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大魔王

动漫日本2010

主演:近藤隆、丰崎爱生、日笠阳子、悠木碧

导演:渡部高志

 剧照

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1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2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3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4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5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6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13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14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15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16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17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18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19最后的大魔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3 04:52

详细剧情

故事的主角纱伊阿九斗,为了替社会尽一份心力而转入康士坦魔术学院就读,并以成为国家一级魔法师为目标而决心努力。没想到第一天上课的就获得一段内容相当夸张的预言,拜预言所赐,等待他的是堪称多灾多难的校园生活。他将面对被身为班长的女同学怨恨、被一名拥有不可思议能力的少女黏着不放,甚至还遭到帝国监察员的少女型人造人随时跟监等……

 长篇影评

 1 ) 替那个乌干达医生不值

我是带着再看一部《卢旺达饭店》的心理期待来观看《末代独裁》的,于是我的失望自然不言而喻。由于期待的落空,整部影片几乎没有给我带来任何震撼,除了结尾处那个乌干达医生——很遗憾我没有记住他的名字,就只好这样称呼他了——的死亡。

乌干达医生可以说是为了救一个跟自己不相干的苏格兰人而死的。按照我的理解,他或许根本瞧不起这个叫尼古拉斯的白人小子,因为尼古拉斯在阿明身边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人品上的缺陷,是足以令一个正直的人所不齿的。可是,乌干达医生还是救下了他,其原因就是他知道这个白人可以把自己的国家所遭受的苦难传达出去,让全世界的人了解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为此——拯救自己的国家——献出了生命。

当年《拉贝日记》走红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篇戴锦华发表在《读书》上的文章,说这本书之所以如此受中国人的重视,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个白人,一个优等种族的人客观地见证了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对于受害者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证据。因此,我非常能够理解乌干达医生的心理。他希望通过一个如此近距离地接近过阿明的白人,能够向世界讲述其亲身经历的苦难,使独裁统治下的乌干达所遭受的蹂躏能够公之于众,让乌干达人民的苦难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于是他甘愿接受任何残酷的折磨——被一枪毙命实在是他的最好结局。但是,乌干达医生以生命为代价救出的这个苏格兰小子又告诉了世界什么呢?

阿明是残忍暴戾的,会吃掉敌人的肉,但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人民对他的拥戴,欢呼的人群和追随总统专车奔跑的孩子。在阿明统治时期,30万无辜的生命惨死,被随意丢弃在河里的尸体据说曾经堵塞过一座水坝,但影片表现的死亡却屈指可数,而且除了乌干达医生之外几乎就只有不贞的妻子,相反,影片却近距离地给我们看了很多阿明的和蔼、孤独、无助甚至慌乱,估计这大概是弗雷斯特·惠特克荣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主要原因——虽然他的表演只能算差强人意。

除此之外呢,一方面是涉世未深的尼古拉斯被一个“新的世界”所鼓舞,全身心地投入阿明的怀抱,被人称为“阿明的白猴子”,但刚刚遇到危险就着急忙慌地想要逃走;另一方面就是他和旅途中的非洲女子上床,一而再地与有夫之妇发生感情纠葛,并险些因此而玩丢了性命,最终懦夫一般地踩着乌干达医生的尸体上了飞机。从满怀激情来到乌干达,到最终历经劫难平安脱险,尼古拉斯用梦一般的非洲之旅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但他成长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除了乌干达医生,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的死与他有关。

有人说这个电影是虚构的,如果那样的话我会鄙视虚构这个故事的人。王蒙在评论《泰坦尼克号》时说,杰克和露丝的爱情吸引了观众的全部注意力,他们的生死成了观众们唯一关心的事情,其他的生命在影片中变得毫无意义。(这只是王先生文章的大意而已,如果有误,完全是我的问题。)《末代独裁》有同样的问题。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尼古拉斯能否逃离乌干达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事情,至于乌干达人的命运、被劫持飞机上人质的死活都成为很次要的了。

也有人说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如果那样的话我就要替惨死的乌干达医生不值了,因为,他用生命保护的人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2 ) 羊男淫荡史

看海报以为是个政治片,但其实还是一个政治片,唯一区别就是特别好看,不闷的政治片。
扮演“最后的苏格兰国王”的阿敏是黑人演员弗里斯特·惠特克,此君因为本片拿了奥赛最佳男主角,所以我想真诚地说一句话:
“惠特克先生,即使你浑身挂满将军的荣誉勋章,在我心里,还是那个在《哭泣的游戏》对弗格斯大谈青蛙与蝎子的士兵。”
尽管时光已逝,但一个人,一个充满活力的角色是绝对不会被埋没的。这话说得很政治很官样,事实上同样适用与《末代独裁》的另一位男主角,詹姆斯·迈卡沃伊(James McAvoy)。
我对詹姆斯的印象最早来自《纳尼亚传奇》,貌似那个片子的内容我差不多忘得一干二净,只剩下这个外表可爱的小个子“羊男”。
无法想象在《末代独裁》,羊男竟变身为苏格兰医生Nicholas,显然还相当淫荡,初抵乌干达内陆时就跟一个陌生黑人女乘客乱搞,后来又向医生的妻子萨拉献殷勤,内忧外患之下,还不忘和总统的夫人凯互通有无,最后双钩穿胸居然大难不死直飞巴黎,上帝,不知道他痊愈后又要去祸害谁家姑娘。
不过需要澄清一点,就是他确实很出色,出色地超额完成任务。
因为一时头脑发热而选择前往乌干达,既是虚荣心作祟,又满怀冒险的期待。然而,政治不是游戏,更不意味着宽容与爱,在权杖威仪的面前,Nicholas既扮演总统私人医生的角色,又因为外籍身份倍受困扰。随着阿敏政权暴露出越来越残暴的一面,Nicholas开始陷入道德、尊严的双重危机,是继续呆在乌干达还是返回祖国苏格兰,渐渐变成一个攸关生死的严峻问题,而他,也终于在考验中重新找回自我。
自信,狂妄,怀疑,自责,伤感,必然将走向赎罪。这也是詹姆斯带来的这个角色不断丰富的意义。
PS:千万别在饭前或饭中时看《末代独裁》,影片里惊悚的“大腿接胳膊”(凯之死)片段将令人极其不适。

 3 ) 人妻控小医生偶遇霸道总统,一言不合竟开始监禁Play。

这部电影我看得还蛮早的,因为被医生制服给诱惑了(划掉)。据说这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而故事的创作者就是电影中的医生,尼古拉斯•葛瑞根。当然电影对于原著小说的剧情做了很大的变动,不过我也没看过原著就不胡说八道了。

来自苏格兰的人妻控小医生尼古拉斯不甘心按部就班地生活,于是拿着地球仪随手一指跑到了乌干达,打算喝最烈的酒,睡最黑的妞,结果恰逢政变,新上台的阿明将军是个天启爸爸翻版,整天拿着话筒卖安利,不同之处在于天启爸爸基本没有安利成功而阿明基本没有安利失败。年轻气盛的小医生觉得这个人讲话好好的就像是个为人民作战的共产主义英雄一样我好崇拜他。

后来他的追星梦实现了,巧合之下他救治了手受伤的阿明并且在他面前帅气地杀死了一头牛,阿明看他长得帅(划掉)手法好是个苏格兰人还对自己很崇拜的样子就邀请他作为自己的私人医生一路升官发财,期间阿明做了送钱送房送车等等一系列男朋友该做的事情把小医生骗得笑靥如花团团转的同时搞得我一头雾水……

不过美好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尼古拉斯就被各种途径得来的关于阿明的消息以及阿明自己神经质的表现发现此人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英雄,而是一个残暴、没文化还间歇性发神经的独裁者,而且作为一个人妻控,尼古拉斯还睡了人家的老婆……他感到非常可怕并且渴望逃走,此时国际舆论也在向着对阿明不利的一方倒去,逃亡显得迫在眉睫……

前面的剧情如果说是让人眉头大皱的话,那么在他准备逃亡之后的情节简直堪比恐怖片,各种分尸、处刑还有监禁的血腥镜头看得我胃里翻江倒海,同时又要大大赞叹两位主演神还原的演技,尤其是演阿明的福里斯特•惠特克,不愧是拿了影帝的人,把那样一个愚昧的暴君的形象演绎得实在是太还原了,还有那句“Because you love me.”……呃,我至今不是很懂那个语境啊是我淫者见淫了吗?

当然巨巨在里面也是演技爆表,演出了小医生那种自私人品差还很傻很天真不知民间疾苦的样子,虽然一点都不值得同情,但是透过他的眼睛,尤其是后期他每次都是略带惊惧地看着阿明的眼神,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代独裁者的恐怖。

这部电影算是把史实和艺术融合得很好的一部作品,而且节奏感非常好,就是那种虽然阿明表面上笑眯眯但你知道他不是个好人,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你不知道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从头到尾我脸上都是大写的shocking,只有“胆战心惊”四字可以形容。

 4 ) 关于演技,关于独裁

                       什么是演技?
    表演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似乎谁都能说上两句,看完一部影片,你可以说:“某某演的太好了,帅呆了!”你也可以说:“某某简直没有演技,就是个花瓶。”你还可以说:“谁谁谁的演技比这个某某某的强多了,要是让谁谁谁来演,肯定比某某某强!”总之,似乎对于演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演技标准,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演技呢?

    演技应该是一种技术,在电影中装扮成别的人的技术,演员就靠演技混饭吃,谁装得像谁就混的好,谁装的不像谁就没饭吃,可能就是这么个赤裸裸的道理吧。那怎么样才算好呢?是不是要把剧中的角色能用三个层面,四个角度,五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展示出来就算高级?还是不变应万变的把角色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阐释才深刻?这些根本就没有标准,所以,我觉得对于演技,这种虽然是门技术但是无法确定衡量标准的手艺,还是老老实实的诉诸感性的好,这也是为什么谁都能对演技唠叨两句的原因。看一部电影,演员的表演投射到你的感情体验之上,让你忘记了看到的是演员的表演,而就是角色本身,并且情绪能被角色带动,这就是好的演技。我估计等我开始看《演员的自我修养》的时候,斯大爷应该就是在书里给我们说这些吧。

    回顾这几年的奥斯卡表演类奖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虚构人物的演绎,例如《神秘河》中的西恩潘,追梦女孩中的哈得森,他们很好的研究了角色,并且赋予了这个角色生命力;而另一类就是演员对于真实人物的演绎,他们通过对原型人物的了解分析,然后在镜头前表现出来,赋予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真实感,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忘记了这是在观看表演,而是在潜意识觉得这就是人物原型,莎丽兹塞隆的女魔头,杰米福克斯的雷,海伦米伦的伊丽莎白二世,还有福里斯特威克特的阿明将军,都是近年来的例子。

    《末代独裁》的结尾,导演安插了现实的阿明的画面,他的神态动作,我看过之后更加感叹福里斯特威克特的表演精湛了,甭说那套什么几个层次几个角度,他的表演就是让我觉得他是阿明,多牛啊!瞧人着影帝拿的,真是货真价实,不像我们国内的表演奖……哎呀,不说了不说了,说起这个就伤心。

                      独裁者其实是个霸道的孩子
    看《末代独裁》就是冲着奥斯卡新科影帝去的,福里斯特所扮演的阿明我多少也有点了解,独裁者,吃人肉,03年才死在沙特阿拉伯,多触目惊心啊,看之前我做好了片子特血腥的心里准备,然而看过之后我却觉得阿明更像是一个霸道的孩子,虽然掌握着权力,为所欲为,但他心里最渴望的其实是信任和理解,而身在他那个位置上的人最不可能得到的就是这两样东西,于是他就更加霸道,更加扭曲了心灵,更加的为所欲为。最终,即便他是个孩子,在人类公理和正义的面前,他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影片的故事从一个叫尼古拉斯的苏格兰医学毕业生说起,不想按部就班开始工作的他,随手在地球仪上一指,确定了乌干达做为自己新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初来乍到,一切都新鲜而兴奋,然而一次为阿明的治疗使他的人生发生了转变,他成为了阿明的私人医生,也真正开始接近了这个独裁者。在逐渐接触了解了阿明之后,尼古拉斯觉得自己不能再他身边继续呆下去了,于是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突破了阿明重重的阻拦,离开了乌干达。

    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以此来表达在当权者身边的危险,其实我反倒觉得,伴虎有危险是理所当然的,老虎就是要吃人,你靠近它,它不吃你,那就是它的不对了,所以既然决定要伴君,就应该树立两条信念,第一:老虎会吃人;第二,做好随时被吃的心理准备,真的被吃了,也别埋怨,要怪就怪自己点儿背吧。

    再换个角度来想“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你说老虎吃人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它是痛痛快快的,没心没肺的吃人嘛?我看不是,它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咬着人的时候说不准眼里还含着泪。但从《末代独裁》这部影片来看,阿明这只老虎在咬尼古拉斯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其实并不好受。

    阿明是一个夺权者,自始至终生活在为了保护已有权力的警惕中,必然要怀疑身边的所有人,一点点潜在的危险对他来说都意味着毁灭,所以先发制人处理到任何威胁成了他必然的选择。在他的这种“危险”笼罩下,他身边的所有人更加怕他,盘算着如何推翻他,这些在阿明眼里就更是威胁,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尼古拉斯,他放松了警惕,接受了他。

    阿明真正接受尼古拉斯是源于尼古拉斯对牛开的两枪。当时痛苦号叫的伤牛影响了尼古拉斯为阿明治伤,于是尼古拉斯随手拿起阿明的手枪果断的枪决了伤牛,世界顿时清静了。枪在当时动荡的非洲就意味着争夺权力,相互杀戮,而此时尼古拉斯的这两枪却是为了行使一个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没有威胁的两枪,赢得了阿明这个独裁者的信任。此后,两个人的交流好像两个玩得来的孩子一样,甚至有点两小无猜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只停留在与尼古拉斯的交往上,一旦涉及到外来的危险,阿明就重新还原成了一只老虎。

    尼古拉斯也在变,这个当时逃离各种陈规束缚的年轻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成长了,他从周围的人那里体会到了眼前这个“玩伴”的危险,于是他想逃走,而这种想法却被阿明这个霸道的孩子用手中的权利禁止了。最终尼古拉斯离开了,逃离了“玩伴”的虎口,坐上了回家的(也是回到现实)的飞机,地上的阿明眼望着天上的飞机,眼里渗出一滴泪,嘴角淌下一丝血。

                        超越与回归
    看《末代独裁》让我很容易想起《帝国的毁灭》,同样是关于独裁者的故事,同样是选择了回归人性。的确,西特勒和阿明这样恶贯满盈,罪恶滔天的独裁者,在人类正义和公理的审判庭上,不论怎么判,哪怕用尽满清十大酷刑来折磨都不会过分,但当我们有机会去靠近他们,了解他们以后,会发现对他们还有一个被忽视了的另一个层面的认识:他们也是人。

    人就有欲望和痛苦,也有选择和感情,而我们对他们进行公义审判,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同时,更客观的回归到人性的层面来认识他们,也可以算是一种冷静的超越吧。

    今天下午吃完晚饭,打开iptv,随手点了冯小刚的电影联播,发现正在演《天下无贼》,正是刘德华死的那段,他用带血的手把装着钱的包放回傻根的枕边,然后死去,手里是没有发出的短信,此时阿杜的歌声响起,我突然觉得好感动,没什么理由就被感动了一把。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刘德华的身份是个贼,甭管他长得多帅,在法律公理面前人人平等,照判不误,但问题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是发自善良的人性的目的,即便最终被法律审判,在人情上也是值得钦佩的。

    谁让我们就生活在这么一个有这么多说不清的事情存在的世界,也正是这些灰色的地方才有这么大的魔力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对于这些人和事,我们在公理是非的判断之外,从人性真情的层面再去理解一次,电影会因此而更加精彩,我们的思考也会随之更加深邃。

 5 ) 紧扣心弦的电影,很棒!

原来没想看这部电影,觉得肯定是一部政治色彩浓重的电影,我一向痛恨政治,对任何政治电影都没有兴趣。再加上电影得了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奖,更是没有兴趣看这部电影。奥斯卡奖已经变得很无聊,很公式化,并不是好的电影都可以得奖的,能够得奖的反而是那些中规中矩的电影或者主演,符合了好莱坞的某种游戏规则而已。

但看到DVD的预告片的时几个镜头就让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男主角Forest Whitaker以前是配角演员,演了很多可有可无的角色。但再这部电影中他的张力十足,更以前的温吞水很不一样,我倒是想看看。

看了DVD 以后,完全被电影的情节内容吸引住了,一直提心吊胆地看完,替苏格兰年轻医生的性命担心。 很多年以前看过阿明的传记,知道他是一个惨不忍睹的暴君,居然再这部电影里看到阿明的再现,总是觉得有震惊的感觉。

如果你看过Forest Whitaker 以前的演出,含蓄内敛,出色的配角,从不引人注目但像水一样粘合着电影情节的转换,映射着电影主角的光彩,你就知道在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他完全与本色不一样,完全与以前不一样,你就知道他为这个角色付出了多少的心血。Forest Whitaker完全赋予了角色血肉和灵气,将一个独裁者的各个层面表现的天衣无缝。 阿明和任何政治独裁者一样存在着偏执狂和多疑症,他们一会以普通人的亲切面目出现,好像是很了解你的朋友,一会又以领导人的面目出现,对你大吼大叫,将你视如粪土。演绎这样的一个内力凶残外面平和的角色绝对不一般,扭曲的心理,多疑的头脑,疯狂的残暴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承受的,也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Forest Whitaker 在拍戏的三个月中将自己变成了阿明,让角色主宰自己,让阿明成为活生生的一个形象复活,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了不起。他得到奥斯卡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这是一步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上编织出来的一个故事,只是为了戏剧性地展现出阿明的时代和阿明的本性,真假交织地讲述了这么一个惊险的故事。电影的全部惊险在与阿明的时代赋予历史的白色恐怖,对我们经历了各种复杂历史的国人来讲,是最熟悉不过的一种感觉了。

想了解过去的一个时代和历史,知道暴君的点滴,就请看这部电影,一部扣人心弦的精彩电影,以一个虚构的故事将真实的暴君复活,熠熠如生!

 6 ) 让一个军士长去当独裁者多么可怕

阿明的成长背景,教育经历和个性,都表明他如果在管理严格的团队里,会是一个不错的军士长,但给他为所欲为的机会的话,他的破坏性就会释放出来,把丘吉尔称之为“童话国度”的地方,变成非洲压路机肆虐的地狱。

阿明是独立前英属非洲殖民地,著名的国王皇家非洲来复枪队King's Royal Africa Rifles (KRAR)的军士长KRAR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马来亚战争,肯尼亚清剿“毛毛”分子的战斗中都有杰出表现。阿明在肯尼亚的战斗中,见到了苏格兰高地士兵的勇敢无畏,为此而深深钦服,从此和亨利.溥仪陛下一样有了同一个爱好,对苏格兰的一切都热爱,高地男人的格子呢短裙,烤花皮鞋,传统无檐帽,华丽的制服,苏格兰民歌……电影里出现了一小段非洲人唱苏格兰民歌罗蒙湖Loch lomond的片段,几个黑人妇女的小合唱,很好听。



造成阿明和乌干达悲剧的,不能怪罪阿明,就如同某个前任殖民大臣曾经评论的,让殖民地独立就好比给一个8岁孩子一支枪,一座应有尽有的大宅子里的钥匙,并告诉他他有完全支配权,这样做只能带来毁灭。但不给他这一切,他立刻就会搞破坏。

 短评

基情得一塌糊涂...

9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黑人演员真的很出彩啊!

11分钟前
  • 红色的狐狸
  • 推荐

被弱屁导演耽误了 也就黑胖还成

15分钟前
  • 皮革业
  • 较差

无法拯救 只能离开

17分钟前
  • SKIN
  • 力荐

还不错哦

2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好久没看这么暴力血腥的片子了。。尤其是最后。。。。

25分钟前
  • vampire
  • 力荐

娱乐性也有,政治批判也有,结合得不错。

27分钟前
  • 奔跑忘记忧伤
  • 推荐

刨去人妻的梗 其实觉得尼古拉斯并不像有些评论里写得那样不堪 毕竟刚从象牙塔出来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正如人们叫他white monkey 并非他存心追逐权利 他只是被权利玩弄了 毕竟在那样的环境下 不害人已实属不易 片尾遍体鳞伤且心怀恐惧的离开对比初来的兴奋让人唏嘘 如阿敏所说 他要开始面对现实了

32分钟前
  • 寺。⛓️🔒
  • 力荐

黑人演技太厉害了

35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独裁者的套路都是一样的 结果也都是一样的

36分钟前
  • 渔樵儿
  • 力荐

用钩子把身体勾住然后吊起来。竟然还活着,而且还能走路上飞机-_-b

40分钟前
  • 阿素喇
  • 还行

惠特克演得太好了~伴君如伴虎,哥瑞肯不明白啊

45分钟前
  • coco果果
  • 力荐

手舞足蹈的欢庆他的上台,手舞足蹈的欢庆他的下台。

47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推荐

娱乐性与政治批判结合得非常完美

4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白人医生真混球。。。仍然觉得拍非洲的电影都是从白人的视角出发,略带肤浅

50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还行

年轻人很多事没经历过所以看不穿,自信满满充满冒险精神的他们还往往鄙视“老奸巨猾”的“过来人”——理想主义、左翼、民族主义的美好画皮欺骗过你们太多次,眼睛都变成了灰色。就电影本身来讲,没什么新意,但愿这样的事情不要再重演了

52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好多黑乎乎的人,很有爱…尼古拉斯和阿明果断有基情啊!从一个医生的眼中看待一个独裁者的变化,非常喜欢这样史实型的电影,也非常喜欢非洲!

57分钟前
  • 野云孤飞
  • 力荐

气氛很好,片子一点也不闷,很吸引人。这个黑人演的太好了。。。小麦也是才露尖尖角。。。

60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力荐

惠特克的影帝实至名归,演技入木三分。他塑造的暴君形象堪称深入人心。

1小时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4.9 这黑人演得绝了。这白人医生被一步步地控制,生活一步步被限制住,却还在友情与事实间犹豫不定。几个血淋淋的镜头让我不寒而栗,究竟那是怎样的一片土地。这是一个幼稚的独裁者别无他物。

1小时前
  • arlm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