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深处1978

剧情片美国1978

主演:克里斯汀·格里菲斯  玛丽·贝丝·赫特  理查德·乔丹  黛安·基顿  E.G.马绍尔  杰拉丹·佩姬  玛伦·斯塔普莱顿  萨姆·沃特森  Missy Hope  Kerry Duffy  Nancy Collins  Penny Gaston  Roger Morden  Henderson Forsythe  

导演:伍迪·艾伦

播放地址

 剧照

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1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2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3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4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5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6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13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14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15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16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17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18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19我心深处197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23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纽约长岛,大企业家亚瑟(E.G.马绍尔 E.G. Marshall 饰)和同样事业有成的妻子伊芙(杰拉丹·佩姬 Geraldine Page 饰)就居住在这里,两人膝下有子女三名——蕾娜达(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饰)、乔伊(玛丽·贝丝·赫特 Mary Beth Hurt 饰)和芙琳(Kristin Griffith 饰)。  身为家中的长女,蕾娜达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然而,天性浪漫的她却没能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次女乔伊嫁给了一名电影导演,虽然心中怀揣着文学梦想,但现实中,她不得不做一个跟在丈夫身后的全职太太。小女儿芙琳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却让她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亚瑟和伊芙将三个女儿召回了家中,因为他们要宣布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分居。

 长篇影评

 1 ) 人因为被判为孤独而奇妙地相连

Interior既是内心的,又是内陆的,即远离“海岸”的。将它作为影片的标题无疑提示着这样一个隐喻——汹涌的海潮正是那心灵间的沟壑(作为标题的“我”心深处或许并不妥帖,它应当是群像式的),它的反复无常令人却步。在这个意义上,投海自尽便成了“投向他人”的极端方案,它的极端体现在它只存在两种可能的结果——精心打造的、过分充溢的Interior被淹没(母亲),或是困于混沌的、失去方向的Interior获得重生(被反复赋予“find yourself”指令的Joey——只有她在普遍困局面前表现出困顿,这正是她的真诚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重生恰恰是通过被海“弹回”而实现的:她没有越过沟壑,却仍与他人相遇。或许,关于海-外部的隐喻只是来自interior的一厢情愿,海的意义从未真正澄明;又或许海确是生命的纽带,女儿借此得到了母亲的“附身”,正如台词中多次提及的那样("My whole life, I've only wanted to be her.")。在最终的重生中,母亲成为她长久找寻的“自我”。这里的“母亲”所占据的近似于某种位格,“母亲”是投海死去的生母,是救起她的继母,也是已然怀孕的她自己——一种历时的(代际的)与共时的命途,通过“母亲”缝合在一起,这一缝合建立了新的自我。这一自我固然无法逾越沟壑,却不致与人隔绝。这便是Woody Allen的一贯态度,悲观却又浪漫主义。他似乎在说,人因皆被判为孤独而奇妙地相连。

评分:9.5/10

确实很伯格曼(其实更犹太),但这难道不是伍迪艾伦最好的作品吗?——或许仅次于《丹尼玫瑰》。

 2 ) 无法穿透的除了内心,还有时间


显而易见,该片在照抄伯格曼。可是抄得大方得体精细,可以参考《秋天奏鸣曲》以及伯格曼早期的黑白片。

这是个关于母亲的故事。片中的母亲——一个无辜的完美主义者,她那么地井井有条,趣味高雅,她企图控制一切——自己的女儿、丈夫以及生活本身。

这个片子的进展过程就是一个失控的过程。完美的母亲,不但老了,而且发现自己被边缘化了,被漠视,她所引以为豪的品味算不了什么。丈夫的自我发现,太过突然,太过轻易地脱离而去,向着自己的新生活进发。留给完美主义一个充满讽刺的裂痕。

影片在大部分时间里营造了干净的色彩环境,甚至是沉闷的。冬天是个多么恰当的象征,还有那平静的大海,人们无法穿越其冷漠的外边,抵达它的内心。直到红色的出现。一种热情,还是破坏?

对比强烈的,除了色彩,还有声音,干净得让观众感到过分压抑,直到在教堂,绝望的母亲失控了,奋力击落了烛台,那么刺耳。当然还包括影片后半段,一个新母亲进入旧家庭,在动感十足的爵士音乐背景下翩翩起舞……舞蹈的过程导致了旁观者强烈的不适感,恶心,怀疑,还有内心的冲突。

知识分子的困境在于自以为是,自命清高。集中体现在一个作家身上。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切都很可笑。在人生的一个阶段里,当三姐妹,以不同的性格、视点审视人生的时候,有些不知所措。原因是无法找到坐标,完美的参照。

一个完美主义母亲,给他们的成长,带来的是庇护抑或阴影?无人能够定论,总之那种联系永远都在,母与女之间,牢不可破的锁链。

影片的美好之处在于当他们回望童年的时候,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愫。dad is rich ,and mother is goodlooking 真像歌里唱的啊!这个家庭曾经紧密,一些时刻如此难忘。

面对冬天平静冰冷的大海,试问结束一切的原因?观众心中自有答案,不过毁灭,看起来并不仅仅缘自时间本身。

 3 ) 我心深处

故事发生在纽约长岛,大企业家亚瑟和同样事业有成的妻子伊芙就居住在这里,两人膝下有子女三名——蕾娜达、乔伊和芙琳。身为家中的长女,蕾娜达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然而,天性浪漫的她却没能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次女乔伊嫁给了一名电影导演,虽然心中怀揣着文学梦想,但现实中,她不得不做一个跟在丈夫身后的全职太太。小女儿芙琳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却让她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亚瑟和伊芙将三个女儿召回了家中,因为他们要宣布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分居。

 4 ) 内景

<图片1>哎,说实话,翻译有问题,“Interiors"指的是内景,中国却要美意,真是不知羞耻!这先不讲这么多了。自我觉得伍笛导这样片子完全致敬英戈博的《第七封印》和《野草莓》!“当然,以开头非常绝对的近部镜头惊到了我!伍笛不玩这套的!该死,看来这次是认真地“导片了",重点在于“导",编的话伍帝这次走老路线。说了,开始,重奶色和淡粉红色映在我脑海,明确的表示了主角的性格(不剧透)之后从而用细腻的固定镜头方式表现了这个电影的“静中恶",也就是说,伍笛利用了静来表现了所谓的矛盾力。然而,到了后面,悲剧性慢慢从我脑海里浮现了《赎罪:2007》里的乔导指导的戏,一样。颜色,布局,人的情感一样要弄好。《内景》也是一样,主要在于“静"来表现悲剧性,然而这种手法却在英戈博的一些相对于唯美主义来说场景是有的。所以说,性格大家谈多了,每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却被自己的“爱"造成了悲剧,没有人有错到最后,只有一种爱与罚的隐喻。镜头不用说了,不过第一次看到伍笛搞得像是王尔德一样细腻的手法,英戈博就喜欢搞“悲剧性的爱",主要使突出信仰。不讲远了,说实话,伍蒂对与人的心里描写是在于“静",例如--- 一人望窗户,或使自己哭泣,最重要的是“没有音乐"我很站成他的用法,如果有音乐对于感性的戏(一场)会变成极端的“燥"(国产不这么干会死),伍笛摆脱他的的“燥"也是我说希望的。当然,伍迪艾伦什么都会,哎,天才!所以说,导演从而用了传统细腻的文艺手法,创造出了两种结局(加了英戈博,元素,让文艺悲剧变成了爱与欢乐),第一种是都会用的直接悲剧,而伍笛用了第二种:悲剧意识中的欢乐!矛盾吧!回顾英戈博的最后一部电影也是运用了这一元素,是什么呢?注意最后的闪回蒙太奇.....<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图片9><图片10><图片11><图片12><图片13><图片14><图片15><图片16><图片17><图片18><图片19><图片20><图片21><图片22><图片23><图片24><图片25>

 5 ) 伍迪·艾伦:我心深处有一个黑洞

伯格曼逐渐形成了一种讨论人类内心的风格,他在诸多导演中形单影只地在灵魂战场中展开了充分的探索。在男女演员为自己的痛苦挣扎之时,他泰然地把摄影机长时间对准他们的脸孔。出色的演员们居于大特写镜头中,尽管教科书并不认为这是种好的电影表现手法。对伯格曼而言,脸孔意味着一切。特写镜头,更多的特写镜头,大特写镜头。他创造了梦境和幻想,巧妙地将它们与现实融合在一起,让人类的内心感受逐渐曝露。

——伍迪·艾伦论伯格曼

伍迪·艾伦在谈英格玛·伯格曼时,有一个疑惑:他到底是天才,还是一个疯子?

这个疑惑如同一个黑洞一样,存在伍迪·艾伦内心深处多年。

《安妮·霍尔》在1978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放异彩之后,拒绝领取最佳导演桂冠的伍迪·艾伦,紧锣密鼓地推出新片《我心深处》,表达了自己的失落。

那么年轻,便登上了好莱坞的巅峰,不同于他人的沉醉和自负,烦躁和抑郁占据了伍迪·艾伦的内心,接下来他要面对自己,剖析自己,解放自己:我到底是谁?

探析这个问题最佳入口是:分析自己从哪里来。

每个人都来自原生家庭,生于斯,长于斯,家庭奠定了一个人基本的人格。

而探讨家庭问题最细致最深刻的导演无疑属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为神,无人可及,无论是伍迪·艾伦,还是李安,都想从中学得一二。

于是有了伍迪·艾伦这部仿佛被英格玛·伯格曼附体的《我心深处》。

尽管故事发生在美国长岛,影片却弥散着浓厚的北欧氛围:影像风格庄严、情节推进缓慢、人物压抑阴郁。

受契诃夫小说《三姐妹》和英格曼·伯格曼《呼喊与细语》启发,伍迪·艾伦在《我心深处》讲述了三个姐妹面对父母离婚的内心挣扎。

纽约长岛,大企业家亚瑟和同样事业有成的妻子伊芙居住在一所偏僻的海边别墅里。

夫妻两人已经分居多年,丈夫忍受不了患有抑郁症的妻子经常发作惊恐症,逃离了阴郁的家庭,结识了一位俗气但乐观开朗的新人,并打算与伊芙离婚。

而伊芙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期望丈夫回到自己身边,延续自己不变的爱情。她变得傲慢、偏执、多疑、敏感、易怒,一次又一次发作的歇斯底里将深爱的亲人越推越远。

大女儿蕾娜达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与一位成就不如自己,常常写不出来东西的男作家生活在一起。感到失败和无能的丈夫,常常与雷娜达发生激烈争吵。他嫉妒着妻子的才华,憎恨自己的黯淡。这让天性浪漫的她烦躁,这段婚姻岌岌可危。

二女儿乔伊喜爱文学,嫁给了一位事业有成的导演,牺牲自我的梦想经营着自己的家庭。三个女儿中,只有乔伊照顾着病态的母亲,陪伴着神经兮兮的母亲,听她唠叨不休。

她羡慕大姐的独立与潇洒,内心深处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大姐那样的作家,却深陷世俗生活泥沼无法自拔。绝望的窒息感,让这个聪明伶俐的女人变成怨妇,抱怨身边的一切。

小女儿芙琳渴望成为一名演员,过上四处为家、风光无限的明星生活,借以逃离倍感压抑的家庭。

而她在好莱坞娱乐圈混的并不成功,除了沾染了风流浪荡的习气,一无所得。灰心的她回到家中,放荡的天性促使她挑逗起自己的大姐夫。

因为亚瑟决定与伊芙最终摊牌,他们将三个女儿召回家中,并带回了新认识的情人,介绍给三个女儿。

三个女儿对这位她们认为低俗的女人表现出蔑视的态度,并站在母亲的身边试图挽回疯狂的父亲。

而她们的父亲却态度坚决,他认为自己活了一辈子,已经尽了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剩下的人生时光,他希望能够轻松快乐地度过,而只有这个俗气的女人能够带给他快乐。

希望破灭的伊芙企图放煤气自杀,被救回之后,又和二女儿乔伊进行了毁灭性的争吵。乔伊说她受够了一个像她这样自私、冷漠、专横的母亲,她的心中没有爱,只有自己无处发泄的憎恨。

一直自觉高高在上的伊芙,脆弱的内心被彻底摧毁,在黎明时分,一个人走向波涛汹涌的大海深处。

伊芙意识到她的存在不再具有意义。在她亲手构建的只有阴郁别无欢乐的家庭中,她是一个多余的人。

她的压抑、敏感、嫉妒、卑微、轻狂、傲慢、冷漠,像病毒一样感染了家中的每个人。在这个病态的家庭里,爱无处安放。

乔伊追着拯救母亲,被大海卷入其中。最终,是那个她鄙视的俗气女人,用人工呼吸拯救了她的性命。

有人说,人生不可揭穿。

真是一个大智慧。活着,疯癫点,俗气点,大红大绿点,自得其乐点,没什么不好,起码不会因为自己的神经衰弱伤害最亲的人。

这个濒临深渊的家庭,是一座封闭的孤岛,每个人都被不可篡改的基因复制成彼此,没有异类打破之前,唯一的生还机会是:跳海逃离,搜寻阳光,回归,救赎。

乔伊终于开始提笔写作,过去的她已经死了,新的她是被俗气的真实所拯救的,所以她决定重生。

这漫长的一生,你想过要干什么吗?

------------------

影识集:一切只关于电影

All We Need is Movie!

微信公众号:yingshiji-movie

 6 ) 《我心深处》影评

看完后看了《我心深处》导演的访谈,然后回头看了一部分…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性冷淡+掌控欲强的女人的最后归属。男人离开了他,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生活,她所需要的关注在一步步减少、崩塌。 她一手安排了丈夫的人生,也在很大程度上让孩子们走她所乐见的道路,而有的时候我们当真不能小看一个妻子和母亲的影响力。

她创造了一个优雅,冷淡,完美的家。

而人心是那么奇怪,男人更是如此。当他年轻时,想找到一个妈妈型的妻子,帮他打理好一切,助他成长。当他成熟时,他需要一个热情的伴侣,来一起享受人生。她以为这一生将这样平静的慢慢落下帷幕,而他临了临了,却不顾妻子和孩子们的反对,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并且他得到了。

孩子们呢,在强势母亲的压迫下,三个孩子呈现了三种状态:如母亲一样强势的大女儿;迷失在母亲光环下找不到自己的二女儿;和远离母亲虚有其表的三女儿。

可以预见,大女儿的未来很可能走上母亲的老路。才华横溢的妻子和不被社会认同的丈夫。从母亲自杀后,她瘫痪后的自述来看,她挣脱了必然的结局。她开始追求艺术关注自身利益变成关注死亡的意义。

二女儿呢,她找不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隔三岔五的换工作,想要孩子当孩子真正到来时又觉得无法承担,总是看到事物的悲观面,在对人对事上是无力的。

三女儿作为演艺圈的花瓶,其实我觉得还不错。虽然有卖弄风情的嫌疑,但她知道自己要什么。

关于三个男性。我简直不敢恭维。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作家,一心追求成功,却连家计都负担不了,更是常常顾影自怜,沉醉在迷醉状态中。看不起三女儿以花瓶和性感行走,却又假借醉酒意图强奸。不知大女儿知道了会怎么想。

迈克着墨不多,能看出来的非常有限。

说实话,妈妈在部分程度上我理想中年老时的一种状态。优雅,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事业,但有的时候,得学会放手。不管是对于男人还是孩子。不管多亲近的人,终归有自己的生活。如果对方要离开,挽留后依然无法挽回,去过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得更好。

去实现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想,说走没能走的旅行,把自己当作生活的重心,关心所爱但尽可能保留对他们的生活指手画脚的权利,在他们真正需要时施加以援手就可以。

爱别人的同时,也不要葬送自己。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短评

即便作为一个伯格曼粉,伍佬在几个姐妹的人物塑造上还是有他自己的倾向的——比较多的人物对白,而不是偏向于意识流;单说黛安的表演,从之前的几部无厘头到这部偏艺术和内敛的<我心深处>,转换得丝毫没有违和感

6分钟前
  • Kieslowski.
  • 还行

老头最正经的一部片,或者说最艺术片的一部片,简直就是伯格曼本人拍的么!摄影极为NB,细腻的低照度(海滩那几个镜头太帅了),以及伯格曼式的特写。绝大部分场景在室内完成。剧作甚妙。

10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观感如同看欧洲电影,有伯格曼之形但无伯格曼之魂,倒是几个人物都塑造还是很立体,尤其是母亲这个角色,在房间里窒息而死不如走向海边,仿佛真正得以永生。从一开始这个家庭的房间装修和布局就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悲观气息,唯一热情的那个父亲的新欢显得就像是外乡人,就好像一个跳广场舞的突然来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样格格不入。那种豁达乐观和中产家庭的压抑窒息形成鲜明的对比,知识分子的家庭总是有一种对俗世的藐视和优越感,但又无法摆弄自己的才华来彰显清高,最终在日复一日的自命不凡里耗尽了家庭的气息。【哔哩哔哩】

12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joey最后拿起了笔,你说人生残酷不残酷,一个人的寂灭点亮另一个人。

14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伍迪艾伦最严肃的作品,甚至没有一个搞笑段子没有一句俏皮话,杂糅了伯格曼《秋日奏鸣曲》的母女、《婚姻生活》的夫妻、《呼喊与细语》的姊妹,宿命的不平等,无解的人性恶。最后二女儿被继母救活,开始提笔写字,啊,人活着真是苟且,盘算着是要弯还是折,没想到落得粉身碎骨,还要在碎末里开出花。

17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伍迪艾伦的创作生涯,大致就是在一个脱口秀演员和伯格曼之间来回摇摆的过程,《我心深处》标定着伍迪艾伦电影光谱的一端。

22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力荐

你永远在思考婚姻这件事。

24分钟前
  • 益暄
  • 推荐

woodyallen最正经的一次,伯格曼的影子很重,我一向认为玩高超喜剧的人对那些“正经剧”是看不起的,是不屑的。woody其实是个例子,之后他就不正经了,他或许又多了一个讽刺的砝码去讽刺伯格曼了。最后在海边的镜头,牛逼。

25分钟前
  • jimmy
  • 推荐

其实相比伍迪艾伦的其他片子来说这片还算不错,但是我求您不要再致敬伯格曼了....

26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so at last men just wanna be with some slut who can make them laugh...Be a vulgarian!

27分钟前
  • 抖啊抖
  • 推荐

不知道是不是唯一一部,至少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伍迪艾伦的非喜剧电影。比《秋日奏鸣曲》居然还早几个月,老头儿这下真的是和自己的偶像想到一块儿去了。

32分钟前
  • lixunhuan
  • 还行

母女是用来干么的?吵架的。婚姻是用来干么的?吵架的。父女是用来干么的?吵架的。姐妹是用来干么的?吵架的。房间是用来干么的?吵架的。

3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各种伯格曼附体,室内戏、用光、人物关系架构、对局部细节的处理,不过核心依然是伍迪式的半嘲讽半无奈,结尾海滩上那抹亮丽的红改写了全局阴沉的底色。

3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安妮·霍尔》之后的这部作品,风格转变极大,是一部纯粹的悲剧作品,是伍迪·艾伦向他崇拜的英格玛·伯格曼的致敬。伍迪·艾伦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喜剧作品,但他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一般都是悲剧,他也希望能写出一部伟大的悲剧。这部片子也许就是他的一次实践,不过之后他又迅速转向他擅长的喜剧。

37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伍迪·艾伦的老片子看过的几部还真的都挺喜欢的。最喜欢的是单个场景内人物频繁的“对决”,看起来非常的有爆发力——但因为(可能是故意的)生硬甚至突兀的转场,以及场景间的时间沟壑,又让它看起来更像个段子集,或者一组没能真正完成的分镜,即便可能原意是通过这样的节奏表现主题展现的疏离感。

41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Bergman cosplay show.

46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没想到他能把女人的内心这么Powerful地表达出来,太有煽动感了,感觉有一堆东西淤积在心里吐不出来。人的心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感觉呢?能不能把它们弄出来?

48分钟前
  • Q
  • 力荐

这真的是在照搬伯格曼。从《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到《秋日奏鸣曲》中的母女关系,再到《呼喊与细雨》中的三姐妹关系,甚至还完美复制了《假面》中那个经典的海边横推的长镜头。伍迪艾伦不愧是伯格曼真粉,杂糅一下就是一部力作。。不过回过头来说,只要是是拍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姐妹之间的妒忌心态的,也很难越过伯格曼的这两部,哈内克《钢琴教师》也是如此。

52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在《安妮·霍尔》大获成功、获得奥斯卡奖之后,伍迪得以拍一部剧情片,电影出来之后毁誉参半,但却是他最想拍的电影。短评所说致敬伯格曼无非是指《呼喊与细语》,但这部片子和伯格曼真的没有太大关系,它不太像伍迪,但也绝不像伯格曼。最后一部伍迪·艾伦,老头儿是在世的最有趣的导演没有之一。

54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印象里是第一次看伍迪的片子没见到他的标志性字体,要不是一开始那几个熟悉的名字还以为自己走错厅。威利斯的摄影确实厉害,从没想过伍迪艾伦的电影还能用“大气”来形容(最后一场大海戏牛逼啊)。相比之下影片其他元素很优秀也被盖过了光芒。当然我觉得对伯格曼的致敬多还是停留在形而不到神

5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