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

剧情片大陆2010

主演:姜文,葛优,周润发,刘嘉玲,陈坤,张默,姜武,周韵,廖凡,姚橹,邵兵,苗圃,冯小刚,胡军,马珂,白冰,杜奕衡,李静,胡明,危笑,杨奇雨,赵铭

导演:姜文

播放地址

 剧照

让子弹飞 剧照 NO.1让子弹飞 剧照 NO.2让子弹飞 剧照 NO.3让子弹飞 剧照 NO.4让子弹飞 剧照 NO.5让子弹飞 剧照 NO.6让子弹飞 剧照 NO.13让子弹飞 剧照 NO.14让子弹飞 剧照 NO.15让子弹飞 剧照 NO.16让子弹飞 剧照 NO.17让子弹飞 剧照 NO.18让子弹飞 剧照 NO.19让子弹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5 20:42

详细剧情

  民国年间,花钱捐得县长的马邦德(葛优 饰)携妻(刘嘉玲 饰)及随从走马上任。途经南国某地,遭劫匪张麻子(姜文 饰)一伙伏击,随从尽死,只夫妻二人侥幸活命。马为保命,谎称自己是县长的汤 师爷。为汤师爷许下的财富所动,张麻子摇身一变化身县长,带着手下赶赴鹅城上任。有道是天高皇帝远,鹅城地处偏僻,一方霸主黄四郎(周润发 饰)只手遮天,全然不将这个新来的县长放在眼里。张麻子痛打了黄的武教头(姜武 饰),黄则设计害死张的义子小六(张默 饰)。原本只想赚钱的马邦德,怎么也想不到竟会被卷入这场土匪和恶霸的角力之中。鹅城上空愁云密布,血雨腥风在所难免……  本片根据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章改编。

 长篇影评

 1 ) 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

1.居然重复使用了太阳照常升起的配乐,邪门儿,久石让太贵了,所以买一次要用两回才够本吗?

2.和每一次一样,姜文的问题不是没有才华,也不是没有力道,而是用力过猛,该做到百分之百的,他总是做到百分之一百二(这一次很多场戏是百分之二百五);

3.葛优真是神人,即使跟最夸张的编剧导演合作,他的戏也不会过;

4.姜文老婆越来越好看了;

5.结尾那段戏其实很“反动”,完全是政治寓言,不知道为什么通过审查了,很好;

6.前面的特技还好,后面就很烂,越看越像拍着拍着没钱了,一亿多都花在三个演员身上了吧?

7.台词“站着也能挣钱”像是姜文的心声,他也确实很牛逼,就算有一天突然想挣钱了,也不用像陈和张那样跪着挣钱;

8.挑了很多毛病,其实还是很好看的,票房肯定巨好,推荐;

9.拍商业片,姜文还是不如宁浩(其实宁浩成名前拍文艺片也很牛),至少我觉得。希望姜文这次发大财,下次还拍更有追求的电影。

 2 ) 《让子弹飞》:姜文,只有一个!

        《让子弹飞》是一部以谋求商业利益为目的的电影,而其商业上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就如同姜文本身就是华语电影导演中最不可模仿和复制的一个一样,对于中国的商业电影来说,这种完全靠卡司气势和导演个人趣味来征服观众的做法,总觉得有点捞偏门的感觉,这样人力和物力支持,大多数导演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其实葛优和周润发,每个演员拿出来拍个戏票房都能奔着坐一望二(亿)而去的,《让子弹飞》中即使是打酱油的角色都不是白给的,无论人物大小,影片也确实给了角色充分的个性特征和诠释空间,再加上姜文本身所具有的话题性和人格魅力,有人喊出了四亿票房的预期,算一下加法的话,三位爷一人一亿,群星伙起来一亿,也不是没可能。
        对于无条件喜爱姜文的观众来说,《让子弹飞》是一部无论怎么想象其精彩都不过分的电影,如果你偏爱《鬼子来了》那个路数的话,惊喜会更大些。算上这部姜文16年也只拍过四部电影,平均下来跟奥运会和世界杯的频率同步,其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可以算做姜文以与文革有关的青春记忆为蓝本的情书式的作品,而《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则更多地体现出姜文以个人趣味为主导的创作方向。《鬼子来了》是有独立艺术品格的电影,其蕴含的沉重主题和表现上的谐趣性所形成的反差,是能够很好地包容姜文的个性化风格的,并赋予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黑色幽默成分以极大的回味空间。而《让子弹飞》是部商业片,凸显的是单线条的故事和符号化的人物,姜文在改编时剔除了马识途原作《夜谭十记》中的阶级对抗成分,于是《让子弹飞》变成了一个类似于黑帮电影的故事格局,主题也被模糊化了,能升华一点的也就是葛优扮演的汤师爷临死前对命运无常的哀叹——刚刚还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呢,谁知道一转眼就到了这步田地。在这样的表意系统下,姜文自恋式的趣味展示略显冗余,不仅信息传达效率不高,也影响到了影片整体推进的节奏。
        看《让子弹飞》是个很嗨的过程,而且从影片开始的段落响起久石让为《太阳照常升起》所做的主题音乐时,我就已经情不自禁地嗨起来了。有影评人说这电影140分钟有140个高潮,我反而觉得问题就出在这里。影片中姜文扮演的张麻子和周润发扮演的黄四郎之间的拉锯战看似很过瘾,实际上不过是小孩过家家的感觉,一个土匪,一个恶霸,大家对彼此的身份早该心知肚明,猫鼠游戏不是这么玩的,这些交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明星秀场,把这些姜文喜欢的段子和金句串联起来。影片最精彩的是头尾,开局很有气势,而结尾段落对群氓意识的刻画尽管有点反现实逻辑,但寓言化的创作意识是好的,问题出在影片中间部分的桥段在情节和主题的指向性上都不明确,虽然单看每个场面不乏精彩之处,但连缀起来并不贯通,而且略显冗长,一度让我感到疲倦。
        中国的贺岁档电影蛮奇怪的,总是以死亡为卖点。去年有一部几乎死光光的《十月围城》,今年的《赵氏孤儿》中的几大主演也死亡殆尽,而《让子弹飞》从开篇打酱油的冯小刚开始,就一直没断了死人,好在这里的生与死都很欢乐,还不乏荒诞,只是至关重要的张默扮演的老六之死口味太重,估计有些观众会接受不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全国的凉粉销量。其实真正让我感到不适的是葛优之死,半截子人了还说那么多话,想想都觉得脊背发凉。
        在我看来,《让子弹飞》远不是最好的姜文电影,但却是最霸气也最娱乐的姜文电影,而且在观影过程中不乏发现的乐趣。虽然有些失控,但我仍然从心里喜欢这部电影,毕竟姜文只有一个,他的每次出手都是不乏惊喜的,这种华丽丽的野性和自负,是只有在姜文的电影中才能看到的。但是这毕竟只是一部电影,而且还是一部中国电影,它可以造一个梦想,但其本身还是成为不了梦想的。

 3 ) 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让子弹飞》的一些暗线,隐喻,野心和吹捧。

        “由于对姜文过于卑躬屈膝,厚颜无耻的吹捧,该影评已被和谐。”
这句是我在去看电影之前,已经准备好的影评(还是抄来的)。
        吾辈俗人,花钱去影院只图消遣。回来吹吹水,网上吐吐槽。严肃客观的评价电影于我如浮云,就是带着这么强烈的偏见去看的电影。国产片导演就那么几位。考虑到他们近年的发挥惊人地稳定, 吾辈观影前,早已选择好了态度。
         比如赵氏孤儿,陈凯歌肯定给我们带来悲剧。他就活在自己的那点小悲剧情怀里,老想拍一悲剧,还肯定又玩现了,整个一纯悲剧。我们买了电影票,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唯恐事后骂得不够尖刻戏谑不够振聋发聩。 再比如让子弹飞, 姜文肯定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买了电影票,就等着让他TMD给我们翻译翻译什么叫TMD的惊喜。 看不懂,就说这片真有深度,可惜太小众了。 看懂了,便把他当神来捧,唯恐自己的态度不够卑贱,拜倒得不够迅猛。 只恨“愿为姜文门下走狗”这种结构已在王小波徐文长身上用滥了。
        人总是渴求被认同。所谓“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描绘的就是这种渴求被满足时的快感。人性若此,无以抗衡。这群大导演大玩家,亦不能脱俗,只是口味略有偏好。冯小刚张艺谋什么的活明白了,追求票房认同。陈凯歌自负才华,追求带点文艺腔的装B青年的认同。吾辈小装青年,层次低,为与不装B的大众拉开差距,大家紧紧抱成鸡蛋状,追求蛋内认同,人称蛋同。还有些大装青年,最爱唱反调,追求与小装们拉开差距,显得层次高,自会有人贴过来膜拜他们,叫他们大神。
        姜文拍电影,也图个被认同。他的四部风格各异的电影,都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每一个片中的“我”,包括夏雨演的,都是他内心的部分投射。其前三部电影表现出来的选本、选角的眼光,节奏、镜头的把握,讲故事谈思想的水平等硬实力,在吾等小青年心中已然封神入圣。但姜文不满足,他追求更广阔的认同。《鬼来》被禁,《太阳》票房不佳,这些不认同的声音在姜文心里絮絮叨叨挥之不去。
两年多后,姜文射出来的,是经过精心构化,寻求破局的子弹。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大众,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认同。一言以蔽之:
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赚了。
        我从没见过国产导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这野心听起来又如此的不可实现。同行是冤家,小青年想脱离大众,大神要高于小青年。 最重要的是,官府认同的,小青年和大神就不认同。大众同行还算容易同时取悦。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这三群,在态度上冰炭不容。
        现实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赞之后,电影自身素质迅速赢得了同行和大众的青睐。 广大小装青年们在短暂的观望后,看到宁财神同学的一句“姜文王朝来了!”后立即拜倒投诚。罗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来,“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这电影没啥思想啊)”,“下次拍个更有追求的电影”,“你们到底为什么激动啊”。 更极端一些的人开始咒骂,“姜文背叛了我们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了”。“站着,也能挣钱”这种事在他们眼里是没门的。 “你媚俗了大众,让大家都看的懂,你就已经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讽刺了,你就已经跪下了!”。
        连我这个不合群的小装青年,看完后也充满了疑惑。前两小时被导演带着高速狂飙,爽透了,结尾的节奏变化却让我无所适从。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 最后却一无所得,兄弟女人也离他远去。他骑着白马缓缓离去的场景让我十分落寞。虽然最后的那场“起义”倾向危险…但这就是姜文电影里想说的么?
子弹呼啸而来,透体而过,我却没一点感觉,好像没打中一样。搞的我连影评都不想写了。
姜文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电影的开头,张麻子对着白马开了一枪,这枪瞄准绳结,打中却不打断。白马继续跑,绳索已不能吃力。让“子弹飞了一会”,绳索终于断裂,白马才四散跑开。电影的结尾,姜文对我开了一枪。 白马在我脑中奔驰一夜一天,绳索终于断裂, 我才舒服了。
如果你看见了那思绪拖出来的暗线,就会明白宁财神说错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
影评这么多,吐槽点最多的就是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了。这个地主恶霸,说单词,玩“介错”,还总要拽拽文,钱也多的离谱。这些特质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开暗线的线索,就在于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线,几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
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1920.
葛优演的马县长,在刚进鹅城不久就说:“不好,我们来晚了,前任县长已经把税预征到90年后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发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问题2:黄四郎只是个地主恶霸么? 没那么简单
黄四郎交给假麻子(胡军)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这1910年才生产。 黄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么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 请问,黄四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的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不信?下面还有佐证

问题3:张麻子只是个土匪么? 当然不是
电影里很明白的说了, 张牧之,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其麾下手枪队长。是讲武堂出来的(考虑到蔡锷,应为1909年成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蔡锷在日本死后(1916),张牧之回国,落草。
蔡锷何人?梁启超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20日,蔡锷就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15年又发动护国讨袁并取得胜利。张牧之早年即追随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党对老资格。
张牧之和黄四郎还曾是革命战友? 影片给出了明显的线索
问题4:1900的一面之缘?
张牧之与马邦德赴黄四郎的鸿门宴时, 黄四郎说。“20年前,我和张麻子曾有一面之缘”。从影片可以看出,黄四郎一开始就知道假县长就是张牧之就是张麻子。这句一面之缘,是他刻意点开的敲山震虎。影片确凿的发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黄四郎和张牧之在这一年见过面?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继续从张17岁当上蔡锷手枪队长入手。
问题是,张牧之现在多少岁,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锷的呢?
蔡锷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时务学堂的老师唐才常德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练兵。
如果张是1904年后见到的蔡锷,那么1900年时张牧之不超过13岁。 这样的孩子不应引起黄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时33岁,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锷活到此时也不过三十七岁。 1899年之前的蔡锷不过是个16岁不到的学生,虽然已经声名不弱,但也不至于配个手枪队长吧。 张蔡相逢,应为1899-1904年蔡锷留学时发生。17岁的张牧之,又为何会给一个留学生作手枪队长呢?
查了一下,1900年时,唐才常策划在武汉发动“自立军起义”。 蔡锷闻讯即回国响应老师。但唐看他年纪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后来唐才常被张之洞拍平, 蔡锷身在湖南躲过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实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蔡锷,才去学军事)。我以为,张牧之当上蔡锷手枪队长,正是这一年。 估计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锷一个人走,派了张牧之这个同龄毛头小伙子,给他当的保镖--”手枪队长”(估计是光头小队长)。 这样算,1920年影片发生时张牧之37岁,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黄四郎会在1900年认识张牧之,两种可能。1是黄也参与了自立军起义,在武汉或者湖南见过蔡锷与张牧之。 2是蔡锷把这个手枪小战士一起带到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和黄有过一面之缘。
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黄四郎和张牧之,显然都在日本混过不短地时间。
问题5:张牧之黄四郎都混过日本? 应该是,他们都对介错很熟
先来介绍一下介错:
日本人不爱上吊爱切腹,他们觉得切死自己挺光荣的。 但切腹挺难操作,一刀捅进去,一时死不了还特别疼。身体倒得七扭八歪,挣扎起来满地的血,死相难看,特别不体面。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让一个信赖的朋友当「介错」。介错人手持长刀站在其身后,在自杀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间砍下他的脑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冷僻。 更别说在没网络和电视的1920年, 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
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 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 尤其是黄四郎,好端端的中国人没事谁能扯到切腹去。张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为1904年蔡锷回国后就没怎么去日本(其实我也不熟,蒙的),作为蔡锷的手枪队长,张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锷病重去日本治病,当时张牧之一定跟着去了日本,但估计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趣研究什么切腹。何况11月初蔡锷就病逝了。
        
回答了这5个问题后, 我们重新看黄四郎这个人。 他留过西洋,也留过东洋。说话爱拽文,冒成语,国学功底算不错。你若把他看作一个土财主,这些设定显然有很蹩脚;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 那些设定就很恰当。
黄四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财主。 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 在鹅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总结一下暗线: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 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还是张宗昌? 其实我没听清楚。 总不能是张孝准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 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电影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别的man抗走了。
这就是姜文在此电影里内藏的政治隐喻。 谁会投入革命?蔡锷这样的英雄会,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但最后得权的一定是袁世凯;张牧之这样的爷们会,黄四郎这样的投机者会,但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黄四郎。 当张牧之再次掀起鹅城革命,他不为财也不为权,不为女人也不为大众。他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隐喻还不够过瘾, 鸿门宴上还有句台词。“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谢绝联想,请勿跨省)。
    
问题6:姜文要干什么? “让子弹飞一会”

解决了前5个问题,我们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时取悦小装,大神和官府三个群体了。 那就是打时间差。这是一部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被解读出的电影,子弹中的火药藏在喜剧和商业的外壳之下,躲过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无误的指出黄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统治阶级的恶棍,配合最后的“鹅城运动”,那这片死的绝对比宁浩的《无人区》还惨烈。等子弹飞完,官府醒过神儿来,影片都下映了。

从技术手段来说,姜文为追求这个飞一会儿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将每一条重要的线索后埋一个包袱以转移注意力。 比如张牧之刚刚自陈身份,说自己跟松坡将军混过。 观众还没转过筋想清楚松坡是谁,葛优就跳出来插科打诨:“那一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在逗笑大家之余,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松坡”,“十七岁”这样的线索上转移开。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电影爱悄悄的牵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弹对着官府打,未免自讨死路。他准备打向谁? 这就是本文最后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们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别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写。我觉得他把枪口对准时下电影界,对准某位电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挣了”。这点野心,观众都看的出来,也不难理解这句有点揶揄闷头挣钱的冯小刚。冯导岂是在于这点揶揄的人?还主动客串了汤师爷,和葛优联袂出演赚钱众。(冯导不但拍片赚钱发挥稳定,客串也是稳定的头五分钟就死。)汤师爷落水而死, 葛优演的马邦德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汤师爷。 可以说,在电影里,葛优代表了冯小刚。马邦德说的,就是汤师爷说的。也是冯小刚说的。



汤师爷要赚钱,他向谁跪? 官府代言人“黄四爷”。 他怎么着挣钱? 黄四爷带头出钱,其他人就得跟着出钱,回头把钱还给黄四爷,得利三七开。

张牧之要站着挣钱,也得在汤师爷的配合下,先忽悠“黄四爷”先出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



关键问题来了,汤师爷想赚钱得跪官府代言人黄四爷,冯导演想赚钱得跪那位爷?



时下电影圈里, 有没有一个“爷”,是公认的官府代言人呢。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恶劣,已成中国电影的毒瘤,就够好了。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发家,先投身于“导”,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拢,终究成“爷”,就再好不过了。

有没有这样的一位爷,让姜文这种爷们电影人觉得。“X爷,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线索还在电影里

理解子弹的政治隐喻,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故事发生时间的改动。

理解子弹的现实所指,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角色姓名的改动。
在原著里,黄财主的原名叫黄天榜,”黄天棒”. 在电影里,叫作黄四郎,“黄四爷”。



韩三爷,您得多么的无畏,才敢于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这片儿的出品人上? 您给这电影投了多少钱来着, 别是一千八百万

(原著师爷姓陈,没县长这人。 电影里分别安上汤,马二名。将将是个“冯”字,有点附会,放括号里图个好玩吧)







在电影后半, 张麻子对着黄四爷派出来的马车,虚射一枪,“让子弹飞一会”。 片刻,枪声四起。

《让子弹飞》上映一会后,终会成燎原之势。其它手里有枪的导演,编剧,演员,杂志,评论家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子弹打出去。

姜文必将瓦解一个“三爷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让黑马们倒下,白马们得以挣脱沉重的束缚。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来临。他会从容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别人搬走。自己骑上白马,悠然的离开我们的视线,化为一个传说。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
没想到这个影评会这么火.
看了部分回复,呃...
想转载的朋友随意.
我不是什么马甲 ,也没啥坏心眼,只是个爱显摆小聪明的穷学生而已
我在豆瓣不活跃,但也不是个新帐号.我好歹还写过点书评...就是没人理罢了

至于有同学说我造谣,挑拨,中伤姜文...呃...真百口莫辩,不过你们大概没仔细看影评吧。可能有些措辞确实不当,改掉了。

我会看这电影,写这影评,完全因为导演是姜文。
在我看来,姜文,爷们中的爷们,让人自惭形秽,又心向往之。

 4 ) 不但有高潮,而且有多重高潮


昨晚十二点,看的《让子弹飞》首映。很少有电影能让我这样冲动,幸好这部电影值得。

前些日子读木心,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他说:“宋词是唐诗的兴尽悲来,对待自然的态度转入颓废,梳剔精致,吐属尖新,尽管吹气如兰,脉息终于微弱了。”我很喜欢他提到的“气息”和“脉息”这两个词,让我想起电影。在我看来,如今的台湾电影和日本电影不免给我这种感觉:精致清新,但是脉息微弱,格局小了,不再有豪壮狂放的气象。

看《让子弹飞》是酣畅淋漓的体验,整个电影院都在沸腾。每有给力台词出口,电影院里有人大叫:“牛逼!”就像听摇滚演唱会,很难在椅子上安坐。摇头摆尾,大声爆粗,都无所谓,因为大家都差不多,跟子弹一起飞了。看中国电影很难高潮,因为不给力,因为找不到G点,如今不但有高潮而且多重高潮,真的爽到,确实不容易。

我却一直在想脉息和气象这两个词。电影一开头,土匪们纵马跃出山林,那一组日光下漂亮的移动镜头,只有黑泽明的电影里才有。最后的高潮,山林中打斗,不过寥寥数人,却觉有千军万马。李安说,电影有几个要素,思想,感情,运气,技术,最后是个性。姜文的电影全是个性。一个人怎么能这么霸道的自恋,这么自恋的霸道,这么自恋而霸道而让人喜爱呢?因为他的个性深处是敞亮和单纯。

他信奉的那些东西,久远而浪漫,比如男子应该醉卧美人膝醒斩仇人头手中刀一把快意雪恩仇,比如男儿膝下有黄金应该站着挣钱站着花钱没什么值得跪下,比如不好来的钱应该好散,散给什么人?散给世上受穷的人。这些东西,我们在古早的小说里见过,在传奇的故事里读过,小时候也在我们的血液里沸腾过,以为天经地义。那时候的英雄枭雄是穿漆黑大氅的虬髯客,是像金子一样赤诚的男子,但是后来,这种趣味不再有人认同,不知何时,英雄也变得暗淡,晦涩,落魄和龌龊,怎么就变成身份暧昧心事复杂一脸胡茬和倒霉的中间人了呢?上课时老师说,这呼应了时代精神,将英雄凡人化,人性化。但是我就是觉得,不管怎么说吧,太不给力了!

其实给力,就是气息壮,力道足,不给力,就是气息微,力道弱吧。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气息,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气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息。像陈大导张大导,我的感觉是,人近老年,气息衰微,虽有外壳庄严,里面已经是入不敷出。所以把玩纠结,把玩精小,当年气壮山河,如今是江河日下。手艺还在,那股子悠悠荡荡豪豪壮壮的气,没了。

说了这么多,该有人说我只讲虚的,不见实的了。我看子弹,最大的感受就是,姜文真是把好刻刀啊。演员就像石材,导演就像是刻刀,印刻得好不好,要看他怎么把握材料。姜文几乎从不失手。刘嘉玲在《通天帝国》里架不起一个女皇的气象万千,但是在子弹里演一个有情有义有欲的妓女,那么鲜活水灵,一个拧过来的背影,一个斜斜的眼风,风骚入骨。

葛优在《赵氏孤儿》里只有单一的表演,因为角色单一,但是在子弹里,他呈现出他最好的表演。葛优最大的特点就是,悲喜难分,在极端的悲中一转眼,滑稽相又出来,在滑稽中悲怆陡然叠加,滑稽又嘲讽了悲怆,滋味复杂难言。唯有复杂,所以丰富。葛优的复杂丰富,一直以来被低估,惯常让他演大喜,演大悲,却少有悲喜难分。子弹里他演的马县长,是整部电影里最精彩的人物,我觉得甚至也是本年度电影中最精彩的人物。

这个小人物贪财怕死,狡黠圆滑,却又那么妩媚可爱,贴心贴肺。因为他的恶,是人性本身的恶,贪婪,好色,怕死,不是非人性反人性的恶。这种小奸小恶就像某些人脸上的痦子,生动而亲切。张麻子刚强,他柔媚,一张一弛,非常般配,再看看他们偶尔调调情,真是赏心悦目啦。而且他演活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人物:师爷。师爷是什么人物?是站步高,留步宽的人物,但是他自身没有下棋的权力,只有观棋的权力,有出招的本事。他就像乌龟一样,有时也会探头探脑一窥究竟,到了险恶之地又会立刻缩头回去,打死不出头。他们世故通达,最会揣着明白装糊涂。在中国,不会做人,就没法做事。世故即经营人际,最高明的世故是,他不全是为了人情,也不全是为了功利。在人情份上,功利你不得不给他五钱,在功利面前,人情他也替你担待三分。但也就是这三分五钱的交情,大难临头,他又是铁甲乌龟一只。

要说缺憾,我觉得是周润发演的黄四郎。土匪和师爷,妓女和县长,都是接地气的人物,唯独这个县城恶霸,却显得不那么正宗。他的手段毒辣,做派周到,亦绅亦匪,是个复杂人物。但是那时不时往外蹦的英语单词儿,那股子来自西方的绅士做派,总是透着奇怪。师爷千百年来都有,这个土匪虽然听莫扎特,但有留洋背景,也算解释通顺。但是这个绅士风度的县城恶霸,显得没有根基。我觉得要是能把官场上的一些人物,有官威也有官心的人物,写进去,就更有意思了。一匪一官一师爷,就好玩了。另外就是,故事的后半部分过分复杂,机关算尽,现实的故事开始走向荒诞,虽然说是风格一种,但是老觉得不太踏实。

最后说一句,我非常佩服本片中的土匪哨儿。操!这是怎么想出来怎么考证出来怎么编进去的啊?啸聚山林,就是这么个啸法吧!土匪哨儿一响,电影的神采多了三分!











 5 ) 让子弹飞里你不知道的秘密!~


花姐问:老三,去上海还是浦东,去上海还是浦东?葛优(马邦德)回头看姜文并大声回答: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黄四郎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最后笑的就是黄四郎。

 
 
夫人被花姐代替。夫人说了,她只做县长夫人,谁是县长,她无所谓。花姐也是,她本来就是JI 女,她跟老大老二老三都无所谓,老二是悍匪,而且自己说了对女人没兴趣。当初第一次得到钱的时候,唯一没说带钱走的就是老二,所以老二不要女人不要钱,只要跟着老大,所以老二必然被所有人联手害死。这样就解释齐全了。而其实姜文最后对着老三说:老二啊,老二。他知道结果了,想说老二死的冤,后来就没说。姜文被诛心了。

 
知道老二为什么死吗?你们看啊第一次得到两大家族的钱的时候,所有人的表现,仔细去看看。然后看看老大说把钱发出去的时候,所有人的表现。只有老二,没在乎钱,只有老二,在老大说把钱发出去的时候,老二没心疼。所以老二必死无疑。

 
看这个电影,有很多个地方得看10遍以上,你才能琢磨出真正的味道来。其中就有第一次拿到两大家族的钱的时候,摆桌子上那一段。从一桌子钱开始,到张麻子说把钱发出去。你们看看除了老大和老二,其他人的嘴脸。那里是故事的转折点。从那时起,老大输,老二死,就基本确定了。老大从头到尾,就没看过那桌子钱。老二除了拿枪顶葛优脑袋替六子说话,其他时间一直在看老大,偶尔回头看看他们吵架. 葛优说老二:你别拿枪指着我,我见过土匪,没见过练块儿的土匪------说练块儿,是啥意思?就说他没脑子。其他土匪都干嘛?立即哄堂大笑。

 
再给大家说一个惊天的地方。就是周润发唯独一次和葛优见面那天晚上---那个黄四郎是真的----但听说死了六个人之后,跟葛优一起出来的那个,不是跟葛优交谈的那个

 
从假的黄四郎被弄走当人质之后,我们几乎就没再见到真正的黄四郎了,而我们看的热血沸腾的以为张麻子一步一步的走向胜利,其实有张看不见的手,那就是真正的黄四郎在掌控一切。他用钻石瓦解了葛优,用花姐瓦解了老三,用钱瓦解了四五七。张麻子先发钱给穷人,岂不知黄四郎也用两大家族的钱送给了他的弟兄们。最终,黄四郎用一场小小的失败,一个小小的碉楼,一点家里的珠宝。瓦解了张麻子的GM意志。所谓诛心。

 
可以确认以下几个地方是真黄四郎----鸿门宴之前,用望远镜看人的,是真黄四郎。鸿门宴上,是真的黄四郎。枪战当晚跟葛优碰头的,是真黄四郎。剿匪宣誓,是真黄四郎,最后跟张麻子并排坐一起交谈的,是真黄四郎。扔礼帽的如果是真的黄四郎,那么他就走了暗道,绝对没炸死。如果被炸死,就绝对不是真的。最后火车里大笑的,是真黄四郎----其他一切表现不正常的,有急躁心理的那些,脸上表情很不正常的很夸张的,都不是黄四郎。包括说惊喜那一段,绝对不是沉稳的黄四郎。

 
你可以去看看每个黄四郎出场的发型,衣着,语气,和气度。有夸张的。有沉稳的,有霸气的,有阴狠的。有时还前沿不搭后语,有时又貌似有分身之术。其实这个片周润发的演技无敌,只要关注细节就能看出来,黄四郎我只能确认,四个镜头是真的,第一个,麻子进城,拿望远镜看的,是真的,第二个镜头,夜会马邦德,让马邦德至少说三句话的,是真的,第三个镜头,剿匪大会上,是真的,第四个镜头,在长椅上跟麻子对话的,是真的。其余的,要么是杨万楼,要么是其他替身,当然也不排除真黄四郎装替身,但都不是真实的黄四郎自己。

 
有人会问真黄四郎为何被抓。我说那是他故意的。第一,他功夫不弱于张麻子。这是肯定的,鸿门宴上那一刀就能看出来。第二,他必须要问个明白,张麻子为何非要跟他斗到底。第三,他要试探张麻子是不是还有归顺之心。那句谁重要,就是试探。不管姜文说谁重要,那么就会变成黄四郎的狗。结果张麻子没上套,所以黄四郎才带着姜文带着的那帮人坐火车去上海

 
还有,问为何黄四郎损失了碉楼和家业不在乎------也有两点---第一,黄四郎说了,整个鹅城都是黄四郎的钱,也许碉楼里是最少的。第二,对于鹅城来说,上海比鹅城无疑大的多。也有钱的多。所以他不在乎。作为一个资深投机人,他看清了局势,看清了未来,他要进行更大的投机。他要窃取张麻子之流的胜利果实,他要当更多县的县长。

 
结尾就是开头。原来的马县长马邦德成了新的师爷。而鹅城恶霸黄四郎成了新的县长。花姐成了新的刘嘉玲,老三老四老五他们成了铁血18路军,继续吃着火锅唱着歌------姜文在考虑要不要劫这辆车,怎么劫这辆车。至于黄四郎和马邦德为什么没死----花姐,老三,和葛优,帮他们很好的完成了金蝉脱壳

 
今天重点分析的是黄四郎,明天重点分析葛优的戏份,后面还将分析花姐的戏份,老三的戏份,和刘嘉玲的戏份,最后分析姜文的戏份,然后我们把这些戏份打乱他电影里的次序,把时间点串起来--------整个剧情将一目了然。剧情了然了,那么到底这电影埋了多少雷,给了多少信息和隐喻,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我分析的也是至少俩替身-----------起码在黄四郎被抓之后,跟张麻子聊天的黄四郎,和在碉楼上扔礼帽的黄四郎不但突然戴上了帽子,而且还换了长衫---蓝色的长衫,聊天的时候明显是黑色的。

那晚上审问葛优三句话的黄四郎,才是真正的黄四郎-------沉稳霸气,老谋深算,一切在于掌控之中的感觉。而听说被死了六个麻匪之后跟葛优跑来的黄四郎,我感觉那个就是个假的。

 
还记得黄四郎说让他们帮个忙吗?他买了6个县的县长。这是让姜文身边所有人背叛姜文的理由之一。葛优说了,求财不能拼命,杀人诛心,他这句话虽然没劝动张麻子,但是劝动了黄四郎,最后黄四郎金蝉脱壳带着姜文身边所有人走了,损失的仅仅是一些家具和一座碉楼而已。可被诛心的是谁,当然是姜文。姜文是彻底的失败者。

焉知片子开头,火车来时,后面有没有跟着另一个失魂落魄的麻子。

 
难道麻子没看到师爷的全尸就会认为他死了吗?师爷要作假可就难了。

这一个,六子死了立碑了,夫人死了,立碑了,师爷死了,就没立碑,所以麻子给师爷和上眼睛就让他在钱里堆着了,所谓死得其所。求财的人死在钱堆里,就不用扒出来看了吧?另外,既然一切都是局,都是假的,那么车上的要被炸的人,早就放车上了,炸的根本不是师爷,他怎么会死?

 
1、首先四朗的死肯定有问题。最后姜文给他枪让他自杀时候是红衣服,上了雕楼炸死的那个是蓝衣服。一个人在这种时候应该没理由也没时间去换衣服。2、师爷的死也有疑点。也是看过一个吧友的帖子有了想法回去又研究了几遍。注意去剿匪时候师爷的衣服,浅色袍子,白裤子。被炸后树上那段。蓝裤子,最重要的是那一抹鲜艳的红色。一块红布。如果是拍摄时的道具,剧组粗心弄成了蓝色。但是拍戏时候应该单单只有一个腿而已。那一块飘着的红布,非常明显。显然是故意挂上的,也就是说是有用意的。我们想到假麻子说师爷那个大个子儿子让他给锯了。我回到前边看下那傻儿子的衣服。蓝裤子。重点……鲜红的肚兜。3、记得影片前面有个黄四朗照镜子看牙的地方。我相信姜文不是为了弄一口黄牙恶心我们一下。应该就是金牙。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个牙不是完全黄的。或许是假的镶金牙没完全镶好?或者是给假的弄了金牙,自己的金牙刮了,偷梁换柱?仅仅是猜测。另外黄四朗脸上涂的东西也没看出来是什么。

 
那时的表情,应该没有姜文和花姐说的话更重要,一问一答:麻子:你不是要跟我发银子吗?花姐:今天不是都发完了吗,麻子:这么说,你改变主意了?花姐:那还用说。另外,问了老三以后的打算,听到老三说代替老二娶她之后,张麻子不是对着老三叫老二,而是为老二叹气。他知道,只有老二死心塌地跟着他,却被自家人害死了。刚想抬头说话,老三故意拦住了。而不是为了强调他是老三。自家兄弟,心照不宣了吧。

 
 
 
其实要看明白葛优的戏份,最关键的地方,在于黄四郎跟葛优在枪战那天晚上,俩人的对话和语气。别小看那几分钟,把那一晚看明白了,看透了,就能明白一大半了记得那晚,葛优跟黄四郎说话的姿势和神态吗?弯腰,很恭敬,姿态很低,比黄四郎身边的胡万和武志冲都恭敬。您千万别以为那是突然看到黄四郎之后吓的。这句有用,因为普通话版的,黄四郎和
 
 
葛优在枪战那晚上,葛优回答的三句话里,第三句话,“鸿门宴要是我们请就好了” 是唯一的川话。也可能是陕西话,但绝对不是普通话。

1.我不该拿你的钻石送人(我知道你的钻石是真的,很值钱,不该拿了冒险)
------我不该自作主张
2.杀人诛心是我说的 (会不会给张麻子帮了忙呢?)
------我不该给麻子出这主意。结果让你这么麻烦派人搞暗杀。我不说杀人诛心的话,麻子杀了胡万,一切我们就主动了。省事了。
3.鸿门宴 要是 我们 请就好了 (特殊声音)(我们到底是指谁呢?他和张麻子?谁请鸿门宴谁是项羽啊!项羽不详的啊!)
------这是葛优的家乡话,也许就是鹅城话,没法装糊涂了,人在被逼无奈了才会着急说真话,真话往往就是用最习惯说的话说,不过这里到底我们是指的黄四郎跟马邦德,还是麻子跟马邦德,我暂时还没弄明白。

黄四郎反映:"鸿门宴?!"(不知道?不理解?)
---------这句话更难理解,我认为应该是黄四郎以为葛优要背叛他,或者说有背叛他的倾向。才提高了声调和加重了语气。

葛优亲了黛玉晴雯子之后,他俩相视一笑,确实像老相识。

我们换一组镜头,就是张麻子和黄四郎在长椅上谈话那组--------有很多人关注什么4个人换取5代家业,有人关注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我不谈这两句,这两句被人说烂了。

-----------------------------------------------------------------------

我谈这一句:张麻子:只有一颗子弹,

            黄四郎: 够

             张麻子:等等

            黄四郎:有话要我带给老汤?

-----------------------------------------------------------------------

很多人惯性理解这句话,第一句,是拿枪交给黄四郎自杀用。第二句是黄四郎死了之后到阴间去跟老汤说话去。对,大部分人都是这么理解的。其实,从周润发表演的气定神闲上就可以知道,那子弹绝对不是黄四郎自杀用,另外,黄四郎带话给老汤,也不是去阴间带给他话,而是去碉楼里跟老汤会合。是给活着的老汤说,而不是死了的老汤。

 
葛优从头到尾也只说了句屁股疼而已。既然树上是8岁傻儿子的屁股,那么葛优就肯定没被炸到。既然没被炸到,哪儿来的残废?骗子嘛,靠骗吃饭,坐坐轮椅能骗钱,为何不骗?------------还有一点要想清楚,屁股都能炸上树,那些银子怎么会没炸飞反而把葛优埋起来?这点我一直懒得说,看来不说不行了。屁股能炸到树上去,那炸弹的威力,不可能让那么多银子堆积到那里的。

 
花姐必须得分析。不分析花姐,剧情是绝对不透的。很多地方就很突兀,就像是强加给你的转折一样-----------分析透了花姐,嘿嘿,很多东西就呼之欲出了。分析花姐笔墨应该最多,因为她所有人物都接触了。她演的很好,却没人重视,其实姜文又怎么可能忽视自己老婆演的角色,最不被重视的,其实对了解剧情是最重要的。

 
重点要分析的是麻匪为何只往夫人房间里打枪,而不往葛优房间里打枪。一下子就全透了。葛优在刘嘉玲屋里说要不是时间不够,什么时间不够?因为刘嘉玲要走,替刘嘉玲死的女人要来。也就是说,他俩都知道晚上这个房间要被子弹飞。后面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好了,夫人没死,老汤没死,黄四郎没死。正好验证了片子里那个跟姜文要椅子的那个人说的一句话:至少要死一个。(这句话不是说至少要死一个人,而是至少要死一个杨万楼)------------也就是被砍头的杨万楼。黄四郎的替身之一。另外,如果你问我那句话是啥时候说的,那句话就是姜文看到老三他们出现后,把所有子弹打光时,响起密密麻麻的枪声的时候,搓麻将那帮人说的话。

 
剧情分析之--------花姐篇

-----------------------------------------------------------

第一次发现花姐不简单,是麻子刚进城枪杀假麻匪的时候。枪响的时候,包括黄四郎,胡千,杨万楼,那么远都吓的掩耳,至于离得近的那些敲鼓的女人都捂住耳朵仓皇跑。唯独花姐,眼不眨,耳不捂,吹鹅毛。光这份镇定,就已经确定这个女人很不简单。枪停,手抓鹅毛,干脆利落。别说打枪的时候,就是正常情况下你吹鹅毛让它不落,不远,并且出手就抓住试试-------再说杀人多么血腥的场面,毫不在乎,这得见过多少比这还大的场面才能做到这一点?从这里看,花姐不但是个玩枪高手,而且丝毫不以杀人为意。稳,准,狠。三个字放这里先。而在这里两个人说了话:老三问的是:你说她怎么不害怕啊?老二说的是:有点傻吧?这里也可以看出老三很精明很注意细节。而老二就是个大大呼呼的悍匪而已。

 
花姐第二次露面是黄四郎满脸泥鼓捣满嘴大金牙那一幕。进来万福之后。黄四郎第一句话问的就是:官府的人,还没来?花姐答,是。这个还没来,不是来碉楼,而是问花姐官府的人还没去妓院?表明了花姐其实是黄四郎开的或者掌控的鹅城妓院的头牌,从黄四郎和花姐的简单的几句对答中,------可以看出花姐很聪明很会说话也很有心计,还会装糊涂。-----有问就答,只要来言必有去语。而且也可以看出花姐在妓院的另一个任务:------是给黄四郎当间谍。------而且黄四郎知道花姐很聪明,所以反复提示她不要做小凤仙。这个镜头,我们确认了很多,那就是花姐是黄四郎的人,任务是在妓院里给黄四郎搞情报。因为黄四郎要她听到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要跟她汇报。我们在这里可以说,只要后面花姐所有接触的人,他们的事情,黄四郎都知道。这个镜头和黄四郎那声吩咐,很重要。这里还要多句嘴,这里能看到黄四郎的本事,麻子县长还没进城,----威逼色诱,就用上了。结果胡万和武志冲威逼没管用,花姐色诱也没管用。

 
继续花姐,还是黄四郎和花姐那几句话------花姐第一次表态,县长哪能跟您比啊,他们是流水的县长,您才是铁打的老爷。这句话,有恭维,但应该是实话,卖给黄四郎那么多年,一直跟黄四郎做事,她肯定知道黄四郎的一些底细和在鹅城的权势。她认可黄四郎在鹅城的权威,很难背叛。也不敢背叛。好了,通过这个镜头,我们在知道了花姐这个人除了熟悉枪,不怕枪,见惯了杀人,甚至自己杀过人,干脆利落之外,又知道了她聪明,有心计,会说话,还会装糊涂。--------------这些分析可能琐碎,但是必须得说,对后面都有用。所以就多说了几句,大家别骂我

 
老二和老三给花姐发钱镜头。老二说,大哥说了,只发穷人,她不穷,老三说,她是穷人卖掉的女儿。----------这里很重要。老二对花姐没啥意思。老二很听老大的,但是老三嘛,此时就已经对花姐动了心思了。所以老三才是喜欢上花姐了,老二根本就是老三带着做挡箭牌专用的。

 
妓院骑自行车镜头记住了,大场面开始了

--------------------------------------------------------------

画了个自行车。然后花姐问:这就能骑?老三:啊,我们在上海骑过。花姐:你们俩去过上海---------这句话很重要啊。这话说明花姐知道上海。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一个人提出一个地名,另一个人不知道的话,第一句话应该是问,上海是哪儿?而不是很干脆的问你们俩去过上海?所以花姐知道上海,也知道什么是自行车,可她偏偏说,不信,骑上准倒。色诱开始。

 
黄四郎此时来了。而且气势汹汹带了很多人。注意来的时机,为什么这时候来?他怎么知道他们俩在这里?这说明花姐安排人送信了。所以下面上演的是美救英雄。让老二老三对花姐感激不尽。注意下面说的话:黄四郎,您哪,快成小凤仙了。这是黄四郎故意把花姐往老二老三那边推,老二老三感激花姐救他们,自然觉得花姐可怜还仗义。而黄四郎走了以后,老三说你刚才得罪他了,花姐说,黄四郎不用得罪,他想让谁死,谁就得死。这是镇老二和老三。看似屈辱其实是在给老二老三压力。既然花姐得罪了黄四郎,那么能投靠的保护伞,自然就是麻子他们。为打入麻匪做的准备完成了。

 
后面还有对话:老三,我刚才干嘛不一枪打死他呢,老二,别傻了,大哥说了,留着他就是为了弄他的钱,花姐,那,既然想弄钱,你们干嘛还发钱呢?分别解读就是,老三后悔没敢打,其实是装的,老二张口闭口就是大哥说了大哥说了,大哥的话老二眼里就是圣旨,而花姐已经开始挑拨离间了。

 
这里就看出了花姐的厉害之处。镜头切换。黄四郎答应出180万两银子的时候老大在六子的墓前派老二去青石岭去接应他们。为什么选老二去,此时麻子已经知道只有老二能信。他的其他兄弟已经不能信了。这个事情只有麻子的弟兄,和马邦德知道,注意老大给老二吩咐的时候,马邦德一直支着耳朵在听,他就是告密者。然后老二再出现,就死了。老二必死无疑。

 
花姐拿枪指着自己,指着麻子镜头,来了。老二走了,老三带花姐来的。注意这是在黄四郎拿着炸弹安排假麻子之后。看看花姐说的话:老二不辞而别,老三又要走了,我们活活的被你们拆散了。葛优问花姐为了老二还是老三,等等。这是老三跟花姐策划好了让花姐强行加入了麻匪阵营,共同对抗黄四郎的开始。此时老三已经彻底被花姐拿下。而从此以后,所有麻匪的行动,黄四郎开始全面掌握。但是兄弟情谊还在,马邦德和花姐,完全属于黄四郎的人。从此开始,两军对垒正式形成,出城剿假麻匪了。黄四郎给马邦德和花姐的任务就是--------实实在在的跟着麻子对付黄四郎,但是所有信息都要传递给黄四郎,两边开始下棋。明棋就是剿匪,暗棋就是无间道了,从这里往后,两边玩的都是无间道,大伙就会全明白了,黄四郎看着弱,其实全面掌控,一切都安排好了。麻子看着强,其实除了那点兄弟情谊,几乎已经啥也没了。而花姐,色诱,终于成功。

 
后面就是斗智啦,麻子看出来花姐是假的投靠他了,所以让花姐看着逮来的替身。姜文在花姐开枪打替身的时候,在花姐背后微笑了一下,那不是欣赏的笑,那是洞察一切的笑。哪儿有一学枪就打那么准的?所以麻子后面除了打假麻子,别的都是演戏。他需要利用花姐,利用马邦德,让他们传递假信息,然后他虚晃一枪,杀回来了。打了个黄四郎措手不及。

 
后面的就不分析了。基本上了解了花姐的本事和性格,就知道花姐在电影的后三分之一,是被麻子利用了。在形式上,黄四郎看似掌控一切,那其实都是麻子演戏顺着黄四郎的步子走,到演完了杀回马枪,麻子看似被黄四郎处处算计,其实麻子很好的利用了内鬼,算计了黄四郎。所以麻子赢了形式上的胜利,但他最终斗不过人性。黄四郎到底输了天下却诛了麻子的心。麻子赢了碉楼分了黄四郎的钱财,杀了他的替身,身边却一无所有。

 
麻子是被诛了心,最后一个镜头,看着火车驶来驶去,他的眼神从惆怅到无奈,再到失落,最后甚至迷茫,但是你注意策马跟上之前的眼神-------瞬间的坚定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然。你仔细看,应该能看出那一抹肃容和满心坚定。对于麻子这种人,为了追求理想,捍卫心中的道义,哪怕单人独骑,哪怕斗争毫无结果,他也是义无反顾的。不公平去哪儿,哪儿就有这些人的身影

 6 ) 汤师爷/马邦德 临死前未说完的2桩事情到底是什么??

不顾一切地剧透,这是我的乐趣。
 
老汤/马邦德(老汤是冯小刚,后面被葛优替上,所以下面讲的老汤就是葛优演的这个角色)被炸飞,接着临时的时候,对着张麻子说有最后2桩事情,结果一桩都没说出来就挂了,大家注意,挂之前,葛优说了一句话,能不能先讲第2桩事情,接着用了很销魂的表情,啥也没说接着就挂了,哈哈这可是个关键点。
 
这个暂且不提,为了彻底把这2桩事情的谜底揭开,第一桩事情,我们先回到爆炸现场,树上有葛优的半截身体,主要是下半身,包含屁股,裤兜里就有5张委任状,这是通过葛优嘴里说出来的,他并劝张麻子拿着这5张状子去上任,别回去拼命了。这5张状子来自哪里,就是发哥买的那6张状子中的5张,缺了那张就是鹅城的委任状,发哥把张麻子打发走了,按照原计划半路把张麻子等人给炸飞了,接着他自己上升做县长,这些剧情里面都有交代。
 
到这里,我们再想想5张状子怎么会在老汤的兜里,就能把这个线索连上,他们几个出城剿匪,按照原定约定,大家五五分成再撤出,老汤怎么会提前做了准备,带了5张状子,准备跑路呢?还有一点,发哥原来承诺的是3张给老汤,怎么变成了5张,这个逆推一下,第一桩事情就揭开了,发哥给老汤5张状子,双方达成一致,跟麻子出城后就别回来了。当然,半路埋了地雷,那是老汤不知道的,这也是他最后劝麻子别回鹅城的一个原因。
 
这第一桩事情基本上没什麽好说的,符合这个老汤的性格,理所当然,最后葛优被炸成2截也没什麽必要再谈了。最出彩的是这第2桩事情,歇会,喝口茶。
 
开始了,剧情回放,我们看看假麻子被擒之后这一段,假麻子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是啥,2个大钻石,这2颗钻石贯穿整部戏,也是第2桩事情的关键。所以接下来,有必要把这2颗钻石的流转路线给大家回放一下。
 
2颗钻石第一次出场,发哥让黛玉晴雯子拿出来,回到县衙,落到老汤手里,接着麻子跟老汤一起睡觉前,把钻石抢回来。到这一步,钻石在麻子手里。
 
接着后面大哥你是知道我的,老汤一直恶心、呸恶心,接着吐了,把麻子等人引到房间,这时冒出老汤的山西老婆和八岁的“儿子”,来讨债,麻子把2颗钻石给了老汤的山西老婆。这算是第2次出场,钻石是在山西老婆手上,至少是表面上,为什麽说是表面上,山西老婆一开始不愿意要,老汤劝服其接受,这里是有点可疑。但剧情没在这部分交代,毕竟电影就2个小时,不能像电视那样拍10集30集慢慢讲。
 
以上2次出场,大家并不会想到钻石起到了连接剧情的作用,直到最后,再次出场,是假麻子拿出来的,假麻子好像说这个钻石是杀了葛优山西老婆抢到的,其实不然,他那个盒子是发哥给的,在讲地雷那一段,辛亥革命,他手上就抱着这个盒子。单纯这个来证明这一点,其实还不够,这点大家不用担心,关键的证据都是最后才拿出来。
 
这个证据就是:鹅城有个妓女叫花姐,按葛优的话说是一只,花姐在剧情里面给发哥一个盒子,这个盒子被打开瞄了一眼,空空如也,放了很少的东西,发哥大为感谈,赞她快成名妓小凤仙了,说了句美救英雄,撤了。这个盒子的出场很重要,里面就是这2颗钻石。

另外补充一点:

半夜里发哥去见老汤,问老汤:你至少有3句话要对我说。老汤说了其中的一句是:我不应该用你的礼物送人。这说明老汤拿到了钻石送给别人,这个别人跟上面的剧情对应起来就是花姐。
 
综上所述,这2颗钻石的流转路线是:发哥---老汤---麻子---山西老婆---小凤仙---发哥---假麻子。大家看看这个流转路线,反复看2次,再看看。
 
大家发现了没,最大的疑点就是,山西老婆怎么会把钻石给妓女,山西老婆那个8岁的“儿子”也不大可能这样子做,唯一的可能是谁?这个“谁”解决了,也就揭开了第2桩事情的谜底,他,就是老汤。
 
这也是为什麽老汤讲第2桩事情的时候,只有销魂的表情,而却不说任何话的原因,因为这是其死前比较值得怀念的事情啊。
 
说到这,谜底就讲完了。
 
连带着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推敲补充下,这个“8岁”的儿子明显是瞎掰的,山西老婆的出场太突兀,应该是老汤雇佣来骗钱,结果意外骗到钻石。老汤这个人比较会随机应变,这是剧情里面明确交代的,比如一开始不承认自己是马邦德,冒认自己为老汤,本来是去康城上任,结果说成是去鹅城。这也就解释了他雇钱请人带个小孩来骗钱,结果带来的是个大小伙子,藏在桌子底下给揪出来,他硬能说3岁长成跟他妈一样高。
 
最后呢,假麻子拿出2颗钻石,真麻子很惊讶,老汤马上能反应上来,假装很悲痛(这本来就矛盾的,按他自己编的情节,他自己抛弃了山西老婆,何来悲痛),其实是去驾着马车上的钱,一溜烟跑了。
 
最后就给炸了,下半截身子,包含屁股,给挂在了树上。2桩事情讲完了。谢谢大家捧场。
 
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下面再做点无责任的剧透(哈哈,不好意思)。以上还不是老汤的最后,最后是,他明着劝麻子不要回鹅城,麻子也信了,但其实老汤心里明白得很,这样一说,麻子还真得回去拼命,把他的仇和小六的仇给报了。有些观众对老汤的死有点可惜,是因为也被他骗了。哈哈。
 
本来我是去豆瓣找剧透的,结果没找着,看着一堆不靠谱的东西,只能自己动动脑子剧透一番。现有人喜欢搞些跟剧情无关的剧透,上纲上线,大谈隐喻,意识形态等内容,这完全就是YY,俗称意淫。艺术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任何意识形态都只是艺术的附带物,作为一个普通P民,周末去看电影放松,好好看,把剧情看懂,才是最重要的。

 短评

谁赢他们帮谁,但是他们不明白,他们帮谁,谁就赢。人类不感谢罗辑,同样的,人民也不感激牧之。

5分钟前
  • Bravenough
  • 力荐

“有人问中国最伟大的人是谁?人民说是他,他说是人民。正确答案是人民,但他若不曾出现,是不会有这个答案的。”

7分钟前
  • 花继续开
  • 力荐

承认爆米花式的好看不行么?别分析政治隐喻了不如去分析下百年孤独更给力。这次是冯小刚式的姜文,不是国产大师不是救世主,他是凡客。。。

8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说姜文用力过猛的 那只能说明您受功不够 受用不起!

13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力荐

牛着逼!

18分钟前
  • 于少
  • 力荐

这个电影很好玩,重复看会发现很多隐藏线索,麻将面具也很有意思,最后还有惊喜,挺好看的

19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

仍然有浪漫的想象、癫狂的审美、极致的表演,然而姜文这次说,他要让所有人都看懂,于是他不放过对任何细枝末节的解释。当彪悍的人生开始解释,所以,情怀没了,诗意没了,理所当然。难道所有导演的审美都要假装去迎合观众而连带着水准一起拉低?好吧,那市场胜利了,这下子都能看懂,都能笑了。

20分钟前
  • 猪头小队长
  • 还行

“走路不要太快,会扯着蛋。”这是一部溢满荷尔蒙的火药桶,这是一部会带来核动力反应的影片,震撼所有人,并且持续许久。130分钟的影片满是高潮,全场观众从头沸腾到结尾,不断的笑声、不断的掌声。无论哪个演员都表现的十分出彩,台词幽默精致,结构紧凑、首尾呼应,唯独缺少一丝控制。★★★★☆

25分钟前
  • Q。
  • 推荐

三四年前看的,只记得全班人一起笑得跟傻子一样,挺不错的电影

27分钟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推荐

行了,装逼一次,继段奕宏,姜文再一次满足了我对男人所有的幻想。操,嫉妒周韵。

32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要是姜文拍完这部电影就宣布退休,他会被封神。

3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姜文玩出来的电影,从头到尾都很放松,或者是太放松了,节奏总有点怪,有些情节也太儿戏。对白也不好,细节不如《鬼子来了》那么智慧,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今年华语片最棒的。或者只能怪剩下那些太面货。请千万一定尽量降低期待。重看一遍,感觉这片舞台味真重啊。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开篇大四喜,尾声单钓将;麻筒子连七对,汤混子全不靠,四万字无番和;大三元影帝,清一色男配,花牌周韵,自摸姜文。

4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男性色彩过于浓烈,女性全沦为扁平的符号。多处段落过于刻意,不加节制。舞台化气息太重,电影化手法较弱。所谓政治隐喻也欠缺力度。姜文由于[鬼子来了]输给[黑暗中的舞者]就对冯提尔怀恨在心,03戛纳利用评委身份公报私仇抵制[狗镇],斥其为"哗众取宠",结果自己后来拍的片质量比之差远了。(6.5/10)

4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姜文这种黑色幽默式搞笑时不时会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部尤甚。

45分钟前
  • 醉里挑灯看花
  • 力荐

拍个虎虎生风,拍个一日千里,拍个恍若隔世!

48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姜文说,我想站着把钱挣了。他做到了。结尾处的那句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怎么解读都不为过。

53分钟前
  • 顾盼
  • 力荐

意图是宏大的,娱乐性十足;但影片的节奏与细节处理都十分毛躁,多处糙而欠缺章法,执行上眼高手低。3.5星。

5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20210315改五星,当年是真的没看懂,很隐晦,现在回看越来越觉得我不适合生活在现在这社会上了。哦对,为什么回看?因为发现现在很多社会事件拿里面的对白都可以解释。。。。

57分钟前
  • 溴化雞
  • 力荐

并不是所说的那么出色,被过誉了。横向比很棒,纵向比是姜文几部作品中最差的

1小时前
  • shawnj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