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

剧情片其它1969

主演:Behrouz Vossoughi  巴赫曼·莫菲德  Pouri Banaii  

导演:马苏德·克米埃

播放地址

 剧照

恺撒 剧照 NO.1恺撒 剧照 NO.2恺撒 剧照 NO.3恺撒 剧照 NO.4恺撒 剧照 NO.5恺撒 剧照 NO.6恺撒 剧照 NO.13恺撒 剧照 NO.14恺撒 剧照 NO.15恺撒 剧照 NO.16恺撒 剧照 NO.17恺撒 剧照 NO.18恺撒 剧照 NO.19恺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18:25

详细剧情

  Gheisar is about a young man's drive to revenge those responsible for who raped his sister and murdered his brother.

 长篇影评

 1 ) 昏頭轉向之隱喻象徵瞎解讀

看這種非現代又多嘴砲的戲真的壓力好大,就跟Django一樣,
整個戲院都坐滿了人,大家都哼哼哈哈地笑,可是。。呃。。。笑點在哪。。。

看完了之後好好理了一下,思考一下,畢竟經過兩個小時的折磨,就僅剩這點樂趣了。
我肯定說得不一定對~僅為本人見解~

如果從隐喻層面去看整個電影,Eddie也就是片中的主角大忙人producer就像是一個
社會體系的維護者,無論演員導演記者出現了任何問題,他都能啪啪啪甩兩個個光解決。
影片出現的角色細節太多,以至於最後都沒有了主要的Plot,就是《閱後即焚》一個系列的感覺。

影片一開始就是不重要女model接私活然後他本人出馬公關了整個事情,這種果決風格貫穿在整部電影。

Eddie跟基督教的不同分支頭頭討論這片子宗教思想正不正宗,各頭頭各種不屑對方,堅持你傻x我牛x這一不爭的事實,最後一致認為,拍這個片子其實不會冒犯他們,愛咋咋地。比喻宗教總是一副有所堅持的樣子,但是其實啥也沒堅持, 最后都是为主要体系服务的。

然後就是處理Scarlet的懷孕不知爹問題,本來打算讓她放棄小孩再重新領養,對公眾假裝孩子不是親生的,結果Scarlet一天搞定了小顧問Jonan Hill,小胖直接喜當爹。

再來是新晉鮮肉牛仔只會演牛仔,但是被迫安排了文藝片的男主角,結果連對白都說不清楚氣炸了導演Ralph Fiennes,最後導演只能把文藝對白直接砍掉換上粗直白對白,或者直接讓他少說話。牛仔貌似比喻事不過腦的人群,接受指令,然後就執行,不斷重複地做並只做一件事。看起来三观很正的样子,实际上都是人云亦云。

Channing Tatum演的心系共產主義組織的歌舞男演員,一手策劃了這次綁架事件,为了到大洋彼岸的终极国家服务社会主义,最后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搭乘潜水艇开往梦想的彼岸。

幫忙Channing的是一群自以為高知的編劇以及知識分子。編劇們覺得都是電影公司賺錢,自己遭到了剝削,因此參與到了小組織中。但是當George Clooney說,你們綁架了我,我能分贖金麼?編劇們紛紛表示,不要談錢,談錢俗!他們一邊抱怨電影公司利用了他們牟利,然後一腳把他們踢開,一邊幹著利用了George Clooney牟利,然後一腳把他踢開的事。好一群義正嚴辭的正義朋友。

而George Clooney作為意志薄弱的代表,才被綁了幾分鐘就迅速被洗腦。小組織的小本本上多了他的名字。而且與各位知識分子討論得不亦悅乎,到了最後被救出後第二天,對著producer侃侃而談組織的偉大,然後被pia pia甩了大耳光。 Producer說:你覺得自己牛x,因為你是牛x的事情裡的一枚棋子,你如果不好好扮演你的角色,你tm什麼都不是!
最後Clooney聲情並茂地演出發表了扣人心弦的高潮演說,卻忘記了最重要的詞:“信仰”。
在場的各位在他的虛情假意之下,紛紛濕潤了眼眶。
這一部分跟Caesar電影最後一幕開拍前的部分相對應。
-----場記問綁在柱子上的演員,扮演看不到臉的耶穌的演員,“你是特約演員(principle)還是臨時演員(extra)?”-----看不到臉的演員說“我也不知道啊”-----
宗教到底是需要堅持的信仰,還是可有可無的extra? “耶穌”也不知道答案。

專欄作家雙胞胎姐妹花,也是相互不順眼,總覺得自己比姐妹特別,其實沒啥兩樣。其中之一的姐妹花覺得自己的sister是狗仔,堅決反對Eddie把她跟sister混為一談,但是自己要寫的也不過就是George Clooney被潛規則的八卦新聞。

最後一次Eddie跟神父懺悔的時候,他問,到底選容易的工作對嗎?雖然現在的工作這麼艱難,但是自己覺得,這才是對的。神父說,堅持對的,因為對的,就是上帝的聲音,上帝的指示,follow your heart就是follow上帝。神父又把事情的是非對錯引向了宗教這麽一個模糊的概念。

最後略去想挖角producer的那位兄弟,太敏感了,我就不寫了~

 2 ) 科恩兄弟开启猴年观影之旅——北美新片《凯撒万岁》漫谈

记得2015年,第一支《凯撒万岁》预告片公布时,有消息说,科恩兄弟坦言自己拍摄的这部新片,其实不是喜剧片。不过,看到电影的预告片,我们真心是不相信的。直到2月5日电影公映,观众们才真正理解,导演们没有骗人。

如果这段喜感的预告片,只是一些支线剧情的桥段拼凑,那电影的主线又是什么,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打开呢?从外媒的评价来看,我们不得不提到两部科恩兄弟的前作,以做铺垫。正好也为国内大部分的影迷,在等到《凯撒万岁》的资源之前,可以先用来解解馋。 1991年《巴顿·芬克》 这部电影讲述了,1940年代左右,纽约一位优秀的剧作家:巴顿·芬克,来到好莱坞创作B级电影剧本。他待在一家气氛诡异的旅馆里,试图专心写作。但是总因为一连串怪事的发生,而无法专心创作…… 影片的主演:约翰·特托罗,是大家熟悉的变形系列中的倒霉警察。这部《巴顿·芬克》是当年,第一部在戛纳电影节同时获得金棕榈、最佳导演、最佳演员3项大奖的电影,并且还是评委们一致通过的。你会发现演员:约翰·特托罗,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参与了很多科恩兄弟的影片《米勒的十字路口》、《谋杀绿脚趾》、《逃狱三王》等等。他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非常适合科恩兄弟笔下那些,怪异且荒诞的人物形象,表现那些现实与虚幻无缝连接的剧情故事。

说回这部,由约翰·特托罗出演的《巴顿·芬克》。光是一个剧作家,向好莱坞编剧的转型,无论是从艺术向商业的转变,从取悦观众走向取悦制片公司老板,一位编剧的内心挣扎与纠结,就充满了戏剧色彩。然而,科恩兄弟总是在他们最擅长表现的离奇故事中,添加社会与宗教的讽刺和暗喻,从而使得他们的影片,在架构上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剧情,在主题上又可以从多方面来解读,满足了广泛大众的口味,还能让影迷们不断的找寻解读的方式,从而充满了观影的快感。 这部《巴顿·芬克》就有这从圣经解读,以及从社会现状与个人意识角度,两方面解读的可能性。这听起来就令人兴奋,就像当人们发现,乔治·克鲁尼领衔主演的《逃狱三王》,其实故事架构与荷马史诗的《奥德赛》巧妙重合,而其中又充满了醉人的乡村音乐。趣味地展现了小人物一连串的遭遇,游吟诗人、最后的审判,以及最后众人被洪水冲走,都可以用史诗来解读,影片在好看之余,又满足了作者与观者之间,创作与解读的乐趣。

科恩兄弟,这一对电影+哲学的组合,往往有着很高的概括能力,他们能用一个典型的人物,去代表一个群体的力量。用一个个体的意识与行为的矛盾,去表现创作者在主流意识与自由意志之间的思维困境。一些有意思的名字作为符号,暗示人物的立场和状态。当然,还有他们最擅长的梦境,虚幻与现实的切换,让他们的影片充满了惊悚与悬疑的特质。 有人说《巴顿·芬克》是晦涩难懂的影片之一。不过,如果仅以一个编剧的故事角度切入,你会看到一连串辛辣有趣的桥段,诙谐的讽刺好莱坞体制、著名作家的窘迫。还有主角人物巴顿·芬克,即懦弱又自大的两面性。之后,对这样的情节发展,以及离奇的凶杀、火灾等桥段的不解,会引领观者进入更深一个层次的解读,关于社会症结、反主流的自由意志觉醒,让影片变成了,人物与自己的灵魂摔跤,不断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穿梭的深刻作品。

更甚者,如果对宗教与圣经略知一二的人们,当然如果是西方的观众,将更加直接的拿到,科恩兄弟在剧情中,加入的那些圣经故事,让一切离奇的桥段,剧情的转变,都得以解释的通。有人说科恩兄弟的宗教情结,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往往是他们拍摄影片的出发点。而他们总能让影片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同时,又令人觉得剧情另有深意。 这部《巴顿·芬克》,对好莱坞体制的自嘲,更多的关联了1940年前后,战争年代的集体意识。而到了最新的这部《凯撒万岁》中,更多的表现了1950年代,战后盛极一时的好莱坞制片公司,在繁荣的表现下,内里的一团烂帐。并且,其中更多的展现了,50年代那些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剧作,可以说也算的上是一种情怀的追忆。而片中的一众卡司,每个人都代表了那个年代最受人欢迎的类型片主角,让我们在怀旧的同时,还可以轮番享受帅哥美女的愉悦。

这就是预告片里,我们看到的,美好的上个世纪50年代的好莱坞,令人捧腹不止,欲罢不能。不过科恩兄弟从来都不会,只是给我们讲一连串的笑话,在享受得以看到摄影机背后故事的同时,科恩兄弟继续通过宗教的元素,带领我们探讨,一位在好莱坞制作公司风生水起的高管,是如何在工作与信仰之间,求得平衡与救赎的。如果要体会,一个男人在生活与宗教之间的矛盾,我们绕不开另一部科恩兄弟的作品《严肃的男人》。 2009年《严肃的男人》 科恩兄弟多年来的作品,全部都是男性主题,用一个男人,广泛的代表人。而这部《严肃的男人》中,体现了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员:拉里·戈普尼克,遇到了生活中的重击,妻子的外遇、工作的转正、财务的危机,这一切的一切,另焦头烂额的拉里,只能求助于犹太教的拉比,来帮助他走出困境,回到正常的生活。这部影片中,科恩兄弟选择了从犹太人和犹太教的角度出发,探讨生活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影片同样充满了冷幽默,一个男人煞有介事地站在屋顶之上,这也是他唯一能够到达的,生活的制高点了。随着拉里的困境不断加剧,他从低到高的拜见了三位拉比,却都无法改变生活的命运。而他又作为无辜大众的代表,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毫无头绪与应对之策。小人物的无力感和逆来顺受的心里,令观众们深感同情。而影片所要说的一切,科恩兄弟都放在了影片开头的寓言故事里。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不速之客来访,到底是好心人还是恶魔,你永远都无从知道。 影片中提到的“薛定谔的猫”理论也是一样,一切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而男主角拉里却无法理解这种不确定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脱离了单纯的因果关系,太多的问题没有答案。无论是,第一个拉比让他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继续恶化;还是第二个拉比让他无视问题的存在——能做的只有等待;最高级别的拉比干脆不语。经过一番生活的洗礼之后,面对比自己遭遇更惨的哥哥,拉里终于说出了那句,有时候,生活的艰难,你只能自己帮自己。

一个人,是天使还是恶魔。一件事的发生,是命运还是随机。都在于你自己,究竟是用推理演算、等待结果,还是接受随机的事实。影片中,很多事情,都是只交代了结果,妻子要与外遇对象结婚了,唱片店无故寄来惊人账单,哥哥被警察抓住,这一切都没有交代确切的原因,很多事情都没有答案。而当男主角拉里,为了金钱改动了学生的成绩,影片结尾却黑云压城,龙卷风欲来,而拉里接到了医院的来电,让他面谈。这一次,似乎又是交代了原因,没有交代结果。 影片的好看,还在于双重的男主角,父亲拉里和儿子丹尼。这一点从电影的开篇就可以看出,父亲在接受体检,儿子上课偷听随身听,准备还钱给一个小胖子。这两条线到了影片结尾,儿子面对着龙卷风的袭来,没有说出还钱那句话,父亲则接到了医院的来电,从而影片结束,严谨的对应。一辈子信仰犹太教的父亲,从低到高的拜见拉比求助,却没能走出困境,反而被生活玩了一把。而儿子正在经历犹太教的成年礼,从一个孩子迈入了一个男人的旅程,见到了父亲都没有机会拜见的最高拉比,却没得到什么高深的启示,而是找回了内心最想要的随身听,被告知了几句歌词,令人深思,就像影片的主题一样,这一切可能有意义,也可能毫无意义。

科恩兄弟这部《严肃的男人》,虽然少了犯罪喜剧的桥段,但是却同样充满令人意外的支线剧情,还有离奇的梦境。梦境的穿插,是科恩兄弟用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惯用表现手法。从《米勒的十字路口》、《抚养亚历桑纳》到《老无所依》中,梦境的插入与自述,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笔。而在《严肃的男人》中,更是接二连三的用梦境插入,表现了主角拉里对异教徒的恐惧,对于情敌的惧怕、对于邻居女人的情欲,等等。如果单独把科恩兄弟每部电影的梦境桥段拿出来说,一定也是一篇雄文。 2016年《凯撒万岁》 而除了梦境之外,绑架则是科恩兄弟最喜欢的剧情设置,对于绑架的戏码热衷,从他们的《冰血暴》、《抚养亚里桑达》、《谋杀绿脚趾》等等作品,被绑架的对象,从女人到孩童,这次的《凯撒万岁》也是同样。这样使得影片,同时拥有犯罪和喜剧的类型片色彩,成为标准的黑色幽默混合体。而其中的戏剧性,关于绑架的原因和结果的探究,对于观众极具吸引力,屡试不爽。同时,对于剧作者,绑架桥段中的悬念,包含着人质与绑架者之间、绑架者与犯罪目的之间的双重冲突。 《凯撒万岁》要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科恩兄弟的编剧技巧和犯罪喜剧的类型片市场,当然还有一众卡司的加盟亮相。影片在经典怀旧、辛辣自嘲的同时,主线却更神似《严肃的男人》。前者讲述了“Hard Life”的困境,而《凯撒万岁》讲述了“Hard Job”的抉择。 <图片10> 故事以电影公司主管:艾迪·曼尼克斯,在一个雨夜的凌晨5点,在教堂的告解室向神父忏悔开始。到第二天早晨的7点,艾迪·曼尼克斯在时隔27小时后,第二次出现在告解室结束。影片围绕这位Capital Picture的主管,从他的工作中,看到电影明星的幕后生活,电影制作的各种环节,游走在放映厅、剪辑室、各大摄影棚之间,揭示荧幕背后的囧事与趣事。 影片的内容,用了大量的经典怀旧桥段来填充,其中明星们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从西部片、史诗片、严肃戏剧、芭蕾音乐剧,到雨中曲舞蹈剧,这些早期类型片的穿插重现,是另影片丰富又好看。而影片的悬疑剧情,来自乔治.克鲁尼饰演的Baird Whitlock的被绑架。中间对于绑架者的面目揭露和他神奇的再次回到片场的经历,只能用他名字的谐音来解释,Baird “With luck”——幸运的Baird。

影片的大主角,Capital Picture制作公司主管Eddie Mannix,其实名字更像是 Eddie Man Fix,就是麻烦的解决者——一个Fixer。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他两次忏悔之间,27小时之内,他接二连三的处理棘手事件,同时纠结在是否跳槽的选择之中。他的工作状态,更像是那个装不下赎金箱子,怎么都扣不上,但是艾迪还在努力的尝试,就像他常常觉得自己无法负荷的工作,不过当别人问他,需不需要换一个箱子时,顿时箱子完好的合上了。 影片中有很多人物设置的亮点,比如把女八卦杂志的主编,变成双胞胎的姐妹。拍摄剧情影片的严肃导演:劳伦斯,由拉尔夫·费因斯饰演,被大老板硬塞进去的动作片男演员害惨。还有滑稽的共产党员的学习小组,关于历史与经济的一体化论调。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女演员:DeeAnna Moran,未婚先孕,导演又拒不负责,还得艾迪出马,找人帮忙摆平。深夜的苏联潜艇现身,党员的秘密接头,竟然还带着狗前去,最后更是为了这只狗损失惨重。

剧情不多说,接着说说影片里的宗教情节。影片中的一个桥段,破天荒的聚齐了四位神职人员,一起讨论关于正在拍摄的影片中,耶稣诞生的故事。以确保这个桥段没有冒犯到任何一个教派,于是四位神职人员:东正教、新教、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以及犹太拉比,关于“The Nature of Christ. ”的大辩论就开始了。有时觉得,这样的桥段也就科恩兄弟敢放,还能驾驭。其中关于:耶稣是不是上帝儿子?上帝是个单身汉?上帝爱耶稣、上帝爱每个人、上帝就是上帝,等等一系列的争论,令人听得无言以对,拍案叫绝。 影片的最后,乔治.克鲁尼饰演的Baird Whitlock,回到片场,在老板艾迪的一顿教训后,完成耶稣的诞生最后一组镜头,当他激情的念着台词,讲述耶稣的眼神里充满光芒,这是来自一个神,一个真相的光芒。庄严的瞬间,感动了拍摄现场的每一个人,不过很快,他就忘词了,然后悻悻的骂了一句:“Son of bich.”,这样的桥段,总会令你觉得,太科恩了。 <图片13> 深夜里,艾迪独自走向片场,默默的站在三个十字架前面。经历的27小时的工作,回到告解室的艾迪,向神父诉说着与昨天相同的忏悔,自己欺骗了妻子,没有戒烟成功,这太难了。不过最后他又问神父:“做简单的事,会不会是错的?现在的工作很难,非常难,有时觉得自己做不下去了,但是感觉上是对的。”,神父回答:“上帝希望我们做对的事,内心的感觉是来自上帝的旨意,这是上帝说话的方式。”。 于是,艾迪瞬间从告解室的凳子上弹了起来,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对于另一份工作的邀请,其结果不言而喻。影片中,对于艾迪的故事,一共给了三段话外音的讲述,最后旁白说:“故事就这样开始,故事也是这样结束,如此而已。艾迪的工作永不会完结,将是一道永恒的光芒。这段关于Hard Job,But Right 的故事也随之完结了。50年代的好莱坞盛事,就是这样被一代人被创造的。

影片用讨喜的上个世纪好莱坞情节,五部类型片的穿插,在混乱的工作中,跟随男主角一起,经历忏悔与抉择,这一次,科恩兄弟,给了我们情怀与笑话,给了我们悬疑的剧情,还有深意的宗教探讨。这27小时在好莱坞发生故事,令人们纷纷感觉意犹未尽。科恩特意使用了与《巴顿.芬克》中,相同的电影公司名称,就好像虚构世界中,一直存在着Capital Picture公司一样。据说男主角:艾迪.曼尼克斯,更是有着人物原型,一位早期效力于米高梅的著名人士,专门帮公司和巨星们解决各种问题。

影片中,众神职人员说,上帝是分裂的。而共产党说,人体是分裂。也许科恩兄弟在阐述,每个人也都是充满矛盾的分裂体。在工作与生活中,难免面对难题,而哪一个是对的,只有自己知道。

2016年2月8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3 ) 《凯撒万岁》重返黄金时代,还是科恩兄弟的老配方


这个段位的科恩兄弟,这对独立电影出身的鬼才导演编剧,已经到了无欲无求的境地。

他们刚一登场,就用《血迷宫》这一剂春药俘获了影评人和影迷,从《冰血暴》再到《老无所依》,他们疯狂迷恋巧合的魔力,所有的不可思议都可以用偶然性解释得顺理成章。然而,他们也未曾停止用电影去铺叙生活本质的枯燥平常,职业的焦虑、婚姻的冷漠、生活的呆板都是科恩兄弟电影主题的一部分,也是孕育巧合、创造奇迹的现实土壤。

科恩兄弟又是十分典型的影迷作者,他们从未掩饰对好莱坞类型片的钟爱之情。他们的反叛来自对传统类型法则的熟稔,他们的破坏是对类型套路的刻意回避。他们也经常表达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眷恋,这种眷恋往往夹杂了“韶光易逝”的感伤。《缺席的人》的黑白影调让3、40年代的黑色电影回光返照;《大地惊雷》直接翻拍了约翰韦恩的同名旧作,是从西部片汪海中采撷的一抹亮色。

跟《醉乡民谣》间隔了三年,科恩兄弟终于推出了新作《凯撒万岁》,这部包装精致华丽的糖果富含多种口味,也是电影人对黄金时代最完美的致敬方式,也让科恩bros回到了他们最熟悉的叙事体系,荒诞滑稽、幽默反讽,依然是我们曾经熟悉的配方。


影片带我们重返了大制片厂时代的好莱坞,那个花灯燕舞、华美庞大的造梦工厂。主人公艾迪是个大权在握、比皇帝还要操心的大制片人。这种工作又绝非常人能够匹配,艾迪同时面临的问题有:古装史诗片涉及耶稣的情节,艾迪要和宗教部门探讨尺度处理问题;男主角被临时演员绑架了,艾迪要找到他;歌舞片女皇即将未婚生子,艾迪要为这个还没出生的孩子找到一个养父;大导演和男明星同性恋的传闻到了冷面女记者手中,艾迪要扑灭这把火;文艺片导演反对找西部片牛仔来演男主角,艾迪要安抚导演的情绪;同时,艾迪还面临自己的人生抉择,他面临着一份十分有吸引力的工作诱惑……


(斯文顿、布洛林都是科恩的老搭档)

所有人都在找艾迪,而这部电影就是一两天之内发生在艾迪身上的种种。
艾迪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CPU,他一刻也不能停,必须要在一天之内解决所有麻烦。这座庞大的制片厂看似运转正常,但只要艾迪选择离开,那么一切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可怕境地。而这一切屁事都和他本身毫无瓜葛,回到家他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中年男人。

(临时演员下毒绑架这段异常搞笑)


典型的科恩式犯罪开场:乔治克鲁尼被两个临时演员用迷药绑架。然而,今时今日的科恩早就无欲无求,他们不屑于去讲述一个大明星被绑架的惊险故事,但依然会让观众大跌眼镜:绑匪是共产主义的信徒,一群人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起了《资本论》,他们绑架的目的是希望用赎金来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添砖添瓦……


(绑架大明星只是为了向组织上缴党费!)

科恩影片对“焦躁”的描摹总是细致具体,这种细致会让身为观众的我感到恐慌,幸好,艾迪总是游刃有余,他不负众望地解决了所有问题。《凯撒万岁》是通过一个焦虑的职场人视角带我们回到了类型片的繁盛时期,揭开了梦幻泡沫背后的奇闻怪状:流光溢彩的银幕和肮脏混乱的真实片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银幕上
伟岸高大的罗马军官实际上是个性格懦弱的同志


亲切迷人的性感美人鱼,实际上脾气火爆,私生活极度混乱


爱情片里冷酷的男主角是从西部片刚走出来的土老帽


歌舞片里的硬朗小哥真实身份居然是苏俄间谍……

演员众多,大都是科恩兄弟的老搭档了:
乔什 布洛林《老无所依》
乔治克鲁尼《逃狱三王》《真情假爱》《阅后即焚》
寡姐《缺席的人》
蒂尔达斯文顿《阅后即焚》

and

弗朗西斯·麦克杜蒙德,乔尔科恩的老婆,科恩电影标志性的人物。这次安插给她的酱油角色是一名剪辑师,跑片的时候差点被围巾勒死…十分典型的科恩式喜剧桥段,如果真的被勒死了,那发生在科恩电影里这真的算不上稀奇。


(再现了好莱坞经典时期的视觉魔法)

《凯撒万岁》就是导游艾迪带领大家参观了一遍大制片厂,同时也像姜文那样,把好莱坞三四十年代的类型片统统致敬了一遍。仔细想来,本片和《一步之遥》还真的有颇多相似之处,都是黑色复古风格,都嘲讽了贵圈不堪入目的那些破事。不同的是《一步之遥》嗨过了头,玩到最后有点不知所云;《凯撒万岁》姿态轻松,吐槽随意,以一人视角起落,简单呈现事态,没有自顾自的高谈阔议,收尾都十足老片尿性:

说end就end












桥段|故事|影评|同类

 4 ) Professional Person

片子拍得这么戏谑,让我觉得严肃的讨论片子的主题,有点滑稽。不过转念一想,有众多的致敬,宗教和无厘头的讨论做背景,我下面将要写的内容,自有一种令人捧腹的效果,也算得上是一种科恩精神。

是的,我认为这部电影在讲职业分工对于人的异化。哈哈。

Channing Tatum戏剧性的跳上潜水艇并回身摆了一个Pose,就像由他出演的歌舞片里,他也以同样的动作从桌子跃上了梯子,并回身摆了个Pose。甚至在电影的空间里,你都已经分不清他是在表演另一部歌舞片,还是要叛逃到苏联去。

最终,工作吞噬了一切,将我们的全部都卷入了其中,没有什么工作之外的生活,没有什么职业之外的人格,你的工作就是你,你就是你的工作。

可爱的西部片明星在等待女演员的时候掏出了绳索打发时间,他连吃意大利面都不能放酱汁,因为这样可以用面条来打个结,成为牛仔的另一条绳索。两位歌舞片明星甚至在约会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唱起歌来。两位八卦女记者相似得甚至分不出彼此。

最为传神的,是那位everage Joe。每当电影公司需要一个“普通人”的时候,Joe就会来完成这个任务,他是一位”职业普通人“, a professional person。

Hail,Profession!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巨大的片场就让我联想到了我正在工作的鱼油工厂。每天几千次的重复同一个动作,时间像凝固了一样缓慢的爬行,每天下班之后的疲劳甚至让我累到不想思考。周围的人都眼神空洞,语言干瘪。我敢说,如果我也成年累月的在这里工作下去,最终我也一定会变得和他们一样,听到一个长一点的句子都会觉得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围。

在我一周唯一的休息日,为了逃离这份职业对我的吞噬,我决定去看一场现代芭蕾的演出。如此巧合的,演出的压轴作品,主题居然是在戏谑的表现职业分工对人的异化。同样的幽默风格,编排,灯光和音乐都极致的精美。表演结束的那一瞬间,我在想,每天重复的表演同样作品的舞蹈家们,和他们所戏谑的对象——像我一样的厂妹们,真的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吗?

科恩兄弟用他们的电影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差别,即使你是一位舞蹈家,一位大明星,你也逃不出被异化的命运。

那么,又是什么让Eddie Mannix觉得这份管理杂技团的工作是这么的正确,比管理一家航空公司更为正确,即使难到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继续做下去,也不愿放弃?

因为这份工作会时不时的给人带来一种幻觉,一种忘记了自己正在工作的幻觉,一种艺术而不是商业的幻觉,一种英雄而不是牛仔演员的幻觉,一种神圣而不是无意义的幻觉。

在Hail,Caesar最后的场景中,克鲁尼充满激情的表演让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专心致志的听他发表充满神性的演说。在那短暂的一刻,他们是真正的被打动了,一种神圣的幻觉照耀着所有的人。

可笑的是,这位神的信徒居然连信仰的必要条件是faith都能忘记,使这短暂的幻觉像一个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在鱼油工厂工作了9天之后,我终于忍无可忍辞职了。辞职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电影院看了Hail,Caesar。为了打发电影开始前的时间,我去买了一张彩票。彩票销售员的脸上带着和斯卡利 · 约翰逊一样灿烂的假笑。

走出电影院之后,我苦笑着想,如果真的还要继续活下去的话,还是去找一份正确的工作好了。

 5 ) 乐情四角

共产党是被压榨编剧联盟 笑吐 俩人长得那么像的乔治克鲁尼cue克拉克盖博:克拉克在戳我,那时盖博还没红。 拉尔夫费因斯儒雅扇脸 埃伦瑞奇(没认出来)面对乔什布洛林的半角色扮演式道出绑架十足正经 蒂尔达斯文顿分饰的姐姐比妹妹多一百万粉丝读者:they want the truth. 正在谈论绑架的严肃氛围突然一线电话call来乔什布洛林的老婆 直接笑翻→“好的,我会打给教练”←电话对面还以为是麦克多蒙德 结果没这样如此浪费而安排她去做🧣扯入放映机搞得像被深喉的剪接师 放映片女人问道“为什么闷闷不乐?”埃伦瑞奇:it's complicated.(替乔什布洛林发声) 电视公司:“以前是火车” 那结果现在给小男孩送飞机 飞机超越了火车 like荧幕超越了银幕 笑疯 第14162号美国共产党员:乔治克鲁尼 查宁塔图姆靠苏联潜艇叛逃了 他的小组也被扫荡 共产党们却靠着乔治克鲁尼的传播 挂钩耶稣生存不息下来 科恩兄弟高喊着:共产党万岁 耶稣万岁 凯撒万岁 科恩兄弟搞什么临患中年危机的男人们有一套的 逃不出生天的状况从缺席的人之后就从未缺席 “很感谢但我得回绝,这样有多长?”就像科恩婉拒电视业似的,这句话很短,但用了一部片子那么久去思索讲出,但其实也是短的,毕竟距上一次犯烟瘾也只过去了27h不是吗? 终章的告解同样道出科恩兄弟的一门心思:电影是艰难的 但是发自内心的对的 那可以助你分辨是非的声音就是来自神 即使电视行业炙手可热 工作唾手可得 十年签约入股后退休触手可及 仍然 “电影万岁”

 6 ) 叙事的永恒实验者---《凯撒万岁》与科恩兄弟

科恩兄弟的一贯风格,即是对叙事线索的把玩。并且在其导演生涯之中,都致力于在叙事层面上的进取和拓展:最初是单纯对叙事手段和系统的复杂化尝试,在技术上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而在一些时候,他们会做更多的努力,试图让叙事的技术与主题的表达相结合,从而回归“技术服务于内容”的电影传统宗旨。因此,如果单纯从叙事的环节这一角度来看,科恩兄弟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开创,可以称得上是电影---特别是由奠定经典叙事风格的好莱坞黄金时代而来的美国电影---的实验者了。

在登顶奥斯卡的《老年无所依》之中,他们出色地施展了叙事的诡计,在通篇让“杀手”和“老兵”的双线并行,构成了一种老兵和杀手在观感上形成了追杀与反追杀的交锋、实力相当的对峙。而做出了这一切的科恩兄弟所埋伏的杀手锏,就体现在了高潮的部分:老兵和杀手终于开始交锋,但电影却偏偏没有正面展现这一酝酿许久的对战过程,而是直接给出了“老兵垂死”的结局。也就是说,通篇的平行叙事所呈现出的实力对等只是一种真相揭露之前的反衬,通过老兵形象反差感的强化,让观众感觉到了深深的“老年无所依”。在高潮的对战来临的时刻,科恩兄弟让一直以来硬朗专业的老兵形象消失在银幕上,而只留下了被击倒后垂死挣扎的败状,借此来说明:老兵的强悍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一个年老力衰、面对杀手无所凭依的老人。在这部电影里,科恩兄弟使用平行双线叙事,制造出一种表面的人物观感,而后借助结尾中“略去对战”的反高潮式叙事手法,来强有力地烘托出了自己的主题。对于叙事的精妙掌控和灵活使用,可见一斑。

而在他们近几年的电影中,他们开始尝试一种更加不同的叙事思路:在开始时展现一个各局部和谐、整体稳定的庞大人际关系网,而后通过多线叙事来创造种种巧合、并通过群戏一般的交叉和平行剪辑来让这些巧合产生交互,以此来逐步破坏人际网络的稳定和谐,让各个局部都产生混乱,并在最终让各条已然混乱的线索汇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破坏的高潮,并在最终的“爆炸”后让一切归于原始的、属于“无”的平静。《阅后即焚》,即是最为鲜明的代表:各条线索的人物,经历了开始阶段的生活平和,逐步进入到各自被隐藏之内心所引导出的行为,并由这些行为产生混乱,最终任意关联的二者互相的关系全部破裂、整体交际网的稳定性彻底坍塌,并在集体性的线索汇合中产生了最后的黑色幽默式“爆发”----人物的互相杀戮和丧命。

多线叙事、反复切换、并让双线在最终汇合而产生主题表达效果,向上可以追溯到《毒品网络》---美国上流社会、美国底层社会、墨西哥,三个环境被分为了三条线索,并通过色调来加以区分,从而展现了由最下游的墨西哥逐步传导至最顶层的美国上流的完整毒品流通世界,并且用“残忍的墨西哥”、“挣扎于犯罪的美国底层”的描写,来衬托出“美国上流社会的毒品商家庭之幸福和谐”的虚幻,随后让毒品商被逮捕、妻子开始涉入贩毒,揭穿了美国上层社会之繁荣的假象--一切都已经被底层墨西哥的污秽所同化,犯罪的混乱与毒品一道、顺着毒品网络从墨西哥传染进了美国上层。而后,昆汀塔伦帝诺的《低俗小说》、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等作品,则将这种表达性极强的叙事系统进行了升级和实验。宁浩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和忻钰坤的《心迷宫》,同样是这种叙事体系的中国化代表。

而这一次,在《凯撒万岁》之中,科恩兄弟同样使用了这样的叙事体系。相比起《阅后即焚》,科恩兄弟试图通过《凯撒万岁》,来让叙事系统更多地贴合于自己想要表达出的主题---并不是单纯的叙事手法实验,而是让它的效果能够形成一种对主旨的表意,从而让技巧和内容更深地连接起来。

探讨科恩兄弟的尝试,重中之重即是绝对主角的塑造。在开头,科恩兄弟就点明了主角马多克斯身上的意义:他是美国电影业的操盘者,是好莱坞的凯撒;但在第一段的教堂忏悔戏中,借由十字架和耶稣的特写、马多克斯“我背叛了对妻子的诺言抽了烟”的忏悔和脸部的黑影打光,我们又可以看到这位操盘者的软弱本质---他并不是凯撒,只是一个急需帮助、烦心事一堆的中年男人。而在第二场戏中,科恩兄弟则更加深了马多克斯的这种意义:他先是扮演“凯撒”,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女演员的闹事,而后却又变成了“中年男人”,借警察的烟,再次破坏了和妻子的约定。

这种表里的双重性矛盾形象,贯穿了整部影片。当马多克斯走在电影公司的马路上时,他始终位于画面构图的最中心,周围环绕着忙碌的工作人员、硕大的布景----在这一刻,他就是这所好莱坞电影业中心的帝王、绝对操纵者。并且,在数个场景中,科恩兄弟都将马多克斯放置在罗马帝国的宫殿、台阶等巨大布景之中,并通过远景镜头对他的“罗马中心”站位进行强调,从而加深了他的“凯撒”属性。但是,在另几个场景中,科恩兄弟又不失时机地表现了马多克斯的无力本质。比如,在一个“马多克斯行走在宫殿台阶”的“凯撒式镜头”后,马上切入近景,让马多克斯的背后出现一个制作了一半、只有下半身的古罗马雕塑,增强画面的喜剧性,来揭穿马多克斯方才的“凯撒”状态。

另外,对于马多克斯的无力本质,科恩兄弟也对“祈求耶稣帮助”的部分进行了延展。开头的马多克斯向耶稣寻找对深陷泥潭的生活的救赎,但紧接着,在他观看《凯撒万岁》样片的部分中,科恩兄弟就击沉了他的这个希望:当样片进行到“角色看到上帝”的阶段、画面即将切到上帝正面的时刻,出现在马多克斯面前的却是“神的镜头还没拍摄”的字样----马多克斯,并不能够接近上帝,哪怕是银幕上的。随后,当马多克斯参与到《凯撒万岁》的宗教人士讨论会时,他在思想上对于上帝的存在认知也被彻底搅乱了: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每一方所理解并诠释的“耶稣”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如果连宗教权威都无法对耶稣的身份给出统一意见,那么只是普通信徒的马多克斯对耶稣的认识也就自然发生混乱、更谈不上什么“坚定的信仰”了。因此,“祈求耶稣帮助而又不可得,无法摆脱混乱的生活”这一马多克斯的无力本质,就被科恩兄弟揭露出来了---他不是好莱坞的凯撒,远远不是。

而在另一方面,对于马多克斯所执掌的好莱坞的表现,则当然要用到科恩兄弟的重头戏“多线叙事系统”了。科恩兄弟将叙事线索分为了几条,并分别搭配以不同类型的一部制作中电影,让马多克斯在这几个片场穿行、为了几个作品中的导演演员进行协调工作。在开始的时候,每一个片场都是和谐而进展顺利的:身手优秀的西部牛仔演员拍摄了完美的西部片,美丽动人的女演员在同样美丽的水中舞蹈的映衬下完成对美人鱼的演绎,戏感扎实的男演员激情地表演了古罗马帝国的将军,舞姿潇洒的歌舞剧男优进行了干净利落的踢踏舞拍摄。同时,在处理每一条线索的开端部分时,科恩兄弟都会用大段的时间资源,来展现各自电影拍摄中的一场戏中戏,从而去突出好莱坞黄金时代标志性的“造梦”。但是,和谐转瞬即逝,各个局部都马上出现了混乱的迹象:西部牛仔要去演正戏,实力派男演员被绑架,女演员肥胖到无法完成演出而又未婚先孕,歌舞男优甚至荒谬地奔向了社会主义阵营。而这一切,就被马多克斯在几条线索之中疲于奔命地来回奔波、试图平息所有问题,但却始终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并在最终干脆集结在一起、彻底无法收拾。可以看到,科恩兄弟通过“多线叙事,局部产生混乱,并让各个局部逐渐汇合,发生混乱的高潮,而后毁灭全体性的和谐稳定”这一叙事思路,影射了50年代好莱坞的整个工业体系和行业生态----华丽的偶像、美妙的梦幻、增长的利润,这一切被称之为“黄金时代”的美好、繁荣、和谐都只是虚假的表象,是勉强维持的泡沫,只需要稍稍一碰便会完全破裂,好莱坞的工业看似强大,实则混乱不堪而又不堪一击。当科恩兄弟不厌其烦地在各处片场的拍摄段落中反复穿插“布景内明媚的造梦、布景外漆黑的大棚内部”的远景、并安排女演员无法忍受地甩掉美人鱼的王冠从而破坏掉整段拍摄、让牛仔磕磕巴巴地说着台词演蹩脚的文戏的时候,他们的所指已经比较明确了----整体电影行业的体系是脆弱而一触即溃的,因此,马多克斯也势必无法处理好所有问题来维持自己的“电影罗马”,“凯撒”不存,在这里的只有一个在生活的泥潭中挣扎的男人。

而在结尾的部分,马多克斯看似找到了一条光明的出路,一切都渡过了混乱的过程、走向了乐观的结局:马多克斯从神父那里获得了开解,解决了缠人的娱乐记者,解决了女演员的怀孕问题,解决了男演员的被绑架,而牛仔也拍出了说得过去的剧情片场景。但是,事实上,在一系列的暗示中,这些都只是一种对于内在的掩盖:西部牛仔最自如的仍然是跃马扬鞭(穿着西装把玩缰绳,在高档餐厅摆弄意大利面条,戴着牛仔帽才成功追踪到共产党编剧),而对于剧情片的表演只是用一句“这很复杂”来带过所有的细腻感情诠释;女演员通过和律师的结婚掩盖过了怀孕的危机,但嘴里不停强调“专业”的律师对她勾引的通吃,其本质反而是电影公司危机处理系统的运转失灵(本应该保持专业性、负责演员危机公关的律师环节的失职);最重要的部分是,罗马帝国的将军、戏中戏中占据“凯撒”位置的男演员,直到最后的高潮段落,也没有仰慕于十字架之上的耶稣的神光,而是磕磕巴巴地忘记了台词,作为马多克斯对等角色,他的这一行为也强烈地暗示了马多克斯“仍然无法得到神之拯救”的未来(在此前,马多克斯观看样本,播放着的“罗马将军在耶稣面前磕磕绊绊的蹩脚表演”的画面与马多克斯的焦虑形成呼应,说明了“好莱坞凯撒”马多克斯与“罗马凯撒”角色的对等性,并且暗示了马多克斯求神无果的状态)。因此,在影片的最后,一切看似都解决了,一切实质上又都没有解决,而只是被暂时性地掩盖了危机,就像马多克斯此前的每一次危机处理一样。而马多克斯所面临的困境,也终会再次爆发。

但是,科恩兄弟并没有将主题完全地停留在“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层面,他们的真正意图,在于一种对更高层级内容的影射----让电影产业的脆弱成为一个缩影,来引导到更上一级的美国政治生态。当然,在作品中,科恩兄弟也成功地找到了影射的“升级”的一个“桥梁”:50年代震惊好莱坞的“导演告密事件”----伊利亚卡赞为代表的行业人士向麦卡锡主义主导的美国政府告发好莱坞内部的所谓“共产主义分子”,从而导致了针对十个被告发编剧的官方封杀和沉重打击。这个事件,无异于是“电影行业”与“政治生态”之间做影射的完美中介。在《凯撒万岁》中,构成电影后半部主干剧情的事件,正是不满足于利益分配而愤然反抗的“编剧绑架男演员”事件,这正是一个对告密事件的露骨提示。另外,作为马多克斯“凯撒”身份的延伸,科恩兄弟设置了“军火商招募马多克斯”的线索:他对着马多克斯展示出氢弹爆炸的照片,来彰显自己行业的强力发展性----拥有强大军事的美国,自认是掌握力量的“世界凯撒”。

而在电影的后半段,科恩兄弟则彻底地否定了美国被麦卡锡主义主导、自认力量强大可以争霸世界发动冷战的政治生态。后半段中电影行业系统的坍塌、马多克斯欲扮演“凯撒”而无能的弱小,也正形成了对政治生态之本质的影射---树资本主义为旗帜大打麦卡锡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好、自认为世界凯撒发动冷战的时任美国当局也罢,将这些东西作为主导方针构建起的美国政治体系,其整体就和电影业一样,是脆弱不堪的。而结合电影中科恩兄弟一贯的黑色幽默风格,创作者对于政治生态的揭露更是加入了颇重的讽刺意味。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讽刺美国政治的同时,科恩兄弟还兼顾着将冷战另一端的共产主义也一勺子烩了进来,连带着捆在一起大肆嘲弄。怀揣共产主义之心的编剧们,第一次出场时的“进门”画面被暗色调的光线笼罩、仿佛力量强大,但随后进入讨论,就变成了一群正襟危坐但滑稽无比的小丑。这种反差的创造,显然是科恩兄弟的观点传达:他们也与隔壁的资本主义一样,一切强大只是表面,内里无比脆弱,宣扬的那些东西都只是搞笑的存在。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科恩兄弟是用自己近几年中精研的标志性叙事系统,来展现出了好莱坞体系的虚假稳定和本质脆弱,以及这一体系之执掌者的外表有力和内心无助。随后,建立好莱坞工业对“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当时世界唯二存在并激烈对抗的政治生态----的影射关系,从而嘲讽了这个星球上一切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无论哪一方,都只是虚假的、仿佛在逗人发笑的东西,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政治体系,也只能是一碰就倒的花架子罢了。好莱坞的凯撒不存在,而世界政治的凯撒也同样只是幻影。

但是,这部电影当然是不完美的。首先,如果将它当做是科恩兄弟的一次思想表达,那么在这个思想的内容阐述上,还是有些薄弱而浅显的。在电影中,科恩兄弟嘲讽了一切意识形态、一切政治生态,但却没有提出对于这一现象之内在原因的探讨,也没有给出对解决之的可能性构想。因此,没有内在的深度反思和着眼未来的建设性意见,让科恩兄弟的思想表达更多地靠近于愤青化的产物----他们过激地嘲讽着现实,但也仅此而已了。当然,思想性也从来都不是科恩兄弟的所长,如前所述,他们创作的价值和着眼点,更多地还是放在了“技术试验”和“个人风格化的建立”的方向上。

而从创作灵感的角度来看,比较遗憾的一点是:本片当中,缺少了历史级佳作的那种“灵性爆发”的、腔调十足而又意味深长的瞬间。在《老无所依》的结尾,杀手将凶器放在小孩的脑袋上,表情平静淡漠。这样一个收场,让观众深切而直观地透过屏幕而感受到了杀手传来的巨大恐怖,从而在不言中与已经死去的老兵形成了在直面杀手时“对手强大,自身无力”的共感,更深层次地用自己的眼睛和内心理解了老兵“老年无力而无所依”的虚弱感。这样一个“一切尽在不言中”而又点题效果突出、让观众久久无法走出来并反复体会自身恐惧感受的结尾方式,正是即使天赋者如科恩兄弟、也无法随时轻易给出的创作灵感爆棚的瞬间。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个结尾,已经足以构成《老无所依》在科恩兄弟作品谱系中的绝对顶级份位。另外,在同样获得奥斯卡关注的《醉乡民谣》,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种在叙事层面的绝佳体验:在叙述了主角从众人厌弃的生活失败者走向迎来音乐共鸣的一缕光明之后,科恩兄弟直接将时空回滚到影片的开头,让主角从“被从酒吧扔出”的人生最低谷处重新开始,只是这一次,主角不再像上一次那样从低处跃起迎来光明,坐在台上获得希望的那个人不再是他、而变成了在酒吧后门中与他不期而遇的鲍勃.迪伦。借助这样一种奇妙的叙事手段,科恩兄弟让主角的一切生机都化为了他醉酒中的黄粱一梦,并且告诉观者:幸运只会光顾少数的天赋者,而大部分的平庸者只会成为天才传奇的观众。希望和光明属于天才,而普通人只能接受自己平庸甚至失败的生活,这才是音乐、以及所有艺术行业的生态。科恩兄弟的那一个“回滚”和“返溯”,可谓是效果拔群的一笔。

不过,瑕不掩瑜,相比《阅后即焚》,这一次的科恩兄弟,在风格化叙事手法的运用上,展现出了回归电影传统宗旨的更多尝试---将此前技术开拓和个人创作特色的意味更浓的叙事系统,做成对于作品主题的表现核心,从而让技术落到内容的层面,在创作的思路上回到“内容”这一根基之上作为技术手段设计的原始出发点。在这个角度上讲,《凯撒万岁》可以说是科恩兄弟的电影实验中一次比较效果拔群而意义不小的成品了。

 短评

科恩兄弟的喜剧玩票大乱炖,讲一个基本不用睡觉的好莱坞制片人。剧情没想到跟预告片不太一样,虽然和巴顿芬克有对照,但本片主要还是搞笑。借本片还可以抒发自己对许多经典好莱坞的喜爱并致敬,也不错。钱老板一展歌喉,舞技没话讲,并且那首歌翻译成中文大概是“没有妞就搅基”吧。。😂

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科恩兄弟贺岁大电影,明星多,段子多,好笑就行~

7分钟前
  • 似零
  • 推荐

质感与趣味是真没的说,可惜是个无核心事件、无核心人物甚至无核心主题的三无产品;要是再碎一点没准还能产生奥特曼式的无序,然而几大段的致敬棱角分明,让电影更像是果盘而不是杂碎汤。

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较差

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科恩兄弟导演的,这是好莱坞版的建国大业吗

11分钟前
  • 今夜
  • 很差

逃獄三王的續集。資本主義大勝共產主義。

14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三星半。奇异观感类似《美国骗局》和《一步之遥》,明星数脸年代喜剧,无论是内容还是视听语言,整体风格上致敬50年代,美术布景精致华丽。但各种揶揄反讽却尴尬失水准。问题出在之前科恩最厉害的剧本和剪辑上,结构松散,离最佳效果还挺远的,回炉可能还有救。

15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7.3 还是科恩兄弟擅长的黑色喜剧,不过这次有些堆砌元素的倾向,核心是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副线叙事元素又多又支离破碎,冲突的解决跟主角没多大关系,不过用到的制片厂体系梗实在太多了,其中黑名单编剧绑架明星一起学习共产主义最后还要对着苏联潜艇致敬也真是黑到不行了。

20分钟前
  • JoshuaLi
  • 还行

迷影与信仰

24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又不好好叙事又不好好玩讽刺,最后变成四不像。关键是连喜剧也算不上吧。

2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电影遇到电视产生困境,电视遇到电脑产生困境,电脑遇到智能手机产生困境。但它们至今都仍未消亡。

30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Coen兄弟又拍喜剧……饶了我吧。

3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失去了精巧的剧本结构,东拼西凑,为了凑梗而拼剧情,完全多余的斯嘉丽那条线。失去了原本的思想性,横下心全民娱乐及向老时代致敬。整体质量全线下降,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余晖即使这样看来依旧充满魅力,剧情意外地流畅,观影体验尚属上乘。不过政治部分的讽刺实在有点过了,不知道老白会不会来玩命。

34分钟前
  • 洛风城
  • 推荐

对资深观众来说,猜谜的乐趣是有的,只是剧作太松弛。

3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除了回顾5060年代的好莱坞 这片子到底在干嘛啊

38分钟前
  • 桌长
  • 较差

6/10。科恩兄弟写给好莱坞的和解书,这部饱含信息量作品每个段落都混入了影史秘闻的内行梗,致敬了不可亵渎宗教、片场怀孕、文人灌输共产思想、gay导演潜规则的时代万象,拍成一场无脑喜剧的大马戏,戏剧冲突严重被分散,但刻画角色行为的功力仍然很强,比如扇巴掌令明星学乖和剪辑师领带卡住回放等。

3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二叔和钱老板这俩配角戏份不多却出奇精彩,Hail Caesar的最后一场戏也莫名洗脑,看似粘性很差的架构执行起来竟无比顺畅,但几乎不见科恩兄弟招牌的深刻气息,归根结底还是部充满玩票性质与对黄金年代一份情怀的娱乐片罢了。

42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国师有三枪,科恩兄弟有凯撒万岁。躺平任嘲的好莱坞黄金时代,靠明星打酱油、一锅乱炖出奇葩。连科恩兄弟都开始拍春晚了,真叫我伤悲...

4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3.5 群星闪耀的卡司都只是露个脸而已,对好莱坞黄金时代各色人物的致敬模仿,以及所引出美国娱乐产业之外的政治背景,可惜科恩兄弟拿手的剧本结构游戏却没有成功在人性回归上触动到观众。而且剪辑也略尴尬,故事线与场景之间的联系和对应,特别是主线故事与致敬桥段的喜剧效果,都没有剪出来。

45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戏仿非常到位,细节比较出彩,黑和幽默都在,可惜分量太轻。

5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B-】故事无聊拍的不错,说让伍迪艾伦拍的,交给他估计没三小时下不来。

53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