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犯罪片意大利1956

主演:奥黛丽·赫本  亨利·方达  梅尔·弗尔  维托里奥·加斯曼  

导演:金·维多

播放地址

 剧照

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2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3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4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5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6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3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4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5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6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7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8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19战争与和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5 04:54

详细剧情

1805年,俄法战争一触即发。贵族小姐娜塔莎(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饰)年轻貌美,仍过着歌舞升平的贵族生活。娜塔莎的朋友皮埃尔(亨利·方达HenryFonda饰)也是贵族,承袭了其父的伯爵称号,与贵族库拉金的女儿海伦(安妮塔·艾克伯格AnitaEkberg饰)结婚。然而婚后生活并不融洽,两人分居。皮埃尔的挚友安德烈公爵(梅尔·弗尔MelFerrer饰)邂逅美丽的娜塔莎,一见钟情,两人订婚。不久,安德烈又回军队,海伦的弟弟阿纳托里(维托里奥·加斯曼VittorioGassman饰)骗得娜塔莎的爱,唆使其与他私奔。俄法战争爆发了,在撤退途中,娜塔莎遇到身受重伤的安德烈。安德烈谅解了娜塔莎,但他却因伤势过重而离开了人世。战争胜利结束后,满目疮痍的莫斯科。娜塔莎与皮埃尔的新生活从此开始。\r\n这部根据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名著改编拍摄的美国版《战争与和平》,由气质高雅的女神奥黛丽·赫本和文质彬彬的俊男亨利·方达主演。本片描述了在拿破仑指挥军队进攻俄国时大动荡年代中的一段经典爱情故事,是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巨片。好莱坞导演金·维多大幅度简化了原著的情节和内涵,着力演绎这段发生在硝烟战火下的爱情故事。本片荣获1957年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最佳摄影提名和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长篇影评

 1 ) FIFF12丨DAY1《战争与和平》:气贯长虹的史诗巨作

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战争与和平》,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俄国群像们永存希望的评价了!

蹦擦擦:

对生活永恒的渴望。

果树:

总而言之称得上瑰宝。

野凡:

这部史诗级的作品拍摄得越恢弘,越磅礴,就越能体现列夫·托尔斯泰原著的宏伟与传奇。

法罗岛帝国皇后:

俄罗斯民族的史诗,历史尘埃的丰碑,艺术史的奇迹,战争的弘大展现,和平的殷切渴望,主旋律的最佳状态,集中制的突出优势。

土:

最好的战争片一定是反战的,他已洞悉人性的共通,这是带着悲悯的电影。当战争的宏大叙事碾碎个体,安德烈、娜塔莎、皮埃尔都被洪流冲撞,见过生命的平静一刻,最终的战役里是孩童先于成人撇开了偏见。有人关心战争与和平,有人关心的是健康,劳动,思想,音乐和爱情。

George:

分四部评:1. 优秀的地方不用多言,实在是很震撼很享受。但从第一部来看,托尔斯泰这部作品不太适合电影的呈现,影像有点被文本拖累,文本本身发挥又不太够,特别是在群戏方面;2. 拍的太好了,真的拍出了娜塔莎这样一个理想的新人,一个人站在了本土和文明之间;3. 拍出了庄严感;4. 真正的历史感。

曲有误:

四部观感:1>4>2>3。当之无愧的巨著,宏伟大气,精致奢华的宴会戏与波澜壮阔的战场戏并行,人物魅力与视听语言自不必多说,情感始终浓郁,战争的双方没有胜败,有的只是个人在战争中漂泊的命运,最后才明悟思想往往是最为朴素的,就像生活一样,永无止境,一切都在一瞬间消逝,却又是私人耀眼的永恒。

supremacyacron:

这是一部大写的“壕”史诗,前苏联历时多年豪掷千金的恢宏之作,亦是制片厂时代最耀眼的荣光。既有场面宏大满地狼烟的战场,又有着对时代之下个人情感的聚焦;既有着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又有着下层士兵的呼喊细语。四部曲接近七个小时,真可谓全方位的覆盖到了各个角度,细节方面也被精雕细琢到无以复加,但感觉还是少了点人间的烟火气息,毕竟这片子太高贵了,足够亮瞎钛合金狗眼。

盆满钵满赵+:

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用这么大的投资、动员如此多的人、做这样精致的布景、讲述这么史诗的故事是十分震撼以及伟大的。 全篇配乐精彩,充满惊喜,还原了属于那个年代俄罗斯独有的氛围以及人物内心的变化。调度上战争场面的长镜头拼接极其震撼,很多画面的转换也具有惊喜的设计感。 四部电影比重不同,各具特色,一口气看完也是很难得的体验了。 只是导演仍旧采用了很多文本内的字句,设定大量独白旁白,在观众带动情绪之余立刻被打碎,有一点不满意,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做法。

Pincent:

更喜欢头尾两章,总得来说可以称得上磅礴大气,荡气回肠。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宅邸内,社会主义巨额成本所转化的服化道、视觉效果、巨型复杂群戏都能搭配恰当且外放的电影视听语言,在对待原著的态度上选择了稳妥地忠诚还原,继承了一些苏俄诗电影的特质,也符合苏俄文学给人的感觉:脚踩民族的土地,仰望辽阔的天空,真诚地袒露内心(尤其喜欢用独白),感慨无奈的人生,讲述朴实的道理与哲思。除了第三章战争的大型事件,三位主角各自为其他一章的重心,代表了“理想的俄国人的化身”,强调的还是人的个体在历史与环境下的体验与思考,托尔斯泰寄予其文本对人类过往的思考、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邦达尔丘克成功将其漂亮地呈现了出来。

子夜无人:

四部喜好度1>4>2>3,各自的独立性其实不在关联性之下。史诗名著可以拍成这样本身就已经成就另一种史诗。除了工业上耗费的成本和那些伟大的还原,更重要的是气质上的空旷和神秘,每一个人和自然、和世界对话的部分,比起马利克的无的放矢,这才是早在近半世纪之前就已经完成的真正的《生命之树》。在至深的宁静中归于永生的安德烈、被榨干了所有光芒后笑容依然让人动情的娜塔莎、带着童真一起死去与成人的美梦话别的彼嘉、从世事的千锤百炼中最后无奈获得惊喜发现的皮埃尔,所有的理想、爱情、辉煌、未来,有过昙花一现的时刻,有过付之一炬的时刻,而最终陪伴你更长的时刻里,“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生活是伟大的、不可思议的、生活是永无止境的。”

sparrow:

宏伟史诗般的画卷,不朽的斯拉夫民族。不惜豪斥巨资拍摄长达六个多钟的长篇,高度还原原著中的细节,拍摄技法的熟练运用,每一帧都独具匠心、别有风格。首部从慵懒恣肆的贵族生活转向磅礴浩瀚的军火战场,除却人物情节存在些略跳跃,不得不赞叹其艺术完成度之高。窗台大醉与灌熊饮酒的淫靡浪荡、花园亲吻时曼妙萦回的钟声、宏伟浩荡且持久的战争场面、光影与橡树摇曳下的内心独白……是多重感官的美妙体验,描绘宏大场面的同时兼顾个体感受,并生发出诗意化的哲学思考,其间的民族特色是无可比拟的。对于未看原著的,理解稍稍吃力,更倾向于还原大时代背景下的宏伟瑰丽。重焕青春的安德烈、华美绚丽的舞会的定情华尔兹、狩猎场上飒爽有力的娜塔莎……凡此种种,都是俄罗斯精神的缩影,广袤无垠的、浓郁深沉的、华丽翩跹的、厚重省思的,那些贵族儿女在战火的洗礼中,更加铿锵有力地生活,是这片土地上亘久的抒情。

#FIFF12#DAY1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主题,要战争,还是和平?
  有人说战争是必需的,因为有了战争历史才能前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我承认战争的确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即战争有其一定的建设性。但是它也有其不可否认的巨大的破坏性。暂且不说一场战争要牺牲多少人,毁灭多少家庭,仅仅是先前人类创造的文明的损失就不可估量!如果历史的前进是以破坏先前文明为基础的话,我宁可不要前进!
          有人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不说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呢?能否避免只在于人的信念,或者说看你有一个怎样的底线了。遇到国际争端,如果抱着最后实在不行就诉诸武力的态度,我想最后80%战争不可避免。
        什么叫实在不行?什么叫不得已?都是借口!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竟然最后成为衡量开战与否的标尺,太可怕了,也太可悲了。如果世界各国都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即要和平,永远抵制战争,我想会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有人说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想法太乌托邦了。可是我觉得不管能不能实现,有这个信念就好。永恒的和平是可能的。人人为信念,那么仗就打不起来。就好像道德和法律,不是绝对的可以使人约束自我,但是又是不可忽视,无可取代的。
        当拿破仑率军队侵入莫斯科城后,他发现俄罗斯军队留给他们的是一座没有一个士兵的“空城”。他们只是枪毙了纵火者,而没有滥杀无辜。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日本兵到达南京后对城里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大开杀戒,奸淫掳掠,屠杀了我30万同胞,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战争,是一场毁灭生命的竞技。战争就意味着牺牲,死亡。为了一个所谓的“不得已”去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是不人道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别人侵犯我们时我们无动于衷。只是说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当战争真正到来时,我们也不畏惧,誓死保卫祖国家园。
        战争是可怕的。任何暴力都是应当禁止的。
        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最好的保障就是和平相处。如果有个国家懂什么叫做报仇,那一定是粗鲁人。一些人战斗了好几个世代,如果今天他们互相残杀,是为了一百年前的牲畜偷窃,你能有什么存活机会?
        要尊重法律,但是最主要的是尊重人民。而尊重人民不是颁布了多少保障法,建造了多少便民设施,而是对人而言的一种生存的保障,即提供一个和平的环境,而不是终日陷入战争泥潭不可自拔。
        ,托尔斯泰对拿破仑几乎持完全否定态度,不仅如此,他对沙皇亚历山大同样否定,甚至对战争进行了引人深思的质疑。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托尔斯泰认为拿破仑是个天赋异禀的神经病,亚历山大是个资质平庸的神经病,上帝安排了两个神经病要带领一群疯子来斗个你死我活,失利者固然耻辱,得胜者也无甚荣耀。托尔斯泰更多关注的是战争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所谓战争中的正义,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影片中说的一样:“在政治上与拿破仑亲近也好,疏离也罢,人们仍然生活,毫无相关。”
         战争与人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女人却不喜欢?”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为所谓的荣誉,为了满足生来就有的征服欲。男人渴望征服世界,尤其是野心勃勃的男人。他们觉得战争可以给他们一个用武之地,实现自我价值。
        为什么女人却不喜欢呢?因为女人的世界是家庭。一个男人也许会为得到天下而牺牲一切,但是一个女人她不会去为了赢得一切而抛下家庭,因为她们知道家庭才是她的天下,不能赢了一切而失了“天下”。
        “家”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一个屋子里坐着一个女子,女子抱着一个孩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家,一定要有女人和孩子。而战争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人民,无所谓荣辱,真正带给他们的是妻离子散,一个个家庭不复存在。
        战争是可以带来一些进步,但是不能说历史的进步仅仅需要靠战争来推动。更不能把战争当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手段。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频繁地发动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是什么?毫无疑问,人口的大量减少。试问:生命都不复存在了,还说什么享受战争带来的进步?!
        且不说这个。人口的锐减意味着劳动者的缺失,战争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动,从而造成生产力下降。战争还会带来环境生态问题,瘟疫,饥荒等等。
        
        对待艺术文化的态度
        看了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让我很震撼。之后看了美国版的电影,感觉不是那么好。苏版仅气势,恢弘场面就是无可比拟的。我甚至敢说这是空前绝后的。当初苏联拍摄此片仅群众演员就达12万,并且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军装和武器。这使我们看到了大国风范,也看到了俄罗斯这个民族对待历史和文化艺术的态度。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第一版《红楼梦》,当时这个电视剧拍了3年多,拍摄之前还请了周汝昌等红学家进行讲座,学习,以及对演员进行了各方面的培训。而在当今商业化日益泛滥的今天,仅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拍摄名著,甚至肆意歪曲原著。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不惜一雷到底!全社会到处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氛。而最近欧洲6国重新合拍了《战争与和平》这部经典,虽然道具,制作等比原来先进了,但是已经没有原来的那种气势了,更多的是运用了高科技,没有了12万人的壮观场面。所以我刚才说是空前绝后的。也许我太守旧了吧。
        
                               关于生活与爱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but an essential one is to love Life ,to love it even while one suffers,because Life is all,Life is God,and to love Life means to love God 这是美国版影片最后的字幕~而苏版影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要生活,要去爱别人。生活本质上是光明和欢乐的,在小说中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对最深处精神本质的反思,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坚定地引导人们迈向幸福与和谐,如果人不听从生活的召唤,那么他自身就是有罪的。
        个别人物形象之我见
        库图佐夫:自信。懂得有一种东西比人的算计和意志更加强大,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懂得“欲速则不达”。知道忍耐,需要时间等待。影片中当库图佐夫听到拿破仑撤出莫斯科时的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拿破仑:野心,自负,骄傲,粗野。把自己的意志视为士兵的意志,把自己的荣耀看得过高过重,并且为此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保尔康斯基老公爵:我觉得他是一个冷酷倔强与温情并存的男人。与儿子分别时所表现出的不舍让我们看到了倔强表面之下一颗温存的心。而在他临死之前的一幕让我想起了同样为国家命运担忧又感到无助的陆游,让我想起了那首名诗:“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爱情与成长
        影片中有一幕,当安德烈意识到自己要和娜塔莎结婚时他的激情消失了,神秘感也没有了,只剩下不相信的感情。而娜塔莎也意识到“这个陌生人将成为我的一切。。。”一切都来得太快。
安德烈对于娜塔莎的感情有点像渥伦斯基对安娜。只是安德烈更理智。“用一年的时间去了解自己很重要” 一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是对于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双方而言既是折磨又是考验。虽然看似残忍但是这样不至于盲目,可以更好地自己对对方的态度。有真爱,我相信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是问题。像《圣经》中的一句话:“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爱情如死之坚强。。。。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雅歌)
   娜塔莎对安德烈一开始也是制热的情感,如同安娜对渥伦斯基。娜塔莎在这一年中动摇了,所以我常常想如果也给安娜,渥伦斯基一年的时间,那么一年之后的安娜会怎样?我想安娜应该不会像娜塔莎那样。因为安娜的婚姻生活原本不幸福,所以她遇到渥伦斯基会像飞蛾扑火,奋不顾身。而娜塔莎是如此单纯的没有长大的女孩,在最寂寞时被引诱上当也是有其必然性的。经历了一切之后,当皮埃尔再次见到她已经人不出是她的。那个刚一出场时活泼的小女孩变得更沉稳安静了。女人的成长需要这样一个蜕变的过程,虽然痛苦。
     而对于安德烈来说,经历了战争与妻子去世,他也有所成长。他发现这场战争并不关乎荣誉,只是关乎各国之间权利和利益的平衡;战争的高尚性退让给邦交关系,这关系是一个名利场;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感觉是疼痛,这比什么样的占领和光荣都更强大,更有覆盖性。在伤痛和死亡跟前,他的荣誉和受辱忽然变得渺小,爱情和仇恨也变得不重要。
              皮埃尔则由原来对拿破仑的崇拜变成想刺杀他,当然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生活是伟大的千变万化的永无止境的不可思议的。重要的是追求幸福。要追求真善美,人类要共同谋求幸福。

        安德烈:荣誉至上。“永远不要结婚,当你没做完应该做的。婚姻会把心里美好而高尚的东西消磨掉。” 转变:为自己活着;生与死
        再谈战争
        托尔斯泰认为战争是违反人类理智,本性的战争。但是我认为战争是违反理智的,却是人的本性。但这并不与战争的可避免性冲突。
        战争是非理性的,它只是一个人或者多个人无意识的行为。因此它与真善美背道而驰,违背人道主义精神,是应当抵制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皮埃尔救小女孩时,法国士兵一同帮助,为什么俄军官会给被俘的法国小鼓手吃的东西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没有了“敌”“我”之分,只有“爱”。“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只有它才能消除恨,也只有它才能征服诠释”(洛克菲勒)。更何况人民之间并没有恨,只是在进行由命令产生的勇敢行为,毫无意义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一切可恶的胡闹。
幸福,真的需要人类共同去谋求。而这一切的根基是和平。

 3 ) 最长的电影好似人生的一个叹息

    6个半小时分4部,昨天一天把它给啃完了。 基本上是战争-和平-战争-和平这么个节奏。
   看经典电影,我往往特别注意第一个镜头。第一部开头,是广袤的荒草原上挂着一阵一阵的寒风,奇怪风尽然当娜塔莎一出场的那一幕,确实是天女下凡的感觉。但是安德烈和她还没有正式认识。安德烈沉痛与妻子难产而死,跟路边的枯朽的白桦树对话,当第二天他再路过这个老白桦树时,他惊讶地发现,枯树逢春竟已亭亭如盖矣。他于是想到:我是永恒的,因为我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他人。
   当第二部时,我已决定要把这个片子刻录下来,因为安德烈和皮耶尔的关于灵魂的困惑就好像为我而说一样。当然这里终于“金风玉露一相逢”,娜塔莎才过成人礼,第一次参加宫廷舞会。看着安德烈缓缓地穿过空旷的灯花辉映的舞池,向我们走来。 我们像小天使那样期待和兴奋。还真得是"胜却人间无数”。 很早就听朋友说:俄罗斯文化就如那里的气候一样,有种深沉冷峻的气质。这到安德烈,自然就明了。 而娜塔莎简直是比赫本还赫本的赫本(奥黛丽赫本演过另一个版本)。活脱脱是那天鹅湖里的公主。就好象有朋友说的:抱着她,就像抱着一股春风。
   第三部和第四部故事更加曲折,而娜塔莎的心灵的背叛和皮耶尔刺杀拿破仑而未遂是其中的大关键。前面二部的美仑美奂,在这里峰回路转,奇峰突起,沉重的现实,复杂的人性。这才是大师的手笔。 皮埃尔在貌似临刑前的狂笑:他们想绑住我?他们想绑住我?!我就是世界!世界在我心中!!
  值得反复回味的电影。还是似懂非懂,但愿有这个心情和耐性能看看原著。
   


   

 4 ) 短评写不下看完的细碎感受,做一个记录,如果您和我有同样的美的感受,我也会很幸福

史诗电影,拍得真好。

1)皮埃尔和海伦定情结婚的那一幕,伴着流水的滴答声,把他的挣扎和外界的推动交代的一清二楚。

2)宏大的、对战争的描绘,让人落泪。骑兵 炮兵 步兵,阵型,还有那句俄国老将军对拿破仑军队的感慨,列队很优美。让我回忆起了,当年战争的残酷和美,炮兵只是提供火力压制,拿破仑发明的新列队作战方式等等。

3)老公爵的那几场哭戏,老泪纵横,隐忍不发,真正的硬汉。演得太好了。包括他向儿子交代他的手稿、奖励和生平,以及对儿子说的,你如果阵亡我会很伤心的,但你如果不像xxxx(姓氏)的儿子,会让我蒙羞。

4)细节太动人了,蒙住俘虏双眼处决的那里,法国士兵也在流泪。

5)最后娜塔丽弟弟牺牲的那一幕,真是家族血脉流淌着的善良活泼。分小刀、拿葡萄干、叫法军俘虏小男孩一起吃饭,太动人了。

6)配乐也是史诗级别的。

7)眼睛不够看。要看优美的镜头语言(比如在雪地中斜队走,战争时那天边的红云,油画一样陈列着的士兵尸体…),要看优美的建筑和典雅辉煌的室内陈设,要看男士的军装和大衣,女士的编发、首饰和衣裙。还要欣赏俄国人男男女女的美丽容颜。娜塔莎太美了,那么小的一张脸,有那么一双动人的湛蓝眼睛,肉感的唇,天真烂漫又诱惑,从13岁到20多,真美啊。安德烈真是好看,彷佛是为了人物性格,他的脊背一直挺得直直的,刚毅的下巴和鼻梁,眉眼距离较近,有张不怒自威的严肃面孔,身材也很好,奔跑时的小腿肌肉线条在白裤子的包裹中清晰可辨,真是太美了。安德烈的妻子lisa也好美,像易碎的瓷器,有着那样的纤细脆弱感,大大的眼睛薄薄的皮肤,让我怜爱极了。海伦让我有些失望,我坐在电影院回忆起原著时,是很期待大美人海伦的样子的,电影中的她丰满,嘴唇也是肉感的,像是金发的娜塔丽,还有点玛丽莲梦露的感觉。海伦的弟弟,真是一个好看的张扬男子,身量高,金发,眼神轻佻又深情,很难不被他迷住!海伦的情夫,真是个危险迷人的男子,我是觉得演员本人长得有些脂粉气,不是像女孩子,而是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诱惑。他坐在窗台上喝酒,答应决斗,放荡不羁,危险的男人真是很性感。

8)是一部很好的反战电影,等我忙完这段时间,要捡起书本。因为从小看了很多俄国作家的作品、妈妈学的是俄语等语言,我对这个国家的文化一直以来都很向往——民族性格刚烈又悲伤。谢谢自己在大一选读的课程《俄罗斯民族文学研究》。

 5 ) 看片笔记:或许是百年第一的影视文学巅峰

2019年CC发行的2017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2k修复双碟蓝光,9.5分+ 用了4个晚上看完这部7小时的史诗片(正好对应四部曲),明显感觉它的优点和缺憾一样显著。当历史的车轮碾展了50年的光阴,现在的我们应该感谢那个冷战的年代,恐怖政治和残酷经济上的博弈与制裁在不经意间滋养了一个帝国的文艺野心,最终催生了这样一部影史上投资最大(至少到目前为止,也基本绝后),同时思想上又最为深刻(托翁的原作毫无疑问可以位列西方近代文学的金字塔尖)的改编影视作品。俄国人那种想成为世界霸主(可惜当时不是)的姿态在此表现为对原著丧心病狂(褒义)的忠实与还原,以及不计任何成本的制作投入,所以从技术角度而言,此片的艺术,摄影,服装,道具…还有选角(!!),都属于不能更一流的顶级;但同时,这仿佛又是一部拍摄给俄国自己人和那些阅读过托翁原著的“粉丝向”电影,剧情推进上的迅猛(不可避免的砍掉很多原著支线,次要人物与情节)会使得路人容易看得一头雾水,搞不清人物关系。不过,邦达丘克能够不可思议地将130万文字浓缩成主线不散的7个小时,当我阅读原著脑海中唤起的所有浮想联翩最终惊叹地发现在荧幕上呈现出100%(很多地方可以说是150%,甚至200%)的璀璨时光之际,不得不感叹,这样的电影恐怕是再也不会有(没人敢拍)了 以下是针对四部曲一些简单的看片笔记 第一部:博尔孔斯基 1,片头上帝之眼俯拍的天空镜头,配合混声合唱的优美旋律,史诗气质展露无遗(以上帝之眼结束也太过震撼) 2,娜塔莎第一次出场,镜头仿佛借鉴《马里昂巴》 3,两军对决运用比较欢快的军乐声也属别出心裁,战场的大全景让我想到《一个国家的诞生》 4,人物太贴合原著了(海伦除外,这个彼得堡最美的女人选角显得老气),只是对于不熟悉原著的人来说,故事进程实在快(时间所限,叙事的无奈是我觉得唯一缺憾之处。相比来说,我国将《红楼梦》拍成连续剧在剧情的舒展上就好很多) 5,皮埃尔和海伦被订婚的一幕,镜头设计颇具想象 6,电影的旁白更增加了作品意识流的气质

第二部:罗斯托娃

1,娜塔莎第一次参加的舞会,可以说是电影史上最奢华的夜晚 2,娜塔莎在舞会上望着镜子的构图真仿佛一幅图画,而她与博尔孔斯基公爵的起舞让人感动得要落下眼泪 3,此部中,博尔孔斯基,皮埃尔,娜塔莎的三角构图第一次出现,遍观后两部,也再无踪迹可寻

第三部:1812 1,老博尔孔斯基去世时的音乐,是全篇最优美的旋律之一,在第四部中,将这个抒情主题继续发展 2,1812年的波罗底诺决战,可能是电影史上实拍战争场面能达到的最顶峰 3,最后尸横遍野的一幕足比1939年《乱世佳人》的俯升镜头更凄惨震撼

第四部:别祖霍夫

1,焚烧莫斯科有一桢仿佛使用了默片手法。同时证明了靠举国的财力,电影效果可以进入到让人望尘莫及的境界

2,摄影宛如油画

3,彼佳的死运用黑白画面,也许是对无数如此年轻生命死于战争最真实惋惜的哀悼吧

4,当最后俄国兵与法国兵筑起了民间意义上的和解,我们还是用库图佐夫的一句台词来总结这发人深省的觉悟吧:

我们都是人!

2k修复的效果通过蓝光在电视上已然十足惊艳,期待2020年的上海电影节上,这部历史的《战争》能给我们带来未来永久的《和平》

今年是托尔斯泰逝世110周年,去年2019是战争与和平完稿150周年

补充:

CC蓝光,碟一花絮,德国1966年纪录片《制作战争与和平》提到:

1,海伦的扮演者竟然是导演的妻子(这也就可以理解了-_-)

2,娜塔莎的演员,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竟然和奥黛丽•赫本一样,之前是舞者,也几乎没有出演电影的经验。真是冥冥中的巧合

CC蓝光,碟二花絮,电影史学者Denise J. Youngblood提到

1,两位男主角关系并不好,因为博尔孔斯基的扮演者并非第一选择,原来演员退出之后,文化部长指定吉洪诺夫扮演的。邦达丘克与吉洪诺夫虽为同学,但认为他不会演戏,所以现场对其苛责颇多

(邦达丘克与卡司/制作团队,好些人的关系都不好)

2,各家博物馆被要求一定要出借馆藏宝贝用于影片拍摄(所以影片中看到很多的物品是真的历史藏品),Youngblood说该片比较合理的成本(用现在货币)是7亿美金以上

3,邦达丘克本来想以上下部发行,但莫斯科制片厂最后改成现在的四部曲发行,可惜后两部反响不如前两部,Youngblood说也可能与那个年代电视兴起,大家不再去电影院有关

2019年是导演邦达丘克(孤独凄凉地)逝世25周年,这套蓝光的发行也算是对他的一种纪念吧

 6 ) 《战争与和平》:苏联用举国之力拍出七小时史诗,导演能不犯心脏病?

战争与和平

WarandPeace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编剧: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瓦西里·索洛维约夫/列夫·托尔斯泰

主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类型:剧情/爱情/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德语/法语

文/深焦编辑部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精彩纷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还属长达七个小时的最新修复版《战争与和平》(Voynaimir,1966)。本月30日,影片还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进行放映,观众仍有机会一饱眼福,在大银幕上感受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和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这部影片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文学作品,由前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Bondarchuk)执导。值得一提的是,邦达尔丘克还在影片中奉献了精彩的演技,饰演了主角皮埃尔·别祖霍夫(PierreBezukhov)。

事实上,早在苏联版《战争与和平》之前,好莱坞就已经将这部伟大的作品搬上了舞台。由导演金·维多(KingVidor)执导的《战争与和平》是冷战时期美国在文化和宣传领域对抗苏联的一把武器,其拍摄的目的基本上就是向苏联证明美国更有钱。1961年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收到了一封来自科学家文化名人、军队将领的联名信,他们共同抱怨美国人窃取了他们的文化遗产,而且抗议美版《战争与和平》在苏联的银幕上公映。苏联当局也很把这个事情当回事,于是将这一计划交付给了当时的文化部长叶卡捷琳娜·福尔采娃(YekaterinaFurtseva,此前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在这种情况下,一部举国之力拍摄的、旨在对抗美国的《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战争与和平》(1956)金·维多版剧照

由于苏联当局的支持,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所能动用的不仅仅是一个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资源,而是全苏联所有的资源,因为这部电影的成败关乎冷战当中国家软实力和颜面的展现。这部电影到底花了多少钱,实际上从来没有确切的数字,尤其是在史无前例地动用全国资源(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前提下。比如说,影片动用的12000名临时演员就是完全没有任何花销的,而这在美国或者当时其他任何国家都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正因如此,邦达尔丘克不仅有抱负,也有实力展现其精益求精的态度,其对制作环节的要求非常精细苛刻,比如他专门从巴黎请来发型师来为娜塔莎舞会的场景进行妆发设计。在这方面,时任文化部长福尔采娃也给予最大程度支持,要求全国历史博物馆和档案馆对电影拍摄给予支持和协助,接到命令的58家博物馆提供了大量的家具、绘画、餐具、装饰物以及战场上使用的军刀和枪支等等。

除此之外,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将自己的私人物品捐赠给剧组以供拍摄使用,据当时的剧组成员回忆,影片里用到的珠宝首饰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渠道得来的。所有这些都为影片拍摄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真实历史质感,正如在故宫实景拍摄的《末代皇帝》无法与在影视城拍摄的其他故宫电影相提并论一样。当然,大量的历史实物捐赠并不意味着服装和道具团队的工作变成了收集和整理:他们也需要为剧组制作大量的服装、大炮等等,其中光是军服就制作了9000套,平民服饰也有3000套之多。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可以说,以上这些无一不彰显着苏联的“制度优越性”,如果不是在举国体制之下,这样的电影绝对没有可能拍成。不过,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题,影片创作的外部环境就并不简单。要知道,苏联的政治体制一方面可以为电影的拍摄提供各种各样便利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在给电影的编剧和拍摄制造着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军方就介入到剧本创作环节,而官方的评论人也干涉剧本创作,要求删减一些戏份增加另一些戏份,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导演邦达尔丘克在拍摄期间还要离开片场处理一些行政事务,1963年3月,他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政府举办的会议,拍摄进度急剧拖慢。从3月15日到4月3日,电影只进行了6天拍摄,在这期间,平均每日完成的胶片只有5.6米,但每天的花销却有12万卢布。

而在制作上,影片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比如选角就几次三番地修改(还要照顾苏联官僚机构内部的意见),拍摄团队也几度面临重要人员更换。摄影师亚历山大·谢伦科夫(AleksanderShelenkov)和尤兰达·陈(IolandaChen)夫妇在拍摄刚刚开始不久就退出了剧组,抱怨导演邦达尔丘克在片场极度独裁,强调他们工作中“最原初的快乐已被消磨殆尽”。在这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摄影指导经验的31岁的第二摄影安纳托列·佩特兹基(AnatolyPetrisky)赶鸭子上架接过了这一重任,而从最终的结果看,佩特兹基也并没有辜负众人的希望。不过,邦达尔丘克与他的关系并不太好,在拍摄完娜塔莎舞会的场景之后,佩特兹基甚至也准备辞职不干,但最终仍然迫于更高层的压力(“不拍完就再也找不到工作”)留在了职位上。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这些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影片拍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可能还是来自于70mm胶片本身。据佩特兹基回忆,当时的胶片质量令人咋舌,感光乳剂里频频出现蚊子的身影,胶片齿孔也经常出现无法咬合的现象。苏联产70mm摄影机质量同样令人担忧,晕影和叠影总是难以消除。由于苏联产70mm胶片质量实在堪忧,进口美国胶片成本又太高,重拍和多拍就成了影片拍摄时的家常便饭,有估计认为影片整体的制作费用因为胶片质量问题抬升了10%-15%。有些无法重拍的场景尤其令人胆战心惊,比如法军劫掠莫斯科城一场,佩特兹基极其担心胶片由于现场高温出现融化现象,而如果出现问题,这一场是绝对无法复制的,好在场景的拍摄出人意料地顺利,飞机和直升机航拍也有条不紊进行。

影片拍摄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来自导演自己的身体:64年7月,导演接到上级指示全力对已经拍摄完成的部分进行后期制作,为来年的莫斯科电影节做好准备。当月,邦达尔丘克在观看一场由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指导的电影《我是古巴》的放映时心脏病突发并一度临床死亡,医生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才把他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第二年5月,影片前两部分在莫斯科电影节进行了展映,7月,邦达尔丘克再次心脏病突发,而这一次他临床死亡将近4分钟。被抢救回来的邦达尔丘克将自己的濒死体验用到了电影里:博尔孔斯基在临死前看到的白墙上走动的人影以及一系列影像,便都是来自导演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感。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尽管出现种种波折,经历种种磨难,影片最终还是制作完成并发行,不仅在前苏联国内,也在国际上获得了极大成功。影片获得了1969年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这对于一部苏联电影,尤其是冷战时期的苏联电影而言可以说极其特殊而罕见。之所以获得奥斯卡的青睐,以下几方面原因不容忽视:首先,影片改编的世界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学遗产,而邦达尔丘克版对列夫·托尔斯泰原著的改编以及忠实程度显然比美国本土生产的《战争与和平》要高出一筹;

其次,影片无论从结构还是拍摄技法上都有过人之处,而这恰恰是好莱坞程式化的电影制作所缺乏的,比如邦达尔丘克和他的摄影师尽量减少特写的使用,而多用中景、全景、大全景展现俄罗斯贵族生活和广袤的自然环境,使得影片呈现为一种群像式的史诗风格,这既符合本土文化的特点,又满足了苏联当局通过《战争与和平》宣扬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好莱坞电影由特写和正反打镜头构成的视听语言主体。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最后,邦达尔丘克版《战争与和平》的制作、发行和获奖,有赖于苏联国内的政治气候。事实上,影片开拍到结束期间正是苏联由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到勃列日涅夫“停滞”时期的过渡时段,因此影片一方面具有“解冻”时期电影的特点,即注重视听多过叙事(电影方面的“解冻”一直持续到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另一方面也强调其内在的意识形态,即爱国主义和冷战对抗。因此,《战争与和平》的选送和获奖既是苏联进行宣传的需要,也是美国电影学院对电影艺术肯定的结果,是在政治与艺术的夹缝中生长出来的坚强作品。

观看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总能让人想起同时期另一位苏联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作品《安德烈·卢布廖夫》(AndreyRublyov,1966),两部电影的很多场景都有极其相似之处,例如在《安德烈·卢布廖夫》中有鞑靼人对莫斯科公国的劫掠,类似的场景也在《战争与和平》中特别被强调出来,只不过时代背景变成了拿破仑入侵之时。然而这两部电影在苏联的遭遇却是完全不同的:塔科夫斯基在拍摄时经费紧缺并屡屡遭到审查,而邦达尔丘克则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其预算几乎可以用无限来形容。塔科夫斯基对邦达尔丘克也是极度不满:苏联当局一直希望后者能够取代前者,成为苏联在欧洲影坛的一张名片,而在他的口中,这位苏联政府的口舌和代言人也对他及其作品充满敌意,称其在出任戛纳电影节评委时全力阻止《乡愁》获奖。尽管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样的遭遇最终确实让塔科夫斯基选择了流亡西欧。

《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剧照

当然,苏联对塔氏电影的抨击并非没有原因:虽然《战争与和平》与《安德烈·卢布廖夫》都在叙说斯拉夫民族在抵抗外侮过程中所展现的精神,但二者在内核意涵上可谓完全相反,前者是在展现爱国主义精神,后者则意在呈现一种内在成长的信仰和精神力量;前者关乎集体,而后者则专注于卢布廖夫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困境。相比较而言,前者更加符合美国主流电影的价值取向,而后者则与60年代中后期欧洲电影的现代主义潮流紧密贴合,也正因如此,后者更受欧洲电影节垂青,前者则与美国电影呈现出更加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

邦达尔丘克版《战争与和平》的根基,在于俄罗斯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在于其丰富包容的民族性,当娜塔莎在木屋里翩翩起舞之时,当皮埃尔奋不顾身出入于莫斯科火场时,贵族与平民之间、军人与百姓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弭,人物随之融入更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影片结尾,镜头缓缓上行,广阔的俄罗斯大地尽收眼底,随后又渐渐隐入云层之中。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如是告诉我们,这是俄罗斯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而这似乎也仅仅是一段故事,真正的家国情怀与历史书写,无不在当下的现实舞台上演。

 7 ) 记忆中的两版《战争与和平》

小时候第一次见到托尔斯泰老爷爷的那四大本砖头似的《战争与和平》,立马被拍晕了,其后遗症便是令我至今都不能下决心去读完这部旷世巨著,但根据原著拍摄的同名电影我倒是认认真真看过两部。
一部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拍摄的由亨利•方达、奥黛丽•赫本主演的《战争与和平》。
另一部是由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分四集,共六个多小时。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美国版将一部气势恢弘的名著改编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去掉了太多历史背景,太多深沉的思考,太多战争场面,让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性格发展都没有了根基,来得有些莫名其妙。这一方面,除了电影时间短,容量有限外,我总觉得,天性乐观到几近没心没肺的美国人在理解那种既深沉又敏感,既理性又感性的俄罗斯性格方面恐怕是存在先天障碍的。
前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充分调动了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以恢宏的气势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再现了十九世纪初俄法战争的宏大画面,那场面即使放到今天也可以与《指环王》媲美。演员的外形和气质都很符合原著,特别是里面的娜塔莎,温润美丽,活泼善良,我认为比美国版里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娜塔莎更有说服力,本片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也是主演之一。难怪该片能获得1969年4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该片的配音亦是上海译制片厂的经典之作。我最喜欢片中为安德烈公爵的配音,杨成纯老师淡淡的声音高贵、理性、自然、干净,生动地刻画出这个俄罗斯贵族的心路历程。

 8 ) 1966年,苏联为什么要举国之力,拍一部堪称影史最贵的电影?

影史最贵的电影

如果有人问你,影史耗资最高的电影是哪一部?可能有人会说是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无限战争》(拍摄成本为3.65亿美元,宣发成本1.5亿美元,合计5.15亿美元)。

如果考虑通货膨胀,也会提到《埃及艳后》(1963年,成本44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52亿美金。

但影视耗资最贵的,却是一部非好莱坞巨制,并且几乎也不会有后来者能够赶超。那就是1966年苏联版《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 1966-67 年的苏联战争剧情片,由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共同编剧和导演,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1869 年的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电影于 1966 年和 1967 年分四期上映,由邦达尔丘克饰演皮埃尔,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饰演安德烈公爵,以及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饰演娜塔莎。

影片耗资方面,参考维基百科,《纽约时报》报道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俄罗斯人说耗资 1 亿美元”;1979 年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公布了类似的数字,称《战争与和平》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因为“官方称总成本超过 9600 万美元”。

拍摄《战争与和平》,单是拍摄用掉的胶卷总长度为1540公里。参加拍摄的演职人员共595193人,重要角色36名 ,有对白的角色599人。服装20900套,其中47个工厂为影片提供普通服装,马具和皮革制品由两家工厂生产。由58家博物馆提供了各种绘画,家具,吊灯,餐具,枪支等19世纪的生活用品,完整再现了当时的贵族生活风貌。除了博物馆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苏联人给剧组寄来了家中收藏的私人珍品。

当时苏联准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代式样的大炮,以及587门沙俄时期式样的大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出来的。为航拍准备了30多架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火药,23吨枪支发火用火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导火线。

为了真实取景,苏联花费两年时间在莫斯科东北150公里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城市街道、居民住所、政府机构、文化设施甚至还有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堪称世界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布景。最后为了拍摄莫斯科大火,居然一把火把这个“莫斯科”全烧了……

在拍摄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场景时,军方甚至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共动用了12.5万名演员和35000匹战马,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军装,这一数字等于当年拿破仑那次战役的前线人数,等于重新打了一遍这场战争,后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由于拍摄《战争与和平》是苏联当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众多政府机构、军方都是免费参与,实际耗资远远不止这么多!

所以,影史耗资最贵影片,前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

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

1950-60年代,美国好莱坞热衷于拍摄史诗电影,接连拍出《宾虚》(1959)、《埃及艳后》(1963)等等巨制。美国拍摄的《战争与和平》(1956),就是前苏联版《战争与和平》拍摄的起因。

1956年美国版《战争与和平》上映,由金·维多执导,亨利·方达、奥黛丽·赫本主演,上映后就席卷了整个美国票房,之后在苏联上映时,吸引了超过3140万观众前往影院观看。那么多苏联人去看一部美国人拍摄的俄国名著,这一现象很快引起苏共高层的关注,并指示电影局和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必须对此进行反击。

彼时正值美苏争霸,不单单有政治上的角力,军事上的制衡,甚至连文化上都有相互斗争,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是冷战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舆论战、文化入侵。

虽说文化无国界,但俄罗斯文学的珍宝被美国人拿去拍摄,反过来在苏联大行其道,可以说对苏联电影工作者而言,是相当耻辱的。并且就电影本身而已,美国拍摄的《战争与和平》,并没有把托翁对战争的反思、人性刻画很好的表达出来,而是一部媚俗圈钱的爱情片。

所以,苏联除了要拍摄出更符合本国文学巨著的电影,更是要对美国式的文化劫掠与入侵说不!

空前绝后的影史巨制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创作于1863-1869年,耗时六年。巧的是,苏联导演邦达尔丘克拍摄《战争与和平》也耗心耗力六年,甚至拍摄过程中累得两次心脏病发作。所幸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电影同小说一样被分四部,共七个小时,在穷尽细节和追求真实方面达到了极致。从豪华奢侈的上流阶层的舞会,到血肉横飞的博罗季诺战场 ;从飞雪与狂风并作的俄罗斯的冬天,到莫斯科大火和铺天盖地的灰烬,每一个场面都非常宏大。场面壮阔,气势磅礴,完美地融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

和美国版相比,苏联版才真正称得上“大气磅礴、史诗风范”。与美国版偏重爱情故事不同,苏联版就是实打实的战争场面。并且人物刻画也非常出色,完美还原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在战争中自我人格的完善过程。

艺术层面已经登峰造极,票房上也是十分成功。以日本为例,1969年正式上映,极为轰动,一票难求,最终日本的总票房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当时);后来日本于1971年再度上映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票房火爆依旧。

1969年,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可以说是冷战时期,苏联文化对美国文化的一次胜利;也可以说是美国电影界,对苏联电影的一种致敬。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的成功是举全苏联之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色,它背后实际付出的成本代价,是很难用具体数值去考量的。这是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完成的伟大作品,如今或者将来,恐怕很难再出现类似这样的影片了。

这应该是苏联留给影坛的一份礼物,也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巅峰。

 短评

《战争与和平》是我最爱的一部小说,故对本片的评价难免更受其外的因素影响. 尽管它探索了几乎不可尽数的诸多技法――(声音)叠化、分屏、动作匹配剪辑、极快速的跳切,漂亮的轨道镜头,几处近乎费里尼式的调度――影片依然有佳句而不成佳章;关键原因在于它采用了一种少见的笨拙形式:某种"连环画电影"――通篇依赖原文旁白推进叙事,配以宏伟丰富的画面或是角色们若有所思的表情(第三部结尾的照片集朗诵尤其如此),这展示-解说的模式在大远景大规模的人群调动下像极了一套社会主义特色的文艺汇演,而消解了影像本身的力量,唯有第四部莫斯科大火一场凭借推向无度的混乱跳出了这一窠臼. 不过应当承认的是,在如此巨著的文本厚度之下,本该作为"前文本"的电影确实难负,而注定只得沦为民族主义者自恋的文化宣传品.

10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在影院坚持415min还是值得的,生与死,灵与肉,微茫与恢弘,忠贞与背叛,战争与和平……这样的电影以后再也不会有了,话说电影原来也可以这样拍。饱含人文哲思,诗意的镜头传递着悲壮苍凉的情绪,特别是片中异常逼真的全景式战争场面(不惜血本实景拍摄,即使现在看都无比震撼),作为高潮段落的博罗季诺一战惨烈异常——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兰西侵略者,库图佐夫将军为代表的沙俄卫国战士们,正邪之间殊死搏斗,被铁蹄蹂躏践踏火光冲天的莫斯科旧城,其间穿插了几位主人公的成长蜕变爱恨纠缠,看得出托尔斯泰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面肯定战争的暴虐残酷,却找不到挽救苍生的更好替代物,只能借助于宗教和人心向善。第一次在影院欣赏片长超过7小时的电影(现场还有意想不到的放映事故与观众版“战争与和平”),值得纪念一下。#资料馆留影#

14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俄羅斯的名作還是要俄羅斯拍才正牌。確實像史詩。建築舞會城堡音樂服飾言談都是典型的俄味。戰爭中的愛情親情友情。比美版晚十年倆男主角從外形上顯然不如前者但一個是自導自演女主角就是照著赫本的模樣。老配音翻譯這麽部長篇400分鐘厲害。

19分钟前
  • vivien
  • 推荐

娜塔莎打猎后在吉它音乐中跳舞的那一段,美丽不可方物。

23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1. 每一帧构图和色彩固然已臻化境,其充满力量的镜头语言更为可敬。1a) 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电影能够只用一个或一组或充满细节(旋转的、冒着火星的手榴弹)或干净空灵(战场上空的白云)的画面,就说清原著中持续数页的哲思。1b) 在环境描述方面,上一秒还是大气磅礴的千军万马航拍场面,下一秒便切换到平视角度的铁蹄烈火下的折戟与残躯,再下一秒又展现微风吹拂下萧萧碧草的每一个细节,这一切的叠加是非常高级的表现手法;2. 配乐精彩。2a) 莫斯科交响乐团的演绎,戏剧性无与伦比。尤其是在对白穷尽时,忽而惊心动魄,忽而柔情百转的音乐,胜过千言万语;2b) 电影中有数次彻底沉默:没有台词、画面凝固、配乐消失。这种偶一为之的留白选择往往出现在最富戏剧性的场景下一刻,仿佛在消化巨响后回声。3. 卡司不能更精准,除了不够漂亮的海伦。

28分钟前
  • La Bayadère
  • 力荐

俄语系老学姐补课ing。今日俄罗斯影展看一天。如同健身一定要办卡,史诗一定要去电影院:不花钱你就胡乱暂停快进和聊天,对得起皮导吗?!自带护目镜本片我打五星。感情线方面,皮埃尔vs安德烈,我坚定站胖子。不过胖子开挂得有点过分了:继承遗产,迎娶白富美(不是),现场学决斗规则速成立马打败男小三陶洛霍夫;嫌自己不再是自由人呢老婆就很配合地便当了;战场不死,被俘免刀,最终熬死老友迎娶女主……虽然一通吐槽,但我是喜欢皮胖的。女方最喜欢的是玛丽亚,但谁能告诉我她的感情线去哪里了?好了,细节放一边。跟傻白甜恋爱脑娜塔莎相比,玛丽亚知性又优雅。当然,娜塔莎也好,安德烈也好,别人说他们演技浮夸独白尴尬我是不承认的,因为那很俄,老学姐表示就是这个味儿正。好了,最后赞一下炮兵、炮灰、土豆达人,他们演技全场最佳。

29分钟前
  • 林井林
  • 力荐

国家制片厂时代最壮观的作品,无论场面还是群演都非常豪气,有种不管不顾不差钱的豪横。在大场面之余,摄影和调度竟然也有非常多小的心思,包括很多视点的变化。邦达尔丘克自己演,还是怪怪的。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七个小时啊……安德烈的大树和天空。

35分钟前
  • xun
  • 力荐

9.3 本以为只要将原著四平八稳的还原便是经典,没想到竟还是技术控,摄影运镜无一不佳,大量意识流镜头尽彰俄国诗意,无时不沉醉于磅礴的流动之中。1.场面盛大、摄影华丽,诗意空镜与意识流还原托翁心理描写,确实可谓迷人画卷,只是人物刻画与剧情推进显得浮光掠影。2.由感情纠葛主导,舞会场面不比战争小,抒情华美的画面仿佛在流动,堪称视觉盛宴。皮埃尔对娜塔莉隐秘的爱最让人感动。3.镜头一移,便是满目硝烟漫天、万马狂奔、炮火齐鸣、死尸遍野,战争场面豪华恢弘至极,怀疑至今首见。心如死灰安德烈遭遇炮弹之时迷恋可贵生命,见情敌截肢将仇恨释怀,一切都像云一样散去了。4.莫斯科焚城又可媲美舞会与战场,更多意识流镜头涌现。拿破仑的煽动演讲正对法军狼狈撤退长镜头,战争的虚伪无用直奔眼前。最终获胜的、应当要颂扬的,还是生命啊。

38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力荐

我对名著文学之类毫无兴趣,画面和女主超五星。还有,就是俄罗斯,这才是俄罗斯,我拜托美国人法国人之类不要再糟蹋毛子的名著了成不成

41分钟前
  • ====
  • 力荐

1966年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电影史上耗资最贵的电影,它的制作成本是5.6亿美元,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恢弘的战争场面与动人的情感纠葛都在这部近七个小时的电影中细腻地展示出来。不论是电影的长度还是剧本的深度,这部《战争与和平》的确是影史珍珠。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艺术手法不仅体现在对文学性的把控上,他的运镜,转场,调度,配乐都值得反复研习。

43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力荐

有点害怕读书所以把电影看了。娜塔莎的侧脸皎洁得让人叹息。舞蹈,配乐,聚会,歌剧,雪夜,非常美,看的我这重等俄罗斯情结者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刻画不能说到位,安德烈的转变和娜塔莎的私奔姑且可以称为细腻,但罗斯托夫基本隐形,皮埃内心戏则太少太少,终究得把托本人的基督思想撇开来拍片子吧,

46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毕勃列日涅夫一朝之资源(耗资数亿美元,参与人数逾50万)拍这四部曲电影,真是冷战最酣时才有的“不世出”作品。更可贵是这部片的高艺术追求(尤开创性的舞会摄影与战地调度)及低意识形态干扰,堪称名著改编及大片高作两范畴的典范。

47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古典主义之美感仅次于大卫里恩....

49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1969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与细腻动人的心理描写水乳交融,堪称完美的名著改编电影。演员形象气质演技俱佳,配乐布景舞蹈服饰都是神还原。影片运用大量独白和画外音表达哲思,摄影和剪辑虚实结合,表现力非凡(色调变换,镜头模糊,画面分割,抽象与表意空镜头)。那云那树那人。(9.0/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战争与和平最佳版本!据说为了拍这部电影举国体制拍摄,甚至搭建了一个假的莫斯科!BBC无论什么都能拍成爱情片也是醉了,这部才是真正大气符合俄罗斯文化的最佳改编!《战争与和平》无疑是部博大史诗。恐怕只有本民族才能更精准的理解。

53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慕名已久,终于观影。1.未看过原著,想借由电影来了解这个故事。哪知前两部分看完,对某些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一头雾水,于是便去查看故事简介,回顾下剧情,再继续观看后两部分;2.看到那些人山人海的画面,叹为观止的同时,感觉也看到了昂贵制作经费的去向。在缺乏特效的年代,动用如此之多的人员演绎那些场景,实在是难得的厉害。不过庞杂的战争场面,缺乏线索人物的引导,让「对相关历史所知甚少、不太了解来龙去脉」的我只是观战而没有代入感。3.时光网:影片拍摄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堪称影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影片拍摄得到了苏联军方的大力协助,甚至军方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为动用临时演员最多的影片之一,超过本片的只有1982年的《甘地传》,参加该片拍摄的临时演员多达30万人。……-12105

5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画面好到丧心病狂(战场上方那个盘旋的硝烟太牛叉),节奏非常赞,有一种独特的属于俄熊的压抑感,原作的思考也很好地用抽象镜头表达出来,苏联好片真是狂砸钱不计回报拍极品好电影的典范,娜塔莎比赫本还美(不懂了,同样社会主义国家为吗美型指数逼格差这么多,人家拍得出战争与和平我们只有地道战

57分钟前
  • yamamaya
  • 力荐

大体上可以看做是 「诗电影」的扩大化,重点还是聚集在几个主人公个人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心灵挣扎的过程中,情感戏诠释如同琼瑶剧,而战争场面虽然有国家无制作成本限制,但是在调度和呈现上却混乱过多,唯有在第三部展现战争全景的平移镜头非常牛。

1小时前
  • 451½°F™
  • 推荐

还是前苏联版的最经典,7个多小时,既有恢弘壮阔的大场面,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那些华丽的布景和长镜头充分展现了导演非凡的调度能力……

1小时前
  • 晚安好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