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路十四站

剧情片其它2014

主演:莱亚·凡·艾肯,弗朗西斯卡·薇兹,弗洛里安·斯泰特,露西·阿伦,安娜·布鲁格曼,Michael Kamp,Moritz Knapp,Birge Schade,斯文·泰迪肯,汉斯·齐施勒

导演:迪特里希·布鲁格曼

 剧照

苦路十四站 剧照 NO.1苦路十四站 剧照 NO.2苦路十四站 剧照 NO.3苦路十四站 剧照 NO.4苦路十四站 剧照 NO.5苦路十四站 剧照 NO.6苦路十四站 剧照 NO.13苦路十四站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4-04-13 17:19

详细剧情

  自從開始上天主教慕道課以來,恪守教義的少女瑪麗亞便遠離了流行文化,抵抗撒旦化身的種種誘惑。長大之後,嚴厲的母親仍以絕對威權的方式,約束她的生活起居與交友狀況。虔誠的瑪麗亞不但努力達到要求,為了讓罹患自閉症的弟弟能開口說話,她暗自做了一個危險的決定。  《少女的歧禱》以工整完美的形式,呼應片中角色的極端行徑。全片十四則標題,借典自耶穌赴難的章回短篇;十四段長鏡頭,築架出儀式般的嚴謹結構,再再讓人聯想起一九五○年羅塞里尼執導的《聖法蘭西斯之花》。不同的是,本片看似冷靜側寫瑪麗亞追求信仰而犧牲奉獻的心路歷程,實則以強烈批判性的諷喻口吻,探討極端的信仰狂熱如何成為威權高壓統治的變種,魄力驚人。

 长篇影评

 1 ) 少女的祈祷

德国导演迪特里希·布吕格曼执导的电影《苦路十四站》(2012年),活化一个14岁女孩玛丽亚,过着邻家女孩同样的世俗生活,却一心执着信教,且决定为此献祭一生。她所遵奉的皮乌斯十二世教派的严格教义,即或一般基督徒都难以企及。玛丽亚所要重行的耶稣受难之路,说到底,是内心的一个绝对意志,必然决定了她现实的人生走向。

所谓苦路十四站,即从基督教坚振礼到终礼的学习行程。玛丽亚心中只有上帝,全盘导致孤僻,与世俗现实处处格格不入,结局也就可想而知。适度信仰于心有益,且要处理好与现实的关系,这才是好的信仰标配。

当然,严苛的家庭尤其是来自于妈妈的压迫感,常让玛丽亚喘不过气来,连一直不能开口说话的四岁小弟约翰内斯的抑郁症,也要迁怒于她。似乎每一个压抑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无比严酷的父母。他们没来由的愤怒总会撒向自己的孩子。这是以爱的名义主宰孩子们的内心。但充满爱与自责的玛丽亚决心拯救小小的约翰内斯,实际上这是一个根本就无法完成的使命,上帝也不行。

当我们看到玛丽亚在学校阅览室,旁边有一个叫克里斯蒂安的少年时,犹如她生命中的一道亮光,可渐渐也没影了。女友伯纳黛特的安慰,也终究不能换回她的自信。大弟弟的托马斯的搞怪,恍若一个风中菩提的影子。我们所看到的玛丽亚,只有形单影只的孤独与茫然。当她找不到存在感的时候,唯有向内寻求上帝的力量,从忏悔与祷告中,寻求一丝丝慰藉。

显然,导演拍这样带有批判性的电影,着实也有着一定的风险,不只是来自信众,还有来自内心的自我审视。不免扪心自问:难道我的想法就一定是对的吗?世上有千条路,纵有小径无数,仍条条通向内心的自悦之门。没有一个模式就一定是对的或者就是错的。信仰乃源于自身内心的充盈感。

克制在现场。电影大多用固定机位拍摄,十四站,站站纹丝不动,其稳当性让人想起小津的电影。看起省事,其实也是一个极为冷僻的苦旅。单台词与画面角色的融合,也非简单易事。电影本身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却足够的大。或者,我们也不妨扪心自问,有否这样的信仰,如有,于我又何益?轻轻地问自己,如同电影本身的冷静。

2015、3、11

 2 ) 信者得死

14岁的玛利亚,是一位问题少女,却更是在开放德国社会下极其少见的宗教问题少女。她来自小镇上一个严格信仰天主教圣保罗圣会的家庭,她的世界极其简单,狂热追随上帝的母亲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家长,社区牧师是让她与上帝沟通的可信媒介,天生聋哑的弟弟是上帝摆在她面前的考验难题,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包括情感和两性意识萌发的学校男生、流行电影、摇滚音乐和电视节目,全都是魔鬼撒旦的邪恶诱惑,必须坚决抵御。她是宗教课堂上钻研最深的学霸,是渴望让上帝尽快显影的忠实信徒,是决定以纯洁肉身和灵魂深入天堂的殉道者。面临即将到来的教会坚振圣事,她确实开始这么实践了,不仅只是听从牧师去弃绝一切文明诱惑,更决意以远离世俗食物的隐秘行为,作为牺牲和奉献之虔诚态度,以此换回弟弟的语言能力,并得道升天。

为表现这么一个极端的当代圣母玛利亚,导演迪特里赫-布鲁格曼做出了绝妙的极简处理,以14个超长镜头搭建了14幕戏剧舞台,并以诸如“耶稣第一次陨落”、“耶稣背负十字架”等宗教标题,将电影故事分割成14座意涵丰富的“十字车站”。固定机位下,出色的演员们在一场场冷色调的舞台上,上演一幕幕让人发笑又揪心的悲喜剧。发笑,源于这些既陌生又真实存在的角色,作为时代的异数,他们正儿八经的言语和行为,都如同把圣经人物丢到夜店后形成的荒谬效果;揪心,源于少女玛利亚走向殉道的脑残行为,这个时代不再需要愚圣,更何况是这种被愚昧社区和死板家庭毒害出来的牺牲者。

这种极具高度浓缩性的艺术手法,不免让影迷想到罗西里尼1950年的名作《圣弗朗西斯之花》,也是以11个片段去展现圣芳济会的布道历史。不过,与大师60多年前从二战废墟中树立某种精神气质不同,新时代下的迪特里赫,秉持的观点是明确对原教旨主义的批判。

其实,在当下德国社会,无论是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还是天主教,都早已流失了大量信徒,严格奉行原教旨主义的天主教徒更是少之又少,但只要存在就会有着容易被猎奇的冲突性故事。玛利亚在学校图书馆认识了男生克里斯蒂安,男孩邀请女孩去他们教会唱诗,“除了巴赫,还有灵魂乐和福音”,可在玛利亚那位铁板着脸的妈妈看来,新教教徒们的巴赫只是借口,以爵士乐为载体的福音是撒旦撒播的节奏。

更大的冲突,非常现实的进入了社会公共空间,比如校园。体育课上,老师为同学跑圈配上了洛克赛特节奏强劲的名曲《The look》。对原教旨天主教徒如玛利亚来说,这无疑是撒旦的声音,她坚决拒绝跑步。老师不得不停下音乐,并教育开始以下流玩笑进行对抗的男生,“大家不都认可包容吗?”“老师,为一个圣母的个人信仰,牺牲大家的利益,这是哪门子的包容?”

因绝食而奄奄一息的少女躺在病床上,牧师送进嘴角的最后一片圣餐彻底要了她的命。圣母最终如愿以偿的荣主蒙恩了。聋哑弟弟却奇迹般的发出声音:“玛利亚去哪了?”一次向伯格曼宗教奇迹《处女泉》的诚恳致敬?最后的第十四座车站“耶稣躺在墓穴中”,镜头终于从孤寂的十字架坟冢前摇起,越升越高,以上天的视野俯瞰田野和社区,似乎在说,这些“十字车站”不会只是属于玛利亚一人的悲喜剧。

 3 ) 少女的苦路十四站


冷静甚至克制 只使用一个长镜头和无背景音乐来构成每一幕

宗教在少女身上带来的全方位的压抑 在十四幕之中完美展现
少女不仅生活在宗教家庭的牢笼之中 她还在为自己构筑牢笼 这是她眼中的赎罪 在我眼中的顺从
讽刺 而且不出所料 甚至大快人心的是 她最后死于母亲的一往的固执 而母亲作为家庭中最大的宗教推力 其实是宗教的在家庭方的代替

到此为止 全片强烈讽刺 批判意味浓烈 就如剧情介绍一样
"探討極端的信仰狂熱如何成為威權高壓統治的變種"

但是少女的牺牲换来了弟弟的声音作为一种认同 瞬间把本片变成不带意识形态的作品 这个平衡建立在少女一直受到的苦难和苦难得到应得的回报之间 与耶稣的苦路十四站达到共鸣

所以这是在讲述现代少女的苦路十四站 干净利落不带感情
让观众自己感受

the simplicity is designed 我感受到了导演的逼格

 4 ) 愚信应该被尊重吗

对天主教不是很了解,对原教旨天主教更是不明白了。其实我觉得神父对几个少年和玛利亚告解时说的话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作为对信仰的解读和忠实,没有到愚信的地步吧。玛利亚会产生那么极端的献祭的想法多数还是出自家庭,那个强势的母亲,有没有一点利用宗教教条来达到自己时刻控制别人的目的呢。 电影展现了很多现代社会理念和原教主义的冲突,比如玛利亚认为流行音乐是撒旦的音乐,她拒绝跟着跑圈,老师为了尊重她的信仰,停止了音乐,其他人就说了:为什么要宽容玛利亚一个人的信仰,别人的选择就不加考虑了吗。玛利亚绝食以至于得了厌食症,却要求接受圣餐,也就是这小小的一块面包吧让严重厌食的玛利亚气绝,这强烈的冲突真的很凉飕飕。我想想我们崇尚多元化,那自愿选择这样的信仰和生命存在方式也应该得到尊重的吧,但我现在真的很难接受啊,愚信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5 ) 一个缺爱的小女孩是怎么被逼死的

在我这种无信仰者看来,玛丽亚的死大概是强势的母亲一直在精神虐待她,严厉地否定和精神限制,而其他的家庭成员却并未做出任何态度上的回应,使一个无法有健全的价值观和对错观的小女孩一直活在自责和罪恶当中,没人理解,没人关心,冷漠、视而不见、或有心无力,她精神上一直受到束缚,即使是做正常的事,她信教,因此生来便有罪,一直活在负罪感中。她没有宣泄的渠道,母亲从未给过她正常的爱,未给过宽恕,一直否定和恐吓。向神父告解,也是一次次在告诉自己,自己是有罪的,自己犯下了好多错。玛丽亚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宣泄方式,和真正的沟通,所谓让她献生的上帝,更是虚无缥缈。她孤独,自责,满负罪恶感,自我否定,严重缺爱,她被迫束缚自己,自己的思想、正常欲望,她最终没有勇气再面对这个世界,于是她逃避,以为到了天堂就能解脱了吧。
不知道最后她母亲哭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有意识到自己这种极端的宗教信仰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吗?她会悔悟吗?她意识到哭之前的那些以虔诚的宗教论述为借口,企图摆脱自己的罪过是多荒诞吗?她哭是因为伤心吗?她如果真的伤心了,是不是内心万分挣扎,用一个宗教徒的信仰告诫自己不准悲伤呢?玛丽亚的父亲也是个懦夫,直到最后挑棺木的时候才用沉默和远离表示对母亲的无声抗诉。
所有的极端宗教徒都是可悲的,他们觉得世界对他们充满恶意,却不知道是他们有多排斥和抵触异教徒和无信仰者。大概这个道理可以用在很多人身上吧。
我以为基督教都是宽容且宽恕的,以为他们是温和的。原来他们都是可悲的。
看到短评有人说最后的摇臂镜头破坏了整体的定机位的和谐,但我觉得最后的动很合理,很明显是玛丽亚的灵魂的主观镜头啊,站在远远的地方,像一个旁观者,注视着这一切,然后她的灵魂慢慢地去了她想去的天堂,伴随一束白光,化为乌有。
最后,想说,终于相信那些电影老前辈说的,作为导演一定要有自己看待事物独特的角度和观点,要深入,要发现不同,这样,才是大师。

 6 ) 为什么玛利亚必须死

《苦路十四站》看上去是一部表现天主教信仰在当代社会的危机和矛盾的电影。这个故事更触目惊心的,是平庸的,甚至微小的恶。它们平时以爱的名义兴风作浪,直到摧毁你之前还跟会跟你细声耳语,“我这都是为你好啊”。

它是玛利亚母亲没完没了的抱怨和训话,让周围人不得不顺从她的强大意志,屈服于这个女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它是神父的圣餐,这口吞咽耗尽了病危的玛利亚最后的力气。玛利亚在家庭中受到冷落,而信仰也没有让她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理解和爱。死几乎是她能主动选择做的唯一的事。

活着就是受难,成全神迹不如说是一个意外。玛利亚的弟弟终于开口说话了,也许该为玛利亚愿望成真高兴,但我更为她感到难过。挑棺材的时候,玛利亚的母亲终于忍不住掩面痛哭,谁都明白,强权专制的母亲正在为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她咆哮着让自己的女儿拒绝福音音乐,拒绝初恋,拒绝当下的快乐,只是为了信仰的纯洁,为了自己心安。无论她想要如何弥补都已经来不及了。

对上帝的爱没有让这些人去爱更多的人。他们活得敏感狭窄,拒绝这个世界,也被这个世界拒绝。

最后的镜头里,挖土机在给玛利亚的坟坑填土,与玛利亚之前想象中光荣美好的成圣场景相差太大。只有暗恋她的少年默默在一旁,放下一支白玫瑰。

玛利亚,到底有什么值得放弃生命?你在世上真的有过快乐吗?

 短评

好。压。抑。这片主题难到不是“父母皆祸害”么关天主教神马事儿阿!吐槽两点:1)一个号称正统的FSSP教区会认为巴赫的音乐同额咏一样是正经无害的圣乐,噗~ 2)听告解的神父真的是非常耐心细致堪称神职典范;最后额外说这种杵那不动的长镜头真的很考验演员的演技,虽然并没觉得视觉美学上多么好。。

8分钟前
  • 缈沨
  • 推荐

1、故事偏一根筋和想当然。2、后两幕多此一举,非要凑十四行,最好是在十二幕之前插补两行。3、固定长镜能不能更极致?三次移动对全片的工整严谨还是构成了破坏,少动两次为好。4、结尾的大摇臂可能最容易产生分歧,个人觉得不好。

12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面对这样的镜头 演员功力了得

13分钟前
  • 不侠与
  • 推荐

不同的是,本片看似冷靜側寫瑪麗亞追求信仰而犧牲奉獻的心路歷程,實則以強烈批判性的諷喻口吻,探討極端的信仰狂熱如何成為威權高壓統治的變種,魄力驚人

16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这类题材好新颖

19分钟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平静而深刻

22分钟前
  • 飘过一只路人乙
  • 推荐

[苦路]的种种努力表明它在试图成为一部当代圣经寓言,但这个故事最终显得肤浅奇幻毫无出路;它试图探讨当今社会宗教信仰的尴尬地位,但影片里充满了人为斧凿的复杂性和刻意做大的痕迹。片子里一切的伪诗意性来自于整体结构和形式,仿佛这个搬来的壳才最重要,整个创作过程围着它转圈而最终为之所束缚。

26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本片令人耳目一新,还是值得一看的

31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推荐

太压抑

32分钟前
  • 推荐

对原教旨主义的反思。

35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还行

真是想冲过去把那姑娘摇醒,然后抽她妈两巴掌。#EIFF2014#

36分钟前
  • Lessie W
  • 力荐

题材新颖,很好看

40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这宗教跟邪教一样

45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推荐

影片太过压抑

46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强烈地批判性

50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戏仿耶稣受难的14幕结构虽然略有形式上的刻意,但剧作功力很强,很严谨的叙事,肃穆中见荒谬。处理得最赞的地方当属弟弟开口的那一瞬,突然意识到导演的立场并不是讽刺,而是悲悯,一个人的上帝是另一个人的魔鬼,这才是人与人之间最难以逾越的痛苦,而宗教、信仰、爱好…又有哪一样不是尘世的巴别塔

53分钟前
  • levitating
  • 力荐

太极端的文化了,接受不了

54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较差

结构工整,气氛肃穆,中世纪修行殉道的主题搬到现代社会后产生强烈的讽刺感;长镜的逼仄是对演员的严峻考验,一场一景,虽是固定机位,每个场景内部都充满了戏剧冲突和情绪爆发;以耶稣之名暗指少女心路及生命历程;最后一个运动镜头赞。

5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这个所谓的宗教好极端,好可怕。

60分钟前
  • 天地一沙鸥
  • 推荐

苦难与磨砺

1小时前
  • nothi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