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女

剧情片其它2016

主演:达科塔·范宁,盖·皮尔斯,基特·哈灵顿,卡里斯·范·侯登,保罗·安德森,艾米莉亚·琼斯,艾薇·乔治,薇拉·维塔利,威廉·休斯顿,卡拉·朱里,杰克·罗思,娜奥米·巴特里克,艾德里安·斯帕克斯,多里斯·洛夫,杰克·霍林顿

导演:马丁·寇霍文

播放地址

 剧照

悍女 剧照 NO.1悍女 剧照 NO.2悍女 剧照 NO.3悍女 剧照 NO.4悍女 剧照 NO.5悍女 剧照 NO.6悍女 剧照 NO.13悍女 剧照 NO.14悍女 剧照 NO.15悍女 剧照 NO.16悍女 剧照 NO.17悍女 剧照 NO.18悍女 剧照 NO.19悍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17:44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十七世纪的美国西部小镇中,哑女丽姿(达科塔·范宁 Dakota Fanning 饰)和丈夫伊莱(威廉·休斯顿 William Houston 饰)带着他们的孩子们生活在那里。虽然日子清贫,而丽姿又天生患有残疾,可是两人都对目前稳定的生活心满意足。  一天,镇上来了一位神父(盖·皮尔斯 Guy Pearce 饰),在见到神父第一面时,丽姿就知道,她的幸福生活将一去不复返,神父和丽姿到底有着怎样的过节以至于他要如此无情的迫害她和她的家人呢?丽姿是一名助产士,在一次手术中,孕妇出现了生命危险,在母亲和孩子只能保一个的情况下,丽姿选择了保护母亲,殊不知,这选择亦将她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长篇影评

 1 ) 罪随人远走,孽在水中流

《悍女》这个中文译名估计是发行商出于市场的考虑,即使它不能在华语区获得大银幕的放映机会,但至少这个译名在之后的DVD的发行会更吸引眼球一些,因为我们也觉得如果按字面直接翻译成《硫磺》会十分契合片子宗教的主题,但恐怕不会有多少人为这样一个毫无感情色彩的名字买帐去电影院看或购买DVD的,同时这个译名也容易让影片被影迷误解为是一部简单的类型片。还有,如果我们对基督教没有一点了解的话,这部影片不过讲的就是变态父亲性侵女儿,并欲对其赶尽杀绝,最后女儿奋起反抗杀死父亲的复仇故事。实际上影片要传递的可远不止这些。影片是按照启示、出走、开端和复仇的章回体的结构,和倒叙的形式呈现的,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应该是开端、出走、启示和复仇,导演之所以采取倒叙的方式,他无非是为了电影的戏剧性而给观众留些悬念,进而加大影片的可视性,仅此而已。实际上影片的优秀之处其实在于它主题内容和其背后的宗教架构下的人类思想、行为及罪恶的根源。
      开端(Genesis) -《圣经•旧约全书》中的第一部分《创世纪》,它描写了上帝耶和华七天创造世界,并且创造出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他们的后代子孙在世界各地生息和繁衍以及神对他们的庇护。虽然神造亚当和夏娃时,本意是他们应该是真理、善良、智慧和一切好的品质的化身,但人类有自由意志,互相之间妒忌,欺骗,骄傲,淫欲,杀戮等罪行就出现了。亚当和夏娃受蛇诱惑偷吃禁果;该隐因为神对亚伯礼物的赞许而嫉妒并杀亚伯;人类骄傲要为自己立名建巴别塔;罗得的两个女儿为了保全他们的后裔分别和她们的父亲乱伦生下了摩押和便•亚米;以撒的次子雅各以欺骗的手段从以扫处夺得了长子之名和他父亲对他的祝福;雅各的几个儿子嫉妒父亲宠爱约瑟而把他卖到埃及为奴等等。罪恶的传承性让其在后世人身上生根,把人类自身拉向恶的深渊,影片中乔安娜一家是来自于荷兰的移民,她的父亲是个狂热的牧师,以非常激进的方式布道,她的父亲经常羞辱、殴打母亲,而母亲不敢吭一声,任其虐待和殴打,最可怕的是父亲看到乔安娜的初潮后,开始对她不怀好意,母亲的制止得到是他的辩解“妻子不能履行责任,让女儿完成有何不可”和无尽的殴打。更甚的是父亲用面具锁锁住母亲的嘴让她不能说话。母亲的懦弱引起了乔安娜的不满,她刺激的言语导致了母亲悬梁自缢在父亲的布道当场。以基督教的教义上讲自杀也属于有罪的,因为生命不属于我们自身,它是由神来控制的,自杀侵犯了神掌握生死的权力,这是不可接受的,杀人是夺走人的生命属于罪行,那么夺走自己的生命也是有罪的。她母亲一直以来的逆来顺受,最后她用自杀来逃避而不是寻求神的帮助或反抗,母亲以死作为解脱对于女儿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她知道她死后女儿的命运和结局。 影片中乔安娜救下牛仔并把他们藏身在谷仓里,可以看作是她对父权的反抗和对男色吸引和迷恋,实际上牛仔也曾为了贪欲杀了自己的同伴,而乔安娜目击他勒死同伴的整个过程而未施救,她对牛仔的好感让她对此无动于衷,所以说人人皆有罪。乔安娜的母亲的死让她父亲气急败坏,他欲和女儿结婚,牛仔的出现并没有救下乔安娜反而被父亲所杀,她表示对牛仔的喜欢更激起了父亲的愤怒,他奸污了乔安娜,转天早晨乔安娜趁着他熟睡时逃离了家。乔安娜的父亲是恶魔的化身而隐匿在上帝的庇护之下,神在看着他的恶行,妻子的自杀和女儿的逃离就是上帝对他的惩罚之始。
      出走(Exodus) - 同样引自《圣经》中的《出埃及记》,摩西在上帝的指引下带领在埃及为奴的犹太人逃离埃及到迦南之地,上帝帮助其出红海,供起居和饮食,但犹太人还是屡发怨言,惹恼了上帝,所以让他们承受一个世代的颠沛流离之苦。影片中乔安娜逃离了家乡之后,她就如当年的犹太人一样在旷野漂流,后来被几个吉普赛人遇到,他们把她卖给了妓院,她无处可去,只好委身在此,做妓女非她本意,但她也未做过抗争,她学会了如何讨好嫖客以生存下去。她尚存良知但也了解自己的罪孽,一次她的朋友没有顺从客人的要求,而被老板割掉了舌头。她在妓院看似平静的日子随着他的魔鬼父亲的到来也终结了,她的朋友为了帮她,被他父亲所杀,她趁其父亲不备,将他割喉,然后伪造是父亲杀了她朋友,她然后盗用了她朋友的身份去嫁给一个外乡人。虽然她再次逃过她父亲的魔爪,但她得到的惩罚是为了活命不得不忍受割舌之苦。
      启示(Revelation)- 此章节源引于《圣经•新约全书》的最后一章《启示录》,它预言了世界末日和最终审判。影片中乔安娜从妓院逃出后嫁给了一个带着男孩的男子,婚后看的出对方很疼爱她,他们又有了一个女儿。但好景不长,她的父亲当年侥幸的活了下来,并且找到了这里。更糟的是一次乔安娜给一个难产女人接生时,在大人和还是孩子只能活一个的前提下,她选择救大人。她此做法有违上帝的旨意,她显然是凌驾于上帝之上决定谁生谁死,她的这个决定也让她备受煎熬和折磨,她的选择同时让女人的丈夫痛不欲生并,他欲杀乔安娜不成,不得不远走他乡,但这也埋下了祸根。乔安娜的丈夫盲目的相信他对牧师惯有的印象-仁慈,对妻子的恐惧和不安没有放在心上,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结局。乔安娜的父亲开始和她一家人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并设计残忍地把她的丈夫开膛破肚而不让其痛快的死去,儿子不忍看着父亲受苦,开枪结束了父亲的性命,这似乎是一个道德的困境,他的儿子是否有权利去结束他父亲的性命即使是他父亲首肯的情况下?乔安娜的儿子也像她母亲当年接生时选择留下大人的性命一样决定选择了扣动扳机。随着丈夫的死和房子被烧,乔安娜和两个孩子被逼上绝路,她们不得不连夜逃亡,熊熊燃烧的烈火映照下的夜晚似乎也昭示着最终审判的来临。
      报复(Retribution)- 《圣经》的《论报复》讲:“不要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有脸,连左脸也转过去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虽然上帝主张宽容,但《圣经》中也提到拉麦对他的两个妻子说“壮年人伤我,我必杀他;青年人损我,我必害他”,可见上帝并没有反对或批判这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论。影片乔安娜和孩子们在逃亡的路上,她的父亲残忍地枪杀了她的儿子,之后又杀了她的公公。最后她的父亲欲对其孙女图谋不轨时,她放火点燃然后开枪结束了她父亲的性命。乔安娜的父亲借上帝之名,行撒旦之事,无恶不作,罪大恶极,死后应该是下地狱的。困扰着乔安娜十几年的心魔终于散去,观众们也指望乔安娜能从此过上安稳的生活,可是过往还是没有放过她,以前她给接生女子的丈夫做了她从前呆过的妓院所在城镇的警长,他知道了她的过去,还有她好朋友曾杀死妓院老板,这个罪算到了她的头上,撇除法律,警长更多的是为了报复乔安娜当年给他妻子接生时孩子死亡一事。罪孽在世间循环的上演,没有人能逃离最终的审判不管是在法律上,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乔安娜不能,她的父亲不能, 警长不能,其它人也不能。影片最后乔安娜没有对指控做任何的辩解而任由他们给她带上镣铐押走,船行水中,她气定神闲,从容倒向湖中以换取永恒的解脱和自由……

 2 ) 上帝的名义

前段时间看了个片,片名叫《悍女》,看这个电影完全因为简介说是一部西部片,关于复仇的故事,都很契合我的点。一般懦弱的人,都喜欢复仇类的题材,从中找寻刺激与平衡,大王也不例外。看完此片,大王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个复仇的故事啊!

这是一个恶魔食人的暗黑剧。

倒叙的手法,冰冷的现实,悲惨的遭遇,肆意的罪恶,变态的意志,无奈的接受……从头到尾,这个片子都让我觉得超级压抑。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个女人如何逃避一个男人的故事,根本与复仇没有任何关系,全篇充斥着男权的至上与无情,对女性的压迫与蹂躏,女性任何形式地反抗,都必将遭到死亡的惩罚。

故事中的女主角,从少女时代就开始生活在变态男权的阴影之下,离家出走后,又被卖入妓院,目睹各种女性被摧残的悲剧,后来逃离妓院嫁为人妇,本以为终于有了一个爱自己的男人、可爱的孩子,可以幸福的过自己的小日子,结果整个家庭再一次被毁了,自己不得不再次踏上逃亡的路,为了保护自己孩子,她终于杀死了那个追杀她一生的变态……故事并没有结束,执法者带着正义的脸庞找到了她,要把她带回去处以绞刑,她最后能做的,就是投水自杀。这就是所谓的“悍女”的一生,永远在反抗,永远无法逃避,除非死亡。

那个变态,居然是个布道传福音的牧师!是她的亲生父亲!冷静而残酷,他最擅长的就是用《圣经》来教育人们,来规范人们,来恐吓人们。他是成功的,因为大家都很信服他,有时候,你很难分辨,善良的人们,到底是信服上帝,还是信服他,因为他总将自己包装成上帝的信使。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从圣经中摘取的片段,他所有的变态行为,都是遵循圣经里的指导,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名义”。

罪恶,总是戴着正义的面具,在世间肆意横行。(大王语录)

太阳下真的没有什么新鲜事,不管东方还是西方,不管发达还是落后,内在的规律,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只是实施手段不太一样。可惜,世人总是会被美妙的幻景、笃定的承诺所迷惑,当然了,也会被恐怖与恫吓所威胁。大王并不反对宗教,但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压迫人,摧残人,是极其令人生恶的,可往往世间的很多丑恶,就是这样大行其道的,呵呵,“上帝的名义”。

故事中的几位女性,要么隐忍,要么顺从,要么反抗,但结局都是一样的,令人绝望。

法律呢?难道就没有王法了吗?可惜,故事里几次出现所谓的法律,都是助纣为虐,摧残女性的,同样令人绝望。

这是一部让人看了情绪相当低落的电影,太阴暗了,并不因为我是男性就会有丝毫庆幸之感。因为他们能用“上帝的名义”压迫女性,他们也一样能用“上帝的名义”压迫所有他们想压迫的人。

最后,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个女性备受虐杀的片子会起名叫《悍女》,我特意拉到片头,看了下英文原来的片名,叫《Brimstone》。呵呵,我觉得中文译名完全没能表达原题所传达的信息啊。

Brimstone直译为硫磺,这个词是《圣经》里经常用来描述地狱的可怕或者无情地惩罚。比如:

Then the LORD rained upon Sodom and upon Gomorrah brimstone and fire from the LORD out of heaven.And he overthrew those cities,and all the plain,and all the inhabitants of the cities,and that which grew upon the ground.(后来,上帝将硫磺与火从天而降,像雨一般落在索多玛和俄摩拉这两个城市,他摧毁了这两座城以及所有的居民,所有的平地以及平地上所生长的一切。《圣经 旧约 创世纪》)

大王姑妄言之,或许这片子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果黑暗注定无法摆脱,那不如让上帝毁灭这个肮脏且罪恶的人世。

还得靠“上帝的名义”!对了,前段火爆全国的那个电视剧,叫什么的名义来着?

(献给母亲节,祝福所有女性健康、快乐!)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王の大話

全文://mp.weixin.qq.com/s?__biz=MzI1MDU3MTU4Ng==&mid=2247483912&idx=1&sn=8058674fb4a3549b72ab388a7a1874e7&chksm=e9817c25def6f53330baa4e5291c51e674a8f4ec380bd1f17c5878d15769f7bb396205cb8816&scene=0#rd

 3 ) 交响乐般的荷兰西部片

(原载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腾讯娱乐报道)
在意大利的“通心粉西部片”、日本的“寿喜烧西部片”和印度的“宝莱坞西部片”之后,从此威尼斯影展又出现一部鲜见的“荷兰西部片”——《悍女》(Brimstone)。它是荷兰导演马丁.寇霍文在成名作《战时冬天》后,就一直想实现的一个类型片梦想,同样将故事背景置于19世纪粗野的美国西部大开发,却有自己独特的讲述方式。

至少从剧组构成看来,它真的不该算是一部美国片。除了上演残酷对手戏的父女主角盖.皮尔斯和达科塔.范宁之外,其余的工作人员,导演、编剧、制片、摄影、剪辑、化妆、美术、服装设计、声效、作曲,以及绝大部分配角,都是实打实的荷兰人,故事也是关于荷兰移民的。甚至于影片取景,完全没有美国西部,而是在德国、匈牙利、奥地利以及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那块欧洲唯一的沙漠中本纳斯拍摄完成(影迷所熟知的莱昂内意面西部片同样取景于这块沙漠)。

《悍女》有着《暴雨将至》式的因果倒叙再顺序结构。全长150分钟的片子,被近乎工整的分为启示(Revelation)、出谷纪(Exodus)、创世纪(Genesis)和报应(Retribution)四部分。荒凉却不失和谐的小镇上,其乐融融的生活着哑女Liz和她的一家人,一天,像是来自地狱的传教士出现了,唤起一段交织漫变态亲情、逃往旅程、伤害与复仇的暴力史。

故事以西部片里鲜见的女性视角徐徐展开。在第一段“启示”中,我们看得出达科塔.范宁饰演的哑女,明显有着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农舍中的日常中,儿子经常不满的抱怨,“她不是我妈妈”。传教士带着复仇之火前来,通过极其画面极其虐心的残杀,让这一开篇更像是一部制作精良的B级电影,犹如《冥间幽灵》和《千尸屋》。第二段“出谷纪”则是Liz失声之前,那时她还是一个叫Joanna的小女孩,蓬头垢面的被广东移民卖到妓院,并在男尊女卑的荒蛮社会闯下大祸。这是最像传统西部片的段落,有着推门而进的追杀、大街上的拔枪决斗。

第三段“创世纪”回到Joanna的生活原点,一家荷兰移民在变态父亲主导下的毁灭故事。这本该是一个让人心碎而难过的故事,却因两张熟面孔配角的出现引发了笑场。谁让《权力的游戏》影响力这么巨大,导致剧中新人演员的形象就这么被定格住。什么都不懂的雪诺(基特.哈灵顿)扮演了一个避难劫匪,什么都不穿的红姨(卡里斯.范.候登)则成为Joanna的悲剧母亲。回归正叙时空的第四段“报应”短促而干净利落,《荒野猎人》式的追杀和反击过后,正面形象的角色却也得遭至不公平的“报应”。

全片就是一支结构工整、节奏畅快、旋律动人又情感饱满的四乐章交响曲,笃定的主部主题,应该有个从宗教意义上对片名更为恰当的翻译——地狱燃火。因为在《圣经》当中,Fire and Brimstone,指的就是神之愤怒,以及传教士运用关于审判日和永恒诅咒的生动描述,来鼓励信徒忏悔。

片末也确实燃起一团熊熊烈火,正直与邪恶、上帝与魔鬼,似在火焰的两头,高温却也灼伤着周围无辜的一切。

 4 ) 人性的一万种恶

人们总是在想象人的一百种好,却没料到人性还有一万种恶。

很少有从女性视角看待周遭一切的西部片,若说西部世界是对那个逝去的疯狂年代的一种人为“温故”,Brimstone则是一种写实得近乎令人不忍卒视的血腥与暴力。

那还是个被小木屋与淘金者占据的美国西部,人们的原始欲望在这片土地上肆意蔓延,牧师不再是给予人们信仰与指引的大爱之人,他披着羊皮,一颗恶狼的野心在道貌岸然的躯壳里砰砰作响,泛着幽光的眼神从门缝里盯着年仅十三岁的亲生女儿。

禽兽所做的一切都不能以人的价值观来看待,当母亲被戴上如马套一般的马具,竭力想护女儿周全却一次次惨遭毒打之后,最终用死亡发出最后的抗议。

这是最无奈也是最无用的抗议,女儿从此只能活在魔爪之下。

可她不还是有那位犹如从天而降的义士吗,他口口声声说他喜欢她。

若这是一部现代童话,则结局定会是义士杀死鬼父,带着纯真少女远走高飞,温馨美满。

可在这样荒诞的年代,童话都是哄小孩的,更何况这位义士不是王子,他也只是一位杀死自己伙伴想要独占黄金的淘金狂热分子,可这位无神论者却对女孩说:“你想变得和你母亲一样吗?”

她开始逃亡,魔鬼开始追逐。

一个青春美丽少女的独身逃亡注定是步入另一个悲剧,只不过是从一个地狱来到了另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地狱。在妓院里,为了保她的少女被处以绞刑,不愿与嫖客接吻的女同伴在众人面前被活生生地割了舌头,她只能看着,人生的不幸在此时再多一两个也不为过。

魔鬼终于还是到来,她在魔鬼面前瑟瑟发抖,她不愿意回去,不愿意成为第二个自己的母亲,不愿意做违背天伦的事,哪怕自己早已不算单纯。终于,她亲眼看见魔鬼在自己面前倒下,同伴的舍身相救换来了自己不得不使用另一种身份过下去的残生,而这残生的代价却是对自己的又一次自残。

魔鬼会放弃自己的追逐吗?从来没有。少女已成人妇,丧失了言语功能的她看似有了全新的生活,可实际上魔鬼只是在一步步靠近,在某个日子再次摧毁了她的生活。

这次还要继续逃亡吗?最厌恶枪声的她举起了枪,当身边的人一个个被魔鬼带走,她成为了与自己母亲截然不同的人,她选择反抗,她不能再让自己的女儿成为自己。

西部世界里的Dolores举起了枪,开启了Journey into Night,自己的全新生命才刚刚开始;而等待Joanna的却只是转瞬即逝的美好,她在这个世界注定难以存在。

但是她所做的一切不是徒劳的,她给了自己女儿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自己期盼的,却从来没有完全拥有过的生活。

Brimstone,其实有地狱之火的含义,这个译法比悍女更贴切,Joanna从来不算凶悍之人,而艰难的现实将她一步步逼上了绝境,她点燃了地狱之火,将毁灭自己的人焚毁至尽,而自己也不能免受波及之苦。

电影里的风景很美,连绵的绿丘,玲珑的小木屋,仿佛伊甸园。

景色是美丽的,而人却是丑陋的,这里所有的一切是Joanna经历的炼狱,只能在奔逃的喘息中嗅到一点点幸福的味道,可这里还是地狱。

时光荏苒,岁月沉浮,我们周围的一切有比Joanna更好一点了吗?

 5 ) 敌基督与你同行,但前方无解

来看一部戾气很重的电影。

片头将“birmstone”的“t”处理成了✝️,显然是一部有上帝宗教的电影。为什么要说“上帝宗教”?因为基督教和犹太教在这里有斗争,这部电影多多少少反映了这种斗争在无意识层面所留下的记忆。

这部电影还教给我一个新的单词——brimstone,意思是硫磺,以前只知道sulfur是硫磺,但片名必须叫这个,因为“Fire and brimstone”是圣经中的固定说法,所谓“硫磺火”、地狱之火,上帝以此毁灭罪恶(比如大巴比伦、蛾摩拉等),片子也是一把火。

整个电影有四章组成:启示Revelation、流亡Exodus、起源Genesis和报应Retribution(均为宗教词汇,Genesis也是“创世纪”的意思)。R-E-G-R,这是电影顺序,但实际上故事顺序是G-E-R-R

请注意,实际顺序是G在E之前,E在片子里意谓丽兹的出逃。Exodus,首字母大写,首要意思是“出埃及”:天选之民,犹太人(以色列人)不再为奴,由著名先知摩西带领,经过伟大旅程离开埃及,去往应许之地——迦南。提这一茬是由于可能有人要讨论这部电影中的“乱伦”:

首先,圣经中的确有不少乱伦记载,如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是同父异母、罗得的女儿趁罗得醉酒与罗得发生关系生育后代……;但是,这些都发生在摩西时代之前,这里有个节点正是出埃及,有个更有名的事件叫“十诫”,由耶和华在西奈山通过摩西与人立约时颁布,其中就有对奸淫和淫人妻女的禁令;然后,到了《利未记(摩西五经)》里,这些规定被进一步明确,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上帝对乱伦的态度,比如:“不可露骨肉之亲的下体”、“你继母从你父亲生的女儿……不可露她的下体”(露下体就是发生性关系)。

所以,到了摩西时代,乱伦就是有罪的、被严格禁止的了。而摩西时代是从出埃及记开始,所以,如果做这样的严格对照和联想,你会发现:本片中,事实上发生了的乱伦行为只在创世纪一章,后面的三章,从“出埃及记”开始,乱伦的行动并未再次发生。那,神父有罪吗?

有人说,当然有,这个死狗要是不被打死,他必定要继续发疯下去……而且,他已经起了淫心不是?《十诫》里规定的可不仅仅是行动啊,思想犯罪是一样滴……

嗯……说的有理,但这样讨论已经偏了,因为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是对着除了剧本之外的另一个文本——无论其经典与否——来拍摄的。我们要讨论这部电影,必须看这部电影本身。

这里要问一个问题,各位有没有发现这部电影相当“不合逻辑”?

比如,神父这个人,总是神出鬼没的,想在哪里出现就在哪里出现,想在哪里消失就在哪里消失。雪地里,他突然用狙打死了小男孩(名字忘记),房间里,他早就已经把老爷子钉死在墙上,更别说他就如神仙,随时可以飘然而至,随时又可能隐身不见。然后,你会发现,如果说“地狱火”是涤荡之火、惩罚之火,那导演就应该始终只让以丽兹为代表的这一边放火啊,结果呢,神父也放火;再然后,你会发现,这个神父不但神出鬼没,而且他是被割喉且不死的,他脸上的疤恢复得也很“漂亮”,之所以还在是为了脸盲症的人考虑;最后,还记得帅哥Jon Snow吧,他直接就被神父一个关节技把手腕一反,然后就被打死了。

这些事情,并不是说它们不能得到任何解释,比如可以说:安排这些就是为了显示邪恶的强大嘛,至于为什么狙完小朋友不狙丽兹,杀死老爷子、傻老公留下母女,都是这哥们邪恶以及要让丽兹痛苦啊……

但是我这里所说的“不合逻辑”是指,这个故事看起来像一个神话,即,这个故事有一个节点,在此节点到来之前,神父是不死的,无论你派多少天兵天将,都等于是遇到了光头琦玉桑,统统死翘。当然,故事都有点这样,但这部电影也太明目张胆了吧,我一开始都怀疑是看一部“克鲁苏”性质的电影,即其中的恶是无处不在的、无比强大、不可战胜的……

但是,这部电影的最后,丽兹胜利,看尾声,也没有恶魔再临的暗示。

因此,这种“不和逻辑”就可以集中地表达为:这部电影里其实并不好懂,我相信看完了后没有感觉到快意恩仇的人有很多,有些人甚至觉得有点堵,或者觉得蛮不舒服的,好像吃了一碗夹生饭,所以,这部电影了有个不太好懂的核心,需要在这里做一点解释。

这部电影挺尖锐的,其实。

这么说吧,鲁迅当年夜读历史里的“仁义道德”,看了半夜,竟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够惊悚,《狂人小说》由是诞生。

既然鲁迅能从仁义道德里看得出吃人,那你难道还怀疑西方人读了这么多年的讲述信、望、爱的《圣经》,能不读出个撒旦来?显然能,而且是高级版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反面,光明有多强,阴影就有多黑,所谓“black Bible”,而整个西方思想史上,这方面最有天赋的人是尼采,他没说说自己读出来的是撒旦,他说是“敌基督者”,有兴趣可以看看同名的著作,尼采最后的作品,骂的很痛快。

这里要讲的是,事实上,信仰面对的局面是很严峻的,信仰中的敌人,是势不两立的。如果他竟然还自称是神的代表——穿一样的衣服,说一样的话,有着一样的洞察力、一样的坚定,唯独不同的是,他可取神的位置而代之。考虑一下整个剧情,神父的所作所为,包括最后他说的话,你就会知道,他不是一般的敌人,他是一个宗教天赋极高的人,他能有组织、有记录、有规模地缔造地狱。

什么斗争能如此激烈?

这里做一点揣测,根据不多,但也不是完全乱说:这个斗争就是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斗争,基督教其实是后起的,它作为一种的新的宗教,要比犹太教“更开放”——我的意思是包容性更好、更富人性,而犹太教呢,它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封闭与原教旨主义,这里面的事情很复杂。我只是考虑到电影给神父的种种恶行中安排了一种独特的恶行——乱伦,并且神父是以其所信仰的信条来支持自己的行为的,那我就有理由相信电影中至少是渗透进了将神父与犹太人联系起来的一种看法。此处可以参看一处严峻行文中据说是(我没有查证)引自《塔木德》的一些说法:

男人“意外插入”自己嫂子是被允许的( Yebamoth 54a 及其脚注),男人可以与邻居的妻子鸡奸(Sanhedrin,Exhibit 59),女人与狗和其他动物兽交是被允许的(Yebamoth,Folios 59a-59b),乱伦是允许的(sanhedrin 69及其脚注),奸尸是允许的(Yebamoth 55b),男人可以娶18、24或48个老婆(公会20b-21a),男孩在满九岁零一天、女孩在满三岁零一天之前可供猥亵,“三岁零一天的少女,可以通过交媾结婚”("A maiden aged three years and one day may be acquired in marriage by coition ...")(参见Sanhedrin 55b, Sanhedrin 69a-69b,Yebamoth 57b,Yebamoth 60b;Niddah 44b)。

当然,如果把乱伦看做是一般的性犯罪,那也就是跟罪恶之城索多玛、蛾摩拉一样,也正好跟毁灭它们的上帝之火——brimstone and fire相对应,那它也正是基督文明想象中的罪恶之城,当然,这样也就没直接针对犹太人了。

所以,这部电影的确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但它首先是在一种宗教激情、教义争端、迫害历史的无意识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叙述的。以我之见,这部电影的目的在于让观众难受、一直难受,并在其中意识到——有一种与善很相似的东西与善同行着,但它却是最恶的,无论这种恶指向的是想象中的索多玛之罪还是由右翼思想家和宗教人士刨出的犹太人向全世界输出革命的阴谋论所代表的极端罪行,这种“敌对意识”必然融入了本片的构思。

一言以蔽之——敌基督与你同行!且斗争是如此激烈,以至于本片的看法似乎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惟邪不胜正”。仅此而已,只是如此而已!其它的都没法保证。

但这种斗争的结果,从远期来看,仍然是无解的,不然这部电影也不用带着这么重的戾气了。因为《Brimstone》的解决没有动摇它之发生的原动力,甚至,整个西方的社会、文化、宗教、经济的斗争史与发展史都系于这种原动力,所谓“两分法”、“二元论”。这个“二”贯穿着西方文明历史,宗教只能说集中反映而已,自多神教衰落,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统统都是两分的,光暗死斗、善恶两立、天堂与地狱两极……二的麻烦在于,你要想消解“二”,用“一”是不管用的,因为“一”最终一定会在自身之外定出那个“非一”来,结果,还是“二”,且带着杀死对方的疯狂。异教徒听说过吧?

要对付“二”,据说,得是“不二”,所谓“即一即异”。这番大智慧,西方文明里没有,东方文明里有,不要以为我们的没有“上帝”,《尚书 伊训》中写到了殷人心中的上帝:“唯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个上帝跟西方的很不一样,善恶皆自它,上帝即“大道”。正因如此,殷人从不向上帝祈求,也不对上帝进行祭祀,他们求祀的对象只是是作为上帝代表的各种自然神。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部电影中难解的部分,正是我们或许可以庆幸的东西。华夏民族的确没有为近代科学和发明创造贡献多少知识成果,有时候也显得特没个性、没原则,这些我都同意,但如果说我们没有宗教,我就要附加一句:是,不过我们精神的源头处有一种很高明的对神、宗教的看法,它不是二分的,也不是一元的,它是“不二”,这就是它的高明。然其流源既久,人们许已淡忘,只是它发扬出来的精神还在滋养我们,我们不喜欢那种尖锐、那种两立的东西,喜谈“万事和为贵”。

综上,这部由西方精神养育喂大的电影,并无给出答案——他们在二元范围里是提不出的,所以,它只是收了个光明的尾……给个三星吧。

 6 ) 悲催的女主、沉闷的故事

首先,片子有点长,叙事太缓慢,可能导演就要这个调调。
其次,盖·皮尔斯饰演的反派牧师太强大了,割喉都不死,而且战斗力奇强,还每次都想在女主前面,完全掌握主动权,女主除了逃跑就是逃跑。
最后,女主的结局太悲催,她只是想过一个正常女人的生活也真心没干过啥坏事,导演与她有仇吗,真是怎么虐怎么来。

 短评

血腥重口,各种惨虐,阴森之气看得非常压抑;美术摄影出彩,契合蛮荒气质,结构小惊喜,不过与宗教强行搭边比较失败,格局终究是小的。

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看过已删。这么个破事居然能扯淡两个半小时。

9分钟前
  • 聚羽成翼
  • 较差

看热评说范宁演这个角色难以入戏,我恰恰觉得只有她能让我感到其身上的脆弱坚忍破碎又凄凉的感觉。谁懂啊,还是乔安娜的她站在栏杆后往下看的一幕:细细的锁骨衬起零乱的碎发,她还不知道之后的生活有多不忍,她还以为生活仍有希望。(宗教➕父权➕炼铜简直hell三件套)

13分钟前
  • 乔阿
  • 力荐

四集短剧,盖皮尔斯气场炸人,故事很好只是有人不愿意看,但女性应该会看得触目惊心,囧Snow是超大彩蛋。Emilia没长残真是太好了啊~另外这部电影的摄影是顶级水准

14分钟前
  • 从一
  • 力荐

一则反射历史波动的寓言,《双面格蕾丝》的西部再现,女人在父权凝视下的惶惶奔跑和抗争——被噤声,被代罪,被奴役,几乎触目惊心。但所有被侮辱与损害的都不仅仅是消灭一个恶魔可以结束的事,如同结尾那个不安的窥伺视角,让恐惧悄然潜入每个人心里。

1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人物塑造还不太够,范宁的表演和电影气质产生游离。故事结构处理将观众喝电影和观众越分越开,这种艺术处理没有效果。而导演的不克制,最终耗尽了电影里与电影外所有人的热情。

16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在任何时代,认清、警醒和接受当下的社会现实都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21分钟前
  • Talulah Shark
  • 力荐

囧snow:I know.我和我的小伙伴:You know nothing.

23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一支结构工整、节奏畅快、旋律动人又情感饱满的四乐章交响曲,笃定的主部主题,应该有个从宗教意义上对片名更为恰当的翻译——地狱燃火

25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猎人之夜》的ultra Violent版变体,最后一章,连构图都直接扒了,又有点《杀死比尔》的意思。可惜导演才能有限,跟之前的《战时冬天》比,剧本已经超水平发挥,视听语言赶不上趟,音乐铺的那叫一个恶俗。

26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太他妈狗血刷三观了,148分钟都看得倍儿精神,全场观众也时而倒吸冷气时而哭笑鼓掌。3214四段式,讲有个魔鬼般极端宗教分子父亲的大范宁从小目睹周围人不断惨死,培养出一脸淡定见死不救杀人不眨眼冷血性格。成长路上出逃卖身再出逃,见证所有女性被花式贬低与欺压,割舌头戴马嚼绞刑各种极刑轮番上...

2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导演用四个章节阐述了一段在宗教及父权压迫下崛起反抗的女性史诗。结构工整,节奏沉稳。盖皮尔斯饰演的神父披着宗教的外衣,实则男权社会的恶魔,气场强大令人不寒而栗。相比之下,范宁对这位历经磨难遭受各种悲惨境遇的女主人公诠释的还欠缺些火候~

30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反宗教加一分 小演员们的演技真的赞

34分钟前
  • 流水线肢解工03
  • 力荐

讲的同样是人性的觉醒和神性的困境,<The VVitch>比起本片就像是个纸糊的学生作品。321式倒叙段落看似繁复却干净历练,4章茫茫雪景血浆遍地令人摒息,高潮完全可以在此处达成,无奈来了个画蛇添足的结局。全体卡司演技吊打范宁,尤其是Guy Pearce的表现简直完美到和他配戏的演员感到汗颜。

36分钟前
  • D I D A
  • 推荐

哑女象征着女性绝对失去的话语权,宗教与父权至上的可怕社会

38分钟前
  • 不讲道李先生
  • 推荐

尸体横野,一言不合就丢命,割舌头、上绞架、被分尸喂猪……电影刻画了一个以父、上帝、法律之名行暴力之实的荒蛮世界。一部女性处于绝对绝对绝对失语、绝望地位的电影。导演似乎并不想节制篇幅,也不想克制这种对男权的鞭挞,只有少数几丝如风中烛火般的希望。盖-皮尔斯能竞争影帝?

39分钟前
  • 南悠一
  • 还行

风格沉稳的硬核西部片,四个篇章,是闪回,也是轮回。对于披着宗教外衣的父权的抗争。

42分钟前
  • 麻酱罐
  • 推荐

被嫌弃的约翰娜的一生

43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较差

故弄玄虚的玩四段倒叙,讲了一个坚持不懈的死不了的性侵犯牧师父亲,用生命追着毁自己女儿的故事。。。PS:没有男人靠得住的社会,女人是被逼着自己强悍起来【囧雪这货怎么又演死了。。】

47分钟前
  • 还行

悍女?经历那么多劫难,仍然是蠢女!剧情如果采用正向线性叙事显然不出彩,所以不得已玩了个倒叙,但就像剥去暴力血腥裸露外壳,内里仍是滥俗一样,导演玩得越花,越外溢出一股心虚的平庸之气。

48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