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颜色

剧情片其它1969

主演:索菲柯·齐阿乌列里  米尔克·阿尔克桑亚  维勒·加尔斯特亚  高吉·格吉奇科里  Spartak Bagashvili  Medea Djaparidze  Hovhannes Minasyan  Onik Minasyan  Yuri Amiryan  I. Babayan  Medea Bibileishvili  T. Dvali  Aleksandr Dzhanshiyev  Guranda Gabunia  Zh. Gharibyan  

导演: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播放地址

 剧照

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1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2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3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4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5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6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13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14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15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16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17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18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19石榴的颜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20

详细剧情

  影片部分根据18世纪亚美尼亚诗人Savat Nova的生平拍摄,但更多地是以诗句代替了诗人的形象。全片几乎没有对白,主要是旁白和剧中人自言自语。  无法用文字概括该片的内容,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方式诠释它。影片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精彩瞬间,电影语言的诗化、色彩的明艳、构图的奇特均衡、内容上的仪式感、宗教感和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都使影片具有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品质。  影评:  试图用文字概括这部影片的内容,基本上是一种荒谬的想法,而且对于亚美尼亚传统文化和宗教无法了解太多的我们,甚至无法完整说出哪怕一个细节所提供的含义。但对于这样一部风格鲜明突出的杰出影片,如果是因为无法描述而使一些朋友失之交臂的话,那对于我们这个每日碟评栏目来说,是个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尽管以下文字仅仅是提供一个视觉概况和大意揣测,也显露出编辑作者的浅薄无知,我们还是做出一篇碟评,供大家参考批评。  我是一位生活和内心充满痛苦的人。石榴的颜色,就是血的颜色,它带着利刃的创痛。  我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从小受到父母的无上宠爱。我从小就生活在严谨而温和的宗教氛围之内,在寺院中博览群书。我们民族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女人们赤足清洗着地毯、男人们把线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我们向骑白马的圣乔治顶礼致敬,通过浴室的窗户我见到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乳房。  我成长为一个苍白清俊的青年,学习音律的同时,我也在生命中第一次爱上了一个女孩,她是我一生的女神,我们在对方心里寻找着自我。在富饶美丽的生活中,我得到的只是痛苦。我们享受着宫廷一般的社交、游玩、骑猎,但内心是无限的空虚。我们为自己的爱寻找一个庇护所,但正相反,这是一条通向死亡谷之路。我怎么用蜡做成爱的城堡,面对你炽热的火焰: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  为了寻找自己的庇护所,我寻找了每一间修道院,我成了一名神父。我们的父亲,我们的宗教领袖拉扎路斯逝世了,天上仁慈而权威的父亲失去了最得力的权杖,我在圣堂中埋葬了我们的精神之父——葬礼上挤满了温顺的羔羊。  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又见到慈爱的双亲,狂风骤起,将我从梦中惊醒。我看清了一切,奇怪的是很不文明。我明白是生活抛弃了我,我开始了自我流放的游吟诗人的生涯。  我是一个生活和内心充满痛苦的人,在祖国的大地上流浪也无法止歇我的忧伤,我知道,等待我的最终将是死亡。  我去了,两个小天使把我带到通往死亡谷之路,他们还没有忘记带上我的木琴,也许我将在天堂为我的父亲歌唱。  这部色彩鲜艳、民族风味浓重、宗教感仪式感极其强烈的影片,是前苏联“最后一位天才导演”帕拉杰诺夫着名的“诗电影”杰作之一。影片描述的是亚美尼亚一位十八世纪游吟诗人的故事,这不是一部传记影片,而是一首关于这位诗人的精神影像的诗歌。篇中运用大量象征、隐喻手法,展现了十八世纪亚美尼亚民族风貌和这位诗人的心路历程。欣赏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次观影,更是一次朝圣,一次对诗意精神的膜拜之旅。  这张DVD中,还有一个20分钟的帕拉杰诺夫自述纪录片,虽然无法看到原长50分钟的全貌,但对于我们了解这位天才还是极为有益的。对于导演工作,帕拉杰诺夫说:“我相信,你必须生来就是一个导演,它就象十个童年的冒险。”  此外,一个10分钟的静物“写生”短片也值得一看。这个不知题目(有俄语?原文)的短片,如静物写生一样,描述了民族风格的花盆、椅子,古老油画上的男人、女人,生活中略现残破的建筑、雕塑。不知导演用意为何,但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钦敬,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被时间吞噬的一种失落感。  导演背景介绍:  前苏联导演帕拉杰诺夫(SERGUEI PARADJANOV,1920-1990)一生仅以四部剧情长片呈现于国际,但他那结合诗、绘画、民俗志的独特影象风格,却使得他紧随在塔可夫斯基左右,成为电影史上两朵异样奇葩,烁烁闪耀着。  他之所以和塔可夫斯基相提并论在于:他们的电影都是诗的,亦即把俄罗斯传统的抒情诗融入影象里,成就影象诗或诗的影象。此外,两人也都乐于采用非习惯性的叙事。然而,在整个电影风格上,帕拉杰诺夫离传统更远,更狂野,也更倾向绘画。  帕拉杰诺夫的独特风格来自于他的亚美尼亚血统,那属于高加索的神话传说,以及回教与基督教交错的宗教圣灵,是他所有创作汲取的灵感源泉。他的作品将高加索的草原复活在中世纪的时空下,隐隐透露出一个着魔的宇宙,神秘而诡异,并充满强烈的仪式性质,人和动物在其中不面沦为牺牲祭品。  这些与土地偎依的人物,在帕拉杰诺夫的镜头下具有庄严的美,乍看俨然如图画里的宗教圣像,而失去了写真性。而所有人物的心理都没有加以刻画,主角通常摆荡在牺牲、服从和热烈追寻自由中,最终毫无动作,也无作为,只是在土地上生与死,因为帕拉杰诺夫从不以连续性的叙事来描述人物的遭遇。  然而,帕拉杰诺夫的电影较接近图画电影或照片电影。摄影机定住不动,摄入一张张照片式的影象,影象有如一幅幅中世纪的壁画、或拼贴的画作,所有的物质都呈现在同一平面上,没有透视与景深,宛如被禁闭在画框里无法移动向外,却又象向镜框外作无限延伸。  可知,帕拉杰诺夫不只专擅电影,对诗与画也十分娴熟。他一生集诗人、短篇作家、画家、和导演于一身,各类作品都相当丰富。他去世后的隔年,亚美尼亚共和国 EREVAN市政府将他故居改成博物馆,开放给公众,陈列他的绘画、拼贴、手稿、家具、海报等,展现他一生不寻常的创作经历。  1924年出生于乔治亚首府TBILISSI的帕拉杰诺夫,父亲是个古董商,母亲是当地的美女。他中学进的是音乐学校学声乐和小提琴,并参加绘画和壁画课程,也参与戏剧演出,后来他的戏剧教授督促他报考莫斯科电影学校(VGLK)。1946年,他考入VGLK,受教于导演IGOR SAVTCHENKO。第二年,他与一群TBILISSI同学因夜晚荒唐行径及同性恋嫌疑被捕——这是他首次尝到牢狱之灾。帕拉杰诺夫叛逆个性使他象冷战时期的不少苏联导演一样,动辄被控以莫须有的罪名而羁狱。  隔年被释放后,IGOE SAVTCHENKO找他担任一部新片的助导,并让他导十分钟的一个段落。1951年,他在莫斯科和一个靼旦大学女生结婚,但她的家人为报复而杀了她。帕拉杰诺夫乃在第二年搬到基辅,进入基辅的杜普仁科制片厂,与人合导两部片。终于在1958年执导自己的第一部长片,那是一部有关爱情的音乐喜剧。这期间,他有了第二次婚姻,对象是个外交官的女儿。1961、62年,他各有了一部长片,但这三部影片未在基辅以外地区上映。  1965年,国际影展首次认识帕拉杰诺夫导演。他前一年拍摄、为纪念乌克兰作家MIKHAIL KOTSIOUBINSKI百年诞辰而改变自其短篇小说的《被祖先遗忘的阴影TENI ZABYTYH PREDKOVI》先在MAR DE PLATA影展获最佳导演和评审特别奖,接着被选参加旧金山、罗马、蒙特利尔的影展。影片在莫斯科的一间大电影院推出时,观众在赞赏中有所保留,尽管如此,并无法使此片作更大范围的发行。  此后,帕拉杰诺夫多次公开声援被官方逮捕的知识分子,终于把自己也拖入险境。1973年12月,他从莫斯科旅游归来,旋被当局逮捕审问,并入狱。莫斯科电影界在圣诞节时获知他被捕的消息,隔年年初,此消息被欧洲的报纸转载登出,帕拉杰诺夫被控“同性恋” 罪名,判决五年的劳改营。同时,一个被盗印的《石榴的颜色》版本被偷运出国,引起国际关注,欧洲电影界组成一个帕拉杰诺夫声援团向苏联施加压力,经过法国作家阿拉贡的奔走,他才在三年后获释。  此后,他的几个拍片计划都未蒙通过,生活陷入窘境。1982年,又在老家被KGB逮捕,控告他用几壶酒贿赂官员让他的侄儿进大学,所幸入狱半年多即被释放。1983年,苏联的政治逐渐松绑,他才有机会拍摄20分钟的短片《苏哈密堡垒的秘密 LEGENDA O SURAMSKOJ KREPOSTI》。本片在1986年参加鹿特丹影展,大受好评。此时他已定居在EREVAN,拍摄机会源源不绝。1987年的《吟游诗人ACHIK KERIB》受邀伦敦及纽约影展,并在1988年第一次获准出国参加鹿特丹影展。迟来的荣誉对于已迈入老年的他似乎带点苦涩。1990年,他因呼吸道并发症时时于EREVAN。7月,他的灵柩被移往亚美尼亚伟人纪念馆,沿途有五万多人追随他的行列。 二:关于本片背景知识介绍:  本片人物:莎耶特.诺瓦介绍  《石榴的颜色COLOR OF POMEGRANATES》(1969)原名《莎耶特.诺瓦SAYAT NOVA》,诺瓦是十八世纪亚美尼亚着名的吟游诗人,年轻时曾受到格鲁吉亚的国王赏识,被召入宫,成为宫廷诗人,晚年则笃信宗教,成为僧侣,避世于修道院。帕拉杰诺夫在片头就告诉观众:“不要在影片中寻找诺瓦的一生。”他籍电影方法将诗影象化,只是打算呈现抒情诗人VALEIR BRIOUSSOV所说:“中世纪亚美尼亚的诗是雕刻在宇宙历史中人类精神最辉煌的胜利。”  补遗:僧侣诗人萨雅·诺娃(1712- 1795)出生于格鲁吉亚首都塔部利什附近一个村庄Sanahin,其父母为亚美尼亚人,在塔部利什做地毯。(与帕拉杰诺夫同为在塔部利什出生的亚美尼亚人),他原名为Haroutiun Sayakian,年青时,他成了一名吟游诗人。活动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而后被亚美尼亚人称之为“SAYAT NOVA(歌王)”,比较有传奇色彩的是,他与格鲁吉亚王国安娜公主相爱了,因而被国王下令放逐。在亚美尼亚北部的一个修道院里度过残生。或许与本片有着一定联系就是:萨雅是由入侵格鲁吉亚的波斯王国士兵所杀害。

 长篇影评

 1 ) 20110205

情节的推动用了两条线,明线的时间顺序使暗线存在的用意变得晦昧,暗线从“水”到“火”最后来到“土”的变化很有古希腊哲学的味道。水的特质是其自身的可塑性,它充斥了诗人的童年,导演费了很多笔墨去描绘曝书、沐浴以及清洗毯子,流淌的水布满了画面。火的特质更多的是其对外部的影响,它在诗人成年之时来到影片。字幕明示的流俗意义上的时间顺序很容易使观影者忽略“你是火”这一画外音,笔者亦注意到电影进行到此时画面中方出现红色。结合其游吟诗人的身份,导演要表达的是他在这一阶段的传道。最后一个“土”的环节是最难理解的,对应在流俗时间观上是诗人的老年。年老的诗人时时回忆起童年往事,此时非常有意思的一幕是石榴被碾出了红色的汁水,红色的汁水流淌着渗入了土地,同时电影进行到诗人的老年之后开始出现大片的黑色,笔者遂推断暗线的最后一环是“土”。“石榴的颜色”暗含的意义是诗人童年“水的特质”与成年“火的特质”在老年合二为一并且融入到“土的特质”中去,从时间观上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经历了“水”的童年、“火”的中年后来到“土”的老年并且迎来死亡,这里倒又有了宗教里“一体意识”的味道。

 2 ) 你究竟是红色还是黑色

石榴的颜色是本届电影节到现在为止最让我动容的一部片子
这部片子本身,鄙人拙见(没看简介和影评)就是一部对于中世纪宗教的反思和呈现。

那些繁复的服装上的装饰,群羊,三位一体,那些尖头的鞋子,活生生得像是从中世纪manuscript里走出来的一样。甚至把二维的绘画,不符合透视,脸谱化的人体全部带到了三维的空间,让扁平化的人物有了自己的深度。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男主上马,将身体转向摄影机,这是完全模仿当时脸对着画面,然而双脚对着侧面的画法。这种让图画上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但却又相仿的人类形象,让信徒可以将自己和圣灵有所联系,但又不至于怀疑他的神圣性。

然而这就联系起了本片的故事线。男主无非就是在寻找圣灵,自我中无法自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知道何处去寻找所谓“selfless love”(无私的爱)。然而全片讲述了他与自我欲望(包括那些吃饼的桥段,拒绝修女的主动现身(但却得到了圣母mary,又牵涉到mary即是基督的丈夫,也是他的母亲一说),和对divinity的追求。让我不得不相信男主即使诗人,也是personification of Jesus Christ。然而这样说来,那我觉得本片让我觉得Christ 更像一个真人。他不再是manuscript里other worldly的divine spirit,他只是一个不断在找寻自我中迷茫并痛苦的灵魂。所以贯穿全片的十字架,无时无刻的在折磨着他,直到影片的最后。他说“I am weary. I am weary". 是啊,他一生的折磨并非是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些给他的,而是他自己,然而也正式因为他的痛苦和折磨,才让他有了解救众生的能力

但是你却又不得不承认,本片对于基督教的态度是嘲讽的。至少他对于大众的这种朝拜心理并不完全认同。三位一体却被用来宰割代表基督的羊,圣洗约翰的脚却是为了酿葡萄酒(也是eucharist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包(囊)被孩子玩耍和食用。

还有很多细节让画面不但美丽也充满深度。比如不断在画面中出现表示时间流逝的钟摆或者摇摆的人,落在金属盘子上的染料奏出充满节奏的音乐声,两个天使带来的天堂之门,和刺绣精美的花布。。。。

可无限刷。求清晰源

写完可以开始研究影评和相关的历史背景!好片才会让人有琢磨的意味。

 3 ) 我们到底想看懂什么

石榴的颜色,原名Sayat Nova.灵感来自于亚美尼亚同名诗人的生平。
在wiki里面, 诗人的一生被介绍的非常简单,出生,籍贯,会写诗会唱歌,帮助联合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希尔凡共同抗击波斯帝国。然后因为和国王的妹妹谈恋爱被革职,作为吟游诗人游历四方,晚年隐与宗教,活到了83岁高龄被波斯人杀害。
电影里面,有四个时代的诗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高加索地区生活的琐事,这是诗人的童年。爱情的火焰和熄灭后的灰烬,是诗人的青年; 修道院中的祭祀生活是诗人的中年,回忆和现实不停闪回中,诗人走入暮年。然后他死了,如同献祭给缪斯的羊羔和公鸡,鲜血就想石榴的颜色,他的歌却留了下来。
故事就是简单的让人不可置信,电影院里却说看不懂的嗡嗡一片。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留待结尾的时候说。
而在一些重要转折之间,总是跳出一男一女,跳着戏剧意味的舞蹈,化妆浓艳,神情夸张异常。颇有民间社戏的意味。
------------------------------------------------------------------------------
基本上,除了快结尾的时候一场拍摄教堂外墙的戏,基本找不到移动的镜头。帕拉杰诺夫的长镜头,静止的的可怕,然而用意又和擅长使用固定低机位来反映人间百态的小津和侯孝贤不同,他的远景,中景,近景,乃至特写,都有大量的接近固定的画面,人物小范围的活动,例如纺线, 轻轻拨弄乐器,祈祷,做梦,甚至还有目光呆滞地望着镜头。战争场面,也是由几匹马,弓箭,枪,异族和孔雀就完成了。这个民间戏剧,用四个走卒代表千军万马何其相似。
这是一部受到绘画,尤其是宗教画册和壁画的影响过于深刻的作品,电影可以说看起来就像是一幅幅连续的美丽图画,也可以说就是一部79分钟的PPT。
-----------------------------------------------
大多数电影的观众,没有出生在亚美尼亚,没生活在十八世纪,不了解当地的基督教和祭祀,那为什么想要去“看懂”导演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人之间,似乎不可能完全相互理解,语言的出现,一半为了交流,还有一半则是为了撒花。感受用一种方式被表达,也可以用几种方式去理解,哪怕不是导演的本意,似乎也没有什么错,人总有相通的美感和哀愁。

 4 ) 每一帧都试图构成世界名画

开头便是一串物象:(在纸上渗透的)三个石榴、刀、脚、葡萄、手稿、鱼。全片极似《2001太空漫游》最后的段落(白色房间),讲述人一生的断裂焦灼

全片多是断裂的剪裁:人走出他的时间性,并超越他的存在性。成为风,永恒的大风。每一帧都试图构成世界名画。人与人的交流,不过是反复排练名画或是名著。大量的直视镜头,既是不言而喻,又是被动的表演。

“你是火,你身穿火焰;你是火,你身穿一片漆黑。两种火焰之间,哪种能够让我承受。”火不是物,而是一种现象。世界亦非物,亦是一种现象——或许称为“焦灼”。人该怎样承受世界(焦灼)。

不鼓自鸣的乐器(而人在击打乐器时,声音却不能穿过银幕)、自动翻页的书、会行走的衣服……人又与这些自动的物有什么区别?人不过是:装饰墙壁的孔雀、无水的金碗。

祭典、大礼,让自然不再自然,本就是人的非人。

诗是不能化约的。梦亦是不能化约的,能被记住的只有梦之残骸。这部电影正是诗,并提醒我们: 电影曾是多么具有可能性的艺术。

恋物癖式的电影。

另:“恋物癖”和“恋尸癖”两个词虽不相等,亦非平行,却是彼此的广义。

 5 ) 人生的四次陷落

*结合导演生平和电影同时构筑一段我个人的想象。

前言:此次2015年上海电影节,对于我就只有一部片子是一定要看的,如果只有一部的话。就是这部石榴的颜色,因为无论从历史价值从社会性影响和单单只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他都是值得特别深究的一部作品。从导演本人到主要人物Sayat Nova,乃至亚美尼亚的风物都是充满着故事性的载体。
当然,也给观众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于是,在看完影片后的一个礼拜,我一直在思考和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及自己之前了解的内容,企图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下这部诗化电影,来自前苏联最后一位鬼才导演谢尔盖·帕拉杰诺夫(Sergei Parajanov)

石榴的颜色
第一回陷落-童年
背景知识:僧侣诗人萨雅·诺娃sayat nova(1712- 1795)出生于格鲁吉亚首都塔部利什附近一个村庄Sanahin,其父母为亚美尼亚人,在塔部利什做地毯。(与帕拉杰诺夫同为在塔部利什出生的亚美尼亚人),他原名为Haroutiun Sayakian,后来成为了一名亚美尼亚著名的吟游诗人。

电影里面表现了村庄sanahin中人们的积极劳作,sayat nova生长于一户织染工房的家中,伴随着严谨的宗教氛围正常。但是sayat nova的眉间,总是有一种冷漠的疏离感。个人猜想这种疏离感是导演谢尔盖给予sayat nova的,除了为了解释游吟诗人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也是因为谢尔盖本人生来的一个小秘密,多年后导致他被捕的同性恋倾向。
看着大家整齐划一的劳作,接受统一的信仰,sayat nova隐隐感知到了自己的不同。于是他独自玩耍,以自己的视角理解这个世界。最后那个最完美的乳房,象征着接下来他遇到的劫难-这一切都是注定的。

第二回陷落-青年
sayat nova已长大成为一名学习音律的青年,他载歌载舞深得上层人士的喜爱。直到一天,他见到了安娜公主,于是整个命运露出了锐利的爪牙。这是他的劫数,他逃不掉的,他知道,他一直都直到。影片中sayat nova和安娜公主出现时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也使得sayat nova意识到之前的得宠是多么的虚无缥缈,那么的没有意义。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可以没收走他的幸福,他知道其实他一直都明白,只是在逃避。而安娜公主的出现迫使他面对现实。
“我怎么用蜡做成爱的城堡,面对你炽热的火焰: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
这里强调了无数次的诗句,表达了sayat nova和安娜的爱情注定覆灭,和他们彼此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问题。痛苦的sayat nova决定直面自己的人生,逃离这糖果似的爱情,于是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修道院。
而对于安娜,她的爱情死了,唯有埋葬以后,在心中制成永远的木乃伊。(没有找到有关安娜以后一直在帮助sayat nova的信息,但是我确信是如此)
这里要说导演谢尔盖的感情问题,他的第一次婚姻,妻子被自家人迫害致死,第二次婚姻,对方是意识形态中的高层,一位外交官的女儿。想必这些不平等的感情生活,也对一位疑似同性恋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以当时觉得同性恋是病态的眼光看起来,确实应该是如此)。
于是,是不是将自己感情方面的压抑放入到sayat nova的感情生活中,我觉得是一定存在的,比例大概是20%-30%这样。特别是那些围绕在sayat nova和安娜之间的悲伤光环,是谢尔盖本人的。他一个压抑的人,看到这样注定毁灭的感情,如何不代入?

第三回沦陷-中年
悲伤的sayat nova进入修道院修行,一心向宗教来忘却世俗的困扰。其实是用机械的日常生活来麻木自己的心,以极其简陋的生活条件来控制自己的欲望。这个时候,他产出了大量诗歌作品,虽然还未成为真正的游吟诗人,因为游吟需要一个重大的契机。
这个时候契机降临,预示这一次重大的最终沦陷。
他们的父走了,虽然不是天上的父,但是在人间的象征大主教的去世,给予sayat nova最后一击。也许其他人可以安然度过失去“父”的缺失,但是对于sayat nova这是窒息而致命的一刻,是那一群白绵羊中的黑山羊,是整个信仰的崩塌。
于是急转直下,他放弃了一切,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游吟诗人。
这个时候谢尔盖在干嘛,他本来因为同性恋罪名要做五年牢,后引起国际关注,欧洲电影界组成一个帕拉杰诺夫声援团向苏联施加压力,经过法国作家阿拉贡的奔走,他才在三年后获释。这个时期对于谢尔盖来说,除了牢狱之灾毁坏了身躯,也是一次思维上的彻底转变。从一个之前积极参与意识形态的列宁传记片专职导演(据传)到后期做纯粹自由的电影导演。这其中,牢狱之灾等同于sayat nova上天之父的缺失。

第四回沦陷-生命尾声
这是我个人电影中最喜欢的一幕,sayat nova在一片空旷的平原中斜四十五度坐着,手拿游吟诗人的歌具,仿佛正在表演一出无声的诗剧。但是又随时准备放弃自己任凭掉下的不稳定感觉,在视觉造型上具有三角形千变的感觉,和一种看似稳定实则危机四伏的感觉。
“我累了。”sayat nova说。这个时候上天之父再次出现,接受了这个一度叛逃的孩子,在“父”的大爱面前,任何的自私都显得可笑。Sayat nova坦然接受了上天的安排,去得安详。
但是对于这一幕,联系起导演谢尔盖这边的情感融入,应该是对亚美尼亚自我文化陷落的深度思考。嫁接抒情诗人VALEIR BRIOUSSOV说“中世纪亚美尼亚的诗是雕刻在宇宙历史中人类精神最辉煌的胜利。”但是这样瑰丽的文化正在陷落,无论是因为苏联还是因为西方世界的大同化,传统的文化越来越少人问津,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他对于时间摧残传统文化的议题,用sayat nova的最终覆灭来呈现。送给所有属于过去的美丽东西,一段安魂曲。


个人灼见,欢迎指正和讨论。

 6 ) 【关灯拆电影】葛颖:此片一出,天下再无“神片”

今天要来和大家聊一部真正的“神片”,它被公认为世界三大最看不懂的电影之首

全中国,只有上海观众有幸在2015年的上海电影节在大银幕看过。

那年,这部电影在上海一票难求。

我也在观众席中,我已经很少很少进影院了。

但是在这一部神片面前,我是一名虔诚的普通观众。

它的名字叫做《石榴的颜色》

这是一部几乎没有对白的影片,所以我愿意陪着大家一起看。以下是我的同评精选:

本片的传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1924/1/9 - 1990/7/21)

用一个词来形容帕拉杰诺夫,那就是顽劣的天才

法国新浪潮代表导演戈达尔曾说过:

“有一座电影的神庙,那里有光,有影像和现实,这座神庙的主人就是帕拉杰诺夫。”

他坎坷的一生中仅留给世人四部长片,便足以让他走上电影艺术的神坛,成为诸多点电影大师心目中难以逾越的标杆。

印有帕拉杰诺夫人像的邮票

他只拍了四部片,就难以被逾越来自关灯拆电影00:0019:34

神片一定要有同声评论

诗电影

和诗的隐喻

2015年《石榴的颜色》登上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大银幕,实属中国影迷的一大幸事

然而遗憾的是,放映途中不断有观众退场,主要原因是根本看不懂这部电影究竟在放什么。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看什么??

确实,《石榴的颜色》是一部非常挑战观众观赏习惯的电影。

它没什么台词,故事性也不强。

演员们还像跳大神一样总是重复同样的动作。

可以说是非常魔幻了……

《石榴的颜色》属于“诗电影”的范畴,是前苏联兴起的一种电影样式。

特点就是充满隐喻,让人看不懂。

观众之所以对“诗电影”陌生,是因为它现在已经“灭绝了”。

没有人再拍这么晦涩难懂的片子,拍了也不会有人看。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电影是怎么表现一段婚外情的…

故事的背景是这样:

诗人青年时期进入了皇宫,做了一个宫廷诗人。

他还爱上了皇后,二人发生了一段不伦之恋。

画面里先出现皇后,她手里拿着一条编织非常精美的蕾丝。

然后是诗人,要为美丽的皇后唱歌作诗。

这里来回交切皇后和诗人,但是两人从不在同一个画面当中出现。

意思就是他们爱而不得

现在是房间的全景,两人依然没有同时出现。

但无论谁的位置空着,总有一件东西在他的位置上代表他。

这就象征着他们互相吸引,又无法在一起

片中用仪式来代表诗歌。

诗人把泥土撒在烘过的饼上面,意思是我们从大地获得粮食。

接着他又拿出了白玫瑰,是诗人正在歌颂爱情。

他手中的海螺代表了自己的心脏。

象征着皇后的精美蕾丝缓缓拂过海螺,正是爱情在诗人心中涌动的隐喻。

皇后拔下戒指,诗人也拔下戒指。

好像是俩人要摆脱束缚准备私奔一样,是他们相互爱慕的一种表达。

但是他们依然没能出现在一个画面当中。

爱情没有被准许,还是爱而不得的状态。

这样一场激烈的不伦之恋,在帕拉杰诺夫的镜头下是如此平静和克制

试想今天的人会怎么拍?

而且更妙的是,诗人和皇后的演员竟然是同一人。

两个角色用着装和配饰加以区分。

同一个人演不同的角色,正应了开篇字幕上的诗句:

“我们在每个人心中寻找自己”。

帕拉杰诺夫本人也经历过一段沉痛的爱情。

大学时他擅自和一个信仰鞑靼穆斯林的姑娘结婚。

姑娘不仅没征得家里人的同意,而且还跟随帕拉杰诺夫改信了东正教。

别看这姑娘好像挺洒脱,实则一下触犯了两项鞑靼穆斯林家族的大忌…

而且她的族人一调查,还发现帕拉杰诺夫早前就被“指控”曾和另一名导演搞基。

往日不同今朝,搞基在那时可是一种天理难容的“罪行”。

女孩的族人极力劝她悔婚,女孩则是断然拒绝。

最终,

【前方高能】

她的族人把女孩推下了一辆有轨电车……

美丽的新娘命丧黄泉。

我想帕拉杰诺夫对“爱而不得”的感受一定有很深的理解吧。

用最简朴的摄影

制造最迷离的梦境

帕拉杰诺夫是个幸运又悲剧的人物。

幸运是业界从未停止对他的才华进行肯定,但命运也在不断捉弄他。

早年帕拉杰诺夫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就被导师相中,一毕业就被送入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进行编导工作。

然后又因为上面提到的那段失败的恋爱,他不仅丢了工作,还被指控犯“流氓罪”和“投机倒把罪”面临牢狱之灾。

这些罪名现代早就没有了,也算是生在那个时代的悲哀吧。

当时许多电影界名流出面保他,认为把帕拉杰诺夫投入监狱是一件非常耽误艺术界发展的事。

最终帕拉杰诺夫躲过了蹲班房的命运,但也被逐出莫斯科,下放到位于乌克兰基辅的杜甫仁科电影制片场工作。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帕拉杰诺夫又被举报“搞基”,再次遭到下放,直接被送往了最边疆的亚美尼亚电影制片厂。

从前苏联最中心的莫斯科一路滑坡到最边缘的亚美尼亚,对于这个天才的打击是沉重的。

亚美尼亚电影制片厂从经费、设备、人力上都无法和莫斯科相媲美。

据说当年帕拉杰诺夫拍摄《石榴的颜色》时翻遍了整个制片厂的里里外外,都找不到一卷拍摄用的柯达胶卷。

所以拍摄设备、手法尽量从简。

许多电影道具也不得不自己做。

此时导演的想象力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中年诗人的梦境为例,我们来看帕拉杰诺夫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制造最迷离的效果。

这是第一层梦境。

左边站着诗人自己,右侧是他年轻时爱过的皇后。

上面是童年时期的诗人和一个天使正在玩球,中间躺着一个死人。

死人被安置在一张黑色的床上所以看起来像是悬在空中。

接着一件白色的外罩自动地穿到了诗人的身上。

这是实拍,原理很简单,拍摄时在衣服里藏一个人就能实现。

很多并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时空里的东西和人物,被并置在了一起,并且各有各的运动速度,就形成了梦境独特的迷离感

第二层梦境也是一样,骆驼,天使,还有死去的大主教都出现在了同一个画面当中。

通过人物重复不自然的动作,就能把现实和梦境区别开来。

下一幕诗人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画面里人物不断地规律摇摆,也提示我们这是梦境。

人物一个个消失,是通过停机再拍做出的效果。

手法质朴复古,但效果很好。

接着诗人见到了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

这里的场景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劳作。

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父母的头顶有一块不断旋转着的裹尸布。

这是在提醒观众,他们已经死了。

再看演员脸上诡异的表情就好像他们从坟墓里又爬出来了一样。

父亲掀开罩在自己墓碑上的纱布,环境中有一丝小风吹过。

下一个镜头是前来送行的妇女在大风中哭天抢地。

坟墓中里父母各自处在自己的坑位中,天气也是狂风大作。

最后镜头再切到寺院墙上刻墓碑的场景,人们也在风中工作。

这一连串无序的梦中场景就这样被“风”这个元素巧妙地串连起来。

相比今天的西方大片,需要什么特效随便铺,堆砌出的梦境反而有种塑料感。

而半个世纪前,帕拉杰诺夫就已经用最简陋的条件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教科书式的别致梦境。

被政治埋没的天才

遭到涂改的杰作

《石榴的颜色》横空出世的时候,正值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当权者极力地追求文艺作品统一化,讲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不允许走什么旁门左道。

这个所谓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其实就是要求作品贴近群众真实生活。

搁当年要拍个谁的传记片,导演可是得跟着主人公同吃同住个三载五载才行的。

可《石榴的颜色》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一上来就讲声明,“我追寻的不是萨亚诺瓦的生平事迹”…

而且还专拍些梦境,臆想,隐喻之类的有的没的。

实在太特别了。

而这种特别在审查者的眼里,某种意义上也同离经叛道画上等号。

同时这部影片还犯下了另一宗叫审查者头疼的罪名:

它把苏联边疆人民的生活表现得太美了。

把镜头对准了一个边疆的非主流民族,无疑是戳痛了当权者小心维护苏联民族大一统的神经。

所以《石榴的颜色》想要在当时上映,就必然逃不过删改的命运。

我们来看看尤特凯维奇修改后“诗人死亡”怎么表现的:

一个泥水匠正在工作,他代表着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泥水匠要求诗人吟唱,诗人便开始唱歌作诗。

这里隐含的意思就是诗人是属于底层劳动人民的

此时人民正在享受高雅的艺术熏陶,所以现在诗人还不能死。

两人的位置也很有玄机。

劳动人民显然处于上方,诗人从地面仰视他,显示出明确的高低关系,也是政治正确的需要。

等劳动人民觉得足够了,诗人才可以死亡。

这样的改动显然是为了讨好当局,也破坏了帕拉杰诺夫原本的篇章结构。

要是当年《石榴的颜色》若没能遭审查者的毒手,必定会比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还要精彩多倍。

曾有电影史学家评价《石榴的颜色》为“电影史中少数几部真正重要的作品”

只可惜斯人已去,原版也早已不复存在。

唯有尤特凯维奇修改的这一版《石榴的颜色》留存到了现在。

这恐怕是历史和这位天才开的另一个残酷玩笑吧!

帕拉杰诺夫在世的六十多年间,曾经三次锒铛入狱。

顽劣的天性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成就,也为他带来了诸多不幸的一生。

现在我们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就是这些有关帕拉杰诺夫的遗憾,今天都构成了关于这个天才的传奇元素。

每念及此,我都不禁感叹,人世间的残酷其实才是最大的幽默。

这部被誉为苏联电影迄今为止最前列的电影,我还可以再讲个三天三夜。

 短评

几乎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对本片的观感,帕拉杰诺夫试图用一种静态的影像去表达诗人的异想世界,诗的语言和影像的语言契合互补着达成一种至高的美的享受。宗教和民族性的文化氛围在帕拉杰诺夫的影像世界是如此强烈,帕拉杰诺夫是属于天才之列的导演能把绘画、音乐以及多种艺术融合为一体构建出高度风格浓缩的影像世界。对于语言的转换无疑是一件难事,诗歌的精髓更是不可被翻译,而电影中则用独特的方式重现了诺瓦诗句所描绘的景像,把诗人的的一生虚渺的缝合起来。电影的每一个物件的摆放都是富有隐喻和充满视觉的冲击,这样的一部电影很难去完全理解,但正是这样独特的民族性和对诗意的膜拜从而使电影成为一次跨文化的对话和个人心灵的朝圣之旅。联想导演命运多舛的一生,不得不感叹天才往往都是在苦难中孤独的看着自己的才华燃烧殆尽,前苏联电影的荣光。

8分钟前
  • 甦醒 Nostalgia
  • 推荐

修复版用“美如画”形容真是一点都不过分,太漂亮了!(感谢老马丁!)这部电影真正让人感到电影是作为一种语言而独立存在,有自己独有的表达维度,因为这部电影是没办法用讲的来描述的,只能通过观看来体验。。。记不记得第一次读到让自己无言的诗是什么感觉?看完本片,就是这个感觉

1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把电影某方面质素推到极致,但又不让人觉得乏味,一般我都会列入到创作的灵感百科全书序列里。

14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诗歌的视觉重组,GIF电影,热门微博,看不懂都说美,像美术学院毕业作业,想仿照这个形式很容易,十首诗配十个画面,可以是油画,也可以是装置艺术,故弄玄虚即可。时尚大片最适合用这种形式。

16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中途隱約能感覺到影喻亞美尼亞宗教史 累心 同樣是為詩電影 老塔流出的是奶 帕爺流出的是血呢。象徵術式華麗至此 令我明白為何會有嘴巴或眼睛長到手上的這種錯位符號:恰恰是源初的雙性同體的靈魂 導致單一個體承受不起欠缺的感受 但能量又往往轉化到了必須不能直接達意的雙重壓抑的詩學文體中。

21分钟前
  • 库库尔坎
  • 推荐

比起塔可夫斯基更富有宗教性的精神追溯。两种机位的固定镜头【平视大概意味着囚禁,那么可延展至画框外面的既象征着通往天国的神秘与宿命?】。宛如德里克贾曼《卡拉瓦乔》的造型艺术,精神上也颇有几分亲缘性。“一个诗人会死,但他的缪斯不死”。莫不是帕拉杰诺夫生前用影像与诗留下的招魂咒语?

24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神作!看完之后,随意的选择一个时间点切入,仍旧像是第一次观看,仿佛刚看过的电影已经是落满尘埃的回忆。丝毫不能理解里面各种意象和隐喻,但是深刻的知道这是一种类型的极致,一个情怀的极致。

2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很好玩啊,我想把這樣的類型命名為隨筆電影,就像備忘錄文字整理成集,片段的連接,每一段都像是一節懸浮的車廂,共同構架一座徜徉在想象之中的列車,影像本身的形式美也足夠讓人震撼,真正的詩與獨白。此外,一直覺得意象的解讀是種私人化的體驗,怎樣的解讀都是有趣的,那些直接下定論說看不懂裝逼的人大概更多是執著於一個固定的答案而不願意去隨心所欲地解讀看似晦澀的內容吧?那樣也太死板了,尤其是在這樣一部自由的影片里。向創作者索要意義是件無聊的事,意義在觀眾與創作者的共同完成中方显其真义。

30分钟前
  • 優果玉子烧
  • 力荐

极端形式主义诗电影&真·不明觉厉·烧脑片,恍如一场盛大而神秘的祭祀仪式。平面化影像,静态封闭式构图,跳切与动作重复,仅少量旁白与吟诵+声画错位+木偶式演员似布列松,倾倒美学同老塔。| 浸红,晾书,染布;乳房,螺壳与牛奶;爱的蜡之城堡面对炽热火焰;夜莺和鸟笼;诗人会死,缪斯永生。(8.5/10)

3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石榴的颜色,就是血的颜色,它带着利刃的创痛。

36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He is like a god to me, a god of the aesthetic, master of style, one who created the pathology of an epoch." -----Pasolini

38分钟前
  • 苏觋觋
  • 力荐

象征、符号、仪式、图像构成的一个自成一体、理想的、象征性的秩序世界。美丽绝伦。赞叹能有这样的电影拍出来!艺术神品!

41分钟前
  • Adieudusk
  • 力荐

10.0;除非你是我,才可與我常在

44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其实调整好心态以后,还是可以耐心看完的,毕竟画面确实存在着较强的形式美感,如果配合葛颖副教授的解读来看的话效果更佳,但我非常好奇葛颖这些解读是完全他自己的理解还是哪里看来的,他如何有信心确保自己的解读是准确的?诗电影作为一极为特殊的电影类型还是极富其美学意义的,即便它如何晦涩。这里再顺便补充一下本片的背景知识:①本片和《八部半》《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并列为三部世界上最难懂的电影②本片也叫《萨雅·诺瓦》,因为表现是这位吟游诗人的生平③电影现在的删减版本和片名由来自于导演的老师尤特凯维奇④导演在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时期都坐过牢⑤本片在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过⑥导演和塔可夫斯基惺惺相惜,《吟游诗人》即为致敬老塔的作品⑦1990年导演逝世于亚美尼亚首都,被授予乌克兰和亚美尼亚人民艺术家称号。

48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平静凝固抽象 静物画 宗教画 仪式感 石榴 爱 痛苦 血都是一个红颜色 遁入空门没有前途不如大胆向爱 也不是所有诗人都注定孤独 哦也 女主第二件灰羽毛衣服好美

49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没有看《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时那种强烈的感受,比较喜欢诗人童年的段落,屋顶上无数书的书页被风吹动真是无可言喻的神妙。色彩丰富、场景怪异神奇,诗人和神灵/宗教、爱情/情人纠缠不休, 影片将传统生活仪式化,在不时出现的反复和静观中展现其神秘和美。不断渗出的红色真是寓意丰富呀。

50分钟前
  • xīn
  • 力荐

总算看完了。我想这只是一首诗,不是其他。

55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原名萨雅·诺瓦/9.0】用如诗般的柔情描述了一场关于“政治吟唱”的梦。在《石榴的颜色》中,帕拉杰诺夫冷漠地呈现了一个制度上的现实:在这看似自由的王国里,每个人各司其职,勤勤恳恳,却可悲地缺少了激情。政治暗喻浓郁(难怪68年政府审查被禁播改名)内容和画面都有着浓郁苏联诗电影的美。

58分钟前
  • 几根佩毛
  • 力荐

为了体现出诗人的一生及其作品,导演做了5点尝试来进行宗教画式画面统一:1人物面部不显露表情;2入镜人物及焦点物品不重叠;3服装及配套动作象征化.还原宗教画中人物形象;4颜色调配鲜艳醒目,凸显主体.配色对应文艺复兴前大部分教堂宗教版画;5场景古老化及祭坛化.效果即是本片,勿陷入苦思

1小时前
  • 文泽尔
  • 推荐

石榴的颜色也是血液的颜色,帕拉杰诺夫对童年的回望,那些美好的日子,徜徉于书本的日子,青年时代的爱情冒险跌入世俗权力的无奈,老年自我流放寻回内心宁静,其中的装置艺术和象征布景是对现实艺术的反叛也是对苦难岁月的控诉,和帕索里尼一样,帕拉杰诺夫的世界也是一场重返童年的冒险

1小时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