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四十

剧情片香港2002

主演:张学友,梅艳芳,林嘉欣,庹宗华,谭俊彦,葛民辉

导演:许鞍华

 剧照

男人四十 剧照 NO.1男人四十 剧照 NO.2男人四十 剧照 NO.3男人四十 剧照 NO.4男人四十 剧照 NO.5男人四十 剧照 NO.6男人四十 剧照 NO.13男人四十 剧照 NO.14男人四十 剧照 NO.15男人四十 剧照 NO.16男人四十 剧照 NO.17男人四十 剧照 NO.18男人四十 剧照 NO.19男人四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3 12:55

详细剧情

  人到四十的香港某中学国文教师林耀国(张学友)是业已消失的“好好先生”。念书时是学校里有名才子的他,如今面对飞黄腾达、闲来便会打打高尔夫球的昔日同窗,只收获了一份难言的失落,但在他的“坏学生”胡彩蓝(林嘉欣)眼中,他却是有内涵的成熟魅力男。  胡彩蓝身上有几分林耀国妻子文靖 (梅艳芳)当年的影子,她的大胆示爱令林耀国勾起一段深埋在心底的往事,触动心中伤痛,当年的浪漫诗意梦想渐渐只能压在箱底,而选择承担下的本不属他的责任却一背背了二十年。外加其它突如其来的事,一时令他无所适从,然而他却必须作出选择。

 长篇影评

 1 ) 男人四十

对于这部影片,我更多的初衷是想讲一下林嘉欣的表演,这个背景有些坎坷的女孩儿,从出道被张洪量签约出唱片到一年后被张洪量因个人感情原因而雪藏,直到被尔东升带回香江,与许鞍华导演一直合作这部戏,当年一心想成名的15岁的小女孩终于在5年后正式进入娱乐圈。我想她应该是个天生的演员,凭借这部戏她赢得当年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奖,林嘉欣开始一炮而红。除此之外,张学友,梅艳芳的加入我想这部戏一定值得一看。

剧情似乎很老套
高中男生是语文老师的得意门生,暗恋着前排的女生
高中女生爱上了她的语文老师,并不小心怀孕了
女生告诉老师这个事情,老师却对他说他已经辞职了,要回台湾,他老婆在台湾等着他呢……
女生打电话给男生,男生毅然陪女生去深圳生下了孩子,并且结了婚
20年过去了
男生也变成了语文老师,面对昔日同窗都成为富翁,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中学老师
女生成了家庭主妇,照顾着两个儿子
日子似乎很平淡,却暗藏危机
当年的语文老师回来了,却是个将死之人,女生决定照顾他,送他最后一程
男生很不平,多年来的心理压力难以发泄
他的一个女学生爱上了他,似乎正要重演过去的故事……

影片带有浓郁的文学气息,毕竟导演许鞍华作为一个文学硕士会比其他人更能把握这些细节,显得更加性情,更加煽情。而我是第一次觉得用粤语念起古诗词别有一番情韵,听说以前唐宋时期都是说粤语的,看完电影之后似乎更能印证这个想法。

片中吸引我的更多的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岸西ms是个很厉害的编剧,整个故事发生的很流畅很自然却又不会有任何多余的镜头。
   场景一:沙滩上那段父子对话,儿子突然说的一句话“老爸,你和妈妈吵架了?”把过去的和存在的一些事情都说明白了,只是那个儿子和张学友始终不太搭,让我觉得更像个兄弟。张学友在那个时候(其实也就是2001年)还是看上去满年轻的,拿到今天来演,或许更搭一些。
   场景二:梅艳芳和张学友在超市购物,突然的一句“盛老师回来了……”张学友的一时沉默和梅艳芳脚下的那两袋大米更是很自然的道出了盛老师这个心结是故事的一条主线。
   场景三:最让我折服的一个细节是,张学友为了教好前赤壁赋这篇文章,在家翻找原来的长江水的影碟,也让他们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你一句我一句的和着“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是个粗人对于诗词一窍不通,可是我却能够深刻感受出此处用别的话语都无法代替他们之间的情感,就如同我去西安的那段日子,也只喜欢用歌曲表达我的情感。正当我陶醉于用粤语腔调念出这段诗词时,他们的小儿子冒出来对妈妈嚷了句“水都烧干了,还在那里讲……” ……如同美妙的音乐在耳边萦绕,突然被打断了,而且是很无情却又很无奈的被打断,生活就是这么的无情,容不得你半分回味的机会……
    
对于演员的表现,林嘉欣凭借此片一炮而红,将一个十七岁女生的青春,早熟,性感演绎得让人惊叹,她对张学友的那段台词的声音我想应该是酥到了骨头里,但是不染风尘的那种感觉。最后却泰然自若地离张学友而去,留下那本画满画像的书本作为留恋,也算是对这段师生恋的纪念,的确她有资格玩的起,而我个人则喜欢她后来的六楼后座,异度空间,救命,阿嫂传奇,怪物等一系列坚强性格的人物形象,我想更适合她的发挥。今年金像奖她一个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我想认可她的不只是我一个人。对于林嘉欣,这是她的第一部电影,而对于梅艳芳,则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唏嘘这样一个传奇女人,而她在这部电影里将一个负有愧疚感,将所有心思痛楚放在自己心里面的女人刻画的非常深刻,也许多了些她自己这些年来的深刻体会。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四十岁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我无法去了解,我只有试着去揣摩。
 
在彼此都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两个患难夫妻最后还是抱在了一起,我看不出结局是什么,或许导演根本就不想告诉我结局是什么,张学友抱着痛哭的梅艳芳,在她耳边轻声的说,一起去长江看看吧,我们都读了那么多李白,杜甫,苏东坡,也该去看看了,一年半后什么都被水淹了……

 2 ) 《男人四十》的圈套

胡彩兰在上默写课的时候,看到国文老师林耀国侧头凝望窗外的姿势,忽然爱上了他,于是用默写本的纸画下这一刻,她让画中的林老师叼上一枝花,玫瑰?后来在火车上,面对林耀国,胡彩兰说将来做了导演,一定在她的电影里表现这一幕,说到做到。

《男人四十》这部电影行进到这里,情节已经过了一大半。半夜里我内心忽然起了震撼,我毫无来由地意识到,许鞍华一定是凭借这个戏中说戏的戏说,悄悄圆上了自己儿时的梦。至此,这部电影里的第一个圈套终于不按顺序不合逻辑地来到我身边,就这样把我套牢。

这个充满暧昧却又阳光明朗的故事,这样文质彬彬到酸里酸气的编剧,这部青春的涩暗和中年的圆亮密切交织的影片,这一切的一切,与其说是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功,还不如说是如同中国娃娃那样层层设套的关于过去的细节和记忆的密密呈现。

我的职业病让我细细数着影片里出现了多少或者哪些古诗文。从开头的《齐桓晋文之事》,到《送孟浩然之广陵》,到《始得西山宴游记》,到《虞美人》,到《念奴娇•赤壁怀古》当然还有“现在已经不曾有”但“我们那时候有过”的让人梦萦魂绕的《前赤壁赋》。有那么一阵子我以为导演或者编剧翻出了自己以前的课本篇篇细读,文言字句的铿锵音韵给两辈、两位国文老师平添风采,而人物(导演)对《赤壁赋》的执著深沉更是可能让大多数观众无法接受——医院里,关系错综复杂、辈分、身份互相交织重叠的两(三?)辈人,依次诵读并也在聆听这篇可能是文言史上最漂亮、最复杂也最深沉的文字,瞬间我产生了错觉,以为许鞍华会让他们把它读完。导演的痴情或曰心理病征抛弃了电影情节的圆融流畅,用比文艺腔更文艺的腔调祭奠了整整一代人的记忆,她或许失去了观众,但是她迎来了自我和这自我背后的宏大的集体无意识。就连香蕉小孩对“故人”二字的异化解读,都是那么可爱。

也就是说,影院里的人头数对许鞍华来说已经变成小众了。

但是,仅仅让你在文艺腔里缅怀还是远远不够的。这部电影用尽了一个人从十六岁长到四十岁这段时间里所能经历的所有俗套情节,理所当然地,它们本身也是圈套。那永远的前排女生马尾辫,那永远的学生对老师的痴恋,那永远的中年男人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那永远的廊桥遗梦情怀(而不一定是事实)。甚至,一遍不够,再来一遍,许鞍华不惜让自己片中的人物部分重温了历史(也就是,虚构的人物林耀国复制了另一虚构人物他的老师的历史,而不是用虚构映射现实),纯情小女生变成了问题少女,国文老师还在风度翩然地教学,并用同样躲闪的目光面对着现实。

真正的好电影,让你跳出来。安东尼奥尼(我们有理由在这段日子里用俗套的思维多提他的名字)从《放大》的悬疑里跳出来了,库布里克从《闪灵》的纯粹惊悚里跳出来了,沃卓兄弟从塞伯朋克的虚拟中跳出来了,甚至昆丁塔伦蒂诺让乌玛瑟曼眼睛一眨,画面变成黑白色,他终于部分地从《杀死比尔》的血腥里跳出来了。许鞍华不高兴这么做,她没有忘记自己当胡彩兰时候的任性和执着,她下了那么多套套上你最后又不仅仅为了她自己,她愿意用一部用料二流的电影唤起人们超一流的记忆——有一条最长的河叫长江,长江中游有个武昌,武昌有座黄鹤楼……这部片子国语配音不得已把原来字幕上的高行健换成余秋雨,可它却是那样心甘情愿地跳下去,跳下去……大家今天都跳了没有?

说许鞍华一点不做是不公平的。很多应该是激烈的情节被她处理得圆融和顺、阳光明朗,这样的刻意为之并非人人可为。陈文婧怀孕而遭弃,林耀国小心翼翼地出轨,夫妻俩怨而不伤地争吵……中年人挑起的回忆或者经历的现实总不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温文、艰难、战战兢兢、难以自拔却又努力自拔(想到梅艳芳香魂已逝心中不禁一颤)。看到结尾夫妻俩发愿去看三峡,我感到羞愧,羞愧于未见三峡的我和已经消失了三峡的国度,并深深感到温和的谴责同样具备力度。

至此,我敢妄作解人地宣称,许鞍华或者不愿意我们把诸如文化传统、集体心理之类的字眼抛给这部电影,她至多小心地诠释了一下记忆,擦亮了些许细节,在少部分喜欢这部电影的人看完它之后,叹一声,一群痴虫哪!

 3 ) 一窥梅艳芳最为接近凡人的一面

天呐 梅艳芳最后一部电影 虽然戏份少 发挥空间不大 人设甚至可以说有点是给学友做背景板 但这个女人就是有一种叫人移不开眼睛的魅力啊 返璞归真不施粉黛之作 更显演技的行云流水 让人想起江湖上的剑客 晚年已经不在乎手中有没有剑了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做武器
梅艳芳之百变让人惊叹 谁能把陈文靖和02年极梦幻演唱会上那半路酥胸强吻粉丝的舞台女皇联系在一起?
在厨房做着饭一边对儿子娓娓道来心事 说这二十年你说我爱不爱的时候真的美得让人心碎 坐在学友腿上背诵前赤壁赋 粤语念词竟然这样娓娓动听 不知是沉迷在梅姐特有的嗓音里 还是沉迷在词中 最后一场哭戏 真的好让人动容 真的好想上前抱抱她 想一辈子对她好 梅姐02年之后真的极度消瘦下来啊
尽管她的歌声里面总是豪情万丈 侠气干云 一派甚嚣尘上的江湖之气 然而在这部片子里 没有舞蹈没有歌唱的桥段 没有动作戏 没有恶搞 当梅姐的电影里卸下这些元素 给我们的好像是那个被剥夺了以往光环的梅艳芳 让我们一窥她最接近凡人的一部分 眉宇之间那份常常难以抹去的沉静与哀伤真的是极为独特的魅力 微微一抬眸一垂眸好像已经诉说了千种心事 真的让人动容叫人心疼

 4 ) 嘉欣的〈男人四十〉

  看完了《男人四十》,作为一个才刚过二十不久的男人来说,我真是有很多观点要发表。人生需要经常举手发言,但不是像被提问那样。我觉得一个二十岁的男人不会理解四十岁的男人的无奈与哀愁,更无力开药方解救他。一个二十岁的女人却能不经意做到,也许还不是预谋的。
  男人四十是人生的中局,需要盘整,把过去二十年做男人的经验整理出版,留下的孩子们都经常施以关怀,故事都拿去广播一下,从笑话书中站起来多读读自己。多数人看的是张学友扮演的国文老师林耀国的无奈,好象他的理想、原则、眼神和思维都老得过慢。可是无法想象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最终变成一个老家伙,有的人还会更早就变老:林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做老师、老爸、老公。我一直都没有漏过那一个总是出现的镜头:林任教的那个围桶一样造型的中学校园中间的红色叶子的树。与众不同的颜色终将带我们走出厌倦与冷漠的固有生活。
  林嘉欣扮演的胡彩兰就是这样一抹红。我要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看她,看让我想用浑身来感受和喜爱的林嘉欣。一个二十岁的男人看一个四十岁的男人的电影,如果直接奔“四十”而去,强作理解,那是装老。胡彩兰敏锐、倔强、目力惊人、贱得可爱。因为她才华出众、所以她得做得贱过他人,做得诱惑力十足,做得完全超出普通人循规蹈矩的生活圈。只有足够强的诱惑力才足以挑逗她所爱的国文老师下水,而且挑逗的过程那么文艺化,让林耀国心甘情愿地跟她约会,一边尽自己所能教育她、帮助她,一边被她刁难被她耍被她宠爱,反过来又最终从她那里受到教育。四十岁走出盘整期是因为二十岁。新的人新的东西速度太快,“数位相机?老妈你不懂啦”,“我下星期要去印度进货。。。这个,你不懂”。令四十岁摸清生活纹理的竟是突如其来的二十岁,面前的二十岁令他终于彻底理解了自己曾经的二十岁。所以,我们生活要提早盘整,二十岁别光顾着为四十岁时的故事打伏笔,也要做好找回埋伏的标记。免得快要老之前迷了路。
  林耀国终于找到了自己。他在胡彩兰身上知道了什么是不顾一切的爱情,这种爱情总是会有不慎的结果出现,如何对待这些结果影响着当事者们的一生。梅艳芳扮演的陈文婧是林耀国的老婆,也是他当年读书时的前桌女孩。陈文婧当年与国文老师盛某相爱,并且在盛要离开之前有了他的孩子。林陪同陈去深圳堕胎时,最终决定让陈生下这个孩子,并20年来对他视同己出。盛老师终年之前,陈对当初还是念念不忘,在医院照顾他走完最后一程,林对此耿耿于怀。当林耀国与胡彩兰的师生恋经历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之后,他终于理解了妻子二十年来的心情。儿子知晓并看望了自己的生父,林家的秩序最终回归幸福。胡彩兰高中肄业,毕业晚会那天,她将自己上林的国文课时画他的课本和绘本集子都交给了林。胡去经营一家时尚杂货店,开始自己选择的生活前程。胡的生活与爱情的“不顾一切”,是连“不顾一切”本身都不顾的选择。人们在认真时总是下意识地拯救自己的未来,胡彩兰说,我爸爸哥哥姐姐都是大学高才生,家里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也许需要抉择时,不应该因为忙乱而原地打转,应该想办法赶快回到原点。因为彼此改变对方,一抹红在生活中找到了投影。两段师生恋的投影,令电影中那些诗词、文句再度跃然脑海,整理出一分理想的美,悄然和谐。
  人们总是做着令自己失去方向的事,妄图用过去拯救未来,殊不知,关于未来的一切,竟然是在当下年龄一半时就预设好了的。你该选取哪一段过去呢,这是一件好难的事。而新新人类们,像胡彩兰那样,抛弃学历,抛弃奖杯,抛弃才华,抛弃被世俗认同甚至抛弃贞节,只是为了轻装上阵面对未来。
  《男人四十》这道题是出给林老师的,爱他的学生胡彩兰将它解了。我还是最喜欢林嘉欣扮演的这一配角。梅艳芳在电影中只是专心地做了个青年理想主义的化身,让我们找个原型比对过去,中规中矩而已。张学友演的这一国文老师,四处试探了人生金鱼缸的边沿之后,尽管撞了头,累了心,最后还是游出去了。还好他游了出去,不然,我们二十岁一代人的想法,就不会有那一抹红作为肯定了。
  “鲁迅是中国最早留学东京读大学跟shopping的帅哥”。给生活留些戏噱,虽然无益于化解难题,但至少可以作乐吧。看到我这篇东一句西一句的影评的人们,请也来看看《男人四十》吧。

 5 ) 出轨就象出麻疹


女生二十的时候
爱上自己的国语老师
明明知道他已有妻子
可感情还是出轨
并且怀上了孩子
暗恋这个女生的一个同班同学
勇敢的接受了她的孩子
做了父亲...

夫妻恩爱二十年转眼即过
当年的男孩变成四十岁的男人
同样做了国语教师
在学校里男人是十多年如一日的模范老师
在家里男人是模范丈夫模范父亲
女人也是模范妻子模范母亲
感情出轨的事情好像已经和这个家庭无关了

可出轨就象出麻疹
凡人无法避免
这个模范的男人在四十的时候
被一个他的女学生爱上
无力摆脱
于是终究还是出轨了一次...

世上之事就象是轮回
当年他妻子爱上国语老师
如今他被女学生同样的爱上
上帝一定喜欢恶作剧...
结局如何?

许鞍华导演张学友梅艳芳主演
男人四十
雷鸟无责任评为四星

 6 ) 四十而惑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然而事实上,人到四十能够做到事事不惑吗,恐怕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十年之前,许鞍华的一部《女人四十》凭借萧芳芳不着痕迹地完美演出,将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的四十岁女性的悲喜与甘苦刻画的淋漓尽致,其对情绪控制之游刃有余,让人叹为观止;时隔七年之后,《男人四十》的终于出现,以学友的突破和阿梅的深刻,以及岸西的穿针引线,为四十岁男性的烦恼与无奈与做了别样的注解,堪称完美。

    单就演员来说,也相当值得期待。林嘉欣的美丽算得上是一次惊艳,她那几分娇嗔和几分诱惑,将一个十七岁女生的青春、早熟与性感演绎得让人如醉如痴。张学友的演技自《旺角卡门》得到承认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固定的走向和风格,这一次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在国文教师形象的塑造上,潇洒有余,儒雅不足;不过从对四十岁男人心理的把握上来说,也算是有很大突破的。梅艳芳对妻子的这一角色显然有了自己更多的理解和领悟,无论是举止,还是眼神,都折射出梅姐戏里戏外的内敛和成熟,让人平添了许多唏嘘和怀念。

    看许鞍华的电影,一方面总是折服于她的细腻和从容,比如《女人四十》与《客途秋恨》;另一方面,也总能深深地感受到她作品当中凝重的社会历史感和厚重的人文关怀,比如《投奔怒海》和《千言万语》。可以说,在纷纭的香港影坛,她可以算得上是一面旗帜了。

    《男人四十》的出现,依然是许鞍华影像风格的一种延续。唯一与以往不大一样的,是贯穿整个影片的浓郁的文学气息,让一个现代情感题材的作品平添了些许古典和浪漫的气息。这显然是许鞍华的刻意而为,却也不能算是卖弄和穿凿。毕竟作为文学硕士出身的许鞍华的这些处理,让影片带上了更多的个人色彩,也更加性情,乃至煽情。


    《万历十五年》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四十岁的林盛国(张学友)悠闲地躺在沙滩椅上看着一本书。镜头并没有随之拉进,却已经让一个熟悉的封面跃入我的眼帘。紧接着,林与自己的长子安然聊起了黄仁宇的这本书。此时,远景是一群在海滩上嬉戏的小孩,和眼前的这对父子一块,享受着夕阳西下的自由和恬淡。

    黄仁宇在书中讲到:“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之所以要以这一年为题来论述自己的所谓“大历史观”,是因为黄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在如此四海生平的景象之下,看到了大明王朝潜伏的深刻危机。而公元1587年,在黄仁宇看来,不过是大厦将倾的一个契机;就好像在我看来,许鞍华以这样一本书开始自己故事的讲述,也无非是中年危机爆发前的一个象征。

    果然,安然的一句话,如同一个石子投在水中,打破了所有的悠闲和宁静。

    “老爸,你和妈妈吵架了?”

    影片没有就此转入林的家庭矛盾,而是回到了美丽的中学校园,美丽的中学女生。

    林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中学教师,教国文。林的任课水平应该还算可以,至少能够做到挥洒自如;只不过学生的了无兴趣,决定了林在讲台之上也不得不常常得过且过,随波逐流。而讲台之下胡彩蓝(林嘉欣)的寥寥几笔,既画出了自己心中的爱慕之心,也勾出了整个影片的一条情感主线。

    看来事业有成在林盛国这里,似乎是谈不上的。

    果然,在不久之后的老同学聚会上,林的沉默和窘迫以及执拗与其他人等的世故和阔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好带着郁闷早早地回了家。

    于是我们看到了久违的梅艳芳。

    这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口之家,一对了无激情的夫妻,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几个略显拥挤的房间。阿梅在这里饰演林盛国的妻子陈文静——确切地说应该是专职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

    然而这一切又似乎在暗示着些什么:这样的夫妻,这样的兄弟……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岸西处理过渡和细节的了得。《甜蜜蜜》的精细已经证明了一切,《男人四十》的纯熟,无疑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超市。

    人声鼎沸。

    林与静推着车子,从货架上往下拿着东西。

    突然,镜头之外的静淡淡地说了一句,让整个超市似乎寂静了下来: “盛老师回来了。”

    一段尴尬的沉默之后(其实只有几秒钟),镜头转向了静的一边。那脚下的两袋大米,凸显出两人内心的不平静。

    终于,所有的冲突和矛盾一个接一个地浮出水面,四十岁的男人再次走到了迷茫和苦闷的十字路口:
    终于,静惴惴地跟林说,她想陪盛老师一起走过这段最后的时光;
    终于,胡对林的暗恋愈发明显,青春的恣意让林感到无所适从;
    终于,林考虑再三之后,接受了那份800元每小时的国文家教;
    ……

    来自同学聚会上的失落,见到妻子离开后的嫉妒,再加上面对一段极具诱惑力的师生恋情,一个率真、纯美、乃至性感的青青少女时的踌躇,似乎都在一瞬间压在了四十岁的林盛国的肩上,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或许是胡彩蓝的一句话说到了他的心上吧:干吗活得这么累呀?暂时解开了他心中的那个结。 于是他索性抛开了一切,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其实当一个人不再想那么多的时候,爱情原来也是可以简单而又轻松的,甚至一切。

    抛开一切,他可以在对朋友的小孩讲述唐诗中享受成功的乐趣;他可以在深圳与胡彩蓝的激情一夜中重温久违的浪漫与心动;他可以直面二十年来深埋在自己与妻子心底的阴影,平静而淡然……因为人生毕竟不只是一个瞬间,一次悸动,既然该面对的最终还是躲不掉,又何必躲躲藏藏,乃至惶惶不安呢?毕竟无论如何,一切最终都将结束。

    在盛老师的弥留之际,林盛国终于能够带着安然——妻子和别人(盛老师)的孩子——来到这个当年最欣赏自己的国文老师的病床前。看着已经人事不省的老师,往日的怨恨和嫉妒都已经随风飘散,只剩下一种怀念,对生命,对生活,对往事。导演随后用几句琅琅的《前赤壁赋》将影片的情绪张力调动到了极限,林盛国一家三口的吟诵,奏出了理想与人生的最强音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其实岸西在整部影片的情节设计里,再次运用了《甜蜜蜜》中类似的圆圈手法,以林盛国为中心,让两段相隔了二十年的师生恋情,成为一种意象上的轮回,就好像终点又回到起点一样。不过,既然二十年前的恋情有了安然这样的结果和林家三口背负一生的情债,二十年后的浪漫则注定要为之改变,至少在本片导演手中,是不会让这样的沉重周而复始的。胡彩蓝的泰然自若与无欲无求,让如今的这场师生恋情有了无疾而终的理由,那本画满了林老师肖像的国文课本,成了两人心中最后也是最美的回忆和见证。林盛国也得以重回理智,整理这即将过去的一切,以及现在和未来,做出自己的抉择。

    然而重新抱在一起的患难夫妻,是否能够真正走出四十岁的纷扰和困惑呢?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而用一句林盛国在妻子耳边的轻声细语,结束了所有的疑惑:

    “一起去长江看看吧,我们都读了那么多李白、杜甫,也该去看看了,一年半后什么都被水淹了。”

    细细想来,其实惑与不惑与四十还是三十并没有太多联系,毕竟惑是由心生的,真正要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全在一个“心”上。

 短评

此一部最大的特点是含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中都有另外的对个人历史的指涉(看似贤妻良母的梅艳芳也有勾引别人的历史)。女人四十的时候面临的是家庭,男人四十面临的却是家庭之外的东西,简直是两性之间的根本区别。全片善用仰视和广角,营造出一种相当诡异尴尬的氛围,但略刻意。爱情道德有侯麦感。

1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仔细想想,好像表现男性中年危机的电影绝对绝对少不了出轨,而女性中年危机题材就一大半是老公出轨……

13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非常抒情的作品。讲男人面临的困境:记忆、压力与诱惑。接受诱惑成了走出困境的虚拟通道。难得一见的,创造了一个“古文”意境,并与人物的记忆、转变和最终的和解做了结构性的融合。前后对称的人物关系。最有意思的是新的师生恋,林耀国通过这段感情弥补了青春恋情的缺憾,而胡彩蓝的自由随性终结了轮回的可能性。

18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早就忘了自己多年前已经看过此片,所以又看了一遍。张学友演尽了中年男人的隐忍与悲哀,林嘉欣则是出奇的水灵与清纯,还有梅姑,带着一份埋藏了二十年的秘密,那个男人难道只剩下恨、没有爱了么?四十岁,各种惊慌。

19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我大概没有办法想象自己40岁的时候有一天在房间擦着乳液,突然开口对丈夫说如果你不想和我一起生活了也没关系。我最近特别怕一件事:无力感。

22分钟前
  • Pirouette
  • 推荐

梅姐行云流水,哭的那段真是令人动容,刚出道的林嘉欣表现也可圈可点。而学友哥,4天王中我一直认为其实他是最会演戏的。本片里他把那种中年老师的酸儒、平淡下的压抑、人性的憋屈展现的淋漓尽致,内敛而克制。如果不是惊为天人的歌唱天赋的话。。。8.3

24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淡淡的“什么是重阳? 登高、鲜花、香烛、坟墓... 重阳是死人的佳节,清净的白骨在泥土下伸个懒腰, 哎唷...谁人扰我清梦... 什么是偶拾? 片段、印象、见闻、随想... 偶拾是死人的字句,停了呼吸缺了脉搏, 早已僵硬在辞海的乱葬岗里, 今天趁着重阳佳节竟

29分钟前
  • 谢腐乳
  • 推荐

当中学语文老师是从小的梦想,可惜,好在,妹妹帮我圆了这个梦。

3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中国版美国丽人

34分钟前
  • copymie
  • 推荐

后来评价梅艳芳在这部片里的演技是行云流水。我也这么期望着我的生活。

38分钟前
  • 付玲
  • 推荐

“面对现实 热恋很快变长流细水”。难想象女导演+女编剧却把“林耀国”的心思摸得那么透:彩蓝无忌讲着“男朋友”,旁边那谨慎的眼神;拥着文靖欲说还休却也在回忆过往的无奈。已经太久没碰过诗词了,没想到还要靠许鞍华再次发现语文之美--哭戏动人的Anita和开了光的林嘉欣形成了两个有趣的对立面。

42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歌神不光会唱歌也更会演戏,剧中人物都选择了具有生活阅历的艺人担纲,使影片更具看点,文艺片拍好了真得让人很泪目。

47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看许鞍华电影,除了忽高忽低的飘忽不定,总会感受到一股挥之不去的做作感,放到这部电影就是一家三口在病床前背古文吧,真的是没有废话,直挺挺在那接力。女学生的挑逗与那段前尘往事的对比,有几分妙趣。此外,还一眼认出了父子去游玩的地方是南丫岛。

5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那时的林嘉欣真是好看啊!

54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无限的隐忍与克制,极为出色。色调,光影,音乐,演员,情怀,编剧,都很到位。张学友竟然有这样好的演技。将满肚子的不合时宜的清矜与小人物的苦涩都演出来了。对前赤壁赋印象深刻。

58分钟前
  • 曼仔
  • 力荐

看了很多遍,因为电影频道一直重播。很喜欢片中的感觉,意境。三峡水东逝去,青春岁月的跌宕起伏也一去不返。只有淡淡的惆怅与压抑的哭声。

59分钟前
  • 2013
  • 力荐

一个演巨蟹男的巨蟹男,我仿佛看见自己。

1小时前
  • 老六
  • 还行

女人四十愁的是家庭关系,男人四十愁的就是外遇了。男女果然大不同。应该是岸西的关系吧,这个片子还真是文艺腔啊。忧忧愁愁的。喜欢对少年梅艳芳的处理,一直是一个背影,回忆嘛,模模糊糊的才真实。那时候的林嘉欣确实惊艳啊,纯且坏。梅艳芳也实在是好。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在香港社會英文化及重理工科、商科的時代氛圍中,畢業於北大中文系的中學國文教師林耀國偏居邊緣、中年失意。以古典詩賦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成為其解决自身精神和情感問題的重要資源和心靈寄託;而與臺灣來的中學啟蒙教師和妻子的三角關係,也系於三人對中國傳統的共同認同:片末,一家三口在臨終的啟蒙老師踵前背誦《前赤壁賦》,“到三峽去”成了主人公與妻子冰釋前嫌、再續情緣的出路。影片也以包括胡彩藍及其二子在內的中學生之視國文課和老師為落伍保守、將中文辭書踏在足下等,明示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香港之式微:儘管複雜的感情結構跨越代際而存在,但晚輩已不再以傳統文化為情感世界的寄託。影片對中國的主體想像與認同主要是文化上的,對內地政權的政治警惕隱現其後,其對三峽淹水的哀惋,明顯可理解為對政治力量摧毀文化符號的危機敘述。

1小时前
  • Bork
  • 力荐

清净的白骨在泥土下伸个懒腰 哎唷 谁人扰我清梦

1小时前
  • Funny doll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