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董卿,郦波,王立群,蒙曼,康震

导演:颜芳

 剧照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1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2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3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4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5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6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13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14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15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16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17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18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19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16:52

详细剧情

  《中国诗词大会》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本节目以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预计在春节期间播出。

 长篇影评

 1 ) 为热爱点赞!

在雷海为的身上,让看到了他对诗词的热爱,坚持了十几年,真的只是因为热爱。

在雷海为的身上,让我看到了诗词真正的力量,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能给予人真正的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

而且而且他的心态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不卑不亢,沉稳,从容淡定,泰然处之,,最后决赛的时候,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想学习他那种淡定

 2 ) 现代人为什么要读诗

《诗词大会第三季》刚刚落下帷幕,台上的竞技已经过去,而诗词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仿佛才开始。有人不禁要问在当今侣手机而友电脑的时代,词歌赋如此作古之物,离我们相距甚远,如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可是随年岁日长,我却发现诗词中有一种魅力,历久而弥新,永远不能被时代淘汰。

诗词中的美学

诗词中的美学我想一大部分出自季节诗。 我们仿佛已经失去了感知气候节令的洞察力。电子产品更是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世界只囿于一方屏幕。但是诗词却让我们对于大自然心向往之,因为寥寥几行的诗词已将整个季节的意象装进了我们的脑袋。

比如说当我读到“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时候,脑海中会闪现漫天梨花雨的场景,心里也寻思着要找到能与诗对应上的美景。 比如说当我读到“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心中又会不禁感叹到季节的转换,时间的流逝;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已经到了深夏。

诗词的意象万千让我萌发了对自然的感召,使我的五官敏锐,心灵充盈。

连雨不知春去,一觉方觉夏深。

诗词中的共情

在我愈发长大,有了一定阅历以后,才发现古人那些诗词里抒发的情感与我们当下的心情是能产生共鸣的。

比如说,在异国他乡留学的时候,每到中秋佳节的时候,望着天上那一轮明月,明知道它在世界各地都是一般样子,却不由得想吟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偶遇数年前曾经追求过我的男生,现今风度翩翩,后悔那时候错失缘分,不由得想到: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年没有回家乡过春节,突然要面对一群熟悉而陌生的亲戚,心情变得忐忑复杂,脑袋一瞬间出现了: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毕业后不停地面试名企,面对刻薄挑剔的HR们,只能谦恭地推荐自己,内心却酸涩无比。这时,忽然有一句诗涌上心头: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人生的喜怒哀乐其实统统写在诗词里了。虽然时代改变了,但是古人对人生的感悟却能穿越千年直达我心。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词中的气韵

《诗词大会第三季》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擂主雷海为。

雷海为是一位来自湖南邵阳的外卖小哥。他虽然其貌不扬,董卿也打趣说雷海为不像一个80后,但是他在台上答题的那种气定神闲、泰然自若让人不由得钦佩。在某一种程度上,他的笃定的气质也是拜诗词所赐。

这里想引用陶渊明的《归来去兮辞》中的一句: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如果说有这种知命而不信命的心境,想必人生无论有多难都不会犹疑彷徨了。

唯有读诗词,才能领悟这层真谛,从而从容不迫,于是才会有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因为诗词已经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跟古代相比,现今社会是物质生活丰富、精神世界匮乏的年代。所以现代人要读诗,因为诗诗词有一种美学,诗词用美轮美奂的意象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因为诗词有一种共情,在我们遭逢不同的境遇以后都能在诗词中找到共鸣。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无需依仗金钱和权力,我们已经足够自信和坦然了。

 3 ) 恋爱中遇到这些“送命题”该怎么回答?

每一年的七夕

朋友圈里都是大型撒狗粮现场

然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

一向严肃正经的央视爸爸

竟然也在节目中公然撒狗粮

作为一个散发着单身狗清香的文化人

多年来一直秉承着一个原则

那就是:吃狗粮也要吃有营养的

经过一番“试吃”鉴定

在康震老师的诠释下

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值得细细品尝

这期特别节目中

五组来自不同地方的夫妻

相聚在江西新余

用诗词打开了秀恩爱的最佳模式

他们凭借各自的才华和默契

完美诠释了李商隐笔下的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然而最精彩的部分

是康震老师在节目中

关于恋爱问题的一些点评

即使是情侣之间的“送命题”

他也能提供教科书级别的回答

墙裂建议康震老师

开一个恋爱培训班

或者出一本《诗词恋爱秘籍》

拯救一下广大男青年

特别是钢铁直男的恋爱情商

帮助他们走向人生的幸福巅峰

接下来就列举几个

康震老师在节目中的教科书式回答

当另一半问你爱不爱他(她)时

你应该怎么说?

【标准答案】

【答案解析】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爱就是要大声说出来

不管语言有多么质朴和粗糙

重要的是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心意

在你的承诺中获得安全感

当老婆(女朋友)问:

我化妆好看还是不化妆好看?

(敲黑板,划重点了)

这道题容易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

【标准答案】

【答案解析】

“浓妆亦佳,淡妆亦佳,蓬头垢面,不掩国色”

360度立体环绕式赞美

才能避开所有的坑

当老婆(女朋友)问:

你是不是嫌弃我老了?

【标准答案】

“霜重色愈浓”

换句话说就是

越是经历过风霜

才越有颜色越好看

【错误答案】

如果你用这“三老”来形容自己的妻子

那么等待你的只能是

回家跪搓衣板了

恋爱是一门奇妙又复杂的学问

各位有心人不要急于求成

也许你看完这篇文章

无法马上修炼到康震老师的境界

但是却也能积累不少关于爱情的诗句

希望你能找到一句最适合的诗

说给最懂你的人听

 4 )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势必再掀古诗词热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源公众号:毒舌八点档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春天带来了温暖和美好,也给我们带来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再次激发了毒舌君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情。

毒舌君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忠实粉丝,还记得上一季小才女武亦姝在飞花令中的惊艳表现,那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圈粉无数,记忆尤新。

不过这一次毒舌君发现节目变化挺大,百人团变成了四个不同风格的小团,还多了第二现场的预备团,这也意味着百人团的选手随时地位不保被预备团成员取代,这意味着比赛紧张刺激程度升级,出来的效果也是更好看了。

但百人团成员可不是轻易能被取代的泛泛之辈,有一期,“外卖小哥”雷海为凭借答题正确率从百人团脱颖而出,接着又连对八题,攻下当期擂主。节目开始还有有点小瞧“外卖小哥”的毒舌君分分钟被打脸,自愧不如。他可不是侥幸攻擂成功,是实实在在地学习并且热爱诗词。所有诗词的积累,都是利用候餐和休息的间隙争分夺秒地学习而来。真正的高手果然在民间,毒舌君服气!

同样百人团出身的还有连拿四期擂主的任自豪。要知道诗词大会的历史上从未有人连任擂主超过三期,他能成为四期擂主,绝对实力不容小觑。但他本人则十分谦虚,在第四期依旧守擂成功后,舞台上的他红了眼眶,哽咽到不是自己实力比别的选手强,只是运气更好一点点。但在毒舌君看来,运气从来不会给没有准备的人,他本身已经足够优秀。

眼尖的毒舌君还发现预备团中有几位老熟人,彭敏和陈更就置身其中,实力强劲的二人在第二季都以惜败告终,这一次他们重回诗词大会舞台,双雄对垒的场面将节目瞬间推向高潮,毒舌君看得大呼过瘾。据说两人当晚双双上了热搜,群众基础不是一般的好。

这一季不但保留了毒舌君最喜欢的飞花令,还增加升级版的“超级飞花令”,比赛的时间大幅缩短,连思考的时间都不留。对此毒舌君只能表示,我是观众,就来看看学习学习。

热爱汉服的姑娘陈珏如,就多次站上超级飞花令的挑战台,尽管每一次都有不俗的发挥,奈何对手也不是凡俗之辈。第一次挑战时,陈珏如将”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背成四十八年,第二次则遗憾败在”水“上,终于在第三回”山“字的飞花令中赢得胜利。超级飞花令不愧”超级“二字,思考时间只有对手念诗的短短两秒钟,对于实力和心理都是极高的挑战。

节目还有一个新增的玩法“诗词接龙”也很有趣,毒舌君以前只玩过成语接龙,总觉得诗词接龙难度太大,直到看见诗词大会上的选手发现真的是山外有人、人外有人!而且不止是登上擂主的选手有如此实力,百人团每一位成员都不是弱者。有一回董卿提议全场一起玩诗词接龙,结果直接引爆全场。各路豪杰大显身手,热情高涨,诗词接龙在各团之间一句一句毫无阻碍地传接下去,酣畅淋漓!

除了实力强劲的选手,还有四位资深渊博的文学老师——康震、蒙曼、王立群、郦波。他们不但对于诗词中的各类典故如数家珍,还有题诗作画的非凡能力。曾经有位喜欢康震老师的网友说:“哪怕诗词大会每一期只是看康震老师“吹”陆游、画画,我都能看十几期!“,甚至还有00后“小迷妹”卿熙容为求取老师画作三次登上舞台。

选手有去留,嘉宾会轮换,但有一个人从2016年至今三届《中国诗词大会》都陪伴着观众,那就是董卿。作为三季节目的主持人,她既能化身为选手身边的绿叶,也能游刃有余地把控全场节奏,成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说她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节拍器也不为过。

有一期节目中,一对语文教师夫妻在现场玩起了飞花令,你来我往似乎毫无结束之意。主持人董卿此时机智地叫停了游戏,打趣其丈夫怎么能和妻子较真,应该说:“娘子,我甘拜下风。”如此机智的化解问题,主持功底可见一斑。

如果说上面的例子能让观众感受到董卿对节奏完美的掌控,那从小学生到老年夫妻的话题转折就需要董卿具备巧妙的话术了。

小学生卿熙容在一道关于描述婚姻诗句的题目中败下阵来,董卿友善的帮助女孩圆场,称其没有选对答案情有可原,毕竟她离婚姻生活太过遥远。对于婚姻的理解,可能上年纪的夫妇会更有感受,下一刻,就将节目的镜头转向了预备团的老年夫妻。

董卿既不失幽默地化解了小女孩的尴尬,也为场外的选手争取了镜头,一举两得。

在这样一档富有文化底蕴的节目中,从文化和娱乐之间恰如其分地找到平衡点,在完美掌控节奏的情况下带动嘉宾与选手们的互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独特美好的一面,既不抢走选手嘉宾的风头,也不成为美丽的背景墙。做到这一点足见其能力,同样也需要自身具备足够的文化功底。

早在前两季董卿就已经展示过自己的才华,第二季里她听到一位选手说自己的父亲是盲人,从小父亲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教他诗词,董卿马上就联想到了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名句:“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毒舌君曾经不由得感叹,董卿是真正热爱诗词、并能深切感受诗歌之美的人。

第三季节目中的她依然金句频出。一位10后小男孩号称能背诗500首,董卿惊叹地夸奖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丈夫未可轻年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会用英雄出少年来赞赏青年才俊,而不知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这句唐诗。

听闻“无胃”民警夏鸿鹏的病痛经历,董卿为之动容,她感慨人们经常会把一些突如其来的、无法控制的一些左右我们的力量称之为命运,而命运到底是什么,其实命运可能是上苍对我们的意志与勇气的考验。她引用了西方哲人说过的话:“命运无法妨碍我们欢笑,即便它在胁迫我,我也要笑着面对它。”

与选手的互动时能够信手拈来诗词名言,令人惊叹不已,要知道能够这般自信又自然的说出这些话,可不是背背台本就能做到的。随机应变是她用多年主持功底锻炼出来的能力,而日积月累的沉浸阅读则是她出口成章的底蕴。

她曾经在采访中说过,会在每天睡前雷打不动地坚持阅读一小时。她的卧室中没有电视手机等任何电子产品,每天安静地看会儿书就睡觉。

在2014年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她选择按下人生暂停键,去美国访学进修一年充实自己。

学习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是需要坚持的目标,于她而言是习惯成自然。能够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不为名利诱惑而选择沉淀,在充满物欲的时代能够坚持信念潜心学习的人,怎么会不优秀。

观众称赞她的主持能力,这些能力是她与自己较劲超负荷的工作与付出所换来的。观众佩服她的才学渊博,那是她日复一日坚持阅读的收获。她为人称道的地方有百般,那都是她自己用努力所换来。

在综艺乱像的电视银幕中,她一直执着于做负载着文化底蕴与诗情人生的节目。从国外读书回来后便开始筹备《朗读者》这档节目,这一次,她的身份不仅是主持人,还是制作人。

我们会发现《朗读者》舞台上的董卿不一样了,她并没有身穿华丽的礼服,而是换上了清新淡雅的职业装,还是那么端庄秀丽,得体大气。她所讲的那些话也不再是导演给她的标准统一的主持人文稿,开始讲的是她心里的话。她说出来的每个故事都让人动容,《朗读者》成功了,也成就了不一样的董卿,这其中蜕变的背后转型的决断和勇气、沉淀下来的坚持与付出让毒舌君肃然起敬。

《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一季到第三季,每一期都陪伴着大家的主持人董卿表现得更加成熟、优秀。观众关注的不再是她的衣服款式、口红色号,而是津津乐道于她在节目中的博学多才、诗词雅致。

美丽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不忽略对于内心的滋养,做到内外兼修,才能由内而外的散发魅力。

甚至在第二季中有位选手这样赞誉董卿,“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诗词为心”。

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董卿能够来主持,而且一来就是三年。相信很多主持人都没有自信站到那个主持台上,这个位置非董卿莫属!

现在我们80后、90后、00后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能够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他们不是只喜欢追明星追剧,也热爱文化、充满情怀。毒舌君身边就有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中国诗词大会》激发起了他们对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进而拾起书本来学习古诗词。一个优秀的文化节目作用在于引导和传达好的审美,这一点《中国诗词大会》做到了,而且非常优秀!

--------------------

一个用研究学术的心态在认真观看电视、综艺、电影的联盟

微信号:dushebadiandang

 5 )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呢?| 今日谈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在四月四日晚已经落下帷幕,可诗词带给我们的感动仿佛才刚刚开始。从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到苏轼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词无不在我们的价值观及情绪的控制上提供了可观的协助。再言,诗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它定有我们值得体味与挖掘的地方。

诗词中的千秋别绪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逝者如斯夫,大师王国维一声轻叹,掩尽了俗世沧海,暗淡了红尘芳华!可以看出,对时间的感叹是古今中外哲学家一直热衷思考的问题,当然现代青年群体也是如此。可面对时间飞逝,光阴不复返的感慨,不读诗的人也只能白话几句“时间飞逝,仿佛只有零落的花瓣才能知晓一季又过去了”,却怎么也无法使阅读者体味自己内心的无奈与苦恼。而北宋词人晏几道一句“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就道出了好花无语,流水无情,深情无法倾诉,好景不断流逝,人无可奈何,花亦无何奈何的哀感缠绵之情。

诗词中的共情感

古都长安的春色也是相当迷人,走在城墙上远望着就会想到韩愈在《早春》里那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我猜此时我们的情感绝对是很相似的,对春天美景的眷恋及对来之不易平淡的欣慰。当望向月亮的时候也总会想到李煜的那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及《有所思》那句“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思念一人时,便会想到李清照在《一剪梅》那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回首往事之时,便不由想到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之感。诗人将生活的喜怒哀乐与感悟都写在诗词里了,虽然我们与古人隔着千年的时间之河,但古人对人生的感悟却能穿越千年直击我心。

诗词中的人生哲学

很多人到了一定阶段就会觉得孤独,一个人离开故土在外打拼。那么该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看待孤独之感呐?李白《月下独酌》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王立群教授是这样解释的“这首诗就像它的题目一样《月下独酌》关键词在‘独’他是由独,强行非要拉两个人来,一个月亮一个影子,不独了但最终结果还是独。李白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孤独感,没有知己。其实,孤独也是一种美,只是说你能不能享受这种美。”当一个人学会面对孤独之时,也便意味着一个人的成熟。再看宋代诗人苏轼,晚年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三个流放之地为什么是平生功业呢?郦波老师解释到“他在黄州的境界,叫从‘怕’到‘不怕’了,《定风波》里有写道“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到了惠州,《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第二层境界出来了,叫‘不辞’。最后最惨流放到海南岛,苏辙都以为他去了海南岛回不来了,结果一上岛,他老人家顽固的乐天派却说了一句话,“我本儋耳民,寄生西蜀州”,此时的境界已是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人生境界由‘怕’到‘谁怕’到‘不辞’到‘此处安心是吾乡’”。苏轼的人生可谓是最好的成长范本。

诗词中的美学与气韵

中国诗词能够以简练的语言营造出深厚的意境,这是诗歌的意象美。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简单的几句话,闭目读来,就像是眼前出现一幅水墨画。写出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的状态,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的变化,简直把秋色描写的惟妙惟肖,妙不可言呀?还有王维那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找寻好久这处期许的景色,可是现在也未能亲身体会,不禁觉得好遗憾。谈到诗歌的气韵,那些面对不同处境写出的诗句,那些诗句所迸发的情感与气魄,是诗词能延续千载而为人称颂的关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那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在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之时,不仅感到历史的流逝,虽然只剩下了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自己,但依然不失追求功业之心。当面对困惑与不知所措时,也不妨想想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中的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读诗是一个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的习惯,古人的美妙的思想与智慧都在里面。读诗读得多了,随口就可以来上一句,不仅可以体味与古人相隔时空的共情感,也会在阅读与思考中逐渐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维方式。与古人做四海知己,这样无论相隔多远,也会在诗歌中体味到天涯若比邻的感动。

 6 ) 为冠军雷海为喝彩

为冠军雷海喝彩。他不仅仅是诗词大会的冠军,更是生活的强者。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外卖小哥。背诵诗词十三年。因为没钱买书,只能去书店把自己喜欢的诗词一一默记。平时在送外买的途中也不间断的背诵诗词。 在人群中他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但他在比赛中的那种淡然与笃定以及对待生活的恬静与平和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丰盈的内心,以及诗词所带给他山川湖海般的胸怀。 他身体力行的诠释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总有人说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精神层面的升华。世界熙熙皆为利来,世界攘攘皆为利往。现在的我们倾向于做什么事都带着目的性,匆匆碌碌,追名逐利,庸庸碌碌跟随别人的脚步。读书或许并不能立竿见影的带来收获,却会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一个人。但愿我也能如雷海为一般,生活不仅仅只有柴米油盐,更有赌书泼茶,花开蝉鸣的幽香。

 短评

等了好久终于来了。我最喜欢的一档综艺,感受中国诗词之美!

6分钟前
  • 青松落色
  • 力荐

千呼万唤,终于来了。百人团分了类感觉更合理,新加入的诗词接龙和超级飞花令也有意思,观感比隔壁的《经典咏流传》刺激。

10分钟前
  • 阿怪
  • 推荐

诗词对决,快意人生

11分钟前
  • 岳山丘
  • 力荐

很喜欢的综艺节目,希望越办越好,让更多的人喜欢诗词。

16分钟前
  • 百因必有果
  • 力荐

很失望,大约第二季之后期望太高了。政治性这么强啊,哪有诗意可言呢?

17分钟前
  • 摸鱼能手
  • 还行

火车硬座睡不着,抖音都看不下去了,只好背诗默写,一夜搞定了一篇长恨歌。宾馆唯一看得下去的节目也是歌词大会。最好玩的是亚军彭敏。一看他的打扮和眼神,志在必得的样子,恰到好处的卖弄,就觉得他不是北大就是人大的。一查果然人大本科北大硕士,这样的大神也只会是千年老二。

21分钟前
  • 香蛋🌈
  • 推荐

特别好看的节目。学习了很多诗词。这个节目最好看的不是比赛,而是选手们淘汰的时候,内心恬淡,礼貌谦虚。每一个选手我都特别喜欢。

23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心疼彭敏

24分钟前
  • Roger Federer
  • 推荐

三星给董卿,两星给诗词。

29分钟前
  • 怪人村
  • 力荐

“吾爱康老爷 风流天下闻”

31分钟前
  • Free酱
  • 力荐

康震老师真是越来越一言难尽了。。。

34分钟前
  • 香草山上的鹿
  • 推荐

七夕那期太有趣了。

37分钟前
  • 力荐

#看了想读书系列# 为我们璀璨的诗词文化遗产感到深深的骄傲,为自己的不学无术感到深深的羞耻。从冠军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诗词爱好者丰富而沉静的品格,也从诸多选手身上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更对四位点评老师的文采和风姿钦佩到长跪不起。非常好的节目。央视:你爸爸终究还是你爸爸。

40分钟前
  • 开了一朵花
  • 力荐

中国的诗词真的太美了,古典文化应该多宣扬,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啊,中国的诗词文化真的太有意境了,这种节目就应该多开展,让更多的人知道诗词文化的魅力,并传承下去

45分钟前
  • 挽梦忆笙歌
  • 推荐

比前两部,有更多的笑点了。

50分钟前
  • 支靖仇
  • 力荐

康震一如既往主旋律,不遗余力的亵渎诗词之美,期待下一场陈更杀出预备团挑落彭敏。

53分钟前
  • 自己人
  • 推荐

有时候遗憾反而是完美,敏叔胜出的话就无惊喜可言,实力早已得到认可,无冕之王输在心战。倒是雷海为夺冠有着不一样的惊喜和震撼,闪闪发光的平凡人才让人心生敬佩,突然让我明白了厚积薄发的真正意义。

58分钟前
  • 小碗青
  • 推荐

感觉百人团智商提高了不少呢有木有?

59分钟前
  • 这可如何是好啊
  • 推荐

那些老面孔能不能不要再出现了?!什么彭敏啊陈更啊,真的看腻了啊,全中国都知道你们很腻害了啊?!另外,康震老师在讲主席诗词的时候太多政治意味了,还有老是展示什么快板啊剪纸啊木雕什么的,诗词节目就好好地做诗词好吗?另外,人物采访能短一点吗?别搞得跟我是歌手一样,唱歌5分钟采访半小时?

1小时前
  • 许逸辰
  • 很差

最后的擂主争霸赛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最后的冠军实在是太精彩!太励志了!他真的很稳,彭敏冠军这个坎感觉过不去了,难不成明年还来?(PS:王立群老师感觉有点中风后遗症的感觉,是不是录节目太累了,保重身体啊!很喜欢这几位评委)

1小时前
  • 翘嘴的小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