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妈妈

剧情片美国2009

主演:达科塔·范宁;特丽·哈彻;珍妮弗·桑德斯;唐·弗兰奇;小罗伯特·拜利;泰瑞·海切尔;伊恩·麦柯肖恩;约翰·霍吉曼;凯斯·大卫;Christopher Murrie

导演:亨利·塞利克

播放地址

 剧照

鬼妈妈 剧照 NO.1鬼妈妈 剧照 NO.2鬼妈妈 剧照 NO.3鬼妈妈 剧照 NO.4鬼妈妈 剧照 NO.5鬼妈妈 剧照 NO.6鬼妈妈 剧照 NO.13鬼妈妈 剧照 NO.14鬼妈妈 剧照 NO.15鬼妈妈 剧照 NO.16鬼妈妈 剧照 NO.17鬼妈妈 剧照 NO.18鬼妈妈 剧照 NO.19鬼妈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04:07

详细剧情

你相信在你们家某个角落里有一条通往另一样世界的通道吗?可千万别爬进去。小女孩卡洛琳搬进新居后,破旧而又死气沉沉的环境让她感觉无聊透顶。无趣古板的父母,怪异的邻居,还有一个讨厌的小男孩和他的小黑猫,这...

 长篇影评

 1 ) Henry Selick的定格动画电影

这几天终于欣赏到了《卡罗兰》,实在是相当优秀的一部动画电影。卡罗兰初进异世界花园时的那一幕让我看得心跳加速头皮发麻呼吸急促惊叫连连,好半天都没回过神。影片里的各种设计令人眼花缭乱,在制作上更是将现今的定格动画制作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已经是至今为止地球上最复杂的定格动画电影了。

本片导演Henry Selick对于定格动画的热衷,丝毫不亚于捷克人。Henry Selick毕业于动画名校美国加州艺术大学,后进入迪士尼。他执导的三部定格动画电影,都代表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定格动画制作技术与最复杂的定格动画效果。

一提起《圣诞夜惊魂》,大部分人就会想到TIM BURTON,甚至现在迪士尼打出的名称也叫做《TIM BURTON的圣诞夜惊魂》。实际上TIM既没有写剧本,也没有导演这部动画,TIM对于《圣诞夜惊魂》来说只是个挂名而已,真正的幕后英雄则是执导该片的Henry Selick。对于该片无需赘述,本片在当年的安妮奖上击败了《狮子王》。

而后,Henry Selick试图将定格动画与真人拍摄相结合,制作了《飞天巨桃历险记》,个人认为这部动画很大层度上影响了《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不同之处是动画部分一个采用定格一个采用CG)。《飞天巨桃历险记》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复杂的定格动画电影,并且赢得了当年的昂西最佳,可惜票房没有达到预期且评价比较两极,这使得Henry Selick很长时间都没有机会再次执导一部动画电影。

8年之后,Henry Selick终于得到了制作定格动画电影的机会,这部动画就是《卡罗兰》。

定格动画是制作最为复杂的一种动画风格,每一个小小的变化,所带来的工作量都是难以想象的。一个最细微的表情变化,在手绘动画中只需要画几张原画,在CG动画中只需要调整一下骨骼,而在定格动作中,则意味着需要做很多模型。虽然《卡罗兰》的中间帧模型运用到了3D PRINTER,这能节约4年左右的时间,能比较快速地制作中间帧,但《卡罗兰》的一些场景依然会有跳帧现象——即便它已经达到了定格动画电影最高的流畅度。总的来说还是工作量实在太大,就算借助3D PRINTER也依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足够的中间帧。

尽管很多新的技术能够提升定格动画的制作效率,但定格动画制作周期依然漫长:《圣诞夜惊魂》片长76分钟,制作10年;《彼得与狼》片长32分钟,制作5年;《夜车惊魂记》片长17分钟,制作3年。除此之外,制作效果的缺陷也很大程度上困扰着制作者,无法找到合适的材料,流体气体效果不尽人意,材料难以定位,物体悬空帧难以实现,模型支架难以掩盖...这一切的一切让电脑动画的优势无法再被传统动作制作者所忽略。自《圣诞夜惊魂》以来,已经没有一部定格动画能在保持视觉效果的同时而又不使用电脑动画加以辅助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定格动画质感方面的优势毫无疑问也将不复存在,到那时,商业定格动画必然会消失。珍惜这些仅存的定格动画电影吧,当你知道到你所欣赏的这些画面全是用手工制作而成时,那是怎样的赞叹!它们凝结的是制作者们天才的智慧与高超的制作手艺,它们所代表的是没有电脑的时代。

这里有一些幕后图
http://www.douban.com/note/35078146/

 2 ) Coraline的异想世界

小时候是不是有家伙故意念错你名字(尤其是你名字的谐音比较有喜感),无论你怎么纠正他都不改口——还更讨人厌地大声喊出来,Coraline与Caroline也是一个道理。你拼命想证明一个名字的背后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不能由别人的叫唤随便处之。

  ■入评理由:精彩原著与强大想象力的结合,201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有力争夺者。

  ■片名:《鬼妈妈》

  ■导演:亨利•塞利克

  ■上映日期:2009年2月6日(美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小女孩遭遇成长困惑,另一个世界被打开。由美好落至恐怖,中间险象环生。

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动画片摆放在了观众面前,2D的宫崎骏和押井守、3D的皮克斯、欧陆风格的《我在伊朗长大》和《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倒称得上种类繁多,各有所长。现在《鬼妈妈》延续了定格动画的生命活力,继续将《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的路数发扬光大,一时间票房、好评双收,成绩引人瞩目。定格动画并非什么生僻的专有名词,以前中国的《阿凡提》和《神笔马良》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型,因此《鬼妈妈》的风格和类型定会让部分人感到亲切和熟悉。

故事跟《潘神的迷宫》的设定有相似之处,小女孩Coraline跟父母搬到一处偏远的旧公寓,他们楼上住着一个变魔术的怪大叔,楼下住有一对欢喜冤家的老交际花。Coraline跟父母关系冷淡,母亲总是对她板着脸,父亲更是忙于工作。Coraline的生活乏味(踩地毯等无聊小细节展示得非常有趣),她遇见了戴铁面罩的“机车骑士”韦伯,这名歪脑袋男孩和他的黑猫看上去都有些不大正常。Coraline在房间墙角上发现了一道小门,穿过通道前往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有她梦想的好妈妈和好爸爸、美丽的屋子和花园,周围一切是如此的美妙好玩,让Coraline感到新奇刺激,流连忘返。

Coraline打开的门背后是一条布满皱褶的神秘通道,散发着幽蓝和暗红色的光芒。我很惊讶那居然不是一道魔幻故事里常见的传送门,通道的形状很容易被代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联系到女性的生殖器官。《鬼妈妈》的主题就变得有些明显了,Coraline的成长受到了母亲的压制,她极力想摆脱咽不下口的食物和墙壁破裂的屋子,远离那些灰色系的衣物,逃避母亲的约束和管制。因此好妈妈对Coraline百依百顺,看上去她满足了小女孩的所有要求和幻想。然而成长与叛逆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Coraline开始明白了纽扣眼睛有何来历,影片转向了它的惊悚一面。

影片采用了中心转折点的编剧手法,好妈妈拿出了一盒礼物要送给Coraline,里面有摆放好的纽扣和针线。这是一个看似平常但具有决定性的微小动作,影片开始进入了高度戏剧化的冲突——Coraline要逃出这个世界,好妈妈露出了真面目。后面引入了传统的正邪交战,小女孩勇斗黑巫婆的结局是钥匙被丢进了秘密井的深处,以阻止另一个世界的门不会再被打开。

另一边,《鬼妈妈》的故事是这样的。Coraline被忙于工作生活的父母忽视,被韦伯等一些人叫成了“Caroline”,她的生活孤单寂寞,她的倾诉不被理睬,似乎失去了自我的真实身份。另一个世界满足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想要的美食、衣服,别人为她献上的华丽演出,所有一切以她为轴心在转动运作。好妈妈提出的交换条件就是Coraline要被缝上纽扣眼睛,然后她就可以永远留在完美世界里,不用回到那个破破烂烂、冷漠不已的现实世界。如果把Coraline与好妈妈(黑巫婆)的较量看做一段思想成熟的过程,那Coraline通过几次往返和出逃,明白了现实与梦想的差异。另一个世界的应有尽有、不需要去追求与付出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纠正的不完美,相反现实世界的不完美却是可以改变的。就像结尾众人种花,只需要人的努力,不好的都可以纠正,《鬼妈妈》提倡的正是人本主义思想。

《鬼妈妈》的人物设置很简洁,每一个人和对应的“另一个我”包括阿猫阿狗还有老鼠都没被错过。开头的机械手和布娃娃,中间《奥德修斯和海妖》等画作,结尾灵魂升天时梵高的《星空》背景,融汇在剧情中的阴冷哥特风格,《鬼妈妈》有太多的小地方能让有心观众去慢慢回味。片中还出现了很多重复的剪接技巧,Coraline在餐桌边坐着,叹气后仰,下一个画面是她躺到了床上,另外一些圆接圆、方接方的匹配剪辑也让电影变得更加流畅。这个表面上属于小女孩视角的异想世界,实在不简单。【北青报】

 3 ) 最骄傲的人也会被爱所伤

      持续不停的雨,荒凉的郊区,蔓生的枯枝,百年旅馆,诡异的布娃娃……尽管这些元素已经分明拼凑出诡异怪诞味,但越往下看越觉得不是一般家庭奇幻类动画片,至少应该挺多小朋友看了会做恶梦的——连我这个习惯晚上一个人不开灯看恐怖片不尖叫的人也看得丝丝寒意入骨。

      过后查看原来导演是亨利·塞利克,代表作是蒂姆·伯顿参与编剧的《圣诞夜惊魂》,人物同样是拥有恐怖的针线嘴的竹篙精。蒂姆·伯顿出道的时候也拍些动画短片,由于基调太过阴暗被批不适合儿童观看,才逐渐告别用动画的形式表达,代以真人show,成就了与Johnny Depp黄金组合的奇幻黑暗影像。大概亨利·塞利克就是他在动画领域的梦的延续。


      《Coraline》(中译《鬼妈妈》。真的很恶顶翻译用“鬼”作噱头,跟鬼都扯不上关系,并且西方的鬼Ghost与中国的鬼意义也不一样))如“鸡皮疙瘩”系列的寓言:Coraline从真实的工作狂父母得不到的东西都能在“另一个妈妈”(the other mother)处获得,美食、游戏、衣服,还有最重要的——将其视作中心的重视和爱。开始Coraline很enjoy,直至发现“另一个妈妈”想把她的眼睛也换成与她一样的钮扣,她才意识到当中的阴谋。

     “另一个妈妈”所提供的就像罂粟,表面艳丽,无法抗拒,无休止的欲望不断地得到实现;但实质却是步步诱惑的陷阱,最终让人向她臣服,成为她的俘虏,永远不能离去。或许这正是将“另一个妈妈”的真面目设计成巨型蜘蛛的原因,并且安排了Coraline拼命挣扎逃出巨网一幕。

      还有令我不寒而栗的是异化成占有欲的爱:软脚猫分析另一个妈妈诱捕小朋友的初衷,只是想找个人来爱。可那些小朋友最后都被换了代表永不可能离开的钮扣眼睛,并被关起来,直至死去。“另一个妈妈”告诫过Coraline,最骄傲的人也会被爱所伤。之后电影并没有下文的延续,没有交代她曾经为怎样的爱所伤?为何爱得那么偏执而演化成强大的占有欲。在她的世界里,活生生的人都是被施了魔法被她控制的玩偶,体内填充沙石,(不会说话的Wybi在这个世界并不欢喜,被她强行缝起的牵强笑容凄凉得几近流泪);而所有美好的场景没有小朋友被剥夺的眼睛所支撑,也成了毫无生气的黑白。似乎象征着她的内心也是一片荒芜。爱并非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能力。她却没有能力去爱,能挽留她认为所爱的人的唯一手段就是不择手段地留下,不管他们是否愿意。连爱的真谛都丢失了的爱,还能称为爱吗?


      很喜欢通向另一端世界的甬道,好像梵高的《星空》。迷幻而充满魅力的蓝,有点兴奋,有点忧郁,延伸到未知危险。配音方面,正是冲着达科塔·范宁才看这部片的,天才童星的表现什么时候都不乏感染力。之后觉得配妈妈的那个很有特点的声音怎么那么耳熟,惊喜地发现是泰瑞·海切尔的加盟。没想到在《绝望的主妇》里经常歇斯底里、疯疯癫癫的傻乎乎的单身妈妈,阴森森地威胁Coraline时也可以变得很渗人。

 4 ) 迷人的黑色童话

童话从来就不是讲给成人听的,它就是让人体验童年---在童话世界里,没有偏见、矫饰和混浊的意识形态,一切事物都是它本身,“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手里的糖果就是糖果。”

与迪士尼温和无害的童话不同,《卡萝兰》是一部充斥了倒错、混乱和非理性的黑童话,从片名就能看出:小主人叫“Coraline”而非通常的“Caroline”,这种狡猾的怪异构成了影片的整体基调:卡萝兰的同伴是一只会讲话的黑猫,阴森的古宅(虽然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粉红宫殿”)和人物纺锤般细长的身体都流露出浓重的哥特风格,纽扣眼睛、蜘蛛、老鼠、融化的太妃糖、沼泽和古怪的老处女邻居,则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你闪耀出迷人的黑色光芒。

尽管是部美国片,但英国作家尼尔.盖曼的原著为《卡萝兰》带来英国味道,影片的驱动力并非美国人坚定的拓荒和探险精神,而是一个淘气又有点乖戾的十一岁女孩在新家里的无聊摸索,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掀开草地上的石头,却发现藏着蚂蚁窝。但好莱坞的强大特效,又给欧洲人的散漫和内敛披上了华丽的外套,影片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停格动画,它翻开日常生活的苍白表面,呈现出最不可思议的奇观---在另一个世界里,真实世界里的所有事物都存在,只是变得更加奇妙,蛋糕上明亮的糖衣闪烁,蜘蛛精尖细的脚爪翻出金属的冷光,老鼠马戏团欢快的表演杂技,屋后的花园里,蜂鸟在眼前扑扇着翅膀,摇曳的金鱼飞快地长成卡萝兰的模样……当两个丑陋的老女人脱下肥胖的外皮,两个苗条的少女破壳而出时,动画电影中可能期待到的一切美好、甜蜜和酸楚,都瞬间成真。

一个场景揭示了影片的秘密:蜘蛛精造出了完美的“另一个世界”,不过她只造了“用得着的那部分”,卡萝兰和黑猫一直往边界前行,发现身边的事物逐渐失去颜色、形状和质感,直到来到一片全然的空白之处---这不就是停格动画的奥秘吗?它如此真实,但一切维度都能在瞬间被抹去,它那么险恶迷人的变幻着,为想象力留下大片空白地,拒绝划定边界。这也是影片结束时,依然有那么多不解之谜的原因---不用管蜘蛛精从哪里来。


其实影片作者就是蜘蛛精,这部影片则是他们创造出的“另一个世界”,它用诡异的光影诱惑着银幕下不安分的卡萝兰们,只为高喊:哈利路亚,亲爱滴撒旦!直到影片结束,我们回到现实。

 5 ) 《鬼妈妈》:卡萝琳的性启蒙

我并未读过尼尔·盖曼的原著(这位帅哥的作品我一本也没有读过),所以只能从影片的角度来谈谈个人想法,不过影片一旦被创作出来,也就具有了相对于小说的文本独立性,我们不必总是拘束在原著的窠臼里去评判一部电影,对吧?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相当值得一看的定格动画,而且对我国的儿童奇幻类文艺创作不无启发,那种打通各种壁垒——这些壁垒往往是被臆想出来的——后所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在华语电影中是找不到的。

影片的怪诞风格使我下意识的联想起蒂姆·波顿的《僵尸新娘》,不过这类风格在《鬼妈妈》的编剧和导演亨利·塞利克那里似乎更加源远流长——1993年他导演的《圣诞夜惊魂》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鬼妈妈》的一次预演(蒂姆·波顿是《圣诞夜惊魂》的制片人并提供了影片的整体故事创意,从而使这部作品更多的被冠以“蒂姆·波顿作品”的名头)。
哥特式的美学风格贯穿于《鬼妈妈》的始终,从头到尾女主角卡萝琳都生活在一个雾气氤氲、终日不见阳光、处处神秘诡异的小镇里,连她家的房子都有着一个多世纪的古老历史——老宅几乎是全世界鬼片的一个基本元素,这个小镇很容易让人与《无头骑士》里的那个“沉睡山谷”相提并论,不过我在看片时眼前却浮现出了《寂静岭》里那个总在飘落着如雪余灰的小镇——《鬼妈妈》中的浓雾进一步的加深了我的这一印象,特别是小男孩瓦比在浓雾中抓“香蕉鼻涕虫”的那场戏。不过《鬼妈妈》并没有着力打造一个恐怖故事,当卡萝琳发觉墙角的秘密门道通向一个更加诡异的世界时,影片其实营造出某种温馨的情调——在这里,小卡萝琳的一切梦想都得以实现,她的父母甚至都有了复制版,而复制版的父母对卡萝琳百依百顺。

《鬼妈妈》对我童年记忆的勾则引来自于卡萝琳楼上的那位“B先生”(Mr. Bobinsky),B先生是唯一对卡萝林的超自然经历有认同感的成年人,他甚至直接充当了卡萝琳与会跳舞的老鼠之间的传声筒——当然B先生总是像算命先生一样闪烁其辞、故弄玄虚。在我看来,这位长相与螳螂类似的B先生无疑就是美国儿童文学中的《怪老头》——还记得上海美影厂的那部木偶剧吗?在郑渊洁的《舒克和贝塔》以及《旗旗号历险记》等作品被搬上银幕就被迅速的庸俗化以后,《怪老头》成了我童年记忆中难得的珍宝。细究下来,《怪老头》与《鬼妈妈》一样具有难得的独特气质:没有把儿童读者(观众)当成头脑愚笨的白痴,从而放弃了虚假的道德说教和对外部世界简单粗暴的高、大、全正面描绘——这种描绘被道学家们一致认为会对儿童建立真、善、美的“正确认识”起到强大的建构作用,但实际效果往往相反,那种夹杂在恐怖与怪诞之间的似是而非的人生体验,对孩子们才有着更为致命的吸引力——这个世界不正是这样的吗?而且一旦当创作者这么做了以后,作品的吸引力就会连带性的波及到成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鬼妈妈》仅仅框定在“儿童文艺”的范畴内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我国的动画片总是停留在“低幼阶段”的原因恐怕也正是源自于此。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本就是截然不同的,孩子们总会发现神秘的未知力量所在,一般这些力量都来自于某个被大人们不屑一顾的地理空间——记得在《樱桃小丸子》里也有一集《小丸子的秘密基地》吧,那个神秘的大宅无疑将成为小丸子长大成人后永远无法理解同时又难以忘却的生命经验,而《鬼妈妈》开头时卡萝琳寻找的那眼古井也有着同样的意蕴。

值得注意的是,当卡萝琳爬向那个怪诞世界时,她通过了一个冗长的人类器官式的管道,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这应当是象征着母体的产道(所以外滩观光隧道的设计十分傻X),也就是说,卡萝琳的内心有着某种对“童年”的向往——尽管她还是个孩子,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卡萝琳拒斥长大(或者说对长大不适应):长大意味着她无法再像婴孩时一样为所欲为,而且不会再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呵护,长大后的卡萝琳对父母提出的要求多半会被拒绝。由此,把《鬼妈妈》做心理学层面上的解读,其实跟大卫·芬奇+布拉德·皮特+菲茨杰拉德的那部奥斯卡提名作大差不差,只不过塞利克比芬奇做得更成功而已。
《鬼妈妈》中的性别设置也饶有趣味。最大的魔头居然是卡萝琳的母亲——女巫的控制只不过是障眼法,内里诉说的还是母性亲情缺失后母亲这一形象的迅速妖魔化。从年龄上来讲,卡萝琳应当处于青春期将来之时,按照弗洛伊德的教导,埃勒克特拉情结导致的“恋父憎母”倾向成为此时卡萝琳的潜意识,所以,父亲在片中是个被母亲控制下的傀儡,尽管父亲也常常拒绝、忽视卡萝琳的感受,但卡萝琳会将之归结于强势母亲在作祟——用父亲的话来说,母亲才是家里的“Boss”。而拒绝给卡萝琳买漂亮衣服和手套,又可以解读成对卡萝琳女性形象(性的吸引力)的粗暴压制——于是乎,母亲被改头换面成女巫,卡萝琳与复制版母亲的战斗也象征着她性意识的成长。此外,两位肥胖美人鱼的形象也印证了这一点,她们回复青春的那一幕完全可以看作是卡萝琳潜意识里对性成熟身体的渴望——事实上,当这一幕出现时,卡萝琳马上被二人请上了舞台与之共舞。

我们甚至可以看出,对于母亲的厌恶在《鬼妈妈》中导致了对男性的“推崇”——片中的男性(雄性)形象没有绝对负面的,从父亲到复制版父亲(后者想告诉卡萝琳实情却被拟人化的钢琴捂住了嘴,而钢琴显然是“母亲”的魔法控制下的,即使在怪诞世界里,也是复制版的父亲带着卡萝琳骑螳螂逛花园,尽享人间乐事),从B先生到瓦比,乃至那只黑猫——黑猫一开始被卡萝琳当成是母猫,因而是“邪恶”的,一旦黑猫开口说话发出男声,它\他就成了正义使者。
当然,更有趣的角色是瓦比,作为一个男性,他也处在某种“邪恶”女性的控制下(包括他那最后才露脸的奶奶和奶奶神秘消失的孪生姐妹),而在邪恶世界里,瓦比成了卡萝琳最可靠的助手,瓦比甚至舍弃自己将卡萝琳救出。然而瓦比一开始并不招卡萝琳待见,她讨厌这个男孩的喋喋不休,而且瓦比长得也比较磕碜,脑袋还总是耷拉着,但这个形象却在最后赢得了卡萝琳以及观众们的垂青——我将之看作是女性看待男性伴侣的心路历程的卡通浓缩版:在女人眼里,他们的男友\丈夫总是有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缺点,但最后嘛,他还是可以接受\可爱的(这显然是基于对婚姻、家庭整体认识之上的比较成人化的看法:既不是对男性偶像的彻底崇拜也不是对世俗男子的纯粹厌恶)。

最后卡萝琳对父母的拯救我们也可以将之类比于《千与千寻》,一个有趣的细节是:《鬼妈妈》里的被困灵魂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当然还有一个突出的表征是纽扣做眼睛),这就象征着童真本性(人性)的迷失。卡萝琳父母代表的成人已经迷失在没有神秘感、没有敬畏、没有生活情趣乃至亲情淡漠的外部世界里(在《千与千寻》里则把外部世界描述成了物欲横流、毫无环保意识的肮脏处所,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卡萝琳承担起了拯救的重任,当然,最后她与千寻一样,找回了自己的名字(摆脱了纽扣眼睛),救回了父母家人——两部影片的结局也很类似,千寻的父母跟卡萝琳的父母一样被拯救而不自知,当然这也可以为故事涂抹上一层更加奇幻的超自然艺术色彩。

总之,《鬼妈妈》展现了一个女孩变成女人的惊心动魄过程,而作为男性,这个故事提醒我的是:养一个青春期的女儿,要比养一个青春期的儿子更麻烦,但在关键时刻,女儿往往比儿子更管用。

(刊载于《氧气生活》09年10月)

 6 ) 门的那边,不是天堂

不恐怖,但是阴暗
不悲惨,但是沉重

    童年离开我已经那么久了,可是看了电影我才忍不住感叹,世界,即使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也是非常残忍的。
    爸爸在忙,妈妈在忙。
    爸爸不会听你说的话,妈妈也理所应当不相信你的怪谈。
    期望的东西大多得不到
    跃动的活力蒙在一个灰扑扑的外衣里
    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那是符合自己所有期望的家。厨艺通妈妈,艺术家爸爸,神奇的花园,不可思议的演出,听话的伙伴。。。。。。
    然后呢?这个奇幻的世界就在妈妈要给自己缝上一对纽扣眼睛的时候,破碎了。
    妈妈要把你的眼睛拿走,用纽扣代替,让你永远做鬼娃娃。
    爸爸的花园里不是神奇植物,全是诡异的妖怪
    邻居们只是一个个复制品
    伙伴也在帮助自己以后,露出腐坏的手臂,纽扣做的眼睛里,全是绝望。
    一切都是假的,都只是为了把你骗来所放的诱饵,如果你想得到更多,就得把活着的自己留下。
    
    可是脱离了危险,回到家以后呢?
    爸爸很忙,妈妈很忙
    没有人听你说话,没有人信你说的话

    但是,就没有一点点改变吗?
    有的,改变的是孩子
    她不再指望爸爸妈妈可以变得如自己所期望,而是,自顾自的成长起来。

    卡罗琳在花园里种满了火红的郁金香,邀请了所有邻居。爸爸妈妈点头说着,不错。
    这个结尾,我很喜欢
    我想我将来有了孩子,在她幼年时期是万万不能小看或者漠视她的,不然会把她推向一个表面奇幻可是充满了阴暗的陷阱的世界。
    如果她没有卡罗琳的坚强机敏和勇敢,我可能,就会永远的失去她了。

    色彩,即使在最绚丽的时候,用的也是冷调。最后卡罗琳寻找鬼眼时激烈的场景转换,色彩变化让人有急促的压迫感,同时钦佩这个小姑娘的英勇。

 短评

吓哭惹。。导演的审美很自成风格,乍一看有点让我想起蒂姆伯顿,但是讲故事上比波顿更大胆新颖,思想上也更成熟深远。电影有丰富的含义可供解读,浅显如有瑕疵的真实的爱胜于完美无缺的假的爱(以纽扣替代眼睛这个创意真是完美制造诡异视效),更进一步还有女孩子的觉醒(拒绝做洋娃娃)等等。

9分钟前
  • 曼仔
  • 推荐

与千与千寻是的故事是一个路子,配乐不错,可能是因为对哥特不感冒,还是觉得调子太灰。

10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入点很妙:“每个家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还是不太适合小朋友的观看。—— 果不其然,小朋友和姐姐都觉得这部动画有点小恐怖!-2014.04.09 —— 母亲节的特别播放:最好笑的是,小董事长看到后面觉得恐怖说他不敢看,结果还是躲在苗苗等六个年纪比较大的小朋友旁边跟着看完了。-2015.05.11

1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重温+补标/重温最大惊喜是Coraline的性格刻画,一个徒手在浴室拍臭虫、爱在雨天玩泥巴的女孩是多么绝世稀有!行事大胆勇敢、有点小粗鲁、独立自我又会反思,好爱这样的女孩,似乎再也没在以后的动画中看到过类似的女主。细节多到让人发指值得写长评,立意深入简出,对孩子来说也许是警醒Be careful what you wish,但是对成年人而言则深远得多,其实你我都知道Coraline的父母还会回到之前忽视女儿的状态中,但Coraline已经改变了,她就像能透过adder stone去看世界的本质,敬我们的小勇士和黑猫!

18分钟前
  • Melancholy
  • 力荐

圣诞夜惊魂的技术完整升级,看2D版都不难想象出片中某些刻意打造“3D味”场景的立体感。就是这个故事有点太小女生了。

22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小女孩性格很丰满....other mother露出真面目之前的三分之一还满好看的....“美丽新世界”一旦展现出反面教育意义受众群立马就降低了20岁.....

24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定格动画。黑色赛朋克童话。Mini Me的典故来自于Austin Powers。改编的太出色了。09 Annecy The Cristal for best feature。

2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稍微有点而吓人,胆小慎入

28分钟前
  • 老晃
  • 还行

很哥特很华丽~~

30分钟前
  • 推荐

if the ghost mom is a good one, r u willing to change for a dreaming life by being sewed those scarey button eyes? 給小孩看的片子果然還是不能太隂暗~比波頓的片子明快很多 更適合小盆友們吶~挺好~

33分钟前
  • 不爱™
  • 力荐

因为先看的这部动画,所以对这种故事情节特别震撼,后来看了潘神的迷宫,才发现鬼妈妈也就是童话温馨版的潘神迷宫了,感觉有真相软揭露的意思,但是还没找到证据。。。

34分钟前
  • 外星纪-南庄座.
  • 力荐

这画面绝对是大麻磕高了才出得来啊!!

38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很有创意,想象力丰富,画面精美,寓意简单鲜明。当我们还是小朋友的时候经常抱怨父母不如我们的意,比如不让吃太多蛋糕和甜点、不给买数不清的玩具、管很多“不该管”的事,甚至让我们羡慕别人的父母。其实我们不知道她们给我们的爱是一样的,所做的一切只是在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希望我们健康快乐正确

39分钟前
  • 瑶瑶
  • 力荐

配乐不错。happy的天堂背后藏着一个鬼妈妈。我们的妈妈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我们的爸爸也不是世界上最万能的男人。但是他们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

43分钟前
  • 猫猫eko
  • 推荐

用荒诞包装童真,这片算是动画界的非主流么

46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褪去华丽精美的糖果外衣,这只是一部哄小孩的寻宝冒险游戏

50分钟前
  • 曾经
  • 推荐

歌德风。出色的人物与场景。古老的定格动画加上现今的技术,很棒。那些好像我们都拥有过的。。。

52分钟前
  • 皓宇
  • 推荐

隔着玻璃糖纸看,整个世界都五彩缤纷,但是你不能当真

55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推荐

可能很多人都会时不时的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但无论怎样,他们都是世界上最关心你的人,那些对你言听计从处处顺着你的人肯定是别有所图。

56分钟前
  • 芒果
  • 推荐

停格动画能做的这么有风格就只有Laika了,大赞画风。黑童话其实最有能发掘的地方,就是当初看的有点心理阴影

58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