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堡的雨伞

爱情片法国1964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尼诺·卡斯泰尔诺沃,安妮·维尔侬,马克·米歇尔,埃朗·法尔内,米蕾尔·珀雷,让·尚皮恩,皮埃尔·卡登,让-皮埃尔·多拉,贝尔纳·弗拉代,米歇尔·伯努瓦,菲利普·迪马,多萝泰·布兰克,雅内·卡拉,哈拉尔德·沃尔夫,吉赛勒·格兰普雷,保罗·帕维尔,罗萨丽·瓦尔达,米歇尔·勒格朗

导演:雅克·德米

播放地址

 剧照

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1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2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3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4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5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6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13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14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15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16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17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18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19瑟堡的雨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18:20

详细剧情

  17岁的少女Geneviève(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是法国瑟堡一家雨伞店老板娘的女儿;20岁的少年Guy(尼诺·卡斯泰尔诺沃 Nino Castelnuovo 饰)是一家汽车修理店的员工,和他的伯母和伯母的养女Madeleine (Ellen Farner 饰演)生活在一起。 Geneviève和Guy是一对情侣,然而他们的恋情一直受到Geneviève母亲的阻挠。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了,Guy被迫要去前线服两年兵役。离别前一夜,两人发生了关系。分开的日子里,Geneviève很少收到Guy寄来的信,她开始怀疑他的真心。在母亲的撮合下,怀有身孕的她嫁给了一个一直对她穷追不舍的巴黎珠宝商 Roland Cassard (Marc Michel 饰演)。两年后,服完兵役的Guy回到瑟堡,想要寻回他和Geneviève的爱情,却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本片被提名3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1964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殊荣。本片所有的对白都是“唱”出来的,配乐也十分出色。

 长篇影评

 1 ) 很简单,很好

那是无意中的一个下午,我和奶奶坐在躺椅上各自沉默地看完了这个电影。

字幕浮起来的时候,奶奶摘下眼镜,慢慢地吐出一句:很简单,很好。

关于这部让人默默怅然的电影,可以有无数的分析。鲜艳的雨伞,一柄柄地撑起阴雨绵绵的青春,再收起淅淅沥沥的回忆。老套的故事,经典的结局,舞台剧般的场景,唱出来的对白。你可以对着它谈时间的惘然,谈生活的残忍,甚至谈那古老的“三一律”……

可是,谈到最后你会发现,唯一需要的评价只是那一句:很简单,很好。

 2 ) 最爱的人和陪自己走完一生的不一定是同一个人

突然有感而发,想修改对此片的短评,但写了几句就发现字数远远容不下,于是还是占用一篇影评吧。当初看完还专门截了张图:Genevieve卧妈妈的怀抱里,妈妈对她说"people only die of love in movies" 做了这样的观影小结: "只有在电影中人才会因爱而死” 。雅克·德米的《瑟堡的雨伞》:华丽的色彩、美妙的歌声、惊艳的凯瑟琳·德纳芙。从头唱到尾的故事也可以如此令人感动。最爱的人和陪自己走完一生的不一定是同一个人。 看完后还专门下载了Michel Legrand配的电影原声存到手机里来听。这位屡次和德米、戈达尔合作的法国配乐大师的配乐总是特色鲜明,听他的电影配乐,有一种清新自然但又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感觉。除了这部,还以《女人就是女人》《萝拉》《法外之徒》《柳媚花娇》的配乐尤其显著。 然而每次歌单随机循环到这首,毕竟开头是对白,没耐心听主角bb,就选择了下一首。今天又随机到了,突然决定告诉自己:再听一遍吧,好久没听过了。但是这旋律听着听着就不由得回想起往事(此影评基本为本人瞎扯自己事情,不感兴趣的同学勿喷): 小学三年级时,和女同桌关系很好,毕竟年纪小小,算是很纯真快乐的友谊,童趣多多吧。我们当时是在校内吃早餐,我特讨厌吃香菇,但她喜欢。记得有次吃菜汤吃到一半时还把香菇挑出来问她要不要吃,她点点头。 当时我们还互留了电话座机(现在还能准确出她家的7位号码;P,虽然座机时代都不知道哪一年就结束了)。记得她经常在睡觉前去打我家电话,问我“作业除了啥啥啥就没了吧”,我说“嗯”,很多很多次这样,现在想来或许并不是真的要问作业呢哈哈。当时我妈妈都经常笑话我,把电话递给我时都笑着说:“你女朋友又打电话来了!”我的天,当初我才9岁呐,我老妈这玩笑开得也真是的。不过说得我也挺脸红的,八九岁什么都不懂的我倒是很明白我很喜欢她,是对于异性的喜欢(我好像忘了说她是我们班最漂亮的女生:P)。 有次记得做一个造句题还是什么的,以“我爱”开头造句,当时是下课时间,我们就开始讨论,我对她说“我爱蓝色”,她对我说“我爱眼睛”。然后我开玩笑地对旁边一个男同学(是我们班当时最2的2B)指着她说道“我们有爱!”那同学很惊讶,然后开始张扬,我和她忙解释道:我们是各自有爱,我爱蓝色,她爱眼睛。但这为同学依然不放过。刚好班主任进教室,这2B同学竟然对着班主任喊:“老师,他说他们俩有爱!”(真是够2的)这下我再怎么解释都没救了,被班主任教育了一番,说“你这小小年纪哪里懂得什么叫爱情啊”。虽然被班上同学笑话了一番,然而我其实并不觉得有多难堪(八成是因为我第一次借机说出了对她的真心话吧:D:D:D)。 升初中了,一个经常上学放学做路伴的邻居和我分到了同一班,我们比较开心,但令我更开心的是:她也被分到了这个班!这意味着又有了更多的三年同学时光。然而初中大部分班主任的规矩都是,男生和男生坐同桌,女生和女生坐同桌,这个都懂,已经到了懵懂的年纪,早恋肯定是不允许的呀。不过我也确实没有什么想早恋的想法,我知道她肯定也是没有的,因为我了解她的性格,是很规矩很单纯的乖女孩儿。 当时家里给我买了小灵通,经常晚上睡觉前和她发短信随便聊聊。有一次我在老妈房里边看电视边和她聊,看着看着睡着了。老妈回家时发现小灵通里有她发来的未读短信,内容我还记得是:去去去睡吧。唉,怎么又被我老妈发现了,关键是其实我和她根本就没有什么,就是纯友谊。多年前她经常给我加打电话时,老妈早就在小本子上给她家号码备注过,当然一眼就在我的小灵通上认出了她的名字,老妈又借机拿我寻了次开心(老妈你真是够了:-Z)。 因为她的确很漂亮,而且性格也那么好,在这个年纪,当然是有追求者的。有时候经常看到她被一群女同学围着,我观察好久,发现她在哭,原来是因为频频收到一封封表白信。她之所以苦,就是因为这个年纪她只想在学校一心学习,不想被这种事所困扰,然而自己又是那么优秀,总是引起男生的爱慕。记得闹得最大的一次是我一个很要好的哥们儿给她写表白信,还让我去看她看了信什么反应,我!勒!个!去!不过我就知道她会拒绝的,所以很淡定地就去了,一看早扔进垃圾桶了哈哈,读都没读。立马回来给哥们儿报告(别怪我高兴啊,兄弟,的确人家不想谈恋爱的嘛:-P)。我也是异常的乖,是班上成绩最优秀的,而且很内向,从不和女生接触的那种,更是只把感情上的想法埋在心里。 初中三年时光,过得飞快,高中当然没那么巧还在一班了,自然也没了联系,一直到今天:'-(。那句“我们有爱”也成了我唯一一次在女生当面的真情表露,至今也没谈过恋爱,或许是从来没遇到过像她这么优秀的女孩让我中意吧(不对,高中是有一个,不过那是另一个故事了哈哈<3)。 前年回家时,有次和朋友去吃米线,我朋友对我说:“那女的个不是你们当时同学嘛?很漂亮的那个。”我一看是她,很激动,都多少年没联系过了,想打个招呼聊一聊,一看人家对面可是坐着一位的,而且还是以前初中的哥们儿(不是之前的那个,另一个),就淡定地回去和我朋友吃米线了。 回到电影上来,去年当时看完很是喜欢,于是逮着德米的其他电影看得不亦乐乎。然后某天又回味起此片,突然想起了她,去qq列表里找打她,竟然惊奇的发现她昵称下面写着“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这歌真好听”。她指的是这首很出名的主题曲,应该是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我想她应该也不会是个电影迷。看到后我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怎么。过年回家刚好初中同学聚会,说是聚会,其实只有我们几个关系最要好的几个人一起,本来也是有她的,但却据说是有事没能来,剩下我们3男2女聚了顿餐,然后我们几个人竟然徒步边走边聊了4个小时。真是初中的同学关系最密切最纯真,想必应该是那个时间段大家都很单纯,互相之间展现的都是最纯真的自我,而且学习任务不怎么重,有了更多的机会发展友谊。问及了她现在的情况,说是各种忙。 我想,如果在以后的某一天,再次遇见她,她或许已有她至爱的另一半陪伴着她,或许她已为人母。我也会像片尾凯瑟琳·德纳芙扮演的Genevieve一样简单地对她说:“你还好吧?”“我想我们该说再见了。”然后在心里祝她一辈子幸福。 “最爱的人和陪自己走完一生的不一定是同一个人。” 然后Music响起 http://www.xiami.com/song/1770066944 《Final》 - Michel Legrand 后记:写下这篇感想与回忆时,我是高兴而欣慰的。为现在或许幸福的她欣慰,为自己欣慰。 爱上电影比爱上一个人或许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与电影恋爱是可以长达一生的。

 3 ) 其实并没有命运

影史上最美的片头之一,当属《瑟堡的雨伞》。在一个固定的俯拍镜头下,打着五颜六色雨伞的路人,按对角线相向而行擦肩而过的自行车,按照导演的精确调度来回走动穿插,仿佛乐谱上跳动的音符。

然而,在片头即将结束的时候,却出现了格格不入的一幕——六把黑色雨伞排成一线横穿过画面中央,仿佛预示着剧中六位主要人物,将共同谱写一首命运与爱情的挽歌。

女主角德纳芙饰演瑟堡一家雨伞店老板娘的女儿。可以看到,片中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戏份并不多:起初的街边对唱表示两人的恩爱,紧接着就是男主角接到征兵通知,两人面临分别,而在这分别之后,两人没有再见过面,直到影片最后一场戏,才有了短暂的重逢。

在这分开的两年中,怀着男主角的孩子的德纳芙在母亲的劝说下,嫁给了另一个深爱她、愿意接受她的全部的珠宝商;男主角服完兵役回来后得知女主角嫁人,在心灰意冷之际转向长期侍奉男主角教母的孤女玛德琳。

这是命运的玩弄吗?比起许多大起大落的爱情史诗来说,片中恋人的命运元素不过是一场需要分别两年的征兵——只有两年,简直算不得命运。在两年的分别中德纳芙没有选择苦守,在得知爱人成家后男主角也几乎没有片刻等待,甚至惯常的误报的阵亡通知也没有出现,使得被命运玩弄的迫不得已的无奈感大打折扣。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过上各自别样人生的男女主角不但没有变得不幸,反而过上了美满的生活,还带给了另一半(珠宝商和孤女玛德琳)幸福的人生。

经历过这一切的男女主角会对人生懂得更多吗?德纳芙会像她母亲当年劝慰她一样,面带微笑、满怀宽容和过来人的小心掩藏起的不屑,继续劝慰她的女儿:“我也爱过,但是……”。更懂人生也许意味着不再追求绝对,而宁取安全,在不确定的百分之百和唾手可得的百分之八十中,大多数人总会选择后者。

那么是的,他们的确更懂人生了。但一个人对人生懂得越多,就对爱情懂得越少。当他开始对爱情怀着机敏和嘲讽侃侃而谈,将其纳入人生的诸多变动之中时,无论他的言辞有多聪明,他已经远离爱情了,即使他不取笑自己往日的激情,爱却还要狠狠嘲笑他、鄙视他。

爱情不是人生的一部分,爱情与人生是针锋相对、非此即彼的。爱就意味着放弃人生,放弃安全,放弃权衡——纯粹的爱不会开出条件“如果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他接受了我的孩子,那我如果不嫁给他,我就太蠢太没良心了”。爱是无药可救的纯洁,是百分之百,少一分都落入人生。爱是不妥协,是冒险,是非他不可以命相搏的毒誓,是孤注一掷不问输赢的赌博。爱没有选择,否则便没有爱。

当片尾两人在瑟堡的雪夜意外相遇时,这对往昔的恋人显出了人生与爱情对质时深刻的尴尬。德纳芙没话找话问男主角,圣诞树真漂亮,是你布置的吗?男主角立刻回答说,是我妻子布置的,但主要是为了孩子们开心。短短十来个字就迅速地用自己目前的生活抵挡了海誓山盟的过去、抵挡了一切可能发生的未来,在当下的一个照面中,爱情落荒而逃。

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德纳芙开车戴着女儿离开,男主角的老婆孩子也回家来和他拥抱。镜头慢慢往上攀爬,给出这个风雪之夜的全景,配合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催人泪下的主题歌,仿佛是命运本身在哀悼着这对渺小的有着各自幸福人生的主角。主角对自身的“命运”并没有不满,他们或者把这视为一段陈年往事,一段证明自己爱过的谈资,或者已经不在乎,甚至想离它远远的;不满的是观众、悲哀的是观众、痛哭的也是观众,他们在并无命运的故事中,死命勾勒着命运的图景,紧抓着一个远不充分的理由,好使自己合理地为这对恋人唏嘘。

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得更远些会看到什么呢?默默等待着少主人的女佣——这是《青木瓜之味》?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默默等她回心转意的珠宝商——《曼哈顿》的反转版?在另一个故事、另一个视角、另一段命运中,我们又会同情起另一些人——我们总是希望那些摄影机更长时间对准的人能完成自己命中的使命,希望主角代替自己去排除万难,我们总是更关注荧幕上的主角,就像我们总是更关注爱中的自己。

如果一个苦恋的人成为主角,我们会要求别人发现、理解、珍惜他的心意,而如果我们成为被苦恋的人,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成就对方的不妥协,意味着自身的妥协。

命运只存在于叙述之中,存在于广阔的上帝视角中,存在于激昂或煽情的配乐中。现实中并无命运,我们在等待的同时被等待、在阻碍的同时被阻碍、在错过一些人的同时被另一些人错过。我们如何在这流动的角色中寻找具有最高排他性的爱情?

绝对的激情即是绝对的冷漠。《瑟堡的雨伞》中没有冷漠,冷漠的是感到一切无可挽回的观众,它用主角的泰然讽刺着观众的冷漠与自恋,那更大的哀伤正是来源于那句老话——“人生总要继续”。

 4 ) 为观众的眼泪准备的雨伞

这是我在三个月内第三次看这部电影,每一次我的眼眶都会很精确地在结局的旋律奏响时湿润。感动随着淡入的音乐开始蔓延,汹涌,然后伴着乐浪澎湃不息。剧中人在欢笑,却把伤感留给了我这个观众。在恋恋不舍地收回感情之后,挥之不去的是对导演Jacques Demy的崇致。
片子一开始充斥了恶俗的对白,三句里有两句“我爱你”。我靠。幸好都是唱的。尽管感觉很滑稽,总算是淡化了直白露引起的恶心。对对白的不满一直持续着,直到Genevieve说起Guy的时候:“Absence is a funny thing. I feel like Guy left years ago. I look at this photo, and I forget what he really looks like. When I think of him, it's this photo that I see. It's all that I've got left of him.”恍然有些deja vu。随后美人楚楚可怜地唱起:“Why is Guy fading away from me? I should have died for him. Why am I not dead?”恋爱的时光顿时伴着乐曲的旋律在脑海中起舞。自己不也曾经三句不离“我爱你”吗?爱到尽头的时候,不也不知该怎么活吗?此时此刻,又能记得起谁的脸庞吗?对Jacques Demy肃然起敬。好的电影没有国界,因为感情有同性。
经典镜头一:车站分别的长镜头。没有哭天呛地,甚至没有眼泪,镜头只是随着缓缓开动的火车拉开,便把心也拉紧了。当Guy出画的时候,就把心撕开了。广角下站台的延伸线显得Genevieve如此孤伶,让人不禁为之心碎。以后每一次问自己机位该怎么摆的时候,都该想一想这个镜头。
经典镜头二:Roland对Madame讲述他的过去(PK 2001: A Space Odyssey)。镜头绕着回廊转一圈,一个男人便完成了他的流浪。天才。不怕没钱,只怕没脑。转换时空是电影的特长。
经典镜头三:结尾长镜头(PK Les Quatre cents coups)……或许是有着太多引人入胜的元素,这个过后回想起来平凡的故事,其实每一刻情节的发展都在意料之外。以至于结尾时Genevieve出现的时候,心中忽然被什么撞击了一下。现在想来定是这部电影的魔力在那一刻彻底地掌控了我,否则我怎会任由音乐的旋律与镜头的移动摆布着自己的心绪——这便是所谓的高潮与升华了罢。彻底认同长镜头。
现在才提色彩简直是罪过。大红大绿可能是大俗,但在这里只是大雅。Genevieve从一个少女成为少妇的历程全穿在了她自己的身上:浅黄,粉红,蓝,深红,白,花,灰,黑。而结尾那漫天的雪花与雪白的加油站,对比先前那些绚烂的颜色,不正是她与Guy曾经缤纷的爱情归于平淡的最好写照吗。平凡的感动来得最不胜防。
不记得哪位导演说过,看开场就可以知道一部电影的好坏,曾嗤之为谬论。这部电影的开场却不幸地为这个观点提供了一个最完美的证明——一个长镜头便对整个故事做了概述。画面从平视下宁静的Cherbourg海港,摇下九十度俯视地面。纵深而下的水滴与穿梭的五颜六色的雨伞不仅试图打破屏幕平面空间的限制,也同时在用雨伞的颜色——由艳红过度到黑——勾画出情节的发展。在最后一排黑色的雨伞鱼贯而过后,镜头摇上,回到起始的海港画面。整个过程尤如悠长的岁月垂头看了眼人间,看到一个平凡的故事,然后又无动于衷地回复它的视线。而做为镜头的一部分,凄婉动人的音乐正提示着这是个怎样的关于爱情的故事。空间,时间,运动,内容,声音……这个镜头完美得容不下任何语言的点缀。
突然领悟到感人的电影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故事。"Titanic"花了几亿和三个多小时也没骗到我的眼泪,但这部在开始曾让我感到恶俗的电影却在一个小时后彻底征服了我,并让我乐此不彼地受其摆布。而继Amelie之后,这也是第二部让我为之Soundtrack抓狂的电影了。不知那音乐是不是小提琴拉出来的。

 5 ) 《秋水伊人》——雨伞下的法国香颂

  “我们的爱还剩下什么,还剩下什么美丽的日子?
  一张照片,一张老照片,我年轻的时候。
  除了那略有些温度的票和四月的约会,
  还剩下什么。
  回忆跟着我,永不会停。”
   ——爱情余烬(Que reste-t-il de nos amours)

  法国香颂和歌剧。

  歌剧起源并成形于十六、十七世纪的意大利。那个时候的歌剧段落分明: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有些还有幕间的间奏和舞蹈。到了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认为这种形式呆板、陈旧,炫技的音乐段落影响了歌剧的整体效果。在“漂泊的荷兰人”之后,瓦格纳的歌剧不再分段,而是采取“无终旋律”,即乐曲从头到尾相互承接形成情感的延续,将歌剧推行到一个新的阶段。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很推崇瓦格纳的方式,但是德语歌剧的旋律并不适合法语发音的特点,于是德彪西发展了一种更适合于法语的歌剧,和以往的意大利歌剧比起来更加像朗诵和喃喃私语,让本身就音质柔软的法语更为动听。

  一提到法国,人们想到的无非是镁光灯焦点的艾菲尔铁塔、绿树成荫的香榭丽舍大道、陈列珍品的卢浮宫,还有就是婉转低回的法国香颂。这些映像都成就了世界眼中浪漫的国度法国,而香颂自然就成了这种浪漫情调的颂歌。实际上,法国香颂比人们印象中的范围要宽泛许多。“香颂”的法语原意是“歌曲”,这种歌曲多以叙事的乐曲组成,叙事的主题除了爱情还有各样思绪、哀歌、文学、幻想、政治等等。由于香颂最早是从街头的小酒馆和咖啡店传出,也就没有大音乐厅式的华丽配乐,非常随性且没有固定的乐器,这样恰好赋予香颂以一种自然简单慵懒的特质。这样看,香颂倒有些像新奥尔良的爵士乐,这种音乐最早是穷人们宣泄情感的一种音乐,在小号如泣如诉的伴奏中将生活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去。比起爵士乐骨子里挥之不去的苦痛,香颂更讲究歌词的意境、曲调的优美,这都和法国人无忧无虑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秋水伊人。

  让-雅克•德米在1964年的电影“秋水伊人”不仅让导演戛纳金棕榈的美梦一夜成真,也让世人感受了法国香颂以歌剧形式展现在银幕上的一次完美演出。电影汲取了德彪西歌剧的特点:没有纯粹的念白,每句对白都是音符的飘动,而这种乐曲又具有香颂的优雅迷人。

  在故事中,凯瑟琳•德纳芙扮演17岁的少女日内维耶,她不顾母亲的反对和加油站的小伙子盖伊相爱。一切就像歌中所唱的,谁都有过的美丽岁月,在20岁的年纪,连做梦的颜色都是爱情,一个吻就让街头的恋人紧紧拥抱,人们体会了人生中第一次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的感觉。可是再美的歌曲也会结束,就像茫茫人海中那些戛然而止的爱情。

  阿尔及利亚的战争送盖伊走上了战场,远离了他心爱的日内维耶,他们只能盼望着每天的日升日落,靠鸿雁传书,爱情在遥远的路途和时间中慢慢消磨。分离让人们渐渐忘却彼此的容颜,到最后只能凭借着照片上的样子才能想起对方的样子,梦中的脸孔逐渐模糊成一张褶皱发黄的黑白照片。如果说思念还是可以承受的疼痛,那么日内维耶肚子里日渐长大的生命则是她无法逃避的问题。遥遥无归期的盖伊,还有冷清的雨伞店生意,让日内维耶一点点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她接受了钻石商罗兰•卡萨尔德的爱情,那也是一个经历过生命和爱情的男人,肯真心待她。

  从战场上回到家乡的盖伊,失去了日内维耶,失去了工作,只能拖着一条跛腿,那条病腿在下雨时便会隐隐作痛,仿佛在祭奠他远去的爱情。

  多年后,日内维耶和盖伊在加油站再次相遇。两个人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孩子,他们没有互诉衷肠,只是长久的相互凝视。唯一依稀还能看到彼此无法抹去的思念,证明着他们曾经存在的爱情,是他们孩子的名字,都叫做弗朗索瓦(娃)。

  比后一别无归期,咫尺相隔成天涯。

  这部电影虽然在当年赢得了高度评价和赞誉,却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样,在多年后被人们所诟病,认为如此的奖项实在过誉。在感情方面,电影确实缺乏铺垫和过渡,没能细腻的体现日内维耶和盖伊不能相爱的痛苦,只是仓促的让两人都找到了归宿。多年后的那场相见,本来该是多么让心灵颤抖的哀伤阿,却由于男主人公过于无动于衷的表演大大削弱了悲伤的感觉,白白浪费了凯瑟琳•德纳芙入神而心碎的眼神。对于这种在战争中感情受到的伤害,雅克•德米也是稍稍带过,并未触及太多政治和家庭问题,这也是导致很多人认为电影不够深刻的原因之一。

  电影的色彩语言。

  导演最为吸引人和成功的,除了音乐,还有对于色彩语言的把握。他用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黑色这几个基本色彩就调制出了一种爱情的浪漫与灼伤心灵的激情,每个人的性格也在这些颜色中逐渐鲜明。在电影中,主人公衣服颜色的变化也暗示了情节的发展,非常精妙。

  桃红色、黄色和黑色是日内维耶的颜色,她有着桃红色所代表的青春和美丽,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黄色衬托着她如日出般灿烂的容貌和活力,每当黑色出现在她身上都预示着不祥的事情,一次是盖伊被征兵上战场,一次是她母亲的去世。当日内维耶和盖伊的感情日渐深厚,她的衣裙也从起先的桃红色变成了天蓝色,那是属于盖伊的颜色,她全身心都只有盖伊,只有她的爱情。

  属于盖伊的色彩是蓝色、绿色和咖啡色,绿色是自由的颜色,盖伊虽然贫穷但自由奔放,这也是吸引日内维耶的原因之一。蓝色是天空的颜色,那片美丽却遥不可及的天空仿佛从一开始都注定这是一段无法企及的感情。

  富商罗兰•卡萨尔德的衣服多为黑色的西装,衬衣和领带则为递进的蓝色,表示着他也曾经经历过为情所困的岁月:他也曾经爱过一个女人,但是由于她心有所属,罗兰只好逃到世界的尽头只为了忘记她。这段经历让他有了深沉的感情,也让日内维耶从他身上找到归宿。

  当日内维耶的感情渐渐倾斜到卡萨尔德的身上时,她朴素的蓝色衣服上盛开了鲜艳的花朵。直到最后走上礼堂,她一身雪白的婚纱,算是彻底告别了以往的爱情。而盖伊心境的变化也通过衣服的颜色体现出来,他从战场回来后,大片的咖啡色遮盖了原先的蓝色,当他得知日内维耶嫁作他人妇后,更是彻底将蓝色从身上清除掉。这预示着他摆脱了那些不切实际为爱感伤的年龄,开始为今后的生活作打算。在最后的一次相遇中,两人的衣服都有浓重的黑色,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和哀悼。

  凋零的幸福,四月的约会,被偷走的那个吻,深藏的昔日风景,这一切都回荡在回忆的深处。是一首唱不完的法国香颂,是一场雨伞下的爱情余烬。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517608/

 6 ) 《瑟堡的雨伞(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年轻时,我们只知道爱情【第1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http://blog.xzdy.co.cc/2012/03/les-parapluies-de-cherbourg17.html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1964)

本片获得1964年第1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是一对情侣且在热恋中,但是女主角母亲不同意女儿过早恋爱结婚。女主角母亲开着一家雨伞店,维持着家庭。一天,母亲收到一张巨额账单,为了付钱,母亲只好变卖首饰。母女俩在珠宝店遇到了一个愿意帮助她们的男人,这个男人给母亲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此时,男女主角正准备结婚,但战争来临男主角被征召入伍,他们只好相约几年后再见。随后,他们就发生了关系。男主角临走前,将照顾自己长大的教母托付给一个经常照顾教母的女孩。男主角走后没多久,女主角就发现自己怀了孕。同时,那个愿意帮助她们母女的男人向女主角发出求婚。女主角起初并不答应,可是在等了两年后,女主角还是嫁给了男人。一年过去了,男主角退伍归来却发现女主角已经搬走,随后从照顾教母的女孩口中了解了一切。这让男主角很伤心,他无心工作,并且与妓女寻欢作乐。教母很快死去后,男主角更加伤心,他希望女孩能留下来陪他。几年过去了,男主角与女孩已经成为夫妻,孩子也已经不小,他们用教母的遗产开了一家加油站,快乐的生活着。圣诞节那天,女主角来到男主角的加油站加油,彼此看见后聊了起来。于是男主角了解到,女主角母亲已经去世,自己的孩子也已经很大了,但男主角拒绝去看孩子。最后,女主角默默地离开,而男主角与老婆、孩子幸福的在一起。

本片很普通,讲述了一个现在来看已经俗套的故事,即爱情敌不过现实的悲剧爱情故事。即身怀六甲、经济窘迫的漂亮美女,遇见多金又帅气的体贴男人,在母亲的旁敲侧击下,抵挡不住物欲与残酷的现实世界,最终抛弃了自己一直忠贞的爱情。故事的发展宛如简洁版的琼瑶爱情故事,太俗套、太模式化了。此外,影片主题则主要是呈现这个故事,对男女主角的选择不置可否。总之,电影在情节与主题上非常浅显,不能给人带来任何深刻的思考。

电影唯一让人欣赏的地方就是全片无对白,所有剧情都通过歌唱演绎出来,这同样是本片独一无二之处。没看电影前对本片有所了解,觉得电影的运用方式很独特。可是真正看起来后,却又感觉很别扭。在我来看,抒发感情的时候歌唱一下无所谓,可是连“你好”之类的话都用唱得,太不正常了!正常的人类世界是不会如此的。此外,因为电影拍摄于六十年代,所以电影的音乐风格也是现代观众所不喜欢的。虽然称不上难听,但一点美感也感受不到。总之,影片表现方式非常独特,编导的才华也值得倾佩,不过对我这个喜欢现代歌舞片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并不符合我的口味。

影片拍摄方面很唯美。电影的色彩、服装、道具、布景,以及画面的运用都在营造一种不太现实的虚幻,创造出诗意般的浪漫与唯美。尤其是电影对色彩的运用,房间内色彩艳丽的壁纸、女主角与母亲华美的服装、街道上装修别致的店铺,这些看起来都是色彩斑斓。好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只是,这样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除此之外,电影其他方面就中规中矩了,而且因为电影故事的原因,本片发生的故事场景都不大,很像是一出室内剧。

本片另一个出名之处是,它是本片女主角Catherine Deneuve的成名作。Catherine Deneuve在本片的演技很一般,但是精致的容貌让人过目难忘,简直难以用语言形容,只能说:太美了!而且Catherine Deneuve在片中的身材也特别好,很难与现在身材臃肿的她联系在一起。原来Catherine Deneuve年轻时那么漂亮动人!片中还有另一位美女Ellen Farner,她的容貌丝毫不逊于Catherine Deneuve,只可惜资料太少了,照片都很难找到一张。片中的男演员,都是打酱油的,不提也罢。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落后于时代的歌舞片,可能在影片上映的年代风靡世界,且在法国有良好的口碑,但是现在来看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了。只有Catherine Deneuve美丽的容颜还值得一看。

Catherine Deneuve

Catherine Deneuve

序列:0765

The.Umbrellas.of.Cherbourg.1964.BD.x264.720p.DD20(Fra).Mysilu

2012-03-31

 短评

彩色电影最精致时的模样。“别傻了,只有电影里的人会为情而死”与“为什么我还活着?”两句对照台词无疑是重要标志,它指明纵然电影的外观极端虚假,“虚假”本身却已被完全否认,德米用绝对概念化的色彩语言、绝对精准的运镜与景别,让人物及其情感通通滑入最真实。从这个角度看,《瑟堡的雨伞》让我后知后觉,或许纯正歌舞片本质上都应该是另一种形态的《狗镇》,甚至生来就有着挑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之分的使命。一件黑裙和一条粉纱就能表达“爱他的是她妈”,一个餐桌上的僵硬内反打、一个简单的人偶置景搭配一次横移就能让我知道她出轨的百分百只有肉体,表达“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可以完全不用动嘴皮子,连床戏都能只用空镜就阐明是“绵长”或“发泄”,太完美了。私影史最佳歌舞片已易手,私影史前几要缓缓才知道。初见于大银幕,太幸福了。

6分钟前
  • Ocap
  • 力荐

虽然情节老套 虽然表演略显做作 虽然短短两个单词的句子拖长音唱出来时很喜感 但真的好!伤!感!(Theme song "I WILL WAIT FOR YOU"让伤感呈指数级增长) Catherine Deneuve美翻

9分钟前
  • Zn粒粒
  • 推荐

这片儿其实一点都不甜,根本就是篇虐文……

1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画面美到每一帧都可以截下来作明信片,但总觉得人物之间的关系怪怪的,没有物质的感情就像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14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7.1/10【雅克德米×1】很喜欢片头雨中伞与鹅卵石小路的搭配,点题又赏心悦目,配上配乐美到心醉。虽然是歌舞片但是只有歌没有舞,台词全程唱段化是一个很新奇的体验,但是到中段就会有些疲劳了,何况本片虽是歌舞片但除了i will wait for you这段配乐之外我并没有觉得有很出彩的唱段。本片的色彩运用实在是令人大饱眼福,每一帧都美的像一幅画。但是剧情实在是俗套,不过倒是完美诠释了那句“最爱的人并不是最合适你的人”结局的雪中重逢设计的很催泪。说毁三观是因为我一点都get不到男主,理解不了男主这种明知道自己可能一去不复返还要在前一晚得到女主身体的行为,得知女主怀孕后回信并不频繁让女主心灰意冷完了回来了还怪女主薄情可还行。女主也是爱情冲昏头脑那种傻姑娘唉我累了。

16分钟前
  • Rábano
  • 还行

最爱的与陪你走完一生的不一定非要是同一人儿

20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女二比女主漂亮,男二比男主有魅力,大家都没有选错

2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属于那种享誉影史专科必读可看过之后随便一个影迷都能轻松就指出缺陷并能引起广泛共识的电影。雅克德米或许想表现法国日常生活乐符流淌的韵律感,可韵律节奏这种东西需要有对位反差,需要大量正常对白去陪衬烘托,角色无论主配无论何事通片都唱也就失去韵律本身的意义,都在唱也就等同于都没唱。相较而言,所谓缺乏优美曲调记忆点的诟病反而退为次生缺陷。正确的做法该像马莫利安的公主艳史或北野武的座头市那样,将超现实生活韵律集中在某个小段重点展示!

23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惊天动地与天长地久在本质上就是不可协调的矛盾,那浓烈的色彩与哀伤的故事恰好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咫尺之遥却永不得见;《萝拉》中马克·米歇尔的出现让这个雅克·德米影像世界更加完整。

2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看的最新的修复版,颜色真是太漂亮了,非常悦目的一部电影,布景和人物服装都精致到令人赞叹,更别提20岁的德纳芙有多漂亮了。史诗爱情嘛,结局还挺虐。。全程每句台词都是用唱的,可是感觉比悲惨世界适应多了。。

2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对通片歌唱表示无感。于我而言,这样的形式不是不可以,可问题在于旋律太平挺一般,没什么记忆点,以至于本片完全没有一首像《雨中曲》或《音乐之声》那样的经典传唱歌曲。我猜想本片之所以能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可能就是因为其通片歌唱的新颖形式吧?(P.S.:电影的开场段落个人倒是感觉蛮给力的!)—— 北京电影学院-咖啡厅:在等朋友的时候独自观影,没想到晚上老师讲课时,刚好地就讲到这部电影,要不要这么巧啊!?

3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在电影中,人们才会为爱情死去

33分钟前
  • 方言
  • 还行

故事现在看来太过普通了,除了结尾再见大雪茫茫中的几句意犹未尽的闲聊让人唏嘘不已。不过选角真是不错,年轻美艳逼人的Deneuve从此出道,其他也是俊男靓女啊,梳妆,服装,置景【人工布景】,更是绝佳,配色现在看来都极具美感。至于全程唱白的手法,我只能说需要慢慢习惯法国这种类型的歌曲……

38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上法语课时,老师给我们放的这个她对我们说''j'aime beaucoup les chansons francaises''还是什么的,总之她很喜欢,可是我为什么听不进去,人物色调都很美,可是总觉得像是无调式哀嚎...orz

4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只有电影里的人才会为爱而死?才不是,电影里的人都做不到。

44分钟前
  • 阿朽
  • 力荐

流动的色彩很瞩目。被《爱乐之城》抄了不少去啊,连惆怅的经年重逢都那么像。我果然不能适应从头到尾每句话都在唱的歌舞片,说好的抑扬顿挫呢...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三观板正,全是善解人意的苦人儿。歌剧形式有些催眠,最具音乐性的是摄影,颜色也美。戏剧张力主要来自大刀阔斧的时间与对比,而不是细笔描摹,如果改成一出舞台表演,大概会感人一些。

51分钟前
  • 57
  • 还行

重看@phenomena 2K修复版。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55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有人说是《爱乐之城》是本片加强版,其实也就大致的相爱,分开,多年后重复这三个大体阶段是类似的。其感情内核是不一样的,爱乐是知音型灵魂伴侣,瑟堡是青少年天真脆弱的初恋,分开的原因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但瑟堡也不错,看点1.色彩搭配,2.对话全是吟唱,3.主题配乐。

60分钟前
  • 蜉蝣渡海
  • 推荐

这哭哭啼啼狗血的剧本是琼瑶阿姨写的吧,CD一直拉着张伤春悲秋的长脸完全不对她的戏路啊,这是属于阿佳妮的绝对领域啊亲,强大的冰美人气场德米根本HOLD不住哇。全片唱的都在同一个调子上,糟蹋了法语的美感,只剩下不接地气的拿腔拿调 720p BluRay x264-HDCLUB

1小时前
  • Eden's Curve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