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2018

剧情片其它2018

主演:克里斯蒂亚娜 ‧德‧布奥恩,本杰明·温赖特,斯科特·特纳·菲尔德,塞马斯·F·萨金特,安妮特·马尔赫毕,雷蒙德·提哈瑞,吉斯·舒尔腾·范·艾查特,理查德·塞梅尔,西恩·托马斯,蒂姆·埃亨,席琳·珀赛尔,奇普·布雷,玛丽-克莱尔·维特洛克斯,杰里迈亚·弗莱明,詹姆斯·卡罗尔·乔丹

导演:玛利亚·彼特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指挥家2018 剧照 NO.1指挥家2018 剧照 NO.2指挥家2018 剧照 NO.3指挥家2018 剧照 NO.4指挥家2018 剧照 NO.5指挥家2018 剧照 NO.6指挥家2018 剧照 NO.13指挥家2018 剧照 NO.14指挥家2018 剧照 NO.15指挥家2018 剧照 NO.16指挥家2018 剧照 NO.17指挥家2018 剧照 NO.18指挥家2018 剧照 NO.19指挥家201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17:59

详细剧情

  影片是一部真实的女性职场奋斗史,看出身底层的女性如何突破职场“天花板”,成为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挥家!当爱情和梦想“狭路相逢”,看她如何“指挥”人生,成就自我!电影根据真人故事改编,讲述“史上最伟大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勇敢追求音乐梦想,在女性社会地位极度受限的上世纪20年代,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她出身微寒,却心怀音乐梦想。追梦途中,在以男性为主导的音乐世界中历尽荆棘和冷眼,却永不言弃。当希望的曙光初露,她深爱的男人却希望她为爱止步,最终她毅然选择飞往追寻音乐梦想的欧洲,可他们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电影由荷兰名导玛利亚·彼得斯执导。

 长篇影评

 1 ) 女性成功路上的阻碍不止男性,还有女性

经典台词摘: 1.人生只是一场游戏,你只需要学会怎么去玩 2.如果你觉得自己像绅士,你可以装的更像一点 3.你不妨这样想,我们出生都是光着的,其余之物都是伪装 4.尊崇内心,而不是选择听闲话,因为闲话总有人会说 整体很好,但就是有点反感,为什么在女性追梦的路上就非得要有一个王子出现,演一个被拯救的戏码,好像结婚才是识时务。本以为女主到结尾会在史上留名,没想到排行榜上还是没有女性的名字,看下来狠狠击中我的就是:女性成功路上的阻碍不仅仅是男性,还有女性,男性的抨击也就算了,女性对自己的枷锁才是最可怕的,很多时候我很感谢现在所处的环境,也许并不是多么理想,但有些自由却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女性争取来的,她们承受的很多很多。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吧,我如果想去陌生的城市打拼,父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不安全,还是呆在家附近就好,但换成男孩子,父母更多想到的就是去闯闯没事,就算是父母不同意,男孩子偷跑出家父母也并不会有多生气,我也真的好想去大城市去闯,但我给父母说父母并不会理解,大概所有的人都觉得安稳更适合女性吧,但其实我一点也不想这样,我想去大城市,是啊很多人说勇敢点,迈出内一步,没什么大不了,可现实就是这一步的枷锁好重好重,就连旁人都要说三道四,说去大城市混到头来什么都没混到图啥,就把孩子叫回来呆在小城市就行,我并不在乎旁人如何说,只是现状如此。我不是说想逃离家乡,只是我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的好想,刚开始也觉得安稳重要,我不想到头来房车吃的都混不上,但真正了解内心后,发现更想要的是成长,不想我的人生困在这小城市,所以哪怕我现在还走不出这,但我要最大限度的选择最高处。我好害怕结婚,生孩子,我不想我的人生只有柴米油盐,我有想法,我有想干的事情,我不只想成为世人眼中的几个职业,不是这些职业不好,我只是觉得人生有很多种可能,选择不止于此,不论未来困难有多少,我一定要好好向前冲!!!现在虽然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许有点难,但是会有实现的一天的,现在还没能力掌握话语权,等掌握了我一定会拥有属于我的精彩,我的人生不止于此,我一定要出国,去很多很多地方!

我也突然明白“一个优秀的女性造福三代”这句话,优秀的女性目光更加长远,能更了解社会对于女性的枷锁,因此对于子女的培养会更加开明,女性对于孩子的成长倾注更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女性能造福三代,这里并不是否认男性。举个例子,我很多想法我爸完全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妈会对我表示理解,我感谢我爸的金钱支持,但更多的时候一些想法上的认同与理解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这些认同和理解就像是在这个苦难世界里支撑我继续前行下去的支柱,金钱的支持就好比我能到达的高度,但是想法上的理解与认同是让我更愿意走下去的一些支撑。不过我一点也不怪我爸妈不理解我这件事,因为我知道他们已经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给了我最好,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也已经给了我最大的认可,我爸说的一些话也许难听没用,但是我知道不会害我,我不能再去奢求更多,他们的一些想法我不认同,我不会多去说什么,我知道很多东西不是他们想有的,也不止他们拥有,而是是时代的烙印,是一直以来根深蒂固,难以根除的,是他们这代父母都有的共性,我们之间隔着很多个时代,思想在不断革新,他们说出的一些话也许令人难以接受,比如不能不结婚,不能不生孩子之类的,但我都明白,本意并不是想快速把我嫁出去,只是怕他们自己走了以后没人陪我。有很多思想在不断革新,有些压力不是我一个在承受而是一代人在承受,我们现在心安理得享受的也是前人替我们争取来的,我们对抗过去固有的观念会碰壁,会受伤,会难过,会怀疑,会觉得没用,但其实每一步都有用,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整代人的一大步,有些人可能说那变革了我们又享受不到,干嘛那么努力,做一些东西不是为了谁,也不是为了寻求一个结果,而是千金难买我乐意,有时候付出要比得到的更快乐。

谢谢所拥有的一切,不怪时代,不怪父母,不怪环境,一切本就没有完美,生活本来也就充满艰辛,所以也就无所谓是一个艰辛还是一百个艰辛,我无法去改变一些本就存在的条件,但我只想说:去他妈的世界,别想逼我放弃,内些本来没有的东西而我又想得到的东西我一一都会争取。很多人都说要是没读书就好了,这样就不会看看懂一些东西无能为力改变而痛苦了,说的其实也没错啦,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底层人民生活的快乐,因为在他的世界很简单,他也无法看得懂外界的一些信息,只专注于自己的日子,但我庆幸我爸妈供我读书,识字,我知道有时候也许父母想的只是如果超过别人家的孩子,取得好文凭给自己脸上贴光,刚开始我觉得这样也太虚荣了,不过反过来想也正是这样的虚荣,攀比,让很多孩子有学上,他们的虚荣,攀比正是好为我们前方求学提供了很好的铺垫。最开始看着网上的一些新闻真的痛苦,毕业找不到工作也真是焦虑,但我依然不后悔读书,也许我暂时没能力改变现状,但在社会大众规定的要求之下,学习能力,识字,读书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我拥有,也正是为我未来不论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和想去到怎样的地方,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有文化看懂痛苦是必经之路,先有文化,看懂痛苦,有想法,凑齐必要条件从而进行改变。我们都在做着很多不想做的事情,没办法,因为这是到达想去地方的条件,所以请先忍耐,把不喜欢的阶段度过我们才有权利选择我们想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上学,没人能一眼看出你的内在,而你想要和一些优秀的人搭上话要么你一出生就在优秀的圈子,要么后天努力具备和他们一样优秀的条件,所以我们得不断积累一些世俗认可的东西,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别人才会认可你说的话,你才有权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去改变游戏规则,否则谁会信一个小学生说的话?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很疲惫,因为我对于世俗欲望很小,如果说真的有欲望只是觉得它是用来实现我想要的生活,所有的名利,称号,奖状各种,对我来说都无所谓,到死后不过是一团灰,我更多在乎的是我在某件事情上我喜不喜欢,我的投入是否是心甘情愿的,我是否有成就感,有时候压力真的很大,对了,千万别对别人说你的压力算什么压力,每个人身上背负的东西不同,用来承载压力的东西也是不同,苦难没有可比性,只要对对方来说是压力那就是压力,别说什么矫情,就比如有的人是艘船,有的人是巨轮,有的人是大海,这些的承重量都是不同的,只要超出这个限度那人就是会崩溃,会累。不过就这样吧,也许生活说到底就是扇你一巴掌给你一颗枣,做一件不喜欢的事情再赏给你一件你喜欢的事情,我喜欢成长,喜欢长大,因为每克服过一个难关,每懂得一个人生的道理,我都觉得真好啊,看着原来一些坚定不移的观念被一点点的敲碎,看见生活不是自己想象的的样子,会失落,会失望,但更多也是觉得真神奇啊,内些过去和别人说我才不信的东西,到头来自己也信了,人啊果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但也明白生活就是不停的装一个又一个的南墙,让你学会为止,每个南墙等着你撞得内容都不一样,我以前很期待我的友谊能长长久久走下去,对于友谊走不下去我会很难过伤心,现在的我并不期待长长久久的友谊了,明白了友谊就是阶段性的,大家在某一段相遇只是因为你们有相同的课题,而你们走散也只是因为你们课题不同了,所思所想不同,不能够一起走下去很正常,就像学习,你们学的都不是一本书了,也不是一个阶段了,就没有交流的必要了,而不必担心,你还会遇到和你学同一本书的人。千万不要勉强,如果非要勉强只会弄得两败俱伤,连面子都过不去,只会强扭的瓜不甜,三观都不在一个层面交流很困难,会有很多的分歧,到内时候真的会不好收场,所以给所有逝去的友谊留个体面吧。

写着写着就拓展了很多

 2 ) 看得很不舒服

可能是我的问题吧,反正作为一女的,我依然看的很不舒服。

我也支持女权,我也不忿于种种男女不平等待遇,但是我也不觉得一味的从女权角度出发,与全世界为敌,就是一种更好的姿态。毕竟,比是一个女人更基本的,是生而为人。人性的好与坏,我也都有,也都感同身受。在了解到女性遭受的不平等并感受到这其中的伤害之后,难道不是更应该学会宽以待人么?性别只是这社会中的一方面,每个人同时也在因为其他种种而被众人审视着。施暴者,可能也同时是其他事情的“受害者”。而太执着于女权中的这个“女”字,事事只从自己角度出发,小心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施暴者。

一部好的作品,成熟的作者,应该能够看到人性的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自己的故事。而这个片子,拍得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看的就是一脸尴尬。

我不知道电影有多少是还原真人真事,但女主很多事情做的,我反正没法接受不能理解。比如开场,人家音乐会中间,她就搬凳子大摇大摆走到台前坐着了?而且理直气壮完全不觉得有问题?这也可以?这可以也就因为您是女主角吧亲!您要是觉得这个事没问题,那么,全音乐厅的女工作人员每一个都带着乐谱搬着凳子,在演出的时候去前排坐着您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应该站起身来拍手叫好?如果你认同,你不应该仅仅因为是女性就低人一等,那么同样的,其他人也不应该因为不像你这么有梦想有追求就成了二等公民。我们都被你对音乐的热爱所感动,但不代表你就因为这份热爱而比别人更高贵,否则难道这不就成了新的鄙视链,新的上层阶级么?当然了,这里的“你”字,我应该address给电影创作者,而非这位指挥家。

此类事件还有很多,比如谈话之间讽刺男主他妈,搞清楚身世之后买了袋洋葱雄赳赳气昂昂回家找养父母,被穆克拒绝之后,砸了人家的花盆,直接站到阳台上对峙等等。我想说。。。我们都看到你遭受了不公,但被狗咬不代表你也要咬狗。为什么要把自己也降低到他们的level,又或者说这就是你的level?当然了,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事情毕竟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我也理解,当时的环境和背景,女主得以学习,演出,是有多艰难,其中要有多少勇气和隐忍。但我总觉得,或者说我希望,亲身经历过这些不公的人,是能够更包容更温柔的对世界,而不是变得冷冰冰硬梆梆,睚眦必报。

那些施暴的人,究竟是为什么会这样做?男主的妈妈,被编排的如此尖酸刻薄趋时附势,但我自问,如果我在当时的环境下长大,我像她一样接受教育,接触她接触的人,我是否就能更好?不一定。养父母万般不对,但能看到他们不富有,很可能也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们出于自私拆散了女主跟生母。这事没什么好辩解的,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对的或是光彩的事情,但是人性如此,试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并非不可理解。是否一定要一脚踩上去再大字标注坏人两个字生怕观众看不出来?那么多说女性不行的人,剧里一律是用批判的目光呈现出来的,但是他们又有何辜?编剧如果你出生在那个年代你是一个男的,你是否就有勇气站出来为一位女性指挥家叫好?你是否就能意识到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作为现当代人反观过去总可以以后见之明看出当时的人的目光短浅 -- 这并不难。难的是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当下的社会的种种。就像鱼在水中不知水为何物,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活在自己生活的时代的局限性中,你我亦不例外。我不觉得应当要求人们能够随时警醒于现时社会的弊端,但最起码批判过去的时候,能否多一丝温度?你现在拍桌子摔椅子指着鼻子骂别人,但你就能确定你不曾在其他什么事情,误解或低估了别人?你确定一百年之后下一代人看你的电影你的表达不会同样嗤之以鼻?总之这片子自信到,让人尴尬。

可能是我的问题,我也不知道。但每每看到特别用力宣传女权,或者BLM,或者LGBT,或whatever,我都想说,为什么要让大家更注意到我们的所谓的不同?无论你是男是女是黑是白是弯的是直的,首先我们都是人,我们之间的共同之处远多于差异。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的把别人当成一个人,不用多好,但也不怎么坏,只是一个人,一个像我自己一样,一样有善良有恶念有偏执有嫉妒有爱有恨的人,这世界可能就还不错。

又或者说,温和从来无法促成真正的改变。如果全世界都在天枰的左边,只有聚集所有的力量在最右边才能稍微带来一点平衡。可能是的吧,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观影体验不舒服。

 3 ) 一部选题难能可贵、直面女性困境的电影

这部电影看到主题就非常吸引人。虽然场次排映非常虐也还是跑去看了。结果当然是没有失望,以及非常想写点什么。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指挥家 安东尼娅‧布⾥克 成长的故事,不理解不支持的养父母带出她凄惨的身世,灰姑娘+傲慢与偏见一般童话的爱情也是她的阻碍,更窒息的当时的职业环境——没有女性指挥家,女性乐手不能进入乐团,音乐届男性权威总是对女性出言不逊,女性结婚后回归家庭沦为生育机器、丈夫的仆人或是为丈夫镶边嘲笑有梦想的小女孩...

舆论环境咄咄逼人,可是女主怎么回答的? “音乐家应该效忠于音乐,而不是陈词滥调。”这只是女主在面对昔日钢琴老师的轻视后说的一句话。片中她的很多台词都闪烁着光芒。她的钢琴老师对她性骚扰,诬告逼迫她从音乐学院退学。面对这样的恶意,她回复辱男性了吗?没有。她从音乐的角度回答,从人性的角度回复。她热爱指挥热爱音乐,片中那些道貌岸然的男性都比不上她。

看电影之前和同行的人还在聊最近的几个瓜,原谅我不爱吃瓜可能了解不太完全,无论是女演员隐婚、代孕、弃养,还是女歌手怀孕“顾自离开”,众人评头论足却总是对女方苛责过多,男方倒都是一副好爸爸人设,可是哪个爸爸是干干净净可以全身而退的?b站有个影视吐槽类up主有一句话“就算是男方是渣男,也不能弃养啊”,女歌手是没有弃养,可是去做了亲子鉴定孩子姓父亲的姓名上了父亲的户口本,还要在“无婚姻状态下共同抚养孩子”。需要再谈到女权女拳之争吗?需要扯到三次元其他社会新闻上吗?

近100年后现实世界对女性还是这么残酷这么困难。比如女主是伟大的女指挥家,可是没有百度百科,也搜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片尾字幕,伟大的指挥家排行榜上也没有女性,著名乐团没有女性首席指挥。

包括这部电影,亲情爱情友谊事业线都要写面面俱到,可是那个爱情线在我看来就是败笔。为什么要这么写爱情线呢?她带着使命,她要燃烧自己,她做好了准备,不理解的弗兰克根本就配不上他。最爱罗宾,是小天使呀,这种真挚的友谊才是驱动她向前走的关键力量。“尊重内心的选择而不是听那些闲话,因为闲话总有人说。”,罗斯福夫人说的这个话也很点睛。

女性困境可能靠这部电影解决不了,但是有人直面,有人发声,有人斗争,就会好的吧。

 4 ) 以你之名,穿越沼泽的暗夜

《指挥家》是荷兰导演玛利亚·彼特斯(Maria Peters)的一部作品,讲述史上第一个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丽可(Antonia Brico)传奇的一生。电影直面了20世纪初女性所面临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巨大束缚,讲述的这些困境,放到如今,它所传递的声音依然珍贵。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女主走进大宅花园的一片沼泽,她提着长裙举步维艰地向前走,寓意女性需要面对的困境就如同这片沼泽,让你不会马上陷落的同时却真切地阻碍着前行,行进中感受到的挫败、不公与标签化,仿佛如暗夜般弥散四周。

诚然,这是一部女性励志的电影,但在其中看到的不仅是安东尼娅热情与勇气并存的半生,还有不同女性面对困境时不同的对待方式,这些相异的方式之间或许并无高下,只是为了各自的需求,是各自选择向前走的方式。

汤姆森夫人

汤姆森夫人在剧里代表了贵族阶层的女性,大部分出身优渥之家,遵从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就如剧中安东尼娅的钢琴老师戈德史密斯对女性的定义。对世俗规则的顺从也让她过上了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她是这个规则的受益者,或许也因为如此,汤姆森夫人们会自觉去维护这个规则,并且发自内心地捍卫。

当汤姆森夫人们看到同为女性的安东尼娅试图撕掉那个年代贴在女性身上的标签,朝着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一路狂奔,无所畏惧,或许让她们感到了恐惧,那种一直以来自己认同的规则,包括自己的生活,似乎会被这样的生命状态所否定。所以安东尼娅在指挥自己的女子乐团时,汤姆森夫人们会冲进来试图打断,想把她们,都留在熟悉的规则里。

很多阻挡女性前行的声音里,来自于女性的并非少数。

埃莉诺.罗斯福

这位第一夫人在电影中的戏份很少,却两次给了安东尼娅极大的支持。

第一次是经由推荐,安东尼娅到办公室见她,她决定资助安东尼娅组建的纽约女子交响乐团,让她们可以开展第一次的公众演出。临走时她告诉安东尼娅,去遵从内心的选择。第二次是亲临安东尼娅指挥的演奏会,她在观众席向安东尼娅低头致敬,安东尼娅在指挥台亦向她深深鞠躬,这是两位女性的彼此懂得、珍惜与欣赏。

埃莉诺.罗斯福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是凡尔赛和平会议的见证人,参加了国际劳动妇女大会,为女性谋求平等和福利。电影里没有讲述她的经历,但从与安东尼娅的两次互动中,能大约窥见到这位第一夫人的过往。大概,她尝试过聆听内心的声音,尝试去实践,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行,她深深懂得其中的艰难,所以当她看见充满勇气前行的安东尼娅时会鼓励她忽略掉周围的闲话,只遵从内心的选择,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再次遇见和拥抱曾经的自己。

走过沼泽,穿过暗夜的埃莉诺.罗斯福们,为尚在路途中的女孩掌了一盏灯。

罗宾

罗宾是我在电影中最喜欢的角色,她是安东尼娅最好的朋友,热爱音乐,以自己的方式不断靠近音乐,她没有安东尼娅的天赋,却以实际的力量支撑着安东尼娅去成为安东尼娅。

接纳安东尼娅进入乐队时,罗宾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光着的,其余身外之物,都是伪装。我在这一刻感受到罗宾的力量与智慧,她明白伪装之下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以“罗宾”这个名字命名的时间片段,可以以怎样的方式度过。

电影里的绝大部分时候,罗宾都穿着塑身衣,以男人的外形示人,她收留安东尼娅在酒吧乐队做弹琴的工作,使她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位乐队指挥同时,不必为生活费发愁,后来用“支持音乐的女士”这个化名,资助安东尼娅完成了在德国的学业……不知道在罗宾的世界里,是否有人如此地去试图成就她,但她努力成就奔赴共同理想的安东尼娅。

安东尼娅问剧中唯一一次穿着女装的罗宾:你想做男人吗?罗宾摇摇头:我只想做音乐家。心中的荒凉在罗宾的这句对白里迅速弥漫,在奔赴自己的途中,山峦叠嶂,山重水复疑无路。上野千鹤子曾经提到,主体也许能够暂时超越结构,但不可否认的是,结构的压力对主体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剧里罗宾眼含泪光告诉安东尼娅:代价很大。

同样困于沼泽,正在穿越暗夜的罗宾们,给了同行的女孩半副铠甲,相互照亮。

安东尼娅

安东尼娅有天赋、有勇气、始终充满热忱,燃烧生命去努力,奔赴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在那个年代,有很多的标签贴在女性身上:

“女人缺乏领导力,当不了指挥家。”

“女人对着一群男人挥舞指挥棒,那是不得体的。”

“女人应该回家赶快结婚,生孩子。”

甚至安东尼娅的爱人也对她说:“这个世界不会让你成功”

……

那么多的标签,那么沉重的禁锢,无处不在的沼泽之地。在第二次观影时,汤姆森夫人的愤怒,埃莉诺.罗斯福的临在,罗宾的支持,安东尼娅的不顺从,以及剧中其他女性角色,都仿如不同颜色与形状的植物,自沼泽之地,慢慢长出了各自的模样。很多人对安东尼娅说女性是不能成为指挥家的,安东尼娅的回应是“如果不去努力尝试,我到死都不能原谅自己”。后来,世界回应了她:安东尼娅在1930年,第一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1938年,成为第一位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女性。

故事在安东尼娅第一次执棒纽约女子交响乐团结束,热血未凉。影片在结尾以简短的文字告知了观众后续:安东尼娅一生致力于音乐事业,曾担任多个著名乐团客座指挥,然而,她始终无法担任乐团常驻首席指挥。2008年权威音乐杂志《留声机》发布了全球排名前20的乐团名单,其中无一乐团聘用过女性首席指挥,2017年《留声机》杂志发布了另一项排名,世上前五十位最伟大的指挥家中没有一名是女性。

世界的另一面,如果没有沼泽与暗夜,或许本无需以燃烧生命的方式,只需如你所是。

 5 ) 不给你机会,是什么感受?(我心中的Brico)

1

委屈到我哭鼻子。

是真人真事。1974年,老太太还拍了个纪录片。作为存世的证明。

她叫安东尼娅 · 布里科(Brico),1902年6月26日生于荷兰鹿特丹,世界级的海港。然后像漂泊的荷兰人一生动荡。1989年8月3日去世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她是第一位获得世界认可的女性指挥家。

片中重复两遍的台词:“所有好的东西都来自荷兰!”(也许是指东印度公司,也许是指代尔夫特陶器,也许是指梵高的油画。呵呵)

非凡的女性,从战胜压迫,到打破规则,再到重新想象世界。Dutch Dutch!飞翔的荷兰人!

2

1908年,6岁的Brico从祖国荷兰搬到了美国,和父母在加利福尼亚定居。片中对其可怜的家世叙述颇详,被宗教背景的父母送人,Brico苦苦寻觅自己的身世,天天啃着片面包。

1919年,她从奥克兰的高中毕业,那时她已经成为一名有成就的钢琴家,并在她的指挥生涯中有了一个小小的开端。她甚至能弹《蓝色狂想曲》。(罗宾、弗兰克是全片绝对的亮点。)

1923,她毕业于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曾担任旧金山歌剧院主任助理,在大学期间的教师包括Sigismund Stojowski。1927年她进入柏林国家音乐学院,1929年她成为第一个从指挥学硕士班毕业的美国人。她还是汉堡爱乐乐团指挥卡尔·穆克的学生。片中后半段,就靠这位没有偏见的名师了,而且从没想过要“性剥削”她(如刚死的多明戈)。穆克录音虽然不多,但绝对是指挥界的伟人。

3

Brico作为职业指挥家的首次亮相,是在1930年2月的柏林爱乐乐团。她站在世界的巅峰。这一场,以及后来的洛杉矶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和汉堡爱乐乐团,受到了评论家的高度赞扬。1933年1月,她作为音乐家交响乐团的客座指挥在纽约首次亮相。随后在底特律、密歇根、布法罗、纽约、华盛顿等地客串。美国的乐团虽然水平不弱,但是真正的崛起还是在二战智力外逃以后。

1934年,她同意成为“新女子交响乐团”的指挥。我们看到这片电影海报上,用的就是指挥女子乐团的场景。1935年初,新女子交响乐团在纽约举办了两场音乐会,此后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完整的音乐会,直到1942年。

1938年7月,她是第一位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女性;1939年,她在纽约世界博览会的音乐会上指挥联邦管弦乐队。1946年,她进行了一次广泛的欧洲巡演,在那里她既是钢琴家又是指挥家。巡演期间,伟大的作曲家西贝柳斯邀请她主持赫尔辛基交响乐团的一个音乐节目。1974年,吉尔·戈德米洛和Brico的前学生、民谣歌手朱迪·柯林斯拍摄了一部关于她生活的纪录片《安东尼娅:一个女人的肖像》(我在文章开头提到过)。

4

片中的重点就是:那一个个的“第一次”。她灰姑娘般的身世。

男性,都等着她出丑。残酷的世界。心爱的男人,也只是指望她结婚生子。

看完有想哭的感觉。

不给你机会,是什么感受?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1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2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3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即使社会的砝码没有向她倾斜,但她仍然不放弃努力。如此乐观的对待这个轻虐她的世界。只不过因为她的性别。

心里只想为她喝彩。女子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不输于第一性!

PS:QQ音乐里仅有两首她指挥的莫扎特序曲,值得一听。搜“Brico”。虽然又慢又拖拉,但声音有层次有质感。那绝对是一个不容你忽略的声音,一种横空出世的表达。我可以反复循环的播放而不厌倦。

 6 ) 没有逻辑性

看前很期待,看完很失望。关于女性的电影我都非常支持,但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首先没有看到多少关于女主音乐才华的描写。除了开头,女主记下公园乐队的曲子,跟男主说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之后都没有女主才华的情节,倒是非常多的描写了女主怼人的才华。

除了罗宾,其他三个男人帮她都显得很突兀,本身都是歧视女性的人,就被女主短短几句气势汹汹的话给说服了,有种都是被女主暴躁的脾气给镇住了,杉菜既视感。

看的过程跟女主一样烦躁,并不是说女主演技好,而是整个角色本身就令人很烦躁,到最后二十分钟心情才平和一点。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遭受了巨大的不公平,所以没办法温和对待。但是现实社会也不像电影那样,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去硬碰硬,一般都没有好结果。

去查了一下电影背景资料,原来是真人真事改编,致敬历史上的首位女性指挥家Antonia Brico,非常佩服,电影其实能拍的更好一点的。

 短评

《指挥家》太棒了,好久没有在电影院哭湿口罩了,影片改编自美国荷兰裔女指挥家的真实故事,她的自信、毅力,坚持梦想的勇气震撼了一个又一个认为女人不行的人。旁边的女观众也感动哭了,映后有个男的发言说“男女各有擅长不要搞性别对立,现在女权好多都是受西方势力鼓动…” 挑战性别成见、固有观念才是电影的最大意义啊,正是你们这样的直男才让我觉得我们女权主义者的坚持特别有意义。不谈任何主义,电影本身画质音乐故事流畅优美,剧情跌宕起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又发人深省,五星推荐!

8分钟前
  • 冬惊
  • 力荐

也许很多人会以政治正确来作为某种批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治正确,就是事实上的确女性要成为指挥家亦或在事业上获得更高的成就的确要拿出比男性更多的付出。因此也就非常有必要为这样的女性指挥家著书立传,让更多的人看到,来逐步扭转整个社会以及行业的偏见。当然,由于是古典音乐,在审美上或许有一些门槛,而整个叙事层面则比较工整,可能没有太多的创新,但也算比较完整且准确地进行了表达,女主的人物塑造算是丰满了。而结尾则是真正的暴击和亮点,这么多年了,其实依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不过我对于整个世界平权的大趋势还是乐观的。

11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热一傻逼说片尾字幕过于女权癌的,我寻思着人家难道不就是举列了事实?怎么哪都能cue你女权妈啊

13分钟前
  • 西葫芦甜甜的
  • 推荐

2008年,权威的《留声机》杂志发布世界排名前二十的交响乐团名单,这些乐团没有一个用过女性首席指挥;2017年,《留声机》发布了另一项排名,在全世界最伟大的50位指挥家中,也没有一位是女性她没有放弃,就应该得到我们的敬意

17分钟前
  • 白甜珍宝金
  • 力荐

这迷之谈恋爱的剧情可以再多一点吗?说好的传记片呢

20分钟前
  • karenlin
  • 还行

或许是近几年女权呼声较高吧,光去年女性传记改编的片子就不少,主角大都还是上世纪前半叶生人,然而反观现在,片尾字幕已经说明问题了。针对此片的话,个人感觉剧情不如直接去看安东尼娅·布里柯的生平简介,时长较之于剧情都算是鸡肋。好学女主作为工作人员听音乐会只能提着板凳坐过道,也因此结识了指挥家及其儿子,音乐家宴会上说出自己理想被哄堂大笑。得知自己身世改回原名后开始拜师学钢琴,后又辗转学指挥,最辉煌时成立了女性乐团并欧洲巡演。。。

24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还行

3.5 像一支童话,人物形象比较刻板,巫婆是巫婆、王子是王子那种模式,主线略流水账,此种拍法拍哪个行业的女性都可以,根本体现不出指挥家的职业特殊性,连我一纯外行都能明显感受到影片最大的尬点来自制作者本身对指挥对音乐行业不够了解不够专业导致的(观后向我的专业友邻请教得到证实哼哼);柏林求学生涯宁可风雪夜归靠布施穷人的食物生活也不答应王子求婚,温柔善良的清洁工人爸爸,都是泪点,副线倒蛮喜欢,有身边挚情如罗宾,要他什么公子哥儿弗兰克!影片用在他俩上的镜头很细微也很浪漫动人,在小巷里初相见你的鞋子破了个洞,在小巷看你们打雪仗,也在这个小巷抬头见你衣锦还乡,呜呜!来看看院线片上比较少见的国别的片也挺好

26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还行

还是第一次看这种音乐题材的影片,原来“指挥家”也有那么多的动作与表情哈。传记片,女性平权主义,女主的“犟”也是气场强大,颇有感染力很励志。另外,还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爱情支线,类似《爱乐之城》的“遗憾美”,估计要收割不少女性的眼泪了。整体上,后半段更精彩。而最震撼的还是结局的字幕,歧视依旧,女性平权仍然任重道远啊。。。

30分钟前
  • 明光暗影
  • 推荐

客观说问题挺明显的,137分钟里情节塞得过满,爱情/亲情/友情/事业试图面面俱到,所以显得很仓促。爱情线非常偶像剧,亲情线像八点档家庭伦理剧。和Robin的友情线相对非常动人,主要还是Robin这个人物讨喜。实在是喜欢女主,爱的时候爱得炽热,面对选择能够忠于自己,然而这终究不是一个成功者的传记(片尾字幕可见),革命尚未成功,女性仍需努力。

32分钟前
  • mOco
  • 推荐

以女主的性格,如果她能名利双收的话,肯定是她的经纪人特别强。她这性格是值得信任的,然而是不可长期合作的,会被人踩死。另外如果爱情戏没有充满了棒子味儿,应该会好一些,当然最后两人分手却达成和解的感觉不错,上了一个层次。

36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指挥家》是依据史上最伟大的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的传奇人生改编的电影,这部电影首先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必看的一部佳作,其中足足引用了22段古典名作;其次揭示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社会风貌。以前看过英国电影《雌雄莫辨》,那个年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如果想要得到工作的机会,甚至不得不女扮男装,这部电影也有类似桥段。电影里有着浪漫的爱情(虽然有情人没有终成眷属),而比爱情更感人的是伟大的友情。作为一个外国移民、私生子、社会底层、还是女性,在那个年代想要出人头地异常的困难,而女主角通过自己的努力,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赢得了男人们的尊重,获得了事业的成功。然而这部片子也很犀利,最后也说明到2017年截止,最伟大的五十位指挥家无一女性;最著名二十个交响乐团无一首席是女指挥家……

39分钟前
  • 豆豆熊猫
  • 推荐

意犹未尽的镜头是Frank拿板凳坐在台下 Antonia的影子照在Frank身上.. 感动到流泪的镜头是A来到F的家那段 以及小Will的出现..

42分钟前
  • 九公子
  • 推荐

完完全全的一部女性电影。除此之外,又融入了职场霸凌、Metoo、男女平等、原生家庭、打工人的现实困境、爱情与梦想两难、LGBT等社会话题,即便故事背景放在100年前,也不过时。古典音乐的串场,让137分钟的观影体验行云流水、极其享受。“如果你找不到她,说明她不想被你找到”爱情线如复古版《爱乐之城》。罗宾的友谊线,从开头伏笔到结尾坦然,沉默陪伴甚至逾越了爱情,更震惊的是这个男演员现实就是一个变性人。“燃烧生命去努力”,就有可能让一个女人领导一百个男人。在艺术之路,你需要成为一个独裁者。女性的历史处境与现今触目惊心的0%形成回光返照,偏见从来不是根源,而是现实。首尾呼应的小板凳,更是画龙点睛。当《爱的礼赞》响起,思绪早已溢满模糊的双眼。映后在影厅还欣赏了一段乐团演奏,献给这场美好的观影

4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拍音乐类传记片,最怕的就是内容不专业。这部戏的爱情部分算是很清爽了,但是仅此而已。女主演员的指挥实在不能看,不知道是不是在舞蹈房练出来的。加上乐器演奏画面的同期声处理太糙,漏洞百出。看着尴尬癌都要犯了…不过还是要感谢它,点明了音乐史上一个被忽略的群体。不过,影片最后的字幕真的是太女权癌了。导演啊,为女权而女权是走不远的。

48分钟前
  • 晓乐集
  • 还行

流水账,没闪光点

49分钟前
  • vivi
  • 还行

电影拍得太一般了,节奏很有问题,感情戏相当画蛇添足,把那么多感情戏分给成长部分该有多好,失望。

50分钟前
  • 陈赖汉
  • 较差

又一个当代价值观合理套用在时代背景和真实人物上的案例。小爽文式的戏说方式提升了可看性,普通导演水平和扎实剧本的结合成的电视电影@放映厅

51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男女主很靓,女主身材更是没话说,穿个礼服那腰背那白得反光的皮肤,真是醉人😍缺点更明显,觉得剧情炒鸡赶,感情戏也感觉是硬编的,当然台前小凳坐头尾呼应还是很棒的。女主全程文戏武(指挥)戏都感觉好用力,有时候感觉说话语气像谁欠她一样很没礼貌,情绪不到位啊~还有,其实照电影设定,我觉得女主选择梦想和嫁给男主也不矛盾啊,反而婚后把老公哄开心了钱一撒还愁没施展的舞台?虽说大女主电影要靠主角自身,但情况特殊有时候借助资源的优势少走弯路也没什么不好,对不对?

54分钟前
  • Jifferney
  • 推荐

太有气场的女主!

59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影1953:元素很多,励志,女权,变性,爱情,收养及寻亲,探讨女性在家庭角色,战争等,很多都是点睛之笔。刚开始的傲慢与偏见,灰姑娘一般,一度被导演误导到罗宾,但谜底揭晓那一刻还是非常不经意!还是要多读书,不然怎么让人欣赏你呢?!要感谢她的导师!

1小时前
  • Timing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