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

爱情片美国2007

主演:哈维尔·巴登,乔凡娜·梅索兹殴诺,列维·施瑞博尔,约翰·雷吉扎莫,本杰明·布拉特

导演:迈克·内威尔

 剧照

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1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2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3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4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5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6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13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14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15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16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17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18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19霍乱时期的爱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00:52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这一生我从未如此恨过女人

“Yeah,Then enjoy your pain,take advantage of it now while you are young.Adn suffer,my son,suffer all you can,because these things don't last your whole life.”

我多么需要妈妈对Florentino说的那些安慰呀,可惜,不会的,不会有人说给我。我还没有准备好对任何人说起我的痛苦,除了曾经的你。况且,就算说了又能怎样?妈妈也一定想不到,有些事会持续很久很久,乃至一生。

我不想成为兽欲的仆从,当然,你并不在乎;我也不愿保留我的处子之身,因为你也不在乎。可是我又能够做到什么呢?经过50多年的等待去获取的你的爱情之吻,去获取你的身体,去获取你的信任,我一定等不到那个时候。

你快乐的时候,我躲在暗处;你幸福的时候,我躲在暗处;你一定会忘记我的容貌,忘记你曾经说起的那些味道,对于幸福的你来说,我只是一个影子,是个怪物。只有那么一个时刻,当你被痛苦侵袭的时刻,你才会记得我,才会记得我给予的那些温暖。

但实际上,你是不爱我的,短暂而旺盛的激情之后你就不再爱了。你受制于家庭,受制于富庶,唯独不会受制于曾经所谓的爱情。

我充满了对你的爱,我想这已经无法改变,无论多么深的伤,我都只能如此爱你。但是我无法爱到让你懂得爱。我愿意吻你,但我不愿意等到快要结束时吻你;我愿意爱你饱经风霜的脸庞,但我无法爱自己的衰老。我只希望能够迅速的老去,在你的幸福结束之前离开,如此而已。

一生中,我从未如此恨过女人,但这也无法改变我爱你。

 2 ) 等了半世纪的爱情如此寒碜

等了半世纪的爱情如此寒碜
文_LoukasTC

声明:我以下发表的任何言论都和原著无关,因为我没有看过原著,只针对电影来说,不管原著和电影是完全吻合还是有些微改动,我的言论都和原著无关。

----------------------------
Ok!告诉我这不是真的!这部被称为“爱情百科全书”的备受关注、备受期待的经典爱情故事,竟然让我如此无语。我几乎不知道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恰如其分的形容我的心情和感受。我只觉得这个爱情不值得我如此隆重的期待。我只想说:等待了半世纪的爱情如此寒碜。

首先,男女主角的相遇简直可以说俗不可耐,不过是两个孤独的灵魂依附在两个样貌都不过尔尔的年轻男女身上,然后在一个干柴遇烈火的年纪,擦出莫名其妙的爱情火花。然后他们俩就开始自以为是真爱的书信往来,这简直要了他们的命,搞得生离死别一般,但是哪个大户人家小姐和穷小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不是这样?而且回归后的女主角确实也表现出了意料之中的逃避,因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情况,她都不可能爱这个穷小子爱到深入骨髓,不过是一次随机邂逅,加上几次鸿雁往来,有什么情深致死的理由呢!难得的倒是男主角,竟然可以把这种幻想出来的爱情当成是一生的志向来完成,简直刻骨铭心的祭奠。他根本就不是爱上了女主角,他是爱上了这种执着和忠诚于一个人的感觉。因为他的浪荡和神经质的幻想,他必须为自己的灵魂找到可以寄居的影像,而这个影像就是女主角,这很好,显得他十分忠贞、至死不渝。说起来有谁能爱一个人爱到五十年,多么伟大啊!FML!

我最为之扼腕痛惜的倒是女主角的丈夫。这个男人一出场就气质不凡,更别说长相还有点强尼•戴普的感觉,所以我给了他无限多的同情分和立场分。电影给他安排了一次出轨,这好像会让他在观众心中的地位有所动摇,但是恰恰相反。我看了整部电影,唯一值得百分百肯定的就是,只有他是真心的、全心全意的爱女主角。即使强行安排给他一次出轨,他仍然爱女主角至死。就像他临终遗言所说,只有上帝才知道他有多爱她。整部影片,我也只有在一开场,年迈的丈夫爬梯子失足坠落,躺在女主角怀中说出最后一句感人至深的台词的时候,留了一滴眼泪。其他的真没什么可以打动我。更别提那个寒碜的半世纪之恋。

还有,女主角在男主角的船上,和他有一番“君子”对话,叙述她这五十年来的婚姻其实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多么多么令人沮丧,这婚姻无疑是她一生最大的失败和失望之源。真是不要脸啊。老公一死,就马上投向旧情人的怀抱,还以如此恶毒的言论来诋毁这份长达五十年的无声的爱。尤其是对一个同样不要脸的滥情男人。即便是当年沉入海底的铁达尼,如果没有沉陷,rose和jack的婚姻生活恐怕也好不到哪去,不过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无奈版。哪对夫妻,能经历五十年婚姻还没有一点风雨飘摇,七年就是一个坎,你们一起互相扶持,共同走过了七个半坎,竟然可以如此脸不红心不跳的诋毁这段感情,不是无耻是什么!难倒你当初选择了那个电报小伙,你未来的生活就会美满幸福,和睦无双了?除了无耻更无知。果然是一个一生不被经济为难过的女人。

还有男女主角,拜托你们,既然是旷世绝恋了,那就找两个绝世一点的眷侣来演好吧,这两个人的长相也太差强人意了。说回来,还是女主角的丈夫更讨喜一些。

男主角在里面反复强调,爱上女主角是他一生的宿命。我想说,拜托你不要随便扭曲爱情好不好?对,每个人对爱情的看法和理解不一样,但是这不代表,男主角可以如此在所有观众面前肆无忌惮的耍观众。不要以为你终身未娶、嘴里总是念叨着女主角的名字,你就是爱她了;不要以为你每次像个猥琐的偷窥狂和跟踪狂一样盯着女主角,你就执着了。你的形象真和你的内心一样,佝偻着背的丑男。真难以想象他怎么会睡了至少622个女人。这些女人都瞎了吗!

最后我送三颗星给女主角过世的丈夫,愿他来生擦亮双眼,找到一个真心相爱的人结婚。

 3 ) 想不到爱你竟成了我一生的宿命

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终身未娶,他总是“逐林而居”,这个“林”是林徽因女士。即使是在林女士已经去世,她的先生梁思成又娶了第二任太太的事实面前,他也没有改变对林女士矢志不渝的执念,他仿佛在用剩余的生命等待,等待死亡或者能给他一个公平的开始。

初见时不受掌控的心动,后来的执着也许只是因为求之而不得,最后是为习惯和顺从:有什么样的幸福比得上和着岁月一起见证你逐渐老去的容颜;在你不知晓的幽深角落安静地驻足,倾听时光哗哗流逝的声音,我们共有的记忆终于长成一株参天大树。

“我等了你51年4个月08天。”花白头发,弓腰驼背的Florentino站在阳光明媚的客厅里,颤巍巍地开口,我的泪一下就涌了出来。和单身母亲生活在一起的这个男人,心思细腻而敏感,51年前宿命的一眼是他一生苦痛的开始:Fermine,Fermine,有着亚麻色长发的迷人少女,从此在他的心中扎下根、长出叶、生出刺、开出花,如此娇艳——也带来无比清晰的伤痕。

“爱情不过是个幻觉。”美丽的Fermine总是这样说。某一日在人声鼎沸的集市,蓦然回首再见到年少时疯狂爱慕的面孔,她突然失去了所有感觉。“就是这一刻,我觉得我不再爱你了。”她决然离去,剩下呆立当场的Florentino,仿佛从天堂直落地狱。这种流逝,连神也不能挽回的流逝,让那些心心念念以为永远的承诺可笑得像个谎言。

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不爱一个人同样也不需要理由。

那只是漫长一生的开始。她结婚、怀孕、生子、儿女成群,都是和另一个男人完成的;她的微笑她的哭泣她的恼怒她的娇嗔全部为另一个男人绽放,与己毫无干系。最快乐的事,就是借着镇上公众活动带起拥挤人群的掩饰,远远地、肆无忌惮地欣赏她娇美的容颜;最多最多,在擦身而过的时候,脱下礼帽轻轻说一句:晚上好,Urbino太太。于半个世纪的守望里,唯一有勇气说出的话。


“我会等她,等到她的丈夫去世。”“可是你们都还年轻。”“没关系,我会等下去。”

“我不怕死,我只怕自己变老,她的丈夫看起来越来越年轻,而我的样子却越来越憔悴了。”

“Fermine,我等这一天等了51年4个月08天。”“爱情不过是个幻觉。”“对我来说,它是真实的。”


他们终于在她的丈夫去世后得以再次携手倾谈,然而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两个老人,干枯消瘦、垂老熠熠,相携走向花园的那张长椅,长椅上50年前他刻下的“Fermine”还清晰如昨,物是,人未非;上天垂怜,我们都还活着。

她恐怕早已忘了当初拒绝他的理由,在婚姻层出不穷的烦恼中偶尔探出头呼吸她也会设想另一种可能:假如我那时嫁给了他。。。但一切竟是设想,浮光掠影般跳跃着,须臾消失不见。她也终未想到53年后他们又走到了一起,在黄黑相间的霍乱旗帜下,孤独漂于长河的邮船上,笨拙僵硬地在对方枯朽的身体上喘息。

“那究竟是什么呢?爱情。。。哦,爱情,爱情是最困难的事。。。”Fermine如是说。

“原来爱你是我一生的宿命。”Florantino如是说,他早在53年7个月11个日日夜夜之前就准备好了答案。

 4 ) 为电影版《霍乱时期的爱情》正名!

(补充:我很怀疑那些目前的影评要不就是没看过原著,没好好看过原著,没好好看电影,要不就是看得是翻译得乱七八糟的中文字幕)

起了一个响当当的标题,实在是因为奇异的发现豆瓣上所有关于这部新拍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影评都让我看着很不舒服。
题外话:高中的时候看的原著《霍乱时期的爱情》,白皮儿的那本,端正的印着书名,只因爸爸说“这本书写得好”。
正题:(长话短说,不过还是可能会罗嗦)
1.我觉得这个改编很成功,情节设计恰到好处,画面很棒,音乐很好很流淌。最喜欢的男女猪脚。可别觉得男猪脚就该是一个帅哥,他在书中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一样的猥琐(褒义,褒义……)。女猪脚则是恰到好处的端庄美。
2.这里面的爱情可不是人们经常所幻想的“爱情”。我甚至觉得别拿它太当爱情比较好,免得过于沉迷于风花雪月,或者想起自己的事情黯然神伤。它并不是一种很个人化的体验或者模式化的爱情。引用电影中一句台词叫做“love is an illusion”
3.Fermina Urbino(即女猪脚)的感情转变:旅行归来后,Fermina Urbino第一次看到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Florentino Ariza时,可以说她眼前的illusion已经轰然倒塌。原书中有一段她心里想法的刻画,转化成结果就是她第一想法便是断然拒绝眼前这个人。电影里表现的不错,Fermina颤抖着嘴唇,眼神的变化都颇有含义。
4.Fermina与其老公的婚姻:老头子上树掉下来,摔死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only god knows how much i love you."眼角还渗出了一大滴泪珠。按照通常意义定义的“爱情”。他“爱”Fermina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两个彼此差异巨大的人生活了一辈子以后,他们的婚姻得以善终。老头子所说的“love”,意义无穷。电影中这个场景,无煽情,甚至在我看来还有小点点诙谐的讽刺。两人夫妻生活一个有意思的场景是老头子给Fermina一盘东西问她好吃不好吃的时候,她答:好吃。老头子表情带着娱乐、讽刺和自嘲的说:“是茄子”。Fermina不吃茄子的。也就难怪他那句“在婚姻中更重要的是持久”。而Fermina看见他外遇对象时的表现,我感觉更多的是一种被击败的,在不解中被击败的感情而不是醋意。
5.Florentino Ariza一生的爱情:他可以勾引到无数个女人,也可以为Fermina保留处子之身。他很痛苦,他用无数的女人来弥补这种痛苦,他的目标又很明确,他只爱Fermina,这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意义。
6.在船上。老得变了形的两人尽享黄昏恋,甚至用身体表达感受。书中云,他们早对身体上的感觉迟钝起来,ML只是让他们在精神上更加进了一层。而此时的Florentino Ariza之于Fermina,并不是那个年轻的时候和她轰轰烈烈而幼稚无比恋爱的那个Florentino Ariza。他关心她,走进了她,在年老丧偶之时陪伴了他。她慢慢的,生出一个陪伴和依靠。

这不是个多么浪漫的故事,不像海报上那么香艳,甚至还有些残酷。时光,爱情,婚姻,霍乱……那些看似悠远的异域风情之下,藏着某种剖析和解构。
以上只是我基于书对电影的全部理解。
http://t.geowhy.org/archives/318

 5 ) 别着急,我们正活着各自的宿命

一部电影看到尽头,竟然觉得无比豁然。就像片中结尾那艘华丽的船转过弯曲的河道,缓缓开进广阔的水面。往前看或往后看,都是平静如流,接连着远远的地平线;就像时间可以静止,人物终将不朽,一切都是如此自然。

从看完这片子到现在,已快两个月。初看完时曾向朋友转述这片子的主要情节,被吐槽说这故事听起来怎么也不象足够打动人的。她问我看中了这俗套的故事那一点,是赞叹男主角五十多年心意不变情比金坚?还是感慨有情人半个世纪以后终成眷属?我只能一一否认,然后试图用尽量通顺的简单句子向一个没看过这电影的人阐述我的感想:我从这片子里,看到的是从容。若用放大镜细看他们生涯里的每一个时间点,则我们只看见人们都在竭尽全力去追求他们渴望的东西,并为此狂喜或沮丧,微笑和哭泣;但把镜头拉远,五十多年时光尽收眼底时,便显而易见,原来每个人都只是自然而然地活出了自己的宿命。就是这种轻快而魔幻的宿命感,让我觉得如此宽慰,如此安心。

她是暴发户家的独生女,父亲的终极愿望就是让她嫁个有身份的好人家,才不辱没她天生美貌,不枉费他多年辛苦经营。她情窦初开时遇上个俊朗少年,鸿雁往来海誓山盟。她被父亲带走一去数年,时光流转浓情变淡,再见他时已不再心动。她后来病中遇上风度翩翩的精英医生,父亲极力撮合下郎情妾意皆大欢喜,嫁了这人,成了少妇,过了优渥的生活,生了一堆孩子,遇上了让人伤心的丈夫出轨事件又很快解决了,然后,和很爱她的丈夫一起变老了。这是一段属于女人的中规中矩的近乎标准的幸福生活,温暖而不乏平淡,舒适却充满琐碎,华美的袍上爬满虱子,却不会有人想要把它脱掉。

他是出身清贫的私生子,父亲眠花宿柳加之死得早,家里只有母亲相依为命。做一份电报工的小差事,阴差阳错对一位富家女子一见钟情,奈何身世悬殊不被接受,从此因深爱而不可得,经年辗转,日夜反侧。即使对方结婚生子,仍情深一往;只是心灵虽然被锁上,身体却被解放,他虽对他人无意,却因那礼数备至的风度和不可捉摸的神秘频频让女人们着迷,他既不得在朝思暮想的地方停留,便正好在千万他方游走。他经历各种女人,记下她们的名字,掩卷沉思时,却只在心头向他一生痛爱的人倾诉深情。他被称为情圣,他床伴的数目已到六百有余,他仍只爱她。这是一种畸形到神妙的男人的生活方式,分裂到极致,反倒已经自成圆满。他铐牢自己于虚妄的爱,由此得以在最玄灭的灵魂与最真实的肉体间自我放逐与狂欢。这种偏执如此自得其乐,全然令人忘记回头是岸。

这样的两个人,我想他们只适合在人生的路途上分开旅行。她就该做一个优雅的好妻子,而他天生是个情圣。正是因为与对方分离,才得以成全这个宿命的自己——我在想当他们白发相看时,大概心中也总有一些对自己这人生的得意。而此刻聚首,是用这人生的最迟暮,补了那人生最青涩时落下的遗憾;用这生命的最后一点点时间和力气,了了最后一个心愿。我觉得这样蛮好。那些忧郁的表情哀怨的脸,痛苦的心跳和纠结的梦魇,都统统得以被赦免;这一生终于得以被连成一个圈,算是完整的句点。

爱大抵是很难讲的东西。但是宿命拖着人生在前行。所以看到最后,我只觉得会心:在殊途同归之前,不必着急,我们正活着各自的宿命,朝某个共同的结局从容前进。

 6 ) 山茶花与红玫瑰

                    山茶花与红玫瑰
                         ◆ 王巍巍

                             01、
    卡莱尔说诗人是世界之光。我不晓得这话是对还是错,所以如果我有诗人朋友的话,就可能会对他讲:“你有没有看过《霍乱时期的爱情》?我觉得小说里的阿里萨极有可能是个骗子,可偏偏有很多人认为他就是个诗人。”
    我的诗人朋友也许会这样回答我:“朝三暮四是诗人的天性,坚贞不渝却是诗人的灵魂。”在我的臆想里,这个朋友喜欢四处留情,他自己就像是刚刚得过霍乱,所以对于阿里萨的爱情有一种近乎于变态的坚持。“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像过去那个时代带给人如此执著的信念呢?”他一边吐烟圈,一边把话题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况且阿里萨和我很像,拥有很多诗人没有的风雅与魅力……”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帘打在我的桌面上,这样的时段真容易让人昏昏欲睡。显然这并不是聊天的最好时机,所以我一边和我臆造出来的诗人朋友告别,一边把那张叫《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碟片塞进《百年孤独》里。也许有一天我偶然翻开那本书,想到的不仅仅有马贡多,同时也会想到某一天的下午我和朋友之间聊天的内容,并且再一次发很长时间的呆。
    我现在正盯着自己的电脑屏保,那是一丛白色的山茶花,会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而变幻出不同的状态,刚开始它色泽明亮,可是到了最后它还是会枯萎,接下来屏幕便会变暗,直至电脑进入休眠。我看着那屏保很多次,而且每一次都在想倘若那不是山茶花又会如何,也许我该换上一丛红色玫瑰,从而进行同样无聊的游戏。

                               02、
    马尔克斯曾经给我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他说在哥伦比亚的喀他基纳,有一个叫阿里萨的少年,为了能和心上人在一起,他足足等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而那个叫阿里萨的少年就是一个诗人(就算你不认为他是,至少他也该具有诗人的气质),他为了能再一次向心上人表白,在这五十一年里的每一天都在等待她的丈夫的死亡。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用马尔克斯的话讲,这是一个“老式的幸福的爱情故事”。我并不十分清楚“动人”和“幸福”之间的关系,我所知道的马尔克斯,他的文字平静而孤独,就好像生了锈的时间被缓慢地拉伸,最终被撕裂开。出现在他故事中的意象(比如贫穷和疾病,比如战争和奴役)就仿佛是蚀人的酸,你离它远远的看,它像是摆设,你靠近了它,它就会自己跳下来,然后亲吻着你的皮肤。
    “1982年,写出了《百年孤独》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因为对文学界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他的新作《霍乱时期的爱情》席卷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文学奖项。”其实《霍乱时期的爱情》和《百年孤独》一点也不像,但是人们喜欢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大家觉得既然是大师的作品,就应当等同对待——《百年孤独》是伟大的,所以《霍乱时期的爱情》必然没有瑕疵。我知道这样想其实并不对,但是对于《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样充满迟暮感伤的小说而言,真的就没有什么词语比“动人”更加适合它。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脑中常常有这样一个想象:一个头发和胡须都已经发白的老人正坐在躺椅里,他的嘴唇一张一合,坐在旁边的少年侧耳倾听,然后用笔记下自己所听到的那些琐碎的陈年旧事。一个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横跨50多年时间的爱情故事,就是这样通过一个老人不紧不慢的陈述(“用一种无所畏惧的语调,用一种遇到任何情况、哪怕天塌下来也不改变的冷静态度”)逐渐延展开。
    或许老人就像马尔克斯小说里的乌尔比诺。那时候的乌尔比诺也已非常年老,他拄着拐杖,每天读书,却忘记情节的逻辑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他戴着眼镜到处找眼镜,锁上门以后还在匙孔中转钥匙。他唯一能记起的是医科学校老师所讲的:失去记忆的人要用纸来帮忙。所以在他还没有完全忘记过去的时候,要把故事写到纸上去,讲给别人听。

                                03、
    我没有看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我并不在乎导演曾经拍出了怎样的作品,一切和影视有关的书籍我看得也很少。对于有着马尔克斯标签的电影,我的印象基本上还停留在原著小说里。所以在看到《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电影时,我突然就回忆起了那个哥伦比亚老人讲过的故事,一个充满迟暮感伤的爱情的传奇。
    电报职员阿里萨,或者说是诗人阿里萨,因为一扇窗而望到美丽的姑娘费尔米纳,正是这一次的邂逅造就了阿里萨执著等待长达五十一年的爱情史诗。阿里萨给心上人写情书,第一次就写了七十张纸。他在自己的房间里躁动不安,就像是得了无法治愈的霍乱。在他的眼里,费尔米纳如同一朵洁白盛开的山茶花,是“戴王冠的仙女”。而乌尔比诺医生呢?他第一次为费尔米纳看病就接触到了她的身体,“你就像一朵初开的玫瑰”,他说。乌尔比诺和阿里萨的不同,在于他相信婚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固。阿里萨则把他臆想中的爱情神化到了极致,把得到费尔米纳看作他一生追求的最终目标。然而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毕竟还是医生所占的优势大些——阿里萨只适合做情人,乌尔比诺则适合做丈夫。前些年周国平说夫妻之间是经济互助组的关系,听他讲座的人一片哗然,可是仔细一想,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让你选择,你会怎么办呢?你自己选择的很可能就不是爱情,而是生活。
    阿里萨的父亲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为爱情而死。年轻的诗人显然是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费尔米纳守侯了半生。在电影里没有表现出来的还有医生的朋友阿莫乌尔,他在年轻时说“我将青春常在”,谁也不知道他在说这句话时的勇气,因为时间如果不选择你的话,你可以选择时间,阿莫乌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杀了,在即将年老的时候。他把原本被动的事实转变为了主动的选择,以此作为一种爱的誓言。但不管是阿里萨还是阿莫乌尔,他们的选择乌尔比诺医生可能永远也不会懂,我们中的很多人也许永远也不会懂。
    在前面我的朋友已经告诉过我,朝三暮四是诗人的天性,坚贞不渝却是诗人的灵魂。尽管阿里萨在五十一年的等待里拥有过很多女人,但是却始终无法忘却费尔米纳,他等待终生,就是为了要和她重新开始。
    父亲死了,丈夫死了,年华如水流般逝去。在暮年的费尔米纳面前,一个老态龙钟的男人正在向她诉说自己的心情:我等这个机会,足足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这也是我爱你有多久,自从我第一眼看到你到现在,我再次向您表白,我忠贞不渝的誓言和天荒地老的爱情。
    我很清楚地看到两个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间的对视。那时候的费尔米纳并不像是一朵山茶花或是红玫瑰,她的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用杜拉斯的话讲,她的面容“备受摧残”。然而在阿里萨看来,这花朵里蓄满了泪水,却更加地妩媚动人。

                                04、
    山茶花虽然浪漫,却似乎只是种幻想;红玫瑰虽然世俗,却最接近生活。第一次见到费尔米纳的阿里萨即显示出了他对于爱情的狂热。阿里萨以山茶花象征他们之间的爱情,所得到的却是五十一年漫长的等待和无止境的思念。第一次见到费尔米纳的乌尔比诺医生,碰到一朵带刺的玫瑰,却轻而易举地将它摘下。
    这也是《霍乱时期的爱情》无限向生活靠近的表现,虽然电影不像小说中展现出那么多的细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尴尬与无奈在那些光影里尽显无遗。找一个好的男人嫁了,好的标准就是对方有钱,有社会地位,有教养,就像故事中的乌尔比诺医生,他受人尊重,愿意过稳定的生活,即便有了外遇也不会向妻子撒谎。
    费尔米纳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和医生在一起,听他说“婚姻不在于幸福,而在于稳定”,她企图忘记阿里萨,称他只是“一个影子”。阿里萨是谁?一个私生子,一个说谎者,一个手执山茶花的疯子;而乌尔比诺呢?一个绅士,一个受人尊重的医生,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很显然嫁给乌尔比诺医生更为明智,这不仅仅是费尔米纳的选择,也是现今大多数人的选择。对于阿里萨来讲,他的爱情有如霍乱,就像他在远航时遇到的一艘船,那艘船上只剩下最后一个活人,尽管他挥舞着黑色的旗帜向外界求救,但是没有人可以救他。阿里萨和那个人一样,他得了霍乱,所有人对他惟恐避之而不及。

                                05、
    屏幕上的山茶花再次枯萎了,我突然想如果把它换成是玫瑰又会怎么样,它会不会也将枯萎?老年的阿里萨在乌尔比诺医生死后便不再寻欢作乐,他学着用用打字机写情书,向心上人表白。他如同一艘在海洋里迷失了半个世纪的轮船,在得到费尔米纳以后最终升起了黑色的霍乱之旗,驶向远方。
    耄耋之年的老人,在故事的最后说出了“永远”。真的可以到永远吗?在面临随时可能到来的疾病和死亡时,阿里萨对费尔米纳作出的承诺实在让人难以信服,他们的爱情之船依然向前行驶,只不过尚未看得到终点。可是我们也看到,老人仍然送给心上人礼物,不过那已经不再是山茶花,而是一朵白色的玫瑰。

 短评

真爱是给偏执狂玩的。

5分钟前
  • n2
  • 推荐

除了医生外,主角们的长相都让我觉得很奇怪,不符合我的审美观。而这样的爱情,看起来是荡气回肠,但实际却很恐怖,爱情也像一种生物,该是有诞生和灭亡的时期吧,不该在没有任何鼓励下长生不老,这是变异。

9分钟前
  • 半袖
  • 还行

我等得太久,以至于不再着急了

12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女主之前其实爱的是想象中的男主,所以之后才说他是鬼魂,现实的选择了医生结婚。而男主就算与622个女人做过爱,crowded goodness永远是她。腰部以上是肉体的爱情,腰部以下是精神的爱情,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最后告诉女主,“fermina,我为你保留了处子之身。”

16分钟前
  • Nero
  • 力荐

浪费了好本子 化妆差到可怕。

21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只要能够在一起,我愿意苟活我愿意等。因为,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

26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老子又哭了,马尔克斯你个老混蛋!

28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沉稳扎实的影像

30分钟前
  • 恶魔包子
  • 力荐

他爱她半个世纪

34分钟前
  • mado1983
  • 推荐

男主角演的真好!没想到原来题头是这样的意思,如果可以,我也想和爱的人漂泊在一条霍乱的船里,永远不醒来。

39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女人睡了你不代表她爱你,女人嫁给你也不代表她爱你,只有女人思念你的时候她是爱你的,但思念又不是简单的两个字“想你”能表达出来的。马尔克斯有爱情嘛,他把爱情想的那么极致,我觉得他根本就不会爱上任何一个女人。毛姆说:“她对自己的丈夫的感情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爱抚和生活的安适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做爱情了。”电影《一代宗师》里也有解读“都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如果真无悔,该有多无趣啊。在我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但是我却没有时间了。”

44分钟前
  • 不码字
  • 力荐

用身体睡了600多个女的,但却永远告诉别人自己念念不忘的永远只是那一位。而在念念不忘之后,还有回响,这才是牛X吧

48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感人的 爱情。

51分钟前
  • 从前有一只考拉
  • 力荐

难看貌似也不能怪导演。原著是如此的热衷于自说自话的叙述,情节反而不那么重要。改成电影就必须放弃原著的模式,因此增添了难度。

54分钟前
  • 舒农
  • 较差

怎有可能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故和争吵,一直觉得幸福。但却该死的连这是否是爱情都不知道。

57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尽管《霍乱时期的爱情》并不是我最喜爱的加西亚作品,但看着它被改编得如此脉络分明还是挺难受的。南美大陆的癫狂魔幻气息被洗劫殆尽,幻想与现实交叠的旷世爱情变成了一个囚徒困境:结构主义者最大的失败就是总想用因果来注解爱情...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金酸梅至少欠这部电影三座奖杯,个人认为啊,各位不要认真。

1小时前
  • 双子先生
  • 较差

看完首先一句话仍然是,爱情真可怕呀真可怕,第二点是,女主角在两个人都垂垂老矣时说的那句话,你的信让我获得peace,没错,是peace。。所以,人生的一切还是顺其自然而好,既然每个人老年都会有一段时间会获得平和,年青时何必非要去追求它呢?

1小时前
  • 宋阿慕
  • 推荐

Florentino满怀爱意地注视着他的女皇褪下内衣,眼前呈现干瘪下垂的乳房和略显臃肿的腰身。她不许他看,有些窘迫。事实上,他一生从未这么快乐过。在此之前,他有过623个女人。在他的记录本里,女人年轻、乳房饱满富于激情。他最后的一个情人小到可以做他的孙女儿。但是,正如他所说: “Fermina ,我为你保留了处子之身。”

1小时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痴情一生,乱搞一辈子。

1小时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