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

爱情片其它1964

主演:Evelina Alpi,Gianni Amico,阿德里娅娜·阿斯蒂,Morando Morandini,Cristina Pariset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播放地址

 剧照

革命前夕 剧照 NO.1革命前夕 剧照 NO.2革命前夕 剧照 NO.3革命前夕 剧照 NO.4革命前夕 剧照 NO.5革命前夕 剧照 NO.6革命前夕 剧照 NO.13革命前夕 剧照 NO.14革命前夕 剧照 NO.15革命前夕 剧照 NO.16革命前夕 剧照 NO.17革命前夕 剧照 NO.18革命前夕 剧照 NO.19革命前夕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18:15

详细剧情

  回到家乡柏尔马拍摄的《革命之前》,是贝托鲁奇首次在人性探讨以外加进政治意识的作品。影片描述一个中产阶段的知识青年如何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犹豫感。他想和人谈革命,谈感情,但当他爱上他的姨母,却为这种感情觉得内疚和痛苦不安。终于他斗不过现实,和一个自己不大喜欢的少女结婚。影片虽不是贝托鲁奇的个人自传,但在电影里他却尽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代氛围,年少气盛的他在片中绝对是火气十足。

 长篇影评

 1 ) 暧昧

2019观影计划 No.16 #贝托鲁奇 《革命前夕》# 从莫迪亚诺那里学会了一个词,“暧昧”,在这部电影的语境下,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犹豫不定、没有一个坚定的内核支撑着你去心无旁骛地朝着一个目标去突破自己舒适的环境,打破自我理想和阶级现实的矛盾的心境。大多数的革命想法总会被妥协和消解,焦灼迷茫之后便是安静的循规蹈矩。贝托鲁奇用出色的镜头(比如开场时男主奔跑的脸部特写配合城市杂乱的人潮洪流),向我们展现了60年代意大利社会巨大动荡的社会图景,也借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理想很容易一时冲昏你的头脑,陷入自我感动之后实际能做些什么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革命意识不是昂贵独特的,思想的批判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打不过现实对社会再构建的重重阻隔。而活成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也并非羞耻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的自我驯化,也是一个社会从革命到文明新秩序约束的驯化,也是革命前夕社会未知命数交织的浮世绘。

 2 ) "我希望所有东西都不会动"

看完Prima della rivoluzione的印象就是这几句台词:

"许多事情注定得发生,我注定得承受痛苦,你注定得饱受折磨。我存在是因为你的存在,现在我很安定,扎根在了一个地方。但我感觉自己再也不存在了"。(发布里奇奥的开场白)

发布里奇奥:"我不会用这一刻和别的任何东西交换,即使它消逝了,我也不在乎,我会原谅它。"
吉娜:"我不像你,我不勇敢,我是个胆小鬼。你绝对猜不到我想怎么样。我希望所有东西都不会动,一切就像一幅画一样的静止,我们在其中也同样静如止水。"

synopsis里说这是一部柔和政治意识的影片,的确,只是政治的变动不过充当了背景和隐喻而已,总体而言,我还是觉得这是部爱情片。或者用《镜》的话讲,这是一个没有弑父的Oedipus的故事。

喜欢管风琴演奏的配乐,尤其是结尾处把吉娜压抑的情感通过起伏的旋律表现出来。和捷克电影Toubled Water里管风琴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 ) 永远预备

黑白的色调,光影,让人眩目的镜头移动。

片中唯一出现的彩色,是影片中的影片,轻松愉悦,让人的神经全然放松下来。但贝特鲁奇还是选择了黑白来编织这一场梦,庄严肃穆但是也给影片加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

第一次看这般充满隐喻的“法国电影”,即使开场时懵懵懂懂,但在情绪层层递进的情节之中,我仿佛抓住了一点点的线索。顺着它向上摸索,向上窥探……

开始之时,我以为Fabrizio代表的是左右摇摆的国土,那Gina呢?Gina,她情感充沛,她为自己曾经的不羁而痛苦,她手无寸铁地被人掐住脖颈。我恍然大悟,她才是那片可怜的法兰西。

革命永远在预备,连革命者都摇摆不定。虽然无数的冲突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迹,让她狂热、痴迷、痛苦。但它们最后都轻飘飘地离开了,轻飘飘地抛弃了她。

她最后的狂吻,是不舍,也是控诉和宣泄,但更多是不舍。

(笨人历史素养不好,分享的只是直观感受,不喜绕过)

 4 ) 痛苦/历史/永恒

看完感触最深的地方:两个场景,两段对话,结尾。 【场景一】吉娜和法布里奇奥在阿戈斯蒂诺葬礼上,吉娜的独白(大段镜头直接推到脸上,很有戏剧感),感受最深的是吉娜的不被认同感和没有回应的无力感,其中台词:我认为死亡同时最具生命力; 【场景二】在去老师家时,对面楼上小女孩一直在唱童谣:露西亚编织着亚麻,变成纸张见到了小丑!小丑又跳又闹。根本无视了吉娜问话甚至最后哭着叫停下的诉求;这两段我直觉上认为是吉娜的痛苦根本没有人在意。 【对话一】在老师凯撒家里,讲了人是不能改变的但历史可以,于是有了小故事:智者让年轻人舀水,年轻人经过了一生回来智者却问他舀水怎么等了一下午(象征了时间的永恒性,我强烈怀疑贝托鲁奇是黑塞的粉丝,简直和玻璃球游戏最后《印度传记》故事一模一样); 【对话二】在革命浪潮开始的情况下,无产阶级开始用暴力推翻政权,法布里奇奥和凯撒的对话:对资产阶级来说,意识形态只是假期!我认为自己经历了多年革命,在革命之前我就经历了很多,因为这总是在革命之前。 【结尾】意大利家族式婚姻场景的大合欢,却让我冥冥中想到吉娜和法布里奇奥其实就象征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虽然相爱甚至能用暴力改写一些秩序,但永远改不了历史

 5 ) 迷茫之根:一个不可避免的循环

无产阶级目标有二,一要推翻剥削阶级,二要美好生活。可一旦变得舒适,无产阶级还叫无产阶级吗?同志们还是同志们吗?法布里奇奥为什么迷茫,又为什么妥协?

海底的淤泥上涌最后变成大鱼身体的一部分,但再也不会被叫做淤泥,无产阶级曾引以为傲的淤泥身份在自己的实践里被毁灭。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当人民觉醒想要创造历史的时候,历史就变成了虚无,真正的历史属于永远不会露面的人民。

 6 ) 空想的革命与扭曲的爱情

  不管你喜不喜欢Bernardo Bertolucci的这部电影,你都不得不佩服他在构图,摄影,配乐方面的天才!他使整部电影都笼罩在如迷梦一般的气氛之中。(要知道,这只是他拍摄的第二部电影)
   其实影片的风格很“百搭”,你能看出(当时)“法国新浪潮”对于Bertolucci的影响。你也能感受到影片的戏剧性之强,强到你能把它看作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
  再谈一谈影片中的主题——“革命与爱情”。
  男主角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但他只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过着典型的“上层人”的生活,空谈着什么“阶级与压迫”。
  女主角也就是男主角的阿姨,(也是对方的“情人”),物质生活相当富足,精神上却感到空虚与无望,(也是典型的,在 Bertolucci心目中的“上层人”)
  影片就在这样如乱麻一般的线索中行进着,直到最后男主角和“门当户对”的女友结了婚,一首关于(乱伦)之爱的赞歌最后变成了“挽歌”。
  直到影片结束,我也没有看出来,导演在影片中明确表达了他对于他所拍摄的这个故事的道德和政治立场。(和他后来拍摄许多影片一样,比如《梦想家》)。
  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我并不十分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
  
  

 短评

@2021意大利大师展。新浪潮在意大利的第一次探索,罗曼蒂克/革命消亡史里的“甜蜜”生活;贝托鲁奇是有多喜欢女人就是女人…但同时,“生活中不能没有罗西里尼”,360度推拉,360度道德,意识形态只是假期,彩色电影里的法布里奥消失了,他躲在了她后面…第一次听莫里康内配乐作品里出现了人声

7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偏爱的电影。禁忌之爱最能暴露年轻人革命的质性,因为革命即是违禁。躁动不安的影像是我们革命的风格,也是我们的道德处境。革命的人生不能没有罗西里尼,直到最后我们堕落去看歌剧和听威尔第,男孩没能通过革命/禁忌之爱成长为革命者,反而通过婚姻成为男人。所以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革命的坟墓。

9分钟前
  • 热带素描
  • 还行

所以小资产阶级还是不行啊,贝托鲁奇这部像是革命版的安东尼奥尼,浪漫化的政治片。

11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大部分男人都是内心如此怯懦,却又无法抵御肉欲的诱惑。

12分钟前
  • 37°2
  • 推荐

标本,又一次成熟女人的诱惑。镜头,还是镜头!肆无忌惮的面部特写。自行车,眼镜,电视机的背景。信口开河的女主。第二章:女人的波动,沼泽河流,画家商人,公园长椅上的自白。1962年意大利歌剧院,有什么发生?这次是女人受伤了,男人接受了安排的婚姻。虽然台词很多,仍有默片的力量

14分钟前
  • 阿的雷
  • 力荐

还拍了一下戈达尔的马屁. 其实这片和大部分戈达尔的片子一样, 除了主要演员好看, 其他都很难看 ( ̄▽ ̄)"

17分钟前
  • tata
  • 较差

“在帕尔马总能买到英伦鞋,哪怕战争年代,我也会横渡波河去淘英国货。”贝托鲁奇将他的革命火焰燃烧在了帕尔马,一座老意甲球迷都不会忘记的城市。从戈达尔、罗西里尼到《麦克白》和《白鲸记》,初出茅庐的意大利人就开始掉书袋。不必计较不伦之恋是否隐喻了无疾而终的理想主义,只要记住莫里康内的配乐有多么惊为天人就好。

21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男孩以为自己破处了就变成了男人,其实还很远。革命也是,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你以为已经在革命了,实际上只是革命之前。话说电影有个缪斯很重要,但是撑满全场就会吃掉导演想表达的。

23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还行

8.0;贝托鲁奇的第二部长片,血气方刚。另有同样初出茅庐却已显露异禀天赋的Ennio Morricone的醉人配乐

25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Macbeth. 歌剧院内躲在二层6号包厢内偷看一层的你

29分钟前
  • vivi
  • 还行

贝托鲁奇50年前的作品。以革命理想与爱情为主题。相当意识流。说实话这部电影我就像在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样,完全没看明白。一头雾水。所以就不评价了。。。

30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贝托鲁奇的第二部长片足够贪婪,要区分哪些是新浪潮的,哪些是意大利的,哪些又是贝托鲁奇自己的,导演应该也从他的同胞奥尔米那里学了些最新的成就,这部应该也是采用非职业演员的。你最终成熟了,但革命却是失败的…不论怎么晦涩,场面调度都是一级棒的…甚至片中一个十秒左右的长镜头都和朋友解释了五分钟它妙在何处

31分钟前
  • 枪杀杰西詹姆斯
  • 推荐

永远处于革命前夕,我自己也差不多

33分钟前
  • 茉琉
  • 还行

3.5;完全是新浪潮迷弟做派,大量跳切+内心戏/意识流+性与政治的互渗,甚至部分镜头直接可联想到《随心所欲》(读书段落、镜子反射中的对话),吆喝“没有罗西里尼的生活怎么过”之余,不忘cue安东尼奥尼(广场上方的俯瞰、穿行其间及致敬《波河上的人》)。身陷资产阶级阵营的迷惘一代,苦于情欲纠缠与理想达成的迷茫,以为处于风暴中心,最终也是只能委婉地承认不过是「革命前夕」,体悟到“意识形态是假期”,秩序的齿轮并未松动,他仍置身于既定的立场,逐渐远离开场时的“创造历史”;看得出这部作品糅合了贝托鲁奇无数的思绪翻涌,以至于有些表达欲过剩,镜头的运动也初见日后风格,横移的犹疑拉扯,后景虚焦的缺席感。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阿德里娅娜·阿斯蒂真是太美了,举手投足之间让人神魂颠倒,个人是很不喜欢这种无剧情,全片都充斥着喃喃自语的意识流电影

37分钟前
  • scofieldd
  • 还行

9.5+ 贝氏的影像魅力从这部开始大放异彩。

40分钟前
  • 波尼奈奈
  • 力荐

贝托鲁奇年轻时候对新浪潮的痴迷简直可以用夸张来形容,各种跳接和不规律的配乐,外加超近的特写(女主角的假睫毛贴得太精致了!学习了)。虽然可以找一万个批评本片的理由,什么小资青年谈革命实则是谈恋爱啦,空虚颓废找时代当垫背啦,可是这些贝托鲁奇清楚得很,一边装逼一边自省,ok

4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8/10。贝托鲁奇用自己拿手的桥段—小女孩从教堂丢落碎石的恶作剧、在隔天做弥撒的房间发生关系和麦克白演出中大厅走廊的高潮戏,证明了如诗般轻柔流畅的电影才华;文学式内心独白伴随着城市上空/鸟瞰风景的交叉蒙太奇成为叙事基础,革命混乱状态下找不到归宿,走出理想的空壳回归资产阶级的正常生活。

4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贝托鲁奇受新浪潮的影响真明显,剪辑方式、画外音。里面还特意打出戈达尔《女人就是女人》的海报。以爱情隐喻革命理想。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意影展#形式上很新浪潮很戈达尔,面部特写、跳切、动作镜头重复、跳动的音乐、旁白、跟摇移甩,角色则被流动雀跃的思想淹没,停不下来的絮絮叨叨,随口引用书和电影,讨论社会前景。又能看到戏梦巴黎的前身,有经济基础的资产阶级青年对性自由的追求、对道德伦理的轻视、对无产阶级革命充满热情与向往,又时常陷入迷茫。谈电影政治那段只觉太少,镜头即道德。

54分钟前
  • 荞鍬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