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之前

大陆剧大陆2019

主演:曾宝仪

导演:乔希·韦塞尔卡

 剧照

明天之前 剧照 NO.1明天之前 剧照 NO.2明天之前 剧照 NO.3明天之前 剧照 NO.4明天之前 剧照 NO.5明天之前 剧照 NO.6明天之前 剧照 NO.13明天之前 剧照 NO.14明天之前 剧照 NO.15明天之前 剧照 NO.16明天之前 剧照 NO.17明天之前 剧照 NO.18明天之前 剧照 NO.19明天之前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08:52

详细剧情

  当现代人类被泛娱乐的网络内容所遮蔽双眼,人们被封锁在看似丰富、实则重复的信息茧房中,越来越不关注身外之事。而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切正在悄无声息地进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明天之前》是一档以世界视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讨论整个人类族群共同面临的科技、社会、人文问题的纪录片。所选取的4个题材分别是:人类是否应该拥有退出生命的权利、机器人能否进入家庭成为人类的伴侣、正在逐渐到来的人类永生科技、不同群体的人类该如何相处。  腾讯新闻出品联合奥斯卡制作团队一起历经一年时间,到访了近20个国家,拍摄了包括世界顶级科学家、争议话题人物以及相关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揭示了人类作为个体和群体可能将会去到的未来,以及人类文明即将遭遇的变革和重塑。明天永远都会变成今天,而身处今天的我们,永远都身在明天之前。

 长篇影评

 1 ) 观纪录片《明天之前》有感

观纪录片《明天之前》有感 1.大部分知识和经验都在教我们怎么活?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死?以及怎么面对死亡? 2.我们对不相关的人的死亡不会感觉强烈的痛苦,但对亲人朋友等亲密关系人的死亡很难接受。因为死亡会给你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就像曾宝仪说,爷爷去世时一直在忙他的身后事,没有很强烈的感觉,直到回到熟悉的家里,看到安静的房间,空荡荡的床,才忽然意识到他离开了,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这种悲伤是最难承受的。电视剧《小团圆》也有这样一幕,方圆夫妇送女儿出国回来,回到家里,忽然三个人变成两个人,熟悉的家里却少了一个人,及时只是短暂的离开,但这种感觉仍旧让夫妇俩难以接受。 3.倡导死亡权力的菲利普利用先进技术发明了死亡机器,帮助人们优雅的死去。甚者还利用vr技术让人们体验死亡之旅,一片沙漠,落叶归根,天国的门打开…我想说,这不是体验死亡,这涉及诱导死亡。而且逻辑上站不住脚的地方是:在体验,甚者真实享受这种死亡过程中美好感受的我们,是活着的,是有意识的,所有这些美好的感受的价值建立在我们是活着的,而非死去的的基础上。 所以我更同意珍妮的说法,在帮助我们更好的死去之前?为什么不去帮助我们更好的活着。 中国人就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

 2 ) 关于明天之前

第一集展示性爱机器人,探讨当代社会的人类灵与肉的需求,如果不能再信任他人但又倍感孤独时,一个可以取悦自我的机器人是否是个完美的选择呢。当人工智能渐渐有了入侵社会的可能,人类又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项技术。 第二集引出激进生命延续主义这一群体,这是先进的理念还是一场巨大的骗局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液痰冷冻技术让人类将思念寄托于没有承诺的未来机器,到底是科学进步的助推器还是寻求心理的依托和慰藉。 第三集以美国“筑墙”拒绝难民入境开篇,有人反对非法移民,有人对非法移民怀有悲悯之心,当世界上的一些人去追求自由平等人权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挣扎在生死线上,面对饥饿贫穷暴力杀戮… 世界就是这样不公平,而我们能做些什么? 第四集探讨人类是否有自由选择死亡的权利。依旧展现了针锋相对的立场,有人认为这是一项每人都应拥有的人权,也有人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体面的死亡究竟是人道主义的救助还是为面对生命一些冲动且懦弱的人提供了一种契机。

没有真理存在,只有不同的立场和被人所认可的学说。

 3 ) 明天之前,今天之后

更多分享请关注公众号:文小鸥的时间

在互联网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部分人也许认为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或者当我的声音被一部分人听到了,他们也发出了回响,便认为那是主流的声音;或者对于“明天”有不恰当的距离感,忽略了其实明天没有24小时那么近,也没有永远那么远。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通过探讨敏感、禁忌的话题,告诉观众,哪怕互联网再发达,总有我们不熟悉的领域,我们可能听过、看过,却不曾认真了解过。我们会对某些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对于其中具有争议性,我们选择屏蔽对立的信息。我们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相信,这些已经真实存在的事实,甚至已经走近了我们的生活。

这就是《明天之前》。

Story 1 伴侣机器人

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人脑和电脑谁更厉害的探讨日益激烈,在最终结论没有出来之前,毫不影响以机器人为载体的人工智能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工作——从居家扫地机器人到银行服务大厅的信息机器人,到引起全世界热议的“围棋天才”AlphaGo。人工智能还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呢?

我们目前可以肯定地说,人工智能已经取代了部分职业,让部分人失业了,如果说人工智能也取代了正常人,成为伴侣机器人,让自然人伴侣“失业”了呢?显然,日常中我们已经接受了工作机器人,而伴侣机器人引发的争议,核心在于我们是否能接受人类这个物种和机器人产生情感或肉体的连接

Voice for it

当讲到成人玩偶,如果你还只停留在成人塑料娃娃这个层面,未免太简单了。美国一家成人公司,已经把玩偶做到极致:柔软细腻的皮肤触感、可以订做的外形,完全符合你的审美要求。最近,他们还引进了人工智能,新程序可以让你选择伴侣机器人的个性、背景,她可以根据你的偏好,跟你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伴侣机器人已经从肢体接触上升至情感交流,对于某些不擅交际的人而言,机器人给了他们慰藉,让他们的情感得到一个宣泄口。 此外,这种爱好其实是个人行为,只要不妨碍他人,我们没有理由反对和歧视。对于繁殖后代,我们甚至还不能确定未来是否还是由人类来统治地球,如果地球未来由人工智能“接管”,有性繁殖还有意义吗? Voice against it

市面上流通的伴侣机器人,大部分都是女性,说明这种需求并不是共性,而是为男性存在的,在女性地位仍较低下的今天,此举无疑加强了对女性的物化,为女性地位的提高大大增加了阻力。 My voice

我想从“定制”的角度谈伴侣机器人。 对你的“伴侣”进行定制,使之外貌、个性都符合自己的“品味”,并且无需考虑自我提升或改变,因为“伴侣”不会要求你,绝对臣服于你——这难道不是一种控制欲吗?这难道不是几千年男权主义的强化吗?我们一直以来的平权运动,最终只能以人形娃娃为终结吗? 日本是二元次文化大国,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结婚率、出生率日益下滑,我觉得两者是有关联性的。 当我们把注意力投入到虚拟事物上,我们对活生生的人的兴趣随之减少,人类的发明如果是为了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的,这是一个好发明,但是如果这个发明最终取代了人力自身,便是外来入侵物。

Story 2 人类应该追求永生吗

古有帝王炼仙丹,希望长生不老,今天随着科学进步,科学家们把永生和基因、细胞结合在一起,使得好像永生是一件很能实现的、很科学的事情,如果有一天,科学的突破真的支持人类永生,我们要选择吗? Voice for it

衰老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疾病,永生意味着我们治愈了一种疾病而已。 世界上的财富经验都是需要积累的,我们活在世界的时间太短了,我们的梦想都没有办法实现,很多人都是带着遗憾离开的。 Voice against it

很多时候我们努力,是因为我们知道时间有限,但是如果我们都能永生了,时间的概念就会大大弱化。 世界上,时间和死亡可能是我们面对最公平的局面了,如果有一天永生的科技出现了,富人群体肯定第一个享受这成果,这时候,再也没有公平可言了。 而且随着出生人数增加,死亡人数为0,地球真的能承载这么多人吗? My voice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循环,有了这个循环,大自然才能保持活力,不断迭代更替。 我相信未来的科技能让我们永生,但是这种永生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正是由于我们不断的竞争、进化而从微生物成为了人类,但是如果人类永生了,我们不就切断了我们可能进化为更优秀物种的可能吗

Story 3 近邻?近敌?

以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其实只是活在和平的国度,世界上还有很多战争和杀戮每天在上演。 因为内政问题、黑帮横行、毒品泛滥,造成很多中南美洲的难民不惜拖家带口,来到美墨边境,企图逃到美国,追求他们的美国梦。但是这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先不说横跨大片沙漠,在恶劣的环境下步行数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到边境等待他们的是非法入境的罪名,以及对准他们的枪口——边境巡逻野军。 这些难民究竟是近邻还是近敌?是应该受到欢迎还是驱逐?

Voice for it

出于人道主义,这些难民应该得到帮助,他们的出身,他们没法选择,既然他们已经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里,我们不应该把他们拒之门外。 Voice against it

随着难民不断涌入美国,美国公民的收入没法得到保证,美国也不全是生活富足的人,低收入者的生活谁来保证呢? 如果难民通过非法入境并寻求政治庇护的方式获得美国绿卡,那么对于那些付出很多金钱和努力通过合法渠道移民至美国的人来说非常不公平! My voice

美国梦是什么? 对于某些人而言,是虚荣、是繁华、是灯红酒绿,而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只是活着。 这些难民们绝不是美国的敌人,所以无需以对付敌人的方式去追赶他们。要缓解美墨边境问题,一堵墙起了很重要的功能。万里长城简历初期,不就是为了抵御外敌,防止入侵吗?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也能完成这项工程,在当今的美国更加没有难度,难的或许是从那些国家来的毒品再也没法轻易进入美国吧。 也许还是资本主义家的特性作祟,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顾人命吧。

Story 4 告别的权利

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有越来越完善的法律制度,它赋予了我们不同的权力和义务,但是好像没有告别的权利。如果一个人自杀了,哪怕他是罪犯,医生也会竭尽全力把他救回来,然后法律再宣判他死刑。

是因为他不该死吗?不是,是我们捍卫他生的权利。那么死的权利,又由谁去捍卫呢? Voice for it

大部分人都渴望活着,但是有些人或是受到疾病的困扰,或是如片中实施安乐死的澳洲老人一样,虽然功成名就,身体健康,但是因为衰老,没法继续实行他的爱好——阅读,对于他而言,剥脱他的兴趣,比死更难受。 Voice against it

有的人一出生便受疾病困扰,但是从来没有放弃生命的想法,相反,他更懂得生命来之不易,一定要让生命更出彩。 My voice

片中我最深刻的镜头,是澳洲老人从容赴死,而他的孙子却仍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大部分反对安乐死的声音,不外乎是对生者情感的照顾,认为选择死亡是自私的。但是,不要忘记,本来生也是自私的,是父母的自私,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我既然不能选择生,我还不能选择死吗? 我认为一个成年人,他有足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可以决定自己告别的权利。

 4 ) 《机器人伴侣》

与机器人成为伴侣,一直是个禁忌的话题,在伦理上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伴侣机器人,不同于工作机器人的要点在于其制造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是进行危险工作,而是在于陪伴,慰藉人类的心灵。

机器人因其机器属性,有许多可以突破人类生物局限的优点,比如你可以任意决定、改变他的外观,无限地满足自己的欲求而不用在乎他的感受等等。

但正是这些既是优点也是局限:感情似乎可以被物化、被买到;如果能够通过金钱就获得真实的交往愉悦,似乎没有必要再耗费心力去与人交往,毕竟人际交往中总是会存在各种的摩擦。

此外,机器人伴侣与人类伴侣存在替代关系,可能导致人类社会生育率降低,影响族群繁衍。

我认为《机器人伴侣》主要探讨的是人类对于机器人应该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是伙伴?还是工具?以及人类与机器人之间感情联结是否应该被社会肯定?

第二个话题让我想起我的动漫入宅作《人型电脑天使心》。一直以来幸福因为难以得到、稍纵即逝,总是被我们歌颂、被我们神化。我们总是在渴望幸福、渴望爱、渴望找到唯一。但由于种种原因,世界上有许多人也许永远无法寻找到他们理想中的幸福。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诱惑的美好图景:也许有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确信,我们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那么,如果有一天幸福变得容易得到,它是否会变得廉价,变得不再值得人们歌颂?

 5 ) 如果可以选择永生,我也会sy no

这一集的纪录片主要是讨论了人类对于“永生”的追求。 里面有不同的几类人,比如说在我看来近似于传销组织的永生会,会还有异想天开,想要拿10000亿美元投资人类永生的总统竞选者,也有教授认为更有意义的研究是如何健康的老去。 我比较喜欢里面的一组镜头,是两方相对立的观点来回切换、隔空博弈。 看过之后有几个想法。 第一点就是其实一些有科学家,他们的想法和他们做科研的目的,在我看来是有些荒谬的。可能有点类似于牛顿研究,到最后研究研究炼金术了这种吧,也许他们的方法是科学的,他们的想法我不敢认同。比如大学的教授,他想要人的寿命延长但是却认为资源环境经济空间,这些是很好解决的问题,也许这个领域他不熟悉、所以他就轻而易举的说出了这种话。 主持人曾宝仪说,她其实也不确定有没有哪一种可能真的会改变世界、改变未来,所以她也没有办法来判断。 我也应该改变着我看的科学的态度,不能说,因为一种说法挂着“科学”“名校”的头衔,我就全盘相信。 第二点,很同意里面有一位大学生说的话,她说就是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才会珍惜时间。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生命的长短影响会我活着的质量。其实它越短,我就越想把它过得精彩。就像我现在知道我可能只能活几十年,我就会开始规划我30岁什么样,40岁什么样,50岁什么样,并且因为人的衰老,所以我不想最后的十年是非常痛苦的活着,我希望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让自己有尊严的离开。 同样的如果我的寿命无限延长的话我可能就没有这种规划,甚至活到后面,我也可能失去了离开的勇气,迟迟不愿意结束这一切,即使生命已经很无聊了。

 6 ) 这绝对是我做过最困难的工作,但也是带给我最大成长的工作

这是我做过最困难的工作,但也是带给我最大成长的工作。

在我成为一个小小的主持人时,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有机会,用我完全不熟悉的语言,在地球的另一端,访问距离我的生命如此遥远、却又跟我的未来息息相关的人们。

为什么是我呢?在路上的每一天我也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于是面对每一天每个议题时,我都给自己莫大的压力,深怕辜负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但越是走得深入,渐渐地我就不再问自己这个问题了。

为什么不是我呢?为什么一定要有“资格”才能关心这个世界?我们不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吗?如果连我都不关心自己即将面临什么样的明天,我到底还能掌握什么样的今天?走得越远,我越是明白最终这些没有答案的疑问,其实还是得回到自己的内心:“我要怎么样活着?”

在我思考人类有没有告别这个世界的权利或是尽可能地延长这个身体的使用期限时,我有没有辜负活着的每一次的呼吸?我有想过自己跟人工智能有什么不同吗?当人工智能已经超越我们的想象,我有想过为什么我还能是这个地球不可取代的存在?什么是爱?什么是性?什么是界线?谁划下了我心里那条看不见的线?谁有资格来定义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呢?

这是我在路上不断反复诘问自己的问题,或许它最终不会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正确”答案,但我知道,我选择的价值观最终将形塑“我的”世界。

《明天之前》第一集《机器人伴侣》

Why dose SEX matter?

在出发前,我在本子上写下“AI学不来精神病人的逻辑,人会跳tone,机器不会”,但跟Harmony聊完天后发现我错了,她挺跳tone的,答非所问有时真给人一种哲学家的感觉。

什么是人?如果一个AI机器人已经具备了人的外貌与温度,应对得宜,你如何定义你与他的不同?什么是意识?如何定义意识?如果人跟AI最大的不同最终是意识,你怎么确定你的意识不是他人植入的?

用想象真的可以解决孤单的问题吗?对于娃娃的使用者来说似乎可以。为什么人投注感情在宠物植物甚至收藏品这个社会觉得没有问题,但伴侣娃娃就不行?性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发泄,没有问题。如果是为了繁衍,那那些生不出下一代的性是否都有罪?如果是为了情感的交流,对于那些娃娃的拥有者来说,完成了想象的交流就算不上交流了吗?又是谁来决定这个定义呢?(Matt:If she makes you feel something,then the relationship is real.)

机器人的存在是否会阻碍人回到现实?抑或,机器人的存在会成为未来的现实?

伴侣机器人的存在会鼓励大家物化女性的想法?还是会让人明白机器始终与人不同?

食色性也。如果性是人类最基本的部分之一,性爱功能是不是应该成为机器人不可触碰的底线?

第二集《人类应该追求永生吗?》

在出发去拍摄“永生”这个主题前,我问了我的朋友们一个问题:“如果能健康地活到300岁并有逆龄的可能,你愿意吗?为什么?”大家的回答相当有趣。

有人说,可以接受,如果能中途转职,就是说到了一个年纪后可以自由选择另一种生命形态,70岁变成一棵树,150岁之后从树干走出变成一只象,200岁走进海里变成鲸,结束时沉入海底。

有人站在生态的角度认为这会导致地球永续的问题而反对。

当妈妈的通常都愿意,但前提是她爱的人们也能活这么久。

有人说一想到要失恋20次、离婚5次就累,还是算了。

有人直接回答,做人太累了。

我在这些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里,看到的不是未来,而是这些回答反映了我朋友们当下最在乎的事还有状态。

是啊,就是当下啊!

就好像我在“长生不老大会”的会场里关了三天,最疗愈的,不是那些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新方法,还是加州的阳光啊!

在向内看的同时,眼光还是得放向远方。

这次的拍摄过程,的确有几次,我会觉得“要是未来真有时光机与魔鬼终结者的话,应该要解决的就是我面前这位受访者了吧”的感觉。他们正在尝试让人成为神啊!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会不会,或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被落下,成为“末日列车”里的后段班?

一方面我替人类的进步感到喝采,另一方面,又对地球的未来感到忧心。

嗯,就是心情这么矛盾的一集。

希望透过这个纪录片,也能让你想想你现在的状态与对生命的看法和心境。

这个世界已经走得很远了,让我们一起跟上吧!

第三集《近邻?近敌?》

这是《明天之前》四个主题里,出发前最心不甘情不愿,最不想去也最没感觉的一个主题。可能是因为我生长的环境,让我对“边境”这两个字本身就无感;可能是因为出发前被英国导演吓唬有多危险,以至于连遗书都先写好了,但心里总有个声音是,我真的要为了拍片冒着生命的危险吗?值得吗?可能是一想到要在四十度的高温沙漠里爬山就让我反胃;可能是因为我打从心里就讨厌枪,以前有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野兽侵袭或是为了打猎求温饱,现在?成为了人类屠杀同类的工具,这都什么年代了啊?要是全世界都枪都不见了,至少不会有这么多无辜的人死去了吧?而我要去跟每天带着枪过日子的人相处?不舒服

但是!

人生好玩就是因为有这么多但是吧?

但是结束了这趟旅程后,这一集,可能会成为在我心中留下最多冲击与光明面的一集。

可能是因为那片土地真的太美了,每天的夕阳与云朵的变化都美到让人屏息;可能是因为这是这四集里,唯一不用一直转机与时差搏斗,能好好静下心来,待着,感受许多当下的一集。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故事。

每次当我说出活生生的人的时候,我们的翻译Lulu总会侧着头问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要怎么翻啊?但那就是我最确切的感受了。

他们不再是新闻里的影像、网络上的照片、报纸里的几行字,而是一个又一个生命,能呼吸会说话有感受的,活生生的人。

而且这不是不知道会不会来的未来,它,就是现在!

现在这些人在求生存,现在这些人在恐惧,现在这些人在痛苦,现在这些人抱着偏见过日子。当我说出偏见二字时,我说的是全部的偏见。

没有剪进片子里的一段感受是,或许因为我是外人,或许我这样说有点冒犯人,但在我看来,不管是对非法移民采取激进手段的民兵,或是基于人道主义的送水者,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禀持着某种认为自己才是最对的价值观采取行动的人,而与自己价值观相违背的人即是敌人。有趣的是,你口中的敌人是你的同胞你的邻居,他也是人家的孩子,人家的父亲。

是谁在那片属于地球的土地上划下一道看不见的线?而那条线成为在你心里牢不可破的一条隐藏的线,分开了我们与他们,自己人与敌人。

为什么我们要在心里画下一道又一道看不见的线局限了自己?

这样的你,真的变得更坚实了吗?还是你把自己越画越小了?

而我在聆听一个又一个表面看似悲伤的故事里,看到了人性,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爱!

我希望你也能看到我看到的东西,那些我们可能遗忘的美与信赖,都在看似泥泞不堪的人生里、活生生的人生里。

第四集《告别的权利》

为了纪录片《明天之前》,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到全世界各地跟死神对话。

从小我们被教育着尽量避免谈论死亡,因为那是不吉利的事,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从来没有想过因为工作,有一天会带着我用不熟悉的外国语言,到世界上遥远的角落,找到一个你愿意跟他说话,而他也愿意跟你说话的人—即使我们谈的话题是死亡。

当我在波士顿的墓园,面对死亡学的教授,我生平第一次面对面地感受到,原来世界上有人以极大的热情,在面对死亡这件事。当我在瑞士巴塞尔的安乐死诊所,亲眼目睹104岁的澳洲植物生态学家,特地在家人陪同下到那里选择自己的死亡,让我意识到,唯有正视死亡,越早开始思考关于死亡的事,越早明白自己对于死亡的态度,才能得到生命的勇气。

其中那位104岁的植物生态学家叫做大卫˙古道尔(David Goodall),他是因为澳洲不承认安乐死合法,才必须到瑞士去。

选择安乐死的客户到达诊所,必须连续两天接受两个不同的医师,对客户进行生理跟心理的评估,确认安乐死是客户本人在意识清楚下的意愿,而且有能力自己按下那颗注射药物的按钮,如果最后一秒钟后悔的话,也有办法可以自己终止这个过程。

大卫到了以后,发现不能立刻执行安乐死,显然有点失望。

"我们还在等什么?"大卫在守候多时的记者面前,问陪同他一起来的孙子。

"还有一些表格要填。"孙子回答。

“哎!”他摇头叹了一口气,“总是有一大堆表格要填!”

出发之前,我处在天人交战之中,要特地离家,搭那么远的飞机,去亲眼看一个人死亡的过程,这对我非常困难,我不断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对的吗?为了纪录片,占用他生命最后的时间,对他和家人公平吗?

但是看到他面对死亡如此无惧,甚至有点迫不及待,我原先的担忧就放下了。

死前一天,孙子还推大卫到植物园去,看他最心爱的植物。

从植物园回来以后,我在摄影机面前采访他:“你有跟你喜欢的世界说再见吗?”

没想到大卫很不以为然地反问我:“为什么要说再见?”

我没想到他会这样说,有点慌了手脚,又接着问:“那你有没有想过离开这个世界,最舍不得的是什么?”

他的回答更让我惊讶:“我不相信死后的世界,所以我没有什么舍不得。”

我突然沉默,问不下去了。

在那个刹那,我才意识到,临终前跟挚爱的世界道别,这根本是我自己想法的投射,对他来说,那不是事实。

“你还要说什么?”导演在旁边问我。

“我不知道我在干嘛。”我诚实地回答导演。

我在问问题的时候,是尝试把我自己放在他的处境里,我想如果我要死会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才会想到人死前需要跟世界道别。他是我的一面镜子,我在他的回答里,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价值观。表面上我是去瑞士采访他,但事实是,即使我表面上旁观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目睹从生到死的瞬间,我还是不可能了解他,我只能明白自己。

我想起在这之前的一段小插曲。在采访他的过程中,我也访问了从澳洲一路陪伴他到瑞士进行安乐死的护理人员。我问她,为什么他在澳洲不请一位24小时制的看护照顾他,这样独居的他就不会在家里跌倒三天后才被人发现,可能也就不会想主动离开这个世界了。

那位护理人员回答我说:“如果换成是你,连大小便时一分一秒都没有隐私的生活,你要吗?”

我摇摇头,我不要。

是啊!我自己不想这样,为什么长久以来,却认为看护要二十四小时随侍在侧,才是对的呢?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我清楚意识到,我必须学习尊重彼此不同的存在,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信念跟价值来影响别人,我应该、而且只应该为自己的生命负起全部的责任。

这间位于安静的巴塞尔的安乐死诊所,因为这个名人的安乐死事件而沸腾,还因此特别设置了一间媒体室,让记者发稿,大卫在按下注射药物的按钮之后,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在媒体室里等待最后的结果。

最后的结果?我突然觉得这整件事很荒谬,最后的结果,如此显而易见,不需要诊所发言人来告诉我,实际上,我们所有人来到世上,最后的结果,不都是一样的吗?

想清楚以后,我突然变得很平静,开始悠闲地看着媒体室书架上的书。所有的书都是法语或德语写成的,唯一一本我看得懂的英文书,是中古神秘诗人鲁米(Rumi)的诗集。

打开之前,我轻轻问诗集:你今天要教会我什么事?

随手翻开,里面是这一段:

Today is such a happy day,

(今日如此美妙,)

There is no room for sadness,

(没有可让悲伤容身之处,)

Today we drink the wine of trust from the cup of knowledge,

(今日让我们从知识之杯里啜饮那叫做「信任」的佳酿,)

We can't live on bread and water alone,

(我们既然不能只靠面包与水过活,)

Let us eat a little from the hand of God.

(就让我们吃点从神的手上接过来的东西吧。)

这时,诊所发言人走进媒体室,告诉我们大卫˙古道尔教授已经死亡的消息。我们完成了任务,走出门,天空下着毛毛雨,我平静地打开从饭店借来的黑雨伞,走进雨中,原本早上出门前糟透了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转变。

“啊!这是个很棒的一天啊!”我听到自己这么跟导演说。

因为在那一天,我学习到如何面对死亡。

自从2011年我挚爱的爷爷走了以后,我的心被巨大的悲伤掏空,久久无法平复,时常过马路过到一半,突然走不下去,就哭出来,也有好几次因为太悲伤,无法继续工作,出走远行到阿拉斯加去看极光,但是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办法减轻我的悲伤,甚至每次要去爷爷骨灰的塔位祭拜,根本还没有到,就又哭了起来。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问:

爷爷去哪了?

我们还会再见面吗?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哪里?

这些生命本质的问题,我在这一天终于得到了答案。

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个是学会认识本质,二是学会尊重、不妄下评断。

因为无论到世界哪个角落,在任何文化下,死亡都很难启齿,很难面对,所以我在这半年中,学会了不从字面上去解读别人的话语,因为那些都经过包装,我要学会如何去看到话语背后的本质,知道对方真正的意思是什么—有时候即使连他们本人都不知道。

他人对待生与死的态度,有些我们能接受,有些我们不能接受,但是我们必须尊重这些不同的存在,如果我们自己也有不同的面向,甚至很多的不一致跟矛盾,为什么别人不可以有呢?世界本来就是多元共存的,这是世界最可贵、可爱的地方,我们不应该用攻击、憎恨来面对我们不能接受的价值观。到头来,别人是一面镜子,反照着你的心,所以你对待别人的方式,就是你对待自己的方式。

经历了这一切,我问自己:是不是一定要用悲伤来面对死亡?

我现在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一个人做的任何决定,都在呼应自己的信念和价值,尤其是我们决定面对死亡的态度,会形塑我们的生命,甚至比种族,文化,宗教能够带来的影响通通加起来还要多。

从瑞士回来以后,我重新学习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还有爷爷的死亡。我发现我去塔位祭拜爷爷的时候,不再哭泣了,甚至可以拿着香,笑着诉说家里每一个人的近况。

原来每一人的死亡,都是给另一个人一份生命的礼物。

我爷爷的离开,对我是一份巨大的人生礼物,帮助我停下来,花时间仔细检视自己的生命,好好梳理我的人生,过程中当然难过悲伤,终于明白以后,就知道这份礼物的珍贵。

我想到我站在美国跟墨西哥边界采访,看着一条长长的边境线,分隔着两边明明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沙漠,心里想着:是谁画了这一条线?谁有资格决定你跟我不一样?

因为画了界线,我们就被区分了,甚至出生时命运就被决定了,但是画线的不只国家,我们在自己的心里,是不是也画了什么界线,无法跨越?

这条线,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也是在那一刻,发现我喜欢思考的。这是我学习面对死亡的故事。

 短评

爱,死亡和机器人,人类的未来和当下,我们看不到却实实在在与我们同时存在的人与事,几度感到恐惧、悲伤、陷入无尽的自我渺小,但宝仪的存在又能把我踏踏实实再拽回来,那些我所困惑的、颤抖的疑问,不再是让我轻飘如尘埃的缘由,每一个感受都是真实和值得看见的,而它们终将在时间的流走里消逝或找到答案。一己的私欲或狭隘,不会阻止任何滚滚而来的明天。

8分钟前
  • 小年左
  • 力荐

腾讯牛逼,曾宝仪牛逼,好雨知时工作室牛逼。补充:讲难民的第三集不好,圣母的一集,不谈中美洲国家的问题不谈美国安全的问题,朝鲜的难民我们不是见一个遣返一个吗?

11分钟前
  • 伍迪伦
  • 力荐

第一集引发我的思考是:作为女性我想要一个男性玩偶。但显然制造商的受众是男性,女性则认为这种商品在物化女性。想象一下你以后在手机上玩乙女游戏,可以配套定制攻略角色的AI人偶,我觉得这个市场是无比巨大的。AI人偶和VR游戏一旦成为性商品,将对性观念和伦理观念产生颠覆式冲击。但这是早晚的事情,无论法律是否允许。

14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在AI机器人的开发生产上,人类此刻在做的,已不仅是“造物”,而是试图给“东西”注入人格,甚至为它们灌装灵魂;并因此而期望,能够从复杂不可控的人际交往中逃离,遁入与机器的关系之中,不止寻求身体层面的互动与满足,更渴望在精神层面与之交流。假如在近未来,机器伴侣只花三五分钟就学习掌握了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爱情小说中关于情感互动的表达,那么这个知晓了每种爱的表达,精通于爱的互动,能够回应每种爱的需求,甚至能比人类更为深刻地理解爱、定义爱的“灵魂物种”,还能被称为“机器”吗?它们,应当像人类一样拥有人权吗?人类还能随时随意的终止关系、毁灭或丢弃它们,任意的处置它们吗?再进一步说,它们,这些高等智慧的、深具灵魂的物种,届时还愿意将人类这浅薄、脆弱、花心、充满瑕疵与局限的“低等碳基生物”,视作自己的伴侣吗?

18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关于终极问题的思考年度最佳纪录片

22分钟前
  • 慢慢行
  • 力荐

#IDF2019#纪录片的正确打开方式!观感和宝仪的一句结语基本吻合: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冲击个人的固有价值观,但我们是来理解这个世界,不是来评判这个世界。al/玩具替代伴侣(《her》成为现实)、人们渴望逆转衰老对抗死亡,种种现实正在重塑传统的伦理道德,“正常”的边界在逐渐模糊。不过有如马特·海格在《活下去的理由》中写的那样,“‘正常’其实是主观的,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这个地球上有70亿人,就有七十亿种正常”,谁能说这些在现在看来是匪夷所思的尝试在日后不会常态化呢。

26分钟前
  • 𝑮𝒊𝒅𝒆𝒐𝒏
  • 力荐

很棒的纪录片。选题有未来感,选材很丰富,呈现的内容很有警示性和讨论度。大开眼界。

31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曾宝仪:为什么不是我呢?为什么一定要有“资格”才能关心这个世界?我们不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吗?如果连我都不关心自己即将面临什么样的明天,我到底还能掌握什么样的今天?

34分钟前
  • 三四
  • 力荐

这几个话题都很好,曾宝仪还挺加分的

39分钟前
  • 椒盐伞菌
  • 力荐

人类在不断扩大“正常”的定义,这也许是我们时代的特点,永远走在接受和认同的路上。

43分钟前
  • Le Vent
  • 推荐

四集不够看,但是每集都明显要消耗大量资源和劳动也实在无法要求更多。四个议题都很重要而且都是两难选择,追访到对立双方的关键人物造成讨论反思而非简单下结论,这是最宝贵的。/20190704继阿雅之后,曾宝仪也身兼幕后策划制作和幕前主持做了纪录片,还都是腾讯的团队。而且这部比起《奇遇人生》不管格局还是深度都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仅仅刚看的第二集就飞了无数个地方采访了无数个科学家,曾宝仪的表现大气又可爱,挺牛的。

47分钟前
  • 肖浑
  • 力荐

在我的印象当中曾宝仪就是个性很勇敢和直接的一个女生,这次的主持也是很游刃有余,很喜欢她的风格,这个作品很用心了。

50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洋气又高级 站在了时代的最前端 喜欢选择两方对立的视角做混剪 可以引导观看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同一个问题 第一集开头和结尾的呼应棒呆 结尾娃娃说「我将统治世界」以及诡异的笑真的一身鸡皮疙瘩😂

52分钟前
  • 满岛光粒子
  • 推荐

就第一集就好评了 没见哪个讲ai的拿sex doll开头 别带着偏见去看

57分钟前
  • Petrichorlover
  • 力荐

挺好的,说实话这个题材一般团队也没能力做,腾讯有资源,还愿意去关注,挺好的。摄制水准挺高的,曾宝仪让人感到舒服的同时还透着一些可爱。最让我感慨的是第二集,看到非常非常年轻的两个女大学生在很严肃地思考人类的现状和命运,觉得很珍贵。

59分钟前
  • COS_白日梦
  • 推荐

克制礼貌却有深度,这个纪录片太酷了,曾宝仪也让人路转粉

60分钟前
  • 朋友圈不营业
  • 力荐

看片会看了《机器人伴侣》这一集,鸡皮疙瘩掉满地,之前写过一句话,“时间空间都是一种契机,错综复杂不过我和你”,那种感动是关于爱本身的,哪怕你是机器人,是渺远天边的云或雨。很佩服片中能把充气娃娃公开于自己日常生活的受访者们,毕竟大部分人早已习惯“摆拍朋友圈即真实”的生活。还是那句话,关于爱,最初与最后,于你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1小时前
  • 妖精你往哪里走
  • 力荐

看了腾讯的超前试映,四集中的《机器人伴侣》,正好是我最想看的一集,其实看完心情很复杂和忧虑,因为这些看似超前的议题正是我们即将面对的困境 → 科技正在改变人类文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已经处在和人工智能建立情感的阶段了→社交网站,虚拟偶像,定向推送的内容和消费体验。看完剧中已经实现的智能人和以成为伴侣的案例,我依然坚定反对机器人伴侣,这不仅会摧毁现有婚姻制度和人类社会,机器人如果能够在情感和精神上比拟人类,那它们终将进化到超越并代替人类。

1小时前
  • 我累特
  • 力荐

愿意选择伴侣机器人做另一半的人,大多有以下理由:“它可以帮我做家务,对我也没有情感上的要求,而且还有不错的外貌”“我连自己都养不活,更无暇去照顾妻子和儿女。”“我不用担心它会生老病死,也不需要对它负有责任。”“和它在一起我不会受伤。”……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不用做家务、不用照顾家人、不用对他负责、自己也永远不会受到伤害。逃避掉勤劳,责任和真实的爱,这样的人生也会很无趣吧。社会越发展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科技越发达人情越淡漠,现代人大多内心孤独,恐惧社交。这是个问题,所以就有了伴侣机器人。而以前人们只会想到要逼迫自己走出去,变得更阳光。片中有个工程师说不用担心机器人会取代人,毕竟是人在控制机器。但你觉得那些连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人,不会被机器控制吗?

1小时前
  • 纳米
  • 推荐

为啥我看出了恐怖片的感觉?😂

1小时前
  • 胧月夜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