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情片法国1982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伯杰·阿斯特,佩妮娜·奥威,克里斯蒂安·阿尔姆格伦,卡尔·比尔奎斯特,阿克塞尔·迪贝里,艾伦·埃德渥,茜芙·埃里克斯,阿娃·弗洛灵,Patricia Gélin,迈丽丝·格兰隆德,Maria Granlund,贝蒂尔·古韦,埃娃·冯·汉诺,索妮娅·赫登布拉特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剧照

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2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3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4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5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6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3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4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5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6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7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8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9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7:19

详细剧情

  1907年圣诞,艾柯达家族两代人共享圣诞晚宴,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小主人公亚历山大(伯特·格福Bertil Guve饰)和芬妮(妮拉·艾尔温Pernilla Allwin饰)的父亲奥斯卡(艾伦·艾德沃 Allan Edwall饰)在排练《哈姆雷特》时突然中风,弥留之际把苦心经营的大剧院托付给妻子艾米莉(艾娃·弗洛灵 Ewa Froling饰)。一年后艾米莉带着一双儿女改嫁冷酷残暴的青年主教爱德华。爱德华的母亲和姐姐专横刻薄,亚历山大与继父的矛盾日益尖锐,却只能默默忍受。当老祖母海伦娜(古娜·沃根Gunn Wallgren饰)得知此事后,暗中请老友帮忙,终让孩子们重获自由。艾米莉也逃离了主教家,从此一家人再次团聚享受着天伦之乐。  本片获得第5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哈姆雷特的影子

太多的话不好说,只说几点,首先是莎士比亚的影响。英格玛.伯格曼早年是搞戏剧的,最崇拜的是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斯特林堡我没看过,所以不大好说,但是莎士比亚的影响非常之明显,几乎在任何一部电影里都可以看得出,最突出的是那种让人如痴如醉的迷乱的复杂的情感,还有那一目了然的莎翁风格的华丽的台词。

芬尼与亚历山大里面很明显地有哈姆来特的影子。首先,亚历山大的父亲奥斯卡正是在演哈姆来特里的那个鬼魂时去世的。对剧院的事情过于操劳,奥斯卡心力憔悴,终于倒在了哈姆来特的剧场上。临死的时候他要拉着亚历山大的手,说,现在我终于可以演好这个鬼魂了。然后奥斯卡的鬼魂在影片里繁复出现。

亚历山大原来在大家庭里如同王子一般被宠爱着,影片开头就是欢乐的家庭圣诞聚会。奶奶家里的豪华的家具,如云的女仆,都让人有王宫的感觉。圣诞夜里最让人难忘的是亚历山大拨弄着他的那个小幻灯机的那段,黑暗的房间里,小男孩在拨弄着幻灯机,幻灯机的啪啪声在静静的黑夜里尤其作响,彩色的圣女在墙上迎接着圣灵,那恍若梦境的感觉让人深深迷恋。

然而随着父亲的去世,紧接着,母亲改嫁,嫁给了正是主持葬礼的主教。亚历山大是作何感想呢?“葬礼上的残羹冷炙,正好来作婚礼上的餐肴!”然后就在奥斯卡死后不久,他的鬼魂就出现在亚历山大的生活里。在婚礼的时候他再度出现,一身白衣,站得远远的,如同国王般注视着人群。

亚历山大的噩梦从此开始,这是个冷酷无情的继父,从他们刚一开始见面,就显示出他的暴力倾向,因为一件小事情而教训亚历山大,后来又因为亚历山大叙述了他折磨前妻的事情,而体罚亚历山大。体罚的那段,主教简直就是个魔鬼。不仅仅是要在肉体上让亚历山大屈服,还要在精神上让亚历山大屈服,那一段让人心悸。爱米莉也觉察到亚历山大对主教的反感,对亚历山大说,你不是哈姆来特,我也不是乔达鲁王后。因为母亲也如同哈姆来特里的王后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儿女。

电影里面亚历山大并没有太多的话,但他的表情却异常丰富。他并不象莎士比亚戏剧里的犹豫的王子,要去复仇,然而他也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思索。亚历山大在葬礼的时候,他就开始说一些亵渎的话,后来在木偶店里甚至直接说出了渎神的话来。上帝的映象也多次出现,例如亚历山大被罚在阁楼里过夜的时候,身边正是一个耶稣受难的大大的雕像。在木偶店里,一个巨大的上帝木偶跳了出来,我想那时亚历山大一定恐惧到了极点,然而随即操纵木偶的卡隆哈哈大笑,站了出来。这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上帝的主题也同样贯穿着伯格曼的电影里,第七封印,处女泉,伯格曼不停地追问上帝,但没有一部电影如同这部电影一样,上帝被处理得举重若轻。妥斯妥耶夫斯基说:上帝折磨了我一辈子了。其实伯格曼也可做此语。

主教对爱米莉说:“你们都有多面具,而我只有一个。”其实面具这个主题在伯格曼的电影里反复出现,例如假面,例如秋天奏鸣曲。人们都有好多不同的面具,生活中欢笑的假面之下,也许心却正在流血。

“万事皆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之下,想象如同纺线,编织着生活的图案。”

 2 ) 最后一座巅峰

提及伯格曼,除了众所周知的《野草莓》、《第七封印》和《处女泉》等作品,不能不提《芬妮与亚历山大》,一部鸿篇巨制,一部集大成者。这是伯格曼的生涯巅峰之一,自此之后,他将渐渐减少作品的产出。

最后一座巅峰

《傀儡生涯》上映次年,伯格曼以监制身份参与到《萨丽与自由》(1981)中。但更重要的,是随后的《芬妮与亚历山大》,这部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

回望创作历程,1979年,伯格曼便完成了手写的1000页初版草稿。剧本写作只用了3个月,但前期制作却花了一年。电影最终从1981年开始拍摄,1982年12月17日上映。

《芬妮与亚历山大》讲的是艾柯达一家的故事。从1907年乐也融融的圣诞聚餐开始,走向了一阵衰颓与骚乱,又在1909年恢复了所谓的正常。时年10岁的亚历山大见证了父亲奥斯卡的去世,母亲艾米莉的改嫁,继父爱德华的责罚,以及大家庭的回归。当中穿插了伯格曼一向钟爱的戏剧、音乐以及情欲追逐、心理分析、宗教质问,而曾经的上帝是爱,是虚无,此间也许转为更浓重的淡漠与可耻。

伯格曼提过,狄更斯对他的剧本有影响,我们也能从这样的故事中寻到蛛丝马迹。而《芬妮与亚历山大》中之所以有艾柯达(Ekdahl)家族,则是因为易卜生的象征性剧作《野鸭》(1884)中有一个艾柯答(Ekdal)家族。

拍摄《芬妮与亚历山大》,对伯格曼来说相当不易。2006年,他的工作日记在瑞典发布,当中就提到了他对顺利完成这部鸿篇巨制严重缺乏信心,还经常对疾病、痛苦以及无法完成的恐惧作出抱怨。特别是,伯格曼的疑病症(即因过度担忧个人健康问题而出现心脏或肠胃不适等症状)屡屡发作,总幻想自己同时患上睾丸癌与胃癌。当然,也有真病的时候,像是教堂外的葬礼场景,就是由团队其他人来拍摄的,因为他那时患上流感。除了心理与生理问题,在冬天拍摄时摄影棚的暖气也不好使,这就导致了在额外的暖气片尚未发挥功效时,大家只能在零下温度中工作。但经历过6个月的拍摄后,伯格曼希望能以“轻快与愉悦”的方式来结束,于是就有了孩子们大玩枕头仗的一幕。

重返瑞典后的伯格曼,一出手就是《芬妮与亚历山大》这一部瑞典有史以来最大体量的制作,当中光是念白部分就有60个,其他镜头更多达1200个,而且,这也是投资最多的电影,600万美元的预算在本土也是前无古人了。伯格曼原本想以此作为自己执导的最后一部院线电影,但后来还是写了好几部剧本,并为电视剧担任过导演,直到2003年,真正的“最后一部院线电影”《萨拉邦德》才上映。

《芬妮与亚历山大》原素材长达24小时,为了上映,剪成188分钟,伯格曼将之形容为“切入了电影的神经与命脉”。而后来,还有312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分成4部分在电视上播放,这一版本是伯格曼更为欣赏的。两个版本有许多不同,譬如,芬妮虽然与亚历山大齐名,但在短版中,要到差不多一小时才会提及,而在导演剪辑版中,第一个念及的名字就是“芬妮”。

而在拍摄《芬妮与亚历山大》的同时,伯格曼制作了《芬妮和亚历山大的诞生》,这部110分钟的纪录片在1986年推出,标准公司则在2004年11月6日发行。

不过,在伯格曼如此珍视的《芬妮与亚历山大》中,很多老熟脸并没有出现,像是在近几部作品中大放异彩的丽芙·乌曼,就拒绝出演女主角艾米莉。这让伯格曼相当不快,说她已经“失去了名分”。

主教爱德华一角,伯格曼在创作时所依附的形象来源,则是跟自己合作十多次的老搭档马克斯·冯·叙多夫。然而,当剧本完成,橄榄枝也伸出来的时候,人在洛杉矶拍戏的叙多夫却被自己的经纪人“坑”了一把。那时想联系叙多夫的话只能通过他的经纪人,而经纪人对伯格曼及制作人开出的要求,是让叙多夫在报酬之外,还能从电影利润中分一杯羹,但是,《芬妮与亚历山大》的预算已经不剩讨价还价的空间,这就导致了制作人只能另觅他人。然而事实上,叙多夫非常希望参演,并对此甚是兴奋,可惜伯格曼并不清楚,也就未能促成合作。事后叙多夫得知已被扬·马姆斯约取而代之,无缘伯格曼曾经认定是“最后一部院线电影”的作品,甚是恼火,长时间对这意外耿耿于怀,尽管后来他还主演了伯格曼编剧的《善意的背叛》(1992)与《私人谈话》(1996)。

相比之下,“幸运者”扬·马姆斯约对被选中出演爱德华也曾感到不解,因为这位歌舞艺术家之前几乎从未演绎过或经历过相关的事情。伯格曼对他解释,“我察觉到你体内隐藏有一些黑暗与邪恶的特质,扬。你有,我有,大家都有。”而在拍摄期间,马姆斯约曾倒下过,因为拍摄时长过长且要同时应对舞台工作。

伯格曼曾在1963年,根据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剧本拍出《一出梦的戏剧》,而在《芬妮与亚历山大》末尾,艾米莉提议海伦娜一同参演《一出梦的戏剧》。对此,海伦娜并不十分情愿,因为她觉得斯特林堡“对女人怀有恨意”。这是伯格曼对饰演海伦娜的古恩·瓦尔格伦的一个玩笑,因为在瑞典人民心中演技高于英格丽·褒曼的瓦尔格伦,其实是斯特林堡最重要的一名“译者”,而且她曾在《一出梦的戏剧》中扮演英德拉的女儿,获得极高的赞誉。在电影最后,她拿过剧本翻看,并向凑过来的亚历山大念出了这部戏的前几句对白。而另一个有趣的选角秘辛是,这一角色伯格曼最先考虑的恰是英格丽·褒曼。

而在调教扮演亚历山大的小演员贝蒂尔·古韦时,为了让他能有更为自然的表演,伯格曼隐瞒了电影主要讲了什么,以及故事走向会是如何。稍后,古韦还出演了伯格曼自编自导的《排演之后》(1984),但之后就渐渐淡出了演艺圈,并成为一个经济学博士。

同是老搭档的摄影师斯文·尼科维斯特在拍摄期间曾与伯格曼有一次大争吵,因为尼科维斯特想要参加前妻的葬礼,而伯格曼不允许他离开拍摄现场。但不管怎样,继《呼喊与细语》后,尼科维斯特再凭伯格曼的《芬妮与亚历山大》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第三度获此殊荣,则是《布拉格之恋》(1988)了。

《芬妮与亚历山大》同样在获奖道路上一路飘红。继1983年在第40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封费比西奖最佳影片后,又在1984年勇夺第5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以及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四项大奖,并收获最佳导演与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此外,同年金球奖最佳影片、法国凯撒奖最佳外国影片、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也被一一收入囊中,而各项提名更是不绝于缕。这对于封刀前的伯格曼来说,是绝好的收尾。

(连载于《看电影》)

主要参考来源:
《魔灯:伯格曼自传》
《伯格曼论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
Google、Wiki
IMDb、豆瓣、时光等电影网站

 3 ) 想象如纺线

在伯格曼百年的最后一个月初识了他,相见恨晚。上个周末第一次看完F&A记了不少笔记,想是还会再看2、3遍的。

观影过程用“渐入佳境”来形容再适合不过,前半部分沉浸在精彩的运镜、烛光的运用、幕布与门对置景的巧妙切割、色彩与情绪的渗透;当时间到达电影黄金分割比的高潮处,伯格曼彻底带我们走进一个安全的诡异梦境,他把诗意与线索都揉进台词,唤起思考与联想。

冗长的情节让我昏昏欲睡时,这两句台词刹那惊醒我带来灵光闪现。其一是“情感自我身体处升腾,尽管我控制得住,现实却似被情感粉碎个精光。你走了之后,现实便已是支离破碎,但怪异的是,这样感觉起来反而又更为真实,所以我也不费心去修补这现实了。”其二是结尾处老祖母朗读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一出梦的戏剧》中的诗句,”万事皆有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后者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核心,说斯特林堡是伯格曼精神上的父亲,这一点在这儿稍有体现。就在你以为电影要在你一头雾水中结束了,就在那些若有似无的线索在你脑子里盘绕之时,这么短短一句诗出来了,解释了电影中所有的奇特现象,把之前的疑点穿成了一条线。交融的、失去边界的时间与空间在电影里折叠,如梦似幻的置景,在无数细节里描述共存的伏笔。没有很难的镜头运用,但每一次简单的推拉都很讲究,营造无数情感交织的氛围。

影片结束了我仍回味这句话,喃喃自语重复着“时间、空间并不存在……”。父亲生时演哈姆雷特的鬼魂,死后又以白衣鬼魂的形式存在人间。木乃伊死了4000年,但胸口仍有起伏。芬妮和亚历山大既可以在箱子里,又可以在楼上房间里。人的不同形态可以共存,生死两态可以在时间里融合,而时间的概念也可以不存在。伯格曼真实童年里绿色的房子和影片里红色调的房子共存,影片的灵感是他童年经历的映射。

“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甚至引向了一种新的理解,想象力让一切仿佛都失去了边界,融合在一起,每一根线都以一种方式交织、变化。想象力的力量让Alex摆脱继父、宗教、时间、空间的束缚,他真正成为自己的主宰,成为一个全新的神。

上帝、死亡、人性是伯格曼一生的思考,他西方式的拷问在F&A里得到了一个东方式的解答。这一解答讲述了无形之巨大,幻觉成为真实,真实成为幻觉,真与假水乳交融。伟大的作品不是在描述故事与人物的弧光,是在讲述一个完整的圆,人物在不同线上变化无形,但最终汇聚到原点。他所找到的与世界和解的方式——想象力推动世界的变化。

 4 ) 寻欢作乐者的结语与预言

这部片子可以视作对欧洲贵族社会的最后一次全景式的回眸。其实从文艺复兴贵族制社会的瓦解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一代代新旧贵族的传递中,属于贵族社会的典雅传统竟然超越了阶级,从土地贵族到新兴资产阶级,都沉醉于充斥着巫术、情欲、永恒与毁灭的旧梦里。直至一九一四才完全破灭,社会完全陷入由下层掀起的混乱中,直至今日不绝。
为表现这份典重,伯格曼舍弃了当时已经开发出的众多叙事技巧,转向古典完美的结构。影片由一场盛宴开始,这场宴会已经露出死亡的痕迹,归结于另一场宴会,庆祝团圆与新生。中间是戏剧的五幕结构,每一幕尽量控制在有限的场景中。
伯格曼也刻意将视角只局限于贵族社会的内部,我们看不见穷困、混乱、工人的怒吼与革命。但是不时出现在窗前、躺倒在街上的穷人,隐隐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对于未来的恐惧,却成为这部影片的基调。时代的变动不是通过具体的事件,而是融入空气在每个人的吐纳之间。
这部全景式的画卷由三个世界构成。基础是这群贵族的小天地。以上,存在着属于理想、梦魇、鬼怪、通往永恒的道路与天国。以下,则是在变动的社会。女仆已经不满足于作为主人的禁脔希望自寻出路,贵族已经失去了理财的能力,剧院无法经营,主教面临破产……
而维持这一切的只有一份虚伪、空洞,只作为词汇的道德。
有趣的是,伯格曼是从两个孩子的幼稚视角去透视这份复杂。芬妮与亚历山大,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有两个小孩作为题目,重点应该只有亚历山大吧。其实是他们代表着两重不同的眼光。亚历山大是破坏的,芬妮是安稳的。前者作为哈姆莱特,彷徨忧郁却无所畏惧;后者其实经历着与亚历山大相同的一切,但是却逆来顺受,几乎毫无反抗(除了不肯说一声晚安)。所以亚历山大很突出而芬妮被隐没,但是其实她以一个女性的视角,接受了一切。在父亲要砸碎“最贵重”的椅子时高喊,在亚历山大沉默时对继父说晚安。在亚历山大不敢面对临死的父亲时独自承受遗言……
这两个小孩代表着贵族的两种面向,在他们所居的同一个现实中(是芬妮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亡魂)一个渴望走向未来,一个只是默默忍受一切。但是又都有自己的缺陷,前者承担着太多属于过去的旧梦,而后者也有对于未来无尽的幻想(本片中的街道上的穷人也是透过她的眼睛看见)。
对照是这部片子里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手法,小孩与祖母,具有灵性的不同代人是最重要的对照。同时,绵密的对白,充斥在这部影片中与主轴无关的细节,具备仪式感的陈设、表演都在这部影片中占据了很重分量。

导演通过这部影片中几个不同的人物呈现出当时贵族的全貌。
母亲,她是全片中最为完美的人物(也是全片中唯一一个每套衣服都好看的人),象征着贵族社会仁慈豁达、优雅协调的处世态度,具有审视自己的能力与幽默感,更有对于永恒与完美的追求。站在通往永恒之路上,本片中除了两个孩子外,唯一见过奥斯卡魂灵。
同时,她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为了丰满这个人物,作者将一些滑稽或者普遍的情绪赋予到她身上,比如她与那个老头滑稽可笑的婚外恋,还有开始支使佣人的无力感、落泪。但是总体而言,她是这个家庭的支持。掌握财富,看穿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问题(本片中一开始的宴席以后,她有一场常常的对话,分析了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并且成为他们的精神力量,实际参与解决他们的问题。
所以,她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扮演着角色,有人毫不在意,我却小心翼翼。”然而在言及自己对于生活的真实看法时,她毫不隐瞒“我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也是一个母亲,我享受做一个母亲,但是这只是一个角色,正如我也扮演过玛格丽特”。她认为“生活在吞噬着她。”“尽管还控制得住,但是现实似乎已经被情感击碎,我已经无意修补。”
奥斯卡,是这部片子中的幽灵。本片中贵族精神的真正继承者(这个精神只可能继承在男性身上,因为贵族制的本质仍然是男权的)。在他的身上存在着那个时代的多种气质,失去了生命力(性无能)、明明知晓自己无甚才干却依然坚守。他说“我们所处的剧院提供了一个天地,让我们暂时离开现实。”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即使是这个剧院,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缩影。”
他清醒难过地存在着,眼见着一切的崩坏,却无力改变,只能自我安慰。某个程度上说,两位哥哥是他的两个剪影。阿道夫代表着他安于现状、寻欢作乐的一部分。卡尔则是他希望改变生活,却无能为力。痛苦而消沉。
这三兄弟最终的本质都是软弱,被钉死在过去时代的十字架墓碑上。
艾米丽,可以看做是贵族社会浪漫幻想的继承者。一以贯之、优越平庸的生活使她的精力转化为疯癫的狂想(什么渴望从你脸上看见真理之类的废话)但是同时,一旦她生活的幻想破灭,就转变为完全的功利(最后,她惺惺作态夺走了剧院,还声称自己是这个家族的掌权者)。其实,这是一个思想贫乏的女人必由之路;另外两位妯娌也是她的剪影,一个快活而完全实际,另一个则自认投身于伟大的爱情中。
其实她们的生活的本质即空虚。
这个家庭里的人,最崇高的被永恒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他们已经明白,“那水的来源,遮住山的云朵,只是来自所有人心中的恐惧、欲望与希望。”“只是为了解渴、濯身。”“我们所以行走只是为了欺骗自己与别人,目的地只是一片虚空。”有才智的在为自己谋取私利,放弃了爱与维系整体的意志。破产的神父空念着道德经来用专制来掩饰自己的无能,魔法师与同性恋者侵入幼儿的心灵,传统对于下一代来说只是重压与罪恶……其他的均是庸碌空虚之辈。怎么能不走入毁灭。

最后记录几句台词:“邪恶已经挣脱了锁链,但是让我们呆在这个小世界里,寻欢作乐。”
这是这部片子的结语。然而接下来这句话,则是未来的开头“万事皆有可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存在主义、卡尔维诺……)



PS.这部影片因为是伯格曼最后一部作品,可以看出在制作厂花费了很大的心力。所以内容显得臃肿(类似托尔斯泰式的结构),每一个部分都花了很大的气力来制作。关于犹太人的启示录、同性恋那一段可以一再地看。
还有开头那场宴会,因为拍摄在对人物不熟的时候,看完了这部片子转头去看那场宴会中每一个人的表现会很有趣。
这部片子中的哈姆雷特神话我故意没有提,话剧表演戏中戏,因为讲不出什么来,等我以后看得多了再说。

 5 ) 312分钟的电视版本较之188分钟电影版本多出来的部分

这么长的片子,还要看第二遍的时候写这玩意,还需要两版比较着看,可见是多么费力的事。言语表达能力有限,写出的东西别人未必看得明白,权当写给自己。5小时版本分五幕,3小时版本不分幕,是博格曼自己剪辑的,删减了2个小时多的片段,5小时版本丰满得多。把我发现伯格曼删减的片段列举一下,有的细小差别未列出
1.片头多出景色,河流,镜头缓缓移动引出大宅子,而后引出亚历山大观看模型;三小时版本片头直接是亚历山大看模型。
2.开始不久多出亚历山大自己在家坐在椅子上装帝王,椅子下老鼠夹子夹住笼子困住一只老鼠,亚历山大观赏笼子里的老鼠,并把它放了出来。
3.亚历山大在桌子下观看整个屋内,雕像动了之后,多出了亚历山大看见一个带着鬼面具的人拿着镰刀向他靠近,再一转睛,屋内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4.电影版奶奶等待全家赴宴放在了看剧院表演之前,5小时版本在之后。
5.剧院亚历山大一家表演前,表现了众多观众等待的表现(传递食物、交头接耳、打瞌睡、问好、催促的),其中就有后面的成为亚历山大继父的主教爱德华一家。
6.多出宴会钱亚历山大父亲奥斯卡演讲后和剧院工作人员举杯庆祝圣诞的片段(他问弟弟卡尔在不在,卡尔在人群中,貌似不太高兴)。
7.多出宴会上众多大家相互交谈(几段人物两两交谈,细节很多,信息量也很大,这段很有意思,估计太长,导演才删了),奥斯卡三兄弟唱歌;奥斯卡做“粥”诗等情节。
8.多出宴会后卡尔的德国妻子唱歌、老母亲海伦娜朗诵诗的情节,此处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五个小时版本仆人小麦像亚历山大展示艾可达夫人送给她裙子的情节为亚历山大想象,3小时版则为事实。
9.多出了晚宴后亚历山大看幻灯片大叫后父亲奥斯卡进屋看望四个孩子,并拿个小椅子讲故事哄四个孩子,孩子们央求奥斯卡要参演《哈姆雷特》。
10.晚宴后卡尔回家和妻子对话时多出了卡尔问妻子连生育都不能,为什么要娶她,卡尔要和妻子离婚,只因妻子一直忍受着他。
11.多出第二天聚餐亚历山大打哈欠、点燃火把等情节。
12.第二幕刚开始亚历山大父亲奥斯阿卡排练《哈姆雷特》之前多出了很多排练情节,在排练时奥斯卡经常忘词,亚历山大坐到了老导演的旁边观看,多出奥斯卡晕倒后小麦和亚历山大在远处观看的情节。
13.多出奥斯卡临死前躺在床上告诉妻子艾米丽要让剧院据需经营、葬礼办简单些的遗言(后文可知这两样艾米丽都没有遵守)
14.多出了奥斯卡葬礼之前将军来吊唁、后来成为亚历山大继父的主教来吊唁、亚历山大正上厕所的情节、剧院一众演员来吊唁等情节,这段较长。
15.第三幕刚开始多出了奥斯卡去世一周年的一次戏剧演出(这出戏剧也很长,有个老演员顶着蜡烛唱歌)后,他的妻子艾米丽对着所有演员宣布她要离开剧院,不再演出(但剧院其他演员还可以继续演出);亚历山大在暗处留意着这一切。
16.艾米丽和主教的婚礼后有一场他们一家四口路过剧院的镜头,剧院已经关门大吉;还有他们路过集市的片段(此处只有音乐,没有语言,艾米丽和主教是微笑的,两个孩子在后面一直低着头)
17.第四幕“夏日篇章”一开始多出了奶奶海伦娜接到古董商情人伊萨克打来的电话,谈及家人里都去远足留她一人在家,还谈及艾米丽嫁给主教后的窘境。这一幕两个版本之间很多地方是打乱的(先后顺序不同)
18.多出了艾米丽来看望海伦娜,和她诉说孩子们在主教家的种种不幸,也阐述了他对奥斯卡及主教的感情。
19.多出了压力山大被继父主教用藤条鞭打之后,关在阁楼中产生幻觉,看到了主教死去的两个女儿,她们说她们得死不是父亲害的,她们吓唬了眼力山大。
20.当海伦娜两个儿子及家人远足回来之后,多出了卡尔和妻子之间的一段谈话,卡尔穷途末路,要妻子向母亲借钱,妻子不去,哭闹说可以和卡尔一起挨穷,最终两人闹剧收场,没有和母亲说,但是海伦娜都听见啦。
21.多出了远足回来后,海伦娜另外一对小孙子、孙女(珍妮和普特)来看望奶奶,给奶奶带来礼物。
22.多出了艾米丽赶回来从阁楼中救出亚历山大后,一家三口躺在床上(也就是最常见的一款海报,我也是因为这个海报想看的片子),主教在门口道晚安,亚历山大明确表示不愿和他说晚安,之后艾米丽和主教有一段很长的对话,艾米丽表示出不再对主教有任何的爱,主教则说要软禁了怀孕的艾米丽,之后第四幕结束。
23.第五幕犹太商人伊萨克从主教家救出亚历山大和芬妮之后回到古董店,多出了伊萨克睡前为亚历山大和芬妮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卡克经历。之后亚历山大产生幻觉:自己就是in阿哥年轻人,碰到了各样的人,经历各种苦难。约8分钟。
24.接下来多出亚历山大的两个叔叔古斯塔法和卡尔来到主教家,主教希望他们交回孩子,两兄弟则希望艾米丽和两个孩子回到奶奶家,期间古斯塔法大骂主教虚伪(这段表演很不错),最后艾米丽出现,假意说不想回去。
25.主教死后多出了艾米丽回到剧院见到一众演员,回归剧院的情节。
26.最后聚会古斯塔法演讲时多出了他一个一个介绍参加宴会的所有人的情节级参加宴会的所有人的照了一张合照。

 6 ) 短评记不下

伯格曼总能点中人的ptsd死穴,更可怕的是,那不是他的感同身受,不是他自己的生命经历,不是他的愧疚与忏悔,而只是他对自己旁观和观察的重现。

part1 温馨的圣诞夜背后是三个撕裂的家庭,一个以极高标准对待伴侣和自己而相互折磨的悲剧家庭(父亲是自我确证的学院教授),一个表面欢乐其实暗流涌动的喜剧家庭(扇女仆的那一巴掌,女儿的心理异变)(父亲是烟火气息的饭店老板),以及一个即将上演悲欢离合的演员家庭。(父母是演员)

part2 神父是父亲与上帝(无上权力的象征)的合一,等同于我们的传统中的男性理想——父亲与官位的合一,一种精神“当爹”。这种畸形的欢愉,代价是成长过程中孩子身心健康的扭曲,因为孩子从未感受到自己被当做孩子对待而只是被当做一个权力的对象,统治的对象,血气的对象,而非爱的对象。因此也无怪于亚历山大会长成缺爱的真嗣的模样,沉默寡言,自卑,逃避。(父亲以血气对待孩子,孩子受这种言传身教,最终也将以血气对待父亲,如片中的二人斗嘴,如亚历山大诅咒父亲被火活活烧死)难以想见耶稣本人看到胸前挂佩十字架的神父如此这般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 母亲嫁神父,想要的是在假面带久了之后给自己找点真实的罪受,让世界以痛吻我以证明我真的还活着。没有什么缜密的考虑,就大胆开启一段婚姻关系这世间最难之事。 神父口口声声说爱孩子爱妻子,其实他只爱上帝,而这他正好是这家门内的上帝。爱欲并不欲求统治,血气才如此。

part3 一个个角色对女主来说就是一张张面具,面具本身是假,这无疑,并因其假而是荒谬的,在这个荒谬的时代。人人都看穿了面具之为假却又不得不戴的荒谬,因而想要拒绝假面。然而少有人如鼠疫里的里厄医生一样臣服于这种荒谬之中,被风浪带走,被责任带走。责任都是荒谬的,缺乏理性的伦理总是显得荒谬。负起你的责任来,这未必是生活的全部,更不会是婚姻的全部,却是人之为人,此在之为此在,德性之为德性的始因和根由。

part4 故事开始于圣诞夜,结束于两个孩子的出生喜宴。平凡的孩子自没有耶稣的高贵,却也不必遭受耶稣的苦难,因为活着本身就是受难。希望这两个平凡的孩子在家庭这个小世界中活得快乐,获得幸福。这大概是伯格曼在他导演生涯的结尾对每一位孩子和曾经是孩子的人的祝愿。拍了这样的结尾,留了这样的希望,他才能宣布此后再不拍电影。

 短评

這個男孩親眼目睹了世界末日的三種型態:一種乃富貴而溫馨,卻欠乏創造新物新生的能力,沒有屍臭但明確往衰逝墮去;一種則積極而禁慾,來世渴望壓過現世響望而偽善終生;一種則上達天聽,上帝惡魔交相聚,卻令人失望地察覺牠們並未如你想像所願。那麼,太早明晰人世間毫無希望的男孩,該如何渡過接下來的每個明天?只有說謊,演戲,「或著,息影。」他道。

6分钟前
  • 焚紙樓
  • 力荐

每次看伯格曼的电影,我都会认为那些小孩就是伯格曼自己,还有那些女人,那些濒死的人和那些残障的人,都是伯格曼自己。他一生都在怀疑中乞求爱,在绝望中寻找温暖,以此片尤然。尽管他一再否认其作品中的自传性。但是读读《魔灯》就知道了。虽然很多时候他无意写实,一再标榜自己一直住在梦里,偶尔造访现实世界,“不信任何人,不爱任何人,不缺任何人”,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内心复杂,不改单纯,再次开始盼望。

7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力荐

虽不难看,但内容与篇幅未免也太不匹配了,有失大师水准。PS:主体故事有点《猎人之夜》的意思。3星半。

8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真棒!画面场景超美!每一帧都想截下来。三小时看下来一点都不累。两年前看过一点,这次看发现某个情节没有,可能那是五小时的版本。伯格曼我还是更偏爱彩色片。我决定看一下五小时的。ps:原来这里还有魔法的事。。

9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艰难的一次看完,伯格曼是单细胞啊,叙事效率太低

14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伯格曼嫉妒塔氏,因为“他放弃了现实主义,并让梦在房间里如此自然地移动”;他可能也喜爱维斯康蒂,承认“圣诞晚宴那场戏就是从《豹》中学来的”。所以事实就是,伯格曼在二者之间,在现实与超现实、清醒与混沌间穿梭—哪怕显得些许僵硬。伊斯梅尔的雌雄同体象征着梦与现实的边界,流动、自然但又足够戏剧化;母亲丧夫后抛下剧院改嫁主教—从戏剧投向宗教的怀抱;亚历山大不断地谎言以填补恐惧与未知的缝隙—父亲死后,他终成一个合格的“说谎者”“编造家”,这难道不就是艺术家的雏形吗?而光明已至,亚历山大又有了新的亡魂作伴。死去的继父成为新的梦魇,也是新的艺术养料。它似乎就是在告诉观众:你们喜爱,或者唾弃的“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用双眼捕捉着风、电、雪、水,捕捉着一个庞大而幸福、虚伪而空洞的家庭,捕捉着生命原初的模样。

15分钟前
  • Aloysha
  • 推荐

1.一般般的家庭剧,重婚需慎重,不能因为丧夫后夜夜的寂寞欺骗了自己的内心,那不是爱,是焦虑,是下体空洞洞的需要;2.“万事皆有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织线,交织着新的图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13

1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一直没有补记伯格曼大概是因为第一次试图用生命体验去进入他而不是用他既有的地位和名誉。然而没那么容易。他对宗教的怀疑、与世俗的和解,都太像梦魇,都被还原到非常本质的欲望的层面。这几乎让生活变得不可能,尤其我好不容易才有些勇气来面对具体的道路的选择。

20分钟前
  • 57
  • 推荐

蓝光+投影来看,简直绚烂如梦一般

23分钟前
  • 卫西谛
  • 力荐

芬妮的故事不多,一定是被剪掉了吧?想看5小时的导演剪辑版。

24分钟前
  • 枯川满
  • 力荐

1,开幕华丽的房间放那么多蜡烛对火灾恐惧症患者来说呼吸困难(所以后面是影射观众的忧虑)。2,几位儿子的扮演者面相实在太老了。3,玩偶让人无从吐槽。4,主教邪恶的很优雅。5,伯格曼真的很喜欢两张脸交叠的画面。6,憋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导演最后还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意识流。五个小时,撒花!

26分钟前
  • 判官
  • 推荐

每一帧镜头都极为考究

31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台词:那些快乐的美好日子已然过去,只剩下这可恶肮脏的生活 在吞噬着我们,人生总是如此?—— 瑞典大师的绝唱,半自传性质,处理极为细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摄影、美术、服装四个奖项。影片细腻地探索了心理折磨这一题材,但因采用儿童的视角,因此不像伯格曼其他作品那么低沉。… -百度百科 —— 拉斯·冯·提尔:我对《芬妮与亚历山大》很失望。我想 我气坏了。伯格曼一直以来都当自己的观众是知识分子,这部片子里他突然开始拿观众当傻子。我看《芬妮与亚历山大》时,我看到各种我喜欢的元素被加以强调,我讨厌这样,我讨厌片子过于大众化。我知道伯格曼本人并不太满意自己的电影。我真心不喜欢的是,他这部片子里所讲的各种内容 已经在他其它很多严肃电影里讲过了,他把我钟爱的电影中的亮点截取出来,塞到一部普通平凡的东西里,这是亵渎。

3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看了5小时的导演剪辑版。帷幕从大家族的华梦一场扯开,个中人的盛衰,在儿童视角下有种明丽、直截的呈现,而那鬼神的介入,也玩出了经典文学的厚度。这出伯格曼的绝唱,放入了他钟爱的戏剧、音乐以及情欲追逐、心理分析、宗教质问,而曾经的上帝是爱,是虚无,此间也许转为更浓重的淡漠与可耻。

3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芬妮与亚历山大]起于一场盛大的契科夫式的庆典,一上来就让我折服于其细节和人情;到中后部哈姆雷特、浪漫主义童话和斯特林堡等元素融进来时,我不由地觉出这些主题嫁接起来的不协调和过犹不及。作为一部确切无疑的老人作品,我还是高兴他在最后和生命讲和的同时,在尾声的和弦里也掺上了不和谐音。

40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A+】构图,布景,光线,每一方面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的一丝不苟,将电影视觉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故事透着戏剧般的古典,台词深邃令人玩味,简直就是一尊近乎完美的艺术品。 (PS.看的312 分钟版本)

41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3个多小时流畅淋漓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除了美轮美奂的场面每个镜头都耐人寻味,精致华丽温情细腻的大师之作,连演员也是大师级的。可以说是一部没有缺点的完美电影。

45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伯格曼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近似于北欧版“红楼梦”+“哈姆雷特”。现实主义和神鬼魔法并存,舞台剧风格和意识流结合。伯格曼对一生的主要创作主题(如童年、死亡、宗教、家庭关系)都作了探讨,并给了一个理想化的结局。但和红楼梦一样,尽管哲理遍地有,本片的华丽和冗长还是经常让我出戏。(8.5/10)

4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重温#2018年6月第三次重温;完美演绎斯特林堡之「万事皆可发生 时间空间并不存在」,数次泪目。魔灯照亮童年的天堂,这个温暖的小小世界近乎梦幻,他看见父亲悲伤的灵魂,“我们永远不会分开”,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在在主题和形式上圆满回归,与《假面》同为最好、最爱的伯格曼。

5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我看过的最不闷的伯格曼片,同时也是我看过所有电影里摄影最棒的。 想看5小时版本。

53分钟前
  • shu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