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周两天

剧情片其它2007

主演:安娜玛丽亚·玛琳卡,劳拉·瓦西里,弗拉德·伊凡诺夫,亚历山德鲁·波托切安,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阿迪·克勒乌莱亚努,莉莉亚娜·莫卡努,塔妮娅·波帕,特奥多·科尔班,切拉塞拉·约西费斯库,多鲁·安娜,欧根尼娅·博萨恩斯努,伊昂·萨普达鲁,克里斯蒂娜·布布鲁兹,马里奥拉·施特里安,埃米尔·科泽,杰奥尔杰塔·珀杜拉鲁·布尔杜然,杰奥·多布雷,默德莉娜·吉采斯库,克特莉娜·哈拉巴久,森济亚娜·塔尔策,米哈埃拉·亚历山德鲁,哈齐姆·叶拉扬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剧照

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1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2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3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4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5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6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13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14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15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16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17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18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19四月三周两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28

详细剧情

  苏联解体前夕的1987年,其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罗马尼亚仍有明确法律禁止堕胎。布加勒斯特被男友抛弃的女大学生Gabita意外怀孕,她的室友兼好友Otilia(Anamaria Marinca)决定帮她秘密堕胎。通过朋友的介绍,两人联系到了愿意做手术的医生,并估算着筹集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不想,她们所筹的钱无法满足医生的要求。在做手术的地点——一家廉价旅馆里——医生提出用Otilia的身体做交换。为彻底帮助Gabita,Otilia答应了医生的要求,事后,她开始思考自己同男友的关系,并提出假设:如果她意外怀孕,男友会是怎样的态度?而影片名字“四月三周两天”,正是Gabita从怀孕到堕胎的时间总长。

 长篇影评

 1 ) 四月三周两天 4 luni, 3 saptamâni si 2 zile, 2007

1966年,罗马尼亚共产党前总书记齐奥塞斯库废除了以前关于个人可以自由流产的法律,实施了禁止堕胎的政策。该政策禁止离婚,并规定每对罗马尼亚夫妻至少要生四个孩子。紧接着,国家又颁布法令,称节育和堕胎均属违法,不能受孕的女性要交纳税金,堕胎者将受到判刑和囚禁,甚至妇女月经期也要受到严格的检查与盘问。
为保证政令畅通,执法者依据齐奥塞斯库的指令纷纷进驻机关、工厂、农村、学校以及各个单位,对妇女进行严格监控,督促她们每月必须做妇科检查,以确保没有使用避孕工具;避孕的妇女和默许堕胎的医生如被查出,便会受到严厉打击、处罚监禁。
故事恰好发生在21年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所大学里。在影片的前半个小时,我们甚至不知道女主角欧蒂莉亚到底在忙些什么:她似乎正在帮嘉碧塔做一件什么事情,但又不得其详;去见了男友,并告诉他晚上可能参加不了他母亲的生日聚会;辗转在饭店定下了一间客房,本想定三天但囊中羞涩;尔后又去见一个叫做贝贝的男人。直到欧蒂莉亚和贝贝来到定好的客房面对嘉碧塔坐下并进行一番对话之后,我们才终于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欧蒂莉亚帮嘉碧塔做的,正是整个国家最大的禁忌:寻医堕胎。

钱、性和谎言
对嘉碧塔来说,堕胎的首要问题还不是堕胎本身,而是钱。归根结底,嘉碧塔不能顺利堕胎的原因其实是她们没有足够的钱来抵偿贝贝先生为之堕胎——如果以“四月三周两天”计算,则应该叫做谋杀——的风险。其实,两个家境十分普通的女大学生缺钱似乎是理所应当,但随后我们便发现,缺钱的不只是两个大学生;贝贝先生也并不富裕。后来我们又发现,这些人好像也不止缺钱。80年代以后,齐奥塞斯库领导的罗共为了还清外债,极力缩小进口、扩大出口,实际上是把整个国家的农副产品抵了出去,而这笔外债直到1989年才算还清。在电影中,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有意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幕:贝贝先生在随欧蒂莉亚到饭店之前,先开车回了一趟家,快到门口发现自己的老母亲坐在门口。问及原因,母亲说是为了替邻居排队买糖,回来发现门被风吹上了。由此可见,钱物两缺、物资匮乏已经成为当时波及罗马尼亚社会各个阶层十分严重的问题。
终于,我们来到了问题的起点:嘉碧塔缺钱,贝贝先生也缺钱——人性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暴露出来。人们往往称贝贝是个披着郎中皮的禽兽,喜欢对他的恶行大加鞭挞;但,一个十分理性的医生在这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到物质利益的情况下,除了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些精神上的快慰,还有什么选择余地?反倒是,欧蒂莉亚的失身很大程度上应该对嘉碧塔其人产生怀疑:她到底为什么对贝贝说欧蒂莉亚是她的姐姐?同学向她推荐贝贝先生的时候,难道她不是对各种条件心知肚明吗?难道她不是为了自己口袋中并不多的钱而牺牲了欧蒂莉亚的贞洁吗?
毋宁说,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之下,表面上的对善和恶的价值判断已经不足以形容人们的手段伎俩和心中的真正意图了。出于对“弱势者”的同情,我们会对贝贝先生严加指责,会对嘉碧塔心存怜悯,但恐怕他们还都当不起这些评价。只有欧蒂莉亚,她先是牺牲了参加男友母亲生日聚会的时间,而后冒着坐牢的风险帮助嘉碧塔把贝贝先生带到饭店,而后在行经期为了室友失身,接着又在黑夜里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把胎盘丢掉了垃圾站。无论是出于同为女性的同情,还是出于共处一室的友情,欧蒂莉亚无疑展现了人性当中最光辉、最母性、充满了爱的一面,似乎已经完全超越了当时那个社会所能承载的一切现实价值,尽管她的爱时常是体现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三种人和一盘肉
世上有三种人——当然,我指的是当时的罗马尼亚——男人、女人和公职人员。这样的分类并不旨在区分他们的生理差距,而是要区分他们的性格和生活状态。从公交车上的售票员、教室门口的接待人,到饭店的女前台、长相酷似齐奥塞斯库的前台经理,所有这些人的特征并非有些人所说的“官僚化”,而是“职业化”。各种行业的各式规定把人框定在一个范围内,久而久之使他们失去了情感而成为职业的附庸。他们在城市当中占据要职,有着稳定的工作,不用担心被分配到乡下,因此也就往往“高人一等”。在他们之下,才是那些在身体上占有优势的男性和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的年轻女性。导演在这部影片里着力刻画的两个男性角色——贝贝和欧蒂莉亚的男友,实际上都是性情温和、顾家敬业的好男人:贝贝对患者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医嘱时轻声细语;艾迪对女友也十分不错,言谈举止间给人感觉充满了爱。但是,当贝贝面对没有钱的嘉碧塔和欧蒂莉亚,艾迪面对女友怀孕会怎么办的问题时,他们却双双偏离了好男人的方向。毫无疑问,是毫无自由且极度不公的社会制度站在了人性的反面。试想,如果当时的罗马尼亚没有堕胎的有关规定,贝贝会做这种生意吗?如果当时的罗马尼亚没有规定夫妇结婚之后必须要生四个孩子,那么艾迪还会为责任问题在女友面前如此闪烁其词吗?也许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人性的反面是制度。这种解读很可能是“对丑恶的男人的丑恶的辩护”和“故意将电影政治化”。那么让我们返回欧蒂莉亚手捧嘉碧塔四月三周两天的孩子快步行走在黑暗小路上的那个夜晚。手里这个不久之前还是个正在孕育着的生命的东西使欧蒂莉亚恐惧不已;如果处置不好,自己连同室友和医生都将被投入监狱至少十年。而伴随着这种双重恐惧的,还有一个夤夜里怎么也甩不掉的高大威猛的男人。所有这些无疑可以深深嵌入她的记忆,构成欧蒂莉亚一生当中最恐怖的夜晚。最终,她爬上了一座公寓,趁人不备将那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胎盘扔进了垂直的垃圾通道。
一阵瘆人的叮叮咣咣,接着一声闷响,这个东西终于落地。欧蒂莉亚返回饭店,却意外发现嘉碧塔并不在客房里。几经寻找,发现她正在餐厅准备就餐。欧蒂莉亚眼见侍者从对面的喜宴托来了一盘牛肉、猪排、肝脏和骨髓,二人盯着这盘东西,沉默良久。惊于匮乏?惊于骨肉?影片在这里的戛然而止。相对这些眼神和情绪,更值得我们思考的一点,正如一些评论提到的,“难道禁止堕胎不是人道主义?”嘉碧塔的男友为何如此坚定地要和她分手?她与未出现的男友两个人在整个堕胎当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2007年,《四月三周两天》毫无悬念地摘得了当届金棕榈。无比沉稳的长镜头、行云流水的叙事、精确的构图、悬念的营造以及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深刻揭露,凡此种种,都使这部电影成为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巅峰之作。现在想想,无论是贝贝为嘉碧塔作探针时的疼痛感,还是欧蒂莉亚在男友家与众人围坐一桌时的紧张和不安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可见影片带入感之强,而作为克里斯蒂安•蒙吉的第二部长片,《四月三周两天》还仅仅是个开始。

 2 ) 四月三周两天--欧洲电影的延续

有图版:http://rex0073.spaces.live.com/blog/cns!92BC660B8A6B2880!2632.entry

去年戛纳60周年的金棕榈,当然是在rip出来的第一时间看掉了,乍一看完觉得只是很好,然后在随后的几天它的魅力就开始体现,即便脱离了故事,刚刚就是它的镜头语言也让我着迷了不久,记得上次类似的情景是看完了塔尔贝拉的《鲸鱼马戏团》。废话少说,直接上截图。

 

影片的开头从一个窗口布景开始,然后就是二元对称的两个女生,主角和配角的在桌上的对话,非常标准学院的构图,光看这个片头可能不是觉得很强大,不过当你有心能记下并且看到结尾的时候,发现这个设计实在是很巧妙。而且这两个女性角色的设计,暗合着老卡的维罗尼卡双重生命的味道。

  

  

  

 

女主角从女生宿舍门口走出来去搭车的一个长镜头,教科书一般的长镜头,从正面对她从楼道门口出来,到侧面走过,到背后跟拍,到远景上公车。而且和完全镜头静止不同时,明显当中有运动跟拍的节奏变化,更巧妙,也是当初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很亮点的是,运动跟拍到女主角跨中图中的拱门后,摄影机停住了,让人物在静止的框中走向远方的公交车。整个长镜头一起呵成,动静结合,非常养眼。

 

女主角宾馆前台订房间的场面,又是非常标准的对称构图,有用小细节,“香烟”,放在人物脸部焦点的附近,和中间的烟灰缸形成不对称分割。很简洁很爽目的构图

  

女主角打电话给文中联系她室友堕胎医生的另一个女生的场景。对话设计没有采用惯有的两边人物互相插播露面的传统方法,先前一个镜头以半身男带出电话事由。马上切回到女主角的主线,没有给那个女生露面的机会,看下去就知道这个设计也是有意为之。

 

女主角接头上堕胎医生后一个场面,景深设计得非常好,女主把车窗摇到这个部位,正好露出堕胎医生的上半身和坐在墙角的他妈妈的小头部,原本模糊的远景中的人物就这样有了视点。

  

  

 

三人在房间中关于堕胎的代价做了谈话和争吵,这段室内对话拍得很有戈达尔的风范,对话中镜头注意的往往只是其中一个人,而不是传统的谁说话给谁脸的手法,画面外的声音和人物表情特写形成非常好的画声间离的效果。在争吵后,女主角终于主动答应甘愿为了她室友的堕胎与医生上床,甚至她这个时候正是大姨妈来了。上床前开始镜头改成了室友这一人称视线,上图一是她看到的两人上床前的,然后镜头切换到她的第三人称,她关了房间的门,非常贴心的设计。随后观众将随着她在房间外及卫生间度过非常难熬和感慨的几分钟(插播烟这关键道具)。引用一个网友的话,这几分钟是他观影生涯中最焦急,最难过的几分钟。

 

镜子,又见镜子。狭小的房间也可以有多层次的景深。

四月三周两天的室内镜头拍得真是不错,经常是景深非常有层次感,但又不是类似蔡明亮偷窥似的设计,而是能把观众代入式地主动用眼睛去追随人物,事情的进展,身感同受

 

女主角随后到她男友家参加他妈妈生日聚会的场景,在吃饭过程中,挂念着室友堕胎情况的女主角心不在焉的听那些客人对政治对社会现状的对话和调侃,这也是片子中唯一有政治味道的地方,但是出现地非常巧妙。这里就挑这张餐桌谈话的长镜头,构图非常地棒,两年说话对话的客人观众只能看到他们的手和隐约出现在边缘的头,而心不在焉的女主角却放置在镜头的黄金焦点位置,桌子上的杯子和酒瓶的摆放突出她这个焦点的尴尬,而她摸不着头脑的男友则在她身后的一层,她平行两层各是男友的父母,而背景则是整个书架。寓意立马出来了。

 

女主角匆匆离去前一段,在男友的迷糊和误解中,她等电梯这段非常地真切又感人,她对男友说请不要这么看着我等电梯,她无法忍受。影片感情的一个小高潮,当时看得时候就被狠狠煽了一把。

  

  

和开头那个女主角走到公车上车长镜头一样,又一个教科书搬的长镜头设计,而且还多了用灯光内容。女主角从黑暗天桥这边走上来,到镜头前正好是灯光下,然后背对镜头消失天桥的那头,同样也有运动和静止的节奏变化。

  

女主角回到宾馆,室友告诉她胎儿已经出来了,这是她到卫生间俯身看到胎儿后的表情,非常长的特写,糅合着恐惧,惊讶,和母性的脸部表情。比直接蹦出胎儿的场面要有味道的多,然后由画面外的房间里电话铃声,作为过度,女主角起身镜头往下急坠,接着才是胎儿特写。

 

片尾,女主角丢弃胎儿后回到宾馆,在餐桌边找到她室友,又是无言的对坐,故事又从女主角的一线回到了二元对称构图。看到这个画面,再回想一下开头,非常好的一个暗合,连道具香烟的摆放位置都是一样的。

  

 

正在我还在想影片要如何结尾的时候,导演给出了非常灵动的一比,两人对坐后,摄影机位置这边传来街头拐弯处过来的汽车,注意图一右女这边的玻璃处小光圈和图二左女这边的小光圈,室友平静地看着报纸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女主却转过头来望着摄影机的方向。然后就是黑屏影片介绍。非常棒的结尾,虽然前面影片很长时间都是以女主为线索,但是镜头设置她一直处于观众关注她的角度,到了结尾这个面向镜头让她与观众有了心灵沟通,一下子原本我们处于旁观者的观众觉得剧中的她就在我们身边,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她和我们一样处在现实生活中。与之相比的是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中经典的结尾,她向镜头走来,脸上展露中带着泪水的微笑。还有达内兄弟的99年金棕榈罗塞塔,结尾处也是从来没有正视过观众的女主角突然侧过脸来让我们看到她含泪的笑容。

截图到此结束。四月三周两天即便只是导演的处女作,但是无论从叙事,还是镜头语言,演员指导,都显示了他非常深厚的电影学院派的功底和欧洲艺术电影的传统。在这个片中,我们看到戈达尔式的室内人物对话声音和画面的间离,看到了达内兄弟似纪实运动镜头跟拍对主人公真切的关怀,两个女主角仿佛人性格的两面的设计暗合着老K的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所以在60周年戛纳牛人如云的竞赛单元,这个片子能脱颖而出摘得金棕榈,我觉得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罗马尼亚电影的复兴,而是整个欧洲电影的延续。电影不死,在它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3 ) 不生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

2019年5月14日,美国阿拉巴马州参议院经过4小时辩论,以25比6的票数通过了HB314法案。

根据HB314号法案上的“人类生命保护法”,该法案把堕胎定为犯罪,将堕胎重新归类为A类重罪,医生可被判处最高99年监禁。

这意味着,该州女性即将面临全美最为严格的反堕胎规定:除了怀孕或生产会严重威胁到自身生命安全的原因外,她们将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堕胎,即便是强奸和乱伦行为所致的怀孕也被排除在外。

哪怕那个受害者,还未成年。

所有人都注意到,投出赞成票的25位州参议会议员,全都是白人男性,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有子宫。

蕾哈娜在instagram上晒出他们的照片并且愤怒地说:“看一看,这就是那些为美国女性做决定的蠢货。

同时她还对着在法案上签字的阿拉巴马女州长Kay Ivey说:“SHAME ON YOU 以你为耻!”

在HB 314法案签署后的第二天,女性抗议者们穿着美剧《使女的故事》里的女仆装,在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前举牌抗议。

她们高举的牌子上写着:Abortion is a human right(堕胎是人权)。

在当下的美国,堕胎权成为了两党争取选民的关键之一,为了对抗具有民主党倾向的各州对堕胎权的法律保护,佐治亚州、阿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等共和党成员主导的州出台如此严苛的堕胎法案,无疑是在和民主党打擂台。

哪怕这个政治游戏的代价要用女人的生命来玩,他们也在所不惜。

日光底下并无新事,每一次,是每一次当有人觉得当下女权主义者已经太猖狂,女性地位已经太高的时候,现实的发展总会狠狠抽这些人一个耳光。

于是,我们看到历史再一次开了倒车,现在的美国,又在重复发生着四十多年前曾经发生过的事。

故事发生在1987年的罗马尼亚,一个阴冷、肮脏的下雪天,远远望去铅灰色的天空是如此低沉压抑,和以往的每一天没什么不同。

在这普通的一天,对女大学生嘉碧塔来说,却是生死攸关的一天。

她怀孕了,她遇到了不负责的渣男,她不想也不能留下这个孩子,她决定堕胎。

堕胎对于20世纪的现代医学来说,本是个技术上非常容易解决的小问题,但因为涉及到繁殖,堕胎在很多国家的很多历史情境下,就成为了具有社会意义的大问题。

即便现在也是如此,女性仍未完整地拥有生育的自由。

对生活在1987年的嘉碧塔而言,堕胎不是由她个人意志就能决定的,在彼时彼刻的罗马尼亚,堕胎是犯罪。

这不是电影的虚构,这是现实版的《使女的故事》。

苏联解体前的罗马尼亚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曾长期采取强制鼓励生育的政策。

为了“提高人口数量”以“增强国力”,1966年罗马尼亚共产党前zong书记齐奥塞斯库废除了以前个人可以自由流产的法律,实施禁止堕胎乃至禁止节育的政策。

齐奥塞斯库执政罗马尼亚25年,大搞个人崇拜和家族统治。西方称他是“共产主义皇帝”,反对派则称他是“喀尔巴阡的斯大林”。

△1989年东欧剧变,齐奥塞斯库政权被反对派推翻,他和妻子被执行枪决。

他宣称,胎儿是社会的财富,不生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

政策详细规定了夫妻完全禁止离婚,夫妻生活禁止避孕,只允许年龄在42岁以上或者已经生育了四个孩子的妇女堕胎。

单身、未婚和丁克都要多交税,堕胎者将受到判刑囚禁的处罚,妇女月经期要受到严格的检查与盘问。

为保证“政策落实”,齐奥塞斯库命令执法者进驻机关、工厂、学校、农村等单位对妇女进行严格监控,督促她们每月必须做妇科检查以确保没有使用避孕工具。对那些避孕的妇女和做堕胎手术的医生,一经查出就给以严厉打击,处罚监禁。

当时的罗马尼亚人私下把这些执法者称为“月经警察”

在那样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嘉碧塔的“堕胎之路”,是不折不扣的冒险。

没有男友帮忙,嘉碧塔幸运的是遇到了肯为她的遭遇奔忙的室友奥蒂莉亚,奥蒂莉亚不辞辛苦地为她准备堕胎的小旅馆、购买走私的香烟、香皂,筹集了一笔钱,托朋友找到了肯做流产手术的医生,准备赶在期末考试之前完成这次“冒险”。

她们能依靠的,只有彼此了。

但是事情并未如她们计划的那样顺利发展。

嘉碧塔是个自私、怯懦、没有担当的人,她只想要解决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

她欺骗了奥蒂莉亚和医生,说自己怀孕刚两个月,其实,她已经怀孕四个月又三周又两天了。

超过三个月和未满三个月的手术风险性完全不同,超过三个月的胎儿,就需要引产了。

用医生的话说,打掉怀了那么长时间的胎儿无异于谋杀。

这样一来,她们原本准备的用于流产的钱就不够了。

医生提出了新的条件,在钱以外,奥蒂莉亚和嘉碧塔各陪他发生一次性关系,他就可以为她们铤而走险。

面对这样的一幕,我竟不能坦然地谴责医生的无耻,毕竟如他所说,他是冒着入狱十年的风险来帮她们解决这个问题,他没有强迫她们同意,他给了她们选择。

只是她们,尤其是嘉碧塔,已经别无选择。

在特殊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在滥用自己手中的一点点特权,小到廉价旅馆的前台,想要从她手中订到房间,也必须用黑市的进口香烟贿赂。

那个叫毕比的医生,也不过如此。

如果在一个健康的社会大环境之下,他也许会做个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好医生,但是在扭曲的社会里,每个人的人性都不得不被摧残、被扭曲。

他们都是时代的受害者。

△奥蒂莉亚在和医生上床之后光着下体冲到洗手间里,神经质般地多次冲洗下身,仿佛在诉说未婚女子对生育的恐惧。

当然,还有那个四肢已经成型、五官依稀可辨的胎儿。

想了很久,还是没有给这一幕打上马赛克,这是个可以列入影史最震撼长镜头的画面,没有之一。

这个生命在四个月又三周又两天便戛然而止的胎儿,成为了电影的片名,这部2007年拍摄的罗马尼亚电影《四月三周两天》,以其冷静、克制、如手术刀一般精准的镜头语言,赢得了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

嘉碧塔打掉胎儿之后,奥蒂莉亚陷入了深思,她和自己的男友讨论意外怀孕的话题,得到的结果让她极其失望。

△那些共和党白人男性参议院所要挑战的,正是👆所说的美国最高法院在46年前的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中确立的堕胎权。

在奥蒂莉亚看来,无论单身还是已婚女性,都有权享受性爱,至于性爱的副产品——孩子,则应该由女性自己决定是否要生下来。

我生或者不生孩子,应该看我想或者不想,生育本应是一件单纯的事,不应该和婚姻、责任、爱国等概念捆绑起来。

然而最可笑的是,从古到今对生育权的争夺上,作为主体的女性的声音,却是一直被忽视的。

她们不过被视作是“行走的子宫”,一种战略储备,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齐奥塞斯库推行的强制生育政策,给罗马尼亚的妇女和婴儿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恐怖的高压下,许多绝望的妇女试图偷渡多瑙河,到邻国匈牙利寻求庇护,但她们往往被当作叛国者,在边境线上遭到罗马尼亚士兵机关枪的扫射。

在这项政策实施一年之后,罗马尼亚的婴儿出生率翻了一番,成绩显赫。

但地下流产与堕胎的服务也随之出现,怀孕妇女的死亡率不断上升。

更令齐奥塞斯库感到棘手的是,随着婴儿的大量出生,罗马尼亚妇产医院的设备、妇产专家、产科医师、儿科医师以及妇幼保健工作者严重匮乏,这可不是单靠行政命令就能马上解决的。

仅仅一年,罗马尼亚的婴儿死亡率就增长了145.6%。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根据《纽约客》报道,阿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的婴儿死亡率都是美国最高的,佐治亚州也是美国堕胎法律最为严格的州之一。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各国政要、媒体纷纷谴责:这简直就是“现代社会的滥杀无辜”。(好笑的是,当时的美国也是义正辞严加入谴责大军中的一员。)

面对国内外政治压力,为掩盖这种愚蠢而可怕的后果,齐奥塞斯库下令,婴儿出生一个月以后,再发出生证。

如此一来,那些在未满月中夭折的婴儿就不会填写在死亡婴儿的统计当中了。

一位罗马尼亚作家指出:“很多婴儿从来没有合法地生存过。”

这项政策的恶果,还不仅局限于此。在罗马尼亚的儿童养育院及收容所中,有许多被遗弃或身体及精神残疾的孩子,他们的生存状况更令人震惊。

上世纪二十年代徐志摩途径莫斯科写的《欧游漫录》中这样评价苏联的当权者:“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实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

罗马尼亚的强制生育政策,造就了一片血海,齐奥塞斯库也亲手埋下了颠覆政权的引线。

有人会问,现今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推行提高国内人口生育率的政策,为什么罗马尼亚却成为了负面典型?

因为,齐奥塞斯库采用的是行政惩罚手段,而非经济奖励手段。

他认为,为国生育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所以履行了责任的无赏,未尽责任的要受罚。

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认可公民有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利,因此没有采用强制手段推行人口政策,而是通过给愿意生育的夫妻提高生活福利、减税、减免学费等经济手段来鼓励人们的生育热情。

从短期的结果来看,经济鼓励手段显然不如行政强制手段,但是从社会长治久安的角度去考虑,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自主生育的倡导者何亚福曾在2008年的时候写下过一段话,如今已经应验了:

如果公民没有生育自由权,如果国家有权控制公民的生育,那么其结果必然是:今天,政府借口“人口太多”而搞强制“一胎化”;明天,政府也会借口“人口太少”而强迫妇女怀孕,正如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那样。 Via 何亚福《从罗马尼亚的“月经警察”说起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统计,2019年的前5个月,美国就有15个州提出类似的《心跳法案》。其中,有4个州通过了《心跳法案》,分别是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俄亥俄州州以及之前提到的乔治亚州。

所谓的《心跳法案》,就是规定只要女性怀孕时间超过六周,医学判定胎儿有“心跳”的情况下,就禁止母亲堕胎。如果女性被认定是故意打掉胎儿,可以以二级谋杀起诉,最高可判30年徒刑。

听起来似乎还有一些转圜余地,事实上几乎所有女性都知道,怀孕六周就能及时发现自己怀孕并不是一个常态,六周其实还可以理解为自己的“大姨妈”推迟了两周,很难在这期间意识到自己可能怀孕了。

从罗马尼亚“为国生娃”的政策,到美国多个州违反联邦法律所推出的《心跳法案》和《反堕胎法案》,表面上看前一个是鼓励生育,后一个是保护胎儿生命权,但二者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在用行政手段推行强制的人口政策,公民依然没有选择生育的自由。

就像《四月三周两天》开头经典的一幕,嘉碧塔和奥蒂莉亚在寝室养了一缸金鱼,不注意看以为金鱼是自由自在地在空气中游弋,实际上,它们只能在看似透明的玻璃缸中有限地活动。

美国政客和女性爆发的这一次“子宫战争”,归根结底是一场人口战争。

从前,专家说人口是负担,人口越多人均资源越少,减少人口方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如今,专家说人口是红利,人口越多的国家才越有国际竞争力。

这两种说法都对,也都不对。

美国的发达不仅仅是因为人口少,印度的落后也不仅仅是因为人口多。

当今大国的竞争,比的不是人口数量的多少,而是人口质量的高低。

十亿文盲和十亿大学生,创造的价值能一样吗?引发的社会问题能一样吗?

高素质的人口,无论再多,都是资源;低素质的人口,无论再少,都是负担。

但是想要成为高素质的人口大国,光靠行政手段的干预是不够的,奉劝政客们别把注意力都放在女性的子宫上,还是多想想怎么才能创造一个适合高素质人口诞生、成长、生活的社会环境,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心甘情愿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期待将下一代诞生在这里才是正经事。

否则,这觉悟还赶不上👇这个他呢!

 4 ) FIFF13丨DAY2《四月三周两天》:黑暗中藏匿的是那个社会里边缘女性的无助彷徨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四月三周两天》,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冰冷社会中的女性们的痛苦绝望的评价了!

Polaris.J:

过于优秀!!!

松野空松:

神经病,我说你神经病。

George:

很压抑了,素描人物和社会入木三分,每一组人物都很有意思,很妙。

曲有误:

恐怖有两种,一种正大光明呈现在你面前,另一种匿于黑暗却无处不在,我更害怕第二种。

杰夫江:

重看,教科书般的杰作。如此绝望无所适从的两个女角色,在电影里却始终能以最准确的身体姿态,出现在最准确的位置上,技术活。

我们敏熙:

来都来了,没有回头路了,硬着头皮,跪着也要走下去。无良医生那段自然是十分骇人,但是之后看上去热闹的晚宴则有着别样的恐怖。

蝠蝠:

人生的心痛时分被处理得极为精确,跟随人物才是讲好故事的最好方法,拍电影也是同理,而在戛然而止的结局之后,是无尽的漩涡与生活。

Sparrow:

单一镜头阴冷色调营造压抑,适时沉默、对白引导,人设扮演都极细腻真实。猥琐的存在,操蛋的舍友,让人窥见人性的差异,个体的隐忍。刺激刺激。

莫扎特仑苏:

没有一丝杂质的简洁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人性利用社会制度和规则完成对弱势群体的压榨,每一个角色都是缩影。当所有角色完成演绎时,对女主的同情全都变成了对社会的控诉。

巴黎小情歌:

社会格局下的女性的压抑与痛楚在手持长镜头与构图中被无限放大。小房间的争吵,无良医生带来的恐惧以及看似热闹的宴会无不散发着压抑。最令人绝望的还是漆黑的长夜抱着死胎简直毛骨悚然。尽管如此最后还是只剩一句再也不要提。

Supremacyacron:

这是一段动荡年代下的革命友谊。通过一件小事件能够揭开整个时代下的黑暗面纱,格局和野心确实可见一斑。但个人觉得本片相对更可贵的一点就是能在如此背景下能够触类旁通对自身的境地进行反思,女性的意识在压抑的状态下正在逐渐苏醒。

Outisss:

一部让我从头不适到结尾的电影,大概是我对这类电影的接受程度太低亦或者是对于生育的恐惧让我不想直视这部电影。尽管导演对节奏的把握很强,张力十足,但是从镜头里面流露出来的压抑还是把我压的喘不过气,又压抑又气愤,就是这整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感觉。

盆满钵满赵+:

太令人窒息了。生活失意却在自己能压榨别人的情况下拼了老命压榨别人的中年大叔太令人窒息了。聒噪,看似热情却充斥着阶级优越、父权控制的家庭餐桌太令人窒息了。温柔纯良换来的却是朋友爱人的懦弱与逃避太令人窒息了。真实的裹在毛巾里那染血的一坨太令人窒息了。

RIVER:

根植于高压环境的压抑与恐怖,由堕胎事件描摹社会图景,篇幅短小而力透纸背,两个主人公经历着一场冰山融化似的漫长而痛苦的自我阉割,她们放弃了自己的身体,抛却了所有的尊严和权利,卑微地乞求着活在当下,带着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悲伤在黑夜中迷惘地冲撞,头破血流。而一切的一切归结到最后的平淡,别提起,似乎就会被忘记,然而忘记,才是对这次乃至于无数次恐怖经历最偷懒而又最刻骨铭心的注解。

子夜无人:

女性之间不光明的共谋其实只是为了委曲求全的自救,一个人牺牲身体换取另一个人的身体被入侵,在这片土地上她们都没有主宰自己身体的权利。固定机位下的冰冷、压抑、窒息感被大大强化,每一场戏都看得人毛骨悚然。连怀孕的时间都算不清却要开始计划它的死期,她以为自己是施救者,结果到头来她被伤得最重;她以为她可以成为幸运的那个例外,结果黑夜里陪伴她唯一的温度来自怀中的死胎。她们被抛弃,她们再吞食秘密,而后只剩下她们自己。

欧.尹:

克制的视听运用与冷静的长镜头贯穿影片的每一个场景,观众仿佛就在现场注视着一切的发生,却也什么都做不了。Gabita是当事年轻女性形象的代表,怯懦无助甚至有些愚蠢自私,而失位的男性角色只能在餐桌上夸夸其谈。女主角对Gabita的爱令人赞叹,但这种献身却也并不对等。影片于堕胎戏后没有迎来情节上的新的高潮,直到最后的餐桌戏,对称构图下两位女孩沉默而坐,背景是为庆祝婚宴欢腾的人们——是那表面繁华内里冷漠的社会人众,是许多人遭受苦难的帮凶。

Bob_Chow:

过度真实,人物的刻画紧紧嵌入叙事之中,毫无多余之处。室内固定机位,行走时的手持,视角冷峻且不加修饰,纯粹的同时略显单调,但承认有力且深入,不过的确给予观众不亚于悬疑片的压迫,惊恐和不适。大环境和社会背景仿佛无需多言,但和角色所处空间产生若有若无的疏离感。生命和身体形成了短暂的二元对立,但是简单通透的剧本结构并未完全拉开,而是用力一刺,拔刀起身,留观众心痛在这直白的女性权益母题,而不足以沉思更高维的关系。对话把本该由影像呈现的内容铺开,弥补了纯粹的视角,像是有意无意中向着在房间内隐身的观众揭开语境。

Bwheat19920313:

确实不错,但就是感觉缺了点打动我的东西。影片很显然地分成了“堕胎前”“堕胎时”“堕胎后”三个阶段,其中个人觉得只有“堕胎时”才是真正的大师部分,“堕胎前”的叙述让人一头雾水,开头就给人以不太好的印象,“堕胎后”中女主人公到男朋友家吃饭以及与他的争辩很明显能看出一定的意图,但真的显得非常刻意,不过后面回到宾馆后的一系列处理又相当出色。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部相当能够反应那个年代冰冷现实的优质作品,但是在某些阶段的操作上火候把握得不太好:想反应一种无奈的痛楚固然值得赞扬,但一旦方式有所偏差,效果反而会大打折扣。

#FIFF13#DAY2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关灯拆电影】你知道什么是“月经警察”吗?

关灯拆电影,只读经典。

如果世界影史有黄历,2007年一定写着三个字:

宜。打。胎。

关灯特约,请勿转载

文/豌豆 看东欧电影,想美国马桶,琢磨《小团圆》

2007年,中美欧串通好似的各自捣腾出一部未婚少女怀孕片,还都获了奖。

中国女生献身中年大叔并亲手教大叔打胎,拿到了金鸡(《爱情的牙齿》),

美国女生未婚先孕差点打胎最后生下来赠与不孕不育家庭,斩获奥斯卡(《朱诺》),

罗马尼亚女生未婚先孕找医生打胎还连累室友被性侵,折桂戛纳金棕榈(《四月三周两天》)。

2007年,有太多关于怀孕与打胎的秘密在发酵。

本着“蛛丝马迹考据癖,顺藤摸瓜神联系”的电影考古精神,看完这仨片豌豆一口气拟了好几个知乎体标题:

中美欧堕胎技术哪家强

中美欧排水管道哪家强

有一个智商感人的闺蜜是怎样一种体验

遭性侵后立即参加男友妈妈生日宴是怎样一种体验

……

论堕胎技术,罗马尼亚拔得头筹。

虽说《爱情的牙齿》里堕胎在技术上也取得了成功,但善后处理不当,居然智商感人到用写有自己名字的报纸包着死婴光天化日之下丢进小区垃圾箱,最终败露。

《四月三周两天》则在私人医生的有序指导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潜入高层住宅扔进顶楼垃圾道。

论排水管道,美国当仁不让。

《四月三周两天》里私人医生特意叮嘱死婴不能冲马桶会堵,那是在1987年的东欧。

张爱玲在《小团圆》里描述了自己(九莉)也拿掉过一个四个多月的男婴:也是找的私人医生,10英寸长度、已看得到眼睛的婴儿被抽水马桶冲走。那是在1956年的美国。

至于那两个时期的中国,抽水马桶尚未普及,并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连厕纸都不能直接冲。

论智商感人,《四月三周两天》的罗马尼亚女生加比塔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猪队友。

意外怀孕,室友帮她凑钱联系了医生,她却一再把事情搞砸,最终医生提出以性交易为条件,对象当然也包括她的室友。

论遭性侵后立即参加男友家生日宴,《四月三周两天》的尴尬指数领先彩虹乐团的《春节自救指南》30年。

《小团圆》里张爱玲打胎时美国丈夫就守在门外,称大夫有不轨就立刻冲进来。

《四月三周两天》中,两个女生默默接受了性勒索,那个始乱终弃的男友始终没有出现,这到底是怎样的国家、怎样的时代?

《四月三周两天》的故事发生于1987年,距柏林墙倒塌、东欧剧变只剩两年。

小国寡民的罗马尼亚正如火如荼的大搞“禁止离婚,禁止堕胎,生不够四个都算违法”的造人大生产,还有令人发指“月经警察”每月对女性身体检查和盘问。

你以为你的身体属于你?

最可怕的专制是管到女人的身体。

截止1989年,有50万罗马尼亚女性死于秘密堕胎,出生于1968年的本片导演克里丝蒂安·蒙吉(2017年上海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青年时代正是经历了这一时期。

正如“三线少年”王小帅一直焦灼于“三线题材”,蒙吉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同样不能释怀,他说拍这部片子为表达“友情、责任和爱”。

影片第一个画面是阴冷陈旧的女生宿舍,狭小鱼缸内游动的两只金鱼成为视觉中心,鱼缸背面贴着城市高楼的图片,闹钟急促走动营造出一种紧迫感。

接着智商感人的女二号加比塔、沉稳干练的女一号奥蒂莉亚相继入画。如同困在鱼缸中的鱼,她们被缚于时代的不可抗力中。

接下来的40分钟,镜头跟随奥蒂莉亚穿梭于走廊、洗手间、男友学校、酒店大堂,目睹她为一项目的不明的任务有条不紊的准备:借钱,开房,与神秘男子会面。

司空见惯的黑市交易,国营旅馆的官僚服务,萧条压抑的市容市貌,再现了物资匮乏、人情冷漠、供给制依旧存在的1987年的罗马尼亚。

冰冷的色调,幽闭的空间,线性的推移,没有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社会动乱等宏大的时代标签,甚至没有背景音乐,纪录片般的质感。

奥蒂莉亚与酒店前台交涉的戏中,构图通过高高的大理石前台将画面一分为二,将她与服务员彻底隔开,仿佛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暗示她与对方交流存在重大障碍。

仅仅订个房就要接受前台的倨傲不屑,甚至要解释隐私,报告行踪

搞定了酒店,带回了神秘男子,重头戏到来。

加比塔带了自制的蛋糕,却忘带塑料布,最后找个塑料袋凑合。

对比《爱情的牙齿》中的医学院女生,人家可是消毒包钳子镊子带了全套。

然而真正的困难却没那么好解决。

她怀孕原来不是两个月而是四个月

“一孕傻三年”,她终于凭借感人智商一步步把事情搞得糟。

按医生的说法,一旦败露,怀孕四个月将直接增加量刑年限。

加上她们没带够本钱,医生无耻地对她们提出性勒索。

影片没有直击性侵场面,性侵发生时,两个女孩都被隔绝于另一个人的经历之外

加比塔打开卫生间水龙头用流水声掩盖房间里的声响,出于逃避,也避免难堪。

直到奥蒂莉亚突然闯入卫生间,赤裸的下半身让观众都有些措手不及。

导演没有让观众看到她的表情,只留给镜头一个背影,她没有跟加比塔说话,看不到她的脸,但我们可以从她不停洗刷身体的背影中揣测她巨大的愤怒与恶心。

轮到加比塔走进房间,镜头再一次留在卫生间,等待房间里性侵的结束。

而对于奥蒂莉亚来说,这一天的尴尬远没有结束,她要赶赴男友家参加之前说好的男友妈妈的生日宴。

一大桌亲友围坐在一起,导演始终没给全景画面,而是让奥蒂莉亚位于画面中心,镜头始终对着她,两侧亲友只出现手臂或半张脸。

他们热烈讨论着医院的话题,让奥蒂莉亚很难不想起刚刚的遭遇。

高谈阔论的亲戚以及背景里满墙的书架显露了这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优越感,出身十八线农村的奥蒂莉亚显然处于鄙视链末端。

她就这样尴尬的置身于一群陌生人中,听他们聒噪的自嗨,心却早已飞向酒店,那个独自留在酒店的蠢货随时可能发生N种意外,或许已失血过多死在房间。

巨大的恐惧笼罩着她,她满怀焦虑,如坐针毡。

封闭压抑的空间,固定机位,观众仿佛也随着奥蒂莉亚一起被“钉”在那里动弹不得,不得不去猜想酒店那头到底有没有出意外。

她与男友的谈话也不尽人意,这个小男生显然不知道她刚刚遭遇了什么,更不明白她为何好端端要提怀孕了怎么办。

其实在影片开始她在洗手间与同学的对话时我们就可以发现端倪:舍监在找她,她月经推迟两个多星期需要开医学证明。

男友说怀孕就结婚,可在那个满嘴“阶级”和“城乡差异”的家庭,他真的能与她结婚吗?

奥蒂莉亚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一旦噩运降临她唯一可以指靠的似乎只能是猪队友加比塔

所以她不能死,她必须回去救她,于是她不辞而别,冲进苍茫的夜色中。

这段归途使用手持跟拍,剧烈的晃动把一天之内她遭遇的所有压抑全部释放,我们跟随晃动的镜头真实的体验到她的魂不守舍与不安。

后续奥蒂莉亚去“抛婴”的镜头也是采用这种方式。

导演不直击性侵,也同样拒绝拍流产,所有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镜头之外。

镜头语言的克制却放大了想象空间,我们心中已预演过加比塔的N种死法,在开灯的那一刹那,却没看到任何血腥,加比塔非但没死,还顺利的完成了堕胎

随着奥蒂莉亚冲向卫生间,我们看到地面由毛巾包裹着的一团血污中的死婴,镜头坚定地停留好几秒,逼我们直视这个无辜的生命。

最后,她们下楼用餐,所有的脏器食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去的胎儿。

导演没有让她们表现任何悔恨和反省,她们甚至拒绝以任何方式重提这一天的屈辱

背景是一面巨大的玻璃窗,玻璃前的她们恰似片头鱼缸中两尾鱼,她们挣脱不出这个时代。

相比“劈腿、堕胎、三角恋”的国产青春片标配本片克制,不动声色,没有说教,没有煽情,冷酷到极致,营造出一种零恻隐之心的客观

这部拍摄资金60万欧,按当年汇率600多万人民币的小成本片,就这样触碰到了每一位观影者的灵魂。

历史有两个版本,一种印在书本上,一种烙在人们心头。

导演从小人物身上折射历史,从女性视角重新审视和反思了那个时代。

本片获得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这座超有份量的奖杯。

当社会制度残忍到管制女人的身体。

性,就成为一种负担,更是女性焦虑的来源。

这或许是女性身体的终极困境。

革命过后,冬季照常到来,对于罗马尼亚人民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比从冬季阴冷迷雾中挣脱出来的阳光更令人感到满足。

 6 ) 干瘪单调又公式化的新闻报道体第三世界艺术电影

2007年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名家云集:贝拉·塔尔《伦敦来的男人》、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亚力山娜》、昆汀·塔伦蒂诺《刑房》、法提赫·阿金《在人生的另一边》、科恩兄弟《老无所依》、李沧东《密阳》、王家卫《蓝莓之夜》、格斯·范·桑特《迷幻公园》、卡洛斯·雷加达斯《寂静之光》、詹姆斯·格雷《我们拥有夜晚》、库斯图里卡《给我承诺》、大卫·芬奇《十二宫》。这是非常明显的一届戛纳大年。出人意料的是最终摘得金棕榈大奖的却并非这些名家作品。事先不被看好的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凭借《四月三周两天》一举问鼎金棕榈。

《四月三周两天》只是蒙吉的第二部电影长片,此现象在戛纳历史上也算罕见。如今十多年过去,影片并没有成为新世纪的经典之作,但口碑也并未如某些金棕榈片般急速下坠。《四月三周两天》是比较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艺术电影,出位的社会议题挑动人心,形式风格异常强烈。作品表面看似深刻犀利,但仔细剖析,一些问题还是比较显见的,尤其难逃公式化的嫌疑。这些问题同样同样存在于类似的第三世界国家导演,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导演自身创作心态有关,也与西方影展的生成机制、东方主义文化心态有牵连。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合谋。

《四月三周两天》有着一个在西方社会非常博眼球的主题:堕胎。堕胎在基督教国家始终是争议话题。但蒙吉的切入角度与通常的堕胎话题电影不太一样。影片的堕胎主题指向的或者说控诉的对象并非宗教,而是极权政治。统治罗马尼亚多年的齐奥塞斯库极权政府,禁止堕胎是其最显见的暴政之一。根据知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Tony Judt)《战后欧洲史》的说法,从1966年开始,罗马尼亚政府为了增加人口,开始实行惨无人道的禁止堕胎政策。40岁以下、子女不足4人的妇女被绝对禁止堕胎。1986年,限制年龄提到高了45岁。为防止堕胎,每位罗马尼亚育龄妇女每个月要被迫进行强制体检。此政策带来的巨大悲剧是,罗马尼亚的人口并没有增长,但堕胎导致的死亡率远远超过欧洲各国,原因是非法堕胎成为了唯一的节育手段。1966年法律规定禁止堕胎后,每年至少有1万名妇女死亡。到1985年,新生儿必须存活四周以上才能登记。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前夜,新生儿的死亡率达到了令人发指的25%!

如果要找出一个戏剧性的反映齐奥塞斯库政权恶劣程度的社会事实,再也没有比禁止堕胎政策更合适的了。蒙吉的选择非常敏锐。第三世界国家如果选择一个彻底去政治化的题材,拍摄类似《两个情人》(2008)、《伊斯梅尔的幽魂》(2017)、《夜以继日》(2018)这样的纯情感电影,要想进影展角逐,很有可能是连门票都拿不到。与之相反,所选题材政治激烈化程度越高,被选的概率也肯定越高。

当然光有吸睛议题是不够的,顶级影展对于影片的美学追求同样有着特定的要求。拍成好莱坞电影式的正反打镜头、无缝剪辑、坚守180度轴线原则肯定是不行的(只有伊斯特伍德和个别玩票的好莱坞明星有这权力)。《四月三周两天》的美学风格可归为两大类。一是长镜头搭配固定镜头。效果类似橱窗镜头。二位女主角成为了被深深观看、注视甚至凝视的对象。尤其是发生在旅馆中长达半个多小时的堕胎重头戏,蒙吉全部使用了近景长镜头搭配固定不动镜头的美学策略。有些戏份,女主的下体完全裸露,私处则是半裸露状态,形成一种窥视效果,对异性恋男性而言有色情意味。由此投射出来的国家主体也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女主作客男友家中,在餐桌上聚拢谈话的过程,亦是长镜头搭配固定镜头。因为此过程的重点是展示当时罗马尼亚社会的人物处境,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

手持镜头跟拍是另一大特色。这类似于隧道效果的视点,观众有临场感。而无配乐的使用又强化了写实、记录的风格。

与影像风格搭配一体的叙事风格则是非常好莱坞化。这也蒙吉的机敏之处。安东尼奥尼式因果链松散的晦涩现代主义叙事在影展角逐中并不具有天然优势,这是评委的身份使然,毕竟评委不是阅片无数的影评人或电影理论家。《四月三周两天》的叙事充满了希区柯克式的悬念风格。从第一句台词“好吧”-“谢谢”与钟表倒计时声音(有政权垮塌象征意味)响起开始,悬念始终贯穿于整部电影:这二位女主角到底要干什么?房间能不能订成?公交车上的检票能不能应付?医生到底愿意不愿意交易?女孩为何不接电话?是不是出事情了?女孩怎么应对男友的责问?这是事件性电影的常规叙事法则。另外,好莱坞的叙事法则是,在主线索之外必须有一条爱情线索。本片也完全符合这个原则。这两条线索的“合谋”,保证了影片与乏味、沉闷无关。

这种策略的选择,其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强烈写实风格的视听语言与戏剧性的事件发展历程搭配,形成的效果其实是一种指控性的影像美学。按照古典的巴赞式美学,长镜头与固定镜头的搭配,必然与事实、真相、档案相关。观看、注视甚至凝视的主体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指控者。一种与道德地位相关的身份赋予。所以影片的高潮会是死婴的大特写镜头,这是齐奥塞斯库恶魔政权的罪证,作为观看主体的我们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王兵新片《死灵魂》的结尾,镜头对准了夹边沟原址留下的白骨,有着同样的控诉效果。这是拍摄者很难自控的一种表现。类似法庭上原告情绪失控后的愤然抗议。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甚至是女主角望向了镜头,也就是观众,诘问意味强烈──你们都看到了么?

死婴的生命历程──四月三周两天──就是影片的片名。在此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再审视一下整部影片的影像逻辑。充满悬念跌宕起伏的剧情,在人工化操作驾驭下形成的“写实”、“纪录”风格引导下,我们无比关心二位女孩的命运。伴随着非常事件的发展,我们感受到了奇情,为其担忧焦虑,衷心期盼能够度过难关,最终如愿所偿,心下坦然。同时我们也了解、见证了齐奥塞斯库政权的可怕。可是除此之外,影片还留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也许可以对比下同样题材的事件型电影。罗伯特·布列松的《死囚越狱》,是一部讲述纳粹占领法国期间,一位囚徒主角冒死越狱故事的电影。这也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事件型电影,囚犯主角如何越狱?是否能成功?这个过程是整部电影的叙事主线,这条主线投射出纳粹政权的惨无人道。但是布列松的美学旨趣以及与之伴随的生命诉求就与《四月三周两天》大异其趣。布列松无意于以历史事实为证据来控诉纳粹,他的手法是让观众充分感受主角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画外空间、疏离表演、频繁的手部特写镜头、松散的因果链条、非戏剧化的独白、救赎意味强烈的莫扎特C小调弥撒曲,使得主角与环境的关系构成了一种深邃的影像情境(德勒兹所谓的纯视听情境,即时间-影像)。布列松并不着力于放大越狱过程的悬念,主角的身体、行动与声音构筑的是一种纯影像的存在感。更为特别的是,布列松的影像美学并非为了形式而形式,画外空间是布列松本人囚禁体验的一部分。因之,影像的存在并非目的论式的人工技巧的把玩,而是主体生命经验的悲情庄严投射。而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存在主体的纳粹经验。

准确的说,《四月三周两天》的手法是展示,影像展示。连揭示都算不上。我们可以再比较下米哈尔科夫的《烈日灼人》。这部电影的厉害犀利之处,是找到了一种极其特别的角度来揭示斯大林极权时代的恐怖。影片贯穿始终的是成年人与孩子之间嬉戏的场景,真挚与矫饰,历史与未来,忠诚与背叛,爱与恨,以一种非常复杂又真实的辩证关系展开,这里面充满了人性可怖的回声。一直到斯大林画像出现之前,影片几乎没有涉及关于这个时代的话语。但时代的一切都体现这特殊的人物关系、人物状态之中。

《四月三周两天》本质上就是一篇非虚构类风格的新闻报道,单薄,羸弱,我们看完电影,知道了齐奥塞斯库政权掌控下罗马尼亚人民的堕胎惨剧,知道了罗马尼亚大学生不学理工科就要到乡下去当农民,知道了罗马尼亚旅馆订房间的特殊规则,知道了罗马尼亚那年代行贿的普遍性、物资的极度缺乏……影片二位女主角的塑造也比较简单,一个懦弱,一个独立。我们对之观感不过是──有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典型。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四月三周两天》说到底还是这种陈腐、刻板、过时文艺理论的产物。

(已刊于虹膜“邪论”专栏)

 短评

前三分一我都处于因为加比的愚蠢而气愤到无法欣赏电影的地步,后三分一奥蒂莉亚与男友争吵,说如果自己怀孕了不会指望他,“至少那时候加比会在”。这就是她坚定地为不长性的朋友收烂摊子的原因吧。在身体体验上,两性之间的沟通无能,是宿命,也是无奈。

4分钟前
  • 小小虫
  • 力荐

我的疑问贯穿始终——为什么有人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要求别人牺牲?看的时候恰逢江歌的事情出来,很生气。

7分钟前
  • 就我是包子呗
  • 推荐

嘎纳总是选出这种冷冰冰静悄悄的电影

11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扎实稳健的长镜头,滴水不漏的构图设计,全部服务于”电影语言“叙事,剧变前的风波早已在每一个人心中酝酿。残忍的”身体记忆“,身体共鸣,痛入骨髓。宴席上的众人争执,小房间里两个人的争吵,细节拿捏到位似行云流水。

1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4.5;藉一天一夜一事件牵扯蕴含丰富信息,黑夜的蹒跚,明灭的灯光,一切都像是山雨欲来的前兆;细节巧妙构思,处处勾勒时代注脚,小格局见大空间,长镜意蕴深远,构图精妙;剧本沉稳有张力,弱化戏剧情节,貌似无痕无波的生命长河,实则处处惊心动魄。

1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冷峻,克制,准确,手术刀一般,如同纪录片的写实,摄影,表演,故事,天然去雕饰,那些长镜头,像餐桌上谈话,大段大段的,一口气拍出来,也不容易。这个罗马尼亚闺蜜真好,演得这么棒,为了朋友,东奔西走,借钱,得罪男友,甚至献身都可以,为了啥。

1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那种点烟后不知看向何处,打开水龙头放水却什么也不做,按下电梯按钮后等待,拿起菜单以避免交谈……这些“悬停”制造出的静默。正如赫塔·米勒所言:“沉默不是说话中间的一段停顿,而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女主角在手持摄像里,便是这样跟《罗塞塔》相当的战士。看小一点,是蒙吉“这是一部关于友情,责任和爱的电影”的自述。看大一点,影片发生在1987年,离齐奥塞斯库被枪决还有两年,那道自66年颁布的禁止堕胎法与分配工作制仍然生效。在此期间约有50万罗马尼亚女性因秘密堕胎的安全性而屈辱死去。“人们心目中致使他人痛苦的底线一天天降低,国民对暴力的认知标准也随之降低。”而通过爱,人能更珍惜自己一点,在被忽视与被折磨中,能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爱成为自由缺乏症的替代疗法。但被丢弃在铁轨上的孩子,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

21分钟前
  • 还行

这个导演好棒啊,长镜头冷静又全部服务于叙事,感觉不到一丁点多余。和《山之外》讲的都是两个女孩的关系,作为一个男性导演把女性的心理和相互的关系细节拿捏得这么准确真让人惊叹。女主和男友吵架那段让人心酸。

2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对新浪潮与旧时代的凝眸回探,朴素手持长镜,齐奥塞斯库末代。开场半小时的未知目的,庆生宴上焦灼的真实时间,精妙的构图与调度,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历史。结尾再次对称构图,G面前一盘动物器官,听完侍者介绍再次拿过菜单;O喝了一口白水,四百击般直视镜头。远处婚宴喧腾,忧愁并未了断。

2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冷峻的定焦长镜,泥泞破败的罗马尼亚。她走进浴室冲洗下体的那一刹那,突然感觉悲从中来。为了除掉一个身体,就用另一具身体去交换。压抑,焦躁,羞耻统统绞尽心脏,跟餐桌那场置身事外的戏一起精神游离。最后有车开过,仿佛碾过我的血管。

29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说这部片闷的人根本没有看懂或者没有细心看,那些隐藏在内心的人性

34分钟前
  • Henry
  • 推荐

社会主义长镜头

39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av9354470确实“于古有征” 引用:“罗马尼亚曾经为了提高生育率,不允许女性堕胎,市面上也没有计生用品。这样一来,出生率虽然上涨了,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短缺,婴幼儿的死亡率就很高。罗马尼亚搞出一个骚操作:3岁前不给出生证明。这样罗马尼亚婴儿死亡率就能为0。”

42分钟前
  • NARUMI
  • 推荐

Gabita就是条毒虫。

46分钟前
  • 波澄酒
  • 还行

闷,晕

49分钟前
  • 三角形的办公室
  • 较差

过于熟悉的社会主义味道,亲戚聚餐那段简直就是一帮说着罗马尼亚语的中国人

5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她说这个话题以后不要再谈了,可三缄其口如何抹杀卫生间里那一滩无辜的肉球、混入楼道间里的垃圾和再也洗不干净的身体。蓦然发现情深时的你侬我侬不过意外来时的龟缩叛逃,欢愉的代价就是丧却尊严的屈辱手术。蒙吉偏爱将镜头对准主角面孔,旅馆的堕胎现场或是无聊的饭桌上,无表情的脸上透出复杂况味。

5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他给你的感觉就像“你在喝一杯白开水,喝着喝着突然手一抖,水洒了一地”

58分钟前
  • 深溪虎
  • 力荐

简直就是欧洲学院派的教科书习作!

1小时前
  • 艾小柯
  • 力荐

怎么都无法相信这部纯粹的女性电影会出自一个男性导演之手。

1小时前
  • 眠去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