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心假期

剧情片香港2001

主演:梅艳芳,纯名里沙,谭俊彦,任达华,Cheriff Ezzeldin

导演:张之亮

 剧照

慌心假期 剧照 NO.1慌心假期 剧照 NO.2慌心假期 剧照 NO.3慌心假期 剧照 NO.4慌心假期 剧照 NO.5慌心假期 剧照 NO.6慌心假期 剧照 NO.13慌心假期 剧照 NO.14慌心假期 剧照 NO.15慌心假期 剧照 NO.16慌心假期 剧照 NO.17慌心假期 剧照 NO.18慌心假期 剧照 NO.19慌心假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23

详细剧情

  和丈夫的婚姻亮起了红灯,Michelle(梅艳芳饰)一个人到法国旅行散心。与旅行团中一个来自日本的女孩Miki(纯名里沙饰)产生了误会。不过二人很快就冰释前嫌,Miki对生病的Michelle照顾有佳,两人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接触中Michelle了解到,Miki爱上了有妇之夫,作为情妇的她内心深处极为痛苦,Michelle只有尽力安慰。法国之行很快结束,但Michelle却不愿回到香港,独自在街头游荡的她又再次巧遇miki,二人于是再次结伴去摩洛哥旅行。  谁知就是这次旅行改变了二人的一生......

 长篇影评

 1 ) 女人的友谊

向来不太喜欢港片,觉得要不是《无间道》式的黑社会厮杀就是周星星系列的无厘头,桥段老套没有新意,而这部片子,我不能说多喜欢却让我印象极其深刻。
应该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吧,记得是中学时候某个暑假的下午,一个人在家看的,第一次接触这种女性题材的片子,炎热的季节却看得满心冰凉。
其实梅艳芳跟那个日本女孩子(miki)到底是不是友谊也还是可疑的,起码当她知道对方就是自己丈夫的情人的时候,这份姑且说是友谊的友谊就分崩离析了。但或许就如歌里唱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吧,在对方出事之后她立马放弃了自己对这份友谊的挣扎,而苦心的投入到营救当中。特别记得的是做为丈夫的任达华来了,却不肯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他曾经深爱的情人,梅失望之余说,一个男人对一个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只肯花一天时间。而作为情敌的她却花费了她的全部,甚至自己的生命。
我不知道男人如何看待女人之间的友谊,或许他们会觉得这只限于女人们聚在一起发发牢骚,谈论谈论男人,比不得他们“兄弟如手足”一般的义气,但是在这部影片里反映的是关键时候这份小女人的友谊却超越了爱情,带着一个女人对自己对另一个女人的悲悯被放大到及至,衬托得一个男人的爱如此卑微无谓。

 2 ) 一部女性向男性霸权抗争的悲剧

在当今男性霸权的统治下,女性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独立能力,但仍然是弱者,她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反抗男权。Michelle的“疯狂”寻找便是典型表现。依照福柯的理论来看,“凡反对既有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的行为,都可能采取‘疯狂’的方式,因为凡反抗必采取与既有意识形态不同的方式,必显示为在旧习俗看来难以理喻的形态,因而会被旧权威视为‘疯狂’。
在女权主义者看来,由于既有的文化规则基本上都是男权中心话语,其特点是理性化、逻辑化,所以女性的反抗就应当以非理性、非逻辑的方式去突破男性话语,从女性自身的感性感受和欲望出发,表达其真实精神。Michelle并没有听从丈夫的安排回国生活,也不再寄托警察等的搜寻,而是自己执着的坚持寻找,用自己的行动以无言的疯狂的方式对男性话语进行反抗与挑战。
Michelle虽有一定的独立意识,也做到一定程度的女性独立,如人格独立、经济独立,但其内心仍然依赖男性,当她知道丈夫有外遇之后,仍然保持着婚姻关系,当发现好友miki失踪后仍然向丈夫、警察(国家机器)以及外交官员这些男权统治的象征求助。
Miki爱上了有妇之夫,她一直不承认自己是情妇,而且一直在摆脱情妇这个尴尬的角色,实际上也就是在努力摆脱男权社会压在她心中的阴影,自己的爱得不到认可。在旅行中被绑架,之后沦为妓女,在逃亡过程中,Michelle为了救她中枪身亡。在这个过程中,MiKi始终是一个处于男性强权统治下的无力反抗的弱者,她唯一的反抗便是听到Michelle中枪的声音之后,返回去救她,开枪杀死了人贩子,并且解恨似地连开几枪,但这也于事无补,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Michelle死在自己的怀里,只能在荒野中无助的哭喊。
这是一部女性向男性霸权抗争的悲剧,她们不仅昭示作为现代女性,她们想要什么,同时也在表述她们不想要什么,她们不想要丈夫或情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不想要被歧视,更拒绝弱小与忽视,影片以Michelle的牺牲、Miki的无助哭喊为代价,为她们的反抗画上了一个悲剧性的句号。这样的结局是惨烈的,但同时也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悲剧的根源还是来自于男性霸权或有形或无形的压迫。反抗男权,消解男性话语霸权,并不仅仅靠着几次女性主义运动就能彻底的改变现状,最主要的是需要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从内心深处的反抗,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3 ) 意外的触动

从没想到这样的电影会深深打动我。

《慌心假期》,开头就很郁闷。

情节从头郁闷到底。

却牢牢地抓住我。

女人间的感情可以那么美。

真挚,细腻,敏感,坚韧。。

在关键时刻能够超越世间一切。

即使是爱上同一个男人。

有个镜头印象很深:

梅艳芳质问有了外遇的老公。

她坚信老公的情人还活着。

“难道为一个曾经爱过的人你就只愿意付出这么多?”

最终,为了老公的情人,那个毁了她生活的女人。

她付出了生命。

故事戛然而止。

带给我的震撼却久久不息。


女人,神奇的动物。

 4 ) 这个慌心假期,断送了一生的幻想。

其实发现有些电影看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会突然对男人没有信心,即使我觉得任达华不错。

电影从来都是一门虚构的艺术,在现实中还没有经历过的,或者是惧怕经历的,只要看看某些电影,你都会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有人说电影是一种生活的调剂品,或是生活的一种逃避:逃避责任,逃避诺言,逃避工作,逃避教条。但我更认为电影是一种希望。你对生活有多少希望,你对生活还有多少失望,你都可以看电影,可以选择性的看电影。

电影教你做人,电影呈现出另一番人生的风景,而好的电影更多的是让你在2小时时间里感受惊心动魄或是声嘶力竭。

慌心假期,我在这里,我在这部缓慢但后期力道足的电影里,感受了一场游历。

梅艳芳给我的感觉从来都是清冷的。或许是她的短发,或许是她的身材,或许是她的眼神。纯名里沙不够漂亮,所以就不够惊艳,这也铺垫了后期对她的同情之情。任达华在里面不够英俊,不够惹人注意,因为电影本身所要叙述的道理不是最关乎这个男人,所以给他的镜头也很少。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件事:3P。对象可能是2个男人+一个女人,也可以是2个女人+一个男人。我记得以前好像看过一个评论,她里面说:3P的对象,只可以是2个女人+一个男人,绝对不可以是2个男人+一个女人。因为前者给人的感觉铁定是名副其实的3P,但后期的概念就是2个男人轮奸一个女人。我cao,这什么概念啊。不是现在男女都平等了吗,那凭什么拥有女人多的男人那叫一个“风情”,而拥有男人多的女人那叫一个“贱货”呢?都听听,这哪里是社会主义下的真正平等了?哦,知道了,原来男人的“风情”是可以公开在场面上的,而女人的“风情”若一旦公之于众那就叫一“贱货”了。《地域解剖》里告诉我,男人,有些,不过,如此,罢了。

当一个正室遇到了副室,可能理所当然的就想到这两女人打一块了。我想到一个场景,两女人在这边互相拉头发,那个男人在旁边看好戏,在吃apple。其实梅艳芳清冷的感觉告诉我她作为一个正室,是非常具有拉里沙头发的可能性。因为一开始里沙呕吐在了她的衣服上,她就表现出了愤怒,把原先对丈夫对自己漠然的这种愤怒发泄到了当时这个陌生女人的身上。虽然她的内心很脆弱,很善良,当然,这是后话。里沙流着短短的头发,她无辜的大眼睛告诉我们,其实她也是无助的那个。她因为自己的不适弄脏了对方的衣服就感到万分抱歉,去给对方不住赔礼,去照顾对方,去彻夜陪在床头,去和她主动做好朋友。在我们的眼里,她就是个孩子。后来随着两人的深交,知道了一方是大老婆,一方是情妇,两个独立的群体。但她们是不会想到自己身体里会有同一个男人的精液。但是作为观众的我想到了,并且当时是希望她们不要那么巧的发生吧。如果事实如此,那么这个故事就有点俗套,而后的结局应该是无关痛痒,此部电影就会如同鸡肋。但后来果然此两女人是有联系的,那么剧情该如何新颖的发展,我有点期待。

其实梅艳芳还是有点发飙了,就在那么准备发的一个突破口,一个瓶颈这里,里沙出事了,而且是在我看时没有预料到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预兆吧,也是没有。你想一女人在走胡同小径里,怎么会一下就碰到那么惨烈的事情呢。但这个转折,而使电影有了其表达主旨的完全改变。

任达华此时的出场告诉我,男人,有多少男人是愿意担负起责任的?就在他们平时喜欢左右手各一个,为什么时候能够两者皆有的时候,突然一个的离去,让他们体会到这风暴过后的平静,于是他们就会安稳于现在的这个,拂袖而去之前的那个。整部电影的颜色是暗沉的,即使最后那种红,也是红的压抑。但梅艳芳对任达华说了一句话:我们女人,真的不知道你们男人在想什么,有些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不可以当做没有过。于是,就是这个弱女子,这个外表清冷刚烈,但内心孤独脆弱的女人,独自开始了寻找她情敌、她婚姻破坏者的过程。

这条道路非常艰难,因为在遥远的摩洛哥市。复杂的环境、各类的人群、一不留心,就会像miki一样惨遭恶人之手。而michelle不相信她的凭空消失,她坚信一定要找到miki。在法国和这次摩洛哥的旅行日子里,这两个女人完全就是好朋友。michelle更是主动留了电话号码给miki,并主动游说miki不要放弃肚子里的孩子。两个女人的纯友谊至此开始。感觉是可以体味的,而电影的影像表现更是可以来说服众人的。我们观众就用自己的感官感觉来体味电影影像所折射出的女人之间的微妙感情。michelle中途离开火车,离开丈夫,凭着一颗孤勇的心,去救miki。她拿着仅剩的钱,通过司机来帮助寻人。即使知道司机会拿钱去赌博,但依然不放弃任何希望。她不能让miki像动物那样任人宰割。因为miki是女人,她也是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女人应该都是复杂的动物吧,我想确实是的。因为他们大多理科学的不好,但文字表述又太过矛盾和积极。她们思维活跃,跳来跳去没有重点。她们可以因为前一分钟的愤怒而影响后一分钟的心情。但是她们身上有更为重要,和更为高尚的一点:她们是真正富有感情的人。她们勇敢、有爱心、善良、正直。她们两个都是女人。撇出任达华,在这趟奇妙的旅途中,她们这两个国家的女人,不可思议的成为了好朋友。她们无话不谈,她们敞开心扉,她们交换心灵思绪。即使最终知道对方身份的本质是自己感情上的敌人,但因为隔离,因为刹那的离开,或者说就是因为自己的不舍,而跨越性的迈出了一大步:拯救对方而不顾自己。

千辛万苦,在司机,这个影片中还算可爱男人的帮助下,miki回来了。结果是什么,她早已沦落为高级妓女。孩子没有了,手被彻底摧残。还有其他的其他,在我们观众的想象中,已经颤抖。michelle为了保护她而身受子弹,最终倒落在miki的怀抱里、在这片荒原里。年轻的司机已经赶来,幸好他没有死去。他焦急的寻找这两个相依女子的身影,但只有miki绝望的呐喊:谁来救救我们,谁来帮助我们。

这个慌心的假期,其实都只是为了放松自己。michelle是为了沉淀自己,远离丈夫,好考虑自己下一步的人生计划;miki只想带着这个身体还未成形的孩子来到处看看,在亲手杀死他之前带他做趟旅途。但没有想到,一切都成了生命的绝唱。你可以想和丈夫离婚,你可以想和丈夫继续下去;你可以期望他和自己的正室离婚,你可以想象他知道你有孩子后的欣喜之情,你可以想象最终你们名正言顺的在一起。。。但这一切都成了奢望,你们连幻想的资格也没有。

这部电影还不错,剧本还不错。好电影是一场游车河,带你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不感觉急躁或是无趣。她带给我的感觉既有意想不到,更有思索。

 5 ) 「慌心假期」始於謊

慌心假期是一部令人精神壓抑的電影,看時和看後有一股令人窒息的感覺,開頭的輕快,兩個陌生女子不打不相識。互相因為自己的感情問題走出國外,是療傷還是思索?日本女子暈車浪嘔在她身上,買咖啡陪罪,香港女子又不小心把咖啡弄在她的身上。兩個人在法國的旅行中漸漸成為朋友,特別是Michelle病了,Miki一直都照顧她。一個是別人的太太,另一個是情婦。互相談著大家對愛情的感覺,走到上帝面前一個說想離婚,一個想結婚。旅行終於要結束,二人要分開多麼的不捨,大概大家對於彼此友情的建立都感到分不開。終於再見了之後又遇上了,她們去了北非的摩洛哥。那是對Michelle一個有重大意義的地方,兩個女人在摩洛哥到處闖盪。直到終於知道原來大家最愛的人是同一個人。

在是敵是友的情況下,Michelle有恨意但那卻是朋友,她選擇回香港去黯然離開之時。Miki卻失蹤了,被賣去了妓寨。她一心想找尋她,當她的先生去到摩洛哥勸Michelle不要再找Miki時,Michelle沒有放棄找尋。因為她的內心卻充滿了愛,對朋友的愛,對同性朋友的愛。這種愛已經超越了永恆,超越了蒼穹。此時,Michelle的心很混亂,先生希望大家回香港可重新發展,但實際上自己仍很掛念Miki。Michelle問了她先生一個問題,點解要對所愛的人付出只是那麼多,愛的付出是不能計算,但在女人的眼中男人永遠是最笨的動物。以為只要送禮物給女人,說幾句甜言蜜語就可以欺騙女人,當女人為玩物。Michelle一個人帶著自己的行李再去找尋Miki,自己在火車軌再走上路。因為她背著很重大的包袱,自己的責任。

終於最後找到,但終究Michelle還是離開了。這不是一部同性愛電影,而是一部女性電影,可以看到的是女性的觀點。兩個女人不為搶奪男人為目標,情婦遇上大婆,是一部很挑戰的電影。很喜歡Anita Mui的演技,很美,她是香港的女兒,是我們的集體回憶。她的作品是百的不厭的,看到她就知道是信心的保證。看過她的電影不多,但真的很喜歡她的演技,做喜劇,做這令人抑壓的劇情片,都會令人感動。

這部電影,感情真摯,敏感。多麼多麼的喜歡,雖然悲涼,雖然可惜。Miki身懷六甲帶著肚中的骨肉看世界,卻被強行墮胎,那一幕令我不禁想起霧中風景,雖然這部片的鏡頭不及那部大師電影令人心痛流淚,但我卻想起了Anita在片中說的一句話「Life Doesn't come easy」,確實生命是得來不易。

推介。

http://szeman.mocasting.com

 6 ) 优美而伤心着



一个香港女子在欧洲旅行,同行的游客中,只有一个日本女孩长着东方人的面孔。日本女孩吐了,把这个女子大衣弄脏,然后千方百计请求她的原谅……

电影在欧洲如画的风景中展开,音乐也是轻柔和优雅的,以为是一部轻松的感情戏。两人用英语交流,慢慢成为好朋友,香港女子的丈夫有外遇了,感情几乎破裂,打算旅行后就办理离婚手续;日本女孩爱上一位有妇之夫,怀孕了,想旅行后做流产。在庙宇中,一个祷告保佑离婚,一个祈求结婚……

欧洲旅行结束后,二人结伴去摩洛哥。这时,香港女子无意中发现这个同伴居然就是丈夫的情人,已经好了三年。她非常恼怒,对蒙在鼓里的情敌非常不客气。

电影从这里开始色调和节奏都发生变化,接下来情节如同大片……

我不喜欢电影的后半部,太残酷了,只有压抑和绝望。梅艳芳和那个日本女孩(纯名里沙饰)的脸庞和表情都令我过目不忘,如果按照前半部的调子探讨感情问题才具有法国风格,后面的戏剧化结局倒像好莱坞片子了。

无论怎样,昨天看过这部电影,一天来脑子里面都是她们的面孔和异域的色彩,从这点看,这部电影也真是打动人心的好片子了。

2006年10月14日伦敦雾

 短评

没有女人可以大度的把自己的老公贡献出去,这从梅艳芳知道美姬是老公情人前后的态度就能看出,但是女人的同情心却可以却可以和谐一切的恩怨。

3分钟前
  • 井口之蛙
  • 推荐

梅艳芳的魅力真的是无人能敌啊 即使普通的打扮 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和明星魅力真的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啊!!!这片很奇怪的架构 又没有特别给演员演技的发挥空间 不懂拍出来的意义 三星完全给梅艳芳 和miky重逢那里演技很好

8分钟前
  • SG
  • 还行

挖掘人性的文艺港片。梅姐演绎的Michelle这个角色打动到我了,多有气量,多有胸襟,神马面对婚姻,面对自己老公的情妇,人性,人性始终摆在第一,大赞!呵呵,片子里另一角度告诉女人通过情敌有时更能看清男人的本质更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心声和肯定。

12分钟前
  • 许多多
  • 推荐

觉得任达华演的那个男人太讨厌了,印象很深的是梅艳芳问他:对一个你曾经爱过的女人你能为她做的就这么多?让人很心寒

13分钟前
  • 灿小烈
  • 推荐

英文名夜间飞行,同为午夜飞行,一款著名香水的名字,但没想到这样一部千禧年的港产文艺片,情节走向居然是,女主女配再遇再次旅行,女配被摩洛哥当地黑帮拐卖控制做妓女,女主一直不放弃去营救她,最后牺牲自己。总而言之,放到当下的时空来看,女性关系的处理的整个思维是超前的,不是三角关系里的雌竞,反而是萍水相逢里的不离不弃。

18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不管是香港的丈夫还是摩洛哥的皮条客,作者意在铺垫出一个薄情寡义和金钱至上的世界。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只有女人和女人才能彼此给予保护和慰藉。电影里很多细节都很有意思,比如用自来水的水流大小来象征Mike由精力旺盛到精尽人亡的状态。这类巧思是一贯追求高效叙事的香港电影里很少见的。

23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导演想说的是,男人靠不住,还不如靠女人

25分钟前
  • 刘一涵
  • 推荐

终极矛盾之一:两位进步女性,当她们互为大婆和小三的时候,她们还会互相理解吗?本片给出的答案是会的,因为人性超越社会强行赋予的身份伦理,你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别人的妻子或情人。遭遇危险之后一直缺席的男方才姗姗来迟,用一个看似理性实则冷血的理由来包装最先退场则是打破了最后一丝温情幻想,将场景设置在穆斯林社会为一场女性的逃离设置了更极端的困境,似乎永远是在同性身上才更容易出现同理心。前半段的自省过于浅白空洞,后半段的类型转换对于导演来说显得很生疏,始终不是张之亮擅长的,该有动作的地方处理得一塌糊涂。这是我见过任达华最文艺的一次,梅姐的气质实在不可多得,都市、独立、看透一切又富有韵味的成熟,其实同女生在一起比同男生在一起更有张力。3.5.

26分钟前
  • 胖丁桃
  • 还行

如果没有搞错的话,这部电影应该是梅艳芳最后的作品之一,也是谭俊彦的入行处女作,很早之前就看过这部电影,就觉得很好,二十多年后现在再看,觉得前半段特别好,但中段节奏有点垮,但到女二失踪任达华出现后,又逐渐变好,女性的友情有时远胜过男人对女人的所谓爱情,正是大奶和小三的身份巩固了这份友情的可信度;梅艳芳的演技巅峰之作,可惜被忽视了,谭俊彦那时还有点婴儿肥,还一直以为他出道就是中年人呢

31分钟前
  • 满江红
  • 推荐

俗套的三角恋情却拍出了别具一格,不俗套的故事,十分难得,北上之前的张之亮是一流水准。开场便建立起米歇尔和米奇之间深厚的友谊关系,这为之后米歇尔得知米奇的真正身份却选择原谅她,以及米奇失踪后,米歇尔千方百计的设法找到她提供了充足的依据。故事一波三折,后半段寻找米奇更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期间米歇尔的情感转变以及她身上所蕴含的那种坚强刚毅和牺牲精神也足以让观众动容,四星。

34分钟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推荐

看得我可虐心了~~ 女人啊~ 再喜欢对方也不可能把自己老公送给人家分一半享用的

39分钟前
  • Quills
  • 推荐

汗,这个片子唯一让我打起精神的就是前后的类型转换,其他真是无感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2015-07-16 thur.全片调的色调 感觉让人很压抑不舒服,故事的转折也是只转之下,结局悲催~哎,真的不明白 阿梅电影里的形象不是女侠就是女强人,现实里和电影里反差颇大。。宁愿她是电影里面的角色~

44分钟前
  • 外星纪-南庄座.
  • 推荐

绝对是港片中的异色电影;梅艳芳的表演没的说,中意她

48分钟前
  • 翟墨子
  • 力荐

摄影、音乐调调不错,半个王家卫的感觉,可惜拍得有些冗长,整体沉闷,短发的纯名理沙有些像药师丸博子。

5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梅艳芳的不出名的电影总是比那些出名的更加令人记忆深刻。

52分钟前
  • 岑岑曾
  • 力荐

一个想离婚的香港女人,和一个想结婚的日本小三,偶然在旅途中结识并且成为好朋友,港女意外的发现是日本女人居然就是自己丈夫的情妇。不久,小三就人间蒸发了!本来这个故事发展到这里完全是悬疑片的节奏,可后半段完全跑偏,扯到了人性。总归都是男人惹的祸,搞外遇辜负了原配,一句仁至义尽又撇下了

54分钟前
  • 彬大喵~
  • 推荐

张之亮的《惊狂记》,同样是异乡旅伴失踪后的寻人故事,只不过加入了一点两性关系的探讨。影片风格和色调大概随着旅游地点走,在法国时是阴郁冷漠,标志着两人关系刚开端时的误解;到了摩洛哥之后则有一种沙漠式的炎热和窒息,也象征着两人关系从火热到发现对方真实身份后的焦灼。妻子不顾一切地救助情妇,而丈夫任达华却选择抽身离去,偶遇的华人小贩谭俊彦也只能通过「嫖尽摩洛哥的东方女人」这种啼笑皆非的方法来帮忙,这其中是张之亮的女性主义视角,任谭二人和《自梳》里或懦弱或好色的男人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58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是不是最后只有女子最诚心真意?

1小时前
  • 账号弃用
  • 推荐

當你丈夫的情婦真的「遭報應」你真的會覺得稱心如意嗎?還是作為女性的同理心覺醒?這部電影的絕大部分時間裡,男性不是在重要時刻缺席,就是以不靠譜的形象出現,關鍵時候總是女人在堅持在支撐。你問我為什麼成為女權者,因為我是女性啊,女性就應該站在女性一邊。

1小时前
  • 兔猻咬你耳朵尖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