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科幻片美国 / 英国2012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汤姆·哈迪,安妮·海瑟薇,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玛丽昂·歌迪亚,加里·奥德曼,迈克尔·凯恩,摩根·弗里曼,朱诺·坦普尔,乔什·平茨,丹尼尔·逊亚塔,内斯特·卡博内尔,伯恩·戈曼,连姆·尼森,乔伊·金,艾丹·吉伦,基里安·墨菲,乔什·斯图沃特,马修·莫迪恩,本·门德尔森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播放地址

 剧照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1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2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3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4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5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6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13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14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15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16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17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18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19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国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22:58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帝国》杂志[黑暗骑士崛起]评论翻译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蝙蝠侠因为消失8年以后,蝙蝠侠背负着巨大的谋杀指责,布鲁斯韦恩现在是一个伤痕累累的隐居者,但哥谭市正在复兴——知道一个叫贝恩的面具狂人决定是时候要毁灭这座城市。面对新的威胁以及神秘贼猫女赛琳娜-凯尔,韦恩决定要让黑暗骑士再一次降临哥谭市。

评论
因为是[黑暗骑士崛起],因此我们充满了期待。2005年,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重塑蝙蝠侠的时候,这个斗篷骑士在电影院的声誉已经到了可怜至极的地步,凶手正是那部华而不实又糟烂透的甚至不该被命名的大续集。如今,短短7年后,诺兰以一部惊世终结篇完成了他的三部蝙蝠侠宏大组曲。有些人可能会说:“唔,第三集没有第二集那么令人难忘嘛。”现在看来,[黑暗骑士崛起]本身,有可能是诺兰前一部无比风光的受害者了。诺兰把蝙蝠侠系列的标准设得如此之高,以至于没人可以打破这个标准。但不管你是否认为这部电影比[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强而逊色于[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黑暗骑士崛起]都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终结篇——史上最好的超级英雄系列的终曲。
不过诺兰并不需要真把他的蝙蝠侠设计成“超级英雄”——事实上,他给我们抛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呢?这当然不会是一部肯-罗奇(Ken Loach)版的蝙蝠侠,但诺兰扭曲的物理法则比他打破的还多,因为他始终把重心放在布鲁斯-韦恩(Bruce Wayne)的心理上:小时候因为父母惨遭谋杀而受到精神创伤,怀着从未平息过的愤怒而长大。[黑暗骑士崛起]还抛出了一系列其它问题:不经历牺牲,能否完成救赎?复仇能带来安宁么?还有汤姆-哈迪(Tom Hardy)究竟他妈在讲什么……
事实上,先前试映评论里重点批评的贝恩(Bane)的发音含糊不清基本没有关系。他可能听起来像伊恩-麦克莱恩爵士(Sir Ian Mckellen)在风洞里含着一口老酒说话,但跟他凶残的块头体型相比,贝恩语言的清晰度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尽管他在电影里确实有那么一两句让人记忆尤深的讽刺)。哈迪看上去不用再化妆做特效就能演绿巨人——CG过的布鲁斯-班纳(Bruce Banner),他的表演让人非常信服“就是这家伙,绝对可以击垮蝙蝠侠”。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会为蝙蝠侠担心,韦恩那层铠甲战衣无法掩盖他身形上的劣势,在自行隐退并被哥谭市(Gotham)民众口诛笔伐数年后,蝙蝠侠的身体已变得大不如前了。
贝恩并不仅仅因为注射液体而变得无比强悍,正如阿尔弗雷德(Alfred)注意到:“我看到信仰的力量。”韦恩家族的管家一直充当着他主人的良知贯穿整个系列,如今他再次出现,质疑他伤痕累累的亿万富翁主人不断追求社会正义最终自己能得到什么。确实,我们能感觉到韦恩似乎回到了[侠影之谜]的那个小男孩,已经从孤儿身世悲痛中脱离的征程再次因为童年挚爱的逝世而回到原点。
地区检察官哈维-登特(Harvey Dent)的死,以及被警察局长戈登(Grodon)神话过的英雄事迹使哥谭市犯罪全面减少,哥谭市复兴在望。因此韦恩认为自己可以继续躲在豪华大宅里,如同一头顽固的野兽,他抵触着玛丽昂-歌迪亚(Marion Cotillard)扮演的美人的驯化。当年正是在这所大宅里,他的父母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帮助复兴哥谭市,而如今的韦恩只会躲在里面自叹自怜。他终日拄着拐杖行走,象征着心理上的脆弱,同时也是他生理退化的表现。这一部分,电影可以说再次回到了老地方,探讨韦恩的心理,但是要知道韦恩的心灵创伤已经被漫画探讨了73年了。不过电影也见证了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非凡的,平实却又充满深情的表演,藉此,我们重新领略到一个天生具有特权却永远困在自身牢笼里的人的悲剧色彩。
这一段出色表演同时得益于电影第一幕里带有告别色彩的气氛营造,一切都预示着终局的命运,而且这场结局必将无比坎坷。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的心思几乎都在回忆他对“干儿子”韦恩的美好期望上,而约瑟夫-高登-莱维特(Joseph Gordon-Levitt)扮演的一个看起来干劲十足而不那么迷人的警探,同样有一段雪上加霜的忧伤台词,不过他还有一份更积极的信念来反击贝恩的恐怖行动。
随后,当蝙蝠侠终于回归时,观众才终于品味一阵快感,如同老警官对自己的年轻同僚大喊:“伙计,今晚就看你的了!”绝对的快感,哪怕电影到最后也没有承接起开头的情感高潮。那45分钟或者我们称之为“开头”的一大段预示着蝙蝠侠不仅要崛起,而且还要加长……这部电影确实很长,而且中段时间里基本都在展示角色们的口才,电影多多少少陷入了低潮。观众期待的是大场面和穷人反击战,奇怪的是,如果其它电影里有着大段如此温和的情节事件,那么那些电影的预算基本是要被砍的。相比故事和那些在预告片里展现出来的刺激场面,电影里有更多更多的情节,就好像观众已经感受到要撒开了飞跑的情绪了,但最终等来的是一台非常昂贵的跑步机。
一直以来,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在一些单人场景里都是最出色的,不管是主角开始意识到英雄的身份,还是新角色以偷盗戏(珠宝)华丽登场。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扮演的窃贼猫女赛琳娜-凯尔(Selina Kyle)简直无与伦比:身手不凡充满危险却又让人着迷,穿着不暴露却又性感非常,完全不同于米歇尔-菲佛那版猫女,但一点儿也不逊色。猫女的身份十分模糊,她与韦恩共同的征程有一种奋力为全新开始、为一份清白历史、最后也为救赎斗争的意味。
蝙蝠侠世界里很多很棒的角色都可以为蝙蝠侠提供一面镜子,不管是行走在正义与复仇的钢丝上,还是被过往伤痛所困住。
漫画的忠实粉丝已不会为电影扭曲的情节而感到多么惊讶了,不过为DC漫画公司的头牌人物扩展这么一大段背景历史则是无可置疑的。另起的一段故事让人感觉似曾相识,也不知不觉地反映着导演对邦德(Bond)系列电影的热爱(天哪拜托哪天让诺兰和贝尔去接棒007吧),但故事的理念,而不是它的原图,则会让你在电影结束后深深沉思。最令人钦佩的是,诺兰以及他的故事撰写者大卫-S-高耶(David S. Goyer)和共同编剧乔纳森-诺兰(Jonathan Nolan)找到了让蝙蝠侠世界完美合理的运行下去的方法,而不是通过漫画交代嵌入现实世界。
复仇者(Avengers)们欢快地把纽约当成战场大动手脚,而[黑暗骑士崛起]则选择了严肃地把哥谭市变成蛾摩拉城。诺兰化身这个反恐战争与信贷危机时代的蝙蝠侠,在这个时代里,受信念驱使的狂徒可以威胁着世界的安危,比如本拉登(Osama bin Laden)和小布什(George Bush);同样只有电脑和不可道明的优越感的人们便可以毁掉和暴徒枪杀一样多的生命。[黑暗骑士崛起]播撒了暴动的种子,质疑了金融精英们的社会地位,同时展现了剩余99%人们的困境。即使布满重重危机,我们的地位——电影里蝙蝠侠死命保护的市民所代指,也十分悲惨,电影还是不忘开了几个小玩笑,比如那那些个让人震撼的爆炸场景便让我们回想起[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里的“大破坏行动”(Project Mayhem)。诺兰这几部电影里最了不起的就是始终保持着严肃节制与视觉震撼的平衡。蝙蝠侠很容易被演绎成极端阴沉抑郁或者过分荒谬可笑,难的是不是认清角色固有的荒谬性以及他身上强烈的鼓舞人心的力量,而是把这两种性质融合起来,这需要很天才的构想,并且是充满着戏剧性天才构想。

总结
大量的精彩场面以及非重头戏的暧昧性感都为这部史无前例大规模的超级英雄电影增色不少。[黑暗骑士崛起]或许没有[侠影之谜]的惊喜,也没有[黑暗骑士]的无政府混乱,但情感力量可以弥补掉这些不足。[黑暗骑士崛起]是这位哥谭市应得的英雄的绝妙墓铭志。


原文http://www.empireonline.com/reviews/reviewcomplete.asp?FID=137000

 2 ) 2012年最期待的电影,一个伟大系列的终结

    无论诺兰拍成什么模样,这都是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电影;况且诺兰此前从未失手。

    只是我忧虑的是,The Dark Knight会给这部作品带来巨大的压力,毕竟The Dark Knight是英雄题材漫画电影的巅峰之作,思想性、情节、人物塑造、配乐,几乎都达到了最佳的效果;换句话说,The Dark Knight创造的“悲情英雄”,几乎把之前的英雄漫画电影“大团圆”结局都颠覆了。

    在这一部片子中,“悲情英雄”如何再回归公众视野,如何洗刷本不属于自己的“罪名”,如何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对诺兰来说,Batman是一个系列电影,虽然舒马赫接替波顿的那两部拍得很不好,但是毕竟Batman还是要保持一贯的连续性,不可能再是一个悲情结尾,况且像The Dark Knight那样的悲情结局,再创造一个实在是太难了。

    Begins表现的是一个内心挣扎的英雄,他要战胜自己心中的恐惧,并逐步成长为城市的守护者;The Dark Knight反映了英雄最终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过程;而这一部,极有可能会是从大我回归本我的过程。当Batman和韦恩真正成为一体之后,其实那身黑色的外衣已经不再需要了;当Batman成为一种象征、一种正义化身的时候,无形中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秩序,通过行动去“规劝”恶人行善。

    或许,当世界不再需要Batman的时候,才是Batman真正成就自我的时候;也许,这就是这部片子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3 ) 假如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蝙蝠侠——对黑暗骑士崛起的另类想象

有轻微剧透,不影响观影效果。

如果Bane不再是一个面目模糊语焉不详喜怒无常的反派角色,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黑暗骑士中,我们有小丑:他代表了蝙蝠侠心中疯狂的一面,他实际上是蝙蝠侠的另一个人格——这也是TDK的最核心的冲突,蝙蝠侠与他自身的黑暗的斗争,最后,他赢了。
Bane却不是这样。Bane和蝙蝠侠的冲突,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传统的超级英雄电影中的那种冲突:蝙蝠侠代表了正义,Bane是邪恶的。于是就算他再怎么无所不能威力无穷,他仍然即将是也永远会是蝙蝠侠的手下败将。
那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一个不同的Bane。
在我的脑海里,Bane应该是一个切·格瓦拉式的人物:他冷酷无情却又心怀仁慈,目光远大而意志坚定,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事业的正义性深信不疑:他相信自己将会将哥潭市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一个没有蝙蝠侠也更好的地方。总而言之,他是一个克里斯玛(Charisma)式的英雄。
长久以来,哥潭市一直被描绘成这样一个地方:黑帮横行,犯罪猖獗,整个城市都被腐化。于是蝙蝠侠站了出来,秉持“人人都能成为蝙蝠侠”的理念,他打击犯罪,让哥潭市的人们燃起了希望;但是他和Harvey Dent的死的关联让人怀疑不定,一些人认为他仍然是这个城市的英雄,其他人却质疑这一点。但是哥潭市还是那个哥潭市,在灯红酒绿下的穷街后巷里,哥潭市仍然在一天天腐败下去。
蝙蝠侠消失了,而真正给这座城市里早已厌倦疲惫而烦躁不安的大众们带来新的希望的不是别人,而是Bane。他很明确的为大伙描绘出这样一个理念:腐化这座城市的,并不是罪犯,而是制度本身;要打击犯罪,也同时要打击腐败的警察;真正的黑帮已经跟城市的统治阶级勾结起来,或者可以干脆说,他们就是同一伙人。于是我们要真正扫除这座城市的罪恶,要从所有人开始。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橄榄球开赛之前小男孩清唱《星条旗》,歌声结束之后Bane按下按钮,炸药炸塌了哥潭市的地下渠道,将哥潭警察大部困于其中,歌声响起,旋律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熟悉起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的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

革命开始了。哥潭市警察已大部被困;这个城市成了一座孤岛,懦弱的美国政府只是封锁了城市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并且对每一个想要出去的人杀无赦。How ridiculous.

于是蝙蝠侠发现了,他必须击败Bane。但是更重要的是,他所信仰的至高无上的“秩序”,是Bane所不认同并且需要摧毁的;因为正是这个秩序本身作恶,并且造就了蝙蝠侠的诞生。蝙蝠侠的理念在于“所有人都能是蝙蝠侠”,然而当这一天真正到来,他所热爱的人民对着不公不义揭竿而起之时,他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他需要镇压这场革命,需要将哥潭市恢复他所深信不疑的“秩序”,这将是最大的悲剧。他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这座城市,然后发现这座城市不再需要他。
……
经过一番奋斗之后,蝙蝠侠解救了城市里的警察,和Bane终于站在了同一块场地之上。最终,蝙蝠侠击败了Bane。这场战斗无关正义,Bane的理念是对的,蝙蝠侠也没有错,但是总是有一个人要倒下,Bane倒下了,从他的角度来说,邪恶战胜了正义。


这就是我心目中TDKR应该有的模样:超级英雄电影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另外一个应该是Watchmen)。说我YY也好怎样也好,高唱国际歌将哥谭的神灵们赶下神坛的普罗大众会是我对TDKR的想象,以及永远不会实现的期望。

 4 ) 想说的话已结束,想看的风景正开始

本着导演and电影真爱粉高标准严要求的心态,先说不好的地方。

之前看到有人喷这部完结篇拍得太过平淡无聊中途想睡觉,还有些疑惑,事实证明恰恰相反。诺兰本就是省镜头的人,比起某些超级英雄片前面大段大段的背景+生活化铺垫,TDKR算是上来就先暴力一把,之后偷抢抓掐各种冲突不断,完全没有松懈之处。但也正因为如此,给人一种小高潮过于密集,大高潮反而不明显的感觉,峰回路转的巨大震撼是没有的。这一点上,它真心做得不如TDK可观。
而因为这一部的角色太多,群戏太分散,导演想要了结和表达的信息和情感份量太大,整个电影都在一种隐忍的厚积薄发中进行,后期反击远比前期压抑时间要短。当然诺兰的长项就是控制电影节奏,如此调度也并未失控。只是对于没看过前两部的观众来说,情感共鸣的力度上难以适应,对这些密集的交代未必有兴趣;对于看过前两部的观众来说,最后一部的风格变化又略有落差,没有叙事的迷局也没有成长的时髦——如果说Begins是紧促激昂的战歌,TDK是黑暗悲凉、繁复迂回的交响乐,那TDKR就是带着过往回忆娓娓道来的叙事诗,不紧不慢地映照到哥谭市的每处角落,告诉我们旧事的湮灭和新生的开始。论三者观影快感,对不同人来说差异会非常大。
更多结构上的吹毛求疵不提,推荐这篇:http://www.douban.com/note/233758013/
时隔数年的期待,到底会充满各种苛求与比较。

然后想说的,是这三部曲系列中我所理解诺兰探讨的东西。
第一部Begins是非常典型的超级英雄炼成史,除了batman被真实系普通化外,最大特色是导演在主角的成长中探讨了“战胜自我”的命题。正义理想许多人都有,但贯彻理想需要觉悟,应觉悟到何种地步,至少先战胜自己最恐惧的事物——布鲁斯韦恩站在蝙蝠洞中接受黑暗的洗礼,感受耳边风声卷起无数悉悉索索挥动暗翼的生物气息,那一幕的象征意义给我印象真的很深,童年的阴影和记忆的拷问扑面而来。这些都是常人终其一生无法克服的东西,而英雄注定要能人所不能。
而第二部TDK的网状叙事更悬疑也更紧张:白骑士哈维邓特所代表的人性两面,正邪其实就在一念之间;小丑所代表的极端化混乱,对人心带来无法停止的腐蚀;蝙蝠侠代表的希腊式悲剧,隐藏自我背负他人换来理想的实现。这些都是已被影迷们讨论过无数次的命题,足够有趣又不失通俗。
小丑之所以是无数人怀念的反派,在我看来并非这角色多么有个性魅力。观众向往他,因为他象征的混沌、疯狂和无目的性之恶,曾在短期内具有开外挂一般摧枯拉朽的破坏力,刷到了足够的时髦值——没有章法的对手往往最难对付,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看到规则被粉碎、信仰被颠覆,但心中一切皆不存在也就无所畏惧。
可这样的力量终归要被卷回人类社会集体的漩涡之中,回到它的正轨。小丑为什么失败?他真正的失败不是被蝙蝠侠擒获,而是直到最后,他也没能在那两艘船上空看见梦想中的焰火——有人觉得这样的安排是诺兰太甜了,我却觉得再合理不过。借用网络上一位影迷的设想来举例:如果当时小丑的装置安排,是在每位乘客的座位下都安装一个起爆按键,一旦按下开关的人超过半数,对面的船就会爆炸——这样一来,必定会看到他想要的人间炼狱。可惜他还不够聪明,不够了解人类。
没错,人性中皆有恶之一面,尤其自保的生死关头,谁也无法预料。可人也是群居的生物,被规章所限制,被道德所束缚,被秩序所统一,他们早已习惯用各种法则来约束自己,他们很难脱离社会而生存。那两艘船上都只有一个起爆器,需要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出来,成为另一条船所有人的刽子手——谁肯只身冒这样的险?谁会想做这样的出头鸟?死亡固然可怕,但世上多得是比死更寒冷的东西,单是社会舆论就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当众作恶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如果说冷静的囚犯设计扔掉起爆器是人性两面中善的一方得以闪耀,那么懦弱的市民把起爆器拿起又放回去就是社会意识给他套上的枷锁最终阻止了他泯灭道德。不是谁都像蝙蝠侠或小丑,以一己之力对抗群体习惯和社会准则,即使在体系严重崩溃的时候,曾建立起的秩序也残留着它的桎梏力量,总会再度让人们团结起来。小丑的失败,是只知自私之恶,不知自律之本。一度我也觉得爆炸必然会发生,但细细想来,才更确信混乱之力无法稳定的根性。这是整个蝙蝠侠系列中我最喜欢的主旨表达之一。(真不愧是在心理测试中做出“守序中立”属性的自己啊)

到了TDKR,也许是前作高度太难跨越,我原本以为这一部大概会彻底将拯救的重担交还于市民群众,突出整个集体反抗的力量,batman不再是孤胆英雄。但果然我忘记了这终究是部super hero电影……在高谭被贝恩掌握之际,蝙蝠侠依然是唯一的希望之光,必须由他先冲破前路,那些拼命的警察和灵巧的孩子才会前赴后继。这种空白感很是遗憾,感觉高谭终究是个令人放心不下的城市。好在这是部庞大的群戏,不少角色都有相当的存在感,他们作出的努力也不会被轻易忘怀——倒是警察副局长的逆转和牺牲让我意外,最终章果然比想象还要更温柔些。
总觉得这次,诺兰彻底放弃了去着意探讨某种“深度”,整个故事就是一位迟暮英雄执着于理想发起最后冲锋的历程,既不拷问人性,也不嘲笑正义,虽然加入了些对体制的影射和讽刺,但一切最终都为蝙蝠侠形象而服务。整部影片叙事平稳,一切顺理成章的老套,最精心准备的心理高潮必须是batman领悟到“你抛弃恐惧,加速成长,但恐惧会带给你力量”,与前作呼应,伴着张力十足的BGM作出新的理念诠释,由洞口爬出生天,镜头煽情至极。
至于交还权力于群众的弊端、贫富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偏执正义还是回归自我,这些主题很可惜都是蜻蜓点水,一闪而过,最终成为英雄传说的点缀。TDKR的意义,在于为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正在老去的他、陷入绝望的他、不肯放弃的他,如何死灰复燃,如何所向披靡,如何找到新的继承对象,如何为自己执念的城市付出全部,如何与挚爱的人们沉默地告别,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喜爱蝙蝠侠系列,不仅仅出于电影本身的优秀,还因为它给予了世人一个最可想象和触碰的、近乎真实的、凡人蜕变为super hero的梦想。正义是多么虚无的东西,成为群众的保护神是多么可笑的想法,不用杀伤性武器保护世界是多么天真的原则,重视他人多过自我安危是多么荒谬的高度。没有谁能拯救每一个人,没有谁能满足每一股欲望,没有谁能做到让一切都完美。但总有一些人,明知不可能而能,明知不可为而为,明知将赴死而死。他们向着永远也无法到达的巅峰攀越,而这样的他们,或许能挽救生命,或许能贯穿历史,或许能改变世界——因而,被唤作英雄。
那么,回归batman这个人物本身也许是描绘结局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式。没有错综深邃,却是细腻丰富,或许蝙蝠粉们会有缺失,但也足以感受到影片中浓浓的诚意。

好,从现在开始,掉书袋部分结束,花痴赞美模式ON。

导演大人坚持不做3D这一点真是很感动,以我的印象来说,进过电影院的此类电影除了《阿凡达》和《驯龙记》外3D技术几乎都是鸡肋,哦,忘了还有《龙门飞甲》……TDKR那胶片镜头感美得要死,真没想到高谭市能拍得如此苍凉而绮丽。
略微发福的小指头叔、愈发像猴儿的Owen、依旧妖娆的赎罪洛丽塔、还有好多熟人脸。连稻草人墨菲都莫名地现身跑了一回龙套,让我忍不住喊一声诺兰大手你真是太大手。
贝尔的容颜,即使沧桑残损也有种让人心疼的孤傲和冰冷窒息的英俊,演这种天煞孤星真是再好没有。不过这部没有他花花公子掩饰外皮的表演,略可惜。
我知道很多人都觉得超级英雄那些紧身衣装备不是太难看就是太喜感,其实我也这么想(抓头)。但老爷是个例外,我真心实意的说是个例外。灯光熄灭,警员轻呼,蝙蝠侠第一次重回夜幕之下,死神旗帜一般的披风,闪烁着黑铁般华丽光泽的护甲,夜色中凌厉张扬又低调奢华的线条,谁、敢、说、不、时、髦。
蝙蝠战车和摩托,和复联那帮人一比多么穷酸的装备,可放在诺兰这里就是能拍得无比拉风无比狂霸酷帅拽。看猫女的小翘臀跟着车身一起旋转,闪不死你。
老爷这次其实福利很多,美女一个接一个投怀送抱,主动推倒,你之前几时见过贝尔有这等好运气。当然天生一张反派or精神分裂女主角脸蛋的玛丽昂姐姐告诉我们,女友总是别人的——好在这次老爷很渣地同时一人把俩妹,于是还有位漂亮又能打的备胎。
这部的感情戏互动其实相当不够深入,一个像是感激+sex的催化,一个像是进展良好的对手兼拍档。不过本版的猫女性格跟老爷倒算互补,安妮海瑟薇没有演出真正的妖娆与媚气,却演出了倔强女人堕入情网的瞬间,以及足够的干练敏捷聪慧狡黠。Batman的灵魂永远是孤独的,瑞秋不能真正认同他,猫女也还未真正理解他。但一个真正爱他并适合照顾他的人,总会给予他可以停泊的幸福吧。就当是导演慈悲。
本片的最大萌神还是各种爷爷们。老爷你真的很有爷爷缘啊招到的每一个都是极品,还天天操心你娶不到媳妇生不了娃。老黑人的调侃冷感谐趣,管家的关怀细腻隽永,还有渐渐衰弱的戈登警长,oldman大叔不管怎样都英俊得一塌糊涂,虽然被虐严重也在医院耍了把时髦动作戏,好感动。凭什么说诺兰根本不会塑造角色,明明一个个特色各异,令其行为完全为剧情服务,创作重心不在他们性格剖析上就叫不会塑造角色吗?哼!
对囧瑟夫同学的爱终于又回来了,这个扑克脸演得意外妥贴,眼睛里有被体制压抑的冷漠,与行动力展现的热情同时存在,和戈登的互动间火花蹭蹭冒。罗宾诞生的那个刹那真是不能更燃,虽然好像没留下啥钱财了,孩子你自个保重啊。
反派当然是没有前作棒的,两个感觉本质都是实心眼+死心眼。但是那个监狱里的故事还是编得相当不错,与前作衔接起来更有感染力,米兰达和贝恩是个有趣的CP啊,要不是戏份太少估计也可催泪一把。爬出洞穴的那个小姑娘演员选得真好。
贝恩和老爷的水下拳击赛看起来真疼,真的好疼。动作确实……略喜感,但背上那一下看着还是好疼。老爷你的喘息声各种意义上都是对人类的折磨。
忍者大师还魂的时候我笑了。这是系列最后的嘉年华,就像稻草人一样每个家伙都要出来露一露脸的嘛。
还有黑夜与星空、街灯与城市、崩裂的地面与昏黄的烟尘、潮湿的雨与漠然的雪、老爷伫立在高处沉默的视线、蝙蝠战车腾空而起的轰隆声、披风在空气中划出遮蔽一切的结界、猫女和摩托一同飞舞的优美身姿、幼小米兰达回头望向保护者的一眼、没有家门钥匙的布鲁斯韦恩少爷、球场上孩童稚嫩的歌声如旗飘扬、离开监狱洞穴前身畔飞出的蝙蝠群、两手空空冲向人群的制服警察、大桥上用火焰炼制的蝙蝠标志、一句告别“Not everything,not yet”、目送传奇在水面逐渐远去的面具脸青年、新的影子启动水下沉睡的钢铁壁垒、管家爷爷墓前悄然决堤的泪水、回忆中为少年韦恩披上衣裳的温和探长、以及佛罗伦萨那个明媚的午间,老者看见的男人和女人。
这是结束,也是开始,rise or die。

 5 ) TDKR是一部"反革命“的电影么?(严重剧透)

通过奇峰突起的起始篇、惊心动魄的转折篇、与深沉磅礴的终结篇,诺兰完成了他的“蝙蝠侠”三部曲。
这当然是一个关于蝙蝠侠的故事。这一点在第一部与第三部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终结篇中,观众看到了蝙蝠侠的归来与结局,看到了罗宾与猫女,看到了这位黑暗骑士如何以强大的意志力成就为一个伟大而动人的英雄,也看到了一部好莱坞大片必不可少的幽默桥段、跌宕剧情与暴力奇观。
但是,这又是一个不止在讲述蝙蝠侠的故事。诺兰的特殊与伟大正在于此。他在刻画蝙蝠侠的同时,构建出一个“西方文明危机三部曲”。
BATMAN BEGINS讨论的,是西方文明社会内个人的选择与信仰危机。主人公布鲁斯•韦恩的人物设定充满极端性:上亿家产、双亲被害(丰饶的财富和贫瘠的情感是人们对西方物质文明的主要批判)。故事的主线是,布鲁斯的人格最初被仇恨与愤怒挟持,随后,他在“东方”接受了从灵魂到肉体的残酷训练(一个非常东方主义的叙事),最终通过道德的自律选择回归到西方自由主义之路。
DARK KNIGHT显然要复杂得多。该剧的灵魂人物JOKER,通过对道貌岸然者的揭露、对秩序与混沌的诠释,对“reciprocity”的层层解构,将观众一步步逼向道德伦理上的困境、乃至绝境。影片延续了西方世界千年以来有关“正义”的争论,同时也详尽地阐述了无政府主义的政治观。
到了TDKR,蝙蝠侠/西方文明的对手,呈现为一种“他者”的异质力量。不错,这种意识形态是在西方文明的内部诞生的,但显然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力量。蝙蝠侠系列由此则从个人—道德层面,完全进入了社会—政治层面。

请大家思考一下电影两处有些诡异的安排:
1. 为什么比起JOKER,这部电影的反叛角色“贝恩”如此无趣?
2. 为什么哥谭镇的普通市民在影片后半部集体缺席?
在我看来,诺兰对这两个情节的设计与处理,暗含了解读这部影片政治内涵的密码。

首先,说说JOKER与贝恩的差别。
我怀疑,很多观众之所以认为第三部不如第二部,主要原因是因为贝恩不如JOKER。相比于JOKER的邪光四射,贝恩毫无个人魅力可言:其形象,在绝大多数好莱坞大片中,通常只是一个在镜头前一晃而过的打手;那个造型不明的面具,也让人接受无能。
怎么会这样?凭借诺兰的编剧和导演能力,再推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角应该不成问题;希斯•兰杰再好,汤姆•哈迪与之的差距也不至于如此之大。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
答案恐怕是:那是诺兰刻意为之。他故意、存心,塑造出这样一个完全“祛魅”的反角。
JOKER是邪恶的,但这种邪恶属于一种西方文明内部派生的邪恶。他是害得人类被驱出伊甸园的蛇,是在荒野中诱惑耶稣的撒旦,是哄骗浮士德出卖灵魂的梅菲斯特,是让福尔摩斯疲于奔命的莫罗亚蒂。正如一切西方传统文化叙事中的经典反角,JOKER智商超群、足智多谋、出奇制胜、且有一套总能自圆其说的价值观。他与正值盛年的蝙蝠侠,是棋逢对手、天造地设。
贝恩与JOKER完全不一样。JOKER拷问蝙蝠侠的道德原则,同时带着"you complete me"的暧昧;而贝恩对蝙蝠侠的情感是纯粹的仇视,仇视的具体对象则是蝙蝠侠的出身与财富。他也邪恶,但这种邪恶属于一种革命的邪恶。
而既然有关革命,那革命的主角,就应该是乌合之众,而不应是个体精英。因此,贝恩不会拥有个性化的言行风范,也不可能单独出现。发现了么?不管是蝙蝠侠还是JOKER,都擅长、甚至强调单枪匹马、孤身涉险(个人主义),而贝恩,即使在与蝙蝠侠“单挑”时,旁边也有同僚在场(集体主义)。
事实上,贝恩几乎可以被看作是JOKER的相反(The Opposite);相比之下,蝙蝠侠只是JOKER的反面(The Inversion)。JOKER身形瘦削(记得他穿护士服的那一幕戏么?),贝恩雄壮高大;JOKER能言善辩,贝恩语言模糊;JOKER有一个咧开的大嘴,贝恩的这一部位被面具遮掩;JOKER只动脑不动手,而贝恩能把蝙蝠侠揍得稀烂……既然要建立关于他者的对立,东方主义叙事自然而然地引入其间,并将贝恩成功地“去现代化”,牢牢钉在了“东方/革命/阶级”的叙事逻辑中。
说实话,这部电影鲜明的“阶级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和很多人一样,我以为“阶级”是一个已过时的概念;但或许,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占领华尔街”等新近事件的发生,与此相关的讨论又浮出水面。这又一次证明,马克思的一些理论,是不能被轻易抛弃的。
影片中的哥谭镇,显然是一个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社会。在此举一个我个人最喜欢的相关表征为例:“复出”的蝙蝠侠驾驶无比拉风的“蝙蝠”坐骑从天而降,解救身陷困境的猫女。贝恩(不出所料地站在一群暴徒中间)瞪视着这一切,目光中透露出讶异与艳羡;横膈在他与蝙蝠侠之间的,是由阶级决定的科技、资源、财富、才能、魅力、及其它种种不可逾越的差异。

那么,诺兰的政治立场究竟如何?这部电影是否真如某些人所批判的那样,是一部“反革命”的影片?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显在或潜伏的革命意象遍布全片:慈善晚会上的猫女在布鲁斯耳边吐出的警告“一场风暴就要来了”,是过去几百年来重复过无数遍的革命宣言;贝恩率人侵入证交所的段落,是“占领华尔街”的戏剧性表达;“地上都市”与“地下世界”的分野,是老生常谈的阶级修辞;放出政治犯的情节,是活生生的“攻占巴士底狱”重现;审判给出的两种选择——死刑或流放,以及展现流放时出现的冰天雪地,让人无法不联想起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
我本人尤其欣赏全城大爆炸的那段戏。导演没有使用慢镜头、大特写等好莱坞大片描绘同类场景常见的电影技巧,也没有以伤亡场景进行任何煽情的叙事;相反,他给出一个长时间的大远景,让观众以一种俯瞰众生的视角观察哥谭镇的遍地开花。发生爆炸的范围如此之广,但单个爆破的力度又不是太强,没有末世景象,也没有恐怖氛围,有的只是连环的、密集的、“自下而上”的爆破——赤裸裸的、影像方式的革命定义。
但是,从影片的中段开始,诺兰干了一件事:偷梁换柱。随后,通过种种隐喻和明示,他努力提醒观众:蝙蝠侠所对抗的,并非真正的革命。
诺兰的提示包括:
其一,与贝恩一起闹革命的,并非那要占领华尔街的99%社会公民,而是他的地下军队和千余名罪犯。革命的主体,成了马克思本人不愿承认的“流氓无产阶级”。
其二,那位审判席上的法官,竟是第一部中的“稻草人”——影武者联盟派往高谭镇的第一位代言人。这是对此后剧情的铺垫,亦在讽喻大革命中的篡权。
其三,诺兰通过FOX之口告诉观众,那棵中子弹是无论如何都会爆炸的,而贝恩对此显然也心知肚明。 于是那颗核弹就不能被解释为一种威权主义的符号,而所谓的共产主义到此也被极端的恐怖主义完全替代。毕竟,革命的目的,是毁灭旧世界、创建新世界,而不是“你死我死大家死”。
而最重要的提示,关系我先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人民的缺席。
哥谭镇普通市民的退场,出现在全城大爆炸之后。在贝恩的武力威慑下,前来报道的媒体记者(中产阶级的代表)四散逃窜;橄榄球赛的观众席上那些惊慌失措的人民群像,在此后的篇章中也难觅踪影。事实上,在影片的最后一个小时,观众看到的只有,以官员、警察为代表的国家机器,以贝恩为代表的反动暴民,以及以蝙蝠侠为代表的第三方独立力量。除此之外,唯一出现的“普通市民”是一群孤儿和一位神父——那些可以被轻易去政治化的人物。提醒大家注意一个细节:布莱克/罗宾挑出几位孤儿,让他们挨家挨户敲普通市民的房门,带他们一起逃生;但影片后来并没有展现这些市民,一个都没有——相信这绝不是导演/编剧的疏忽。
而没有人民的革命,又怎么能被称为革命呢?

故事终于走向终点。通过一个出人意料的剧情反转,这个所谓的“革命”被剥去了最后一层外衣。原来,终极的黑暗力量还是第一部里的影武者联盟,其意识形态体系并非基于《共产党宣言》,而是直接来源于《旧约》中耶和华的声明——如果一座城市已经腐败到一定程度,就应该让它毁灭。原来,“革命”只是一场伪装,更确切的说只是一样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反转虽然狗血,但不仅是诺兰讲圆这个蝙蝠侠故事的需要,更是一种理论和逻辑上的必须。
到了这儿,我们的蝙蝠侠终于可以出场拯救世界了。他的敌人是他早已熟悉的;他敌人的价值观是他可以坚定反对的。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拥有了击败这类敌人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如果对手是真正的人民革命,他作为一个个体则绝无可能与之对抗。别忘了,诺兰来自英国,那里诞生了亚当•斯密与凯恩斯,也酝酿了马克思与恩格斯。
因此,诺兰并没有“反革命”。他揭露了阶级分层带来的社会不公,批判了暴力革命的血腥,也对被利用的革命与革命者施以真切的同情。他的立场是相对中立的,一如他在第二部中对JOKER所表达出的态度:一方面,他以两艘客轮中乘客的选择粉碎了JOKER的阴谋;另一方面,又以“光明骑士”的坠落宣告了JOKER的胜利。
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喜欢、佩服和尊敬诺兰。这位新一代的好莱坞票仓导演显然不同于以斯皮尔伯格、卡梅隆为代表的上一代。他不再以传统的美国价值观进行单向度的教化,而是在好莱坞所能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观,让观众可以讨论、争辩、思考。期待诺兰的下一部、以及之后的很多部作品,也希望中国的导演能早日尝试在商业电影中加入严肃叙事。

 6 ) 哥谭服务器联盟抗击部落的光辉历史

亲情提示,严重剧透。





魔兽世界二区 哥谭 服务器 自开服以来人气一直火爆异常。联盟部落人数平均,整天血雨腥风打打杀杀,大号成天守小号尸体,严重威胁到了小号练级生存环境。蝙蝠侠的父母,经常在野外被部落欺负,最后发展到连在暴风城做日常都会被部落屠,于是一气之下删号了,留下了蝙蝠侠一个。虽然他父母PK技术不行,但地精头脑发达。留下一大笔钱给他。蝙蝠侠从小就立志当高玩,苦练操作技术,混了一身好装备,满级之后就一心投入到了野外杀部落的大业中去。但一个人力量总是有限,蝙蝠侠就觉得还是得提升大家的装备。于是经常带领大家打RAID。后来联盟玩家果然挺争气,一口气拿下了25H小丑的服务器首杀。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蝙蝠侠把首杀的荣誉让给了双面人哈维丹特。自己背了一个转阵营和代打的恶名,一口气AFK了8年。

这8年来部落一直被装备比较好的联盟压制,联盟的日子很好过。但是好景不长,网易突然要合服,另一个服是部落优势服,它们密谋将这一服的联盟赶尽杀绝,好多大号已经偷偷转服过来准备屠暴风城,甚至还绑架了网易的技术GM。

这天,蝙蝠侠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人类女盗贼,因为蝙蝠侠的装备还是60年代的。于是被80级的女贼轻松碾压,密保卡也被偷了。

这个人类女盗贼以前被盗过号,盗号的拿她的号骗点卡,所以一直被人刷。搞得她都没法上线正常玩游戏。有个奸商地精玩家跟他说,他和GM有关系,可以帮她免费改名,以此要挟她去偷蝙蝠侠的密保卡。她迫不得已,只好去偷。

小地精得到了密保卡,就想赖账,但女盗贼把暴风城城管都引来了,自己也逃脱了。城管局局长戈登为了追杀部落,深入死亡矿井FB中去,结果发现了一群85级部落在下面挖洞,于是觉得有阴谋。但大家都不相信他,说tbc和wlk等了那么久才开,新闻版署文化部的工作效率不可能这么高,CTM85级还遥遥无期呢,戈登没办法只好让一个手下去查。

这个小帅哥手下猜到韦恩就是蝙蝠侠,以前在西部荒野孤儿院练级的时候曾经见过骑奥的灰烬的韦恩,一直把他当偶像。

不甘寂寞的蝙蝠侠终于重新登录游戏,结果一上线就被联盟当成稀有部落追杀。幸好有个BUG坐骑才得以逃脱。

小地精得了蝙蝠侠的密保卡,把号上的金币都盗光了。于是蝙蝠侠穷的连装备都修不起了,只好委托一个血精灵妹子接管了公司。

蝙蝠侠委托女盗贼去死矿副本里找BOSS,结果蝙蝠侠上了当,一遇到BOSS就被冲锋撕裂断筋撂倒,还中了低位截瘫的DEBUFF。BOSS把蝙蝠侠送到了永恒之井的监狱里。这里面关的都是世界上最失败的攀岩爱好者。

然后BOSS就把暴风城炸了,用计谋把暴风城城管都变成了中国的矿工。这里要特别说明,本片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为哥谭市过分关注民生关注排水,把城市的良心——下水道系统搞得过于庞大,最终成了恐怖分子的温床。而中国的下水道系统则十分有先见之明,只要一场大雨就会让所有恐怖分子无所遁形。

BOSS还向伊朗和朝鲜学习,搞了一个核威慑。威胁大家都不许出暴风城,不然就炸掉网易的小霸王服务器。然后在暴风城里搞文化大革命,把用机器人插件在拍卖行压价的玩家都捉出来批斗。

铁炉堡达纳苏斯埃索达城管也一起过来把暴风城围了。

蝙蝠侠在监狱里看到这一幕很是愤怒。这时候一个老萨满出现了,说你这不是截瘫,只是普通的腰椎间盘突出。牵引复位驱散一下就好了。然后蝙蝠侠就奇迹般地站起来了,说改天我让桑兰也来看看。

接下来就是要爬出永恒之井的监狱。老萨满说只有一个人爬出去过,他的名字是波斯王子。他的秘诀就是不戴套。

然后蝙蝠侠一个英勇飞跃跳了过去,曾经腿短的战士泪牛满面。

出去的蝙蝠侠首先找到了女贼。女盗贼说这国F太尼玛黑暗了。盗号的骗卡的,黑装备黑金的,人妖骗色的,刷屏骂人的,有钱充大爷的,充高玩装逼的,这网络也动不动掉线,简直没法玩了。要不你跟我一起去玩台服算了。

蝙蝠侠说不行,我是一名中国人,我永远不离开国服。不管国F堕落至何种境地,MY HEART WILL GO ON。

被困的矿工情绪一直稳定,虽然在地底,但是也一直在党的心里,党的梦里,党的歌声里。最后终于得救了。

老摩根弗里曼还给蝙蝠侠留了一套T13。蝙蝠侠穿上就去找BOSS了,这次换到了奥特兰山谷战场,联盟部落对冲。虽然部落远程职业有一定优势,但因为他们都不是法爷,所以很快被联盟的近战菜刀队冲垮了。

BOSS这次没打过蝙蝠侠。据推测,可能是因为BOSS吸惯了奥格瑞玛和雷霆崖的新鲜空气,即使戴着防毒面具也忍不受不了暴风城超高的PM2.5,导致战斗力大大下降。

那边暴风城城管也去阻止核弹爆炸,这年头不懂核武器都不好意说自己是恐怖分子
一定得选最大的欧美城市,
雇阿拉伯佣兵
弄就得弄核武器,
一口气炸一个城市那种
半径至少得6英里
什么飞机啊,潜艇啊,城管啊,能用的都给他全用上
恐怖宣言一定得在奥运开幕式上发表,要黑就得黑整个纳斯达克
大头目就是带面具,特粗犷的那种
遇到男主角,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说一句
“我还不能让你死”
倍儿有悬念
再绑架个高级科学家
一个人顶一个师的钱学森
放个屁都能毒死半个城市
再劫个飞机
二四小时演7季也破不了案
就是一个字!装B!
炸个城市都要做一番政治宣传心灵恐吓
周围恐怖分子不是弄核弹就是弄生化武器
你要是砸几个小贩呀
你都不好意思上新闻联播!

虽然恐怖分子很专业,但蝙蝠侠终于又带领大家得到了25H贝恩的首杀。大家都在疑惑,怎么还不跳成就呢??原来暴雪还在FB里弄了一个隐藏大BOSS。她突然钻出来给了蝙蝠侠一个伏击背刺肾击加出血。颠覆了自己NPC甲的面目。

然后就是追核弹,这年头,定时炸弹不到最后一分钟,是肯定追不上的。但这次追上了,核弹又没有红线蓝线可以剪。所以大家已经无法阻止它的爆炸了。蝙蝠侠只好用瞬间移动把核弹带到了界王那里,哦操咋又写成龙珠了呢。

蝙蝠侠只好开着飞机把核弹远远地带到了大海上,自己因为疲劳值过多而挂了。暴风城又一次在部落的阴谋中得以幸存。

大家都以为蝙蝠侠挂了。最后悔的是摩根弗里曼。因为他为了省钱,一直没给坐骑配上一个自动寻路自动打怪的的外挂。淘宝才卖20块。

不过韦恩早就自己弄好了。所以最后结局是蝙蝠侠和女盗贼在达纳苏斯的小酒馆逍遥自在地休闲练烹饪钓鱼考古,RAID装备神马的都是浮云,游戏里泡妹子才是真谛,哦对了还有稀有坐骑。

而那个小帅哥也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橙匕和英雄T13,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沉迷史。









--------------------------------------------------

虽然评论写的不正经……但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英雄电影,没有之一,推荐连着第二部大可骑士一起看,两部各有千秋。






水军死全家!!!!!!!!!!

 短评

解释了英雄以及英雄精神,蝙蝠侠终于找到了他的答案,无论是伤感或是其他情绪,这个黑暗系列终于结束了。汉斯·季默的配乐很棒,激昂或忧伤,很好的推动了情绪,很大一段时间都是被配乐震得热血沸腾的。合格的大片,场面、气势以及紧张感都有。最喜欢的还是猫女,Bane的发挥空间太有限了。三星半

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贝恩真的太可怜了。。。。知道真相的瞬间我原谅了他做的所有坏事!老湿的眼睛真的会演戏!不戴面具的一秒镜头好帅 好虐 好凄美 好想哭!本以为这次我会改邪归正彻底爱上大蝙蝠,搞了半天我还是个悲催的反派控 。。。Goodbye, My Friend. 此去便是永别。(轻微吐槽:马良挂掉的那一下有点囧)

7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孤立地看,这是一部无可争议的五星电影;但和第二部《黑暗骑士》比起来,它只能拿四颗星。

12分钟前
  • 胡天翼
  • 推荐

整个蝙蝠侠系列所讲的故事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高帅富会武术,谁也挡不住!这部自然也不例外。与前两部相比只是变得更加冗长乏味而已,整体乏善可陈。全片无高潮,能淡出个鸟来。真有点替那些枪击案的死难者感到不值,为了看这么个鸟片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真是死不瞑目。

17分钟前
  • 易老邪
  • 较差

英雄挥别,正气永存;史诗落幕,传奇不朽。漫长黑暗过后,终迎黎明曙光。

22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超过TDK不敢说,但永垂影史是扛扛的.

26分钟前
  • 无殇
  • 力荐

疯,诺兰究竟把蝙蝠侠系列拍到了怎样一个高度啊,弥漫始终的黑暗感几乎将人吞没,我甚至觉得其它英雄电影可以不要再拍下去了,复仇者联盟二剧组也赶紧解散吧,即使你搞来一万个超级英雄乱斗,也不比高谭市大楼顶上熊熊燃烧着的巨型蝙蝠那般凄美孤傲。四年的等待值了。

2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所以那场床戏的作用就是为了证明蝙蝠侠这十几年还是有性生活的……

32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雙手合十,十指緊扣,我和一場的毒撚淚流滿面,如此蒼白的心,既視之溫柔,只有真心愛過的人,會照單全收,It really doesn't matter,燃燒有時,道成灰燼也有時,在話語把我們逮住之前,我知道我已轟轟烈烈的,真心愛過。★★★★★★★★★★★★★★★★★★★★★★★★★★★★★★★★★★★★★

37分钟前
  • 何倩彤
  • 力荐

"当你一个人行动时,戴上面具,这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你心爱的人。" 影片前一个半小时略显平淡冗长,还好最后一个小时各种决战、逆袭反转和揭秘,非常提神和过瘾,高潮一直持续到影片最后一秒…Nolan, Rise!!!

3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为了给哥谭带来光明和希望,他不惜撒一个弥天大谎,为哈维·丹特背锅。哈维·丹特成为了哥谭的光明骑士,他却成了恶魔。当法律和道德不完善的时候,它们不但无法伸张正义,反而成了枷锁,约束了好人,让罪犯逍遥法外。但他愿意替他人承担罪责,让他人保住名誉和清白。因为他不仅仅是想当一个英雄,他想比英雄做得更多。《黑暗骑士》的立意和深度已经是超英片中的佼佼者,在你以为《黑暗骑士崛起》很难有所创新的时候,诺兰又玩出了新花样:谎言能隐瞒一时,但永远是隐患。哥谭暂时的和平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迟早会成为反派攻击人们的武器。阿福何曾不是英雄?他的言行的确会让布鲁斯·韦恩因此而恨他,但同时也能让他继续活下去。戈登也是如此。谁都能做英雄,即使他做的事很简单,比如给一个小男孩披上外套让他安心,让他知道生活还在继续。

44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三部曲,都是关于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庞大的人物线索和故事,诺兰已经构造出自己的世界观——我觉得,他是相信黑暗的。Gotham doesn't deserve a hero like this, but he'll still give everything to them. 另,小丑有且只有一个。(用打一星来表达对脑残粉的蔑视的人可以省省了,你们配吗?

4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完美的终章。这是一部可以让我回忆起当初我是怎么喜欢上电影的电影。

52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Anne Hathaway美得足以把全世界的基佬都掰直,但刚被掰直的基佬们马上又会被囧瑟夫萌弯。

57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算不得神作,但诺兰的黑暗骑士依旧轻松甩出其他的超级英雄电影几条街,对照着美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别有一番滋味。最大的优点就是情感力量充沛,依旧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牛X台词,中段角色的口才个个了得,情节确实有点散,剪辑有点审美疲劳,配乐很棒却也有点刻意煽情,小囧差点成好基友罗宾。★★★★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失望到爆!反派为什么反的设定,最后反转的设定,最后拯救的设定,都是那么的普通乃至无趣,甚至连打斗都毫无新意,那些反派配角就是一个个等着轮流给蝙蝠侠打。诺兰导演水准没差,只是这次的编剧编得真的弱到爆炸!

1小时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难道我是第一个看的吗?墨尔本crown village cinema, 所有人都鼓掌了,绝对是今年最伟大的电影!

1小时前
  • 午安君
  • 推荐

我绝逼无法忍受四十天的剧透所以果断去小破岛看掉了!OH MY GOD!Kneel before the Nolans!之前不看trailer采访TV花絮什么的果然是对的,不然惊喜都没了!I just can't find even one appropriate word to describe it. The epic ending of the Batman trilogy!!!这么一比较妇联好幼稚≧▽≦

1小时前
  • 叉叉
  • 力荐

拍出了黑暗英雄的铁血丹心,但没能超越《黑暗骑士》。配乐超赞!

1小时前
  • 艾小柯
  • 推荐

四星半。鸡蛋里挑骨头:配角形象不够丰满,转折欠缺说服力,三个月的时间没有拍出维度,感情戏有点进展太快,井底戏有点抽象。虽不是诺兰最好的电影,但比起其他电影仍甩N条街。英雄故事结尾虽然有点老套,可当尘埃落定之后,所有人缅怀过去、继续生活时,仍落下泪来:传说终会终结,英雄永远不死。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