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之城

战争片加拿大2010

主演:卢巴纳·阿兹巴尔,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马克西姆·高德特,雷米·吉拉德,杰基·萨维里斯,巴亚·贝拉尔,Yousef Shweihat,卡里姆·巴宾,Mohamed Majd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剧照

焦土之城 剧照 NO.1焦土之城 剧照 NO.2焦土之城 剧照 NO.3焦土之城 剧照 NO.4焦土之城 剧照 NO.5焦土之城 剧照 NO.6焦土之城 剧照 NO.13焦土之城 剧照 NO.14焦土之城 剧照 NO.15焦土之城 剧照 NO.16焦土之城 剧照 NO.17焦土之城 剧照 NO.18焦土之城 剧照 NO.19焦土之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22:32

详细剧情

  双胞胎姐弟珍妮(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饰)跟西蒙(马克西姆·高德特 Maxim Gaudette饰)收到过世的母亲娜瓦尔(卢布娜·阿扎宝 Lubna Azabal饰)的遗嘱,可当宣读完内容之后,两姐弟却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遗嘱:一份是写给他们从未蒙面的父亲;一份是写给她的第三个孩子——他们更是不知道这个哥哥的存在。影片巧妙的游走在两个不同的时空:母亲终其一生苦苦寻觅自己的长子;姐弟遵循母亲的遗嘱前往中东寻找他们的父亲与兄长。可越是穷其究竟,他们面对的越是理不清的头绪跟令人震惊的真相。  本片改编自加拿大著名法语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剧作。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荣获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长篇影评

 1 ) 真相!真相!



本片讓我想起幾年前看的Grbavica,台譯旅行之歌。劇情不說了,上網一查都有。Grbavica和Incendies有個共通點。它們都想告訴我們:發掘真相,特別是讓當事人發掘真相面對真相,是治療創傷繼續生活的好方法。
  
我對這種論調持保留態度。
  
如果當事人生活所在的社會不能容忍真相,那麼揭露真相能有多少治療作用?會不會造成新的創傷、甚至帶來新的迫害?Incendies故事裡的一對雙胞胎可不是生長在中東母國(黎巴嫩)。他們是以法語為母語的加拿大人。加拿大社會對這些中東移民的身世真相,當然是包容的,甚至談不上包容不包容,或許根本不在乎。假設這對雙胞胎還活在中東沒逃出來呢?女主角Nawal Marwan家鄉的親戚直到今天都不能原諒她當年的背叛,何況其它。
  
同樣的,Grbavica故事裡的母女最後在歌聲中和解。真是美好的畫面,但恐怕也是美好的夢想。導演完全沒說接受真相洗禮之後她們如何重新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她們不是也不可能移民。波士尼亞不是美國也不是加拿大。
  
系統性強暴作為一種侵略武器,絕不只是發洩獸欲傷害敵方婦女,它的最終攻擊目標是敵人的血統、社會團結乃至於倫理道德。不只婦女受到創傷,整個民族社會都是。受害者不只是婦女和孩子,還包括婦女的家人、宗族、鄉黨跟社會。只有婦女和孩子參與的和解恐怕不會是真正的和解。只讓婦女和孩子發掘真相、擁抱和解的電影,在落幕之後能有多少療效我也十分懷疑。
  
所謂真相,其實指的是歷史。但歷史總是人寫出來、人講出來的,而人是主觀、片面的,而且善於說謊。Incendies企圖用神聖的公證人、目擊者的證辭(監獄守衛和奶媽的回憶)、權威人物的話語(回教領袖Chamseddine的口述)、原始文獻的記載(孤兒院收容Nihad的紀錄)、甚至所謂physical evidence(腳跟上的刺青),來支持它論述的準確性和全面性。但有些關鍵地方仍然照顧不到。比方說Nihad的認同問題。
  
Nihad這角色類似說岳全傳裡的陸文龍。回教徒把基督教孤兒院炸毀了,但把孤兒包括Nihad帶走,把他們訓練成殺手,回頭來殺基督教徒。這種讓敵人之子 “認賊作父” 的戰爭手段,古代遊牧民族常用。Incendies的導演透過回教領袖Chamseddine告訴我們:Nihad還真是 “認賊作父” 得很成功,整天想的就是成為烈士使自己的肖像滿城張貼讓母親看到。據Chamseddine的說法,當時Nihad一定以為不但自己是,連那從未謀面的母親也是穆斯林。完全一個伊斯蘭認同。Chamseddine接著告訴我們:後來Nihad被基督徒抓走了,基督徒不殺Nihad,卻把他改造成獄卒,改名叫Abou Tarek。
  
問題來了,怎麼改造?Nihad的伊斯蘭認同是怎麼被摧毀而改宗基督教認同的?他的改宗是不是陸文龍式的?如果是陸文龍式的,那麼必然還有個王佐型的人物能把一切話說從頭。究竟他對Nihad說了什麼?他還知道些什麼?導演完全沒有交代。但這些事情太重要了,特別對於Nihad來說:他怎能不想知道自己在南方監獄工作究竟是巧合還是組織刻意安排?會不會基督教徒明明知道Nawal就是Nihad的母親?
  
真相經常是個馬蜂窩,不能碰,越猜測越恐怖,越推勘牽連越廣,幾十位歷史學家聚訟紛紜,終究沒有半個標準答案。
  
撇開歷史,真相該用怎樣的面貌降臨人間?這問題同樣惱人。寫進教科書蓋個紀念館?還是公開道歉?總之該給當事人一點心理準備。五雷轟頂式的真相沒人承受得了。Incendies送給Nihad的真相就是五雷轟頂式的、甚至是郵包炸彈式的。兩位雙胞胎也給雷過,似乎挺得住,但也只是似乎而已,他們往後真能回復到平靜的生活嗎?我深深懷疑。無知可能是一種幸福。我們可能根本不需要也承受不了從天而降砸到頭上號稱前來救贖的恐怖真相。
  
讀書和閱歷使我不得不猜想:選擇性的遺忘可能才是真正有益於弱者的生活方式。強者則是復仇。歷史這樣告訴我們,很多別的電影也這樣告訴我們。

 2 ) 你挥一挥衣袖,掀起一场沙暴

虽然《更好的世界》是奥斯卡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焦土之城》。复杂的背景,跌宕的过程,意外的结局,思想性与冲突性并存,影片采用双行线的叙述方式,游走于儿女按照遗嘱追寻父兄和母亲不为人知的过去两个时空,在给观众呈现出残酷人生的同时,也平添、渲染了一种宿命色彩。
有人说战争是解决人性中其他途径无法解决的种种矛盾的最后手段,我却认为战争恰恰是人性中贪婪、自私、虚伪、残酷、冷漠、无能等缺陷的集中暴露的表现方式。领土之战、利益之争、阶级之仇、种族之对立、教派之不相容,不管引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战争没有绝对的正义,正如道德与信仰没有绝对的正确。
战争年代中的人生充满讽刺、痛苦与悲哀,人性在战争的过程中备受考验和拷问,有人在挣扎煎熬中麻木游荡,有人在一夜之间背叛信仰、性走极端,有人则被摧残扭曲而异变沦丧。真相揭晓的那一刻,不敢相信的我们不禁张大了嘴,却瞬间失语。这是命中注定的劫数,还是老天爷开的一个致命玩笑?眼前浮现出影片开头的长镜头:一个穿着脏兮兮背心的小男孩仍由一个男人按住头部剃发,小男孩的眼睛始终盯着镜头,当镜头缓缓拉近,我们愈发被眼神中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坚定与戾气所怔,结合Radiohead的《You and whose army》,一股压抑之气难以抒怀,不禁悲从中来。
一加一等于一的真相是极其残酷的,正因为如此,“世上最美好的事是相守”这句话才那么沉重而揪心。只是我不明白,娜瓦尔在有生之年找到了儿子,也算了了心愿,那么,默默地宽恕他、祝福他,将这个秘密带入坟墓长埋深土,让所有恩怨伤痛烟消云散,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难道她没有想过,对她的三个孩子来说,这个秘密所带来的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创伤将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如果这对双胞胎姐弟长期不合,那么只有得知一切,他们才会真正明白彼此相亲相爱地在一起是多么重要和不易,但事实是片中并没有给我们这样的讯息,相反,虽然西蒙不能理解珍妮,但他们的感情却很好,西蒙会因为担心珍妮而飞去中东接她回家。而对大儿子来说,原本已经成为一个普通人,生活也进入正轨,她若但如今他的下半辈子恐怕得活在心魔中了吧,如果他还存有半点人性的话,不然说不定精神分裂或是更极端的成为变态杀手,这难道就是她想看到的吗?在她的眼里,真相高于一切吗?都说母爱是伟大的,所以我更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爱孩子的母亲会做出让孩子如此痛苦的事,她是死了一了百了了,三个孩子却不得安乐,换做是我,对母亲的态度恐怕除了同情、心酸更有怨恨吧。原以为这种变态逻辑只有日本人才有,没想到加拿大人也没能幸免,作为观众,能理解为了增加戏剧性、悲剧性而编出狗血的结尾,但如此惊世骇俗也太过火了,结果反而削减了好感度、失了分,实在得不偿失。
此片情节可看性强,演员表现出色,但无奈,就算不理会结局,它也成不了经典。首先,导演对于影片松紧轻重的把握有待商榷。我完全不介意扫射乘客、火烧汽车的那段表现得更直观、更血腥,不介意娜瓦尔被羞辱强奸的那段描绘得暴力而细节,拍电影不仅是为了讲故事,而是让观众全情投入、感同身受,这些重要情节不痛不痒的一笔带过根本无法达到应有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而与此同时,影片有时又略感松散而不够紧凑,恐怕是剪辑太过保守吝啬以致当剪而未剪的缘故。再者,时空变换的节点有着明显的联系,这样的尝试使变换进程水到渠成而便于理解,效果甚佳,只可惜不是每一次都能完美衔接,这么说似乎有些苛刻,但的确让人遗憾。
另外,除了之前提到的Radiohead的《You and whose army》,片尾曲也非常动人,闭上眼睛聆听,仿佛就能听到宽恕、安详与平静,娜瓦拉正在安心上路,片中的其他音乐也相当出彩。但需要注意的是,我所指的是“音乐”而非“配乐”,因而无法真正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撇开影片,这些音乐能构成一张相当具有可听性的OST,但出现在影片中,便随意性太强,过于像MV,而无法与剧情和画面紧密结合,使之顺理成章、情景交融,因而作为配乐是不怎么合格的。

 3 ) 吟你的名,如向星辰祝愿一般

     这两天一直在看苏珊.阿布哈瓦的小说《大卫的伤疤》,不知是联想作用,还是移情作用,让我的思维马上就跳到这部我已经不愿意回忆的电影上。

  《焦土之城》是我忙碌的2011年中看的为数不多的片子里,唯一一部中途没喝水没去WC没吃零食,甚至,看到一半的时候关掉了手机,毫不间断地看完的;也是唯一一部看完之后我不愿意再看第二遍的。因为我内心的软弱不愿意让我再去面对这部叙事节奏缓慢、画面风格粗粝、没有帅哥美女演员的电影讲述的这样一个故事,甚至自觉地告诉自己把它忘记,永远都不要再想起。多年前我读索福克勒斯的时候,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写所谓的命运悲剧,因为年少的我一直相信正统教育教给我的人定胜天。而现在我明白,索福克勒斯让命运幻化成了一条黑线,而每个生命,都是被这条黑线牵住脚的棋子,就像俄狄浦斯在台上无论怎样地挣扎、呼喊,都敌不过歌队的阴沉吟唱所指向的命运黑洞。

    两个生活在当代高度文明的加拿大的龙凤胎兄妹希蒙和珍妮,在母亲——来自中东的移民,内向而阴沉的事务所秘书娜瓦尔临终的遗命下,怀着或多或少的不得已,先后踏上了寻找从未见过面的哥哥和父亲的旅途。珍妮先来到了母亲少时的居住地,却发现母亲的名字在家乡已经成为不受欢迎的禁忌,通过抽丝剥茧式的调查,她发现母亲在祖国的经历奇异而复杂,她上过大学,参加过说不清谁对谁错的抵抗运动,后来甚至还在南部监狱的档案里发现了母亲的照片,监狱老看守告诉了她母亲在监狱里所受的折磨和耻辱。在难以承受的心灵重压下,希蒙随后赶到了这里,接替妹妹继续开始挖掘母亲的过去,监狱看守、老护士、一系列当年母亲经历的见证人,说出了母亲掩埋了几十年的秘密,兄妹俩在无可辩驳的真相面前流着泪相互拥抱、疗伤,原来1+1,真的可以不等于2。
   
   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黎巴嫩山区少女娜瓦尔(影片没有指出故事发生在哪个中东国家,但以我粗浅的国际时政常识去理解,只能是这里了)出生于传统的基督教家庭,却和穆斯林青年产生了爱情,在打算私奔的时候被哥哥们发现,哥哥毫不犹豫地开枪打死了她的恋人,接着毫不犹豫地要打死她,老祖母出于怜悯救下了她,也容许了她腹中那个本来不允许出生的孩子得以活下去。这部充满了死亡的影片中,第一个高潮就是这次出生,阴暗的山顶小屋,染着血的床铺,特写镜头对准了剪断脐带的剪刀。黑色的圆形烙印,伴随着脚踵被烫伤的婴儿的尖锐啼哭,如此残忍的母子分离,却让一个男孩的生命得以绽放。随着孩子被送走,娜瓦尔也被遣出了故乡,在异地投靠亲友,上了大学。我们很难理解不同信仰却真心相爱的男女不能被容许活下去,母亲不能被允许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这种事情,但这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现实。本片的女演员在拍片间隙,和当地的妇女聊天,问到假如是自己家的女儿出了这样的事情时,会如何对待,所有原本慈祥宽厚的妈妈们却无不紧皱起眉头,疾言厉色地发誓如果是自己的女儿有这种行为,自己将第一个亲手杀死她。

    是谁把这片曾经美丽的土地变成了瓦砾遍地的焦土,又是谁,把那一颗颗饱含着深情的心灵变成了空洞又残忍的焦土?

    在所谓信仰的名义下,决定一条鲜活的生命的死活,似乎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在那辆运送穆斯林的巴士被基督教民兵截下时,娜瓦尔看着那对母女求生的眼瞳,抛下了所有见鬼的信仰,用脖子上的十字架救下了自己,也把小女孩救下了车。基督教民兵在焚烧泼了汽油的巴士时,一边大笑,一边向车子开枪扫射,还杀死了娜瓦尔救下的穆斯林小女孩,因为母女间的天性让她无法看到自己的母亲在烈火中被烧死。这时镜头又一次对准了民兵们枪杆上贴的圣母画像。圣母是那么慈悲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安拉也要求子民们诚实、忍让、宽恕,而大地上那些信仰他们的人又干了些什么呢?娜瓦尔早已明白信仰赋予她的苦痛,在目睹收养儿子的孤儿院变成废墟时,母爱早已变成了复仇的烈火,让她扔掉了十字架,加入了穆斯林暗杀组织,一颗子弹没有让她杀死真正的杀子仇人,却带给了她七年噩梦般的牢狱生活。

    她在监狱里是那个“唱歌的女人”,是“七十四号婊子”,无理由的仇恨和狂热的信仰可以让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魔鬼,法西斯就是最好的例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可以让异族人、异教徒受尽更可怕的折磨,年轻的看守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采取了最能折辱女囚犯的行为。而在那个不见天日的监牢里,娜瓦尔日复一日地唱着单调的歌曲,精神的自我慰藉却无法抹去身体上日益明显的耻辱证明。影片并没有正面展示监狱里肮脏可怕的死亡,却又给了第二次“生”的高潮——在冰冷的白炽灯下,娜瓦尔的双手被反铐在产床上,心存怜悯的护士告诉她:你很勇敢,真的,现在,准备生第二个。特写对准的是护士沾血的手,紧紧握着产妇瘦弱的脚腕。

   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是那个利用娜瓦尔失子的仇恨,将她整个暗杀工具送入牢房的组织吗?毕竟他们保全了她和监狱里双生子的安全,还在她出狱之后安排她和孩子一起到了加拿大,从此获得了安稳的生活。是那个强暴娜瓦尔的年轻看守吗?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下,谁的背后没有一笔惨史?正如《大卫的伤疤》里,偷走达莉亚的次子伊斯梅尔的以色列士兵莫夏的心理活动:这个阿拉伯妇女可以得到天赐的好几个孩子,而他那经历过恐怖大屠杀的妻子乔兰塔,却被纳粹摧残得不能再有孩子,这是多么的不公平,这让他的内心在哭泣。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亲人的,爱人的,家族的,民族的血泪,而仇恨的漫溢能让谁可以找到内心的平衡呢?阿拉伯婴儿伊斯梅尔被偷走,成了以色列人,当了兵,殴打自己的亲生哥哥,屠杀自己真正的同胞。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土地,为了家园,为了信仰,为了祖先和自己所受过的苦难?索福克勒斯如果健在,会为自己在两千年前就洞悉了命运的残忍而兴奋吗?

   这片大地上的人们,被永远带着神道的面具所操纵,狰狞之后的脸庞不会有对个体生命的任何怜悯。背负着痛苦的娜瓦尔在异国他乡平静地生活到了晚年,却在一次游泳池的偶遇中,看见了那个烙在脑海里多年的脚踵,激烈的期盼,在一个转身之后,变成了灭顶的黑暗和深不见底的裂缝,这个在动荡激流中痛苦地夹裹了一辈子的可怜女人,终于被命运的黑线牵拉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死亡面前,她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了对所有人的爱。她终于可以坦然地告诉大儿子,自己其实和他有过最美丽的相遇;告诉希蒙和珍妮,妈妈其实很爱很爱他们,真的很爱很爱;告诉龙凤胎的父亲,眼前的这两个风华正茂的男孩和女孩,是他的儿女。而他,将如何处置那早已被他遗忘的过去,以及摆在面前的真相,镜头只留给我他在娜瓦尔坟前的背影和垂下的双手。

   该用什么去对待仇恨?是挥舞起更大的棍棒,让敌人流更多的血,让他们的妻女发出更惨痛的哀嚎吗?导演让希蒙和珍妮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当他们终于将母亲的两封信——给儿子的,给父亲的,都放在了应有的收信人手里的时候,双胞胎是微微笑着的,然后转身离开。看到这里,我忍了两个多小时的眼泪,已经干涸在心里,完全流不出来了。每个生命的诞生,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是伴随着最美的祝愿,《焦土之城》里的娜瓦尔、《大卫的伤疤》里的阿梅尔、萨拉,都是长元音的名字,而名字中的长元音,代表着希望。


 4 ) 刻意的人造震撼感,终不长久

       应某友的要求,看了这个豆瓣上好评如海啸的咚咚,看过之后内心颇不平静,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政治不正确,表演无张力,情节需要靠一系列不必然的巧合推动的电影竟能牵动如许英雄好汉的泪腺,思忖良久,觉得只能是离乱背景下的乱伦题材带来的扭曲刺激感被误认为心灵震撼所致。

      其实作为饱经战火摧残派系倾轧生灵涂炭的原型黎巴嫩,即使是一部平实的纪录片,看看那些炮火洗劫后的荒城颓壁,看看劫后众生,就足以震撼每个人的内心,这部电影搞得这么刻意,反倒在如同用血写就的真实中看出了几分假来。就好比当年的《大盗石川五右卫门》,电脑技术的加入看得人眼睛生疼,当然这次的生疼是在情绪上的,或者用流行的粗俗说法,看得蛋疼。。。。。。

     用西方的普世情怀来衡量,女主角政治上其实明显很不正确——本人基督徒,和一个穆斯林难民有染并怀孕生子,儿子被送入孤儿院,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宗教冲突导致孤儿院被穆斯林报复性袭击,儿子被带入难民营,难民营发生大屠杀。。。。。。于是这笔烂帐就被女主角算在了基督教政府军的头上,而口口声声“追求和平”的女主角从此毅然投身穆斯林阵营,为了报仇雪恨充当了某次暗杀行动的马前卒,最终被政府军送入集中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这里我们看到,争斗的双方互相倾轧,受害的却都是无辜的人,正所谓春秋无义战,而导演,(当然更大可能是编剧的意向)在此却预设立场,认为穆斯林武装力量一方相对而言代表了正义,从拍摄角度完全表明了这个立场,穆斯林搞的孤儿院大洗劫,就只有一个废墟,而基督教民兵的公交车大屠杀却是成色十足,弹弹入肉。。。。。。总之,于是将为穆斯林冲锋陷阵的女主角下了死命的往英雄烈士的角度上整——什么借狱卒之口说没有人能使她屈服啦,什么在监狱的唱歌女啦。。。。。。各种没必要、各种描眉画目火力全开,终于借乱伦题材把这个破事儿煽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于这个咚咚能够在imdb上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倒觉得完全是西方老百姓普世情怀带来的逆反情绪和反思情结在作祟。君不见,但凡是貌似公正暗藏偏手的反思题材,均能在欧美获得好评如潮——当然,前提是发生地儿得离他们够远,你反思个中东啊,北非啊,东亚啊,南美啊。。。。。。大伙儿都爱看,你反思个二战德国试试。。。。。。你就成了替纳粹招魂了。。。。。。

演员的表演就不提也罢,反正不过不失,见仁见智,这个剧情设计可实在蛋疼得紧。一开篇儿,公证人大胖子拿出遗嘱再交代那几封信的事儿,把我给看乐了。。。。。。导演玩RPG解密游戏玩多了吧。。。。。。到什么地方找个人,找到之后给他一个咚咚,然后你就可以打开另一封信,找到一个新的线索,然后转了一大圈,发现要找到人其实就在身边儿。。。。。。这种剧情好熟悉,除了没有打怪升级系统之外。可以说,整个电影的展开就是建立在这么一个RPG大俗套之上的,但问题是,其一,女主角自从离开家乡到了加拿大,就和家乡的穆斯林抵抗组织没有联系了(否则她的遗嘱上会让孩子直接去找那个军阀,不会让他们自己瞎撞,话说居然就真给他们撞到了,运气值实在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参数,当然,加拿大这么大,女主角却能够在游泳池一举遇到大儿子,可见运气值似乎是他们家的遗传参数),因此她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只有大儿子=狱卒,却并不知道其间转换的整个过程;其二,她的谜语是在她已经知道大儿子(狱卒)在加拿大的情况下发出的,却没有给出任何寻找的线索,摆明了是让她的两个孩子去中东白跑一圈,似乎她未卜先知,知道他们在中东必然会发现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真相。我只能说,在这里,导演混淆了自己和剧中人之间的位置关系,导致这部电影由一系列的不必然因素作为支撑,说服力很低。

最后,我总觉得这部电影的时间轴非常之诡异。女主角的生卒年月为1949-2009,享年60岁;大儿子出生于1970年,即21岁产子;而双胞胎中女孩职业为数学系的research assistant,那么姑且假设她们只有20岁(事实上不大可能,而且在中东的时候女孩手上还带着婚戒),则女主角是在40岁的时候即1989年生下他们,这一年她的大儿子19岁。再往前倒15年,女主角犯事儿是在1974年,她的大儿子4岁,被穆斯林武装组织带走,训练成为最优秀的狙击手估计怎么也得是13岁以后的事儿了,之后又被俘,洗脑,成了最优秀的狱卒(靠,瞧瞧人家这素质,干什么象什么)并使他妈怀孕,才仅仅用了6年时间。。。。。。好吧,就算这些都是完全可能了,鸡蛋里挑骨头的说,19岁的狱卒演员长得真老性,而在二十多年后被他妈认出来时的他和19岁时长相居然全无二致,还真是驻颜有术。。。。。。

总之,我觉得人造不是不可以,可这部片子的味精味儿实在有点儿太大了。。。。。。而且我要说,很多人说这部电影知道了谜底就没法看了,可对于我来说,情况是,发展到三分之二的样子,他的包袱还没抖,我就已经全知道了。。。。。。这么看我是不是太变态了一点儿。。。。。。

 5 ) 《焦土之城》的时间线以及故事的大致背景

拍过《囚徒》、《降临》还有《银翼杀手2049》的丹尼斯·维纶瓦纽,已经成功跻身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氛围出色、叙事一流,但因为缺乏剧烈的爆点,很难成为大路货。这部《焦土之城》一直静静地躺在硬盘里,直到昨天看到有人在夸这部电影,我就从硬盘的深处把它打捞出来。进入电影叙事的氛围是缓慢的,但到最后,字幕出现,合上电脑。还是无法脱离电影的氛围。

作为生活在中东的阿语狗,我想大致梳理一下《焦土之城》的时间线,以及大致的背景。

1949年,一个神奇的年份。主人公纳瓦尔·麦尔旺出生在黎巴嫩南部的山区,一个基督教家庭。这一年,以色列建国,改变了整个中东的政治形态和格局,造成了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有十万多的难民跑到黎巴嫩南部。

1970年,20岁的纳瓦尔,与难民营中的巴勒斯坦穆斯林男子相爱,她怀着他的骨肉,于是他们决定私奔。不幸的是,私奔败露,纳瓦尔的两个哥哥抓住了他们,当场处决了纳瓦尔的爱人,正要对她进行“荣誉谋杀”的时候,奶奶出现,救了纳瓦尔的命。

荣誉谋杀:是指凶手谋杀家庭成员以达到挽回家族荣誉的目的,受害者几乎都是女性,被杀害的原因主要是“失贞”和“不检点”,常见的情况有被强奸,被怀疑通奸,打扮时髦举止轻浮,拒绝被指定的婚姻,想要离婚等。

1971年,在奶奶的照顾下,纳瓦尔生了一个男婴。奶奶在男婴的右脚脚跟刺了三个点作为标记。随后让接生婆把孩子带到黎巴嫩南部的基督教孤儿院。之后,纳瓦尔也被送到外地,去语言学校学习法语。

四年之后,也就是1975年。宗教冲突加剧,内战一触即发。学校停课,纳瓦尔出于对孩子的挂念,只身闯入危险的南部,去寻找自己的孩子。

在路上,她将纱巾遮在头上,伪装成穆斯林,搭上了一辆全是穆斯林的车。不料中途却遭到基督徒恐怖分子的袭击,最后时刻,她拿出十字架,成功保住性命,但内心已然心如死灰。毕竟她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挂着圣母图像的基督徒,扫射了全车乘客,并放火烧了全车。

在特蕾莎难民营,她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悲伤绝望的她投靠了穆斯林组织,决心去暗杀基督教国民运动的领袖。

而她的孩子,在孤儿院起名为:尼哈德·梅。在他四岁的时候,所在的基督徒孤儿院被穆斯林武装组织端了,他们把孤儿都训练成穆斯林战士,反过来去杀基督徒。尼哈德·梅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狙击手,他的梦想是希望自己的通缉令贴满全国,这样他妈妈或许就可以找到他了。

1975年或者1976年,纳瓦尔成功混入国民运动领袖的家,给他儿子当法语家教。时机成熟时,她遵循组织的安排,枪杀了国民运动的领袖。于是,纳瓦尔被抓紧监狱。

1989年或者1990年,纳瓦尔因为在监狱里持续唱歌,而得到了“唱歌的女人”的绰号。基督徒分子使劲了方法,都不能使她屈服。她就是大名鼎鼎的72号囚犯·唱歌的女人。

一个叫艾布·塔里克的刽子手,为了让纳瓦尔屈服,强暴了她。纳瓦尔在监狱里怀孕了,最后生下来一对双胞胎。狱卒要把双胞胎放到河里自生自灭,但是助产士从狱卒手中接过孩子,代为抚养。

1990年,持续了15年的内战结束,纳瓦尔的牢狱之灾也到头了。穆斯林运动组织的头目找到她,把双胞胎交给她,安排他们三人去了加拿大。

2009年,纳瓦尔和女儿去游泳池,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右脚上有三颗刺青的男人。她上前去打招呼,没想到居然是...

纳瓦尔崩溃了,她持续一生的沉默即将打破。她在弥留之际留下三封信,一封信给大儿子,一封信给双胞胎的父亲,一封信给双胞胎。她立下遗嘱,让双胞胎把信交给大儿子和他们的父亲之后,才可以看第三封信。也才可以给她立墓碑。

为了揭开母亲过往的历史、为了践行母亲的遗嘱。双胞胎中的女孩儿珍妮踏上了寻根之旅。但她发现,她母亲已经成为整个村庄的丑闻。还发现自己的母亲曾遭受长达15年的牢狱之灾,还被人强暴,不堪忍受真相的她,打电话叫弟弟西蒙过来和他一起面对真相,

真相抽丝剥茧,一点点显露出残酷的全貌...


20岁左右的年纪,母亲纳瓦尔陷入恋爱,怀上了大儿子尼哈德·梅。

20岁左右的年纪,尼哈德·梅成为一个暴力的极端分子。而40岁左右的纳瓦尔在不见天日的监牢里日日歌唱。并在强暴之后,怀上了双胞胎。

20岁左右的年纪,双胞胎长大成人,在西方国家生活,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中东的苦难似乎与他们不再有瓜葛。而命运,竟也安排他们40多岁的哥哥尼哈德·梅也来到了加拿大。此时,她们活了一个甲子的母亲,健康情况迅速恶化,并去世了。

在持续15年的黎巴嫩内战中,有大约100万的黎巴嫩人逃到了国外。所以大儿子也逃到加拿大的这剧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中东,真的是每一块土地都饱含血泪。这是一部太过于痛苦的电影,不想再看第二遍。纳瓦尔的演员选的真好,她真的很能代表中东的女性,中东女性有一种骨子里的坚强,不折不挠的精神。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互相残杀的历史,但爱和和平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6 ) 死亡绝不是故事的结束,真相背后还有真相

半夜深受失眠的折磨,于是爬起来看了《焦土之城》,这是一部适合深夜独自一人安静欣赏的电影。看到一半,甚至一大半,我都认为这是一部关于宗教和战争的电影,直到电影结束,得知真相的我久久不能从如同被人莫名打了一巴掌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对,这种状态叫做“失语”。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战争和宗教的电影,更是一部讲述在战争背景下一个女人荒诞又悲惨的一生的故事。

电影通过双胞胎为完成母亲的遗愿寻找父亲和哥哥的过程中不断插叙35年前母亲苦苦寻求儿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时空的交替切换让整个故事的真相浮出水面,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是触目惊心的残酷。

【唱歌的女人】

35年前,在一个南方小镇,身为基督教徒的纳娃玛文与穆斯林难民相恋怀孕,两个有着严重冲突的种族怎么可能在那个战乱时期和睦相处,纳娃的行为让玛文家族蒙羞,在相约私奔的那天,恋人被哥哥一枪爆头之后,走投无路的纳娃接受了奶奶的安排:生下孩子,孤身前往达黑什进入学校学习法语,而孩子则被送到当地的孤儿院。战火纷飞,终有一天烧到了南方的小镇,纳娃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儿子,于是在一个清晨,她踏上了回乡寻子之路,一路上,纳娃看到的都是备受战火摧残的焦土,穆斯林报复基督徒,攻打了整个小镇,她亲眼目睹激进的基督徒扫射了满满一车的穆斯林并放火焚烧,在一幕幕惨剧之下,纳娃站到了穆斯林的一边,利用给右派基督教民兵首领儿子当家教的机会,刺杀了首领,但是代价是沉重的——纳娃玛文被关在卡法利亚特监狱长达15年,15年间她在狭小的囚犯受尽折磨,她被称为72号房囚徒,被称为唱歌的女人,被专门折磨囚犯的Abou Tarek强暴怀孕生下了双胞胎珍玛文和西蒙玛文,当珍追溯到这里时,原本认为穆斯林难民是父亲的双胞胎才知道Abou Tarek才是自己的父亲。

【消失的父亲和哥哥】

在穆斯林攻打小镇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基督徒,除了孤儿院里的孩子,这就是电影一开始慢镜头播放的内容,穆斯林首领占西丁带走了孤儿院的孩子并收编进穆斯林的武装阵营接受训练,纳娃的儿子尼哈德也在其中,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穆斯林狙击手。尼哈德也在寻找母亲,为此甘愿成为一名烈士,这样他的照片就可以遍布全国,让母亲看到,但最后,敌方入侵,训练他成为一名基督徒,并将其送到了卡法利亚特监狱看管囚犯,同时,尼哈德改名成为Abou Tarek……

【寻找父亲和哥哥的双胞胎】

妹妹目睹了母亲精神失常的过程,所以在寻找父亲的这件事情上比西蒙积极得多,一开始认为母亲是疯了的西蒙最后也在妹妹的行动的鼓励下踏上了寻找哥哥的过程,在先得知真相的西蒙神色恍惚反复念叨“一加一,能等于一吗?”时,珍突然大惊失色倒吸一口凉气,真相来得如此猝不及防,我只猜对了双胞胎是Abou Tarek的孩子,万万没想到也是他的弟弟妹妹……

最后尼哈德收到了来自纳娃的两封信,一封写给父亲,一封写给哥哥,我难以洞悉尼哈德在看完这两份信之后将会以什么样的心情生活下去,但肯定如他母亲讲的,他将会消沉下去。战争和历史的悲剧让哥哥成为了父亲,我都不敢去想任何一个当事人的心情,这沉重的悲伤萦绕在我的心头,不敢回看第二遍……

 短评

重要提醒:此片剧透了就无法看

8分钟前
  • lily
  • 力荐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双线叙事的结构,娓娓道来,情绪到最后积累成一个震撼性的结局。虽然探讨的是宗教,政治,军事,恐怖分子,但关切的却是个人——一个母亲,那段被历史所绵长的一生,平淡而克制的叙述,却隐忍着强大的情感内核,直到最后一刻爆发,于是,观众被震慑住了,长久地处于这种情绪中无法自

9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开头震撼的RADIOHEAD慢镜直接将人带入情绪,另外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母亲的侧面神似PATTI SMITH,后方熊熊烈火燃烧着大巴车,特别美

1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四星半。真正的希腊悲剧,层层剥落后直指人心。面对真相,唯有沉默。看过越想越悲伤。。。

1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极具震撼力的杰作。1.废墟之城,道德荒原,宗教仇杀,残酷乱世,古典悲剧。2.维伦纽瓦的冷峻节制深得我心,避免煽情,以隐忍内敛笔触带出伤痛。3.1+1=1来自老塔[乡愁]。4.双线叙事,Radiohead配乐。5.唱歌的女囚,脚上的三点刺青。6.无言以对是对所有真相的响应 | 没有什么比相守相伴更美好的了。(9.0/10)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悲苦的女人啊!另,加拿大移民的过去真的好神秘阿。。

26分钟前
  • 于是
  • 推荐

如果《老男孩》让人觉得变态,那么跟此片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29分钟前
  • Bono
  • 推荐

停留在“失语”的状态里,去除掉那个惊世骇俗Astonished的结局,这都会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恍惚间我去理解一加一的意义和有些神谕的这种错乱的时候,跟那个女儿一样,差点就喊出来。宗教让人痴迷,战争让人扭曲,自始至终不会少的爱充斥在两者之间,让一切都变得可以理喻。佳片。

33分钟前
  • Shy
  • 力荐

看到1小时15分一下悟到结局,就像拼图骤然清晰。对母亲的动机设置感到难于赞同。真正的爱是沉默与承担,独自吞咽和消化,是我的苦难今日在我身上清算和截止,绝不会强制性的让一双儿女踏上对痛苦抽丝剥茧的继承之旅。如果导演让母亲瞒下惊天真相,带着秘密离世,由儿女主动追寻谜底,结局会更震撼。

37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实话说,一点不觉得假,因为母亲和儿子都太努力了,总有一天他们会想见,而且在这种环境之下,一定会是以最残酷的方式。彻头彻尾的古希腊悲剧,交叉叙事。一般片子只会使用一种悬念营造方式,要不就是观众知道剧中人不知道,要不就是二者都不知道,这部片子两个都用到了,给人以双重震惊。两封信很妙

41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用伦理悲剧折射宗教战争,主题严肃、深刻,但故事毕竟狗血,所以,在影像、叙事上,采取极度克制、避免一切廉价煽情的手法,相当明智。缺点是略沉闷。烧车、枪杀小女孩那场……最见功力。

42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无法解释母亲这样做的动机,使得整部电影最终的主题表达显得很荒唐。整个寻找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挖掘恨意的过程,所谓的爱在哪里?对母亲第一个爱人的交代几乎没有。影片过分追逐剧情的奇情,反而让批判的力度大大减弱,母亲无非是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恨意,又传递给了双胞胎而已。

44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这才是寻找她妈的故事

4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一个让人震惊到愕然,并扼腕叹息的故事,(或许它有些太过戏剧和巧合)一个女人爱与奇迹的史诗。宗教信仰的冲突可以烈火焚城,但绵延几十年的亲情谁也无法阻隔,“世界上最好的事,就是在一起”。22号美国上映一定再去捧场一遍,太精彩了。这届的外语片水准真不错!

5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枪声震碎一个本该幸福的家庭,战火燃烧一座无辜之城,俄狄浦斯的悲剧在这上演,每个人将面对的,是内心的炼狱和刑罚。影片结尾用三封信稀释了壮阔的悲剧,但是却在每个观者心中铺上焚城后的焦土。喜欢战争片,猜到结局但依然深深震撼。影片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手推动着你接近寻找的真相,真相却最难将息。

54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两代人寻觅的身影叠画成一个爱与黑暗的故事,时空在这片焦土上汇合,她一生的故事,用一生寻找的爱,竟在硝烟中开出荼毒恶之花;用生命保卫的秘密,用死亡消解的罪孽,用尽力气告诉我爱你;得知真相的一刻,如2049木马在手,重温回望如摸索维伦纽瓦风格渐成之路。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一个女人的史诗 看完以后让人恍如隔世

1小时前
  • 偏时差
  • 力荐

这个结尾也太狗血剧情了吧,其实这东西有BUG,不过以讨论剧情就剧透了,自己看吧。借寻亲去讲一段痛苦的历史,两个时空反复转换,相比之下,故事随着真相的接近而变得更有趣了。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真相残酷,逝去母亲的三封信力道十足,但在一起最美的说法难以让人内心释怀。很完美的电影,只是对于角色的悲剧性命运简单的归罪于历史的错误,编导的这种做法实在有待商贾。致使观众进入故事容易,想走出来就难了。★★★★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93//娜瓦尔对爱的理解是去系统化的,对信教的家族来说,发生与异教间的爱情是肮脏;对民族主义者来说,异教的难民是要清除的污垢;而对于娜瓦尔,她珍视生命、相信普适的爱,不受意见体系的禁锢,认为只是毁灭与杀戮肮脏,事物只要是因爱而生的便是纯净。娜瓦尔在池边近乎木讷地释然,她把孩子看作爱的结晶,就可以坚信孩子生来美丽,其他因系统冲突而差生的污秽都可以原谅;通过她的孩子们对母亲命运的体会,沉默被打破,身份与环境的不协调、洁净和肮脏的冲突、爱与恨的矛盾间,意外地出现了一种看起来像是无奈、又像是和解的心境,结果是命运可能性的残忍被揭露,而人之情感进入平和状态的机会被揭示。

1小时前
  • Colt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