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9

主演:王源,姚中仁,毛不易,汪苏泷,梁博,曾轶可,高进,陈意涵,萨顶顶,常石磊,白安,胡海泉,金志文,白举纲,王以太,周笔畅,钱正昊,郝云

导演:车澈

 剧照

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1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2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3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4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5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6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13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14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15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16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17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18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19我是唱作人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20:52

详细剧情

  2019年爱奇艺S+级超级网综,华语乐坛首档明星唱作人原创作品竞演节目。节目邀请拥有创作才华的各类音乐人,进行词曲创作的舞台比拼,无关流派,无关咖位,抛开一切标签与束缚,回归音乐最本质的模样,用纯粹的原创音乐竞技,全面激发华语音乐市场原创能量,见证华语乐坛原创音乐的觉醒与复苏。

 长篇影评

 1 ) 《我是唱作人》:不一样的我们无法真正感同身受

1

在最新一期《我是唱作人》中,选手之一的王源在竞演失败后产生了困惑,市面上90%的歌曲都是流行歌,“但为什么在这个舞台上大流行(的歌曲)一次都没有赢过?”选手梁博坦言,自己就是喜欢流行,“说白了就是喜欢俗的,普通观众喜欢听什么,我就做什么”。为了激发讨论,节目组还设置了“流行真的干不过小众吗?”的话题,收集观众的观点。

播出三期,豆瓣评分8.0,歌单登顶多个音乐排行榜,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音乐综艺市场终于又出现了一档值得讨论的节目。和过去几年的音乐综艺相比,《我是唱作人》在定位上有着显著不同。总导演车澈曾表示,这档节目定位于“华语生态挑战”节目,想要探讨的是华语音乐圈的现实问题。

看一眼嘉宾就能了解这档节目的野心。入选这个“生态”首发阵容的每个歌手都有自己的圈层标签:流量小生王源、网络歌手高进、“QQ音乐三巨头”之一的汪苏泷、嘻哈代表人物热狗。

另外四位歌手都出自音乐选秀,这本身就是华语音乐市场现状的一个写照。当然,四位歌手境况各不相同:《创造101》走出来的陈意涵还没有摘掉“女团”的标签,毛不易参加《明日之子》时就背负了编曲不高级的质疑,曾经的超女曾轶可如今在做带有争议性的先锋音乐,一度蛰伏的《中国好声音》冠军梁博做的是流行摇滚,却也有着自己的坚持,比如在竞演中坚持表演长达7分钟的曲目。

给人以新鲜感的规则是,歌手之间不再一味商业互吹,而需要公开表达自己对其他选手原创作品的好恶,加上101位不同年龄来自不同行业的大众评审,话语机锋间展现的是音乐的圈层差异和大众割裂的审美。

如果将2012年作为中国音乐综艺爆发的起点,在野蛮生长、模式红利消耗殆尽过后,到2019年,《我是唱作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经历“七年之痒”的音乐综艺开始尝试审视节目和行业本身的逻辑。

2

车澈在采访中说,现在华语流行音乐的传播渠道是瘫痪的。做一首歌能让观众听到的有效的触达方式只剩三个:节目、短视频和OST(原声配乐)。

我很少看综艺,但音乐综艺基本上还是会追一追。高晓松早年间曾吐槽,选秀再火也跟音乐没关系。这早就不是事实了。

音乐综艺的第一波热潮是由电视台引领的。《超级女声》等音乐选秀虽早已有之,但直到 2012 年,灿星从荷兰引入版权独立制作《中国好声音》,以这档节目的热播为标志,音乐类综艺节目才开始呈现逐年增加的集中性爆发,专业性也大大提升,几年间,《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蒙面歌王》《跨界歌王》等节目在各大卫视遍地开花。

《中国好声音》以“声音”为本位,成为现象级综艺,也确立了此后被广泛模仿的“素人选秀加明星导师战队”模式。这一时期的另一档标杆节目《我是歌手》(后改名《歌手》)则是将业已成名的歌手拉下神坛同台竞技,由观众投票决胜负。借由这档节目,黄绮珊、韩磊等实力派老歌手成功翻红,邓紫棋、李荣浩、赵雷等新面孔也为大众所熟识,“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当你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多半会想到赵雷《成都》里的这句歌词。

歌手赵雷

但花无百日红,随着观众对节目套路的审美疲劳,《中国好声音》和《歌手》两档王牌节目影响力式微。两档节目在最新一季的收视表现和舆论热度,都无法与顶峰时相提并论。与此同时,伴随台网关系的变迁,视频网站成为爆款音乐综艺的操盘手,开始在音乐的细分市场找寻机会。

如今的华语音乐市场,流行和小众之间界限不再分明,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有嘻哈》。

2017年夏天,《中国有嘻哈》决赛之夜让人想起五年前的加多宝之夜,原本仅在小圈子里有一定知名度的嘻哈歌手一夜之间身价暴涨。《成都》和《董小姐》引发了追求“诗和远方”的民谣热,《中国有嘻哈》的热播不仅普及了hip hop文化,同时也撬动了小众文化的商业想象空间。嘻哈之后,电音、美声、方言……小众音乐门类开始被综艺节目推向大众市场,而音乐综艺也借此突破同质化瓶颈。这一年值得一提的还有《明日之子》,节目除了捧红了平民“巨星”毛不易,首度出现在综艺中的二次元虚拟歌手赫兹也尝试挑战大众的音乐认知。

综艺之外,另一股新晋兴起的音乐势力来自直播、短视频平台。新兴的传播渠道让网络歌手卷土重来,《我是唱作人》选手高进最知名的作品《我们不一样》火于快手,抖音神曲《学猫叫》的制作人小峰峰参加了《这就是原创》,网红刘宇宁和冯提莫登上了《歌手》和《即刻电音》的舞台。但虽然拥有颇具流量的作品,他们还是处于鄙视链的底端,当他们走上音乐综艺代表的主流舞台时难免遭遇质疑。

至于OST派的代表就是汪苏泷了,这些年他演唱了《花千骨》《夏至未至》《唐人街探案2》《微微一笑很倾城》等诸多热门影视作品里的歌曲,“QQ音乐三巨头”并非虚名。

以上三股势力构成了不是乐迷的大多数人所能接触到的华语音乐生态。

3

2019年,当综艺节目在模式创新和细分音乐类型上的创新都走到了瓶颈期,回到音乐产业链的源头,主推原创,遂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优酷的《这就是原创》、爱奇艺的《我是唱作人》相继登场,刚刚落幕的《歌手2019》其实也已经将重点放在了原创上。

电视综艺时代的《中国好歌曲》走出了霍尊、莫西子诗、苏运莹等各具风格的原创音乐人,但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当下,复制《中国好歌曲》模式的《这就是原创》并未激起太大的声响。《我是唱作人》在模式上更像《歌手》,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歌手同场竞技,但它更鲜明的特色是,节目本身就像一个话题制造机,有意识地集中呈现不同背景的选手之间、大众评审之间在审美上的差异。

在过往的音乐综艺节目里,我们已经能看到这种冲突的显现。比如,延续多季的《歌手》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化的审美,参加《歌手2019》首轮就被淘汰的“逃跑计划”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我们这一套他们不吃”。《明日之子》里,杨幂作为美颜赛道的星推官直言,“吉他弹得有多帅、音标有多高,跟我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能否打动我”。与之相对,《这就是原创》里,你也能看到陈粒质疑专业评审的点评,为什么更有内涵不那么接地气的音乐就要输给能激发共鸣的情感类歌曲?甚至《中国有嘻哈》能成为爆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戏剧化呈现了地下rapper和偶像歌手间的冲突。

和以往节目不同的是,这些评价准则上的分歧本身构成了《我是唱作人》的骨架。目前看来,争议最大的是走先锋路线的曾轶可和网络歌手高进。第二期竞演中,曾轶可演唱的是一首关于网络暴力的实验性质歌曲,在歌手互评环节,热狗高度赞赏了曾轶可的创作,汪苏泷则认为这更像一场行为艺术,他的评价标准是,“下了节目,你还会单曲循环吗?”

我悲观地以为,就像让王源情绪失控的那首歌所唱,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很难想象陈意涵那样的美少女平时会听高进的歌。往大了说,在一个社会体系之中,你喜欢什么音乐和你的年龄性别、社会阶层、文化背景都有关。

《中国有嘻哈》一度让“有态度”“real”这些契合年轻人口味的词汇流行起来,但怎么算有态度?什么才是real?高进在一个采访中说:“我深刻体会到普通劳动人民疲于应付生活的无奈。多数人的精神世界单调,消化能力有限,需要你用简易的方式告诉、甚至灌输给他们一种精神动力或寄托。”所以,草根出身的他将创作聚焦于兄弟情和老男人情歌,而他的作品也能获得大众评审中土豆哥这样平民审美的青睐。虽然我不认为音乐好坏全凭内心感受,但比起高进,一些所谓的独立音乐在推广过程当中过度娱乐化,显得更不“real”。

批评是一种很容易的姿态,但这显然不是这档节目的立场。虽然设置了冲突,节目音乐定位制作人刘洲想要表达的态度依旧是,“音乐并没有商业和非商业一说,只要能感染人的都是好音乐,音乐不分好坏,每一种存在的音乐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作为个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喜好,比如,我就挺喜欢汪苏泷第二期唱的《古怪》,可是在这期的竞演中,他被一位大众评审评价为“冒牌林俊杰”,再比如,在八个歌手中综合来说我还是更喜欢梁博,是因为我很喜欢他在《灵魂歌手》里的自我指涉。七年前,他以黑马之姿成为《中国好声音》的冠军,当他的朋友们忙于接商演上综艺,他却选择继续读书深造,潜心打磨自己想做的音乐。当我听到《灵魂歌手》这首歌时,很难不在歌词和他的个人经历间建立起联系。

歌手梁博

我怀疑的是,作为行业是不是还是应该有别的标准?年初,音乐人郑钧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发表了自己对当下音乐作品截然不同的看法,“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就首先你这完全没办法选择,因为它给你选好,放你面前,是让你恶心的菜,你没得选,只能吃这个”,“它虽然火,但是我一听,这就是屎啊”。

无奈吗?《我是唱作人》就像一场小型实验,让我们尝试理解和审视现状。看上去,你是不能指望它给割裂的华语音乐市场带来什么解决方案了,但另一面,它倒是能给陷于窠臼的音乐综艺带来一些新思路——音乐本身当然重要,但对于一档综艺来说,能否通过节目开拓出丰富的社会话题,也是能否辐射更广泛人群的关键。

 2 ) 梁博就是一种格式塔的好

「我和你 不應該 製造感覺 表達愛」

这是今日份最最上头的一句。他唱“感覺”的時候,特別溫吞,尤其是gan~拖很長以後輕輕咬了一個“覺”字。charming...

其实这两期里梁博的歌,词还是稍稍逊色了一点点(当然真诚就已经赢了,但是伤感和叛逆的劲还是浅了一些对比黑豹时期的窦唯或者崔健),但是他整个人那种浑然天成搞摇滚的感觉太好了。这种不将愤怒、不屑、嗤之以鼻藏在面部表情之后,而是凝固在眼神和紧紧交叉在胸前的双臂上,一靠近就能嗅到紧绷和深沉,我觉得是最最加分项了。

有些人就是不需要带给你轻盈或者快乐,悲观、沉郁、腼腆、真诚就够了。

虽然梁博每次demo錄製時都很普通,但是加上自己的樂隊整個人就像在發光,聲音也在發光。情歌很溫柔乾淨,搖滾很從容穩健。哎,我說不上哪裡好,可能就是整體大於局部之和的格式塔的好吧。

「哦 乖 我怕你心疼 怕你無奈」

「那些不明白 就不要明白」

「你就是有你的姿態 你就是面容不改」

「來 保持你現在 無視他存在」

「對 記得你的心 這樣我愛」

「這樣我愛」

這樣我愛

 3 ) 梁博:卸下愤怒,关于平凡、自我和偏执。

(上半季终于结束了,不用每天着急盼着等周五了,有空叙叙了……)

我是一个九零后,半吊子的摇滚粉,尤其喜欢国摇,迷恋八零年代和九零年代。

不过,如果有时光穿梭的能力,让我回到一个过去的摇滚现场,我大概不会选择魔岩三杰的红磡,而会想回到八零年代末的北京大学,看崔健站在学生食堂的桌子上,大唱《一无所有》。那个年代属于愤怒和出格的行为,而其中最宝贵的,恰恰是这近在咫尺,可以与所有人“共享”的不满与发泄。

那个年代太美,有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和中心思想,摇滚乐手围绕着时代意志创作着当下小众的摇滚乐。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属于那个黄金年代(黄金年代真是一个有趣的词,它并不代表最好)的摇滚乐手,而是属于现在的九零后唱作人——梁博。

把梁博和所有经典人物撇清关系,并且让普通乐迷知道梁博只想成为自己,这是所有梁博粉丝的必修课以及日常回帖行为(我也是这样的)。但如果割裂了时代,空谈摇滚,似乎也没有意义。

记得在2012年好声音决赛后,当时还读大学的我在虎嗅上投了篇稿子,试图“严肃认真”地解释梁博为什么可以成为冠军。当时的理由很简单,他代表了这个时代年轻人应该听到的摇滚的声音。然而在那个时候,通过所谓“梁八首”很难具体概括出梁博代表了什么,或许因为他还是翻唱着他人的歌曲,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掉了愤怒,留下真诚。

而转眼到现在,经过两张专辑和多首单曲,以及《我是唱作人》上的这“梁五首”,似乎可以初步看出梁博音乐灵魂的轮廓,以及他能够吸引一群拥护者的原因,暂且总结为“接纳平凡、实现自我、向内偏执”。

第五期节目上的《你会成为你想的那个人》是个太好的ending,总结概括了梁博范式的年轻人,以及他之所以让人“感动”与“感同身受”的原因。

他是这个时代有趣的切片,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浪潮过去之后,那群浸润着腾飞故事长大的孩子(比如我)踏入这个社会,看到了机遇与自我的局限,体验着真实的社会压力,于是在高歌猛进的青春之后,试着去接纳可能的平凡,但内心的执拗又持续告诉自己,曾经闪耀的自我究竟是什么(往往成为一个永远的符号留在网络世界中)。不过,别怕,这群年轻人不会对外宣泄或企图带来大的变革,他们会在内心偏执地坚持已经被打掉半管血的自我,并继续务实地成长。

说回愤怒。我始终觉得九零后以及零零后,固然在某个生理阶段拥有自己的愤怒,但这种愤怒是可用二次元、软萌及科幻英雄逐渐消解的,摇滚或者任何情感宣泄方式已经退居次席。我们在新时代的歌唱比赛中,看着那些年轻的、为了愤怒而愤怒的黄金时代翻唱者,在精致的外表和舞台上讴歌贫困,总是空留情绪而无甚灵魂,从没有人因此被记住。

真正“属于时代”的摇滚乐,其的目的应该不是成为“经典”或者帮助摇滚歌手“封神”,更不是被仰望,最重要的是带给一代人感同身受的精神慰藉,是记录与备忘这个时代的情绪,并且提供一种可共情的介质,“点醒”可能的听者。

至少在这一点上,梁博的音乐达到了这个时代的某些目的。

 4 ) 神仙打架的最高分原创音乐真人秀!有生之年竟然会对曾轶可真香……

(本文首发于【剧毒社】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谢绝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

  《声入人心》之后,终于有像样的音乐节目可以追了!!!!!(破音

王源是靠“走后门”进伯克利的吗?

  曾轶可的歌“凡人”真的get无能吗?

  汪苏泷还在写给小朋友听的歌吗?

  满嘴diss的热狗凭什么被瑞思拜?

  《创造101》没出道的陈意涵,唱歌能当“C位”吗?

  洗脑神曲《我们不一样》是谁写的,有人知道吗?

  把“高冷boy”梁博和“尬聊帝”毛不易关在一个屋里,谁先自闭?

热狗先自闭,因为他也在那屋里……(划掉

  把话筒交给当事人,把答案唱给你听——

《我是唱作人》

  今年唯一一个没用倍速看且值得看两遍以上的音乐秀。

  不止是歌手而已——《我是唱作人》。

  这游戏规则,不是谁都敢来:

  要全能——

  不但要唱歌好,还要写歌好。

  要高产——

  别的歌手一年出一次新歌,《我是创作人》每周出一次……

  要有强心脏——

  不论是创作人互评,还是观众投票,说话都很“毒”、很不给面子……

  节目组有野心——

  苛刻的参赛门槛,淘汰了华语乐坛一大半音乐人。

  12期节目,90首优质原创,誓要让KTV歌单大换血。

  超real——

  没有主持人串场,拒绝一切客套和煽情。

  只用作品说话,上台只唱歌,唱完就离场。

  最最最重要的是——

  选手票数、投票人信息全部在赛后进行公开,拒绝黑幕。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因为投票过于透明被网友怒赞的音乐节目:

  其实主打原创的音乐节目并不少,但讲真并没有出现什么能打的歌……

  《我是唱作人》算是第一个把我耳朵叫醒的,惊喜!

  目前口碑不错,感觉评分还会涨:

  前两期共16首原创,一大半是听完直接被种草加入歌单的水准,相当有诚意。

  8位创作人,8种截然不同的词曲风格,流行、摇滚、饶舌、民谣都全了,算是音乐类节目的“绝版阵容”

  感叹一下节目组太会选人了,这8个人几乎击中了全年龄段观众的好奇心:

  ——顶级流量,王源

  虽然这是一个自带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BGM的名字……

  但作为原创歌手,王源也不是没有姓名:

  2016年,首支原创单曲《因为遇见你》播放量破3亿、微博转发量破4亿。

  存在感强得不要不要的对吧?

  然而这首歌并不出圈,只有粉丝在捧场……

  用王源的话说,“除了我的粉丝,几乎90%的人是不认可我会唱歌这件事的。”

  流量=花瓶,流量的作品=烂东西。

  人民群众的这些“刻板成见”,还真是流量们自己作的。

  实力配不上人气,让观众失望,让“流量”变成贬义词。

  而王源想争取的是请别因为我是流量就给我的作品判死刑的机会:

  王源这次参赛,还有一个很能燃起观众吃瓜之魂的关键词:

  他前段时间刚被伯克利录取。

  没有“高级感”代表作,却考上世界级名校,怪让人柠檬的,甚至有人怀疑他是“走后门”。

  如果这次王源“垮”在台上,可能就是下一个翟天临了……

——网络歌手,汪苏泷

  网络歌手,华语乐坛鄙视链最底端的存在……

  哪怕贵为“QQ音乐三巨头”,汪苏泷也是很多人单曲循环却不好意思承认的那种“热门歌手”。

  在QQ音乐里能击败周杰伦的汪苏泷,为什么在KTV里击不败老周?

  因为点汪苏泷的歌,台下会:

  “有时候觉得挺对不起我的歌迷,他们说喜欢我,就会被骂非主流……”

  也是相当心酸了……

  参加各种音乐节目,汪苏泷只为证明:

网络歌手也是“正经”歌手,汪苏泷的歌并不是“成年人不宜”。

  话说小汪这几年转型“OST小王子”很成功——

  《花千骨》插曲《年轮》,《微微一笑很倾城》片头曲《一笑倾城》 ,《夏至未至》插曲《那个男孩》,《忽而今夏》主题曲《忽而今夏》……汪式情歌实力诠释优秀的BGM对剧情代入感的帮助有多大。

  然而还是被泼冷水:歌红人不红,他写的歌只有别人唱才会火。

  这次小汪想证明的是:自己写的歌,自己也能唱成爆款。

  这首《种子》真的有被种草,歌词很适合写进QQ签名(划掉

《我是唱作人》纯享:汪苏泷《种子》

——超女异类,曾轶可

  曾轶可太有名了……

  现象级选秀里的现象级选手,饱受争议的那种……

  作为原创歌手,犯了两个“大忌”。

疑似抄袭:成名曲《狮子座》被指和纯音乐《天际》相似度极高。

唱功不稳:此之蜜糖彼之砒霜的绵羊音,有人觉得纯粹空灵,有人觉得五音不全……

  不仅是观众,哪怕是专业音乐人,对曾轶可的评价也是两个极端:

  当年曾轶可晋级全国20强,评委包小柏愤怒离场,“她留我走!”

  但“有趣灵魂”高晓松却力挺曾轶可,夸她是多年难遇的音乐天才。

  这次《我是唱作人》梁博、王源被编导邀(挖)请(坑)评价曾轶可,两人都机灵的选择了打太极:

——女团爱豆,陈意涵

  爆款综艺《创造101》人气选手,97年的萌妹子。

  虽然最后没出道,但话题度完全不输出道的,看脸就知道为什么了。

  不过陈意涵这次参加《唱作人》是不服众的,被质疑资历不够。

  进场的时候也是蛮尴尬的,其他唱作人好像都不认识她……

  对于没看过《101》的人来说,也难免“以貌取人”觉得陈意涵太嫩了。

——超市歌手,高进

  顾名思义,超市比较爱放高进写的歌……

  是个人都能哼上两句的那首《我们不一样》就是高进写的,但几乎没人知道。

  第一轮唱作人demo互评,高进是最后一名……

  高进对这个名次蛮不服的,觉得其他唱作人“歧视”口水歌。

  于是又到了发出灵魂质问的时候:

——稳坐神坛,毛不易、梁博、热狗

  把这三个人归为一类,一方面是因为:

  都是实力没什么争议的神仙,大奖专业户。

  毛不易,《明日之子》第一季冠军,别人是“行走的CD”,他是“行走的DVD”,歌词和旋律的画面感强的一批,闭上眼睛能脑补个MV。

  梁博,《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冠军,摇滚大神,实力强到前奏刚起弹幕里就开始吹爆,反正是闭眼吹也不会打脸的水平。

  热狗,玩饶舌的应该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是拿过金曲奖的大前辈了,歌词写的又毒又爽分分钟教你做人。

  这次哥仨不负期待,成功贡献单曲循环新货:《东北民谣》《Hip-hop没有派对》《表态》

  而把他们“神以类聚”的另一个原因是:

  这哥仨其实是“小品团”来着……太!特!么!逗!了!

  第一期三个人因为实力出众被分到同一个屋……

  结果“高处不胜寒”,缔造了三脸自闭的殿堂级冷场……

  笑得隔壁邻居翻墙过来打我:

《我是唱作人》集锦:毛不易梁博上位区尬聊 王源中位区超活跃

  搞得剪辑老师都有经验了,每次梁博老师出场,安排秋风扫落叶+乌鸦叫的专属特效准是没错的……毕竟自带难聊结界:

  亲亲,这边建议节目改名《能唱歌就别聊天了》

  市面上音乐真人秀太多,得足够惊喜才能刺激观看欲望。

  《我是唱作人》做了个很好的示范:

歌手们张嘴能当演唱会看,闭嘴能当无声小品看……(划掉

  这些被偏见以待的歌手们,竟然唱出了神仙打架的气势!

多少人怀着来看笑话的心,被结结实实的圈粉了……

  谁能想到最大赢家是原本最不被看好的曾轶可

  豆瓣排名靠前的热评都在夸她:

  甚至连盛产杠精的弹幕都对她温柔以待:

  emmm……考虑到曾轶可销声匿迹已经十多年了,粉丝基础不可能雄厚到可以控评的地步,这些好评应该都是真情实感。

  都说曾轶可的音乐有给人“下降头”的魔力,看来是所言不虚了。

  不过相比第一期的《彩虹》,更推荐大家听第二期被赞“歌词像一首诗”的《流言》。

  唱的是“曾轶可的十年”,心酸和倔强都在歌里。

  毕竟这种大众评审投票决定去留的比赛,观众缘真的太重要了。

曾轶可作为一直以来的“全网黑”,对战当红流量、实力大咖,是很吃亏的,搞不好就又要被骂十年。

  可她还是来了。

  有人说曾轶可是功利心作祟,想红想疯了。

  这逻辑还真有点说不通,曾轶可要真是这种人,也不可能隐身十几年等过气得透透的才来“作妖”。

  其实一直在幕后默默做音乐,《微微一笑很倾城》插曲《有可能的夜晚》就是她写的。

  有意思的是,毛不易竟然是曾轶可的迷弟……

  跟其他人在一起都宛如一个乖巧的哑巴,一遇到曾轶可就秒变话痨:

  曾轶可万万没想到,这次不是被网友骂得抬不起头,而是被毛不易夸得抬不起头……恭喜毛护士追星成功。

  两人彩虹屁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该死的CP感(划掉

  我终于get到夸夸群的魅力了!!

  这些话可能换个人讲就特别假,但从毛不易嘴里说出来,显得特别可信。

  毕竟曾轶可打败毛不易晋级的时候,是毛不易全场笑得最开心的时候,他是真的很欣赏曾轶可啊……

  曾轶可这段话应该是对功利主义者最好的打脸吧?

  除了曾轶可,路转粉最多的还有——

  自称是“成年猛虎”的,王源。

  这首“请大家放下偏见去听”的《随想》,无形中有种让键盘侠骂不出脏话的力量:

《我是唱作人》纯享:王源《随想》

  倒不是说歌曲本身有多么惊艳,但它让我第一次get到了王源的帅点。

  这位00后的顶级流量,是在认认真真做音乐的,能听得出他的诚恳。

  言谈间也是挺有想法一小屁孩——

  我以为他会说“不会让喜欢我的人失望”之类的话,结果他说的是“你不要因为你喜欢我,就觉得我啥都好。”

  粉丝很宠王源,但庆幸的是他并没有被宠坏。

  节目中,王源的圈粉关键词就是一个“刚”字。

  PK对象选的是第一名的热狗,“要挑战就得选个最厉害的”。

  这段话简直说到追星女孩心坎上了:

  “粉丝喜欢偶像,就是把所有梦想寄托在他身上,别人把我偶像,我不去勇敢,那我来干嘛?我不是来当咸鱼的。”

  特爷们儿一小屁孩,字典里没有“怂”字。

  第一期挑战失败了,第二期继续挑战热狗。

  那句男子汉可以输,但不能认输A死了多少迷妹……

  让人意外的是,王源这次挑战热狗,唱的不是自己擅长的流行曲风,而是热狗擅长的饶舌……

  这小孩金句太多,再次A死我:

  用对手的强项去打败对手……你这小孩真是令狗哥瑟瑟发抖。

  这是“别人的18岁”系列,王源本人就是一个大写加粗的“燃”。

  有人说这是节目组给王源的人设。

  我觉得并不是。

其实王源一直都挺刚的,只是之前大家把他的“不怕输”误解成了“没B数”

  艺考,多少双眼睛盯着写(看)头(笑)条(话),王源放弃比较“保险”的北影中戏,背水一战只赌高难度的伯克利,不是所有顶级流量都有这样的勇气。

  录取通知书可以证明,王源并不是自不量力。

  就像他歌里唱的那样:

  “我不再是你印象中的小孩,不能独当一面也没有现在。”

  承认一个人优秀很难吗?

  汪苏泷说,“我怀疑大众评审会不敢选自己真的觉得很棒的人,毕竟王源是流量。”

  如果这是个人人不愿打脸的时代,“真香”二字也就不会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了。

大众评审最终把票投给了那个之前觉得不可能会赢的人,网友也没觉得这是黑幕。

  其实这届严格的观众,也没那么难搞。

  只要你愿意付诸真诚,并且持之以恒。

  曾轶可和王源的“逆袭”,不在于他们有多优秀,而在于他们咬着牙在名叫“流言”的荆棘里坚持走上陂路,没让心态崩在半途。

更多辣评尽在【剧毒社】微信公众号:

 5 ) 第二期伪乐评:何必顺应,不惧流言

听完唱作人第一期的《随想》我就开始期待王源第二期的💣了,即使他这首歌没开播之前已经预热很久了,他本人也发了微博给足了粉丝满满期待,但当我真正听他把这首歌完整展示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止不住的惊喜和骄傲,不想吝啬对他的赞美,匆匆动笔写纸条。

照例,爽还是王源的粉丝爽,最美三行情书不过:王源作词王源作曲王源演唱。从最想说的三点来谈谈对于《吆不倒台》这首歌的表演吧!

1.歌词:

我不再是你印象中的小孩

不能独当一面也没有现在

我生于川山蜀地江海

身体流着滚烫血脉

走着我的路冷眼看你不必理睬

不意外闲言碎语想我崩坏

未能如你所愿我感到抱歉

窥屏看见你可笑嘴脸

寄生网络肆意疯癫

你转脸才发现

你我不是同一水平线

大段重庆方言rap

“我都是吆不倒台”

——王源

如果说慢歌是用来倾诉的,那快歌就是用来发泄的。前半段是舒缓的曲调,后半段是快速的节奏,王源的这首歌将两者融合的恰好,没有撕心裂肺地呐喊,没有处变不惊的深沉,更不是痴情苦恋的悲伤。于无奈中娓娓道来,却幽幽地勾出了无数人的满腔共鸣,“窥屏看见你可笑嘴脸,寄生网络肆意疯癫”实在太精辟,少年用他的方式道出了对于网络霸凌的不满与愤懑,词非金句良言,每一句却有每一句的妙入毫巅。

重庆方言中“吆不倒台”的意思先给大家解释一下:

看到这些词句,我想到以前总感叹,他那么快就长大了,还没来得及好好把他捧在手心他就走在很远的前方了,追不上了。今夜,我将重新看待这个少年,不再感叹,不再担心,因为他是真的勇敢。

2.风格&rap:

说实话王源第一场的表演是稍显紧张的,可以听出来他在声音的稳度和厚度上表现不佳但是绝对不差(这里以专业歌手标准来看)但第二场相较于第一场进步不要太明显,老天爷赏饭吃的高辨识度“薄荷音”很独特也很令人印象深刻,特别他这次劲爆的表演着实打破了以往大家认为他更适合唱慢歌的固有印象,也拓宽了他音域的宽度。百变的风格,千面的王源,真实宝藏男孩了。

《吆不倒台》和王源以往大多数抒情慢歌从风格上来说有很大的不同,难度更大,对他的唱功要求也就更高了。

1.先来说说风格,不是专业人士就自己感觉而言,这首歌曲速偏快,词句的密度也大,需要歌手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控制度,在这点上王源是有优势的,生于川山蜀地,深受川渝地区随性洒脱的浸染,骨子存在放荡不羁的灵魂,这首歌王源把这种随性洒脱放荡不羁真正融入了声音里。清冷易碎的少年感瞬间替换成了具有浓浓江湖的江湖侠气,风格随意切换,不得不说王源在音乐这一块可塑性极强。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尝试这样的风格,17年的17岁生日会《一块红布》就听出来他对此种类型快歌的可涉猎性。

2.其次是这首歌的亮点“rap”,rap讲节奏,即有节奏地说话,它以在机械的节奏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然只快无节奏无韵律的饶舌是算不上优秀的rap的,王源很聪明,他知道自己更倾向于抒缓的曲调,对于rap(气息、停顿……)没有极准确的控制力,所以他的语速并不是特别快,而是使用了软节奏来diss,这更适合他拿捏这首歌的完成度,前面也说到这首歌歌词其实有些些嘲讽的意味,并不是所有的rap都需要暴怒的声音,听过太多的硬节奏的rap,软节奏的rap更让人眼前一亮,如此,用长处弥补短处,王源真的聪明。不是说他自己的歌他就表现得最好,音乐是需要探索和尝试的,尤其是他这个年龄阶段,有股子冲劲,不担心试错,又无比专注,在舞台上闪耀的样子,魅力会永无止境。

3.台风:

台风是指人在舞台表演中,给人以视觉方面的气质和风度。对“台风”这一概念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舞台风格或表演的完成度。不管你唱何种类型的歌,跳何种类型的舞,只要登上舞台,观众看的就是你对气氛把握程度,不夸张地说,舞台给现场的气氛大于音乐本身 。王源的《吆不倒台》就很好地诠释了他本人的独特台风。

王源的台风就是稳、准、狠,这三点基本上贯穿他所有的舞台表演,《吆不倒台》的演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稳”是稳健不急躁不松散,本场比赛从预告片里知道他身体状态不好,嗓子条件也不是最佳,他自己很担心,粉丝也为他捏把汗,可他呈现出来的状态依然很炸,这是源于他性格里的专注;“准”是不粗糙不敷衍,这首歌歌词的准确度,演唱的完整度,对现场氛围的控制度都拿捏得刚刚好,这是源于他的热爱和天赋;“狠”是不放松不妥协,其实用“刚”更为准确,“我就是要拼,我不怕输”他自己喊出口号并努力去做到,对自己确实“狠”,有时侯你不会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离开舒适圈一次次挑战自我,但他就是这样的人,不会顺应,不惧流言。

现场演奏时站在台上不动,只用脚打着拍子,即使演奏非常干净、准确,台下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观众需要的是你带给他们的感染。若只想听音乐,只需要打开音乐软件播放器就可以了。王源《吆不倒台》就做得很好,果然唱什么歌就有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不同于他人的魅力的同时还能把控全场,间接展现他的控场能力与自我意识,作为一个从小在广东长大的人来说,王源身上有点上世纪港星的气质,即使是他在唱摇滚在念rap,也隐隐透露出自然舒适的大方气质。加上他精致的脸,我只想说:王源的舞台真让人赏心悦目啊!

何必顺应,不惧流言。未来很长,你的梦想都能实现,你前进的路上总有阳光。

 6 ) 越来越精彩

上半场乏善可陈,梁博和毛大师保持了水准,汪苏泷、曾轶可后面几首歌还可以,热狗太应付,晋级决赛应该是安排的,高进一直紧张严重缺乏自信,歌词确实差点,其他都没什么印象,有一个人不提也罢,总之准备弃了。

下半场第六期开始就惊了!常石磊的噩梦惊醒之后,听觉Spa、颅内高潮,绝了!白举纲、金志文、海泉的歌都很好,小朋友钱正昊歌不错,词需要加强,白安现场没有弹琴效果一般,周笔畅太拽不喜欢,闪火选歌太失败,紧张,现场有不少问题。

第七期个人觉得应该是流行度最好的一期,常石磊又给上了一坛老酒!海泉的歌略一般,其他的都很好,闪火终于恢复水准,可惜晚了,小朋友第二首歌好了很多。

第八期节目组的安排来了,4位实力派被安排进了下位区。常石磊这期的歌确实一般,赛制就像专门给郝云设计的,捡了个大便宜。金志文、海泉不知道输在哪里?!钱正昊的歌应该让凡凡听听,什么是新说唱!还有上半场的小孩,唱作人要用实力和作品说话,不是努力的人设就能蒙混过关的,老老实实的做idol吧,年龄更小的钱正昊才是真正的唱作人!周笔畅,做个正常人不是挺好吗,何必太装?

第九期听过Demo后,对每首歌都有期待。下位区4大实力派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各自亮出新玩意,各自都有突破,真好听!无奈节目组安排好要送走2人,否则线上投票等活动就没人关注了。现场来的是香料组合吗?闪了一个镜头。白安终于现场弹琴了,效果不错,周笔畅不再端着,作品也更好了。上位区两首歌也还不错,但远没到技压全场的水准,特别是郝云,自己咋回事心里没数吗?得了便宜卖乖,一脸胡同串子像,装个屁啊!

必须吐槽节目组现场的混音,经常听不清人声,严重影响效果!

 短评

曾轶可扣一星,靠抄袭起家的成名作现在哪来的脸吹音乐才女?不要拿LGBT题材做噱头吸粉了,我实在是吃不下,好好提升自己现场的唱功才是正事儿。

7分钟前
  • 592
  • 推荐

还是喜欢上半季的傲慢与偏见

9分钟前
  • 季冬已
  • 还行

争议终将过去,曾轶可加油!

12分钟前
  • Kim
  • 还行

看到曾轶可上这种类型的综艺,突然觉得有些感动,能打动我的不是她的脸,她的短发,她的人设,甚至她的性取向。能打动我的是她的作品,她想说的话,全部都在她唱的歌里。 尽管她的唱腔还是会让人难受,但和资本捧出来的那些妖魔鬼怪相比,大概这才是我们希望看见的流行歌手:专注,不炒作,不抄袭,有稳定的发片频率,而且旋律越来越丰富,编曲越来越高级,让人能清楚地看到她的进步。 十年前人们对她有无休止的质疑与偏见,十年之后人们突然觉得“原来这个曾经被称为'曾哥'的女生唱歌居然还不错。”这就已经很棒了,不需要再去争辩什么。 ps:(强烈推荐没有听过的同学去听她18年的专辑《Anti!Yico》,最爱三的颜色与私奔)

14分钟前
  • 21
  • 推荐

五星可给曾轶可,她就是荆棘里的花朵。汪苏泷扣一星,想要摆脱三巨头但透露着小家子气。王源希望别人不要因为他是王源而投他一票,但他忘了也有人只因为他是王源给他投票,当流量就不要玻璃心。梁博依旧优秀,有沉淀。毛不易不评论。

17分钟前
  • 只吃瓜
  • 推荐

王源的《随想》其实很耐听!梁博一上台,感觉世界都是他的,好帅!

18分钟前
  • 清野
  • 推荐

梁博不行,竟然不懂曾轶可。

23分钟前
  • 阿福
  • 推荐

现在看一档音乐综艺节目,最喜欢的就是没那么多没必要的商业互夸,要夸就请发自专业性,直说每首歌与众不同(优秀)的地方。而这点,这节目做得还行,至少不啰嗦。首发八位,最喜欢梁博,其次曾轶可,其余随便淘汰无所谓。

2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最喜欢的三人之间的喜恶关系甚有趣: 热狗欣赏曾,并且投给她第一,同时点出梁的不足;曾投第一给梁,而梁不愿点评曾……

33分钟前
  • 振明
  • 还行

拥抱是禁忌拥抱是羞耻可是对我来说,拥抱是命运。曾轶可的歌词怎么每一首都写得这么扎心啊。希望她每周上一次热搜,节目结束换个大一点儿的场子开演唱会。

3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歌手和有嘻哈的赛制融合,梁博钢铁直男但有趣,曾轶可惊艳,各种不同风格的碰撞是最大的看点,胜负其实不重要。

39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还行

虽然老感觉爱奇艺有些死磕优酷的味道,但这次真的是超级给人惊喜了。有我所有的心头好啊,毛不易,热狗,梁博,还有曾轶可。火药味够足,选秀组的挑眉,老炮的相轻,独立小众音乐人的格格不入。梁博的不配合,曾轶可的自我,热狗的实话实说,在尺度允许下尽量保证足够真实。什么流量,爱豆,老炮,回锅肉,放一块又奇怪又期待啊。而且,每期都能免费听新歌,简直就是福利。

43分钟前
  • 遇安老师
  • 推荐

只听了音频,不错的有毛不易,梁博,王源。毛不易和梁博是意料之内,万万没想到的是王源,对tfb一直无感,尤其是王源,以为又是像王牌里那样的,结果这次有点小惊喜。汪苏泷感觉还是初中听的时候的味道..只能怀旧一下..

48分钟前
  • 眯眼笑girl
  • 还行

曾轶可光凭彩虹一曲就可以进入中国摇滚历史名人堂了

53分钟前
  • 哼一首歌给哈尼
  • 推荐

我尊重你认真写歌这件事,但你的歌我依然不想听(“你”没有特定对象)。努力试过了,喜欢无能。无关高不高级,无关所谓音乐鄙视链,我无法喜欢所有风格,你也无法满足所有听众。别妄想既收割深厚的群众基础,又能在竞技中无往不利。业内比拼中,高于行业水准线的新鲜的稀有的才会让人眼前一亮,多想想自我突破吧。

54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按个人喜好。一期:曾轶可>毛不易>梁博>热狗>王源>汪苏泷>陈意涵>高进。二期:曾轶可>梁博>毛不易>王源>热狗>陈意涵>高进>汪苏泷 。后面的有事没看断了几期,再想看发现下半场大换血,而且毛不易居然淘汰了,弃。

59分钟前
  • 高达君
  • 推荐

给曾轶可四星。结局打卡:爱奇艺把曾轶可强行抹掉了,以至于决赛只剩看梁博和钱正昊。

1小时前
  • 徐若风
  • 推荐

梁博在展示性感这件事上比创作本身更有天分

1小时前
  • Amelie
  • 还行

为曾轶可毛不易而来。王源那个热搜的歌也就那样啊,旋律记不住,修音电音也太重了,唱功成谜。

1小时前
  • 风露折葵
  • 还行

曾轶可变化这么大?!是时候抛开偏见了。

1小时前
  • 蒙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