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神啊

剧情片印度2014

主演:阿米尔·汗,安努舒卡·莎玛,桑杰·达特,博曼·伊拉尼,沙鲁巴·舒克拉,苏尚特·辛格·拉吉普特,帕里卡沙特.萨赫尼,阿马尔迪普·杰哈,瑞玛·德纳斯,迪伦德拉·德维韦迪,赛·甘德沃尔,拉姆·P·塞蒂

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

播放地址

 剧照

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2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3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4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5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6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3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4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5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6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7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8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19我的个神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5 00:52

详细剧情

贾古(安努舒卡·莎玛 Anushka Sharma 饰)意外邂逅了名为萨弗拉兹(苏翔特·辛·拉哈普特 Sushant Singh Rajput 饰)的男子,趣味相投的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然而,萨弗拉兹是巴基斯坦人,他的国籍和信仰令这段恋情遭到了贾古家人的极力反对。不仅如此,贾古父亲信仰的教主塔帕斯维(沙鲁巴·舒克拉 Saurabh Shukla 饰)更是预言萨弗拉兹注定要欺骗和抛弃贾古。为了证明预言的荒谬,贾古决定同萨弗拉兹闪婚,然而,婚礼当天,贾古等到的却是一封分手信。  心碎的贾古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记者。一次偶然中,贾古遇见了名为PK(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的男子,让贾古感到惊讶的是,PK竟然声称自己是一名外星人,因为宇宙飞船的钥匙被人抢走,所以流落至地球。刚开始,贾古以为PK在胡言乱语,不过,之后发生的种种令贾古开始相信PK所言,贾古甚至决定帮助PK寻找返回他的星球的方法。

 长篇影评

 1 ) 我的个神啊

主题曲爱就是消磨时光:

一直注视着你

听着你不停的话语

忘掉所有重要的事情

只在你身边相伴

消磨着时间

爱就是消磨时光

爱就是浪费时间

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

第一次有这种想法

我愿意浪费时间

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

我想要消磨时光

爱就是消磨时光

我照了七十五次镜子

整理了三十二次头型

换了八套衣服

喷完了整瓶香水

一直在拨弄外表 其他事都放一旁

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爱就是消磨时光

我脑海中跳出这种想法

第一次有这种想法

我愿意浪费时间

我愿意如此浪费时间

我想要消磨时光

爱就是消磨时光

我心中浮现了异样的紧张

何种异样 我无从解释

我无缘无故坐着笑成一朵花

为何如此 我无从解释

我的内心快要飞翔 我的内心想要呐喊

老兄 今天我懂得了 爱就是消磨时光

 2 ) 由PK想到的一些杂乱东西

PK
先说下信仰,信仰是什么?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信真仰理,唯信宇宙万物的真实本真,仰望宇宙万物的规律法则。那什么又是宇宙万物的本真和法则呢?是科学教科书上写给我们的那些还是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群体开始去观察世界、反思自身?
要说这个东西真的非常的难,因为我觉得这确实是极富情感体验的一种东西,加之真理的答案或许没有定论,不可能永远唯一,因此才有那么多人选择那么多不同的信仰。但这个话题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探讨的,苏格拉底就已经说:“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到现在人们依旧难以对其进行一个把握。
或许有的人看来,这样来谈论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对某种东西的极度相信和追求就是信仰。但如果把信仰放到一个陌生的星球上,把信仰放到锋利的刀锋上,他可能就会发生本质性的差别。
如果在人类的框架外来谈论人类,许多人类的东西就会显得很难理解与搞笑。人类为什么存在?人类又由什么生存?人类有很多的规则,大家都的去遵守;人类也有很多的关系,大家都得去维持。还有宗教、政治、国家、家庭、朋友等等等等,人类完美的发明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也构成了信仰的很多方面。
经常会看到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其实不只是中国,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应该都存在信仰的问题。但如果说只是单纯的宗教信仰,那是事实,中国信教的人少那是无法否认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绝大多数的人群都是无宗教信仰的。但是没有宗教的信仰这绝不简单的等同于信仰的缺失,即使不说别的,现在的中国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至少信仰着一个被称为“共产主义”的东西。但也有人说了,若是一个政党的凝结的信仰是挺不牢靠的,他会随着政权的更迭产生极大的变化。但又有谁说信仰就一定了,真理都不会恒定和唯一,更何况一个政党的信仰。只是说,这个时期他是向上的、积极的、与人为善的,于是人们会把他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乡。但我们不可能排除有一天,他走向了堕落,成了我们的1984。我想真的是那一天到来,中国的人民还是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历史的马车夫也告诉了我们这点。
再说下这部电影吧,就像开始提到的人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有非常多的制度,非常多的信仰,也有非常多的神,每一个神都有他自己的团体和规矩,我们该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神?一个说要在日出前祷告,另一个却说在日落后祈祷,孰对孰错,也许很困惑;为他拜伏,找寻所有道路,也许很疲倦。到底哪一个神才是真的?哪一个又是人们创造的伪神?到底他在什么地方?如果他在,为什么从没有人见过他?如果他真的听得见我们的祈祷,为什么又一定要到庙堂?结果发现不是没有去试着了解宗教、了解他们的神,只是有太多的问号,太多的不确定使我们自己真的无法说服自己。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与人为善,用慈悲的心看待时间所有痛苦。这些足矣普世的价值才是宗教该有的样子,也是我们可以信仰的东西。
《PK》是神作,也是继我看到的另一部印度相关题材的优秀电影《哦滴神啊》后的再一次震撼。印度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而且宗教的分裂与争斗也不是简单的几句能扯的清楚的,但从这两部电影,我至少看出了阿三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宗教反思上的深刻之处。
(个人一点小感,很多东西和看法可能太过个人与片面。电影是个人体验,世界也是这样,没有任何恶意。)

 3 ) 来自星星的无神论者

《PK》堪称印度版《V字仇杀队》。年轻女记者遇上了陷落地球的外星人,从质疑到首肯,最后加入了后者挑战宗教权威的事业,他们联手击败了虚伪的大法师,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并留下一段无法圆满的爱恋。扮演外星人的阿米尔•汗主演过红极一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在那部电影里他尽情嘲讽了印度当代的高等教育制度,《PK》的野心更大,将全印度的宗教观念一股脑儿推上了解剖台。试想,如果不是降落在印度,他可能不会拿宗教当枪靶子(比如在美国,他可能遭遇枪支暴力,并展开与持枪派的辩论)。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组成的国家,由此酿成的治安冲突常见诸报端。《PK》从“外星人有家回不得”的前提出发,设置了一连串十分合理的见闻和误解,让他顺理成章地跟宗教人士较上了劲,细节千锤百炼,生动诙谐。

不出意外的,由于题材敏感,该片被印度领导人呼吁禁止,但所向披靡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观众对它的热爱。吊诡的是,汗本人就是伊斯兰教徒,但伊斯兰教也在该片的嘲讽范围之内。这显示了他立场的超脱,也反映出他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就像他不在意拿自己开玩笑,天生的一副招风耳,在女记者眼里竟成了外星人的特征。影片能赢得众多教徒观众的喜爱,在于它所反对的并不是宗教信仰本身,毕竟PK也承认在他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拥有信仰是多么重要的生存动力;影片所嘲讽的,是那些以宗教作为工具,欺世盗名、聚敛财富、互相仇视乃至用炸弹剥夺生命的恶徒,以及一叶障目、盲目崇拜的信徒们。PK依次参加了所有教派的宗教仪式,不乏荒唐的、神秘的、艰辛的甚至包含极端肉体痛楚的,他完成得十分虔诚,却一无所获,这足以促使我们审视仪式的必要性,进而思考宗教的本质。

全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段是PK的街头生存指南,几乎是他的独角戏,无厘头密集,节奏明快,电影语汇丰富,机智点子层出不穷,叙事如舞蹈般活泼,比如PK被胖子踢倒,形成多米诺肉牌,然后跑上街被车撞倒,那一整段的动作编排和镜头运动都像是在拍摄舞蹈,这一部分的每个场景都以一个俏皮话或动作上的意外效果(PK遮挡下体,钱包里的钱必须捐款,贿赂警察)作结,回味无穷。以PK找到通讯器为分界点,后半段集中智斗一名装腔作势的梵教大师,这名受人尊敬的宗教领袖缩影了片中所有宗教观念,随着他的真面目被撕落,包裹在精彩娱乐性下的讽刺劲道也开始发力。

PK无疑是阿米尔•汗塑造的另一经典银幕形象。他的眼神清澈,神情呆萌,思维怪诞,举止滑稽,但这怪诞和滑稽中透出强者的坚韧、智者的胸怀。影片开场,他就像一个装在成年人身躯里的孩子,赤条条来到世上,被光怪陆离弄得摸不着头脑。他有着初生婴儿般的纯真,却不像稚童那样容易被洗脑,他常怀良善之心,又拥有绝顶智慧,他个头矮小,内心却宽广无边,他不会被拉进世俗的泥沼,倒能用三言两语点化世人。PK对于一切观众习以为常却不合常理之事,发出了尖锐的质问,他的思维方式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促使观众以前所未有的角度看待生活,收获启发。

为什么有了真神,还要对雕像发出祈祷?为什么人们对爱性爱和钱财态度不同?这些都是我们10岁之后就停止发问的。成年后,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僵化,更缺乏质疑精神。PK之所以令人觉得亲切,在于他代表了童真时的我们。曾经我们也像他一样做着荒唐事,磕磕绊绊着去了解世界的真相,但等到我们通晓了一些处世的规则后,这种能力也离我们远去了。而PK玩转了世界,也学会了说谎,却终究不改那颗赤子之心,他理应是所有被世俗浸染的成年人所欣羡的对象。(文/方聿南)

 4 ) 脑洞全开,相见见拙

  还记得当初现象级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么?同一个导演和主演,在4年后给我们再次的惊喜和震撼。
  外星人、神、爱情、喜剧、反社会英雄。这几个元素结合起来你觉得能拍出啥?
  放在韩国,估计是就《禹田治》+《来自星星的你》+一堆颜值暴表的欧爸带你装逼带你飞;
  在日本,这个宅文化之都,最终难逃《三坪房间的侵略者》这种后宫系列的老梗;
  中国嘛,算了,3D食人虫、白衣校花这种渣片我都消化不良,估计再看我们导演拍这种脑洞神片,估计半年都回不了血。
  回到正题,这些脑洞大开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印度宝莱坞这个传奇的地方,竟然拍出了社会的深度和世界级电影的大气,不得不佩服老被我们笑为阿三的印度,这几年在电影上的成长和辉煌。
  《P.K.》是一部科幻片,是一部老套的外星人深陷地球寻找回家路的科幻片。有斯皮尔伯格的《ET》珠玉在前,也有《来自星星的你》狗血在后,《P.K.》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印度风格。PK作为一个地球的过客,如同皇帝新衣里的那个说真话的孩子,用调侃把印度这个多宗教社会里的信仰乱象撕裂的粉碎,既作为英雄一样踏上回家路,也让你在随他一路寻找的同时去反思哪些日常里我们没有思考的问题。
  《P.K.》也是一部喜剧片,阿米尔·汗得憨豆先生精髓,顶着一对招风耳硬是演义了一把印度版的来自星星的逗逼,经营出一套外星人的地球生存哲学:比如管车震叫做会跳舞的车子、神像祈祷要换电池、神像贴脸上防止被打、去寺庙鞋子要上锁……用一种格格不入的违和感和纯真的傻气去去讽刺这个扭曲的社会。看着电影,虽然国度社会文化都不同,但是你一样能感受到欢乐,以及欢乐后留下的震撼。
  《P.K.》还是一部爱情片,一部告别狗血和撕逼剧情依然可以让人看出感动和泪的爱情片。谁说外星人只有面瘫,外星人一样能把印度歌舞跳出欧洲小文艺的感觉,外星人照样能身体力行的做出爱你就是给你自由这种逼格的范,特别是两段歌舞,赤果果的打脸,告诉你什么叫做不用缅怀青春和堕胎照样可以让你感动让你爱。
  《P.K.》更是一部讽刺片,和最近很火的《刺杀金正恩》不同,没有各种低俗段子和无厘头的爆粗吐槽,只是用你我都看得懂的提问,揭露出印度这个多神氏多信仰的社会里宗教的胆怯和虚伪,讽刺抨击了印度社会现实中的伪善神权。电影证明在印度,质疑神教简直就是去拔信徒们的逆鳞,它的揭露及讽刺让印度领导人都不得不呼吁禁止该片,害怕动摇社会根基。但是社会需要不一样的勇敢的声音,这也是印度民主进度的表现,在天朝这种极具批判性的文艺创作怕是过不了广电那一关的。
  说了那么多,其实一个标准就可以说明这部电影的质量,在3小时的观影里,看多电影的我居然没有觉得枯燥,这其实就是一部成功电影最基本的判断了吧。想想国内的电影,我觉得相见见拙,我们是不是应该尽早放下对过去辉煌的自满,以及对外来文化的鄙夷,好好去学习一下,知耻才能后勇。

 5 ) 来自星星的马丁路德

如果想要更好地欣赏地球全貌,那么最好的视角是站在万米高空鸟瞰,或者在月球遥望。同样,如果想要更好地认识智人这种生物,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双充满好奇的外星人的眼睛。

《我的个神啊》是一部典型的闹哄哄的、甚至有点浮夸的三幕式宝莱坞喜剧。但透过主角沙米尔汗瞪得圆滚滚的大眼睛,这部喜剧却试图探讨历来被视为银幕禁忌的宗教问题。在影片中,这个被人称为醉鬼p.k.的外星人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媒,问了人类一个1517年马丁路德问过罗马教廷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直接和神灵沟通,为什么要通过一些人间的中介呢?这个曾经掀起西欧宗教改革的问题同样在印度这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引发争议。争议就是票房,这部影片在争议声中坐上了印度影史第一票房的宝座。

从叙事结构与视听风格上看,《我的个神啊》相对传统印度片并无太大突破。这种三幕高潮式的故事结构是符合人们欣赏天性的古老范式,再经过两段浪漫爱情的包装,配合饱满的色彩、到位地有些过头的配乐以及王宝强为全片强加的一层笑点,足以达到理想的娱乐效果。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主创团队具有让人在欢笑之余引发思考的立意高度与创作野心。虽然这只是真正意义上喜剧的创作常规,但被国内大银幕喜剧摧残已久的中国观众显然早已不敢奢求这一点。这也使得《我的个神啊》在国内公映的喜剧片中显得鹤立鸡群。

影片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话题选择的成功。外星人到访地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题材。新鲜的是这一次外星人来地球,不是来打架,不是来谈恋爱,而是像一个婴儿一样充满好奇地看这个世界。更新鲜的是他是来宗教这种人类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由此,影片引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性与争议性的问题,那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的价值与作用。

宗教,如同人类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都是一种我们在漫长历史中自己编织出来的所谓的“想象的现实”。也就是说,我之所以相信神,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我真的相信神能帮助我办成什么事,解决什么困难,而是因为其他人,尤其是我周围的人都相信神。

如果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走进一间神庙,那他的期许一定是神能给他糖吃,给他玩具玩。当他的愿望无法满足,他会产生和p.k.一样的问题。这时候他的长辈们就会开始给他讲故事,讲上帝七天创造万物,讲佛陀轮回转世,讲真主主宰宇宙万物……终于,即便没有被成功“洗脑”,也会耳濡目染,形成深受宗教传统影响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而p.k.的设定则是一个只会用脑电波交流的外星人,他们不会讲故事,因此也就不可能形成宗教观念。他与小孩子对宗教最初的期望是一致的,就是我花钱,你办事。而与小孩子不同的是,p.k.先在地球上经历了生命体验,再思考宗教信仰。而不是像大部分信徒一样,在儿童时期先接受了宗教信仰,再在宗教的指引下完成生命体验。

《我的个神啊》用一个本是两情相悦,应该收获幸福美满结局的爱情意外巧妙地批判了后一种宗教信仰的形成模式。在后一种模式下,宗教教条很容易在我们的生活中形成自我实现的预期(女主受宗教领袖影响以为男主逃婚差点错失一段良缘)。而大部分人包括影片的女主嘉谷却只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p.k.从一个绝对抽离的视角,通过嬉笑怒骂使人们看清了这一切,并打破了嘉谷陷入的预言自我实现的圈套,从而实现了对宗教愚昧的有力批判。这样,在闭合叙事结构的同时,影片结尾达到了价值批判与情感抒发的双重叙事目的。这是本片对传统叙事模式的精妙运用。

宗教,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不同宗教组织、宗教形式其实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演化出来的秩序,是一种协调预期、提供激励的社会规范,也是一种分担风险,提供社会保障的社会组织。影片中p.k.对各种具体宗教仪式与宗教领袖的质疑,其实是大众媒体所代表的世俗社会对传统宗教仪式与宗教组织存在的质疑。

伴随着现代化过程,宗教无论作为一种促进合作的社会规范,还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社会组织,其作用都已大大弱化了。我们现在有更多效率更高,更符合现代观念的制度、规范以及更强大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为人们提供社会保障。臃肿、庞大的官僚化的宗教机构以及繁琐的宗教形式与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从这个意义上讲,p.k.就像是现代印度的马丁路德,他带领人们抛弃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宗教教条,打碎已成为招摇撞骗的人造偶像,帮助人们找回信仰的初衷——对宇宙终极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作为一部娱乐性极强的影片,能够引发这种维度的争议与思考,无疑是值得票价与掌声的。

 6 ) 很欢乐的片子

又看了一遍之后觉得,除了电影里对宗教的探讨之外,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其实是,整个电影基调很欢乐,而且里面的女主家很有钱啊貌似,开头就是在比利时留学,蓝后自己家也是很漂亮的公寓,整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再也不是那些黑漆漆乱糟糟的贫民窟一样的地方了。当然这并不是歧视,只是看多的那样的,在看到酱紫的印度电影就很惊喜了,女主的家好漂亮嘤嘤嘤
      再一个女主很美,短发简直太清新了,笑起来很漂亮,就是嘴巴不知道是不是割了嘴角,看着怪怪的,沙弗莱茨帅炸虽然只是个酱油。阿米尔汗在这部电影里就是瞪着眼睛,化着八字眉,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副囧字脸的表情太可乐了,搞不懂最后为什么要让他喜欢上女主,虽然是必然的,还是有点不爽,注孤生啊。

 7 ) 要做一个无神论者吗

   刚开始觉得还蛮轻松搞笑的,看见PK踩着各种宗教地雷仓惶逃跑,当时就觉得印度宗教也太多太复杂了吧。这么多也难怪pk会到处踩地雷,直到他决定要全部都信仰的时候,看到他为了各种宗教仪式,各种祭祀而在人海中奋力拥挤,只为摸到传说中的圣体?甚至是不惜学习别人用刀片弄得满身是血。这TMD就是传说中真正敬畏神明的表现???那我宁愿当一个无神论者,况且直到PK耗尽全身精力也没能得到回应,只能在满是神像的房间里,磕头祈祷,这一幕给我印象相当深刻。
  其实这一幕也让我联想到印度这个国家,以及PK这个演员本身,他21岁的时候爱上了邻居家的女孩,但由于宗教原因(女孩家是印度教徒,他是一个正统的穆斯林),两方家长都坚决反对这桩婚事,两个年轻人决定私奔。曾经他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甚至常常被印度政府和印度政党拿来当作印度教和穆斯林和睦相处的典范。从这里就知道宗教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影响多么深重。
  每到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影响人们之间的对于爱情,合作等等或是正常生活时,我就会火上心头,去TMD宗教,如果这么束缚人,让人变得迂腐,那我宁愿我不要。况且生活中也不是只有宗教信仰才能让你活下去,你可以信仰自己从生活中历练之后懂得的事情,不一定要抱着神明的雕像死磕,我们之所信仰是因为它能使我们坚强,让我们变得纯粹。
  那我们要当一个无神论者吗?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重点就是讲的人在人性与信仰之间的博弈。正是由于有着信仰,派才得以在残酷的环境下活下来。直到电影后半期,pk戳穿了假信徒的面目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当不当无神论者其实不是那么重要,你心中有没有神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信仰的东西,但不是一定宗教,也不一定是世人所谓的神。

 短评

不得不说宝莱坞的电影已经超越了中国太多太多!

6分钟前
  • foxhoundjames
  • 力荐

阿米尔汗的眼睛竟然还是孩子的!你好像能从他眼睛里看到他对电影发自心底的热情,对身处之国众生磨难遭遇的冥思和悲悯。这种心灵宽广的人,宏大的天朝影视从业者数了数还真找不到几个,商人倒是扎堆。人家已经能和上帝对话了,我们却还在泥窝里欢腾的打滚儿。

7分钟前
  • bird
  • 推荐

被来自星星的阿米尔·汗萌翻了!!!在B站看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阿米尔·汗正是伊斯兰教的信徒,可他却戏谑调侃了包括伊斯兰教的各大主流宗教,挺难得的局外人眼光,也告诉了我们最可恨的其实都是人造的神棍。

10分钟前
  • 苏忆
  • 力荐

阿三版“来自星星的你”。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谈情说爱上,而是对着印度最自豪的多神信仰开炮;把宗教涮得体无完肤后,又从宗教兜回到爱情。看似乱七八糟、其实结构巧妙。估计此片会和“三傻大闹宝莱坞”一样火起来~(才发现原来就是同一个导演和主演,难怪)⊙﹏⊙b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其实除了我天朝外,海外从来不缺乏对宗教有利质疑的片子,但是《PK》的亮点在于印度已在此程度做到了如次自嘲又娱乐大众的地步,虽然整部影片乏善可陈之处良多,但至少还是能让中国观众理解并开怀一笑,实属不易。

16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推荐

印度版来自星星的你,不断甩老梗,一副“你看你看好笑吧”的态度,我都快睡着了

19分钟前
  • 女巫
  • 较差

还能说啥,几乎所有的好玩、好看的元素都有了。比利时拍出了法国味儿。那什么,姜导演,好好学学阿三怎么拍片儿的吧,别再自恋了

23分钟前
  • 领衔主演
  • 力荐

好!印度轻喜剧简直成精,要深刻有关于信仰探讨,要爱情有跨越时间与文化的电话,要笑料从演员到歌舞与情节到处都有。轻松却不轻浮,深刻而不沉重,深入浅出,娱乐性与思想性兼顾的典范。

27分钟前
  • 雪風希夏
  • 推荐

以外星人的视角把各种宗教轮流质疑了一遍,印度姑娘和巴基斯坦青年在一起了,这种剧情居然能在印度上映,他们一定没有广电总局╮(╯▽╰)╭

30分钟前
  • 丹AI🌵
  • 推荐

造人的神让科学家们去寻找吧,人造的神统统都砸烂吧!

33分钟前
  • 276088996649
  • 推荐

我录下全地球最动听的声音,到处都写满了你。称不上神作,也比三傻要差一点,故事只是一个外星来客来到地球后的各种乐趣味以及和女主之间暧昧而又不可得,恋恋不舍的虐恋爱情故事。但本片极大程度上保持了印度特色,也对印度的宗教文化进行了批判。老人给老婆过生日,以及最后的表白和反转桥段略催泪

34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敢在印度这种宗教国家拍这种挑战宗教权威的片子,值得赞赏。

36分钟前
  • 爱情海
  • 推荐

不慎买了配音版的票 恳请王宝强不要再把他的声音用在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身上了 大煞风景 对片子的观感直线下降

39分钟前
  • ciao
  • 还行

车震有风险,事先请藏衣。其实把外星人换成超能力者也毫无障碍,事实上,或许还可以去喜剧化,拍成一部完全不同的东西来……另一方面,不同宗教乱拔号拔错号导致联系不上真神,倒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写另一个科幻故事:最终号码拔对了,找到了我们创世主……好像还可以变成cyberpunk。

4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文青们都去印度吧、保证你们生活的好、有的吃、有的约、你会唱歌跳舞、你会装神弄鬼就行了...ps:主题不言而喻、就冲这么一个宗教大国、都能拿宗教开玩笑、不能低于四颗星...

46分钟前
  • 玛丽莲教父
  • 推荐

2014年宝莱坞最佳!妙在以局外人视角,窥探印度社会生态肌理,通俗化地剖解敏感议题,从反对盲目的宗教崇拜,到印巴两国联姻。赏心悦目的娱乐之余,更多地是渗入希拉尼和阿米尔二人的忧患意识,这种在常人看来“一根筋”的责任感,使大众文化产品的寓教于乐功能性达到最大化。

5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还是很聪明的,矛头指向的是那些借宗教满足私欲的人。对信仰本身,其实还是有敬畏的。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在印度赶上pk首映,很精彩,整个影院爆满,笑声不断,女主最后打通电话,男主2接通电话的那一刻居然是泪点,应该是豆瓣第一个看此电影的人,因为实在没有国人会无聊到在德里看印度语片,赞

58分钟前
  • 安小安
  • 力荐

一开始以为是科幻片 看着发现是讽刺宗教的 最后原来是爱情片!

1小时前
  • fefe
  • 推荐

只能讲王宝强的配音太傻逼了

1小时前
  • Lycidas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