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日记

剧情片其它2004

主演: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罗德里戈·德拉·塞尔纳  梅赛黛斯·莫朗  吉安·皮埃尔·诺厄尔  Lucas Oro  米娅·麦斯特罗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

 剧照

摩托日记 剧照 NO.1摩托日记 剧照 NO.2摩托日记 剧照 NO.3摩托日记 剧照 NO.4摩托日记 剧照 NO.5摩托日记 剧照 NO.6摩托日记 剧照 NO.13摩托日记 剧照 NO.14摩托日记 剧照 NO.15摩托日记 剧照 NO.16摩托日记 剧照 NO.17摩托日记 剧照 NO.18摩托日记 剧照 NO.19摩托日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22

详细剧情

  电影讲述了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发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观,使得革命热情开始在他心中萌芽生长。格瓦拉(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Gael García Bernal 饰)当年23岁,意气风发,踌躇满怀,是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他对外面的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和朋友艾伯特踏上了拉丁美洲的长长一串旅途中。他们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的出发了,却不料摩托车很快就报了废。但这却一点没有影响年轻人的激情,二人靠搭便车来完成剩下的旅程。穿过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遗址,穿梭于各个国家各色人群中间,他们开始真切感受到社会的真相、生活的苦难。当深入到亚马逊河流域的麻风病人区时,他们被所见所闻深深震撼。切格瓦拉开始思考宏大深奥的命题:人类、社会、经济、文明,人类的苦难、快乐的定义……

 长篇影评

 1 ) 跟切·格瓦拉一起流浪

    计划:4个月走8000公里。
    方法:即兴。
    目标:探索一个过去只曾在书本里认识的南美洲。
    工具:“大无畏”——一部老爷级的还漏油的诺顿500摩托车。
    车长:阿尔贝托·格兰纳多(Alberto Granado),29岁,略胖,生化学家,自称“流浪的科学家”,他的梦想是在30岁生日那天完成旅程。
    副车长:厄内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23岁,医科学生,专业麻风病,嗜好打橄榄球,经常会犯哮喘病。
    出发日期:1月4日。
    路线: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西至智利的巴塔多尼亚高原,北至洛安德斯山脉6000公尺之上的马丘比丘,再去秘鲁亚马逊河畔的圣伯鲁麻风病院,终点站是委内瑞拉的瓜希拉半岛。
    很明显,这是一份疯狂的计划书,如果中国的孩子谁敢拿这么一份旅行计划书给他的父母看,并且还妄想得到许可,那他不是喝多了,就是活够了。但是故事发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而策划这次旅行的人是切·格瓦拉,于是一切都不同了。
    头戴黑色贝雷帽,留着连鬓络腮胡子,清瘦的脸盘……切·格瓦拉,这个被全世界青年热切朝拜的浪漫主义英雄,在今天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文化。但是那些穿着印有切·格瓦拉头像的T恤、玩着印有切·格瓦拉头像的Zippo火机的青年们,对他们的偶像了解多少?他是一个“赤色革命战士”,一个“红色罗宾汉”,还是一个“自我流放的国际共产主义者”?
    如果你不知道谁是切·格瓦拉,那你不应该错过这部电影。如果你是他的粉丝,那就更不应该错过这次跟着切·格瓦拉一起流浪的机会。
    影片来自于切·格瓦拉在旅途中写下的日记,那时,他还叫厄内斯托·格瓦拉。他在日记的结尾写道:“写这本日记的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死了。组织与打磨过这本日记的那个我,早就不再是我;至少现在的我,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了。漫游南美洲对我造成的改变,远远超过我所能预见的。”
    驾摩托车上路的那一年,格瓦拉23岁,医学院的文凭还没有到手,已经按耐不住疯狂青春的驱使,与29岁的生化学家格兰纳多急忙抱着帐篷被褥上路,在他们眼里,只有地图上那条跨越美洲的美丽曲线在招手致意,未知的前方如一首聂鲁达的爱情诗般美好……上路初始,景色宜人,要么是壮丽的山峦,要么是旖旎的田园,为这疯狂的摩托车之旅肆意涂抹诗意的油彩,亦将青春的想入非非展现得淋漓尽致。
    只是随着摩托车的穿州过省,前路变得愈发崎岖,地貌的变化还是其次,一路上扑面而来的惨淡人生更是深深地震撼了23岁的未来医生格瓦拉。忽然从在路上的青春梦回里鬼使神差地走进了贫穷与苦难的世界,昨天还是那么美好,而世界的今天怎么就突然起了变化呢?带着狐疑、刺激、感受、思考,23岁的格瓦拉在渐行渐远的路上,内心世界的变化一点点显露出来……
    影片开头的字幕说:“这个故事没有英雄事迹,它讲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上路的一段日子。”执导过《中央车站》的巴西人沃尔特·塞勒斯保持了他一贯的舒缓气质,影片在平缓的节奏里慢慢推进。直到格瓦拉生日的那一天,众人为他庆祝,欢愉过后,他想起对岸的贫苦病人,要与他们共同庆祝。明天才有船,于是格瓦拉不顾自己患有哮喘病,跳入漆黑湍急的河流,奋力向对岸游去。在所有人都为他呐喊之时,我们这才意识到情绪已经被淡淡的情节所控制,而此刻才是我们真正该感动,该为之兴奋的时刻。
    “让这世界改变你,然后你就能改变这世界。”正如影片宣传口号讲的一般,这次旅行让格瓦拉萌发了革命意识,格瓦拉和格兰纳多发现了他们人生的共同目标,并下定决心去改变世界。
    在切.瓦格尔他们的旅途中,每一个生日都会是一个激励,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停留在原地,而是在不停地往前走。但生日更明确地提醒了他们,过去和未来以及现在的区别。每到一个特定的日子,就应该好好想想我们生命中这一切东西,不是吗?

 2 ) 《摩托车日记》:理想在路上



在很多年之前,我就发现我已失去了理想,在现实的空气里愤怒而又颓废。然后在漫长的成长岁月我的所有锐气被蹉跎得消失跆尽,然后慢慢在低潮中苦闷挣扎。浮出水面的那一刻我渴望找到一个寄托,似乎所有的英雄偶象都显得华而不实,我连崇拜都不再愿意。你可知道失去理想就意味着你连白日梦都做不了,人仿佛变成了一个孤独的游魂,又或者是行尸走肉,看不到光明眼前只有灰暗。我想这样的生活往下走就是越来越严重的抑郁症,某一天我会象海明威一样给自己一枪,不过我连枪都没有,只有别的方式可以选择。

理想原来对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重要,哪怕理想只是为了自己蒙骗自己,能够把自己骗倒那也是好的。我们需要寻找理想,需要寻找信仰,也许在以后的岁月中它们会土崩瓦解,我们仍然需要时时刻刻为自己打造一个乌托邦,这样我们才有生活下去的意义。所以说有理想的人是幸福的,哪怕他们为理想献出了生命,他们仍然是幸福的。

这里有一部电影是关于一个年轻人理想缔造的故事,这个年轻人始终坚信自己的理想,他永远都在为这个理想努力,直到他倒下去。象夸父一样追逐自己的太阳,永不停歇,直到倒下他还可以幸福的离去,人们说他至少是值得骄傲的。

切格瓦拉的偶象化

切格瓦拉这个名字我最初并不曾听说过,那是当满街的年轻人都穿着印着他的头象的文化衫到处晃荡时撞入我眼帘的,而后又在各处频繁的见到这个名字和这个熟悉的头象。人皆有之的好奇心驱使我想搞明白这个大明星倒底是谁?

万不曾想格瓦拉却是位革命烈士,而且是位红色的马克思主义者。再深入了解一下,他居然曾经作为古巴的官方代表访问过中国,和毛主席会过面。太奇怪了,这样一位与共产主义紧密联系的英雄居然不为我们所知,却成为了西方世界的偶象,而我们对他的了解也更多的来自于西方。我想太多的年轻人穿着格瓦拉头像的衣服,却对他一无所知,对这个文化偶象似的人物一无所知,而我更想了解他偶象化的原因。

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中为何只有切格瓦拉脱颖而出成为年轻一代眼中的偶象,综观其一生我觉得一切离不开他个人的人格、气质,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理想和信仰的无比坚定和执着。即使那些甘于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们也很少会有人象他这样放弃自己努力获得的成果而继续追逐自己的理想,能够视名利如粪土这是他超凡脱俗之处。已作为古巴领导层的他却不愿意停下来享受胜利果实令自己慢慢腐化变质,放弃一切功成名就继续为理想战斗,他是一个为理想而存在的人。他的理想何其博大,作为一名阿根廷人他却不愿停留在某处,最终让生命因理想而终止。这样的革命者实在是完美的理想化,成为偶象似乎也变得理所当然。

公路电影

事实上这并非是一部相关革命的电影,它的意义在于去除作为切格瓦拉身上的神话味道,《摩托车日记》归根结底仍是一部公路电影。1952年1月出发,8个月间,行程2万多公里,在一部Norton 500摩托车上颠簸。车子彻底报废之后,徒步、乘船、搭便车,格瓦拉和他朋友的旅程很辛苦,很曲折但也不乏浪漫。还没有成为“切”之前的格瓦拉带着他的青春上路,只为探险寻未知,历练生命。

南美的风光一幕幕在眼前掠过,不停地按着计划赶路,时光变得模糊,只有年轻人的一路风尘。看着两个青年轮流驾着一辆破车,不停地摔倒不停地爬起,在广阔的草原公路上天地一线间奔驰。从无垠草原到积雪山脉,还有雨季的亚马逊河,手提摄像机纪录着南美的风光,令我们感同身受的体会地球另一边的景致。风土之外更有人情,热情奔放的南美女人,是旅程中不能忽视的风情,还有那些印加原住民的神秘文化,在马丘比丘的惊讶。

一直前行,越多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态带来越多的思索,主人公们开始思考,开始迷惑,内心在开始微妙的发生变化。公路电影总是会在不停前行中带来思考和改变,而这样的旅途也决定了主人公格瓦拉一生的漂泊,他的一生在那一刻已决定融入拉丁美洲,甚至融入到世界,不再停歇于某一地。

心路历程

影片《摩托车日记》改编自格瓦拉年轻时代的游历日记,一切的拍摄都遵循着年轻时格瓦拉的公路历程。从阿根廷到智利,又从智利到秘鲁,一路下来按着当年的路线体验并展示给观众。影片的风格有些介于剧情片与纪录片之间,我相信影片所描述的故事是真实的,毕竟导演还找到了影片主人公之一格兰纳多,向他了解整个旅程的各个细节,并请他当作影片的顾问来发现问题,最大程度地的还原了当年格瓦拉同格兰纳多的那段经历。

影片并不想给我们一个英雄形象,而我们也并不想了解那个神化了的格瓦拉,那个不会跳舞却又轻狂的青年或许才是我们想知道的真实一面。家境优越的格瓦拉在告别父母踏上旅程的那一刻的心情是兴奋雀跃的,这是所有年轻人的通病,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总是伴随冲动。他们在旅程的初期格瓦拉甚至赶到女友的家中享受温柔,影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没有一点成为英雄的预兆。在随后的旅程中格兰纳多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世俗的圆滑,而格瓦拉展现出的是青涩的梗直。有趣的是在旅程中发生的种种困难让他们都在发生着变化,格瓦拉也开始说谎,原来这世界上的人们总是喜欢听漂亮的假话多过真话。

两个年轻人身上有一种品质叫做坚持,哪怕旅程多么艰巨,他们都没有放弃,只不过当他们进入智利时是兴奋,而进入秘鲁时却只是麻木,艰苦将少年的兴奋与冲动蹉跎殆尽,改变则发生在不经意之间。

影片前后两段所展现的格瓦拉是不同的,前半段的青涩少年在影片中段发生了改变,他的世界观也因此转变。当他在旅程中受到的歧视,以及一路看来的穷苦民众,以及原住民生活受到盘剥,这一切世间的不公让他的人生目标在变化。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因为学医时看到中国人被杀时的麻木,从此弃医从文,用笔来拯救中国人的灵魂。而格瓦拉的转变也是因为自己所见,他弃医投身革命是因为他看到当医生改变不了世间的不公,他相信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改变世界。正如他在马丘比丘说的:“没有枪的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革命信念在那一刻已具雏形。

在影片之中,格瓦拉在影片的后半段渐渐变得沉默,面部表情也越来越多的凝重,与前半部分中的青春狂放有了相当大的差别。这样变化在格瓦拉身上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当他来到麻疯病人的治疗中心后这样的变化被定格放大。仿佛有一种革命者的信念被确立了起来,就如他在生日晚会上的陈词,以及他游河到麻疯病人的居住地,都充分体现了他的那份决心和意志。整部影片完成了格瓦拉从普通人到革命者的心路变化,虽说这样一个旅程并不漫长,但却是影响格瓦拉未来人生的关键。

关于导演、演员及其他

从这部影片来看,沃尔特.塞勒斯显然极善长于对人物细致的描绘,他的作品都极有质感,那种画面让人一看就感受到极具特色的拉美风格。就象他最出色的代表作《中央车站》,那种带着对低层平民的深切关怀的镜头语言,同样在也《摩托车日记》中通过格瓦拉的眼睛传递出来。没有将格瓦拉当作英雄塑造,却又在普通人格瓦拉的身上营造出不平凡的气质。他同样平衡了格瓦拉与同行的朋友格兰纳多之间的戏份与主次,虽说格瓦拉是当然的主角,但并没有只是围绕着他一人而展开这段公路故事,格兰纳多同样被作为这个故事重要的组成部分被重视着。塞勒斯在用影片展现一段真实的经历,同样不曾忘记这是两个人的公路之旅,也在告诉每一位观众这是两个人的青春故事。

我觉得塞勒斯在影片中对于格瓦拉人格的展现是最具特色的,他带给我们一个性格极其鲜明的格瓦拉。我们看到了一个青年的勇气与诚实,当他直言批评给他们莫大帮助的教授文笔糟糕时。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毅力的青年,当他游过宽广的河流到达彼岸时。我们领略到青年发自内心的平等意识,当他拒绝带手套和麻疯病人握手的那一刻以及当他同原住民亲切交淡的那一刻。

当导演塞勒斯对影片中的格瓦拉精心雕琢,而需要一个人来把这一切完全表达出来。盖尔.加西亚是我认识的第一位的拉丁男星,我不知道他算不算最出色的,但就目前而言他是所有导演首选的拉丁男星。他实际上在2002年曾经演过格瓦拉,只不过那片子并不出名。对于格瓦拉这个人物而言,加西亚略显年轻,但是对于《摩托车日记》中尚未成为切的格瓦拉,加西亚是较为胜任的。他成功的在影片前后两个阶段把握住格瓦拉的不同气质,前半段的纯真在后半段转变成了忧郁,他将气质的转化成功演绎。我看过他的大部分电影,从《你妈妈也是》脱颖而出,而后又在《爱情是狗娘养》、《不良教育》等众多作品中获得成功,几乎每一次每一个角色都不曾令人失望。盖尔.加西亚不是帅哥,但他的前途几乎可以说是无比远大。当我们将更多目光投向已成为明星的加西亚身上时,我们仍不能忽略那位风流的格兰纳多,虽然没有过分响亮的名气,但是罗德里格.德拉.塞纳的表演同样非常出色,他的幽默式的表演让人们眼前一亮,如果没有他的存在故事可能会稍显沉闷。


众多的元素构成了这部电影的成功,导演、演员,还有摄影,影片真实地再现了一个让信服的格瓦拉,而不是活在赞誉中的英雄,电影将英雄的外衣脱去后抽离出他真实的人性。作为第三方拍摄的电影,我想他们的视角更显客观。这个追求理想的英雄,充满了浪费主义和忠实信仰,事实上他身上的光彩已不仅停留在他所追求的共产主主,而更广泛的表现在他自身的胸怀和人格上。


文:眉间尺



 3 ) 哲古華拉與南美

「哲古華拉少年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在香港落畫已久。記得去年香港立法會選舉﹐長毛梁國雄入了局﹐連帶他常常穿的哲古華拉T恤也成為話題﹐電影公司也同時乘勢推出這齣得獎不少的南美電影。澳洲沒有長毛效應﹐所以拖到年底才上映。放映了兩個月﹐加上不是商業片﹐上星期看的時候﹐戲院裡就只有我們幾個﹐花幾十元就「包」了全院。

入場的時候﹐戲院職員板起臉孔﹐打量了我們一會﹐好像是我們害苦了她似的。也許如果不是出售了我們的數張票﹐那一場電影會取消﹐她可以開小差到甚麼地方休息一下吧﹖

其實一直也不太清楚哲古華拉的生平﹐只知道他是南美的共產黨﹐曾參與古巴的革命﹐後來在玻利維亞被遞捕處決。我以為電影會描寫為何他會走上革命道路﹐看完之後﹐發覺原來電影對此著墨不多。如果你當他一部普通描寫青年人被社會慘況改變思想的劇情片看﹐可能會更加滿意。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故事開始的時候﹐哲古華拉已經唸完大學醫科(其實譯名有點問題﹐23歲不算少年了吧﹖)﹐患有哮喘病的他﹐與好友 Alberto 從阿根廷的家鄉出發﹐要從南到北騎著電單車橫越南美洲。電影初段有愛情的描寫﹐但後來就不了了之。他們的旅程當然不太順利﹐帳篷給風吹走﹐後來電單車也壞掉了。但他們堅持了下去﹐攀山越嶺的同時﹐又給他們見到很多不平事﹕貧窮﹐政治迫害﹐死亡﹐娼妓﹐痲瘋病。

我覺得這電影描寫不同的慘況太多太分散﹐反而引致張力不夠。途中遇到被圍共黨黨員的事情﹐如果按照哲古華拉日後的人生﹐這一段應該是最重要的﹐但竟然只是輕輕帶過。不知是否阿根廷對於革命份子還是有點忌諱﹐不敢描寫得太詳盡呢﹖後來最主要的一段變成了在痲瘋病院當志願人員的劇情。病者受到的歧視﹐確實令人心酸。結尾部份哲古華拉離開前﹐不顧自己身患哮喘﹐半夜隻身游泳過河﹐向他們道別和作出鼓勵。也許是這段太令人感動了﹐令人覺得這才是主線﹐電影完結後的哲古華拉應該是回國行醫﹐幫助病人﹐而不是加入反政府的行列。

影片裡面的南美洲﹐是一片遼闊的大陸﹐卻充滿了大量的貧苦大眾。哲古華拉身殉自己的理想已經幾十年﹐南美也似乎沒有甚麼大的進步和變化。除了足球之外﹐大家都很少聽見南美的訊息。

http://www.neterrain.com/cosine_inn/2005/02/post_6.html

 4 ) 改变人一生的旅行

看了《摩托车日记》,讲切•格瓦拉年轻的时候,跟朋友阿尔伯特展开了一段纵贯南美洲的旅行,他们骑着一辆破摩托车,从布宜洛斯艾利斯出发,穿过草原,经过女友的城堡之家,经过智利,用医术、报纸“骗”来免费食宿、修车,以及姑娘。他们爬上马丘比丘,怀念一个不知道的世界,他们拜访秘鲁的“美洲心脏”,被贫苦原住民的生活所震撼;在利马他们得到麻风病医生的帮助,得以乘船前往麻风病人之村做志愿者——在豪华轮船的尾部,切被牵在后面的土著人小船所震撼,而阿尔伯特则被美丽的土著姑娘所吸引。他们在麻风病人之村做了很多工作,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消除病人与健康之间的界限,重要的是让这些陷于疾病与歧视的人群得到了平等、无私的关爱与奉献,当他们离开的时候,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出来送行。
片子中有很“人文”的摄影,是按照切在旅途中拍照的方式进行拍摄的,我觉得这一部分非常动人。在电影这样一个动态的世界里,人物保持静止、肃穆的方式,想远古雕塑一般,留有永恒一般的影像。
他的朋友,阿尔伯特,一开始就显得充满活力,随后的旅程则显得更为世故、圆滑,比如他会为了得到房子而诓骗对方说我们是专门治疗麻风病的医生,准备自己履行去帮助这个国家,以及整个南美大陆。事实上他并没有行医资格,他这么说只是为了得到当地人的帮助。欧内斯特则显得更为诚实,当地人脖子上的肿瘤他治不了,他就实话实说,不会声称自己能治疗以获得食宿;而在智利的小镇上,当他听工人说自己的母亲已经病重希望他去看看时,他没有因为姑娘的盛情邀请而推脱,而是毅然离开姑娘去看望病人;在利马的医生希望听到他俩对于他的小说有何见解时,阿尔伯特说了很多奉承话,而欧内斯特则实话告诉医生“很糟糕、很难阅读,事实上你应该做你做在行的事情”——结果弄得对方怔了半天,说:你是唯一一个跟我说实话的人,唯一一个。
当他们终于到达委内瑞拉,欧内斯特为了学业不得不提前乘机飞回布宜洛斯艾利斯,临别前,他对阿尔伯特说:我们旅行了这么久,有一件事情发生了,我看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我已经不是我了,至少已经是不同的我”。这趟旅行,促成了欧内斯特想要改变世界的理想,可以说,正是因为摩托车之旅,让欧内斯特变成了日后的“切”。要说有什么旅行的意义,也许这就是吧,它让人看到了世界的真实,让人变化,让我已经不再是我。
(2011年1月3日)
补记:刚看完这电影,不久就听到剧中人,非法医生阿尔伯特,带着年轻的欧内斯特上路的阿尔伯特,最后定居古巴的阿尔伯特,2011年3月5日去世,缅怀……

 5 ) 年少格瓦拉之旅(The Motorcycle Diaries )

片子是青春激扬下的公路片外壳穿插着大量让人无法呼吸的美景,静止的动荡的,以及透过年轻的切眼中看出来的贫穷落后的南美三国生活状况。那些民众的眼神真实地象刀子插进心里。
世界先是改变了你,然后你去改变世界。
我承认我实在太容易被优雅的煽情方式感动,这注定了我永远无法理智地看待问题。

当旅行逐渐从开阔壮丽的风景深入到让人困窘的现状时,我认同了逐渐改变的切,认同了这个完全不同于真实中的有着那么一双匪气凛然的眼睛的切。

银幕上的盖尔(Gael García Bernal ),笑起来有一颗本来隐在唇中的小虎牙,78年的他简直青春无敌美貌无双。身材略单薄了一些,但在50年代复古装束中显得是那么的得体和雅痞。
他那略带忧郁的和陷入沉思中就深邃起来的眼神,象幽静的湖水,有种摄人心魄的东西存在。
我喜欢这样的切。
他让我从切那脍炙人口的“时髦”形象中抽离出来,所以我真的忘记了那个本尊是如何地曾经提倡过暴力革命,并且以民众的福利应在战斗和鲜血中获得永生为信念。

我只是被Walter Salles的左派式人文关怀打动了。当切毫不介意那些麻风病人跟他们打成一片的时候,当他不顾哮喘一定要打破那条划分开疾病跟健康的界限而夜游过河的时候,我想到的是,他只有24岁啊。
而我24岁的时候还几乎象个白痴。
因为这种打动,我不得不承认我当时有点泪悬于睫了。

我明知道这就是导演终篇下来藏着的杀手锏回马枪,但仍不得不羞涩且一无反顾地被煽了。
被煽的同时,我又恶心了。我鄙视自己,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子民,从小到大诸多类似的舍己为人的英雄人物花团锦簇地在意识形态里灿烂着,你还没炼成钢铁般的意志水泥般的心灵啊?
你怎么能屈服在这些似曾相识的表现手法上呢?
你怎么能软弱在这些以自我牺牲来彰显人性的桥段上呢?

于是我找了许多借口。是因为..........那些壮丽的秀美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风景和人文地理啊。
还有那有着天然乐感频繁摆动的男女臀部,麻风病人树疙瘩一样的手拍出的眩目节奏,老胖子阿耳伪托充满了人性化的小自私小虚伪小欺诈和小软弱,还有片中随时出现的震撼人心堪比精美相册的黑白人物特写长镜头。


当然最最最最最让人赞叹的就是配乐。出自阿根廷作曲家Gustavo Santaollala之手。
既有公路电影的雄浑壮阔,又有调情时的欢快惆怅,更多的是大篇幅的若即若离即将消失的水面般的绵吟。擦弦,揉弦,低沉高亢,声音竟和景像一起联手做出了拍者的家国之情,看者的恋恋不舍。
除了吸气,屏息之外,再无别的选择。

回来在官方网站上找到可以听原声配乐的地方,无疑又重温了一遍。最喜欢的是一个女声唱着的巴沙挪挖式的忧郁“AL OTRO LADO DEL RIO”,好听到直想捂着心口,让里面默默地流着泪。
怎么就可以这么好听呢?
好象前半生那么久的时光就这么一下子在这曲子里流走了。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空气冷得象用冰过的不绣钢凿子刷着牙床。
我问他觉得怎么样?
他只说风景好。
那其他呢?
他冷笑着说:嘿,切不死的话,那现在被拍出来接受赞美的就应该是他的好兄弟伟大的革命战友卡斯特罗。
他的话比那天深夜的空气还他妈冷。一锤定音地就把我看电影被煽起的激情残余的那点尾巴也全扑灭了。


(后记:今天看完了OLIVE STONE拍的《指挥官》,是他对卡斯特罗的INTERVIEW纪录片,做的很好。完全有大师风采,黑白景象,发问冷静,桀骜不群,一点都没有在独裁者面前的紧张劲。卡斯特罗也很有特点,谎话张嘴就来,但这谎话在真相面前是那么地不堪一击,没有人去点破,只是似笑非笑着,看他作秀。虽然他作秀的时候,让人不得不相信他是绝对真诚并自信的。
他也会玩一些小把戏,譬如在片头例行公事地歌颂了切的伟大,但到片尾快结束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八卦本性发作(啊,原谅一个独裁统治了43年的欧吉桑吧,八卦是人性的根本来者)——他在海明威酒吧(应该是吧)对斯通谈到了世人瞩目的切为什么出走问题。
他的结论是:切同志太没耐心了。
............—_—||||)

 6 ) 对于正在现实的和已经现实的年轻人们,你理应该被注入一剂荷尔蒙



A

为了旅行而旅行。在电影《摩托日记》里这个23岁的青年,面对两位共产党逃亡者的询问,他这么说,带着享乐主义似的惭愧感来说明他们从1951年12月份上路所做的一切。在哪一本给一代一代的年轻人们点燃荷尔蒙的日记里,他找出了波德莱尔作为整个冒险家般旅行的理由:真正的旅行是那些为出门而出门的人,他们轻松愉快如同漂浮的气球,然而他们绝不会偏离自己的目的地,也不知为什么,他们总是说,上路吧。

2008年5月开头打硬皮火车由南到北的两个青年人,在忍受几天来不断更换地地铁大巴,以及冷风天里的夜游,后来我们在返回的路程里轻易地宣判此次旅行的失败。回忆起来的,是两个刺毒阳光下的苍白脸庞和面对摆在眼前这刺生生的京都风景时我们疲惫而僵直的脑袋。旅行的意义,在这时被重新放到眼前,甚至我们所在做的,带着一笔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偿还的费用就在另外一个地方。这些行为似乎是过于理想化的,被我们自己也开始怀疑是否该去嘲笑。为了安慰自己,我重新翻出《摩托日记》,那辆诺顿500奔驰在宽广田野上时,一切快干巴掉的心胸突然又变得开阔而兴奋。仅仅需要看着这一片新鲜色的美景,就已经足够说服自己重新煽情起来。记得一年前暑假,从大理到丽江的自行车之旅,我们醉于从所有精致旅行照片跳出的景色。

关于格瓦拉。到底有多少被神化了,我随手就能抓到一本这样的书,它用一排一排精致的句子,来论证理想主义,浪漫的革命家,忧郁骑士。好像这些词语的发源地就来自这里。然后,一批一批的青年人们包括我开始拎起挎包,满身肮脏和疲惫并以此为荣。再后来,给五百同学发去的短信,为什么我们终究不能像这样子,像五十年前这两个家伙那样上路呢。生活教会我们的总是狡猾。怎么用最舒适的方式来完成一次生活。勇气自然是没有了,最后只剩下失落。

B

那么,一次旅行如何影响这位浪漫主义者,至而变成一位果敢的革命战士呢?
当年与格瓦拉同行的格拉纳多在晚年时接受BBC采访时,提到格瓦拉,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正直,和将消极的变为积极的能力。在影片里,镜头多次对着他们俩的分歧,为何他会有如此坚定的力量,始终保持正直呢。他直面说出老头儿脖子上的是肿瘤,劝他去医院看,结果没有讨到食物,即使在饥肠辘辘时仍旧坚持这样的原则;临走时他回答盛情款待他们的医生Hugo Pesce时,用平庸,劣质的生硬评价来告诉他的看法。正如医生出乎意料的回应,我们已经忘记了诚实的美好品质,总在寻找让保全自己的方法甚至不惜以敷衍的方式。格瓦拉是一个极端,他告诉别人,被认定固执或者正直的原则。这个遗传有哮喘病的青年,在学校里随身带着哮喘药参加踢球这样剧烈的运动。下冷水湖抓被打下来的鸟,还是干裂路途中的长途跋涉,他总是保持着倔强的姿态。
那两个躲避暗杀的共产党人,以及大煤矿,所看到的是一个个仅仅为着生存下去的苍白的脸。这些真实似乎已经超出了旅行中那美景和美女的快乐故事,转而面对的是一具沉重的事实。似乎是他的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为着这样的不正义愤愤不平,并且试图用着自己的热血改变这些。21世纪这个年代,新成长起来的我们,大概是没有了这样拯救的念头,这些太大的字眼,被耻笑为不切实际。大家习惯了认认真真地生活,偶尔回望一下还存在的八十年代那些老骨头们,看着他们的信誓旦旦,觉得是相当可怕。
电影最后也忘不了将这些纯净彻底下去,24岁的生日,面对一公里有余的河面,从这边医生住着的,到那边麻风病村民们,他说只有今晚才是他的生日——他想与河对面的人一起过生日。
格瓦拉在与麻风病人们待着的这一两个月,似乎就已经能够看出他领导的气质。他会一开始就很容易给那位濒临绝望的女患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一切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这群人里。最主要的是他们被当作动物,而不是当作人来对待。玛雅文化遗址那个沉思的青年面对同伴格拉纳多的设想:没有武器,怎么反抗?怎么反抗所有存在着的不公,以及原本就是一块领土的南美洲大地。

而那些格瓦拉T恤,彩色传记,美好影像,我们不断复制格瓦拉,以此来安慰这个时代已经缺乏的勇气,甚至很自然地质疑起1952年的一段旅行的真实性和后来的所有伟大,然后继续认认真真地去焦虑口袋里的钞票。

 短评

生日那晚,站在洪流的这一端,他其实早已下定决心要用自己单薄的躯体去跨越分隔着人民的天堑,莹莹灯火稀疏却足以指明方向。在挥手离别并得以一呼百应时,未来已在那艘Manbotango将驶向的远方。理想主义者便是实践他人愿为而不敢为之人。ps: Educar significa "salir del camino".

6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推荐

“我们的前方是整个拉丁美洲”——多么豪情万丈的一句话,最终他也走过了同样荡气回肠的一生。大河隔离了疾病与健康,他像一根针游过将之缝合。摄影配乐都很棒,几个大远景把南美大陆壮阔的美完全呈现。结尾的黑白人物组像直冲心底,“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却无家可归”,那是格瓦拉的源头。七十年前他们完成了这趟旅程;十五六年前看某期康熙(https://www.douban.com/people/2664977/status/3827476483),在节目开始蔡康永专门用了几分钟时间来推介当时正在台湾上映的该片而知道它;十年前标记了想看;今天终于看了。7/10

8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之所以推荐,在于人物传记角度的客观。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Let the world change you...and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2005第77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2004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普通评审团奖。

1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7/10。典型的依靠观众对传主的名声和崇拜立起来的片子,如果不提前自带情绪,还真的很难在一堆稀松平常的段子里找出啥感悟。说实话,我既看不见革命家的狂乱气息,也体会不到主人公和书中独白一般极富穿透力的内心,两人的友谊亦是若有若无。如果公路片只沉迷于沿途的风土人情,那顶多算二手心灵涤荡。

1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性格转变没啥刻画,当南美风物纪录片看咯

22分钟前
  • 杜边生
  • 还行

压根儿没有拿来作为切·格瓦拉传记片的觉悟来看,事实上看完了我才知道那个《爱情是狗娘》里的小年青演的是Che Guevara,前半部相当搞笑后半部开始谈人生意义夜游亚马逊河的公路片。Che: Part Two我都还未看,Che的自由主义近年来暴发性泛滥,就像亚马逊的洪水。

2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总有几部片子咱们不用理性对待

31分钟前
  • 撕撕撕
  • 力荐

只喜欢前半部分

35分钟前
  • 谭不爽
  • 推荐

“为何上路?”“为了上路而上路。”一无所有是独属于年轻的财富。旅途本身无需意义、在旅途中寻找意义,是浪漫主义的诠释。我对于公路电影向来是没有任何招架之力的,但是后半段突然画风一变,陷入了道德圣人式的“耶稣受难”神话,诚然切格瓦拉之于美洲就是这种存在。但已然违背了影片开头字幕的誓言,复踏英雄主义。英雄主义是用来歌颂的,理想主义则是用来呐喊的,二者有本质区别。

39分钟前
  • 安托万的造梦机
  • 推荐

摩托很重要,但日记更重要。这场旅行因为格拉纳多的生日而开始,又在庆祝格瓦拉生日时悄然落幕。带着寻找答案的想法出发,你未必能找到答案。如果不知道终点,那么,旅途中随时随地可以作为终点。

4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理想的源头,什么叫“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啊。塞勒斯一定很喜欢赫尔佐格。我和那一年的格瓦拉一样大

4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觉得共产主义理想也不错

44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年輕就底的浪漫情懷,既言必行,你大概是最佳典范,成全多少人夢想。

46分钟前
  • 美丽新世界
  • 推荐

最典型的伪文艺片

50分钟前
  • 路人X
  • 还行

“我们该怎样怀念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文明?”

52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还行

当他们决心上路,整片美洲大陆都是属于他们的,所以他们并不是一无所有

5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片名稍微有些名不副实,因为电影刚到2/5的时候,那摩托车就坏了,随后就从故事里彻底消失了。这样一部电影,把格瓦拉从一个古巴革命的著名形象,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年轻人。他无疑是一个有着真诚信仰的理想主义者。他所要反抗的不公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吊诡之处在于,他的真诚信仰也让他在生前签署过许许多多的死刑执行令。无论在哪个时代,理想主义者的真诚与热情都是最可贵的稀缺品,但理想主义者也需要时时检视自己的理想,以及为实现它所要付出的代价。可叹的是,在格瓦拉去世40年后,一个社会主义政府终于出现在了他为之丧命的玻利维亚。然而,它是通过选票箱而不是自动步枪诞生的。但同样真切的是,40年后的玻利维亚依然存在着普遍的极端贫困。当年格瓦拉为之愤怒的旅途见闻,依旧是今天的现实。

57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我为什么怀念一个从未见过的国家,那里曾有过灿烂的文明。我看见河对岸的光。年轻的梦想崎岖的公路逐渐广阔的视野成熟的意志非常真实迷人鼓舞人心。Gustavo Santaolalla依然清澈,体内流淌阿根廷热血。马丘比丘山果然如聂鲁达颂扬的那样巍峨神奇。历史与现在的关联产生在体验之后。

1小时前
  • 小岩菽
  • 力荐

结尾那个镜头太赞了,全片亮点很多。最后一段有点没能撑起全片。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