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部队

剧情片巴西 / 美国 / 阿根廷2007

主演:瓦格纳·马拉,卡约·胡恩奎拉,安德烈·拉米罗,玛利亚·瑞贝罗,费尔南达·马查多,Paulo

导演:何塞·帕迪里亚

播放地址

 剧照

精英部队 剧照 NO.1精英部队 剧照 NO.2精英部队 剧照 NO.3精英部队 剧照 NO.4精英部队 剧照 NO.5精英部队 剧照 NO.6精英部队 剧照 NO.13精英部队 剧照 NO.14精英部队 剧照 NO.15精英部队 剧照 NO.16精英部队 剧照 NO.17精英部队 剧照 NO.18精英部队 剧照 NO.19精英部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22:37

详细剧情

号称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巴西里约热内卢,警匪枪战时有发生。恶徒肆意横行,死亡如同家常便饭,甚至警匪沆瀣一气,危害城市。但就在这个混乱所在,却有一支刚正严明的部队横空出世。特别警察军事行动部队(Special Police Operation Battalion)凭借其果敢凶狠的办案作风而令匪徒闻风丧胆。 时1997年,教皇即将来此视察,高层要求纳斯西蒙(Wagner Moura 饰)所率领的这支精英部队在最短时间内肃清贫民窟内的毒品链。厌倦刀光血影的纳斯西蒙将心思放在了妻子和尚未出世的婴儿身上,他将任务交给了两个热血且充满理想的年青人——内图(Caio Junqueira 饰)和马提阿斯(André Ramiro 饰)。他们俩都不满警察队伍的腐败,决心在精英部队中大展身手…… 本片荣获200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长篇影评

 1 ) 从政治上看精英部队2

这部片子反映了太多的现实问题,开玩笑地说该列为某朝人大、纪委、检察和公安的必看影片。
实际上个人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民主国家怎么会长期出现权力失衡这种问题上?
行政和司法这个两个日常最大的权利,怎么会沆瀣一气,一手遮天?
纳西门托代表的正义,是凭什么去战胜邪恶的?
他不是凭制度,不是凭大众的支持(比如说投票、抗议游行)等等合法的、邪恶势力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凭借个人能力、少数几个正直的人、以及类似于私人武装的支持。靠个人英雄主义去战胜组织严密的邪恶势力,很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
这是不是正义力量和邪恶力量调转了?
按理说邪恶的一方才是总喜欢钻空子的一方不是?而现在反而成了大摇大摆的优势方。
先不管其他的正直政府官员,只说正邪天枰上最重要的砝码——人民大众,他们这时在干什么?
虽然说人民不支持他可以把他选下来。但选举这个看似决定公平正义的模式,在容易被诱导的“乌合之众”面前,实际上和代表制没什么两样。
(注:我这个”乌合之众“是指大众传播上的广大受众,没有贬义。)
这就要求新闻媒体最重要的是干好真相揭露、监督报道的事,而不是去听命去引导舆论导向这类违背原则的事。
这就要求人民要给予新闻媒体充分的支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让他们敢于向政府说“不”。
举个例子,只要哪个政府敢随意迫害媒体人,媒体人可以通过独立的司法系统申诉,充分陈诉事实后,要是政府敷衍了事,人民就把他选下去!
要是人民一直向那个女记者的遇害向政府施压,想来腐败官员也不至于一直那么猖獗。
这可能就不是行政、司法、立法的三权分立了,还需加上检察的第四权。
当然就像电影结尾说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任重道远,不是几百个字可以道明的,需要几代人长久地努力。
不要说这只是一部电影,其实就常常发生在你我身边。只是没有枪杀,换成了高税收低福利、强拆强赶、资源垄断等温水煮青蛙的形式而已。

 2 ) 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

可以算是一个社会现象级犯罪的典范之作了,他成功的把现实和传奇结合的很好,让人看的既觉得好看,又不会觉得虚,或许是因为他使用了一种介于伪纪实和传奇故事中间的拍摄方法,也就是说首先他不是伪纪实,但使用的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他的表现方法用的很实际,每当介绍背景的时候,就采用一种上帝视角,以旁观者的角度,焦点访谈的口吻来叙述罪恶的事实。然后在焦点集中到主角身上的时候,再切回来采用正常的故事片手段,这样由于节奏,时间跨度掌握得好,算是兼收了记录的真实感和大片的紧张悬疑,绝对是不错的表现手法。在剧情上也掌握好了冷酷度,特地安排了光暗两条打击犯罪的线,全片可以称得上是光+暗VS邪恶,在气势上很足。最后就是还具有实效性,虽然咱们看着可能不太体会,但是巴西人看了一定会有很大的感触,毕竟他是紧跟着城市扫毒行动上的映,当然咱们没可能在这方面做什么改进了,不过真要能拍出这种宏观犯罪片,确实震撼度和精彩程度非一般个体犯罪可比。还真不知咱们有没有这种独立于警察队伍的专案组形式的部队,也不知道咱们是不是有流程可以组成专门调查小组,反正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真要惩治社会现象级别的罪恶,光指着早就混成一码事的警察队伍,是绝对没有希望的。

 3 ) 体制是万恶之源

这是一部比前作更为出色的佳作,电影在延续了第一部节奏掌控的同时,内容上用更为充沛的剧情直指巴西现实社会政府的腐败与黑暗,而在强有力构筑内在纵深的同时,一人对抗整个腐化体制的激战是如此震撼。

当整个社会系统运转的方式以黑社会组织的规则进行,民主、政治、法律、公正都如同犯罪手段般的形式,那么整个国家的90%都会进监狱这个设想并不会骇人听闻。这不是一部简单的警匪片,而是一个对腐败社会的精确预言。

当影片的主角成为了巴西的民众英雄,而他影片中每句台词都能比巴西总统的话更具备民众的影响力!这真的是电影史上最光辉的一幕!

 4 ) 精英部队:上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在上帝之城见到里约的一个侧影,枪支,毒品,暴力泛滥的街头和根深蒂固的腐败,想象中的地狱不过如此。但2010年廉洁指数巴西排名69位,中国78位,俄罗斯154位。
可见,地狱的下线是无法用想象触及的。

在第一部里,纳西门托是一个渴望回归平凡生活的警界精英,他所领导的骷髅头部队是里约真正意义上的警察部队,这支特别选拔的精英部队的徽章——利刃刺穿骷髅——极好地诠释了他们的理念:没有腐败,没有畏惧,没有怜悯。
但是,纳西门托用他日渐苍白的脸色告诉我们,骷髅头不是里约需要的答案,以暴制暴的精英主义已不堪重负,陷入绝望的困境。
续集里出现的弗加多是另一类人,电影开始的时候他多少有些让人厌恶,他用人权维护监狱中的毒贩,抨击骷髅头的暴力解决方式。从他身上你很容易联想到“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古训,对惯于采取霹雳手段的精英部队而言,这样的书呆子和他的人权理论是一种制度性的内耗。的确,民主制度和舆论监督,很多时候是决策效率的敌人。
但在最后,却是书呆子的弗加多完成了对警界精英纳西门托的拯救。
因为弗加多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纳西门托的理想在第一部里就已经死了。

摆脱殖民统治后,拉美诸国在独立之初不幸陷入战争泥潭,大半个世纪的彼此征战和内战,使军人在各国都成为一支足以主导政治走向的力量,几乎整个20世纪里,军方始终扮演国家的最后仲裁者的角色,无论独裁还是民主,都服膺其下。而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巴西经济奇迹年代,便是军方依靠技术官僚实施集权统治取得的成就。
但奇迹的背面,是被大幅削减压缩的工资和福利,贫困者在高通胀下丧失一切,在高得惊人的基尼系数和80%左右的城市化率面前,拉美城市纷纷被撕裂,一半富足繁华,另一半是我们在电影里看过的“上帝之城”。
在一座城市的天堂与地狱之间,甚至不到十分钟车程。

发现上帝之城自我生长的秘密,才谈得到改变它。弗加多发现了这个秘密,每一个被骷髅头清除毒贩的贫民窟都被腐败的警察接管了,他们垄断了贫民窟的水电气,网络、电视,甚至选票,从而收获金钱和政客。
骷髅头可以干掉最凶残的毒贩,但革除寄生于体制的腐败与暴虐,需要的却是一场革命。
骷髅头做不到,它的利刃不能挥向体制自身,它的柄操纵在政客的手中。
现在,你可以理解纳西门托的绝望了。

人的体制化是一个难以觉察的过程,你一定记不起第一次在黑与白的选择前沉默是什么时候了——而这只是开始——你还曾指着黑附和白的声音,你的语调一次比一次自然,你不再脸红,内心也不再挣扎。
现在,你不再相信任何理想主义了,即使那些理想主义者和十年前的你一样真诚,你仍然觉得那是多余的矫情,矫情得让人厌恶。你就是这么看弗加多和他口中的人权的,任何人说出正义这个词的时候你的嘴角都会抽动——你变了,之前你只是不相信改变会发生,现在,你仇视任何改变的企图。
是的,你已经习惯把体制的敌人,当做自己的敌人。
这是一种深刻的改变,即使在体制崩溃之后,仍将伴随着你。

体制与人性的互动是一个难以厘清的过程,体制化可以改造人的行为,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也能腐蚀体制本身。巴西逐渐实现政治民主化的二十年里,腐败并没有得到根治,这很象是在说,制度变革的功效也不过如此。
是的,我同意。但我也要说,让获得公正的社会成本降低,便是制度变革的意义所在。因为与人性的恶的斗争永无休止,唯有弗加多在议会发起的革命,才有社会能够承受的低成本。
民主制度不是立竿见影的开始,不是一劳永逸的结束,在这里,获得正义依然要巨大的付出,但它毕竟是一个开始,你看到了,影片的结尾,纳西门托作为证人站到弗加多一边 ,利刃终于刺向腐败的肌体。
尽管腐败依然强大,它用选票,用它能掌控的一切资源来应对弗加多的挑战。它可以让探求真相的女记者失踪,切割腐败的警察与政客。但对纳西门托来说,潘多拉魔盒里最后的礼物已经飞出来了。剩下的,是考验一个理想主义者具备怎样的勇气。

上帝一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现实主义者只能改变自己,唯有理想主义者会去创造和改变世界,赋予世界更道德更正义的定义。
你又撇嘴了——去照照镜子吧,理想主义者的“矫情”总会反衬犬儒嘴角的猥琐。

谨以此文向世上所有的理想主义者致意,无论你身在何处,愿你平安,自由。

 5 ) 《精英部队2》:向腐败开战的堂吉诃德

何塞•帕迪里亚保持了他在《精英部队》中的直接、凌厉和残酷,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部承接前作内容的续集,《精英部队2》居然还在他的导筒下绽放出了新的艺术之花——说“居然”是因为《精英部队》拿过金熊奖,还是一部警匪枪战的类型片,拍这么一部续集,难度系数很高,稍有不慎就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帕迪里亚干的很漂亮,如果说,《精英部队》开辟了一种方向,那《精英部队2》就是沿着这一方向大踏步的前进。拉美电影向来有着批判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两股互为补充的潮流,贫富差距加大、阶层对立激化、腐败现象丛生,这些被称为“拉美病”的典型病灶在两种风格的拉美电影里都时隐时现,而两部《精英部队》,其实就是帕迪里亚站在体制内国家机器的视角,书写了两篇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像檄文。

在《精英部队》里领导特警勇斗毒贩的纳西门托中校,由于工作成绩显著而获得了擢升,成了《精英部队2》里位高权重的安全局副秘书长,于是,雄心勃勃的纳西门托开展了一次大手笔的治安整治行动:他大力加强了特警(精英)部队的武装力量,开始用铁腕铲除贫民窟里的黑帮毒贩,雷厉风行、成效显著,很快,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里一片云淡风轻,纳西门托的工作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

不过犯罪分子消失后,贫民窟里老百姓的好日子并未到来。很快,腐败的警察们填补了黑帮留下的权力真空,他们欺行霸市,横行窟里。不让卖白粉,他们就卖水、卖煤气,甚至垄断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的服务,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都成了腐败警察们攫取高额利润的商品,而有了利益的驱动,腐败警察们愈发为所欲为,当街杀人已是小儿科,对着同事的后背打黑枪也不稀奇。

纳西门托的努力看起来完全适得其反,当毒贩黑帮们维系着贫民窟里的社会运作规则时,事情似乎还没这么糟糕。但随着纳西门托打击犯罪行动的深入,他开始逐渐陷入到一个巨大的权力漩涡中——在腐败警察的背后,是更高级的权钱勾结,铁腕的作风也使得纳西门托慢慢变得众叛亲离,而纳西门托义无反顾,决心跟黑恶势力抗争到底。

没有权力的保护伞,是不会有黑社会的。纳西门托这一次无疑捅下了马蜂窝,他所面对的,并不是某个单独的犯罪组织或个人,而是整个警匪一家亲的腐败体制——当面对由整个腐败体制构建起来的一座座权力风车时,纳西门托像极了那个无知者无畏的堂吉诃德。与人斗,其乐无穷,但与体制斗,就只能是一个孤胆困兽——在一个密不透风的黑暗世界里,没有英雄,只有幸存者。纳西门托面对的是整个腐败权力体系,除非彻底推翻它,否则,在这个体制内部是永远只能修修补补,干点“裱糊匠”的活,如果一味的蛮干下去,必然会酿成悲剧——纳西门托几乎家破人亡,就是最好的写照。

当然,《精英部队2》里展现的巴西现状还没那么绝望,相对独立的媒体、多党竞争的宪政民主制都给了纳西门托相当的生存空间。决心与腐败分子血战到底的纳西门托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将内幕抖落给媒体,从而成功扳倒了一干官官相护的腐败分子(包括某些媒体内的既得利益者);而当纳西门托与腐败警察在街头火并时,也有战友拿着冲锋枪火线加入,与纳西门托并肩作战。

 6 ) 莫做护裆小愤青

1
故事情节其实比较简单。为了打击不断滋生的城市犯罪,巴西里约州的宪兵特别警察作战营以超越警察权限的手段,将一个个罪犯据点端掉,毒枭或者被杀或者逃离。BOPE的初衷在于切断腐败的源头——当毒贩不在,当局、议员和警察自然也没了掠取的土壤。
但警察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发现从老百姓手里收取保护费远比毒枭那儿更为便捷、安全和富足。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利用BOPE毁掉更多的毒窝,然后由警察自己统治那里。纳西门托发现自己非但没有消灭腐败,反而使腐败变得合法而猖獗。
左翼议员弗拉加一直反对对毒枭无节制的镇压,起初是政治倾向的问题,“捍卫人权”。他认为如果不从体制入手,而仅仅依靠打击罪犯,那么“到2081年,超过90%的巴西人将住到监狱里。”
聪明的里约州州长、安全局秘书长瓜拉西、拥有巨大人气的电视主播弗图那议员、警察局队长罗卡,这些人共同构筑了一条罪恶的利益链,搜刮钱财的警察为政客提供竞选资金,政客则为他们提供保护伞及合法理由——打击毒贩既便于敛财,还能增加竞选资本。在“系统”里混了21年的纳西门托最后幡然醒悟,与曾经“信奉”的制度做抗争。议员弗拉加从反对刑法、人权高于一切的左翼知识分子,变身试图依靠CPI亲手将政客们送入监狱的革命者……
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罪恶还是正义,统统都会发生改变——而且都朝着对他们而言,不好的方向改变。这里原本存在一个连环套的生物链系统,你以正义的名目介入,正义就会随之而来吗?影片的最后,“小人物”弗图那锒铛入狱,但州长该连任还是连任;警察队长罗卡被取代他的人枪杀,而枪杀他的人是警察局长法比奥——利益链仍然存在,一环都少不了——只不过换了几个人。
对于这点,我认为,并不值得愤慨。选择了某种体制,就得面对它所带来的种种恶果,要么在有限的范围内逐渐力求情形好转。要么,你就索性革命。
“无论如何,体制化是最最重要的东西。”——《肖申克的救赎》。
从本源来看,巴西的政治腐败和罪恶横行并不是多么大的错。

2
看这部电影之前,如果能够适当了解巴西的历史、政治体制,将很有裨益。作为南美洲最富裕的国家,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进入世界前十。相对比它以葡萄牙殖民地的角色出现,历经并不完整的民主化制度、近20年的军人政权、再到还政于民的再民主化进程,数以万计改革措施和稳定措施不断失败的悲怆窘境,巴西在1994年后至今的不到17年内的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成就似乎更值得人们去关注。
具体到政治体制层面,总统制的权力集中趋势和多党制、联邦制的权利分散趋势必须得到平衡;联邦和各州的权利体系必须得到平衡;自由经济格局发展和人民的民主化需求必须得到平衡……拍一个现实题材的电影容易,把现实问题解决了可难。
没有一种体制是完满无缺的,无法做到彻底的平衡之前,当局应该怎么做?
我认为巴西政府做得已经足够之好了——哪怕发展的前提是腐败横行。在至为重要的“联邦制”之下,巴西各州政客对本州的忠诚往往远大于对其所属政党及其背后意识形态的忠诚——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联邦立法机构中,巴西政客们一定更热衷于本地事务,往往只争取对本地有利的项目,而对该党的全国性事物没什么兴趣。一定程度上说,这种制度本身促进了巴西综合国力的迅猛发展,但也由此无法做到“权力分散”体制应有的相互制衡关系,官官相护、腐败、枪支毒品横行自然满目皆阅。
巴西电影很大程度上抨击的正是这样一种体制。从一个维度看,这些巴西电影工作者从小在崇尚自由民主、言论自由的氛围中成长(哪怕在军事独裁政府统治下亦如此),为了更好的保障体制、更稳定安全的社会状态,以及更理想化的民主变革,导演们当然有理由这样做。
但换个维度看,这些庞大的“巴西类电影”的问世,本身就足以证明巴西政治的民主化纯粹,要知道《精英部队2》还是该年巴西全国大院线票房冠军,巴西政客对它褒奖有加。

3
实际的情况是,从1912年巴西电影公司成立以来,政治自由和独立话语就成为巴西电影不可取代的标签,而支撑起这个庞大视角的基因便是充斥于各种影片中的血腥、暴力、枪支、毒品、腐败、镇压、反省和枷锁文化。
仔细回想一下你所熟知的巴西电影,上世纪60年代的《痛苦的大地》《贫瘠的生活》《圣保罗社会变奏曲》;上世纪末尾的《巴西公主》《异国他乡》《九月某四天》;新千年之后的《妖姬沙蒂》《入侵者》《奥尔加》,当然还有更耳熟能详的《卡兰迪鲁》和《上帝之城》……
你告诉我,这些几乎涵盖巴西电影顶级水准的杰作——哪一部能够跳脱出社会、政治、阶层的窠臼?90年代初期的政治灾难、横亘半世纪之久的经济动荡、军事独裁、种族歧视、毒品枪支和帮派混战、永远腐败残忍的议员军警、永远骄奢腐化的上层社会、永远贫困凄迷的底层人群、永远存在并越演越烈的社会矛盾……
但问题是,巴西就一定比别的世界更乱、更乱、更凶险、更恶劣、更令人发指更无法生存吗?巴西电影如此千篇一律的基调和内容,反映的就一定是巴西真实社会的全部风貌吗?
显然不是的。

4
最新出炉的2011年度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政府以88%的信任度排名全球第一,巴西、日本、法国、意大利紧随其后。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工业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只有40%。
也许许多人会对这个所谓的榜单嗤之以鼻,明显更自由、宽容和平等的美国政府得到的支持度只有咱一半?那没有办法,随机性指数抽样能够满足的只是“科学性”,对付不了我们的某些在网络上骂娘在电视镜头前献媚的分裂的同胞。
客观来说,这份榜单仍不失为相对公平的调查:爱德曼位列全球五大公关公司,秉承美国人有一说一的光荣传统,更有“全球最大独立公关公司”的美誉。况且“信任榜”发布在每年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开始前,其独立观点的指导性价值尤大。
姑不论高居首位的中国特色的“信任原因”,或者美国人业已养成习惯的那一套“高标准严要求”的反骨心态。我们只看巴西百姓对政府85%的信任度,就很难与《精英部队2》的剧情画上等号。既然人家是完全的言论自由,政党制度和联邦制度的离心特质和分散行为十分明显,那么这个调查总归是客观的了吧。
“榜单”的另一块商业信任度,巴西高达81%,中国是61%,均远超传统发达国家平均线。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对比尤为显得重要,相比较全球民众对商界正面信任度的56%、非政府组织正面信任度的61%,人们对媒体——总在各种独立电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正义使者——的信任度,只有区区49%。
怎么回事?和电影中的画面完全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啊?
电影中正义的左派议员、独立记者和一群突然杀出的骷髅头战士,只能是艺术加工生产线下的产物。事实应该是,政客、警察、商人、毒枭、杀手他们人人混迹于“系统”——BOPE同样也不可能免俗,凭什么这个组织就可以正直、坚定、出淤泥而不染?
现实中里约州的BOPE确实腐败了,于是之后诞生了战斗力更强的圣保罗州的PMESP,接着再次腐败。
将一部企图直视社会制度问题的影片的冲突点寄望于此,本身就不足以深刻,无非仍然是乌托邦式的隐喻罢了。

5
我想,这可能也是二十一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后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全球化意识形态变革特征。在西方国家,争取民主的方式不再仅仅是游行、聚会、斗争和革命,一种更温和而有效的方式越来越被认同——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大多数西方国家在文学、电影审查制度上如此宽容的原因之一。
由此,《精英部队2》这部杰出的电影,其在现实意义层面的价值并不能和大多数观者的震撼与触动形成正比。人们似乎开始接受,一方面我们必须在枪支、毒品、暴力、腐败和杀戮中生存,但另一方面——假使你只为追求自由自在的灵魂和衣食无忧的简单生活——那些贪污腐败的政客、杀人不眨眼的毒枭,基本上也不会找上你门前。
事实是什么?
事实就是,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度,“审查”未必就一定比“绝对的言论自由”来的蔑视人权;“稳定”也未必一定是个值得抨击的词汇。张口动辄“人权”的国家本身就有黑社会背景,终日不离“人权”的无政府主义者更不值得同情。
选票重于一切——虽然已经被无数的文学作品、电影和各种戏剧反复挖苦——但这确实是一个真实而正确的真理。

6
如果说这部影片存在着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我想应该是一个选择题。在政治体制暂时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假如多党联邦带来的是公平公正、开放民主、灵魂自由却毒品泛滥、枪支遍野和罪恶横流,假如一党专制带来的是审查四野、游行受制、人权片面但社会安全、效率突激、生活质量迅猛增长。你咋选?
无论你在内心深处选择哪一项,皆无不可。但最好不要先护起宝贵的裆,再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抨击一切,这是小愤青。
可悲的是,在.CN的广大疆域中,这样的“护裆小愤青”遍地都是。

7
这里还有一个题外话,我发现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包括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大多数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喜欢《波士顿法律》中的一大撮右翼人士,艾伦抑或丹尼;同时他们也对一切看似相亲相爱、温柔动情的左派情有独钟,比如我现在正讨论的一大批“巴西电影”、比如柯本的音乐、萧红的小说——可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自身其实并不是什么中间派人士。他们不懂得政治、信仰、自由甚至起码的社会学知识,可他们偏偏喜欢议政论政批政,只要有机会人人愿意参政主政。
如今人人都在网上骂政府骂官员骂制度,其实别的国家的人民也骂。但人家骂是为了获取更具体的民主形态,我们骂纯为个人发泄。鲁迅先生曾数次提及“民族劣根性”,我认为当下倘使有“劣根性”这玩意儿,概莫如是。

 短评

毒贩再狠,狠不过警察,警察再黑,黑不过政客,政客再黑,黑不过……低阶的怪兽总是被高阶的吃掉,在利维坦的大机器上,螺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总是随时可以被替换……

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影片的强叙事旁白连起来就是一片论文啊有木有,继续福柯啊。这一次成功接续到意大利政治电影及其后的光荣传统之中,论述条理清晰,论据有力,成功给出一种复杂社会力量博弈的解释。太个人英雄主义。找了半天发现美嘉的是原声版,不过中影公司你敢不为了节省那么二十分钟删戏么?

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到“体制外”去,做“特立独行的一小撮”!——野心与力度均超越第一部。

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是谁扶持了这个腐败的系统?演的很卖力很好看,犯罪以及政治因素都很真实啊,黑暗的政府黑暗的勾结,唯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他们呱呱的说话方式闹心啊。男猪脚很有气质啊

1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确实比1好看。里约真的处处重武器啊?!还要不要去玩儿啊!

14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第一部是泾渭分明的正邪对立,揭开表面的肮脏疮口,第二部则是一团混沌的灰色地带,直击内里的顽固癌症;疮口易于清理,癌症却难以治愈,于是只懂得以暴制暴的BOPE沦为利益集团的棋子,试图从体制内改变体制的人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毁灭;个人只是体制这部机器的小零件,永远可以被替换,这就是其可怕之处

1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牛逼得无语了,直接5星。本以为第二部会比第一部差点,结果发现第二部给力得更上了一档。最后追问“系统”源头的时候那个从Esplanada穿过国会大厦再穿过国旗塔的航拍镜头帅呆了!气贯长虹的反动豪情啊

20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这是巴西影史票房最高的影片,如果我们也敢拍一个这样的片子,我相信绝对会成为世界影史票房最高的影片。

22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以后少看这类片子了,血液上涌,整个脑袋和脖子都涨得疼

27分钟前
  • shawnj
  • 力荐

比第一集强出很多,更加赤裸裸的反应了现实社会问题,阴暗面与体制的腐败渗透到各个阶层,力道相当足。这部电影在剧情与娱乐层次上升级到极高的层次,结尾令人意味深长。相当精彩的电影

2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苦啊,这咋迎奥运啊。这片太猛了。

32分钟前
  • 阿子
  • 力荐

国内公映版本略作删减,但即使这样,仍然值得在影院看一遍这样的电影!

37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1.这不是电影,而是一场生活,是关于无数人的人生;2无比逼真的枪战戏,你手握着枪支,心里是害怕到绝望还是充满兴奋的快感?3.浮华的政权踩在腥味的血泊上前进。一具具无名的尸体被遗弃、被忽略,他们成就了这个腐败的城市。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B】比第一部确实是好出不少,整个剧情脉络庞大复杂了许多,政斗武斗都十分精彩。但硬要说这娱乐片多有深度就是扯蛋了,只是点皮毛功夫就让愤青高潮了

45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比第一部更加震撼,从体制的角度去诠释暴力、政治、民主的多重困境。

50分钟前
  • 范同学
  • 力荐

远超第一集!

52分钟前
  • 安东
  • 力荐

野心真大。已从第一部的巷战写实上升到政客媒体等当权者的高度,开始跳开暴力寻求真相了。不过这种处理上的改变是不是好事,就见仁见智了。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无法理解这电影是怎么被允许在大陆的影院上映的……太过彪悍了……

55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倡廉只是表面,反腐才是根本

5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真敢拍……

1小时前
  • 白色的蓝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