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荣耀

剧情片西班牙2019

主演: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阿谢尔·埃特塞安迪亚,莱昂纳多·斯巴拉格利亚,诺拉·纳瓦斯,胡丽叶塔·塞拉诺,塞萨尔·文森特,阿瑟·弗洛雷斯,佩内洛普·克鲁兹,塞西莉亚·罗特,苏西·桑切斯,劳尔·阿雷瓦洛,佩德罗·卡萨布兰科,朱利安·洛佩兹,伊娃·马丁,马里索尔·穆里尔,阿古斯丁·阿莫多瓦,沃伦·比蒂,埃丝特·加西亚,米娜,娜塔莉·伍德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剧照

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1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2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3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4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5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6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13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14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15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16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17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18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19痛苦与荣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8:52

详细剧情

  佩德罗·阿莫多瓦、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佩内洛普·克鲁兹将合作新片《痛苦与荣耀》(Dolor y Gloria),7月上半月开拍。和阿莫多瓦上部影片《胡丽叶塔》相反,影片主角将是两名男性,由班德拉斯和阿谢尔·埃特塞安迪亚扮演,克鲁兹和胡丽叶塔·塞拉饰女配,讲述一个处于晚年的电影导演的生活故事,包含初恋、第二次恋爱、母亲、死亡、与他合作过的一些演员,时间跨越60、80年代和现在,一种不适应的空虚感导致他现在无法拍电影。

 长篇影评

 1 ) 这个男人的故事的结局是喜剧

阿莫多瓦继续拍片子,这个世界是值得期盼的。他擅长拍女人的故事,但是也讲男人的故事。说男人的故事的时候,让我觉得总是在说他自己,说女人的故事的时候,感觉他总是在说他母亲。似乎是在重复,却却不让人腻烦。

所谓风格,就是嵌入其中,又能发扬光大。

昨天晚上忙完工作,发现只有一个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郊区的电影院10点40还有一场。我打车前往,经历了一些完全不知道的区,南美洲是冬天,呼呼的风吹。售票处的小哥哥昏昏欲睡,我买票的时候,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在买。我赶到放映厅,门口的卖爆米花的都开始收拾东西了。我推开门,发现一个小哥正在打扫为生, 我说我可以进去坐着吗,我有点害怕外面。小哥说好。

小哥扫完地说,我要关灯了,你害怕吗。我说没有关系,你关灯吧。他说,我陪你坐一会儿吧,一会还有几个观众要来。

阿莫多瓦说,女人的故事都是以喜剧结尾,而男人的故事是以悲剧结尾。但是这一次,故事是一个喜剧。

阿莫多瓦从来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和低沉。这个故事甚至有点烂俗和狗血,但是阿莫多瓦的那个故事不是烂俗的呢。回归里的佩内洛普杀掉自己的夫妻,对她说你的男护士强奸昏迷的女病人,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每一个情节都是奇怪的。

剧中Salvodor(班德拉斯饰演)的保姆说,"在这里,一切都很奇怪”。对了,一切的故事在阿莫多瓦的电影里,都觉得诧异,但这种吊诡的情绪之下,却一切都可以保持感同身受。

佩内洛普在剧中演技大赞,只要去过西班牙,就让人觉得她就是这样的西班牙女生。苦难中的坚强,坚持原则又淡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生命的晚年,Salvador寻找生命的平静,寻找生命残存的美好,通过毒品来让自己生活质量提高,为了交换到毒品的来源交出自己的作品,却吸引到了早年的爱人(英俊逼人的阿根廷人Leonardo啊),一晚叙旧之后,Salvdor决定不再依赖毒品,重新振作。生命在绝地反弹之后又让他偶然间想了最初的爱人。让我欣喜的是,故事虽然也跟《不良教育》非常类似,同样是少年的教会唱诗班,同样的是年轻的绝望的启蒙的恋爱,同样的是作家和电影行业,同样是Galicia的少年,却没有乱伦,没有欺诈,没有阴谋。一切都是美好的,少年时代的真诚得到了回报,青年的时代的恋爱得到了回报和认可。故事的最后,Salvador也salvar(拯救)了自己。

一个美好的故事,穿越了年轻时候可怕的故事情节,故事虽然仍然质感十足,但却不再流于边缘。一帧一格都精致极了。老安东尼班德拉斯的穿着风格真是大爱,一切都让人觉得,人间值得!

 2 ) Federico, tu Marcelo ——【痛苦与荣耀】中的映射与镜像

如果【Roma】是卡隆的【Amarcord】,这部【痛苦与荣耀】就是阿莫多瓦的【8 1/2】。【8 1/2】连同导演十几年前的半自传作品【不良教育】,和这部【痛苦与荣耀】有着镜花水月般的联系。

忘不了的画

1.

【痛苦与荣耀】开场,处于身心困境中的导演Salvator悬浮于水中

【8 1/2】开场,处于身心困境中的导演Guido在梦境中飘浮于空中 2.

【痛苦与荣耀】中,Salvator在半梦半醒的恍惚中时常会想起童年往事,影片由此插入童年部分叙事

【8 1/2】中,Guido在无意识的白日梦中时常会想起童年往事,影片由此插入童年部分叙事 3.

【痛苦与荣耀】中,童年Salvator上宗教寄宿学校,被神父选中参加合唱团

【不良教育】中,童年Ignacio上宗教寄宿学校,并且是合唱团一份子 4.

【痛苦与荣耀】中,成年Salvator将过往写成了一份回忆录《L’Adiccion》,并最终被改编为独白剧

【不良教育】中,成年Ignacio将过往写成了一本小说《La visita》,并最终改编为电影 5.

【痛苦与荣耀】中,Salvator一度拒绝改编,但又改变主意,亲自上门携带文本,将改编权交出

【不良教育】中,Juan一度拒绝改编,但又改变主意,亲自上门携带文本,将改编权交出 6. 最复杂的一组

【痛苦与荣耀】的独白剧【L´Adiccion】中,恋人名叫Marcelo,但真名是Federico:Marcelo=Federico

【8 1/2】中,现实世界演员Marcello Mastroianni扮演的导演Guido的原型即是该片导演Federico Fellini:Marcello=Guido=Federico

【甜蜜的生活】中,现实世界演员Marcello Mastroianni扮演的娱记Marcello的原型即是该片导演Federico Fellini:Marcello=Marcello=Federico

【痛苦与荣耀】中,现实世界演员Antonio Banderas扮演的导演Salvator的原型即是该片导演Almodovar

【痛苦与荣耀】中,演员Alberto与导演Salvator早年合作【Sabor】后分道扬镳(导演认为演员不适合角色),数十年后重新合作

【不良教育】中,演员Juan 与导演Enrique合作【La visita】后分道扬镳(导演认为演员不适合角色)

现实世界中,演员Antonio Banderas与导演Almodovar早年数度合作,之后分道扬镳,数十年后重新合作

现实世界中,演员Marcello Mastroianni与导演Federico Fellini数度合作,并被后者视为另一个自己 7.

【痛苦与荣耀】中,独白剧结束后的后台,主演Alberto迎来故事原型人物之一Federico的意外来访

【不良教育】中,拍摄完成后的后台,导演Enrique迎来故事原型人物之一Manolo神父的意外来访 8.

【痛苦与荣耀】中,导演Salvator青年时期的恋人Federico父母生活在加利西亚

【不良教育】中,导演Enrique少年时代的恋人Ignacio母亲生活在加利西亚 9.

【痛苦与荣耀】中,Salvator吸毒后带上墨镜在最亲近的女性Mercedes面前掩饰

【8 1/2】中,Guido说谎后带上墨镜在妻子Luisa面前企图掩饰

(两者戴墨镜后摆的姿势都是一样的) 10.

【痛苦与荣耀】中,最亲密的女性Mercedes的形象与母亲发生重合

【8 1/2】中,妻子Luisa的形象与母亲发生重合 11.

【痛苦与荣耀】中,导演Salvator收到了一封几经波折、迟到了五十年的信,写信的人与他自分别后再也没见面

【不良教育】中,导演Enrique收到了一封几经波折、迟到了数年的信,写信的人与他自分别后再也没见面 12.

【痛苦与荣耀】中,童年Salvator因为看见邻家哥哥Edouardo赤裸的肉体而发生性觉醒;Edouardo反复出现在成年Salvator的回忆中

【8 1/2】中,童年Guido因为妓女Saraghina高大丰满的肉体而发生性觉醒;Saraghina反复出现在成年Guido的白日梦里 13.

【痛苦与荣耀】中,Salvator最终与一切和解,从无法工作到重新找到灵感,开始拍电影

【8 1/2】中,Guido最终与一切和解,从没有拍摄灵感的持续焦虑到找到勇气放弃手头的电影计划 14.

【痛苦与荣耀】最后戏中戏结构揭晓,观众得知电影的童年阶段的叙事也同时是影片中导演Salvator新作【El Primero Deseo】的童年阶段故事内容

【不良教育】尾声阶段戏中戏结构揭晓,观众得知电影的所有画幅变化片段的叙事也同时是影片中导演Enrique新作【La visita】的内容


一些随感:

完整地分析这部影片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因为本片模糊了许多界限——我们永远都无从得知,剧中的演员Alberto从哪里结束,现实中的演员Antonio从哪里开始;Salvator,既是Almodovar,又是Banderas,就像【甜蜜的生活】里的娱记Marcello,既是Marcello Mastroianni,又是费里尼——比起一般影片,它涉及太多现实里的东西,搭出了更大的一个框架,却留出了更多的空白待填补。

【痛苦与荣耀】和【不良教育】两部片子的情节拼凑起来,就好像是Almodovar讲完了自己一生的故事。那些在两部电影里拍了两遍的情节,几乎可以确定真的发生过——Almodovar承受了多少的苦痛,难以想象。

最喜欢和邻家哥哥的那条线,整部电影唯一不参杂着痛苦的部分。

看了两遍,第一遍法语配音版,全场十来个人;第二遍西语原声版配法语字幕,几乎满场。散场后好像大家都很喜欢这部片子。第一次看时本来以为Antonio Banderas和Leonardo Sbaraglia要有激情戏来着,结果白激动一场;被情节带着情绪走,每个让我想起【不良教育】的部分都让我接近落泪,看完后瘫坐了好久;第二次看才注意到Banderas演得太棒,从来没见他这样带着一种很可爱的扭捏情态,尤其是在和Sbaraglia脸对脸的那场戏,对比太明显。

虽然结构太接近【8 1/2】,但没有给我抄袭之感。Almodovar标志性元素的运用起了很大作用。

这部影片令我感到幸运。

 3 ) 金羊观影团||回望往昔,满载着痛苦与荣耀

vol14《痛苦与荣耀》by 佩德罗·阿莫多瓦

我对电影的概念总是联结着夏夜的微风,只有夏天我们才看电影。
巨大的一面墙,刷成白色,电影就投映在上面。
我尤其记得那些有水的电影:瀑布,沙滩,深海,河流,或是泉水。
光是听到潺潺的水声,我们这些孩子就忍不住想撒尿了。
于是我们就地撒尿,就在银幕两侧。
童年的电影院,闻着永远是尿味,还有茉莉花香,
还有夏日微风的气息。 ———————阿莫多瓦《痛苦与荣耀》

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可谓众星璀璨:达内兄弟,昆汀,奉俊昊等知名导演都有新作参展,而阿莫多瓦的新作《痛苦与荣耀》在赛前就被钦定成了夺冠热门,这部阿莫多瓦私人的回忆之作早先已在西班牙上映,当地媒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其为“阿莫多瓦的《八部半》;而在首映过后,更多媒体、影评人都不惜笔墨的夸耀这部电影,在国际场刊获得了3.3的高分(位列本届第二,仅次于金棕榈《寄生虫》),11家法国媒体给出了满分金叶子,就连一向苛刻的电影手册主编Stephane Delorme都为此片打出了满分。虽然最终《痛苦与荣耀》与金棕榈失之交臂,仅仅为男主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争取到了戛纳影帝,但相信每一个看过的观众的都能被阿莫多瓦精心雕琢的回忆和惊艳迷人的配色构图所打动,感受阿莫多瓦电影的魅力。

本次金羊观影团共有 16位友邻参加,均分8.0分 .

poster by @德卡的羊


来自上影的声音

@伏眠 7 今年上影节的最后一部片子,用痛苦与荣耀来收尾再合适不过,今时与往昔、痛苦与荣耀相互交叠,大荧幕前很难不为之动容。只可惜到底还是碎片化的自述,段落感强,情感碎屑铺陈遍地却未能收拢,这更像是他私人的独白。

@幻的影 9 从未见过如此温柔的阿莫多瓦,随性的创作下是一个人对回忆最迷人,最感性的雕琢,写满了放下与和解。

@许半闲 8 无法随众笑出来,因为一直在意着阿莫多瓦在电影里面提到的“沉重感”(没有过多解释)。身体的沉重,心理的沉重,记忆的沉重和畏惧未知的沉重。切割时间线,再重新叠加成人生自白,现实和潜意识里都与故人接连的“重逢”,这种无法表述和被剖析出来的疼痛,我们只能把它当成幽默去理解。

@和光同尘 8 第一部阿莫多瓦,很是喜欢。追忆过往亦或与自己和解。他想借着演员的口把自己展示出来,那份痛苦纠缠着他,却在不经意中用幽默表达出来。爱情,亲情,艺术,爱好,所有的流露都是自己的私人回忆。并且最后的结局让整部片子更有意思,究竟电影是我的记忆,还是记忆为我的电影。作为我SIFF最后的一部,很不错,圆满了。

@OreoOlymLee 9 数次情感的恢复总是伴随着生理层面的复原(以服药、探病和手术展现),毒品则成为通向童年记忆的入口。结尾一幕瞬间将这些私密的回忆与当下作直接串联,足见坦诚。当然不会是他有力的回锋但却是最动情的一次,如同片中摄影机前后、戏剧幕布前后的照应关系,电影所呈现的和它的创作者本也是一体的。

@宇文岚安 8 泪目。以往的阿莫多瓦式奇情段落设置这次被彻底柔化为一幕幕平凡与巧合交织而成的生活0剧,半自传体性质所赋予的真诚情绪更是涌流全片,三条和解线都足够坦诚而温柔(似也存有各自遗憾),以及诙谐之处所流露出的积极,这或许真的是只有现在这种状态的阿莫多瓦才能拍出的电影。嵌套的暗线“戏中戏”结构直至最后一刻才被揭露挑明,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叙事trick;现实-过去的剪辑动力则通过不同物件、环境与人物状态生成(水/梦/钢琴声/画像/母亲的床),这方面的转场完成得异常漂亮,情绪粘连也丝毫未曾被打断。且虽说这似乎是阿莫多瓦维度的转型之作,父亲大部分时间的缺席以及大银幕体验印象更为深刻的顶级色彩运用,依然能让人一眼便能认出这是典型的阿莫多瓦

from《痛苦与荣耀》


不拍电影,我的人生就毫无意义

很多讲述“拍电影”的作品指向的是“电影和我的距离”或者“你的电影我的生活”,而阿莫多瓦试图传递的则是“我如何与电影难分彼此”,或是“空-电影-我”的三位一体。

@张萧不是潇 9 阿莫多瓦对过去自己的和解与原谅。回想生平,望眼当前。母亲与爱人接连老去,疾病与毒品注入痛苦,消失的人事要么偶然再会要么终于云散。这一切真的“荣耀”吗?是的,不仅荣耀且伟大。他感叹出了自己虽身为知名影像工作者却仍有的那份普通人的快乐和忧愁,吐露出了自己藏匿于心间多年的秘密。这次他拒绝使用描写细微的长跨度叙事为观众带来接受感更强的情绪传达体验,而是将“作者”以坦诚又琐碎的回忆录形式展现。少了奇景,却更加温柔贴切,归功于生活留下的种种教诲。阿莫多瓦其实也只是用影像将它们串联起来罢了。也是随着最后元电影概念的揭露,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意识到,《痛苦与荣耀》讲述的根本是关于他的一切,他在此刻回归了最真实,他对他们轻轻说道,他叫阿莫多瓦。

@下次开船 9 饱含深情的回望。嵌套式的叙事结构,往昔与现在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不同于以往的层层反转,奇情畸恋,《痛苦与荣耀》本身也正映照了片中的舞台剧《瘾》,娓娓道来,坦率赤诚。“最好的不是找着各种理由把眼泪洒下,而是努力把眼泪忍住。”也只有阿莫多瓦这类的导演,说着“不拍电影,我的人生没有意义”,才会使人信服。

from《痛苦与荣耀》


无法抗拒的温柔,最纯粹的回忆

@德卡的羊 8 本片显然是以与旧爱的重逢划分章节的,开篇因时间而生成痛苦伤痕,因爱情回归荣耀电影。混合着嵌套的结构与私人的呓语,能触及到最深处的涌动,却没能将其扩大乃至填满。原来最致命的不是病症,还是生扯着连带血肉的爱恋,紧紧贴合。

@思路乐 8 从直观感受来看,与本片非常类似的一部电影就是去年贾樟柯的《江湖儿女》。这是关于导演自己的回忆录与很多个阶段后的人生总结。电影中的那些回忆,那些重逢,那些平淡和满足,大都以一种“碎片化”“拼图化”的形式存在与人物与社会关系的流动之中。在这种叙述模式下,导演们往往会化繁为简,不再让题材和技法夺人眼球,而是让影像滞留于个人最纯粹的情感体验里;不再去纠结与电影与自身的距离关系,而是让那些情感完完全全融入与电影之中,温柔而又纯粹。

@香香菲舞 8 电影看到最后二十分钟,突然觉察到自己的动容。能敞开心扉将私人往事娓娓道来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古稀之年的阿莫多瓦,让影片中的“自己”基于情绪回忆的创作,直面过往人生,撕开创伤的同时,也体会到由人生沉淀所带来的荣耀。和过往和解,也是和自己和解,“又重新写作了”会不会是阿莫多瓦带给观者下一部作品的期待呢。以红色为主的缤纷高饱和度基础色画面,过目难忘。

@无色无味的气体 8

from 《痛苦与荣耀》

一些不同的声音

如果马塞洛得救了,也是在我看不见的远方........
至于我,我留在了马德里,拯救我的是电影。 ——————阿莫多瓦《痛苦与荣耀》

@老滚 8 第一部阿莫多瓦,病痛折磨的导演重回道路的故事,前一半是痛苦,后一半是荣耀,对应着强烈的是白与红的色彩冲击,但是情绪又如此内敛,可前期内敛的压抑在后期并没有得到过多的释放,所以通篇下来有些泄气,不过也可能符合老导演内在的精神。最后回归的作品和前面的回忆重叠,很有想法

@果樹 7 整个前半部里,过去的部分与当下的部分割裂严重,直到最后才逐见融合。喜欢恋人重逢与母亲的告别,但这两段依旧逃不出用这两个词去渲染情感的惯常做法。当下的段落里保留了最熟悉的阿莫多瓦意味,并在这种意味之下采取了更加平实的节奏,酝酿出了足够的温柔与暮年感,令人欣喜。只是仍旧无法回避全片的母题是回忆与和解,在这两部分上,都不够令人满意。

@chaos 7 不再醉心刻奇叙事可爱了很多,密集的故事+没有停歇和记忆点的镜头是我不喜欢阿莫多瓦前几部作品的原因,可这次因为主角变为自身,许多表达碎片化却直接,感情汹涌。被困过去是他电影永恒的母题,但如果仅因是叙述自己才动人,就远不够了。

@ParkerLi 7 回勇但并不是最佳。1.重逢戏最好 2.《圣女》,《八部半》等电影的插入恰当好处并且升华主题。个人极其喜欢圣女的选择,水的意向串联了两部电影. 3.结尾虽有小聪明之嫌,但记忆入戏,回忆与现实相融合,说明走出来了 4.说是一改风格挑战自我也罢,还是迷失了自己不知所措也好,本片在形式和主题上的确和以往不同,在《Julieta》之后拿出这部作品,是说真的要改变自己了么?

from《痛苦与荣耀》


本周备选:

No.2《狮子王》

@德卡的羊 55/100,可以说是比较失败的“重制”了,因为过分逼真的特效,导致对原作的继承上产生了偏差。反倒形成了一种会说话的《动物世界》的怪异感,更别提还会歌舞了。。中景以上就几乎看不出同物种不同角色的区别了,一群真实生动却没有表情的动物如何去承载一个人格化的莎翁戏剧般的故事呢?堪称是2019前沿CG技术成果展了。

历期评分top3:

No.1 《痛苦与荣耀》8.0

No.2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7.6

No.3 《你的鸟儿会唱歌》7.5

Adiós~~

 4 ) 一帧一帧播放的人生,能持续得更久一点吗?

电影分为两种,一种是观众向的电影,它们或是有架构精巧的剧本,或是有独树一帜的镜头,或是有各种各样能够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劲爆桥段,这些电影像一个个包装得五颜六色的礼物盒子,我们逐个捧在手上摇一摇,迫不及待的想要拆开,去接受幻想世界的馈赠。另一种电影是作者向的,创作者手握着“果”的线团,回溯时间的河流,从回忆里或是童年时代,去追寻潜藏在其中的“因”,而这些线团在舒展的同时也会和观众的脑神经发生共振,当某些画面和保存在大脑皮质里的回忆重叠时,就是时光隧道打开的时刻。

同样的,影评也分为两种。一种献给导演和电影,我们分析,我们解剖,我们动用所有理性思维给角色的行为找到相符合的逻辑,犹如解一道方程式,力求环环相扣丝丝分明。而另一种,是写给我们自己的。

《痛苦与荣耀》这部电影,和我的这篇影评,都是后者。

看到别人写一篇评论,写什么“在雨天的一个傍晚看完了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黑暗里默默的坐了良久”,觉得嗤之以鼻,心想我来看评论,不是想看你写这么多和电影无关的废话的。后来这样的评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分析剧情分析导演甚至分析票房分析奖项,加上大量精美截图或是金句,最后来一个骚气的排版,转手就能投稿公众号了。这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一种趋势,评论者各个都像手持放大镜的福尔摩斯,隐藏在繁多的资讯之后,越来越害怕在行文中暴露自己真实的情感。

以前读过一本影评集,叫《谋杀电影》,那大概是我看过最好看的影评集了。作者写《辛德勒名单》的时候说,他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在想,这么深奥牛逼的片子,全世界大概就只有几个人看过吧。它写的这些跟这部电影有关系吗?当然没有,但你就是会觉得,啊对的,这片子给人感觉的牛逼,就是这样一种遗世独立的牛逼。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要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不要把家里的情绪带去上班,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朋友、恋人,现在我们举一反三,不要把情绪带到影评里,那不是影评,只是业余的观后感。的确,冷静分析永远中立,永远安全,而暴露情绪,则很危险。可是,如果不是为了抒发情绪,我们又为什么要写影评呢?

说回电影,阿莫多瓦的关键词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女性、奇情、边缘、色彩。在我看来,《痛苦与荣耀》大概是阿莫多瓦拍过的最“朴素”的一部片子了。剧情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年迈的病痛缠身的导演,通过创作了一个自传性质的剧本,回溯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爱情以及部分童年时代的记忆。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剧情。影片开头的一段动画很有意思,“骨骼、肌肉、神经,它们共同维持了我们的身体机能,我们之间唯一的联系,就像人们和希腊诸神的联系一样,就是要通过牺牲的方式”,我们如何感受它们的存在?当然是通过疼痛。

影片中的导演萨尔瓦多,因为身体上诸多的病痛而无法拍电影,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将电影看作是人生全部意义的人。他主动去找旧日的朋友求和,但又忍不住在众人面前出他的丑。因为毒品他和旧爱闹掰,如今他却偷偷摸摸在家吸毒。他把自己曾经的爱情故事改写成剧本一遍遍上演,却又坚定的拒绝了旧爱的示好。萨尔瓦多这个角色是非常非常矛盾的,这让我觉得阿莫多瓦是真的把自己的一部分自我投射到了这个角色身上,尽管他说影片里只有20%的成分是基于真实。

十七岁的时候我在日记本里写下:“衰老能来的再快一点吗”,觉得自己特别牛逼。如今快到中年,我还是常常会想象自己的老年时光,当然这就不牛逼了,那些存在于想象里的光景很令人恐惧。人是不是年纪越大,对于从前的回忆就越清晰。二十一二岁的时候,回忆追溯到小学时代就已经极限了,但最近,记忆的边界开始遭遇突破,幼儿园的事情,还住在家里老房子里的事情,一些场景,一些对话,还有当时的情绪会特别特别清晰的猛然间蹦出来。那么对于老人来说,回忆意味着什么呢,大喜大悲肯定是不会再有了,一切都像是罩在冷冷的玻璃罩里面。所以当萨尔瓦多流着泪看到自己的故事变成话剧上演时,我被触动的点在于,当那些往日已经离你很远很远的时候,当你明知道一切都没有办法再重来的时候,你还是会为了这些不再有意义的事情流泪,这泪水里面,该藏着多少的悔恨啊。

相比起混沌又模糊的老年,更喜欢影片里童年时代的那一条线。永远的晴空万里,永远的家徒四壁,盛夏的阳光是会把人灼伤的,但灼伤人的除了阳光外,还有年轻强健毫无遮掩却没有半分羞耻感的完美肉体。小时候,一切事情都可以很简单。没有床就睡地上,没东西吃就吃面包夹巧克力,袜子破了,就用针线补起来。你不识字,我来教,我会画画,我就画你。见到了我无法承受的绝美之物,我选择晕倒并且就此变弯。在访谈里阿莫多瓦说,如果只拍现在的这一部分,那么整部电影就只有痛苦和绝望了,所以会有童年的这一条线,萨尔瓦多会在每一个意识模糊或是昏厥的时刻让思绪回到童年,也许对于一个不再有未来的人来说,过去就是他的海洛因。

每一次写东西,我都不知道该怎样结尾,就像生命里的很多次相遇,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告别, 也许是我不够老,也许是时间不够多。但我觉得已经70岁的阿莫多瓦应该也不知道,他只能在影片的最后一幕中简单粗暴的打破第四面墙,却还是会在杀青的时候因为又一次的割舍不了而流下眼泪。

最爱镜头

 5 ) 《痛苦与荣耀》:矢量公式与回归的教师

《痛苦与荣耀》:矢量公式与回归的教师

如果问,童年/过去,或者说,母亲——她们到哪里去了?或许正如阿莫多瓦在《痛苦与荣耀》的开头所描绘的那样:在一条河流边上。

而这条河流来自更远处,赫拉克利特,这位古希腊的神秘智者曾感慨到:“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流逝的童年,离别的情人,失去的母亲……时光常常飞矢般以不可停的速度刺破我们的身体,并引发不止于肉身的衰朽。

童年的河流边,母亲在西班牙谣曲中的笑容

如此,似乎生命不是随着年龄渐增而愈发充盈着,反倒却溃败了——令人窒息的恐怖主义,仿佛高悬于生命权力的王冠之上。

正是迎着(背负着)这些恐怖,阿莫多瓦试图以《痛》完成一次正名——如果说痛楚正是生命所感到的,那么这将不是一次否定,而是更彻底的肯定:所谓“遗失”的过去,甚至现在、未来,都一齐以痛的名义,被一种深入骨髓的方式所掌握着(归化为潜在,并结晶);生命王冠上的宝石/晶体也从未因暮年而褪色,反而将更加耀眼了——尽管这种“痛苦”与“荣耀”,或许永远都不是常人所情愿去面对并去领受的。

A.运动学:关于河流与火焰

回到赫拉克利特,这位聆听河流教导的智者,在面对宇宙的运行时似乎只是过于朴素地提出了一个字—— “火”——但这绝非表面如此简单的字形学。“永不停歇的河流”,这一画面所标记的不正是对宇宙规则、对时间的直接感知么?而在所有的现象/元素中,还有什么比火更贴切呢?

——因为“火”,它不止是名词/静物,更是一颗种子,是热源,是一段法则……火是运动的本身……

而巧合的是,阿莫多瓦的电影系列,往往也给人以“着火”的感觉:从《欲望法则》、《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到《不良教育》,一种西班牙的热烈、色彩与温度如焰火般迷人……这是我们所感到的:一种“火”的现象学,瑰丽的melodrama。

然而,《痛》却稍显不同,因为在此直接便是“火”与“河流”的相遇:一种碰撞与指认、被湮灭的恐惧、生命行将熄灭与创作枯竭的阵痛……于是,“火”不再以“焰火—夜景”的姿态显现,而成为纯粹的燃烧,使得一种迟暮感(尽管不恰当)取代着火的舞动;又于是,在河流的冲击中,“火种”仿佛被压于泥床之下(绝氧)——它不得不流落到灰烬与胚胎的夹缝点,思考起火的动力学来了:一种回归、转化与力开始变奏起来。

而成为这一象征的正是《痛》在开篇的引子:

无限密度的蓝色—泳池如翻转世界般重构着空间,“椅子”悬于流体的速度之上(一种稳定—失衡的因子),肉体下的疼痛以放射状的方式与压强进行交互——在此,疼痛并非消失或被抵消了,而是转化为可见的“风景”:潜水者的国王姿态,其威仪如雕塑,泳池成为宫殿,而痛苦则垒起这一建筑的组织……

国王的新衣:看不见的王冠—皇袍

在此,与其说痛被疗愈,不如说它被展示着,而潜水者将获得如宇航员般的荣耀;但或许更重要的是“失衡”——浮出水面——这一动作看似是回归痛感,但却是生命之必须:在身体/身份更新之后,如我们所见,那个男人再次探出头,又步入到另一种境况的往返中去了。

B.矢量公式F-m-a:国王的比喻

在相对的意义上,《痛》中藏有两道法则,它们构建起两座循环的宫殿:作为吸收—宫殿的泳池,以及作为发射—宫殿的剧场(影院)。前者是对国王的赋形,后者是对国王的授命。

国王既是生成着的,也是生产着的。

在一种比喻中:一种生成性的力F’,一种生产性的力F,m作为国王的身体也是感知/运动的贯通容器,而a则是多因素算子(像把椅子,它连接起时间、速度……)。

吸收—宫殿里,m=F’/a,国王“凭空”而生,F’与a的运算像火石间的碰撞,身体m则在火光中被标记,领受起国王的荣耀;而在发射—宫殿中,F=ma,国王的身体m将内在的能量蔓延至a,借其扩张并发射出去……最后形成一种生产性的、征服的域。

这个粗糙比喻的关键在于其矢量性,不仅每一元素都具有方向(一个国王的、充盈的身体m镌刻着贵族般的矢量基因),而更重要的是比喻其本身也拥有方向性,因为正是这种方向才足以构成回归,一个在宏观上的小小循环……

因此我们将看到,男演员在剧场中的表演将成为一把循环的钥匙——因为很快,那把泳池中的“椅子”就干燥了下来,它重新变得坚固,并降落于剧场当中。

没落的老演员,曾在海洛因中被耽误,但他如今抓住了机会:周围向量的线条、块状的色彩,简洁的布景在其生命的映射下复魅,于是这些抽象的死物得以成为另一座宫殿的遗迹——而演员正以国王的姿态,指挥起一种事件、甚至是历史的生成……

剧场中的王者风姿

剧场/影院终将成为迷人的居所:

一个生产着的国王——F=ma——他往返与剧本—文字与平面—荧幕之间,身体成为画笔(一种运动的变形);而椅子、红墙、白幕,这便是马德里的肌肤,一座城的底色;最后便是发射,由色块与线条构成的加速空间,一种情感生产的力F,它流露于身体的每个姿势,它丰沛如河流,溢出于每次站立、行走、抚摸、距离的变化与音色的停顿和颤抖之中……

于是,离别多年的前男友在深夜回归绝非偶然——因为这正是回归者的力的逻辑,它已经被“钥匙”所打开;因为他所乘坐的那把剧院椅子是特异的,同是一枚算子,将他与这演员所释放的力的空间,进而是他自身的历史,同这无限的绵延连接起来……过去、现在、未来,绵延的时间正在综合,无限的现实,以及更加无限的潜在,都在这种回归的力的循环中被吸引集聚起来——这便是“人”所离不开的“地方”,像演员的舞台,像母亲的“村庄”,像阿莫多瓦的马德里——一种生成—晶体,进而是生成—城市。

费德里科在马德里一夜

紧随其后,曾经的情人将握着一把新钥匙,在一次新循环中与衰老的男主相遇。他在此却是作为回归的教师而出现的,将激起一股力的涌入,继而将那些诱惑的海洛因(一类负力,一种否定)从回归的无限循环中排除开去……如我们所见,回归的力一旦开启循环,就将如河流一样无法阻止了。

C.回归的教师:爱的教育

在门外,曾经的情人,一个羞涩如秘密的电话响起来——爱成为比海洛因更无法克制的东西。

孤独者,两个老人,仿若幼兽般在空荡荡的房间—洞穴里饮酒取暖、舔舐伤口:尽管曾有遗憾,但爱却幸存下来,在马德里,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告别时刻,混浊的目光复归于清澈:生活虽富于残忍的教训,但相爱是温柔的——爱终将是笔遗产。

同样富有教益的来自于年迈的母亲。她的行宫永远在那个古老的村子(尽管旧人已去),因为这是她的爱所缘起之处,一个隐秘、破落的居所,永远的“家”的生成……她渴望回归,一种象征的仪式——生命永远渴望(被)投入到永恒回归的宫殿之中——而爱,不正是这样一种回归的力之综合么?

爱既是如此这样一种力,它还必须找到那把最重要的、作为连接的“椅子”——电影正是阿莫多瓦的那把椅子——费里尼《八部半》中的那把导演椅:现在又交到阿莫多瓦身边了。

于是,就在男主身上,一种国王式的生成和生产进行起来。

一方面,医院由苦痛的培养皿,转化为机械设备的检修站,而国王的身体正在这里练就:钢筋、核磁共振仪、无尽的止痛药、听诊仪和示波器——这些金属与电路的集合从生命的负担,转化为生命的外延;它们从拯救生命的“器”到被生命所使用的“物”,完成了一首装置艺术的变奏曲,而如我们所看到的,阿莫多瓦将那些人体模型、数据图表和病理切片加入了《痛》中,因为这正是生命自身所感到的(不依赖于眼睛和镜头)。

医学检查——生命化的装置

另一方面,又一次阿莫多瓦式的戏中戏演绎,一次关于“F—m—a”的矢量操作:如我们所见,爱已然如河流般从一开始就注入这部影片当中了;而在回归力的不断循环中,晶体—影像不断生长着,愈来愈多的记忆、人物走入晶体,潜在与现实相互交涉,一种生成—城市的诞生……直至最后母子俩在地板—拍摄现场的定格——一种来自于晶体中的注视,既是演员之眼,又是导演之眼、观众之眼,仿佛在银幕背后的观众席上亦有一把不存在的椅子……

D.没有国王的椅子

最后,或许一种最温柔的领悟将是无关于“国王”和“宫殿”的——因为我们相信,任何一个身体m在生命的名义下,都将永远具有自由的方向和无限居所的可能。哪怕只是一个平凡的泥瓦匠、操作建筑术的青年工人、喜欢绘画的文盲、笨拙却虚心的学生……甚至或许唯他才是全片最温柔如天使的角色,恰如《幸福的拉扎罗》里那个淳朴却异能的男孩:他将粉刷作为真正的事业,一种对空间的赋形和生成;而其本身亦在洁白的反射与流水的冲刷下,化为力与美的缪斯,一种最初的欲望……

但更重要的是,正是在这样的无姓之人身上,我们才看到了“椅子”——被提升为艺术的证据。

一个不起眼的博物馆,馆长在某个跳蚤市场的发现:一件失落的作品,一个对自己潜能毫无所知的平民艺术家,一种最单纯的创造……更重要的是,在这把椅子的后面仍镌刻着跨越时间的通信——“一种永远的感谢和铭记”,如我们所见,像一次生命法则的暗示。

习作:《我的老师在椅子上看书》

回程的路上,女经纪人问到萨瓦尔多,“要去找他吗?”

——不用,他一直与我们同在。

“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但那些守望这条河流的人,是否河流将蜿蜒着再度向他们涌来呢?

 6 ) 爱、欲、死,他什么都拍遍,如今只剩自己

我这辈子唯一上瘾的东西就是拍电影。”——佩德罗·阿莫多瓦

当地时间5月17日,法国戛纳,电影放映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之后,在当天场刊(由专业的国际媒体进行评审打分的刊物)上,这部电影得到了3.4分(满分4分),是那天为止本届戛纳的最高分。

这部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后,为导演赢得了他职业生涯中的第六个金棕榈提名,然而结局和之前五次一模一样,最终的获奖名单上并没有它的名字。 这部颇具戏剧性的作品,就是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的半自传作品《痛苦与荣耀》,这是他近40年的职业生涯以来第22部长片,也是他第六次获得金棕榈提名却又双叒叕一次与之失之交臂。

《痛苦与荣耀》(Dolor y gloria )

这样的戏剧性,放在阿莫多瓦身上,完全不会显得突兀。就创作的大胆和奔放程度来说,他可以说是欧洲导演中无出其右的Drama Queen。

佩德罗·阿莫多瓦

在阿莫多瓦之前的电影里,有过在复仇中迷恋受虐的妻子(《烈女传》)、被细心照顾自己四年的温柔护工强上的植物人姑娘、到处和姑娘们生猴子一转头又去变了性的男人(《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还有把侵犯女儿的男子改造成亡妻模样并最终爱上对方的父亲(《吾栖之肤》)。

《吾栖之肤》剧照

情色、死亡、暴力、性乱是他电影的标志性元素,奇情可以说是他创作的签名,有人批评他浮夸猎奇,也有人赞他奔放恣肆。 浮夸也好,不羁也好,不可否认的是,阿莫多瓦的电影中,底色始终是人性和柔情,他自己说过,“我电影中的角色包括杀手、强奸犯,但是我从来没把他们当做罪犯来看待,我只是表现他们的人性。”

「欲望」可以说是镶嵌在西班牙民族人生哲学中的关键词,有句西班牙谚语说,“欲望是人的本质”(El deseoeslaesenciadelhombre)。欲望是人类行动的动力,与善恶无关,欲望的缺失,意味着人生在最基本层面的停滞。

而在阿莫多瓦那里,欲望的形态有很多种。在父权社会的掌权者这边,欲望=性=掌控的权力和暴力,比如《烈女传》中实施强暴的警察,而在他始终更为“偏爱”的女性这边,欲望展现为对压迫的反抗,以及更为柔和、辽阔和疗愈性质的坚韧和包容。

阿莫多瓦电影中那些浓烈色彩、极端戏剧化的剧情和错综复杂的性取向和关系并非他独有的创作元素和主题,却只有在他的镜头中,才显得最自然、热烈和真挚,令人一眼就能辨认出这是阿莫多瓦,因为他在每部作品中都倾注了一部分的自我。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电影海报

拍了近四十年别人的故事,阿莫多瓦这次终于把镜头对准了自己,至少有一半是——《痛苦与荣耀》是一部半自传作品,其中多数情节,都和他自己的经历有关,这个故事里,性、欲望和死亡依然没有缺席,只不过年轻时的讽刺和锋芒,在这里统统化为克制的柔情,很多人看完之后,眼圈红红的同时,也会感慨,“这都不像阿莫多瓦了”。

当然,阿莫多瓦依然是阿莫多瓦,只是经历和病痛让他交出了一部迥异于以往的新作品,有人说,这是他多年来最好的一部作品。

《痛苦与荣耀》的主角萨尔瓦多是一位几乎从未停止工作的导演,在晚年陷入了身体病痛和创作瓶颈的双重困境,由此开始回忆童年、自己的母亲和年轻时的同性爱人,甚至包括自己最初的性启蒙经历。

萨尔瓦多由阿莫多瓦的御用男主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扮演,在电影开头就展现了一位年迈男性的脆弱身体,须发花白,漂浮在水下的身体,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在背上。

镜头拉近时,班德拉斯的脸和一片河水重合在一起,他回忆起了童年母亲洗衣服的那条河,镜头充满梦幻般的温暖色调。

扮演母亲的也是和阿莫多瓦合作多年、甚至可以说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西班牙国宝级演员佩内洛普·克鲁兹。

曾几何时,班德拉斯和佩内洛普作为演员,被贴得最多的标签就是“性感”,一个是拉丁情人,一个是西班牙玫瑰,而到了《痛苦与荣耀》,两个人都完全脱去了这一层浮光,完全和角色融为一体。

班德拉斯,一位脆弱年迈的作者导演,这个造型和眼神,第一眼甚至令人认不出是他。

而佩内洛普,则完全是一个坚强母亲的形象,一个人带着孩子,丈夫的角色在这里,一如往常是缺席的,除了把娘俩带到一个地洞里去住,就没什么其他戏份了。翻译一下就是,在“妇女之友”阿莫多瓦眼里,男人都是没用的大猪蹄子。

在阿莫多瓦以前的作品里,对“大猪蹄子”们的讽刺和批评要犀利得多,到了《痛苦与荣耀》,这些愤怒的批判变成了更为缓和的观察,甚至原谅。包括他对病痛的展现,也充满了一种无奈又乐观的自嘲。 比如他用各种色彩鲜明的动画来表现自己的耳鸣、哮喘、头痛,背痛,在说到头痛时,他是这么说的,“我的专长还包括各种头痛”,俏皮地避免了陷入自怨自艾的可能。

故事是现实-回忆双线并行的,在现实这条线中,萨尔瓦多因为一部32年前的旧作被重拍,而去拜访了当年合作的男主角阿尔贝托(阿谢尔·埃特塞安迪亚 饰),两人拍完片子后不欢而散,阿尔贝托对这次突然造访十分意外。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没一会儿,俩人就在后院嗨了起来,一瞬间冰霜化解,气氛也松弛了下来。 这是“和解”的主题第一次出现。

而回忆的部分,则伴随着萨尔瓦多吸嗨的状态穿插展开。回忆里,有童年随母亲一起生活在父亲工作的村庄里的“地洞”的经历,教年轻的粉刷匠识字的故事,还有因为家里没钱被送去教会学校的往事。 粉刷匠的年轻肉体,给了萨尔瓦多初次的性启蒙:他看到正在洗澡的粉刷匠之后,原地晕倒了。

这种将精神体验外化的表现手法,温和又明白地表达了一个小男孩对性的初次体验,毫不尖锐或污秽,小演员潮红的脸反而给人一种单纯美好的感觉。

随着现实部分情节的推进,阿尔贝托发现了萨尔瓦多正在创作的新剧本《瘾》,从而引出了另一段往事:萨尔瓦多的初恋。

这是全片最感人的一段,在阿尔贝托的请求和自告奋勇下,原本不想公开的《瘾》在剧场演出,又正巧被故事的主人公的原型,萨尔瓦多年轻时的恋人费德里克看到,这一段动人的独角戏,让观众席上的他看得无比动容。

三十二年过去,旧情人重逢,尽管塞德里克已经有了家庭和异性伴侣,二人之间的吸引力依然存在,精神和身体的都是,但是萨尔瓦多却选择以一个吻结束这段故事。

不得不说,班德拉斯在这一段镜头里的表演实在是太惊艳了,重逢的激动和努力克制的情感,都尽在他那双隐隐闪烁着泪光的眼睛里。

他用自己的表演,践行了片中萨尔瓦多,其实也是阿莫多瓦本人对好演员的要求,“好的演员不是多会哭,而是要拼命忍住不哭”。

事实上,这一段往事也是阿莫多瓦本人亲身经历的翻版,这段三十年前发生的情事,也是因为毒品而结束,但是结局和电影中完全不同,阿莫多瓦形容那种痛苦像是“把自己的手臂硬生生砍下来了”

而班德拉斯饰演的萨尔瓦多,代替阿莫多瓦以成年人的方式,结束了这段感情,也为他缝合上了那道伤口。

这是另一个关于和解的故事,是萨尔瓦多,也是阿莫多瓦与往事的和解,他在这段故事中所投入的真挚感情,通过他亲手写下的故事、演员们的表演和被阿莫多瓦称为“吾栖之光”的摄影师何塞·路易斯·阿尔卡内的共同演绎,从银幕上传递到了观众心中,令人唏嘘,也令人莞尔。

电影中的最后一重和解,体现在萨尔瓦多和临终的母亲之间,母亲始终不喜欢他拍的电影,他也没能按照母亲的遗愿,在最后一刻把她送回村里,虽说这更像是一种遗憾,但某种程度上,诉说和忏悔也是一种心理补偿的方式。

影片的结尾,又回到了萨尔瓦多童年和母亲一起滞留的火车站,只不过随着镜头拉远,画面中出现了举着麦克风收声的工作人员,原来,我们之前看到的“回忆”,是萨尔瓦多在电影中创作的另一部作品。

阿莫多瓦以他所擅长的戏中戏的方式结束了这部作品,给了我们一种恍如隔世的穿越感,现实和虚构、过去和现在,拍出这个故事的阿莫多瓦和我们正在观看的回忆故事的作者萨尔瓦多,彼此交织在一起,向我们证明了电影不可替代的重塑时空的魅力,以及阿莫多瓦的那一句自白,“我这辈子唯一上瘾的就是拍电影。”

(本文首发neets小报)

 短评

一切都是旧的。没有突破,也没有野心,有完全不喜欢的处理,但那么动人。班德拉斯的每个动作眼神都可信,每看到他靠在门框上说“Buen viaje”,都要经历一次新的心碎。愿El Deseo家族长命百岁。

6分钟前
  • haize
  • 推荐

因为不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他为上学感到愤怒;因为沉迷工作忽视家庭,再次错失与母亲和解的机会。没想到这一次成为了永远的遗憾。阴差阳错和前任偶遇,然而造化弄人,终究是有缘无分。视电影如生命,却创作遭遇瓶颈……辜负母亲、失去爱人、灵感枯竭,亲情、爱情、事业的三重打击让他跌入人生低谷。如果没有去神学院,哪有后来的遇见爱情?如果没有写小说,哪有后来的久别重逢?没有苦寒,哪有梅花香?蓦然回首,才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痛苦和荣耀相辅相成,所有的痛苦和荣耀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所有的正确和错误的选择才造就了现在的你。终于,他不再逃避,主动解开心结,和自己握手言和。不再惧怕痛苦,重拾昔日荣耀。前有《罗马》,后有《痛苦与荣耀》,两个真实故事经艺术加工后打动了无数观众。因为电影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

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这是导演回头向自己一生的温柔致敬一如往常的强烈色彩对比,光影摇曳的长镜头,最后以微妙的一幕结束。主演在剧中有一句台词,只会哭算不上好演员,懂得克制眼泪才是好演员。这句话用来概况这部电影最为贴切。导演的一生历程几近摊开在幕前。坚韧的母亲,年轻的画工,年少时的雾水情愿,心底的爱恋。你能感受到背后的痛楚,仍未因此泛滥。作者的各种情绪交织着,痛苦、悲伤、悔恨与宽恕,自我剖白。观影犹如窥看日记,看作者的高低起伏,最后与自己和解。五分给最喜欢的导演。

11分钟前
  • 卡比丸子
  • 力荐

“八卦和人一样都会老的” 对分歧旧友的敞开和坦然;“没有电影的人生毫无意义” 对创作的和解与诚然;“爱能移山填海,但它不足以拯救你的爱人”、“没有什么能比你更充盈我,你是我最后一个男人” 跟曾经恋人重逢的喜悦与释然;“我常想起我的童年,我经常假寐,但最终都是想起妈妈” 没能跟母亲一起分享生活的痛楚,没能带母亲回到故里的遗憾;“不管是不是到了本该到的目的地,尽管去吧” 对最初欲望的感恩…生活需要我们一步步完成自我救赎。最温柔的一部阿莫多瓦,却是对我们的最重一次暴击。结尾一幕简直完美,2019最佳不改了!

1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这是属于阿莫多瓦的《罗马》《童年往事》,是对自己一生难忘片断的深情回望,这一次的阿莫多瓦少了奇情虐恋,多出许多温柔。一贫如洗的童年,情窦初开的眩晕,对母性角色的依恋,对同性爱人的不舍,身体每况愈下不能拍电影的痛苦,都真实而抓人,看到泪目。当然也有自嘲和幽默,色彩一如既往绚烂,记忆中的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可爱。佩内洛普饰演的村妇/母亲真好。

1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直到落幕那刻眼泪还是流了下来。镜头慢慢后推,终于到个散场的时刻。感叹你所有的相遇,愿求,痛苦,荣耀… 在这一刻都涌向那最初的记忆。你回不去,你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一遍遍纪念它。而你后来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是它的样子。

22分钟前
  • 十二
  • 推荐

7分,阿莫多瓦对记忆的回望。童年、母亲、以及对电影的爱。连班德拉斯的发型都很阿莫多瓦。整部片子都很温柔,人到老年之后,记忆也都成了暖色。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我觉得阿莫多瓦一定还有特别隐秘的东西留着不说。他真正的坦诚是在放弃戏中戏这个形式之后。希望能看到。

30分钟前
  • 舒农
  • 推荐

依旧是熟悉的阿莫多瓦,包括戏中戏的嵌套,模糊真实虚构的界线。却也是他作品中情感最私人的一部,抛弃了所有奇情反转,仿佛目睹一位七十岁老人把自己一生坦诚剖开,完成自己对母亲的和解、对爱情的和解、对创作的和解,以及对生活的和解。巨大的温柔感被结尾意外打破的瞬间,实在是太可爱了!

35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我的所有电影都代表我,但是这一次我走得更远,在其中的是我的灵魂。”——阿莫多瓦

40分钟前
  • 吾栖之地
  • 力荐

温柔得难以复加

45分钟前
  • 呱呱呱呱娃子
  • 力荐

看到这样的好电影,就会很不愿意看到它结束,希望每一条故事线都可以继续下去,希望人生可以没有遗憾,这种希望反过来又在提醒我们,人生就是有无数痛苦和遗憾。一部关于创作者的电影,不论是何种的艺术形式,不单是电影和小说,艺术家的灵感很多时候都在燃烧自己的生命,从自己的经历,思考和人生中寻找灵感,才有了艺术作品最容易打动人的触感和共情。看这部电影,不得不让人把故事跟阿莫多瓦本人联想到一起,人到暮年,现实总是难免让故事平添几分悲伤,但电影大师的风格却也更加极致,传记色彩带来的共鸣体验是其他东西都无法达到的。其中电影中这位导演的这段经历已经很浪漫主义了,一切心事都有机会终了,巧合的像做梦一样不可思议,生活中又怎么会这般美好呢,这正是电影的魅力吧。

4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仿佛是童年时的一场中暑让我病到了现在,如今我周身病痛,想念旧日天井的阳光。喜欢住在母体一样的洞穴里,却留她一人在重症病房终老。曾经以为爱情可以撼动山林,原来它连你的爱人都无法拯救。后来你戒了毒瘾,我却成了赌徒。赌你会出现在此刻窗外的门口,像一幅五十年前的画作流转回来,却不属于我。

50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从童年时夏日的第一次性觉醒到母亲赋予的女性形象, 从青年时刻骨铭心的数年情缘到与色彩光影三十载的苦甜爱恋,早已褪去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出位的奇情,年近古稀的导演这次对自己一生做了一次温柔的致敬回望,也给电影世界送上了又一封真诚情书。最私人的打分给最私人的阿莫多瓦。

51分钟前
  • 水包酱
  • 力荐

大银幕圆梦!一部属于阿莫多瓦的“八部半”,比“不良教育”更加忠于自我。沿着记忆的水流行舟,用毒品静静点燃幻觉。那些纠缠半生的痛苦与荣耀,如同瑰丽的色块在幕布上交融浸染,从排斥到和解。看完瘫在座椅上起不来了,全身都是岁月的灰尘!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四星半。“íntima”应该是最适合这部电影的形容词。“不动声色”下饱胀得几近满溢的情感,比起荣耀,痛苦更容易让我们成为生活的诗人。应该是老阿莫自己的故事吧,从el primer deseo到adicción,每个关键词,每个时间点背后都是百转千回。那段老年母亲与儿子的对话,看似日常闲聊,却让人不禁泪水涌上眼眶,每种深沉的爱都要在如许多的时间中沉默,而昔日情人的重逢,释然与温情显得多么珍贵而美好(虽然我们不会再在一起,可我最爱的依旧是你)。

56分钟前
  • 松花蛋
  • 力荐

人生要有多少运气,才能在迟暮之年回望,有过错,但没有错过;有遗憾,但没有遗忘;有迟到,但没有缺席。白驹过隙,一生很长也很短,感谢你将你的一生剖开给我们看。那些痛苦与荣耀,是温柔的诗文,将在我们的脑海里、在一幕幕光影流岚里永生。“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SIFF. 色彩斑斓的自传体电影,观影门槛不低。记录与电影本身无关的一条:本场为上影节6.18天山电影院晚十一点场,邻座的狂热“影迷”(9排25)从开场阿莫多瓦的名字出现就开始高潮大叫,声音凄惨而急促,全场“欢呼”不下十余次,然后看着看着会随时疯狂大笑(绝不夸张),全场不下三十次(只少不多),整场除了这位“铁粉”之外也有其他高潮“影迷”,但这位绝对是翘楚,最牛逼的是此君从书包里先后拿出了巧克力和蒜肠食用,最后嚼起了槟榔,那味道……今生难忘的观影经历,嗯。

1小时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4.5 如此坦然忧伤又温柔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最初的欲望,最后的爱,人生倒计时的回溯,叙事基调的徐缓沉郁与依旧令人称道的色块组成和美妙构图,恰为总结陈词式的对比。是的,唯有当童年往事纷纷袭来,那个畅游云朵的天窗成为乡愁标识;当过往的人从时间长河中再度重返现场,与你完成一一告别;当那段无法泯灭的心事从文本逸出,被某个同样忘怀的人识别出专属的记忆符码——你才会放任痛苦自流,真正与自我告别,并以明日不复的心态坦然迎接衰朽的到来。爱不足以拯救你爱的人,但唯有电影拯救了我——这是阿莫多瓦写给他的爱,他的电影温柔似水的情书。演员都选得太好了,性觉醒桥段力道惊人。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