

汤哥的制服虽然诱惑,但是腿真好短啊……(妈的和这个电影有关系么)

25分钟前
  • Abe
  • 推荐

德国人,策划一次暗杀如交响乐般庞大,只可惜没有事先把执行部队和通讯渠道的头头拉拢过来,结果这两人奉命行事坏了全局。但说回来,阴谋只能限制在小圈子里,何况当时的大环境,即便小圈子都不坚定,难怪会失败。

26分钟前
  • funny_vee
  • 推荐

两小时的片长做得再好,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份“压缩饼干”。对历史有兴趣的,建议先读《第三帝国的兴亡》以助于消化。

31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6/10。可以删去30分钟,举黄牌和枪决几幕硬生生搞成了主旋律。本以为剧情会纠结于策划行刺的过程,没料到两方通讯战和继续控制柏林的打算对我这种历史盲而言还有点张力,只是叛变结局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再玩简单的事件铺陈毫无悬念。应该重点放在主角暗杀失败后的心理,妻子停车吻别的闪回简短但感人。

32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根据真实历史改编,此话不假,咱在《第三帝国的灭亡》里瞧得其中玄妙,看来这电影的说教就忍受一下吧,真正应该讨论的民族性问题有点含糊,不喜欢

33分钟前
  • StanGoD
  • 较差

历史没有假如,也往往没有真相

36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only watched the first twenty-six minutes

40分钟前
  • hospitality
  • 还行

政治事件有时候就是瞬息万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1分钟前
  • 择日而王
  • 还行

可以用来学习如何干事。。。

46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电影院看,很幸福。

47分钟前
  • 影熟人
  • 还行

太他妈好看了。。。

48分钟前
  • Charlie
  • 力荐

唯一的亮点是刺杀结束后的有秩序的反叛行动,为人民起义、恐怖组织提供了良好的教材。

51分钟前
  • 麦田
  • 较差

操着流利英语的德国鬼子 看着真别扭

55分钟前
  • 手机永远快没电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