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

爱情片其它2001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安妮·吉拉尔多,伯努瓦·马吉梅尔,苏珊娜·洛塔尔,乌多·萨梅尔,安娜·西加勒维奇,Cornelia Köndgen,Thomas Weinhappel,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Philipp Heiss,William Mang,Rudolf Melichar,Michael Schottenberg,Gabriele Schuchter,迪特尔·贝尔讷,Annemarie Schleinzer,Liliana Nelska,薇薇安·巴奇,杰尔蒂·德拉斯尔,史黛芬妮·迪亚布卓,Noam M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播放地址

 剧照

钢琴教师 剧照 NO.1钢琴教师 剧照 NO.2钢琴教师 剧照 NO.3钢琴教师 剧照 NO.4钢琴教师 剧照 NO.5钢琴教师 剧照 NO.6钢琴教师 剧照 NO.13钢琴教师 剧照 NO.14钢琴教师 剧照 NO.15钢琴教师 剧照 NO.16钢琴教师 剧照 NO.17钢琴教师 剧照 NO.18钢琴教师 剧照 NO.19钢琴教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4:07

详细剧情

  40岁的Erika Kohut(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表面上是一个优雅的钢琴老师,外形独特、气质出众,但对学生却无比严厉。同时她的母亲专制又无理,无休止的折磨令Erika的各种欲望都无法发泄。于是Erika只好躲在厕所用剃刀伤害自己以求快感,嗅着内裤上的味道以发泄欲望,还去租看色情录像带。当18岁英俊冲动的Walter(伯努瓦·马吉梅 Benoît Magimel 饰)闯进她的生活时,一切都改变了。他们互相需索互相慰藉,Erika以为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然而年少的Walter有一日厌倦了这种关系……

 长篇影评

 1 ) 欲望变形记

《钢琴教师》是一部让我真的看进去了的电影,看到最后仿佛自己已经与女主角Erika合二为一,她的命运时刻揪着我的心。很多人说Erika太过变态,恶心至极,我觉得她的变态合乎情理,带有某种程度的必然。一个女性正常的爱和欲受到长期残忍的禁锢压抑,除了钢琴,她的生活如此苍白无味,强烈的生命热情无法宣泄,抽掉了生活正常的部分预示着必有不正常的事要发生。对于一个性格刚毅、棱角分明的人来说,中间的路被切断了,那就由一个极端直接跳到另一个极端去。长时的沉默往往要接一个火力强劲的爆发,禁欲多年的红衣主教才最知下流之事的诱惑有多么强烈。
有一场戏是Erika在色情录影带店看色情片时从垃圾筒里捡出粘有精液的卫生纸嗅,镜头一直对准她的脸,依然是那么冷峻高贵,一如她在演奏厅里弹钢琴的样子。行为与精神状态如此的不和谐制造出让人心惊的反差效果。Erika的灵魂是矛盾分裂的,人格中的各个部分相互冲突着,相互败坏着。Erika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那些性偏好呢?这真的是她想要的吗?从几处情节中我们可以得到些暗示。比如,Erika在色情录影带店里遇到了自己的一个学生,之后在上课时她表达了对学生去看录像的看法,Erika痛斥学生,说他的行为龌龊下流,这无疑也表达了她自己灰暗的性爱观。她并不认为自己的那些性偏好是好的、正当的,她虽然做着最离经叛道的事情来反对母亲,可母亲的观念对她的影响还是留在了骨子里,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反对自己的另一部分。她否定身体的欲望,可偏偏又只能从自己认为是下流不堪的东西中获得快感。这种爱欲中夹杂着恨、复仇与绝望。她根本不懂得爱欲中也有着温暖的拥抱,有着对伤痕的怜惜,有着灵与肉完美结合的瞬间。她可怕的家庭环境毁了她,某些美好珍贵的东西从她的生命中溜走了,她对它们视而不见,剩下的只是些划伤心灵的欲望表达。
当Erika偷看情侣在汽车中做爱被发现,落荒而逃的狼狈样子是多么令人心酸,她也不过是渴望爱呀,有着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的初始动机,正常的欲望变了形,是她的错吗?把谁放到那种家庭环境下,不会生出些变态的行径?人们都对她的变态行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可谁又意识到她首先是个可怜的受伤者。可不管是非对错,她只有爱的渴望,却已经不懂得如何去爱了,由此引发的悲剧也总要由她这个可怜人来硬生生地扛下。
Walter的出现着实是她生命中的幸事,一个年轻英俊、才华横溢、朝气蓬勃的男孩,不顾一切地爱上了Erika这个年老色衰、严肃刻板的40岁女人,这种吸引完全是赤裸的灵魂对灵魂的吸引,一切外在的、物质性的东西都显得微不足道,让那些世俗之人去在乎吧!在弹奏舒伯特音乐的过程中,两人的相互认识跳过一切表相,直接深入不为人知的灵魂深处,在那里,他们用音符诉说着彼此才懂的语言。这种相遇是不多见的,韶华己逝的Erika终于等来了她灵魂的救赎时刻,可最悲哀的是,Erika己经是个烂掉一半的人,她注定要成为一个离幸福最近,而又要亲手把幸福砸碎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早就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孕育潜伏着了,只等一个残忍悲壮的爆发。
Erika和Walter接下来的三次性接触我不想详述,总之,看到Walter炽热的爱如何在震惊与屈辱之下被一点一点消磨殆尽,看到Erika那种用超强意志长期维持住了的理性与平静如何一步一步瓦解为彻底地疯狂与绝望,我的内心无比刺痛。最后,在Erika的家中,Walter按照她的要求把她的妈妈锁起来,粗暴地强奸了Erika,在整个强奸过程中,她一直如同一具死尸,空洞麻木的眼神透露着内心的幻灭感。这就是她想要的吗?她如此渴望,却一直没明白她想要的是什么。有朋友曾跟我倾诉他性经历中的困惑,为什么每次都是在强烈欲望驱使下去做,可高潮过后总难免落寞与虚无。性爱不过是大自然为了种族延续的目的而赋予人的错觉?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们在高潮过后依然拥有内心的充实富足?
人人皆有欲望,欲望在最初如同混沌,只具有动力,所指却是模糊的,欲望不应被禁止与否定,也做不到真正的被禁,它只会以病态的形式继续存在着。欲望应该有引导和节制,把生命的原动力引向美好的绽放。有如在古典音乐中那样,理性与激情协调地结合在一起,二者并不相互排斥贬低,而是相互需要,理性让激情不至于沦为纯粹动物性的本能行为,赋予性行为以人所特有的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抚慰。同时,生命的激情永远具有终极性意义,不要让理性成为没有目的而高高在上的冰冷之物。
这部电影最引起我思考的一点在于:身处Erika那样不幸的家庭是否一定要让不幸给毁掉?在艰难的境况下欲望扭曲、人格变形是否在劫难逃?人是否一定要屈从于环境与命运的必然?还是内心能够依从另一种属于自由王国的必然?让命运尽可能带给我最强烈的痛苦吧,但你毁不掉我的内在。法国思想家薇依说:“为在不幸中有力量正视不幸,必须有超自然的食粮。”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人性自身并不具有超越的力量,必须依靠摆脱自然规律制约的神性的召唤。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也强调命运可以改变一切,除了德行,而有德的意志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在电影《浮云》中,幸子与Erika一样,是个不幸的女人,至死都没有得到一个接近幸福的机会,但她也至死都没有改变对爱的信念,没有变成一个要为她白白被辜负的一生讨个说法的怨妇。命运如浮云,内心如磐石,她的价值信念不是为了得到相应的幸福作为回报才坚持的,幸子是一位更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悲剧人物。
而Erika呢?她更让我心疼,她的人格在懵懵懂懂的少年时期就被不知不觉间塑造了,她还没来得及获得那抵制这一切的力量。当影片的最后,Erika拿出尖刀刺向胸口,殷红的鲜血染红衬衫,她的表情还是那样坚毅,身体之痛比起内心之痛又算得了什么。带着满心伤痕,她走进了茫茫夜色,她又能走向何方呢?

 2 ) SM产生的一种可能

令我感到完全的无助。这是我最贴心的欲望,手脚被反锁,所在我母亲隔壁的房间,她可近却不可即,直到翌日早晨。 别担心母亲,我会处置她。

Erika袒露出自己的欲望,像动物袒露自己的伤口等待另一只动物来舔舐时那么脆弱。她是一个性受虐者,用割伤下体来刺激痛觉,色情是死亡意识的仪式:在激烈的暴力和色情中,施虐者往往已经面目模糊,甚至反而被弱化成了一个被使用的工具,可支配的肢体快乐拥有摧毁/脱离人群的自由——在深至无人生存的拉斯科洞穴中媾和的壁画作喻:原始的秘境和令人战栗的死亡的呼唤。越被压抑,这种渴望越强烈;或者当感觉越发强烈时,沉默和自我压抑成为抵抗消耗的堡垒。

哈内克如何设定一个高度消耗且病态的中年女人。伍迪艾伦在New York Stories里的命题作文Oedipus Wrecks里扮演了一个痛恨被母亲控制的中年男人:在魔术表演上,母亲被邀请上台、钻进神奇的东方魔术箱中大变活人。当道具刀被插进箱子里时,这个男人的表情从恐惧的颤栗逐渐显露出快感和笑意。然而在电影的结尾,这个男人的恋母情结使他和一个如同他母亲一样的女人结婚。在这部电影里,两个同居的女人——四十岁、高雅的钢琴教师Erika,被母亲随意地翻查手包、评价衣着、支配/侵犯她的衣柜、窥探她与男人的交往——扯着头发扭打在一起,哭泣、拥抱、互道爱意。

母亲坐在电视机前流泪,来自屏幕的陈述:“宣扬女性是弱者的理论。”Erika面对母亲透露出的脆弱,失去控制的哭笑不得。“我们的确是脾气暴躁的一家。”相互依偎、和好。在Erika的受虐倾向里,与之性欲紧密相连的,首先看到的是她向母亲的报复,在与母亲的近距离中以被亵渎的方式被摧毁。

衣柜是私密的象征,除了床,衣柜是与身体相连的外在的藏匿之处,但这个私人领地被无限制地侵犯了。母亲的窥探,实际上是一种性侵犯。曾经忍受过将近长达二十年的两个单身女性的同居生活,当我们的关系是母女,我常常扮演着丈夫的角色、额外负担一份来自女人而非母亲的窥探欲、占有欲,应激出对边界感强烈的需求。偶尔,甚至代替丈夫(或者什么在家庭结构中与她平等地位的角色)来一场激烈的对峙。但伤害是双向的,当争吵结束,她表现出来的脆弱模样让我痛恨她、也痛恨自己。

所以哈内克如何表现一个这样的女人:这样的艰难、内耗,体现在Erika对舒曼的理解中:朦胧状态,不是失去理智的舒曼,而是之前、千钧一发的之前,他知道自己将失去理智,非常痛苦,但抓紧最后的机会,那是尚有自知的一刻,在完全放弃的边缘。在失去理智的边缘,身姿紧绷、对男性的抗拒,敏感令人疲惫。在乐曲的吟唱伴随的长镜头里,Erika从钢琴排练室穿越人潮走进色情录像厅。一切都那么平常、冷淡,音乐学院与公共场所苍白克制的色调中急转直下至色情场合的张扬与昏暗强烈。Erika被周边惊讶的男人包围、凝视,视他们若无物……即使面对赤裸的色情,挣扎的角力达到平衡:严于防守、沉浸感受后的疲倦、平静的「癫狂」。

“其实爱的基础很可笑”,Erika对Walter说。

这个男孩爱她吗?男孩无疑是爱过她的,爱她所代表的高雅、艺术的天赋,但爱能覆盖多大的责任?或者换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电影(钢琴代表的艺术)之外的生活。年轻的恋人被高雅的钢琴教师打动,“我迫不及待亲吻这双能把巴赫弹奏的手。”女人在男孩心中从不可侵犯的神圣之处,逐渐沦落至贱人、变态,没有人“敢靠近你”、“你把这病传染给了别人”。

你知道,爱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见。

男孩最后的闯入、殴打、强暴也许并非致命的伤害,而是当那个男孩在电影的结尾「经过」她,Erika自始至终都是紧张的,除了仅有的当欲望矛盾爆发时的松弛。哈内克拍摄了大量的于佩尔的特写片段:呆滞地观望着人群往来,Walter出现时,他那么的坦然自若、若无其事,回到了那个富裕、快乐的家庭中,谈笑着与她打招呼。实际上他是被宠溺的下一代,仿佛这一切并未发生过。这种丰满家庭造就的年轻人的快乐多么令人嫉恨——欲望抛弃了她,此时只剩下了她独自一人。Erika举起匕首刺向自己,离开演奏厅。

那么色情的基础是什么?在情爱上,倘若是毫无算计的快乐——年长者仍需要向年少者请教。Erika无法付出,她像死尸一样做爱:她在寻找一个施虐者。Erika对学生的严厉是一种权力,或者她耍弄着Walter,再躺在地板上以狼狈的姿态乞讨他的性爱。君主制及其仪式被呈现出来,刺激了对权力发生色情关系。La Pianiste展现了一种SM出现的可能的原因(虽然深谙SM的人实际更明白这其中的平等涵义):在极度的压抑与性侵犯中寻求颠覆和毁灭的快感,与人类向死的本能达成一致。

 3 ) 一场冰冷而傲慢的绝望

钢琴女教授艾丽嘉,40年来陪伴母亲生活,没有男朋友,习惯于独自看A片,用捡嗅别人用过的纸巾、偷窥、刀片自残阴部来宣泻性欲。某日,年轻英俊的学生华德开始追求她,却被她奇怪的性要求吓退,一番哭笑不得的纠葛后,二人各自重回自己的生活轨道。
  “如果我哀求,请你绑紧些。。。。越紧越好,然后用我预备好的旧丝袜,塞进我的口,大力塞进去,接下来请把眼封起,坐在我面上,拳打我腹部,令我伸出舌头,舔你屁股,这是我最贴心的欲望,手脚被反绑,锁在我母亲隔壁房,她可近而不可即,只到翌日早晨,别担心母亲,我会处置她。把住所的所有钥匙,全部带走,一条也不要留下。”
  任何一种性欲的非常态表现,都有隐藏很深的心理根源。造成艾丽嘉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她专横的母亲。被虐狂的表相之下,是对母亲“束缚之爱”的反抗,她需要另一种力量,将她从数十年母亲制造的阴影下拉开。这种力量必须是男性的、暴力的,可以说服她在逃离母亲时,感觉到的内疚之情。
  然而,华德迷惑而厌恶地问:这会带我到什么新天地?是的,追求新天地的是她,而不是他。他所有的,不过是年轻人冲动的爱情而已。
  未曾走过黑夜丛林的人,不会懂得光明的可贵,未沦陷于幽暗迷惑的心灵,无法理解生命中的至痛。语言在此刻,如此苍白无力。压抑的欲望底下,不同的心理诉求,说出就是错!艾丽嘉将自己的渴望,用信件表达给爱人看,其可悲又可笑处正在于此。四十年的压抑,发出的求救信号,年少的男子惊吓于其“变态”,无法读懂,那么,有爱又如何,他救不了她。
  语言是沉默的,那么音乐呢?艾丽嘉与华德通过音乐而结识,他们似乎有共通的感受,仍然没有用,音乐中,痛苦变得诗意,而生活中,痛苦就是痛苦,扎扎实实,象片末艾丽嘉扎在自己肩上的那一刀。
  在艾丽嘉最喜欢的作曲家舒伯特和舒曼的音乐中,她凝神细听,貌似坚强独立,心中绝望。
  “狗在吠,锁链不停响,人睡了,沉沉在梦乡,梦着他们没有的,不论好坏,翌晨全部烟消云散,这又如何,他们曾经尽兴,他们期望留下的,在枕上等待他们。”
  ”寻找荒幽小径,漫漫风雪荆棘满途,我并无行差踏错,我不必顾虑李下瓜田,何来愚蠢欲望,诱我在荒野闯荡。“
  说实话,我不喜欢艾丽嘉,当她出于嫉妒,设计割伤女学生的手掌后,忽然醒悟:任何一种欲望的扭曲压抑,都有可能变成双刃剑,刺伤自己的同时,伤害无辜他人。而作为被人们尊敬的,高雅有教养的钢琴教授,她在工作中,更展示专横冷酷的一面,即使面对年轻学生的求爱,仍然企图发号施令,不懂得如何委婉坦露心声--怪谁?
  也许是社会迫她戴上坚硬外壳,也许只是因为困锁自我太久,一根稻草便能使之急不可耐。她只是一个不能正常享受生活与欲望的女人,自我拯救的道路是如此艰难,一切努力,竟只能换回这一场冰冷而傲慢的绝望。

 4 ) La Pianiste中的舒伯特

Erica对于音乐的诠释跟她对于和Kemmel肉体关系的操纵在影片开头是并行的。关于舒伯特的对话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开头,Erica对Anna演示如何弹Im Dorfe时说,Schubert is not walking in the park. 后来Anna的母亲跟Erica表示,She's not attractive at all. All she has is only a bit talent. 当Erica跟Kemmel教舒伯特sonata in A major 第二乐章Andantino时,她不无讽刺地跟Kemmel说,Do you know Schubert is ugly? A handsome man like you can never be hurt. 影片显然塑造了Anna和她控制欲极强的母亲,作为Erica和自己母亲之间关系的一种投射。Kemmel演奏的舒伯特乐章是D959中明亮的scherzo, 跟他喜欢的拉赫G大调前奏曲都属于风流明丽的风格。两人在卫生间里性接触时对面音乐厅响起的是巴赫。

加入舒伯特既是对女主知识分子形象的直接烘托也是为了一种讽喻。舒伯特一生对于中产阶级的那种矛盾态度与Erica在阶级谱系上的位置互为镜像。前者夹在维也纳富裕阶层赞助者和下产知识分子里;后者位于中产边缘的Erica。然而舒伯特并不试着”迎合“两个不同阶级的口味,应该说,他本身就同时带有两个不同阶层的艺术趣味。哈内克直接将音乐中的肉欲的焦虑做了视觉呈现——Erica走出排练厅就走进了成人录像带厅。而Kemmel能被Erica枯槁的宣讲吸引,似乎也说明他自身趣味与之重合——Erica明显吸引了作为中产情爱趣味叛逆者的他。后文的棒球赛能看出他蛮中产直男大学生的。

教授通过艺术的话语权吸引学生进行交易;而在影片后半段,作为调情/博弈媒介的音乐隐去了。对于音乐的移情(先前,两个人借着音乐偷窥彼此的生活和对彼此的兴趣)被真实肉搏替代,这也许是这个片子最残酷的地方。 翻回来看,这片子另一个有趣之处大概是:性欲和职业音乐训练很多时候的确不能并存的。钢琴职业训练所要求的那种严苛的纪律性,有时能消解演奏家除了弹琴之外的一切激情的。当然,因人而异。

 5 ) 精神压抑

一位长期受母亲严格看管的中年钢琴女教授,在欲望长期被压抑下性格产生了偏差,年届四十还与母亲同房而卧。在动辄得咎的压力下,渐渐变得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所以总以严峻的晚娘面孔示人,而内心波涛汹涌,只能藉每天私下看A片或偷窥等变态行径来获得满足。   当她遇上一位年轻英俊的青年学生强力追求时,虽然两人彼此深深吸引,却被性格中的极端因子互相牵绊,导致了互相伤害的恐怖下场,不断挑战观众的接受能力,也彻底粉碎了每一个相信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丽信念。她把男主角当成挽救自己的最后希望,不仅向他展示她收藏的所有施虐刑具和绳索,并且一股脑把内心世界藉由书信吐露出,但这些尘封已久的肮脏念头吓坏了男主角,年少的他无法猜透出书信意含其实是求救讯号,因此两人的爱情开始逐渐分道扬镳。   无奈的是即使理智上分道扬镳,但欲望仍然不断来纠缠,当女主角后来主动开诚布公自己的过失后,男主角无法忍受诱惑于是重燃爱苗,然而这次短暂复合以一次不愉快的**经验告终。最后精神病传染到了男主角身上,他再也无法忍受女主角反反覆覆的变态行为,似乎总在愚弄他年幼无知,殊不知女主角的一切行径是一个受压抑心灵为寻找解脱的唯一办法,因此误会无可避免的造成了,他决定来到女主角家中,为她实现她心中彻底的欲望,鞭打甚至让她受重伤。她原来只是为寻求欲望的释放管道而已,没想到宣泄的方式过猛,回头却对自己造成了二度身心伤害。   最后女主角身心俱疲的精神渴望报复,让自己一手栽培的女学生右手致残,被发现后,又自伤,我们可以想见不断压抑后爆发、再压抑后更猛烈爆发的无限回圈下去,直到她或者毁灭或者得到救赎的一天。

 6 ) 性之围城

    “艾莉嘉是一个职业钢琴家,于维也纳古典音乐学院当音乐教授,40年来陪伴着妈妈一起生活,多年来没有男朋友,长期禁欲,习惯独自欣赏春宫片,偷窥及自残性器官来宣泄欲念,后来遇上年轻学生华德,更发展一段病态的关系。”

    Isabelle Huppert把艾莉嘉这个角色演绎得相当精确、精彩,影片里给了很多她的脸部特写镜头,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总是她的眼神:时而庄重,时而无助,其实这两种眼神就涵盖了这部电影这个角色的所有。电影里的自虐,变态而畸形的爱情往往是许多观看者最关注的也是最后的结论,逻辑似乎往往会被推到萨德现象上去,但实际似乎并非如此。

    有人说,这世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我觉得这所谓“第三类人”的“女博士”只是一个泛指。以前听说很多有名的人的成功往往是由于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性压抑,想来确实有一定道理。那些正值青春期天天奔自习室从早到晚泡在里面刻苦的,没有正常社交的同学,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把学习当做性压抑的释放。据说类似于《钢琴教师》中女主角的这种现象在社会上一些非常成功的人群当中相当普遍,他们不同程度上经历着长期的性压抑导致性取向畸形。

    第一遍电影是可谓完全不知其所云,只是看到了一个十分有才华的女教授,对音乐相当有造诣,相当苛刻,是个完美主义者。但40岁了却还和妈妈睡在一个床上,电影断断续续地反映着她那变态的性取向:到成人用品店的包房里观看色情电影,并在纸篓里取出别的男人用于拭秽的纸巾大力地如同呼吸新鲜空气般地嗅,在露天汽车电影院偷窥青年做爱以及在自家浴室用刀片割伤自己私处等等。直到帅气有才,又充满阳光与活力的男主角出现,电影的“色调”才貌似暖起来了一点,本以为会发展出一段才华惜才华的忘年恋情,没想赶到却迎来一场令人作呕的畸恋。终了,有些感触,但毫无头绪,也没体验到所谓的震撼,对整个电影各个镜头的用意完全没有方向,除了脸部特写的那双眼神……

    于是乎再看了一遍,却发现了许多,或许只是我个人的揣测。影片单从钢琴教师艾莉嘉来看,从两个方面讲述了这样一个特殊人的两个方面的寻求解脱。

    一个是精神理智方面的,最明显的场景是练琴房,当她聆听自己的学生弹奏着她钟爱的古典音乐钢琴奏曲的时候,她喜欢倚在窗边眺望,循着音乐的思路望着窗外,昭示着她的渴望,渴望脱离一定的空间,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暗含了她的“囚笼”。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像在冰球赛馆那次偷情失败后她冲出库房,冲进外面的世界等等。另一个是感性肉欲方面的,是通过展现她变态的性取向来表现她寻求解脱。在遇到男主角之后,她想控制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构想中的游戏去命令他。她诱惑他,却又故意不给与他满足,直到最后男主角华德厌倦了这种病态的虐恋,对她的崇拜、欣赏与爱情被一次又一次的令人作呕的病态行为所打击殆尽后,他决定报复,用她自己“渴望”的手段报复她,虐待了她,强奸了她。在最后影片音乐会开场之前进场时,面对这位钢琴教师的殷切盼望,却只是如同泛泛之交般匆匆给了她一个十分礼貌的微笑,伤透了已经爱上华德的钢琴教师的心。她拿起刀,狠狠地刺进自己的身体,却十分平静,身体已经麻木了,精神同样,如同行尸走肉般已经僵死了。这一切都源于长期母亲严格得病态的管教,社会对于这种优秀的特殊人群的封闭与他们的自我封闭,导致了艾莉嘉根本不懂得爱情,40岁了没办法获得一场真正的爱情,一切经验只能从成人用品店中重口味的色情商品中获得。在遇到男主角之后,仿佛遇见了她牢笼外的阳光,她一直在琴房窗边眺望的阳光。她很想留住他却不知道如何适当地表达,居然写信要求男主角性虐待她。华德太年轻了,根本无法理解她的这种行为是她企求他帮助自己寻求自我解脱的信号。40年没有爱与性的滋润,似乎身体失去了知觉,甚至需要用刀片割裂自己的私处来释放自己,来向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

    电影描写的当然是社会上这类特殊人群,但似乎却又紧紧叩问我们每一个人。影片的最后一个画面其实十分像一排重重的“栅栏”,艾莉嘉她推开一道门,又推开一道门,又推开一道门,终于来到了“外面”,却又走入了一个新的“栅栏”……好似在问我们的主人公能否逃走,又似在问我们自己是否能逃走……让我想起了《围城》……

 短评

每一部作品都在证明哈内克是真变态,而且是比拉斯冯提尔更高级的变态。前半部看到自己,后半部自叹弗如,毕竟人家为人师婊,出人意婊但依然婊里如一。

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压抑导致扭曲,扭曲引发变态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她根本不懂得爱也不懂得性,甚至连生活也不会,在母亲的过度钳制和“隔离”之下,她成了一个无法接受伤害的女人。在经历过一次伤害之后,便觉得世界已经坍塌,于是她选择了死亡。过度压抑后是情绪的爆发,而结局却是内心的崩溃。

1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我真是腻了这种把主角设定为生长在残缺家庭,不懂自我救赎而扭曲了人格的电影。

16分钟前
  • A-sun*
  • 还行

不在压抑中恋爱就在压抑中变态。

19分钟前
  • 秋熙
  • 推荐

以前非常喜欢的片子。我喜欢它有力度有痛苦有不可言说的欲望与被亲手毁灭的爱情。

24分钟前
  • 2013
  • 推荐

x

28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较差

哈内克代表作,2001戛纳评审团大奖。极度压抑的情欲与扭曲的施虐-受虐情结,家庭与社会权力关系中的控制与反控制。于佩尔内敛而扎实的演技让人不寒而栗。母女间的畸形关系总令我想起[魔女嘉莉]。灰白冰冷色调,长镜头中的性爱与虐待戏(厕所,两场自残,碎杯,强暴),框中框与囚禁构图。(8.5/10)

3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很早之前看过一遍竟然都没有了印象。哈内克的慢节奏拍“多样化”的性爱还是挺合适的,与紧凑的燃烧的激情相反,在有空隙的tempo中才能流出真实的性爱。只是觉得故事放在德国(至少是德语区)更合适,不知道为什么改编成了法国,是因为女演员么?我还是不太能相信法国人会如此压抑。

37分钟前
  • Spring
  • 推荐

于佩尔演技的巅峰之作。

4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再不要看第二遍。

46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所以我说嘛,搞艺术的文艺女青年,口味最重了。

50分钟前
  • 小艺
  • 推荐

被强暴时,钢琴教师像一具死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钢琴教师的变态,而是在一个男人的心中,一个女人的地位如何从女神沦落到娼妇、玩物的整个过程。这一点同《十诫》中的第6集异曲同工,但其实后者稍嫌做作,而《钢琴教师》则太现实。演员的表演入木三分

54分钟前
  • 白绳
  • 力荐

男主角像方力申气质的吴奇隆。

55分钟前
  • 飞天PP猪
  • 推荐

这类蛋疼扭曲又变态的伦理片真是法国电影永恒的主题,并没有太出彩,我也烦躁地不想去理解他藏在这个故事下面的都是些啥。这个导演在八年后拍出了白丝带,从各种方面说都是巨大的进步。

60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还行

“就算我有感情,也绝对战胜不了我的理智。”艾丽卡最终却败给了自己的感情,也道出了这个社会的男权主导地位。哈内克的镜头总是很扎实,电影里多次出现的门也颇有象征意义。更是从此喜欢上舒伯特。

1小时前
  • 凉水
  • 推荐

Isabelle Huppert真是一個強到可怕的演員

1小时前
  • 裘笛
  • 力荐

神經病!

1小时前
  • Griet
  • 还行

刻骨孤寂

1小时前
  • 耳朵。
  • 力荐

哈内克折磨观众的功夫确实是一流,所有情色场面的长镜头都让人脑门充血目不忍视。压抑下的变态或许大家见得也多了,但这个确实相当⋯⋯于佩尔的演技让人折服!一出场就充满了绝望的气息。。。片头片尾很喜欢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